活下來,不是你的錯:從韓國天安艦沉船看倖存者與心理創傷

7折$ 252
4.5 /5
2位讀者評分
5
50%
4
5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24/02/14
主軸是關於韓國天安艦被北韓擊沉後,倖存官兵後續的處境,並結合世越號沉船事件和韓國消防員及勞工職災等問題,對於政策制度、社會觀念提出反思。
當初看了《報導者》的書摘,提到世越號罹難學童的父母為了要求真相,絕食抗議,卻有人買披薩到現場,用「暴食抗議」羞辱反制;而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天安艦倖存官兵身上。因此,出於想更了解人為什麼會無視乃至攻擊他人的痛苦,買下了本書。

雖然內容講的是韓國,但仍頗有共鳴,包含政治兩極化、媒體渲染等等,另也有收穫:
首先,文字流露出作者對「人」的關懷、對社會變得更好的期待,不會一面倒地指責、挑起情緒,讀來在哀傷的同時,又會獲得某種動力,對於什麼是人生中重要的事情,感覺更清晰。
再來,內容除了關於PTSD、如何消除偏見的研究之外,還引述了許多當事人的話,讓人如臨現場,感受其中的荒謬與痛苦,像是:
晚上醫院的診間是空著的,只要被叫下去,就會看到他們坐在裡面。接受調查的時候他們會問「這時候你做了什麼?」如果我說「不記得」,他們就會一直要我仔細想一想。我明明想不起來,他們卻一直要我講。(中略)到底還要我寫什麼?我真的不懂。我真的很生氣,就說:「我問一下喔,偵查官,您還記得自己昨晚睡覺時做了些什麼嗎?」結果他們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以下略)

政府用這種方式,把活著的人變成罪人,死人變成英雄。我們在同一艘船上做同樣的事,命運卻因為生死而有所區隔。(中略)在艦首的人也是執行同樣的任務,都在執行國家給的西海警戒任務,卻只因為我們活下來了,就要我們穿著病患的衣服示人,並像罪人一樣接受調查。

(前略)我們58人就是陪襯,每次去參加相關活動,我們都是陪襯。每年都去參加活動,每年都一樣,完全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在那裡。去年的活動有獻花環節,但我們只能坐在角落哭。我們跟這些紀念活動格格不入,但好像又不能沒有我們。邀請我們參加活動嫌麻煩,但沒我們參加又很奇怪。

最後,作者對於如何改善相關問題也提出看法,我覺得對於台灣滿有參考價值的。
展開
◆ 提要

2010年3月26日,一艘載著104名韓國海軍的「天安艦」於黃海海域沉沒。艦上的46名官兵罹難,其他58名官兵,從此成為天安艦沉沒事件的災難倖存者。

因著媒體捏造事實的報導、各種政治操作,以及整體韓國社會本來就存在的對弱勢、少數者的不包容、歧視與孤立,他們的日子過得並不安寧。這些看著共患難夥伴罹難的倖存者們,許多患有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有幾位曾嘗試了結餘生。

《活下來,不是你的錯》是一本以天安艦沉船事件為開端,深入探究倖存者心理創傷的書籍。作者背負極大的壓力投入此研究、出版此書,無非是想要藉此讓韓國政府、媒體及整個社會看見問題,並期許社會能對倖存者抱持更多的同理心。

◆ 心得

如果從完整書名《活下來,不是你的錯:從韓國天安艦沉船看倖存者與心理創傷》來看,可能會認為這是一本大眾心理學成分偏多的書,但其實這更像是一本檢討韓國社會議題的書籍,像是不那麼文學的報導文學。

這是本好讀卻沉重的書,因為書中有穿插許多被採訪的倖存者以第一人稱來講述自己的經驗與感受的段落,身為共感人的我承認,我有幾度是需要停下來休息的。作者自己也因為這本書(或研究過程)而開始諮商,大家就知道多讓人難過了。



此書是以天安艦沉沒事件為切入點,中間也提到許多同為海上沉船事件的「世越號慘案」(2014年4月16日,載著476人的客船沉沒,其中有304人罹難),附錄中也有提到篇幅雖不多,但非常值得關注兩個我覺得超級誇張的事件。

一是一位女兵因罹患乳癌而喪失升官機會,決定切除乳房後卻因此被判定為二級身障者,強制退伍;另一個是一名跨性別者得到軍中同意並前往泰國進行變性手術後,被判定為三級身心障礙者,強制退伍。

我相信這兩位不只是個案,因為韓國對女性的歧視或少數族群的排擠,其實很多書裡都有提到,但看到連可以以法來「判定」的這兩個故事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這些都是想要奉獻一生給國家的軍人,卻因為法規上與人心的冥頑不靈,讓國家損失了兩個好軍人,而且還是用這種難看的方式強制退伍。



除此之外,書中也討論到政治操作讓天安艦和世越號兩起案件的倖存者對立的世,還有消防員的職業安全問題等等。

這本書只有兩百多頁,但可以延伸出的議題非常多。雖然內容是以韓國沉船事件為主題,但我認為書中有許多內容是台灣人讀了也會很有感的,雖然讀完還是會覺得台灣真好就是了。

雖然沉重,但是還是很推薦給大家一讀。

更多好書/書摘:IG @77READING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