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 不適用【第167屆芥川賞入圍作品】

7折$ 196
5 /5
21位讀者評分
5
76%
4
19%
3
0%
2
5%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2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2.0
|
2024/07/26
N/A
薄薄一本,字數也不多,花好多文字在描寫無關緊要的事物,主題也不懂要表達什麼,好久沒有看到這麼不合胃口的小說了,好險只花1小時就看完🥹🥹🥹🥹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5/14
世界上有非常多少女,而每一位少女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人們不能只設定某幾十或幾百種類型,就想把所有少女都塞進設定好的人設中。這樣對少女不公平,對世界亦同樣不公平。

青春期無可避免的想初嚐感情,女校中總會出現性格或外表比較「不女生」的少女。對這些少女來說,這只是特定這個青春期會發生的事,接受其他女生的示好,並不代表大家在未來日子裡都會是同性戀。

圓香向來溫和與不懂拒絕的性格,雖說很容易讓人誤會或造成曖昧,但,圓香就是圓香,她還在摸索、還會長大;所以就會自由地、不設限地繼續走在成長的路上,又因為路上不同風景而在性格或外貌上的改變。

故事繼續往前走去,圓香因為不想被貼上女同性戀的標籤,於是與女友Sea分手。分手於圓香,可有可無,因為她想尋找的是「無可取代的人」,這一個人,縱然是男是女不設限,但過去兩段感情的對象都不曾有過這樣的火花。輕易放手對圓香而言,既不特別難過也沒有太多悲傷。

整理好心情。少女圓香還要繼續長大,成為真正的大人;在「無可取代的人」出現之前,人生仍有無限可能。



在故事最尾端,比其他同齡女生的晚了許多年,圓香的月經終於正式報到。厭惡和恐懼占滿她的心,卻也知道這是遲來的正常,不得不接受。這彷彿又隱喻了圓香其實既是生理女性,卻也即將接受「心理女性」的過渡期已然即將告終。

無論如何,N/A特質,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被貼標籤卻不以為然或不以為意的N/A。是要學會與N/A共存?或者快刀斬去自己不喜歡的N/A特質呢?

少女放開手,大步繼續往長大之路前進吧。
展開
這是一個關於反覆貼上與撕除身份標籤的故事。

主角松井圓香無法用任何身份標籤來定義自己,但她「只是想做自己」的種種行為與想法卻不斷被人貼上各種標籤,如:#厭食症 、#LGBT等,甚至還因為這些標籤而被過度地「理解」與「包容」,讓她既困擾又孤單⋯⋯

整本書非常的精巧,只有153頁,很快就能完讀,不過內容卻發人深省。在閱讀過程中內心會不自覺地帶入許多社會刻板印象,然後再慚愧地自己撕下對主角「過分」的解讀與猜測。覺得作者能把這樣「為人貼標籤」的社會固有習慣用文字展示在讀者眼前、給讀者來個當頭棒喝,是很厲害的事情,不虧是作者初入文壇即一鳴驚人的得獎作品。

分享書中我很喜歡的一段👇🏻

「保健室老師後面的牆上,貼著一張夕陽漸淡的人權週海報。認同多樣性,讓我們互相幫助吧。海報上面畫著在地球上以相等距離手牽手繞城一個漂亮圓形的人們。在固定的地點手牽手,一步也不移動的人們。

圓香也變成其中一個人了。因為只要她踏出去,整個圓就會崩塌,所以她不能離開。她不能讓那些溫柔牽起她的手的人失望,只有靜默並且露出微笑。

她明明就不屬於任何一種特質。

圓香明明就什麼都不是。」

▫️▫️▫️▫️▫️▫️
完讀本書後的兩個感觸:

▶ 也許就不是你想的那樣!
你是否也有過很想撕掉身上標籤的時候呢?
碰上與自己相異的人時,人們總喜歡為對方套上某個標籤,把人群送作堆,然後定義一番,好似這麼做我們就能理解所有的人,也知道該用「哪些正確話語」和對方進行「正確且合適」的對話。但有時候過度追求「政治正確」不管是對當事人還是對特定族群來說,都會有反效果,畢竟我們越刻意、越證實了那些「奇異之處」;我們越是為別人套上標籤,越是讓對話與關係被禁錮於狹隘的視野裡無法伸縮、也令人無從跳脫。

▶ 我們天生與孤單同行
人類是群居動物,但我們天生與孤單同行。為別人貼標籤容易帶來誤解,但我認為找尋「適用於自己的定義」也是許多人終其一生不斷在追求、也因此感到無盡孤單的源頭。人人都希望被理解,但我們是否真正了解自己其實也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就像書中不斷在找尋生命中「無可取代的人」的主角一樣,我們可能在拿起與撕下標籤的過程中,也不斷在徬徨著。可能這種與生俱來的孤獨感就是像原罪一樣無法擺脫的存在吧!

《小王子》一書有這樣的一句話:
🌹「我們在沙漠裡頭感到孤單;我們在人群裡也同樣感到孤單。」

我相信每個人都在擁抱屬於自己的孤單,只是源頭來自各方,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更多書評分享,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valerie_the_bookworm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2/22
比設想中好看很多的一本書,
在有點特立獨行的書名、
偏少的頁數、
較不具知名度的作者等條件下。
我本來第一時間沒打算購買這本書。
但看到芥川賞的性質向來代表作品具有某種獨特性,
這本書我覺得很順暢,
平實但有衝擊的深度描述了一個群體裡會出現少數自我存在跟自我懷疑的人物類型。
我覺得好精彩的部分是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類似的經驗,
或者也看過這樣的人,
但本書把她們的思維跟行為原因描寫的理所當然,
讓人在閱讀的同時彷彿就理解一個這個時代的少女。
另外作者序也讓人更理解這本書的來由,
但作者很聰明的沒有透露任何情節,
所以讓閱讀體驗不被影響。
另外題外話,
出版社辦越多試讀活動讓越多評鑑不斷的節錄跟透露,
有時候為作品感到可惜。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6
劇透警告
【試讀】當想像的血落入現實——記《N/A》
  《N/A》這本書的文字很獨特,即使透過語言翻譯之後,依舊保有鮮明的個性,讀來有種看似輕如鴻毛、實際卻深及血肉的徬徨與拉扯感。《N/A》故事聚焦在主角松井圓香身上,她的身上有許多被家人、朋友與學校老師定義的標籤,例如:過瘦、停經、厭食、同性戀、女校中的王子等等,而這些標籤於她來說卻是她急於擺脫的猛獸。文中多次提及她渴望的是成為「無可取代的人」,而她一連串看似脫離正軌的行為,或許只是她在追尋的過程中小心翼翼嘗試後所呈現的結果。
  從試讀篇章伊始就能發現,「血」是《N/A》不斷出現的重要意象,無論是主角圓香自己的血,還是圓香的朋友翼沙等人的血,這些自女孩兒身上滴落的鮮紅,都在故事中獨具意義。經血是主角圓香拚命想要擺脫的存在,然縱使她故意讓自己的月經停止,卻還是會在不經意間被紙劃傷,月經也還是會自動悄悄出現。被劃傷的手指與自動出現的月經彷彿在暗示一切終有破口,而血與呼吸同樣都是生命無法避免的元素,「血」所象徵的或許就是圓香身為女性最劇烈的抗爭。比起社會中無形的制度及文化枷鎖,「血」,尤其是經血,可以說是女性在身體上一輩子都不可能逃脫的枷鎖。圓香對月經的抵死抗拒,其實是她在嘗試搶奪身體主導權的抗爭,她想要背離社會對「女性」概念的枷鎖,卻又脫離不了束縛她的身體與社會,所以她因而痛苦萬分。就連奶奶隨口的「女生不要著涼」的關心,於她來說仍帶有被他人用「女性」的視角凝視之感,所以她感到不舒服、不自在。另一方面,翼沙與安住老師起衝突時流的鼻血,又加強了血作為《N/A》重要意象的意義。血在情節上似乎還代表著一種流動與前進,沒有血的時刻則是代表著故事中女性角色生命的停滯。除此之外,流血還代表一種弱勢、弱態:「明明不會死,但是身體卻流血,讓人覺得很丟臉。如果別人因為這樣,對自己好,那就更丟臉了。」與其說翼沙與圓香是討厭流血,不如說她們是討厭必須呈現弱態的自己,以及會被別人視為弱態的社會眼光。
  在血之外,我覺得《N/A》的另一個重點在於「找尋定位」。舉例來說,我認為圓香之所以會點頭和同性交往,而且是和曾經的實習老師小海交往,這種帶著禁忌意味的嘗試,其實是圓香游離在一般世界之邊緣的同時,渴望保有與世界的連結的掙扎。想成為「無可取代」的存在正是圓香的心結,就像她和小海一起吃甜點時所說的:「就算只是吃鬆餅或送信這種普通的小事也會讓世界看起來閃閃發亮,擁有這種別人無法取代的關係,才是無可取代的人。」她想找到自己的特殊定位,卻又遍尋無果,最終只能先勉強自己去嘗試,卻還是無所適從。這也可以從圓香與小海的相處去理解,其實圓香之所以那麼努力地試著去回應小海想要做的事、問的話語,都是為了讓自己找到/成為那個特別的人,目標是為了她自己,而不是對方。但是小海特別搭配圓香喜歡的香水、約圓香去她可能喜歡的地方,都是在為對方著想、希望對方能夠喜歡,如此平行的思考,自然難以長久。而圓香認為「因為只要她踏出去,整個圓就會崩塌,所以她不能離開。她不能讓那些溫柔牽起她的手的人失望,只好靜默並且露出微笑。」則更是說明她只是妥協地將自己置於這個社會表面的秩序之中,實際上仍苦於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這樣的掙扎是很哀傷而疼痛的。
  除了「血」與「找尋定位」之外,我覺得《N/A》中還有個特別有趣的討論,即是對「包容」、「同理」等概念的鬆動。以圓香對保健室老師話語的思考為例:「環繞女性的負面風氣都已經在改變了,所以妳也可以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自由自在地活喔。這就是保健室老師一串話的重點。和她毫無關聯的社會責任,被強加在她身上。在大人的心目中,圓香在自己個人意志之下做的事情,只是被社會風氣壓抑的結果。」圓香的自白讓我思考,或許有時候社會所以為的「同理」不是真正的同理,只是一種以同理與包容為名、實質上依舊希望你向大眾靠攏的霸道行為。又譬如翼沙對圓香說的話,翼沙與圓香相比就是非常女性的高中生,追逐偶像、彩妝、交男朋友、吃東西前要拍照,而她試圖理解圓香與學姊交往的那個段落對我來說十分膽戰心驚。翼沙明明想要表達關心與包容,卻終究注定將圓香越推越遠,這是因為與其說圓香恐懼被發現與女性交往,不如說是害怕「被他人關注」這件事,她不喜歡被放在聚光燈的正中央,她想要的是私人的、親密的、不公開的關係,也正是她反覆說的「無可取代的人」。在翼沙試圖表達自己對圓香的關懷,以及對同性戀的包容時,圓香自述:「她只是因為想要有一個無可取代的人,才嘗試和小海交往,卻因為這樣被定義成LGBT。變成一個想和同性談戀愛的人。」人們自以為的同理與包容,對於當事人來說很有可能只是曲解與困擾,而強迫對方去理解自己的包容,或許於當事人而言更是一種暴力。從這個角度來看,也難怪小海在圓香談分手時,以禮貌、人品等言論要求詳談時,才會一點效果都沒有,反而激化圓香的情緒,因為小海說的每一句都是圓香最渴望擺脫、卻又擺脫不掉的限制。
  「她希望無可取代的人能待在她身邊。希望這個人能夠單純地把圓香當成圓香看待,對圓香說屬於圓香的話。她想要同等重視並且溫柔對待這個人,希望能到死都和這個人快樂地在一起。」某方面來說,圓香渴望的東西很純粹,她希望能剝離世界在她身上加諸的所有定義與標籤,單純讓「自己」這個存在被某人注視著。然而她所嚮往的於現實社會來說畢竟太過極端,也只能使她將自己往更加極端之處推進。我猜想,在試讀範圍的最後,隨著圓香向小海道謝,會不會代表著她從自己想像的恐懼之中落到了現實之中呢?圓香所謂的「大家都會認可、圓潤又溫柔的話」,或許就是她嘗試從自己的恐懼與想像中走出,顫抖著與世界真正接軌的某個瞬間吧?當圓香的經血終於落下的瞬間,青春、徬徨與恐懼的一切似乎也開始慢慢前進與改變。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6
主角圓香過著平凡無奇的校園生活,他敘述自己日常的口氣,就像普通學生茶餘飯後的閒聊,讀起來相當平易近人。正因如此,故事裡圓香的經歷也特別真實。
男性與女性、成年與未成年、母親與女兒、老師與學生、異性戀與其他性傾向,每個人自出生便擁有許多身分,也被教導各種行為甚至思想以符合社會的期待。長久以來,人們早已厭倦把自己硬塞進統一規格的包裝盒裡,總是努力探討掙脫束縛和解放的方法。所謂的標籤,一方面製造許多刻板印象,一方面也提供特別的歸屬感。在已經相當自由開放的現在,圓香仍然為各種身分標籤所苦。過去人們撕除了舊有的標籤,卻隨著時間製造了更多新的,明明獲得自由卻也更加茫然。
試閱最後,圓香出現了讓人在意的轉變。面對身上許許多多的標籤,究竟是妥協還是接納呢?圓香是否能更自在的成為「圓香」呢?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5
N/A:
Not Applicable 不適用
Not Available 無法提供




「標籤」,原意是重點,是必須特別注意的事項。
後來,標籤變成符號—刻印在某些人事物身上的記號。




過瘦的圓香,標籤是「厭食症」。
跟女性親密互動的圓香,標籤是「LGBT」。
瘦到沒有女性性徵的圓香,標籤是「女校王子」。




而真實的,屬於圓香自己真實的想法與行動:
討厭月經,所以用過瘦讓自己停經。
想找「無可取代的人」,所以嘗試與學姐交往。




或許這是世界總是用二分法,或者更簡單的方式,將人分類。
跟異性交往是異性戀;反之則是同性戀。
打扮中性的女生是同性傾向;打扮女性化的男生亦然。




人與人的相處與應對,似乎也有一套公式。
遇見朋友傷心難過時,該如何安慰或提供協助?
說出哪些話能夠溫暖對方?或者變成冷血代表?




沒有到很親近,還有些距離,這種人際間格格不入的感覺,在故事中給我很深的感觸。
因為怕最後只剩自己一個人,所以必須把握住現在的友誼。並沒有討厭朋友,卻總是有不知如何表達言詞之感。
這種粘膩的情感與內心糾結,不光是圓香,在我的日常裡也時刻發生。




這不是一本愉悅的小說,中間感覺到圓香的不知所措,不知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
但也讓人藉由故事思考,自己是……?
你能定義自己嗎?還是被他人定義了?
或者,人之所以為人,根本無須定義?
展開
user-img
4.5
|
2023/11/05
劇透警告
本書書名「N/A」,是我很喜歡的詞彙,主要是因為填表格時,如果遇到跟自己不相關的問題,填個「N/A」就行了,什麼也不用解釋。擴大來看,不論這個「N/A」指的是「不適用」還是「無法提供」,那種特立獨行的感覺都很吸引我。本書主角松井圓香,算是把「N/A」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別的不說,光是她因為不喜歡雙腿間流血的感覺,竟然會覺得寫著「體重過輕會有停經的風險」的保健傳單在發光,從而不吃碳水化合物,成功停經至少兩、三年,就讓我瞠目結舌。

撇開健康問題,能做到這個地步的圓香,其實蠻令人佩服的。青少年容易迷惘,經常會想跟隨某種模範或潮流走,但面對傳單上的警語,圓香依然「堅定主見」。另一方面,這種「奇怪」的作法很容易被家長、老師針對,使青少年激發叛逆心,變得像刺蝟一樣尖銳,但當圓香被奶奶說太瘦,或聽見看似關懷自己、實則讓她覺得對方只把她當成女性,而不是她這個人的話語時,她不會反射性發怒,而會成熟地打圓場,讓我覺得她理解人做出與眾不同的選擇時,遭遇異樣眼光或質疑是正常的,無須撕破臉。在這個基礎上,圓香會發展出怎樣的故事,更讓我想一探究竟,因為她的「N/A」不只是標新立異、為反對而反對。

圓香和小海分手的情節,讓「N/A」展現出更深一層的內涵。圓香還處在對愛懵懂的年紀,因此選擇跟小海交往,與其說是談戀愛,照她的認知,她只是試著找一個無可取代的人。然而當翼沙在小海IG的無臉照片上認出圓香,讓她發現小海貼文的字裡行間不斷將她劃進LGBT圈時,這份對「無可取代」的希望瞬間破滅,她彷彿只是某一個LGBT成員,更重要的是,她不喜歡這樣的擅自代言,如同書中所說:「在不會有任何人糾正的狀態下,她描繪的樣貌就等於真正的圓香」,輕易將人歸類,事實上是非常片面、也不尊重他人的作法。現實生活中,簡單的分類無可避免,但越是碰觸到一個人的價值與認同,就越不該輕易下定論。

試讀篇章的最後,儘管兩人有點不歡而散,小海仍主動關懷突然來月經的圓香,並說:「又不是只有戀愛關係,才能對別人友善。」讓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儘管「N/A」的內涵很吸引人,但任何事都是物極必反的,太用力逃開各種群體或標籤,是否也會讓想法僵化?就像這句話所隱含的,難道一個人的身分和他所做的事必然是掛勾的嗎?不做某件事,就等於避開某種標籤了嗎?我很想知道圓香還會跟「N/A」激盪出什麼火花。
展開
user-img
4.5
|
2023/11/05
※非全文試讀心得
  故事的一開始,我們可以認識主角圓香,她是一名為了讓生理期不來而減重、被校內視為王子存在的女高中生,並且有一名交往對象--接著可以驚訝的發現這名在同儕口中的「男朋友」,居然是同為女性,而且曾在校內擔任實習老師的小海。但要定義圓香為同性戀似乎又不準確,因為圓香本人追求的並非甜蜜的戀愛感,而是像繪本中「無可取代、獨一無二的夥伴」那種關係(估狗了一下書中提到的繪本ぐりとぐら是帶著紅.藍帽子的雙胞胎野鼠,好像是很有名的系列?)
  而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交往的圓香,卻在某天被友人告知小海將兩人交往的日記匿名在推特上連載,甚至獲得了LBGTQ族群廣大的回響。推特內容比起放閃,更像是主張存在、對社會呼喊,深感被冒犯的圓香於是提出分手。雖然小海不太情願,在圓香的威脅下還是同意分手了,但之後圓香的生活中麻煩事卻接踵而來…

  最大的感想是,作者將女高中生纖細的心境描寫的很好,不論是圓香無可奈何的演出「女校王子」的角色、或是面對生理期的反感與生理反應等,很多都能讓我有「沒錯,(當年)我也這樣覺得!」的感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當遇到朋友家發生意外時,圓香雖然想要想出「專屬給這位朋友」的安慰,然而躊躇許久後還是只能想到空泛通用的語句,根本就是我啊,超級不擅長安慰人的。或許不只是女高中生的心理,就連對於這個「社會」的人際描寫也很具體--人們認識一個人時會先為他人貼上標籤,之後就將他當作那樣的人來應對。譬如身邊人就可分類為「囉嗦的上司」、「很罩的同事」、「老好人」......等,接著就會用一系列模板化的態度和行動來和對方相處(敬而遠之/有事找他/可以稍微佔一點便宜!...)當然這些標籤可能會隨著深入了解而增減改變,但更多時候或許我們也沒有多餘的心力來了解他人下班當然馬上回家啊幹嘛跟上司同事深交。另外關於LGBTQ團體中的keyman會在社群上尋求支持甚至成為該團體的支柱這點也相當寫實。

  一直覺得蠻神奇的是,日本在亞洲國家中發展BL、GL等作品的年代和數量都是數一數二的,想當年我可是靠著一手抱字典一手拿滑鼠破完無數BL game才把日文學到N1的(真的),然而社會氛圍卻始終傾向保守,明明大家可以很自然地站在BLコーナー挑BL漫畫,現實中卻避而不談。或許還是有次元壁差異吧,早年日本LGBTQ題材都侷限在二次元,直到近年翻拍成三次元劇的數量才開始變多(已被韓國泰國超車許多),另外在部分原先只能男女結婚的遊戲系列作中,近年的新作也紛紛允許同性婚了(Ex:FE、牧場物語、符文工廠),或許也可以視為日本社會氛圍漸趨開放的證明?順帶一提,因為最近剛好在BBC news看到日本法院裁定術後才能換性違憲(這點我採保留態度)的新聞,順手去查了一下同性婚的部分,自2019年有人針對無法同性婚姻提出集體訴訟,分別在全國五個法院進行抗告,而至今年6月為止的一審判決,東京、札幌、名古屋和福岡裁定同性無法結婚是違憲(雖然有分成違反和違憲狀態,我不是法律人不知道差別XDD),僅有大阪法院裁定合憲,看起來除了社會氛圍外,法規面也應該會朝立法開放的方向前進?
  回到劇情,試讀的部分在圓香的生理期再一次到來,在混亂中再次遇到小海。生理期是否代表著她終究無法逃脫女性的身分、而她和小海究竟會不會破鏡重圓呢?因為本書中的角色心理和遇事反應完全就是「一般人」,不會讓讀者有出戲感(當然女主角的思考方式和觀念和一般人還是有點差異以推動劇情),所以個人相當期待後續劇情發展。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4
我想…每個人只要出生於這個世界上,就會逐年的被貼上符合期待的世俗標籤吧?

在我開始閱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作者要將書名取為《N/A》?

或許還未開始工作的人,不一定曉得N/A是什麼。
但只要在公司製作或填寫過表格的話,應該對這個縮寫並不陌生。


➜ Not Applicable(不適用、不符合)。
➜ Not Available(無法提供、無法獲得)


在想到可能是這個含義之後,我更好奇作者要如何去呈現所謂的N/A?

-

語言是一個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的東西。

在這言論自由的時代裡,每個人被貼上的標籤也會越來越多。


➜ 女孩子就應該要玩芭比娃娃、穿粉紅色的裙子。
➜ 男孩子就應該要留短髮、行為舉止不能害羞。
➜ 你已經長大了,不可以再隨便哭泣了。
➜ 唸那個科系,未來工作沒有用吧?


像我就是一個沒那麼喜歡粉色系列的女孩子。
有時還會覺得怎麼會存在「桃紅色」這種顏色呢?!

但原本每一個人喜歡的東西就是不同的,自己的不喜歡,或許在別人眼裡是極度偏愛的,我們都必須給予尊重。


另一方面,我想也有不會貼標籤到他人身上的人存在。

不擅長表達,又或者沒有那麼多的想法,僅是靜靜的看著、不想表達自己的人,肯定也不在少數。

-

其實這本書的內容,並不像書名那樣的抽象無法聯想,反而是十分常見的生活對話與會碰到的困難。

女高中生的校園生活、感情世界、家庭日常。

我喜歡裡面的一段話:
「討厭的東西就是討厭。只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大家卻都不能理解。」


我想無法理解的人,更多的是害怕吧?

害怕一旦附和這個與他人不同的答案,就會迎來世俗裡不同的眼神。

如同書本裡提到的「LGBT」:
➜ 女同性戀者(Lesbians)
➜ 男同性戀者(Gays)
➜ 雙性戀者(Bisexuals)
➜ 跨性別者(Transgender)

這難道是錯的嗎?

不是,當然不是錯的!


當想要被一個人愛,想要擁有無可取代的感覺,不論是什麼樣的關係(異性戀、同性戀),只要不會帶給他人困擾,我認為這就不是一件錯誤的事。

只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選擇或適合這樣的關係。

重點還是在於你自己的選擇,而不是世俗給予的標籤。


這世界雖然很殘酷,但我們可以一起勇敢面對。
你不需要迎合眼前所有不適用於自己的定義。

無論何時,你可以就只是「你自己」。

-

世界原本就不單一,接受、包容才是最重要的。

撕下世俗標籤後的你,會是什麼樣子呢?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4
劇透警告
縱然我已經離所謂的青春年華非常遙遠,但翻了兩頁,那種青少年時期孤軍奮戰努力探索自我的徬徨,與對尋求一個能和自己相知相惜「無可取代的人」的渴望,霎那間都想起來了。這對一個如果身上有標籤,也會被貼上一張「PTSD」,對過去漫長的人生記憶有很大一段空缺的我來說,不可思議。 「N/A 不適用」,可以說是今年閱讀書籍裡面最讓我驚豔的作品。一邊閱讀的同時,我幾乎立刻就能在腦中想像出書中的場景,不像在閱讀倒像是看了一部日劇,這不得不說是因為作者描寫的方式真的非常細緻精準。

圓香因為不喜歡月經來的感覺所以刻意讓自己過瘦,卻被認為厭食。想要試試現在出現的對象是不是那個「無可取代的人」,只因為對方同性別也沒問過她的意見就擅自在網路曝光她模糊但仍能被識別出的影像,於是圓香莫名「被出櫃」成了LGBT族群中勇敢為愛發聲的其中一員。看到這邊我真的不得不說現在的人通病就是這樣子,不管後果什麼東西都往網路上發表,也不管可能會影響甚至傷害周邊的人。像這個「小海」迷惑在網路上陌生人的正面會饋中,根本沒有顧慮到圓香的個人意願,圓香甚至還未成年。最噁心的是,當圓香要求下架個人相關影像時,還道貌岸然長篇大論想用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說服圓香接受現況,說到底人家圓香就是不願意啊,為什麼不聽?直到當圓香說出要讓學校知道時,本來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小海,畏懼自身曝光帶來的衝擊,才答應刪除,這樣卑鄙的人絕「不適用」無可取一詞。

我一直都覺得人要好好長大活著本來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如果以簡單的性別來分,女性跟跨性別比男性面對更多的不友善。「N/A 不適用」不是單純的一個女性接受自身成長的過程(我一直覺得圓香月經終於又來了是一種自我接受的象徵),也探討至少在現在,女性這個身分被貼上了「媽媽」、「妻子」這個標籤就被期待要接受更多的退讓或是妥協甚至犧牲。年森瑛優雅流暢不說教地寫下這些現象。
展開
user-img
4.0
|
2023/11/04
劇透警告
試讀稿最後一句:「圓香終於說出大家都會認可、圓潤又溫柔的話了。」我不明白為什麼說話需要認可呢?是因為圓香講的話都容易帶刺嗎?還是青春期探索愛的過程中不被認同?
  故事以類似#LGBT 的情節作為開場,主角圓香一直在尋找無可取代的關係,後來遇到了學姐,並且與她交往。但看了小說描述,我認為圓香是在探索而不是真得很喜歡她的戀人,相處過程我感覺不到圓香的開心,只看到冷漠的互動。
  圓香=N/A,圓香不適用任何環境,一直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雖然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但是會有一種圓香放哪裡都不對勁。那什麼才是圓香該有的感覺?我也不曉得,雖然是虛構的故事,但這個答案只有圓香自己知道。雖然是虛構的但是與世界相連的貼標籤是真實的。
  你被貼過標籤嗎?應該都有過吧?我啊~可是被貼過很多標籤的人呢!#聽話的女兒 #好媽媽 #好媳婦 #乖巧的學生…超多,從呱呱墜地那刻開始就注定要貼標籤的命運一般,過程很痛苦因為裡面沒有我,當把標籤全移除時,「我」是誰?為了當#聽話的女兒 我選擇背叛自己的內心、為了當#好媳婦 我選擇吃虧很多年,為了符合那些形象,我把自己藏了起來,最後生病了,卻沒有藥可以醫。
  所以當自我意識的出現時,我媽說我不聽話、我婆婆說這個媳婦不好惹時,我知道”自己”回來了,而且是開心的回來的,從此我不在管標籤的事,那些都是別人認為的,我不用為了符合那些去勉強自己,我只要我真正喜歡的生活就足夠了。
  讀完試讀會有一種黏呼呼的感覺(是真得,讀完當下,心頭有點稠稠的),作者講經血這部份寫得十分貼切,只要是女生應該都能隔著紙感覺到經血流下的感覺。
  順帶一提,月經在傳統社會中曾經是被視為不乾淨的事情,我自己就有聽過,生理期來不能拜拜拿香之類的,如此封建制度的思想真該被撕掉後銷毀,明明是健康的事卻被畫上與髒汙同樣的等號,對女性來說也太不合理了吧!(這也是那討厭的標籤之一)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2
劇透警告
松井圓香,十三歲開始,為了不讓討厭的月經出現,讓自己維持過瘦的體重,被貼上了「厭食症」的標籤;期待找到無可取代的人,而與學姐交往,卻被歸類到「LGBT」的群體;高中就讀女校,在情人節收到大量巧克力、被稱作松井殿下的她,是女學生仰慕的「女校王子」。

這些標籤,構成了大家印象裡的松井圓香,但只有圓香自己知道,她不適用那些標籤。她只是單純地想遠離討厭的事物、想找到自己追尋的特別的存在。在這個被框架框住的世界裡,人們無法跳脫用標籤將人分門別類的習慣,不知不覺中,被貼上標籤的人,也被困住了。

最引起我共鳴的是圓香渴望找到「無可取代的人」的想法,那種只會在卡通裡出現的夥伴情誼,最為純淨、絕對信賴的關係。她懷有期待的心情,單純地相信而與他人產生連結,最後卻感到失望。我覺得圓香所懷抱的想法之所以會被扭曲,是因為他人無法理解。正因為處處充滿標籤、非一即二的既定印象,讓人難以想像她所謂的「無可取代的人」代表的真正含義。

作者將當代許多幽微的問題呈現在對話、情節裡,不協調的違和感赤裸地浮現,那是存在於現實裡的真實,只是飄蕩在每個人的眼裡、心裡,只是我們不願意正視,進而隨波逐流,無意間也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園香不願被貼上標籤,也不依循既定框架,在這之中,我看見她的真誠。當她的朋友因為家人出現變故而不安時,她不想送出無關痛癢的鼓勵或安慰,訊息打了又刪,卻找不到最貼近的話語。她真心為朋友著想,理解朋友的難過,她只是不太會表達。

很喜歡這本書點出「標籤」這件事,還有呈現被貼上標籤的圓香的真實想法。我們都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去定義他人,也不要被侷限在他人的眼光裡,當我們撕下自己或他人的標籤,會更驚喜地發現,每個人都是特別的。
展開
user-img
4.0
|
2023/11/01
劇透警告
松井圓香,因為不希望有月經而維持過輕的體重,因為想尋找著似乎只存在於繪本中的「無可取代的人」而和同性交往,不受他人眼光限制,我就是我——看似自由的松井圓香,在這個不友善的社會卻被貼上了各式各樣標籤。
必須說無論是不希望月經來而採取維持極端體重,抑或是尋找無可取代之人,在看完圓香的心理描寫後都會被年森瑛老師給說服。圓香身邊的親朋好友雖然試圖以包容的眼光看待她,搜尋紀錄與游移不定的眼神卻終究騙不了人。然而追求自我有何不可?脫離一般人常識中的「正常」又有哪裡不對?印象最深的便是結尾落淚的圓香與小海的對應。一切看似終於步上「正軌」,但圓香的心理話卻是她「不喜歡這樣」,在閱讀過程中似乎能夠隨著圓香的心理活動,思考所謂的社會上所謂的「正確」究竟是否有正確解答。
個人最心有戚戚焉的則是尋找無可取代之人一事。以世俗的定義來說,或許無可取代之人即是戀人所扮演之角色,而我所追尋的也正是所謂的「戀人」。然而在讀完《N/A》後,我發現我正在等著的,或許也是像圓香希望能夠找到,與定義無關,僅是可以毫無壓力地一同享受生活,無可取代的存在。
圓香的內心想法透過文字傳遞進我的血液,在全身上下流動。她試圖讓我做出些改變,也確確實實地讓我得以重新審視自己的思考方式與既定觀念。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0/30
劇透警告
松井圓香很瘦、非常瘦,體重徘徊在過輕的邊緣,因而停經。她自己很滿意這狀態,她不希望月經來,所以不進食而身體瘦弱,卻反而被當做「厭食症」的一個病徵。從家人到學校保健室都細心且謹慎地對待她、開導她,希望讓圓香可以知道不論自己是什麼模樣,都是最美麗的,所以不必如此對待自己。
  而瘦弱、高挑的身材,讓圓香一進完全中學女校便成為人人追捧的「殿下」,情人節收到的巧克力甚至需要好友幫忙分類、整理才能搞定,加上善於迎合、回應表面的對話內容讓人感覺陪伴,也因此她人緣不錯。
  沒有人知道,圓香想找一位「無可取代的人」作伴。

  尋找「無可取代的人」,想要將自己單純的當成自己看待的人。讓圓香答應與實習老師小海嘗試交往,卻沒想到對方連問都沒問,擅自偷拍自己並開設一個IG帳號,發表許多與同性伴侶相處點滴、希望與對方共度更多美好時光的話語。許多人按讚分享、留言說小海的話讓他們看見希望、祝福他們的感情順遂……
  而圓香對這一切毫不知情,直到好友翼沙意外發現告訴圓香,雖然沒拍到正面臉部照,但熟悉圓香的同學師長看到照片可能會發現這件事。她轉告小海希望分手並刪除所有照片,幾天後帳號停更,卻被上升成「因害怕出櫃而分手」。這不是圓香的想法,在那瞬間她成為想愛卻不敢說的蕾絲邊。

  《N/A不適用》全書的篇幅不長,書籍介紹說只有160頁,卻在閱讀過程屢屢勾起我青少年時期難以言喻的恐懼,那些惶恐如細小無法拍除的蟲子,細細地啃食內心帶來強烈焦慮。
  不是對自己性別的不安,只是單純不想迎合、表現出大家認為的「女性樣貌」;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而多方嘗試,卻反而被貼上更多標籤來劃分我與你;想找到屬於自己獨一無二、不是友人也不是愛人劃分的知己,但發現自己和他人的想法產生極大落差……這些青春期獨有的徬徨不安完美的、血淋淋地在這本小說中展現。
  這本小說入圍芥川賞,讀完後我可以理解為何它入圍,實在太讓人難受且完全能共感,這跌跌撞撞尋找自己與世界間界線、保持平衡與找到共處之道的過程,是人生必經的道路。
  這本《N/A不適用》中,「不適用」的是什麼?劃分區別的標籤,這樣的標籤可以完全說明「松井圓香」這個人嗎?每個人隱密且難以啟齒的青春期思緒,一點一滴地在這本小說中展現。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0/26
劇透警告
《N/A》這個書名十分有意思,是個Excel的函式錯誤訊息,意指公式找不到已要求尋找的項目。另一方面,N/A也是英語「不適用」(Not applicable)等類似單詞的縮寫,隱含著無法定義、難以量化、不適用任何定義的寓意。主角松井圓香即是這樣的女孩子,13歲的她,厭惡月經,嫌麻煩又不自在,看到「體重過輕會有停經的風險」衛教資訊,就有意識地不吃碳水化合物,刻意減肥,選擇當個體重過輕,不要有月經的女孩。上了高中,因渴望擁有無可取代的人,半推半就地和海野交往,測試這樣的關係是否符合她心目中「無可取代」的關係。經好友翼沙的暗示後,不肯成為眾多網友們的矚目焦點,也不願欺騙自己,毅然決然地與小海分手。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松井圓香母親禁止她將同學們的手作巧克力帶回家,不知是吃太多巧克力因素,還是其他因素,導致月經在她毫無防備下到來,弄髒了床單。不肯告訴母親的她,只得自行外出買床單,卻又陰錯陽差遇到在宜得利打工的前女友小海。在小海的幫助下,她順利換妥貼身衣物,遠離了尷尬的場面。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松井圓香選擇不要月經,選擇與小海分手,在她果斷的決定中,流露她不肯與他人相同的一面,但在家人和好友的眼中,松井圓香亦有溫柔體貼的一面,這些不同面相構成了松井圓香,也讓她成為《N/A》的主角,不管松井圓香的未來如何,身為讀者都是給予肯定與祝福的,期盼松井圓香能繼續做自己,成為不適用任何定義,活出自己人生的主角。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0/26
劇透警告
作者透過描繪高二年紀松井圓香的家庭與校園生活,帶出標籤效應的議題,刻板印象與自我認同,就是標籤效應的衍生。

刻意營造體重過輕的行為,被視為厭食症;與同性學姐嘗試交往,被歸類為 LGBT。這是圓香被貼上的標籤,讓她在不自由之中,不是少言就是說出違心的奉承話語。

但她也同時在給人貼上標籤,同性學姐被迫接受圓香提出的分手,後來同性學姐釋出善意給予的幫助,被圓香認定為尋求復合的舉動。

類似的狀況並不只是存在於日本女高校裡,我們在生活的各領域中也不時出現這類先入為主的標籤效應。小說情節帶出了人際間各種議題,是輕鬆好讀的休閒,也有發人省思的引導,是本很適合讀書會討論的小說。
展開
劇透警告
/
N/A
Not applicable,不適用,如同被貼滿了標籤,卻無法被「定義」的她。

為了找尋「無可取代的人」,高二的圓香嘗試和學姊交往三個月。#LGBT
因為不喜歡雙腿之間流出血的感覺,她控制體重不超過四十公斤,只為了停經而選擇的手段。 #厭食症
讀女校,情人節總會收到紙袋裡裝滿到快爆量出來的巧克力。#女校王子

前面的描述為事實,後面的# 卻是他人貼上的標籤與印象。

在那個容易被各種顏色所渲染的時期,若被貼上各種標籤,就好像被他人的意識所定型。
看起來還是同個面貌,卻已不是你,而我也不再是我。
在貼上的那刻起,言語就不具任何意義了。
人們只看得到那些表面,甚至用大眾的思考方式來詮釋這個年齡應有的「印象」。

與社會想法「不適用」的圓香,所傾吐而出的那些文字中,滿是困擾、迷惑、又難以理解,無論是對她,或是對他人。

/
「女生可不能讓身體著涼。」
祖母的關心讓她覺得,那並非個人的情感,而是整個社會都認為女生應該要這樣做。

▫️她就像是為了不讓祖母血緣斷絕,在女孩製造工廠組成的娃娃。
圓香的身體,變成和圓香無關,但是又備受關愛的某種東西。

只有在揮別祖母時,她才能讓身上被迫裝飾的緞帶隨著步伐脫落,因為這是「她」的身體。

但是,那種掙扎於心,無意識的無奈,一字一句的連同配件一起裝入塑膠盒,固定後塞進紙盒內封膜。

只要標籤還在,這些仍然是屬於她的青春。

▫️討厭的東西就是討厭。只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大家卻都不能理解。

圓香渴望找到「無可取代的人」,或許也是想擁有那個把她當成「圓香」來看,可以站在跟她同樣的高度、用同樣理解的心情,來面對世界的同伴。
/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0/22
整部小說圍繞著圓香與其他朋友的故事,作者年森瑛1994年出生,她的筆下,充滿了新世代青少年網路使用的習慣,將網路社群媒體的隱憂、多元性別的討論、青少年自我認同的追尋,寫出了完整的脈絡。我很喜歡小說中作者將圓香的心理活動描繪絲絲入扣的地方,彷彿讓讀者一起隨著圓香思考,「我應該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展開
N/A是不適用的、不能使用的、沒有答案、還是尚未公佈的…?
我想就跟青春期的少女心情一樣酸甜苦澀,#無法定義。

沒有非得要像是戀人般,但又想有一段無可取代的關係,就像是小時候經歷過的 #同性密友期,或現在時下所稱的 #LGBT,也不太相同~
我能懂作者想要表達的心情,那種懵懂不安,想證明什麼,卻又無法跟身邊的人說明白的心情。

如果大聲的說出來,身旁的大人一定不會認同的,只好小心翼翼以自己的方式,用心謹慎與人來往,但在這個過程中,一切就像是包上了保鮮膜般的完好新鮮,一旦不小心戳破了,就會讓這段關係腐敗了。

沒有一定因為我看起來是怎樣的人,我就要被定義是什麼樣子。
或你認為我就是怎樣的人,我就該是那個樣子。

我回想自己年輕時,曾經那樣渴望身旁的人認同,那種使不上力的飄渺感,好像也在這小說中緊緊握住了。

回想起國中時,我與當時好朋友的關係,在那個當下也莫名從無可取代,變成無話可說,到現在只剩回憶了。

當圓香(主角)發現,原來不是只有自己對這個世界感到彆扭,在能勇敢說出自己心裡真正的聲音時,一切又好像能跟上這個世界的運轉了。

我喜歡作者在這個故事中安排的轉折點。
很好奇在這之後,這個終於會說出圓潤又溫柔,讓人一定會認同話語的圓香,在例行每個月都有一次得以重生的週期下,會蛻變成什麼樣的女性呢?

覺得自己很沒用的心情,和有人幫忙真是太好了的心情,同時滿溢…
你也是以這樣的心情長大的嗎?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