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5年博客來春節過年各項服務詳情

請遠離消耗你的人

79折$ 331
2.5 /5
3位讀者評分
5
33%
4
0%
3
0%
2
0%
1
67%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4/11/24
|
電子書
問題是,霸凌是人格抹殺,才是傷人的致命點。是否遠離,有太多難處要思考:以勞動部個案為例,中年男再找工作是否容易?退休金是否全無?奉養父母該怎麼辦?
user-img
1.0
|
2024/02/08
劇透警告
讀者各人觀點
這本書我看到前幾篇書信的用詞之後,才知道作者是中國的作家。一開始會看這本書單單只是被書名吸引,沒有看過這位作者。但還是秉持著好奇的心態去閱讀,畢竟中國跟台灣的思想上面會有落差。就這本書來說,我自己的評價是滿兩極的,閱讀這本書能夠學到從不一樣的觀點去看待一件事,然而閱讀某幾篇書信後,會覺得滿生氣的。這本書有一個通病,就是會去檢討被害者或是問題者,這讓我覺得很反感,尤其是有一篇的問題是”為什麼老是遇到渣男”,我愈看愈生氣。

第一,讀者不就是因為有問題才會提問嗎?為什麼反倒作者把問題的癥結點著重在被害者身上,雖說老百姓很難去改變他人,只能改變自己,但我認為應是給予方針跟實際的作法,而不是用檢討的方式告訴被害者應該,甚至必須要去改變。我作為讀者都覺得有點火了,更何況是當事人,一定會覺得很無辜,有些事情從始至終都跟自己沒有任何關係,卻莫名其妙要做出改變。

第二,這個作者某些言論會相互矛盾,有時候都看不太明白。還有就是作者一再強調旁觀者清,發生問題需要尋求其他人的建議,又說不要把自己的不幸跟人家說,那具體應該怎麼做?

撇除上述這些觀點,這本書的某些篇章確實能夠獲得一些啟發,有興趣的人可以挑自己喜歡的文章閱讀就好。
user-img
0.5
|
2024/01/14
誠摯建議先去書店翻翻內容。

先不論中國的思維是否完全適用於臺灣社會、作者的個人觀點是否能接受、提出的建議作法是否實用,光是他在文中評價「臺灣作家林奕含抑鬱而終、最後自殺」一事的看法我就無法接受了。

作者說「我並不贊同作者最後的作法,因為那樣非但不解決問題,反而讓壞人繼續逍遙法外」、「但我深知這背後的痛苦,因為不夠強大,最終被惡魔吞噬」,我只想問作者——

你所謂的「因為不夠強大,最終被惡魔吞噬」,指的該不會是「患有憂鬱症」吧?

在談論「被性騷擾」的書信中,其實我很困惑一件事:作者認為只要把事情鬧大、壞人就會怕,但是林奕含事件鬧得還不夠大嗎?加害人真的有受到懲處嗎?作者是否忘記這社會存在許多權力結構及「聲音被消失」的問題呢?(這在中國應該更常見吧)

(我猜作者應該不清楚整體事件的來龍去脈與發展)

總歸來說,作者給我一種「說得很簡單,但實際上做起來很困難」的感覺(甚至有點小天真)。

此外,書中有些論點見仁見智,有的甚至會打臉自己,當作心靈雞湯來看也是可以的,或許能從中獲得一些安慰。

例如,作者在談論不被另一半尊重時,提到「大多數女人不幸的源頭就是從放棄工作開始的」,這點我算是贊同,但作者認為「你不能什麼都靠男人。如果你精神富足、經濟獨立,對方一定對你無比尊重」,這就讓我笑出來了。

撇開現今社會仍存在「希望女性婚後放棄工作、以家庭為主」的詭異思維,我相信大家一定知道:現今已婚的職業婦女所得到的尊重應該沒有比較多吧?

有買書的人可以看看這封書信的內容,相信有不少生理女性內心會感到些許憤怒,畢竟作者認為之所以不被另一半尊重就是因為「那些女人」把自己應該扛的責任直接交給了男人呀。

這本書很喜歡「引經據典」,裡頭提到了許多在中國出版及上映的電影、書籍、甚至是中國作家、法律制度(作者推薦讀者去看那些讀物,但不確定這些能否在臺灣看到,如果熟悉中國作家應該還好),建議先去書店翻翻內容,覺得調性合適再入手會比較好。

整體而言,每封書信的篇幅都很短,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部分來閱讀,很快就能完食。如果你是大學生、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或許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啟發(但請不要全盤接收,眾人皆知理論與實作是兩回事),但對於已出社會一段時間的人來說可能就不那麼合適了,畢竟很多事早已有所感悟。

最後提醒,請務必具備判斷能力。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