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說話:當馬祖遠離戰地,成為自己

79折$ 316
4.5 /5
2位讀者評分
5
50%
4
5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24/09/19
台澎金馬在因緣際會下,被整合成現在中華民國。台灣是在被日本殖民之後進入現代化進程,馬祖列島也是因為中華民國戰時體制的介入才得以現代化。面馬祖跟琉球也很相似,他們都是國家的重要軍事基地,藉以使在他們後方的日本列島和台灣地區獲得相對的安全。馬祖地理上接近中國,但是體制卻是與台北的政府連動,這方面野蠻象台灣夾在中國與美國兩強之間。金馬雖然今常被列稱,但是金門長久以來就受到儒家文化薰陶,有許多書香世家,但是馬祖的人更是對自己的海上之子的身分更認同。因此不同的在與未來博弈,馬祖也在最近開始在台灣的政治、文化界逐漸被認識。也讓大家注意到馬祖聲音,
而馬祖的廟宇密度極高,在中華民國台灣也是少見,更凸顯馬祖人在不確定的博弈環境哩,也需要神明的加持,讓他們有勇氣在不確定的未來繼續找尋自己的出路。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8/03
有天看到聊天框裡某中國人說想去趟台灣,趕在變廢墟之前。

小島說話的第二章則都在寫籠罩在可能變廢墟的恐懼之下的書寫。不過不同於這位同胞的喜氣洋洋,不論是在體制內的公孫嬿還是失意老兵舒暢,都滿是霧與虛無。

如推薦序中張娟芬所言,文學分析往往停留在訓詁學,引經據典好美好厲害。但劉亦不止於此,第一章寫完馬祖歷史,便點明中心、把筆槍對準了現代國家。既是作者的野心也是馬祖開口說話告訴我們的故事。

但又不同於歷史書籍圍繞著大人物事無巨細的線型描寫。劉亦的關心都在人以及人與歷史上。雖說他的主角是幾位作家和他們的作品,讀來看到的是他們所代表的一代人,以及他們身後的歷史。

馬祖的歷史在此變得十分具象。不止是某年發生了什麼,更是某個小兵在島上的苦中作樂的生活。

這恐怕也是從文學看馬祖的獨特之處。馬祖不是一串符號,是被國際政治、國家關係牽引著的島群、更是其身後無數的人和他們的生命歷程。

例如舒暢筆下的軍中樂園,跟隨國軍遷台的中國老兵和原住民女人,原本相隔萬里卻在異鄉相遇,互相慰藉。劉亦寫自己是意外的受精卵,軍中樂園的真情恐怕也是意外的慰藉。

作者的強處除了有對文本背後社會文化背景的關照,還有序言中張娟芬的感嘆—太會罵了。

例如龍應台章節中對她的評價。

冒犯得十分準確。

劉亦的冒犯讓我想到馬祖,是否可以說,馬祖的存在本身就是令兩岸感到不適與冒犯。其所在的尷尬的地理位置、作為中繼點的歷史、不夠強的自我認同。

這些都與當今極化的政治世界格格不入。既不這樣也不那樣。對於兩岸而言都是不完全的異質。和而不同。

當然了可以想像到一些方法來解決。

剔除掉?同質化?

或者是高級一點的、多元共同體?

劉亦給出的則是更加激進的—從流動的海洋尋找答案。

可能這是馬祖嘗試說話之後給世界的刺激。他的低語不止於戰爭帶來的創傷、還有背後造就戰爭的國家機器、以及被認為是理所當然大陸性的思維。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