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或許還有所厭)【全球百萬暢銷書《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作者暖心新作】

79折$ 308
5 /5
8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7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4/11/18
當時因為和另一半吵架,過程中希望可以找本對彼此關係有幫助的書,這本書閱讀起來很輕鬆又很療癒,可以一起療癒伴侶
展開
\◆ 提要

從嬰兒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人類的生物本能就渴望著與他人產生連結,即便長大後的你認為自己非常獨立,也一定會有需要與人產生連結的時刻。無論是在家中或職場,彼此的溝通方式、身心健康,甚至是童年經驗,都有可能是造成自己或他人痛苦的原因。

《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或許還有所厭)》是一本主要探討親密關係、人際關係的心理勵志書,共分成四大章節「如何去愛」、「如何爭執」、「如何改變」及「如何獲得滿足」,以四個不同面相,加上許多你我都可能從中看見自己的實際案例,找出造成困境的癥結點並加以分析,以及針對該情況的建議及改善方式。

🤝「我們可以嘗試改變,瞭解自己掌握生活的力量其實比你所知道的還要強大。尤其是,我們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想法,以及要它往哪個方向去。即使在脆弱無助的時候,我們依然有能力選擇如何思考、如何組織自己的身體,以及如何與他人建立連結。」

當我們遇到人際關係上的困境時,時常會認為問題出在對方身上,但作者認為,無論問題出在誰身上,我們都有機會藉由「瞭解自己」、「改變自己」的力量去改善現況。

◆ 心得

無論是從事什麼行業,人際關係都不可能與一個人毫無關係。就算是獨居,也需要在職場上與上司、同事或下屬相處;即使是沒有所謂職場關係的全職媽媽我,也需要和先生及孩子長時間相處。

然而,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不同,相處時間越久,產生摩擦的機會就越多,而且只要關係越親密,摩擦就會帶來越多痛苦。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可能因為找不出癥結點而無所適從,我們也可能以為自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事實上卻不一定是如此。

《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一書中有許多的案例,提供讀者用不同視角來觀察自己所遇到問題的機會,除了讓讀者「旁觀者清」之外,更可以藉由作者的分析和建議,讓讀者應用在生活上。

🖋️

雖然《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在整體結構上,似乎與我想像中的「工具書」比較不同,但我認為它確實可以提供讀者一些很棒的建議。

我覺得最實用(但需要練習)的一點是我昨天在限動分享的這段:

「即使有人瞧不起你,你也不必扮演受其迫害的角色。遭人羞辱時,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緩解氣氛,而不是與對方爭吵。例如,面對『你真笨』的這種羞辱,我可以回應『噢,謝謝你讓我知道你覺得我笨。』換言之,我不認同也步反駁對方的說的話,而是讓對方知道我收到了訊息。〔…〕我也認為這麼做的同時,也是在把情緒丟回給對方,因為這能讓我感覺對方的言論是針對他們本身,而未必是針對我。」

作者也解釋了我們容易對他人的困境「提供建議」的原因,並建議我們若選擇「發揮同理心」會更好。書中關於「面對悲傷」的,應該接納、感受悲傷的見解,也讓我想起另一本書《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我非常認同。

🖋️

因為很喜歡這本書,一不小心又打太多了,而且就連書摘都挑著分享。同時希望大家都能去讀這本書,就連我不認為自己有太大問題的人,都能從中得到實用的建議!大大推薦!

同步推薦就算不是父母也很適合一讀的《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更多好書/書摘:IG@77reading
展開
(試讀心得)

/
這本書將章節主題分為如何去愛、如何爭執、如何改變、以及如何獲得滿足。
試讀第一章,作者先是談論如何「與他人及自我建立穩固而有意義的連結」,分享摘錄處理各種關係重點的每日箴言,並以讀者來信為例,探討想與他人建立真摯關係時,如何執行才能輕鬆地享受交友的美好,而不是被人際關係所消耗。

「與他人有所連結的感受,是身為人類的一部分。我們需要的連結,不只在於自我與他人之間, 也在於自我與想法、物體及環境之間。 」

我很喜歡作者將連結狀態想像成鉤子的方式,若是身上一個對外的鉤子都沒有,無法與人產生連結將會感受到孤立與寂寞。但是身上布滿鉤子,時時刻刻與每個人、每件事有所關聯,個別連結便不再具有意義或重要性,應該從中取得平衡。

/
「不要像拿篩子那樣地過濾自己的所有想法:告訴對方 『我想瞭解你』,或者坦白說出自己心中的驚人想法,不用管這些話會引發什麼感受 。」

將內心想的話說出口,學習「接受那種不知道別人將作何反應的不確定性」,從那些想法交流中找到志同道合者,同時也在與他人攀談相處中認清自我。 

職場、家庭、感情、友情,我們處在維持各種關係的狀態,難免會有感到受挫、溝通不易的狀況,這些難題可能會在最難承受時狠狠打擊我們。與他人經驗分享互動、作者實用的建議與分析,引導讀者看待和自己的關係、思考該如何去做出調整。


「原本的你就夠好了,你擁有強大力量且充滿愛,一路走來都在學習與成長」

第一章後半部提及友誼、愛情關係的建議,讓我特別有感觸的是友誼傾向不同的分析,一位女性與最好的朋友因遠距離而開始疏遠,對於友誼逐漸淡了的情況感到不安,猶豫是否要寄出信件給對方,又深怕對方不回信……
有些朋友認識了十幾年、二十幾年,即使我們相隔遙遠的距離,處於不同的職場與生活環境,見面時還是很珍惜彼此相處的短暫時間,距離會是友誼變淡的主因嗎?有些人即使住得很近,聊天時總說忙碌,幾年了才發現見不到幾次面,作者所談論的「友誼傾向不同」我想才是關係變調的主因。

很期待讀到第三章 <如何改變>,分享作者其中一句每日箴言:
「每個人都需要歸屬感,這種連結可能存在於個體與家人、物品、團體或他人之間。人是需要連結的生物,如果否認這一點,便會引來風險。 」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6/28
作者點出每個人與他人建立關係時會有的癥結點。從情人、朋友、家人,將「自己」拉出,專注在自我感受上。而情緒能透過嘗試非習慣的思考角度,轉換心境以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
其中有一段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預設立場是建立新關係的阻礙,認為會不受歡迎而表現得畏畏縮縮,相對封閉了大部分想接近並交流的可能性。
作者並非鼓勵讀者在社交活動上積極外放熱情洋溢,而是點出「預設立場」很有機會是帶有「敵意」的。
與其引導讀者如何對待「特定對象」,文章給我的感受是向內注意,先完善自己,再與外界建立關係。
而論述的過程中,每個不同面向的問題,作者都會以「每日箴言」來協助讀者整理思緒和複習當段主軸,我認為是不錯且貼心的小巧思!
理論分析時、加上實際發生的小故事,讓知識和見解更容易被傳達和吸收。
在編寫主題和節錄重點上,能看得出作者和其背後團隊的用心。是一本能讓讀者停下並反思的書籍。縱然因個體的差異性,不會認同每一個觀點,但大部分內容有可學習的論述,讀者能帶走或多或少的知識,好奇之後的篇章會有什麼內容!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6/28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書名和概念,我自己的解讀是:「我希望我愛的人可以了解也希望我討厭的人也可以明白我。」雖然不確定這樣的解讀是否正確,但在人際關係這條路上,一定會遇到喜歡的也會遇到討厭的,所以閱讀這本書或許可以找到自己未曾發現過的問題。(不論是自身或是他人)
  人際關係是雙向的,沒有人可以不與他人連結直至終老,我喜歡作者利用鉤子的比喻:「假使我們身上一個對外的鉤子都沒有,就無法與任何人形成連結,進而感到孤立與寂寞。但是,如果我們身上的鉤子全都向外,我們會時時刻刻都與每個人 及每件事有所關聯,而那些個別的連結便不再具有意義或重要性。」__摘自試讀稿
  連結很重要,過度連結很不妙,都不連結也不行,我們身上只需要適量的鉤子就足以維持基本的關係,如果想將從以前遇過的人事物通通串聯起來,那感覺會很可怕。
  我自己也有遇過試讀文內提及的狀況,所以在讀到那則「兩種不同的交友方式」的案例時很有共鳴,我也曾經感到挫折與受傷,或許是我的太重視也或許當時的我以為大家都不會變。
  我以為的好朋友,在失去了聯絡就變成陌生人了,明明都在同一個縣市,明明有彼此的臉書,卻沒接到所謂的結婚通知,而是透過臉書才知道好友結婚的喜訊,事後才知道他們有所顧慮而沒有邀約我一起參加。
  多年後我主動發起連結和其中一位好友聯繫上,本以為可以回到從前那樣,繼續開心的相約出門,結果事實證明,只有我還想回到那個美好時光,只有我還惦記這段友誼的感覺。起初我很難過,覺得為什麼明明曾經是那麼好,現在卻沒辦法,後來我才慢慢理解,因為我們生活圈的不同、身份也不同,我們都長大了,單純友誼不在,僅剩的也只有商業關係。
  人的一生中會經歷過很多個朋友、同事,那是因為生活圈相同、身份相似,但是當今天生活圈有所變動,和朋友的話題會逐漸減少直到沒有時,就放下吧!感謝生命中有那段美好的相處時光就好,感謝他曾經在低落時給予的幫助,讓自己從依附這個朋友的關係中畢業。
  我覺得這是一本實用修復關係的書,試讀內提到的案例,大多是我們常看到或聽到的,如果剛好遇到類似的狀況,會很有共鳴,也會比較清楚,如何做才能排解掉難過,在慢慢修復關係中做到慢慢療癒自我。
展開
我大學的時候,讀的是教育心理與諮商,在一堂課程中,老師問了全班:「愛是對象問題? 還是能力問題?」
當時的我,自認是一個懂愛,所以我非常喜歡這個問題,也致力找出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雖然我最終沒有往諮商心理師的職涯道路走下去,但那些在諮商理論/實務的課堂上,教授們所觸發我們思考的問題,仍然在畢業後緊緊地跟著我,在職場跌跌撞撞時想起、在成為媽媽後想起、在家庭與職場中掙扎的時候想起、在同仁來傾訴他/她的苦衷時想起。過了很多年以後,我才不那麼執著於「答案」,而是感悟到「獲得自己的答案的過程,其實更重要,也或許那才是答案」。

「愛」(或者說,「關係)」是每個人人生必經的課題。
說是課題,但似乎沒有一本標準的教材,告訴我們如何更懂愛,在人生中有許多「愛」的媒材,例如星座、血型、MBTI、甚至生肖書,都會有一個章節告訴你「你的愛情觀是什麼」;歌曲、書、電影,更展現各種「愛」的面向。當然,實際在一段關係中,那些真實經歷,也是讓我們越來越懂「愛」的方式。更可愛的部分是,我們的生命中總會有幾位「戀愛軍師」、「民間諮商師」,熱心的為我們指引一二。上述諸多的學習管道中,有時候我們會得到一些簡單粗暴的答案。例如:「雙子座就是喜歡刺激有變化的愛情」、「對,愛就是對象問題」。這些答案常常讓我困惑,對啦,都是一些有參考性的觀點,但也似乎都「不屬於我」。

---

本書作者菲莉帕・派瑞(Philippa Perry)是一位英國的諮商心理師,書中會穿插很多她曾收過的讀者問題投稿,這些問題都選得非常好,就像是我們身邊常常發生的事情,像是:

「我是個有參加育兒群組的媽媽,但群組好像有小團體,格格不入該怎麼辦?」

「我39歲,被公司裁員、沒有戀愛對象、沒有可以依靠的朋友,我感覺孤單」

「前男友求婚後悔婚,走不出情傷該怎麼辦?」

「好朋友搬離生活圈後,我偶然發現她結婚、生寶寶了,但她都沒告訴我?」

「和聊天很久的對象約會,卻突然莫名劃下句點,真的有命中注定的那個人嗎?」

然後作者會娓娓道來「看到這個問題時,她是如何思考的」,讀本書有趣的是,你很難一眼看到每個問題的「解答」,但你可以順著心理師的思考去思考,最終引導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解答。或許有些問題是ChatGPT可以只花一秒鐘給你答案的,但那些關於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問題,往往不是這樣。我想,閱讀本書時,慢慢讀、在不同時間讀、反覆重讀,會很有滋味。很多時候,那些答案或許不是那麼表面、那麼粗暴直觀,而或許是源自你以為已經結痂痊癒,但其實從未好全的傷。

---

在「如何去愛」這個章節中,我最喜歡作者分享她對於「擁有另一半的原因」的想法。
「在於與一個能夠接受真正的我,而且無論如何都深愛我的人建立一段互相扶持的對等關係。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很容易就能有所成長,擁有更多勇氣、變得更加寬容,也能給予更多的愛,不只對另一半,對生命中遇到的每個人都是如此。」

我蠻喜歡這個回答,而就我來說,我覺得和伴侶一路走來的這一段,除了白頭髮的增加,的確也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更豐厚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6/25
古人寫家書、留家訓,無非是希望子孫知道怎麼做人處世;活在現在的我們,身教可能還行(姑且不論正向負向),但要親自提筆寫點什麼人生指南給孩子,大概不是人人都辦得到。幸好還有聖賢書,讓我們在面對自己或是所關心、在意的人眼前的難題時,可以參考看看這些能人智者是怎麼解決類似問題的。執業二十餘年的英國心理治療師菲莉帕・派瑞為我們寫下了《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或許還有所厭),試著藉此提供如何愛、如何爭執、如何改變與如何獲得滿足的參考。
 
派瑞主打「如何」,因為她認為「問『為什麼』」很難解決問題,「如何」才是關鍵。這乍看似乎違反慣性,畢竟,倘若不知道原因,又該如何治本?
 
不過在閱讀時發現,她並非不探究why,而是先以客觀立場闡述人們是如何因為生理、心理乃至社會文化制約而讓生命遇上難題,接著敘明這難題如果繼續下去會帶來什麼影響;再進一步引領讀者把心力放在如何解決困境的方案上。
 
也就是說,她的書寫所提醒的是:找到how to並做出改變現況的行動,比起鑽牛角尖問為什麼這樣那樣來得重要。
 
人們因五花八門的困頓寫信尋求派瑞建議,這些大量出現在書裡的個案問題,在咱的日常中泰半有所見聞,甚至是親身經歷過。對於這些困惑,她的回應讀來理性,但不缺乏對人性的關懷與同理心。我喜歡她對於我們都是不同個體,可以盡情做自己的尊重,她並不給讀者「你這麼做就是了」的斷見,而是提供好建議,讓我們有機會明白那些自己一直都知道、卻沒有說出口或採取行動的事。
 
以〈如何去愛〉章節中「伴侶關係不只是性愛而已」這個子題為例。一個七十多歲的女性有個交往了兩年的伴侶,彼此情投意合,但因為男方心臟不好及昔日經驗而對性行為興趣缺缺,她自己卻是個性慾旺盛、極度享受性愛樂趣的人。所以針對該繼續還是分手這件事寫信討教派瑞。
 
看到這一段時腦中想到某個朋友,她正是強烈主張「情侶/夫妻之間在性愛上不契合就不行」這個論點的人,因為她周遭感情出狀況的伴侶九成是性生活出了問題。
 
但派瑞不這麼認為。首先,性關係的衰退確實可能在交往一段時間後自然發生,甚至因為年紀增長而變化。再者,每個人看待性愛的態度不同。她覺得如果雙方不能展開對話,拋開對錯來嘗試對另一半的看法感同身受,那反而可能搞錯重點,也就是忽略了「維持婚姻的關鍵不是規律的絕妙性愛,而是回應對方尋求關注的意圖」這件事。
 
那麼,如果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是會聽從派瑞的建議還是我朋友的理論?當然都有可能、也都可以。故事裡的女主角在和派瑞交流意見後,還是選擇了分手,因為她依舊認為性是重點。對於她做的這個決定是對是錯,派瑞認為只能留待時間證明,她也自陳「我的看法並非一向都是對的」。
 
其實犯錯在所難免,派瑞實在地提醒:我們本身並非自己犯下的錯誤。而且我們有能力阻止自己重蹈覆轍,從錯誤中學習,這樣才能繼續犯新的錯誤。她說人有一個優點勝過果蠅,就是我們能認清自己的直覺,理解它們,並加以掌控。我們可以把理智擺在第一位,而不是跟著直覺走。
 
應該理智先決還是直覺更重要?不一定會有永恆的絕對答案。讀這本《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或許還有所厭)能引發不少的思考與感受激盪,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找來挑戰看看!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