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不是福利社:18家合作社的在地實踐與創新力量

79折$ 308
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4/08/15
合作社?這個名詞有點熟悉,但好像又很陌生。

對合作社的認識,應該很多人都與我類似,是從學校的「福利社」開始的。隱藏在校園角落的小小賣店,裡面可能有點昏暗,但卻是一個充滿驚喜的寶庫。很久以後,我才知道原來學校福利社的名字是「員生消費合作社」,是一種「合作社」組織。

團結力量大,合作社便是憑藉著這樣的信念所出現的。一個人辦不到的事,很多人或許就辦的到。由於每個使用者都是社員、也是經營者,因此對於合作社的營運也會更有想法,或更有甚者,實際參與經營。合作社與企業有點相似,但又有著基本上的不同。不像企業追求獲利,合作社以滿足社員需求為目標,且經由「一人一票」的制度,相較於企業的「一股一票」,讓社員的意見更能發聲,也讓合作社的運作得以調整、修正。

在「地方創生」勃興的此刻,合作社更提供了一道良藥。地方創生的難處在於,要建立能持續運作的模式。過去,大家對這個模式的想像常停留在「商業」的手段,一定得賣個什麼東西,而且要賣得夠多,才有可能成功。而合作社以滿足社員需求為出發點,當「獲利」不再是首要任務,不僅運作的壓力因此減輕,整個思考的邏輯也可能都要全盤翻轉。

這本書訪問了許多台灣的合作社,第一線的參與者娓娓道來合作社創立的初衷、經營的難題、未來的期許等等,可以說是提供了讀者一窺合作社面貌的最佳讀物。若你正苦於思索如何走出一條地方創生的新路,那麼,合作社或許是一個出乎意料的好答案呢。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