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數位體驗店
寫書評送25
故宮精品
哆啦A夢週邊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電子閱讀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品牌旗艦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多賢的祕密貼文:我的真心,僅限本人閱讀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332)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5
多賢的祕密貼文:我的真心,僅限本人閱讀
中文書
文學小說
黃英美
時報出版
|
2025/01/21
79
折$
316
放入購物車
5
/5
37位讀者評分
5
84%
4
16%
3
0%
2
0%
1
0%
立即評分
精選書評
宅松鼠 ig: zhaisquirrel
Lv.3
5.0
|
2025/02/07
很有共鳴~女孩們總會經歷過的友誼事件
「是不是要夠乖,才能討人喜歡?」
在青春期那個懵懵懂懂的年紀,對外表患得患失,也非常在意朋友對自己的評價。
有那麼一段時間,似乎活得小心翼翼。
在《 多賢的秘密貼文》 一書中,似乎看到了在青春期多多少少都會經歷過的事情:女孩們之間的小圈圈、排擠與被排擠、經常戴上一兩張面具與人來往 ……。
因為那時我們正學著社會化,慢慢樹立自己的邊界。
也許交往到了把自己當成工具人的朋友,也許在某些情況下莫名被排擠了。
你不知道的是:因為自己的善,引起別人的惡了。
因為在某些地方表現較好,讓別人相較之下感受到他自己的不足,進而啟動他人的不安全感。
所以就被討厭、被排擠了。
你不知道的是:我們其實不需要為別人的不安全感與自卑負責,那會是他們自己的課題,他們遲早要學著去面對去處理。
曾經不只一次犯錯,但很感激的是,我們慢慢能從犯錯中學習了。書中的多賢意識到自己與他人有很多不同,為了讓自己能順利融入群體中,她下定決心當個乖乖牌,甚至告訴自己:「上學時就已經把靈魂放在家裡。」,做什麼都要克制自己。
這樣的配合與討好,讓人有些心疼,她只能把一小部分真實的自己,揭露在秘密的部落格中。
遲早有一天,她會遇到能讓她真實做自己的朋友,不用戴面具、不用偽裝,也能輕鬆地做自己。
遲早有一天,她會發現那些要她壓抑自我、又要事事配合、又要討好的關係 ,到頭來總是不會長久。
而這些其實都沒有關係的 。
我們在青春期透過犯錯所學習到的事情 ,到了中年階段,你會覺得很受用,而且非常感謝。
>More
藍夜喵子
Lv.4
5.0
|
2025/02/08
國高中時期的同儕壓力,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這是一本關於中學同儕的故事,很容易帶出人們過往校園生活那些不堪的回憶。青春期特有的煩惱多不勝數,光是這本書就有好幾處深有同感。
天哪!短短幾頁的試讀內容,再度喚起我以前國高中時期和同學相處,為了融入班級團體,那股讓人長期胃痛的壓力。沒錯,當時的我跟書中女主角多賢的性格其實有些相似。
青澀的學生形象,是否既熟悉又陌生?
其實脫離年少的青春期之後,當年的恐懼雖已消減得差不多。然而不舒服的回憶依舊留存心中,偶爾還是會憶起那個懵懂不成熟的自己:擔心自己交不到朋友、無法融入大家、害怕被排擠和被孤立,戰戰兢兢地討朋友們開心,硬著頭皮去涉獵接觸自己不那麼感興趣的流行話題與人物。
為了在團體中不被針對,忍痛咬牙抹滅自己獨特的光芒,藏起別具一格的羽翼,展現自己最平凡的一面,希盼能被同儕接納,求得一處校園的容身之地。
真實的自我隱匿久了,「內在小孩」自然過得很不開心,和朋友們的那些歡笑彷彿都是假的,在家獨處才是我最輕鬆自在的時刻,可以不用顧及他人眼光,盡情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後來上了大學,心智相對成熟許多,我逐漸找回藏在靈魂深處的那份與眾不同,珍惜地拿出來曬一曬,並且視場合大方展現。爾後也開始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和獨特。不僅活得越來越像自己理想中的樣貌,也開始鼓勵他人試著找回自身美好的特質,不要輕易隨波逐流,而是要展現內在自性之光。
翅膀長硬了,就勇敢去飛吧!
長大之後才頓悟明白,原來以前同學們的「討厭」其實根本沒有什麼理由,就算親自問他們為何討厭某某人,多半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他們頂多會說:「不知為何就是看不順眼」、「覺得礙眼討厭」、「反正就是看不慣這個那個的」、「因為對方自以為又做作愛裝」等等。
這本書裡面也可以看到多賢的好友們把某某人當成討厭對象時,那些理由看起來既幼稚又可笑。不過換個角度來看,或許同儕之間營造共同的敵人、有個可以一起聯合起來攻擊的對象,是他們用來抒發課業壓力的方式吧。
孤狼不一定瀟灑,合群不一定軟弱
看到書中多賢如此在乎別人的看法,又處處迎合好友,雖然有人會說沒必要這樣,但同為過來人的我卻能理解,在那種環境下是真的不得不這麼做,否則就會沒朋友。尤其青春期是孩子最渴望得到同儕認同、最欲找尋團體歸屬感的時期。大人們或許覺得沒朋友就沒朋友,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是校園生活幾乎占據每天的絕大部分時間,很多時候當一匹孤狼不見得輕鬆。像是上課、畢旅或校外教學等團體的分組行動、擔任幹部職需要同學協助等需求,即便你想靠一個人自己搞定,老師還不見得樂意看你這樣,約談也好勸說也罷,想方設法要你跟其他人好好相處。
可能有的人覺得看這本書會勾起以往痛苦的回憶,而選擇不去讀它。但我想把閱讀它當成一個療癒內在創傷的機會。因為那些往事已成過去式,感覺像上輩子一樣久遠,所以可以相對平靜地去面對它。
每個創傷都是一道靈魂課題,是學習突破(升級)的必經之路。這門課若沒修好,下輩子可能還要再重修一次(Oh,No!)。倘若選擇遺忘不去理會它,也只是把它深埋起來不會消失。如果選擇勇敢去正視它,明白、理解、接納並放下,內心才能真正得到解脫和救贖。
這邊我也提供一個自創的療傷好方法給各位參考,自己試過效果還不錯,我把它取名為「電視劇療法」:
不要再用第一人稱「我」的角度去看這些事,而是改成用第三人稱去客觀地看待。重點是設法從當時的情境抽離、跳脫出來。請想像眼前有一部復古的電視機,把當年的那些令你不快的事件畫面收進小小的電視機裡,然後當作是看戲劇那樣,自己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別人的演出」。
需特別注意的是,每當一不小心又帶入進角色時,要記得提醒自己趕快抽離出來當觀眾。這麼做比較能以冷靜的角度去回顧,不會再勾起太多創傷情緒,讓自己陷在痛苦的泥沼中難以自拔。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每一個出演賣座影劇的靈魂都散發出耀眼的光采!
傷口若還會痛,可以先放著等它慢慢結痂,不用著急。但內心必須做好勇敢面對的準備,日後待時機成熟的那一刻,便是徹底根治的時候了。
>More
全部書評
|
共37則書評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marcia
Lv.1
追蹤書評人
4.0
|
2025/02/10
青少女的心情
多賢是一位正值花樣年華的中學女生,她喜歡聽音樂、與朋友聊天、也喜歡在自己的部落格寫下抒發心情的文章;聽起來就是一位典型的青少女。可是她喜歡的音樂剛好是被同齡少女覺得老古板的古典樂。她希望在學校裡有可以一起分享心情的知心朋友,可是卻因為她的自信態度而被排擠。多賢同時也有一顆大部分青少女皆有的玻璃心,以及與同學談話應對時不停思考揣測對方想法的腦袋;因為覺得自己的想法不會被周遭的同學接受,多賢選擇將自己的心情抒發在非公開的部落格,並取名為櫻花蝦。且讓我們經由這些秘密貼文來了解多賢吧!
展開
季澄
Lv.5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2/09
劇透警告
《多賢的秘密貼文》試讀心得
青少年是敏感的,可以覺察自己的喜好;青少年是迷惑的,不知現在和未來之間的連結是什麼;青少年是矛盾的,既想要接納自己,同時又想跟隨朋友。
在多賢這個少女的身上,大人們可以看到過去(或現在)的自己,青少年們能夠得到許多共鳴。多賢面對自己的喜好——古典樂,內在有個老靈魂的她深受吸引,另一方面卻又在意同儕的眼光,認為這類音樂老氣過時。
面對朋友時,不論是聊天對話,還是一起聚會,多賢表面上的反應,跟內心豐富又複雜的小劇場,這個反差在轉瞬間形成鮮明對比,卻又讓人會心一笑。成為大人之後,也難免會在一些時刻,對於自己的做法有所猶豫,在社交互動中,對他人的反映有所顧慮。
所幸,多賢還有一個櫻花蝦部落格,能夠盡情寫下自己的真實想法跟喜好。這個小天地象徵了青少年想保有的自我,在每一則貼文中接納自我,坦然面對自己和朋友的不一樣,甚至是一種自信跟滿足感。這樣一個抒發的空間,也是每個人所需要的,在生活中的框框條條中,找到一種療癒的方式,舒壓的同時,也保有自我的獨特。
一個個事件裡,讀者們將隨著多賢的生活,在青少年迷惘又困惑的生命時期,多賢的貼文,將是在迷霧裡的一盞燈,引導她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展開
RuRujiue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2/09
劇透警告
多賢的秘密貼文
#多賢的秘密貼文 試讀心得
多賢是位心思細膩的女孩兒,因為國小時期曾經被好友們排擠,而後也遭遇幾次被當透明人事件,原本想要做自己的多賢,也改變自己的想法,不想被當成特立獨行的人,分班時希望能和自己的好友們亞藍跟秉熙分在同一班級,擁有自己的小圈圈,校園生活總會有很多小團體,大家一起行動,在小團體裡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校園裡會有特別亮眼或是特立獨行的同學,不論如何,她們都勇於做自己,不畏懼他人的眼光。文章裡將青春期女孩的校園生活,描述的很細膩,總會為了某些人或某些事物而煩惱,擁有屬於自己的好友們,可以一起分享彼此的快樂與煩惱,有人說青春期的校園生活是懵懂及苦澀的,但也是人生中美好的回憶,成人後,再回想學生時期的煩惱,其實也不是那麼重要了,多賢的秘密貼文這本書適合青春期的孩子,也適合進入社會的大人們閱讀,各有不同的感受!
展開
咻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2/09
《多賢的秘密貼文》試讀心得
當我閱讀黃英美作家的小說《多賢的秘密貼文》時,不禁回想起自己學生時期的經歷。我曾經非常討厭開學,特別是每次面對新學期、新年級、新班級以及新朋友時,我總會感到焦慮與不安。每一次,我都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新環境。即便漸漸習慣了身邊的人事物,但當我想到接下來又要再次面對這些挑戰時,總會感到無比沮喪。尤其是當我和朋友分開,進入不同的班級時,我仿佛被丟入茫茫大海,內心既孤單又無助。
我認為,成長過程中最令人緊張、最可怕的時期,莫過於青春期。那時,我們總是擔心自己會被群體拋下或排擠,這些焦慮常常讓我們的心境迷失方向。即便如今已是成年人,我仍能理解人際關係的微妙與難處,但回想起當時的自己,那份迷茫與焦慮依然歷歷在目。
因此,我也很好奇,多賢在面對種種不安與挑戰時,會如何處理自己內心的掙扎,如何與他人建立關係,又是如何在困境中學會成長。雖然目前還沒有機會讀完整本書,但我相信,在我讀完之後,應該能解開一些我學生時期曾經困惑的問題。
展開
freethejeanie
Lv.4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2/09
劇透警告
《多賢的秘密貼文》,櫻花蝦之書
《多賢的秘密貼文》,有如將主角金多賢的私密部落格「櫻花蝦」的內容彙集成書,記錄了多賢的內心劇場,輾轉反覆、高潮迭起。而能如此牽動多賢心緒的,正是人生當中數一數二的難題:人際關係與做自己。
故事從多賢升上國二,進入分班後的新班級說起。發現自己跟「討厭」的盧恩宥同桌,讓多賢陷入恐慌,不停設想如何換位子,如果不能換,又如何撐過一學期,到了覺得生不如死的程度。看到這裡,雖說多賢的心境很能引發共鳴,但精采的還在後頭——作者開始藉由多賢的思考,逐步剖析青少年的人際煩惱。在認清換不換位子不在自己掌控中之後,多賢的思緒飄向討厭盧恩宥的原因:自己那票朋友討厭她。由於曾因「自命清高」、「出鋒頭」被排擠,又被現在這群朋友當中的權雪娥給拯救,帶她加入「五手指」群組,多賢轉而盡量縮小自我,把朋友視為極其重要的存在。所以當朋友們討厭盧恩宥時,雖然不太清楚真正的理由,多賢也跟著討厭她。明明喜歡古典樂、聲樂,但因為朋友們覺得很老古板,多賢只好隱藏起來,私下寫在「櫻花蝦」抒發。當亞藍「有難」,忘了帶教材去補習班時,即使飯吃到一半、都洗好澡了,多賢還是秉著幫助朋友的心送去,但在遭受亞藍奶奶的無禮對待後,依然忍不住心情差。
不難看出,多賢最大的拉扯在於她雖看重朋友,卻無法百分之百認同朋友的一切,但為了不失去朋友,又無法實話實說。維持人際關係和做自己宛如天平的兩端,太偏向哪一邊,不是沒了自我,就是沒了朋友,而多賢之所以如此拉扯,就是因為要達成平衡實在太難,許多時候不是自己想要就能做到,所以硬要選一邊的話,身為過來人的大人們,至少以我來說,往往會發現迎合太累,不如孤獨做自己。這也讓我在閱讀時,彷彿看到那個曾經懵懂無知的自己,而不免感到恨鐵不成鋼,批判多賢「從眾」或「有失自尊」的作法;當她說「可是我實在好想對每件事都用這種方式頂嘴喔」時,我也好想對她吶喊「就頂嘴啊!為什麼不頂嘴?」但我同時也打心底明白,正因為切身走過這一遭,我才會深刻得出「孤獨做自己」的結論。在這點上,我非常欣賞作者選擇單純讓多賢以第一人稱角度吐露心聲,而不做任何評判的寫法,因為不論讀者、甚至是多賢認不認同她自己的作法,在人際關係/做自己這種與他人互動的議題中,經驗是不可或缺的,畢竟每個人的反應都可能不同,就是得在一次次人際交手中累積經驗值,才能提煉出一套做自己的準則,不管這個「自己」是做三成、七成,還是九成,而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一輩子。
看到本書的副標題「我的真心,僅限本人閱讀」,油然感到一股辛酸。是的,真心如此寶貴,已知交出來難免被踐踏,還是自己守著好。不過長大或許就是當你有能力捍衛真心,他人踐踏與否都傷不到你。期待繼續閱讀多賢的心路歷程,見證她的成長。
展開
啊玖
Lv.3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2/09
要先學會愛自己,真實地接納自己,你才能夠展現出最真實的自我。
每個人的求學時期、青少年時期都有與同儕共同相處的經驗,憶起兒時的某些行為,也許放到現在現下回想起來會覺得當時的思想不太成熟,甚至是有些可笑又幼稚。
在學生時期的我們總是會希望有個安身之所(小團體),不喜歡落單的感覺,若是自己與團體之間的關係不緊密的情況下,為了追求認同感、不被他人隨意拋下,總會在無形中默許或是認同別人提出的觀點,即便自己根本沒有這麼認為,也極力避免讓自己成為別人眼裡的異類。
多賢以各種狀況與回憶根據當下的心境把心情寫出來,就像是妳我在學生時期時第一直覺想出來的語句,是那樣單純且直接,人的內在有諸多情緒,會下意識把自己真實的一面隱藏起來,因為不確定面前的人是否能夠接納真實的自己,害怕自己一旦暴露的某些習慣或是論點以後,別人會以一種看怪物的神情看著自己,然後豎立屏障將自己驅之於外,就好比多賢本身的成績不錯,但為了要與玩在一起的朋友能夠有更多的話題,又或著是為了打破他人的既定印象,不惜一切代價也想要去補習班補習,即便這件事對多賢本身並沒有任何益處、只有減項。
坦白說對於青春時期的我們來說,我們其實是敏感的、易變的,有些時候語句接收到任何一句話時會根據自己感受到的情緒來判斷這句話的涵義,對於不太熟悉的朋友,你很難第一時間去意會這段話是否還有其他涵義,但只要你足夠了解對方,其實就能夠正確地去判讀對方的意思,但往往就是因為我們未曾把自己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所以有時也許辨別正確、但有時卻過度理解抑或是擅自為對方找一個藉口去合理化對方的行為。
我們習慣去隱藏了真實的自己,但卻忘了唯有將真實的自己展現出來,你才有機會找到與自己同頻的朋友,若是一昧地去迎合別人只會暴露自己缺失的真心,沒有心的一句話只是為了迎合別人的題材,久而久之別人就會覺得你敷衍,人都是有感覺的動物,這個人回饋給你的感受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感受的出來。
我在求學的時期也曾經有在某些瞬間覺得自己在圈子內有些格格不入,看著周遭人們會打扮自己、很在意面容,再把目光看回自己就覺得自己真是樸素,此時就會想著為什麼別人要與我成為朋友呢?我個人比較少去迎合別人,因為『虛情假意』久了你也會累的,雖然覺得孤獨也很可怕,但為了別人的認同就把自己的個性摧殘殆盡,若是最後對方離開了,那你剩下什麼呢?
比起與不能一起進步的人在一起,認真覺得可以把握獨處的時光好好充實自己,當你了解並且擁有了更多、努力去拓展自己的人際圈,你的選擇將不再只有一個,不需要被動的接受,你也可以是走出去選擇的人,真正的朋友是可以接受說實話,即便不好的部份雙方都可以坦白說出口,開誠布公後仍舊可以是一起打屁聊天的關係,這只是一個單一事件,並不足以影響雙方情感。
青春期的這條道路上,每個人走來的路上多少有些差異,也許有的人走來一路順遂、有些人走來競競業業,我們也都曾在青春這條道路上跌跌撞撞,時至今日回頭望去會對當時自己的某些行為感到懊惱,但總歸是這樣的經歷慢慢完整了現在的自己,現在的我們已不會像在校時那樣青澀無知,同樣的場景在現會有更合適的方式處理,但我也已經不是當時的我了。
要先學會愛自己,真實地接納自己,你才能夠展現出最真實的自我。
展開
聰明刀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2/09
多賢的祕密貼文:部份試讀心得
書中的主角雖然是學生,好像單純在描寫青春年少時的日記,讀著一篇篇夾雜著訊息、心情,還有不同的事件跟一次次與朋友的對話內容,發現這就是現代手機無法離手的每個人每天都面對的資訊、選擇跟情緒小劇場的寫照。
每一個人都在生活中擔任不同角色,是自己是朋友是家人,在不同立場時會展現不同面向,而不同的社群媒體、通訊軟體讓我們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加強或是隱藏跟展現不同面向的自己,每一次面對面或是社群上的訊息來往,都有可能因為訊息的傳遞濃厚程度不同,在心裡產生大大小小的水花,有時飛濺空中,變成讀不到的空氣;有時卻升起大浪,把自己整個捲到看不到的地方,還妄想要嚐出海水是什麼層次的鹹味。書裡描寫多賢的心情起伏非常精彩,讓我身歷其境,也看見自己是那個急著想做選擇、急著想知道誰怎麼想、我要怎麼應對的人,也隨著煩惱思緒讓心情有浪有花。
不止是青春期會因為朋友間的相處讓世界產生很大的變化,成年的我們,也會因為工作、股市、親友寵物的離別,一次一次被打碎,又一次一次拼起自己,有時很想要融入整個世界,有時又非常想要逃離世界,但唯有自己走向前,回頭看才看得到脈絡和軌跡,才能讀懂過程中學習到的所有事情。有趣的是,讀懂之後的答案卻和青春年少時一模一樣:有煩惱時就盡情煩惱吧!畢竟沒有時空旅人或是那個真的知道未來的人可以給我解答,答案總是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重讀一遍的書、不經易的和路人對話、youtube演算法推薦的影片,都可能埋藏著想通的線索,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必須向前,因為只有向前了才有回頭看的機會。
展開
reader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2/09
劇透警告
對我來說,朋友真的很重要......
暢銷名著《被討厭的勇氣》中闡述『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如果問成人為什麼會去看這本描述國中生煩惱的書,我想就是因為不管在哪個年齡層,這句話都能在多數中人得到共鳴。
『對我來說,朋友真的很重要,就跟媽媽一樣重要。亞藍、秉熙、美昭、雪娥和我,我們是好朋友,我們甚至還開了「五手指」聊天群組。其實我在小學五年級時曾經有點被排擠,六年級也短暫經歷過,後來才遇見這群朋友。沒有這些朋友的人生,我完全無法想像。』
國中生眼裡如同命運般重要的分班、和誰同座等事,對大人來說也許只是小得不能再小的過程,但對國中生來說,學校是離開家庭後的第一個社會,也是最初開始學習人際關係的地方,又正值特別想得到認同的年紀,每日被關在教室裡,與有限的人相處,逼著學習無趣的知識,自然開始組小團體劃分群體;學著大人互相比較,雖然也是人際交往的必經之路,但是這部分卻從沒有正確的方向可以依循。
老師同學之中,如果有讓人不舒服的對象存在,又或是沒有性情相合的人,所承受的人際壓力非常可怕。可惜至今,仍有許多家長老師還是認為學業成績最為重要,對霸凌、人際相處一類的事情並不在意,只視為小事,輕鬆地說『不要跟他們玩就好了』
從《被討厭的勇氣》常年佔據在暢銷排行榜上便可看出,人際關係是連成人都煩惱不已的難題,卻常有父母師長輕易忽視學生的煩惱。許多人長大後失去同理心、對他人的情感情緒漠不關心、又或是對各種關係失去信心,也許能在此看出起因。
國中生的智慧已經成熟到可以學習音樂、藝術、討論時事新聞、研究科學知識,又如何能責怪他們對人際關係如此敏感呢?
讀著此書,心中百感交集,飄回十來歲的時候。
『我想說出我的想法,也想名正言順地炫耀我的長處。我搞不懂,為什麼人類就必須要謙遜,那不是偽善嗎?但在那之後,我再也不搶鋒頭了,也想盡辦法不要看起來與眾不同,就算想據理力爭,也會在脫口而出之前先把想法咕嚕吞下肚。』
為了『社會化』、『融入其他人』、『交到朋友』而隱瞞原本的想法、配合他人行動的經驗、想必許多人都有過。如何在表現自己與在意他人眼光之中平衡,成人中亦有尚在學習的人,也或許有人終其一生都覺得困難。
即使自己已經不再為當時的這些問題煩惱,卻也代表一路走來,我們已經克服了許多辛苦,所經歷過的一切使我們成長,擁有比當時更強大的智慧,所以不再為同儕的人際關係煩惱。
但大人不再為同儕的人際煩惱,卻不代表能忽略其他人的感受。
當我想著『為什麼某些人要為這種小事煩惱』、『為什麼要為這種事氣成這樣』的同時,我不也在氣惱別人為什麼不明白我的辛苦、不知道我有多生氣嗎?人生許多時候,便是如此荒誕幽默。
小時候痛恨的,不就是不試著理解別人辛苦的大人嗎?
『我在外公外婆家第一次看到了櫻花蝦。在長滿水草的水族箱內,有一群僅有我的指甲大小的紅色小蝦子。我覺得牠們游泳的模樣好美,雖然小小的,看起來很柔弱,卻是無比堅韌的生命體,跟我很像,嘻嘻。』
個性敏感的國中生多賢,滿腔煩惱無處訴說,只能寫在部落格『櫻花蝦』。不論是不是面臨人際煩惱的讀者,隨著多賢瑣碎卻真誠的心思,都能試著想起:在這個世上,與人相處雖有喜樂,卻也有許多難以說出口的苦楚。
青春期的時候,性格不成熟卻敏感,但始終相信在遙遠的未來擺脫這些煩惱之後,必是一片光明燦爛,不會再有煩心的事。
願我們成為成熟的大人之後,還能記得此事,即使那個未來沒有想像中那麼光明美好,也至少記得分出力量,給其他身陷苦惱的人多一點理解和關懷。
展開
芬
Lv.4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2/09
劇透警告
《多賢的袐密貼文》試讀心得
讀完試閱覺得不僅是大部份正處於青春期孩子的寫照,也讓曾經經歷青春期的我們也覺得心有戚戚焉,作者對現今青春期時孩子在校園生活的人際關係處理時所遇到的煩惱和憂愁,還有在描述青春期內心的敏感世界時,可以感受到作者有著很細微的觀察力,字字句句敲在心上,引起心中強烈的共鳴。
在這篇「分班地靈靈」時想起自己也曾因為分班時被分到坐討厭的人旁邊而感到憂鬱,跟喜歡的朋友沒有坐在身邊而感到孤獨與不安,也會為了不成為班上的邊緣人而努力去迎合討好身邊的人,有些自己直接的想法和個性都只能放在心裡無法傾訴,有點害怕說出來的話和做出來的事會引起週遭的不認同和反感,進而會被排擠,被邊緣,只能一直默默的壓抑著。有時就感到交朋友會有極大的壓力,甚至懷疑這樣真的是友誼嗎?
有些羡慕故事中的多賢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櫻花蝦」。她在這裡就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能在只屬於自己的小天地,盡情的抒發與做自己,喘口氣有個地方能好好的審視自己的心情,蓄積勇氣,或許在某天就能用真誠坦然的心情去對待自己與他人,譜出一篇屬於自己人際關係的美好篇章。
展開
Jay
Lv.4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2/09
劇透警告
《多賢的秘密貼文》試讀心得
🗒️成長過程中必經的煩惱
故事裡的多賢就像大部分的青少年一樣,極度渴望同儕的接納,將朋友放在心中的首位,因為不想要變成總是在分組當中沒被選到,最後被留到最後的那個人;中午總是獨自一人吃飯的那個人;或是下課後沒人搭理總是自己待在位置上的那個人。
各種人際關係的煩惱在腦中會被這些擔憂無限的放大,反映在行動上就變得會主動貼合團體的規則、習慣甚至是思維,對所謂的「朋友」總是有著無限的耐心和包容,那怕造成自己的不便也要以朋友為優先,大家都在討論的話題自己也一定要跟上趨勢,即便自己其實一點興趣也沒有;因為怕會被取笑選擇隱藏自己的愛好;雖然沒有特別的原因,但為了合群還是選擇一同討厭某些同學。
由於不想成為學校中被冷落排擠的少數人,順從團體的行動成為了唯一的方針,但是這麼做了心中的同儕焦慮就會停止嗎?多賢仍然被困擾著,不想成為邊緣人所做的努力反而像套住自我的枷鎖,讓自己越來越喘不過氣,從過來人的角度看著主角的內心的煩惱和掙扎,就像在看著當初那個同樣為此而焦躁不安的自己,懷著這些煩惱四處跌跌撞撞,直到找到生命的出口。
🗒️做自己的勇氣
做自己的課題不僅存在於青少年,甚至是很多早已步入社會的成年人仍然被它給困擾著,從市面上各種暢銷的自我成長類書籍就能夠明白,許多求學階段就存在的高牆仍然在多年之後矗立在許多人的面前,因為當初沒能夠克服而選擇略過的難關依舊沒有消失,只是在有意的拖延之下在人生中不同的階段不斷出現在眼前。
而在過去所克服的困難,在未來重新回想起時往往會覺得當初被這種問題給困擾因而駐足不前的自己相當的可愛,也會因為這些回憶而感慨當年那個還相當青澀的自己也終於有些成長跟變化。
看著書中的多賢也會湧現這樣的懷念感,因為在乎朋友而逐漸迷失自己時那副充滿困惑的模樣簡直道出了許多人在青少年時期依稀有感覺到卻又無法勇於說出來的古怪思緒,在人生的價值觀尚未完全成形的階段,尚未體悟到生命中最需要被珍視的就是「自己」的青少年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或者說是被稱為學校的這個迷你社會裡發現,其實做真正的自己時,那些徘徊在心中的煩惱都會變得沒那麼重要,在這本書中或能找到一些與心中煩悶相似甚至相同的片段,並從主角的應對中獲得一些啟發。
/結語
閱讀時不禁回想起當初那個同樣為此感到焦慮的自己,最後有成功解開這些困惑嗎?還是閉著眼睛忽視這些問題呢?這些成長過程必經的煩惱如何一一化解,成為心靈成長的養分,邊閱讀邊思考如何下筆時,也像在重新整理自己一樣,檢視自己曾經走過的路,回想起生命中收穫的人事物,然後整裝再出發,朝下個目標毅然往前邁進。
展開
Suzy Wu
Lv.1
追蹤書評人
4.5
|
2025/02/09
想起了還沒找到跟自己和解的方法的自己
生在「可愛淘」世代的我,對韓國校園文化的想像都是從那時候的作品來的,故事中,會有一個不是很正的女主角,會得罪學校裡最亮眼的女生小團體,但會有漂亮又挺她的姐妹,也會突然遇見大家都認識的帥哥,最後帥哥會變成她的男友…
如果,這種言情小說的情節都沒有發生,那女主角會怎麼在秘密部落格裡記錄她的生活呢?
多賢的秘密部落格寫的都是對人際關係的煩惱,為了跟「五手指」的成員交朋友,她得跟成員們討厭一樣的人,忽視成員們沒那麼重視她的感受和需求,甚至來一通電話就馬上幫成員跑腿。
窺探多賢的秘密貼文,讓我想起學生時代,班上會有幾個特別安靜的孩子,平常很難知道他們真正的想法,但在某次偶然的時刻,才發現他們有自己的世界,就像多賢其實不那麼喜歡KPOP,喜歡聲樂,但如果把喜歡古典樂的心情說出來,會被嘲笑,為了守護自己的世界,決定把他藏起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長大後的我們,會在另一個地方,重複另一種對人際關係的煩惱,只是在經歷許多挫折後,年紀漸長的我們,可能已經學會用自己的方式應對,也會跟自己和解。看著多賢的秘密貼文,想起了還沒找到方法的自己。
展開
Chiang Alice
Lv.4
追蹤書評人
4.5
|
2025/02/09
試讀心得
人類是群居動物,從出生開始我們就不斷地被劃分進去各種團體裡,家庭、班級、公司等等,而且在越大的人群基數下,又會再拆解成各種小圈圈,像是ABCDE的五人群、ABC三人群、ABE三人群、ACD三人群等等,是一道有著無窮解的數學題;但同時也像是玩抽鬼牌一樣,每個人都有期待被抽選配對的卡片,卻不曉得自己手上的牌隨時都有可能變成孤單的Joker。
書裡的主角多賢就正在經歷這樣同儕關係,她看似加入了一個小圈圈,為了合群跟著排擠別人、迎合別人的想法。但卻不斷有一些裂痕,讓她發現這個團體好像並不是那麼穩固。有趣地是,身為出社會一段時間的讀者,看到多賢因為別人對自己態度不太好而覺得是不是想太多時,很想鑽進書內拍拍她的肩膀說:「別想了!她們真的在利用妳!」
不過被利用的我們就那麼可憐嗎?其實仔細想想,我們一定排擠過他人,也一定不知道我們認知的小事,可能對於某些人是一輩子的陰影。關係是互相的,任何一方口中的沒關係,都不能夠單方面的消弭一些錯誤,這本書的某些情節著實讓人感同身受,不妨跟著多賢繼續讀下去吧。
展開
Nga|IG:nga_bookshelf
Lv.6
追蹤書評人
4.0
|
2025/02/09
劇透警告
《多賢的秘密貼文》試讀心得
-關於故事
國中生多賢眼前最困擾的事,不是功課,也不是老師的嚴格要求,而是——竟然沒能和自己最好的四個朋友分在同一班!這也就算了,偏偏她的隔壁座位,居然是她心目中「討厭排行榜」的第二名!更慘的是,班導根本沒說到底什麼時候能換座位,這代表短則一個月,長則一整學期,她都得忍耐這個尷尬的處境。
為了得來不易的友情,多賢選擇隱藏真正的自己。她努力迎合朋友,避免與眾不同、避免被指指點點,甚至害怕哪天自己一個不小心,會被排擠在圈子之外。她不炫耀、不出鋒頭,並在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因為她害怕,害怕友情出現裂痕,害怕自己再也不是「她們的一份子」。
對多賢來說,朋友的重要性,和媽媽一樣無可取代。
-閱讀心得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彷彿看到了年少時的自己。那個小心翼翼維繫著友情、害怕被討厭的自己,為了和朋友待在同一個圈子裡,拼命調整自己、壓抑自己,只求「不要成為異類」。當年,分班時能不能和誰同班、分組活動該和誰一組,這些小事都能讓人焦慮好久,彷彿這會決定未來一整年的幸福與否。
為了迎合別人,自己的喜好和感受只能深藏心底。就像故事裡的多賢,她其實喜歡的是古典樂,而不是 K-pop,卻害怕被說老土,不敢分享給朋友聽。她把這些真正的想法,全部藏進一個沒有人知道的秘密部落格裡,才終於能夠自在地表達自己。
她的朋友請她幫忙時,把她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甚至有些不客氣,但她不敢說不。當內心浮現一絲「這樣對嗎?我是不是被利用了?」的感覺時,她馬上否定自己:「怎麼能這麼想?朋友有難,我只是幫個忙而已,沒什麼!」
這種壓抑與討好,只為了能在團體中生存、為了確保自己仍然「屬於」某個群體——這段成長過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歷過。這也是一場挑戰,考驗我們如何在不迷失自我的情況下,去經營友情,去學習成為真正的自己。
即使長大成人了,我們依然在各種團體生活中,努力尋找適當的平衡,努力成為一個受人喜歡、或至少不被討厭的人。現在回頭看,曾經那些讓我們焦慮不已的友情煩惱,或許已能一笑置之;但我們眼前的人際課題,依然複雜難解。或許,人要在這個社會生存,終其一生都得學習如何好好做自己,以及好好與人相處。
故事裡的多賢,最終找到了答案嗎?希望我也能從她的身上,得到一點面對挑戰的勇氣。
展開
enzozach
Lv.4
追蹤書評人
4.0
|
2025/02/09
重溫青少年時期的煩惱吧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總是有許多在大人眼中看來微不足道的心事,但那的確都是我們或多或少曾經歷過的青春旅途。例如故事的第一篇"分班地靈靈",對於內向性格的主角-金多賢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衝擊變化。她期待能和好朋友們繼續同一班,甚至看著網路上的奇妙論點,跟著唸著神奇的咒語就能心想事情。
看著國中少女的煩惱,肯定會讓人不經意的回想起自己的國中生涯,或許不一定經歷過和她一樣的困擾,但想必一定都有自己當時的困境。朋友就是校園生活最大的支柱了,無論是三三兩兩的小團體,或是一群一起同樂的組合,在一個群體中都需要有屬於自己的歸屬感,才不會淪為邊緣人,甚至成為被霸凌欺負的對象。
青少年的煩惱就是他們人生當前最大的煩惱,同儕的比較、競爭,外貌、成績的高低、排名,無一不是他們感到煩惱的來源。如何在第一次面對困境與難題中學習成長,讀者將會在這本書中看見,也能感受到不同於自己時代的現代國中生,他們內心的秘密想法。
展開
淘之樂多
Lv.7
追蹤書評人
3.5
|
2025/02/09
試讀心得
新的學年開始了,雖然如願和好友同班,但卻和不喜歡的同學坐在一起。原本祈禱能有換座位的機會,但導師卻不願對換座位一事給出肯定的答案,多賢暗自煩惱不已。對待朋友,多賢總是小心翼翼,對朋友的請求或要求,也總是盡力去做,為的正是希望不被朋友討厭。國小時的多賢曾有一段被原本的朋友排擠的難過回憶,正因為其他同學伸出援手,她才有新的朋友。所以她不敢表露自己真正的喜好,怕被嘲笑老氣;朋友們批評討厭的同學,儘管心中不一定真的覺得討厭,也不敢提出異議。多賢擁有只有自己才知道的部落格,有時會在那裡寫下真正的心情。
也許有人會認為多賢的煩惱沒什麼大不了,但卻是許多人真實經歷過的。學校是團體生活,許多事情都需要和同學一起完成,若是無法順利融入團體,或多或少會帶來一定的壓力。有的人很容易受到歡迎,但也有人無來由的地被討厭,就像被多賢的朋友們談論的討人厭排行榜同學,其實不見得真的多壞,可能只是同儕之間的嫉妒而已。但不論如何,對於在意的人來說,被排擠被孤立,是相當痛苦的一件事。
即使已經脫離青少年時期,但看到多賢的煩惱,還是很容易想起過去也曾被類似的問題困擾。進入社會後,或多或少還是會被人際關係和諧與否困擾,可能也因為不想被討厭而隱藏自己真正的心情。但一味附和他人並不保證能帶來完全和諧的關係,也可能像多賢從前的朋友一樣,在背後說著自己的壞話。坦然面對自己的心情並調適,並不只是青少年獨有的困擾,即使長大成人也可能為此所苦。雖然本書主角是中學生,但適合每個年齡層閱讀及思考。
展開
藍夜喵子
Lv.4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2/08
國高中時期的同儕壓力,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這是一本關於中學同儕的故事,很容易帶出人們過往校園生活那些不堪的回憶。青春期特有的煩惱多不勝數,光是這本書就有好幾處深有同感。
天哪!短短幾頁的試讀內容,再度喚起我以前國高中時期和同學相處,為了融入班級團體,那股讓人長期胃痛的壓力。沒錯,當時的我跟書中女主角多賢的性格其實有些相似。
青澀的學生形象,是否既熟悉又陌生?
其實脫離年少的青春期之後,當年的恐懼雖已消減得差不多。然而不舒服的回憶依舊留存心中,偶爾還是會憶起那個懵懂不成熟的自己:擔心自己交不到朋友、無法融入大家、害怕被排擠和被孤立,戰戰兢兢地討朋友們開心,硬著頭皮去涉獵接觸自己不那麼感興趣的流行話題與人物。
為了在團體中不被針對,忍痛咬牙抹滅自己獨特的光芒,藏起別具一格的羽翼,展現自己最平凡的一面,希盼能被同儕接納,求得一處校園的容身之地。
真實的自我隱匿久了,「內在小孩」自然過得很不開心,和朋友們的那些歡笑彷彿都是假的,在家獨處才是我最輕鬆自在的時刻,可以不用顧及他人眼光,盡情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後來上了大學,心智相對成熟許多,我逐漸找回藏在靈魂深處的那份與眾不同,珍惜地拿出來曬一曬,並且視場合大方展現。爾後也開始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和獨特。不僅活得越來越像自己理想中的樣貌,也開始鼓勵他人試著找回自身美好的特質,不要輕易隨波逐流,而是要展現內在自性之光。
翅膀長硬了,就勇敢去飛吧!
長大之後才頓悟明白,原來以前同學們的「討厭」其實根本沒有什麼理由,就算親自問他們為何討厭某某人,多半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他們頂多會說:「不知為何就是看不順眼」、「覺得礙眼討厭」、「反正就是看不慣這個那個的」、「因為對方自以為又做作愛裝」等等。
這本書裡面也可以看到多賢的好友們把某某人當成討厭對象時,那些理由看起來既幼稚又可笑。不過換個角度來看,或許同儕之間營造共同的敵人、有個可以一起聯合起來攻擊的對象,是他們用來抒發課業壓力的方式吧。
孤狼不一定瀟灑,合群不一定軟弱
看到書中多賢如此在乎別人的看法,又處處迎合好友,雖然有人會說沒必要這樣,但同為過來人的我卻能理解,在那種環境下是真的不得不這麼做,否則就會沒朋友。尤其青春期是孩子最渴望得到同儕認同、最欲找尋團體歸屬感的時期。大人們或許覺得沒朋友就沒朋友,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是校園生活幾乎占據每天的絕大部分時間,很多時候當一匹孤狼不見得輕鬆。像是上課、畢旅或校外教學等團體的分組行動、擔任幹部職需要同學協助等需求,即便你想靠一個人自己搞定,老師還不見得樂意看你這樣,約談也好勸說也罷,想方設法要你跟其他人好好相處。
可能有的人覺得看這本書會勾起以往痛苦的回憶,而選擇不去讀它。但我想把閱讀它當成一個療癒內在創傷的機會。因為那些往事已成過去式,感覺像上輩子一樣久遠,所以可以相對平靜地去面對它。
每個創傷都是一道靈魂課題,是學習突破(升級)的必經之路。這門課若沒修好,下輩子可能還要再重修一次(Oh,No!)。倘若選擇遺忘不去理會它,也只是把它深埋起來不會消失。如果選擇勇敢去正視它,明白、理解、接納並放下,內心才能真正得到解脫和救贖。
這邊我也提供一個自創的療傷好方法給各位參考,自己試過效果還不錯,我把它取名為「電視劇療法」:
不要再用第一人稱「我」的角度去看這些事,而是改成用第三人稱去客觀地看待。重點是設法從當時的情境抽離、跳脫出來。請想像眼前有一部復古的電視機,把當年的那些令你不快的事件畫面收進小小的電視機裡,然後當作是看戲劇那樣,自己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別人的演出」。
需特別注意的是,每當一不小心又帶入進角色時,要記得提醒自己趕快抽離出來當觀眾。這麼做比較能以冷靜的角度去回顧,不會再勾起太多創傷情緒,讓自己陷在痛苦的泥沼中難以自拔。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每一個出演賣座影劇的靈魂都散發出耀眼的光采!
傷口若還會痛,可以先放著等它慢慢結痂,不用著急。但內心必須做好勇敢面對的準備,日後待時機成熟的那一刻,便是徹底根治的時候了。
展開
霹靂嫻
Lv.5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2/08
劇透警告
《多賢的祕密貼文》試讀心得
這本書讓我想起了學生時代的自己,那些為了合群而小心翼翼的時刻。多賢的故事不僅是一則青春成長記錄,更是一面映照內心的鏡子。我們都曾在某些時刻害怕被排擠,害怕說錯話、做錯事,害怕成為邊緣人。於是,我們學會觀察別人的喜好,小心維持關係,甚至壓抑真正的自己,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推離群體之外。
對多賢來說,友情是人生中的「第0順位」,所以當她終於成為「五手指」的一員時,便竭盡全力想要融入。不談自己的喜好,不表達不同意見,甚至參與排擠行為,只為了維持這段來之不易的友誼。她習慣在關係中付出,送禮物、主動幫忙,以為這樣就能換來長久的喜歡,卻發現這樣的友情並不讓人快樂,反而讓她感到壓力與窒息。她不是沒察覺到自己的委屈,但比起誠實表達,她更害怕被孤立。這種害怕並不陌生,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類似的經驗,明知道不舒服,卻不敢說出口,因為擔心一旦表達真正的自己,就會被討厭。
最讓我感動的,是「櫻花蝦」部落格的存在。在現實中不敢表露的心聲,多賢選擇在這個匿名角落傾訴。她在這裡寫下自己真正的興趣與感受,那些她不敢與朋友分享的事:她喜歡歌劇、想當記者,甚至欣賞自己臉上的雀斑。這裡成為她短暫喘息的地方,讓她在偽裝的生活中,還能保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看到這裡也讓我回想起,那些我們曾經躲進去的避風港,一本不讓人看的日記,一個匿名社群帳號,或是一首只敢自己聽的歌,都是我們在現實世界中尋找出口的方式。可是,當我們只能在這些地方才能做自己,那麼現實中的「我」究竟是誰?
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友情不該是一種負擔,而應該是一種自在的陪伴。如果為了維持關係,必須時時刻刻偽裝,那這段友情真的值得珍惜嗎?討好換來的喜歡,真的能長久嗎?當我們無法誠實表達內心的想法,換來的認同到底是對「我」的喜歡,還是對某種迎合的期待?或許故事的最後,多賢也會開始意識到,真正的朋友應該是能接受她本來樣貌的人,而不是她刻意扮演出的角色。這樣的成長,或許才是最珍貴的收穫。
當我們不再害怕被討厭,不再勉強自己討好別人,當我們開始學會誠實地與人相處,那些留下來的朋友,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人。
展開
Muggle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2/07
選擇做真實的自己,才能吸引真正欣賞自己的人
作家黃英美似乎寫出多數青春期孩子在自我價值探索前,會面臨到的內心轉折與過程,每個大人在成長過程或許經歷不同的事情,但或多或少都能從多賢身上找到自己曾經在青春時,碰到成長的困惑,看見自己孤獨的影子。
作者以細膩的文筆,描繪了內向、敏感的多賢在面對社交困境時的真實感受,她情感脆弱,容易在與朋友的互動中感到不安,她有些自卑,雖然有一定的朋友,但她經常感到孤獨,無法完全融入群體。她會對小小的被忽視或冷落感到不安,在被同學評價時,她感到困惑與痛苦,對自己是否過於自負或過於嚴肅心生疑慮,甚至會因此懷疑自己的價值。
慶幸她可以在自己的部落格「櫻花蝦」盡情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古典音樂、書籍的喜好,不必為了尋求同儕認同,而去迎合同學的口味,這是多賢小小的堅持,透過自我對話,能保持對自己的認同和自尊心,即便是面對排擠,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情感仍然是重要的,這樣的行為需要勇氣,對青少年來說並不容易。這些秘密貼文有著自我療癒與慰藉的功能,也象徵一種對自己世界的捍衛。
展開
嚴冬晴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2/07
讀後心得
由時報出版的韓國作家黃英美撰寫的最新作品-《多賢的秘密貼文》,小說內容直視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在同儕之間如何經歷霸凌與被霸凌的校園生活。自我剖析式的自白描述,從主角多賢的觀點出發,每一個事件發展都敘述了多賢如何融入團體,想得到同儕的認同,因懼怕被排擠而加入討厭一個自己也說不出為何討厭對方的小圈圈中。文中敘述的場景與事件,似乎是每一個青春期男女都曾有過的經歷,真實的既視感歷歷在目。
「我現在是被當成透明人了嗎?」明明看似與A、B、C、D同學們都很熟悉,但當四個同學說好一起玩時,卻唯獨遺漏了多賢。金多賢為本書的主角,在校園生活中,為了能融入團體,不斷討好身邊同學,不但沒有因此受到同學們真心的接納,四位同學還會私下嘲笑多賢,到處說她的壞話。
你以為加入小圈圈後就安全了嗎?這是多賢一直不敢思考卻又必須面對的問題,從外貌到做了哪些行為,每一個環節都被人檢視,彷彿得到認可的標籤,才能進入到一個小團體內。若不屬於任何一個小團體,除了自我孤獨感外,更強烈的痛苦是來自於被排擠,甚至被霸凌的惡性循環。
藉由主角多賢的遭遇,作者採用第一人稱的描寫手法,帶著讀者一頁一頁停不下來的想要讀下去。多賢最後能成功擺脫內心的迷惘掙扎,與害怕被討厭的困境嗎?本書值得各年齡層的朋友們閱讀,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能在本書中找到那個曾經困惑又迷惘的自己。
展開
宅松鼠 ig: zhaisquirrel
Lv.3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2/07
很有共鳴~女孩們總會經歷過的友誼事件
「是不是要夠乖,才能討人喜歡?」
在青春期那個懵懵懂懂的年紀,對外表患得患失,也非常在意朋友對自己的評價。
有那麼一段時間,似乎活得小心翼翼。
在《 多賢的秘密貼文》 一書中,似乎看到了在青春期多多少少都會經歷過的事情:女孩們之間的小圈圈、排擠與被排擠、經常戴上一兩張面具與人來往 ……。
因為那時我們正學著社會化,慢慢樹立自己的邊界。
也許交往到了把自己當成工具人的朋友,也許在某些情況下莫名被排擠了。
你不知道的是:因為自己的善,引起別人的惡了。
因為在某些地方表現較好,讓別人相較之下感受到他自己的不足,進而啟動他人的不安全感。
所以就被討厭、被排擠了。
你不知道的是:我們其實不需要為別人的不安全感與自卑負責,那會是他們自己的課題,他們遲早要學著去面對去處理。
曾經不只一次犯錯,但很感激的是,我們慢慢能從犯錯中學習了。書中的多賢意識到自己與他人有很多不同,為了讓自己能順利融入群體中,她下定決心當個乖乖牌,甚至告訴自己:「上學時就已經把靈魂放在家裡。」,做什麼都要克制自己。
這樣的配合與討好,讓人有些心疼,她只能把一小部分真實的自己,揭露在秘密的部落格中。
遲早有一天,她會遇到能讓她真實做自己的朋友,不用戴面具、不用偽裝,也能輕鬆地做自己。
遲早有一天,她會發現那些要她壓抑自我、又要事事配合、又要討好的關係 ,到頭來總是不會長久。
而這些其實都沒有關係的 。
我們在青春期透過犯錯所學習到的事情 ,到了中年階段,你會覺得很受用,而且非常感謝。
展開
共
2
頁
下一頁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