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 (電子書)

231
5 /5
7位讀者評分
5
86%
4
14%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7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3.5
|
2024/12/25
隨著讀者的筆,讓我又想起小時候的一些場景。覺得往事歷歷,如今卻因父母的離去,一切都物是人非。非常羨慕筆者與其妹妹的情感,也替筆者的境遇感到不捨,是一部好作品。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2/27
閱讀本書,我對楊雙子這位作者有了更深的了解。為她感到憐惜與心疼,閱讀本書留下不少淚水,尤愛虎爺那篇,作家的散文是那樣地誠實又溫柔。
展開
user-img
5.0
|
2022/01/13
劇透警告
讀的幾個瞬間感動到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生動的文筆把生活趣事講得有聲有色,再怎麼苦痛,幾筆幽默好像帶過,卻掩蓋不住傷心。看完時,心裡有點惆悵,但絕對是值得好好讀讀的書。
展開
user-img
4.5
|
2021/02/22
肉身有使用期限。
靠肉身建立起的記憶也包括在內。
作者書寫了那麼多、那麼深情、那樣詳細的與雙生妹妹曾共享的人生與日常,或許,也是種維護記憶的方式。畢竟記憶會隨著歲月與肉身一同老化、淡薄、然後化做千風。有了此書,也許就能安心地在往後思念起妹妹時,不必擔心回憶是否有誤、扭曲、或是根本無從查考。

所以,讀此書會像是讀古人的祭妹文嗎?
不會。
古人之文雖飽受推崇,其中所論及的生活日常,卻因年代久遠而與現代的我們甚少共鳴。時代相似和生活經驗相仿,實在是閱讀中產生共鳴與迴響的重要因素。

那麼,讀這本書會很感傷嗎?
如果曾失去至親至愛,你會了解書中所呈現的每滴淚、每絲哀痛。會因而明白把這些疼痛如實誠懇地寫出來,其實是重要的療癒過程。還有,會學到一件殘酷的事: 面對第一次失去那麼重要的人,我們其實都不知道死亡何時已然降臨,因此不知道當時的自己其實可以提早應對。
逝者已矣,活人的傷痛憾恨卻永無盡頭。

細細讀完它,但願日後能足夠敏銳地判讀所謂的安寧時刻如何悄然降臨,然後,為對方、為自己、多完成點願望,少留點遺憾。倘若實在不能無憾,也願意以愛和珍惜,填滿共有歲月的每一刻。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2/19
作者對於那時代的台灣社會描寫很寫實。
彷彿與作者共度那段時光,深深的被作者所打動,像似心裡卡住了些什麼,淡淡的卻又如此清晰。
而作者對「家」的描寫,將童年連接到了現在。
在怎麼樣的幸福,在怎麼樣的狂風暴雨,時間終究會一直往前,不再回頭。
如作者簡介所述
「溺水是很安靜的,望周知。」
留給讀者細細品嚐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2/16
讀完這本書,真的照著吳曉樂的推薦,google了張日興商店的地景。簡陋的鐵皮屋頂,蕭落的街景,好奇何處才是作者筆下,那曲折如迷宮的家屋所在。對於書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對於空間記憶的描寫,而作者對於雙胞胎妹妹的懷念,正是在那曲折的空間記憶中,無處不在。

不只是空間,作者對於舊物的書寫,也很能引發經驗的共鳴。與漫畫、小說共同呼吸生存的記憶,面對著僅有打字工能的笨重電腦螢幕,在對話中加入鄉土綜藝節目的梗,一幕幕保鮮般的文字也喚起了許多童年生活的回憶。

除此之外,還在書末的那包花生皮。在經歷了生離死別的悲傷之後,打開冰箱門看到的那包舊物,著實蓄積了整本書回憶與情感的力量。那段陪伴妹妹經歷病苦的歷程,到不暇及他的完成喪禮、疲憊之後的心境,令人聯想到白先勇的〈樹猶如此〉,同樣經歷了至親至愛的死別,回到日常生活之後,心中卻已永遠有那麼一塊,無法填補的空缺。

作者對於親人的回憶,既真且深,是能打到內心深處的好文字,值得細細品讀。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1/18
初讀滿滿歡樂與溫馨,讀到中後滿滿的心疼與心碎,是一本好書。
第一次在博客來寫評論,也是第一本情感滿溢讓我想寫評論的衝動。

溺水很安靜,望周知。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