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重塑大腦,自動產生內源大麻、腦內啡,徹底解放壓力、人際焦慮和孤獨感 (電子書)

88折$ 234
4.5 /5
2位讀者評分
5
50%
4
5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24/02/29
讓腦子呼大麻

■ 提要

許多人覺得運動很困難,始終無法跨出第一步,或動不動就半途而廢。
但實際上,持續運動所帶來的愉悅感,是人類經歷物競天擇之後產生的本能;無關體能與健康狀態,每個願意投身其中的人都能獲得運動帶來的喜悅,帶領你重新在生活中發揮創意、找回勇氣、學得更快、重塑人際連結。

Kelly McGonigal透過將「科學和故事」兩相結合,引用神經科學、心理學、人類學、演化生物學、回憶錄、民族誌和哲學論述,證明運動如何與人類最基本的快樂相關,包括自我表現、社會連結和精進技藝,
以及為何運動是威力強大的解藥,能更有效地對抗憂鬱、焦慮和孤單等現代文明病。
  

■ 心得

當你持續運動,便有助於大腦不斷編碼快樂註解(pleasure gloss),再普通的感官刺激也會變成快樂炸彈,引發腦內啡與多巴胺大爆炸。跑者愉悅感幾乎等同於輕微的大麻興奮。
與群體同步舞蹈會產生近似於狂喜的快樂(廣場舞大媽的行為得到解釋),跟著音樂律動,可產生類似興奮劑的腎上腺素激增,瑜伽伸展運動,甚至能把一個人的血液變成酒。
 
在科技業後壓力與工作時間遽增,按摩師傅每次都編按邊搖頭,並表示肌肉都已經失去回彈能力相當僵硬,除了降低咖啡攝取,近日我也在嘗試增加運動量,並讓公司與宿舍都有瑜珈墊隨時可以伸展一下,確實在運動後,憂鬱的情緒也降低了。但是要達到作者所謂的運動上癮需要每周四次持續六周以上,看來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並把習慣養成的書籍拿出來重溫。
展開
劇透警告
書蟲動起來!

身為一隻喜歡宅在家的書蟲,一本談「運動有什麼好處、樂趣」的書理論上不太會是我的菜。要不是有我臉書追蹤對象Back to basics
(專業譯者洪慧芳)力薦,就算我現在可以像過去一樣走進臺灣的書店挑書買書,就算《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這書放在平台最顯眼的位置,我應該也不會把它拿起來翻閱。

這本書的書名有點長,且,書封上「情緒修復」四個字放得特別大,完全搶走了「運動」的風采。我不懂出版社為何會這樣處理。難道是因為「修復情緒」這類心理諮商或心靈療癒的書比較好賣嗎?🤔🤔🤔也是滿值得探討的一件事。

我本來就很少專門騰出時間給「運動」;居家防疫一年多來,連出門都是壓力,就更不願意出門了。讀這本書時,我刻意站著讀,手上拿著閱讀器,邊讀邊原地踏步,想說有動總比沒動好。🧍🧍🧍

(一種自己給自己打安慰劑的概念。)

書的前半部有點無聊,主要是從作者訪談愛運動的人的經驗,輔以各種科學研究結果,說明運動能激發人體分泌有益健康的物質,像是腦內啡、內源性大麻素,帶給人愉悅的感覺,並幫助人斷開焦慮、緊張、恐慌。那麼,做什麼運動能最有效刺激大腦釋放這些物質呢?作者說,太輕鬆的像是散步、太激烈的像是賽跑,都是無用的,「慢跑」最剛好。

(什麼?散步無用?那我就不用原地踏步啦!)

(於是我坐了下來,邊讀邊吃零食……。)🧁🍫🍿

書中也提到,如果要讓運動成為習慣並上癮,那麼最低接觸量是每週至少四次,並且持續六週才有辦法。

我心想這門檻也太高了,但看到作者描述的那些因為運動而一反常態、變得很有自信很開朗很健康的地方媽媽、中老年人以及重病患者的事蹟後,我的信心又回來了一點點。

(但零食已經吃下肚了!)🤦‍♀️🤦‍♀️🤦‍♀️

如果真的很想養成運動習慣,我覺得書中提供的方法不錯,那就是從事有別人跟你一起參與的運動。🤼‍♀🤼🤼‍♂

這並不是所謂運用團體的壓力,而是就算你不認識跟你一起運動的人,你也會在運動中感受到和他人的連結,獲得歸屬感,並且因為這種體驗而變得更快樂,更願意持續運動。

邊聽音樂邊動是另一種方法。🎶🎶🎶

科學研究表示,合適的音樂能分散人的注意力、增強人體耐力,讓他們在到達身體極限前,超越運動時可能產生的不舒服。這些不舒服經常讓人太早就停下來不動了。

(難怪我看過很多人會戴耳機跑步。)🎧️🎧️🎧️

全書內容到這裡我都覺得「嗯,不是那麼有意思」,不懂為什麼洪慧芳會這麼喜歡這本書。但書的後半部就相對精彩多了!作者援引各種證據表明,在戶外活動,尤其是置身在大自然中(而非繁忙的市區),能讓人們覺得更幸福,並體會到一種在室內無法體會到的開闊的、永恆的生命感受。

「在地球上,覺得自己與大自然連結更緊密的人,其生活滿足感、活力、目標,以及幸福感都更高;經常探訪自然環境者,也更有可能覺得他們的生活是有意義的。這種影響甚至比身體健康帶來的好處更強。」🌿🍀🍁🌼🌛☀️🌈

換言之,你不需要特別在大自然中運動,基本上只要出現在大自然中,也會有這種效果。「在蒐集一百多萬筆數據後,研究人員得到的結論是,人們在自然環境中更快樂」,某種層面上,這解答了我和室友長期居家避疫的疑問:為什麼我們越來越不快樂,還經常吵架?

(把吵架的問題都歸因到無法親近大自然,這樣對嗎?)

奧運期間讀這本書,也意外的讓我比較能了解為什麼各國選手明明是競爭者,卻會在比賽時互相幫忙、互相打氣。(像是同獲金牌的跳高選手Barshim與Tamberi,戴資穎、辛度和依瑟儂惺惺相惜;還有滑板比賽的年輕選手們在一起玩得好開心)。🤾‍♀️🤾‍♀️🤾‍♀️

作者解釋:「雖然運動員最初的動機通常是競爭——想證明自己,或做一些『一般人』做不到的事——但在比賽中,他們會經歷更複雜的現實。撐過一場極限耐力賽,不只突顯他們個人的力量,也突顯了他們對他人的依賴。許多運動員只因為知道還有其他人在同一場比賽中奮鬥,就會重新有了信心。」

「將這些運動員團結在一起的部分因素,就是他們承受的痛苦。……當痛苦是具有個人意義的事件的一部分,並受到他人慶祝時,建立起的關係會更加穩固。」

全書讓我最「恍然大悟」的之處在還第七課,〈碰上困難沒關係,你一定會挺過去〉,探討為什麼就是有人著迷於極限耐力賽,或是一生致力於挑戰各式非常危險的活動。

運動會上癮沒錯,但運動,尤其是很困難很危險的運動,人在克服了之後會獲得無比的力量以及心理韌性,它是一種探討自我極限在哪裡、好奇極限能帶領人抵達什麼境界的手段。

當然,在這過程中必須忍受很多痛苦,面臨很多絕望。我認為全書最可貴的地方,就在於作者去訪問那些參賽者,他們是怎麼度過那些痛苦和絕望的折磨,從而完成比賽、或撐到終點的。

(答案容我稍微保留,以免剝奪打算買書看書的人的閱讀樂趣。)

而這些故事在感動我之餘,也對我很有啟發。這幾年來「恆毅力」、「成長心態」、「復原力」等正向態度、抽象能力的重要性一直被學者們所強調,但怎樣才能培養出這些態度與能力?或許我們可以向這些熱愛運動的人取經。🏃‍♀🏃🏃‍♂🏃‍♀🏃🏃‍♂

以前我知道運動很重要,運動好處多多,但這本《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讓我知道我如果錯失運動,可能錯失的遠不只是運動那麼簡單。

又,應該要對任何一個愛運動的人保有基本的敬意,尤其是專業的運動員,哪怕那個人打敗了你支持的、心儀的選手。

(那接下來我還是去做個簡單的伸展操好了,老話一句,有動總比沒動好啊~~)

(啊,要記得放音樂!)

(啊,還要拉人一起動。)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