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摩擦力:為何人們抗拒改變?不是你不努力,是你不懂人性阻力 (電子書)

中文電子書
商業理財
322
5 /5
3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成敗的真正關鍵在於化解「心理摩擦力」,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心理摩擦力?
作者介紹了人們會有的四種心理摩擦力為: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反彈。

/
🔹慣性
人類天生對於熟悉的事物會特別偏好,會潛意識避開有風險的選項,假設你漂流到了一個荒島,而島上看得到的兩種水果中,有一種是無需判斷也能知道那是吃過的,好比香蕉,另一種則是外型新奇,完全未知的東西,我想在那個急需生存的當下,人類都會順著慣性去選擇已知事物,減少風險。

🔸如何克服:把陌生轉變成熟悉,適應改變和製造相對性。
為了推動創新、馴服慣性,若選擇翻天覆地的構想,直接迎接改變,人們通常會對這陌生的構想感到不信任,甚至強烈抗拒。
要有「足夠的時間」去習慣,避免遭遇阻力,讓熟悉感加深,減輕心理摩擦力的產生。

/
🔹惰性
如果說人類天生偏好熟悉的事物,那同時也具有惰性,對需要費力的事抗拒越強,偏好走阻力最小的路。
這個部分我很有感觸,在做一件事情前,會下意識先在心裡思考過需要哪些步驟、是否會很「麻煩」?當這件事的進行,與過程無法得到等比例的結論時,惰性會變得更加明顯。
就像點開問卷,比起問題數多的問卷,較少的那份,願意去填寫的人,比例也比較高。

🔸如何克服:建立行動流程圖來避免不確定性,經由把行為流線化的過程來轉化,消除惰性阻力。
經由行動流程圖來知道如何達成目標,並減少執行的成本,減少費力的程度,才能減弱對新構想與創新的抗拒。

/
🔹情感阻力
情感阻力是無意間引發的負面情緒,會抑制新的構想和創新。
就算是潛力無窮的新構想,無意間也有可能帶來情感阻力,影響到人們的接受度。
對於新構想的焦慮與恐懼,會導致情感阻力越強。

🔸如何克服:找出它的源頭,聚焦在原因上、以對方的角度去發現問題核心,才能避免創新受阻。
對於某些看不出所以然的狀況,只有深刻地親身經歷過的人,才可能會有那種洞察能力並察覺原因。
對於「初學者」在學習新事物時,若一開始就丟出「專業」的相關討論,對於持續學習的動力,一開始就會因情感阻力而降低不少,甚至抗拒,激發同理心,讓對方直接參與創新的過程相當重要。
唯有讓對方的參與「充滿意義」,才能瓦解人們對改變的抗拒與反對。

/
🔹反彈
一旦感覺自己被迫改變,人類就會本能地想用反抗來維護自主權。

🔸如何克服:不要強迫他人改變,引導對方「自我說服」。
一旦改變的論點及洞見是發自內心,人就會自我說服。策略就是問可以讓人回答「是」的問題與共同設計。
試想若眼前的人「單方面」提出的創新,出發點來自於你必須做出改變,甚至改變了你的核心理念,在具有壓力、高要求的情況,下意識肯定就會產生抗拒。
就像「被命令」,若無法讓人感到「自我說服」,真誠的共同參與,那種強迫會讓人反彈。

/
若能同時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除了讓自己的點子變得更專業更有吸引力,想讓創新與推動力發揮真正的作用,要重視並化解「心理摩擦力」,將阻力化為助力。
/
這本真的很棒!雖然是平時極少接觸的書籍類型,但作者所提出的案例很好理解,光是出發點與做法的改變,就能導向不同的結果。

/
每本書都是通往不同領域與世界的橋樑,我很開心有做出改變去面對不太擅長的領域,希望本篇心得也能讓閱讀完畢的你有些體會。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