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時代:不能只是去做,重點是你「想」怎麼做! (電子書)

9折$ 264
4 /5
1位讀者評分
5
0%
4
10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23/07/02
過去十五年是加速的年代,主要拜智慧型裝置的問市,讓網路更加普及,因此就產生了很多專有名詞,例如Internet of Things、雲端、大數據等。這幾年這些看似獨立的科技領域開始整合,以AI為主軸,2010年代累積的科技成果逐漸發揮綜效,電腦已經學會自我學習,漸漸不需要人類的參與,接下來就是以自動化為目標,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這個加速的過程只會越來越快速,幾十年前社會的變革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兩三年就完成一次迭代,三年前的東西拿到今天看就覺得過時了。這種變化太過速,很多人都還沒適應過來,結果新的變革又排山倒海而來,有些人無法適應精神狀況就出問題,當然也有一直踩在浪潮之巔的先行者。

對一般人來說,確實得花一些心思去觀察社會環境的變遷,科技進展太快會把很多人拋下,單純拿職場的變化來看,東亞國家20世紀流行終身雇傭制,但21世紀產業劇烈變革,一間企業平均存活年限只有十幾年。反觀人類壽命一直延長,所以不能奢望企業提供一輩子的穩定飯票,必須不停的成長學習,在職場上保持競爭力,否則就會成為社會變化之下的犧牲者,而且在一個凡事只關注個體的時代,被社會遺棄的人也無法獲得他人的憐憫之心,貧窮甚至還會被嘲笑。

這並非什麼左派及右派的爭論,而是直觀的事實,特別是在經濟發達的國家,這種現象更極端,韓國也是一個貧富差距很大的國家,台灣經濟至少以中小企業為主,韓國則是前十大財閥就貢獻80%的GDP,其中三星一間公司甚至占比20%以上,如此極端的情況,難怪韓國可以拍出《魷魚遊戲》這些轟動全球的影劇作品,進一步來說,這種作品可以在全球範圍引起觀眾共鳴,代表大家都感受到資本社會的殘酷現實。

自從抖音帶動短影音熱潮以後,如果你有在YT或IG上面看那些網路爆紅的影片(有一些頻道非常會製造話題,例如viralhog,你可以去官網看,”go viral”也是一個商業模式),應該會發現有一定比例都是在凸顯「人間依然有溫暖」的影片,例如送錢(一般都USD500-USD1000)給遊民看他們的反應,通常遊民都會感動到哭出來;另一種形式是網紅假裝自己是窮人,跟路人要一塊錢都被打槍,結果他們跟遊民請求,遊民雖然很困頓,他們反而是最善良的人,願意伸手幫助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另一種影片則是營救動物的場景,某隻無助的動物受困或受傷,拍攝者前去營救,雖然這種影片很感人,但數量太多了,有些太假了,因此有人懷疑是為了點閱數而故意設計的場景,人類為了錢可以做出各種難以想像的事情呢。

這種影片會流行,就是觀眾覺得社會太冷淡了,甚至覺得心灰意冷,所以看到這種feel-good影片,就會安慰自己說~果然還是有好人存在,對人性還是可以抱持一絲希望。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感受,不要難過,因為它已經變成我們整個世代的集體情緒,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相關的書籍出版,這種社會及文化的論述,如果你想多了解,可以多讀一些「文化研究」的書籍,這種書可以讓讀者喘一口氣,一方面可以釐清莫名困擾自己的社會壓力,另一方面也能讓你用比較宏觀的視角來認識社會的脈動。在未來變化的速度只會有增無減,如果你還沒有花心思去研究一下這類課題,以後只會更迷茫,不管是買書來看,或者直接去聽說書節目都好,一定可以緩解一些不安的心情。這種書我已經看過很多本了,但每次讀完新書還是覺得受益良多。這本《個人時代》的作者也是一位閱讀雜食者,他在書中有幾次提到廣泛閱讀的好處,所謂”閱讀”不一定僅限於書本,電影、podcast、甚至直接跟人聊天,多接觸不同的資訊來源,就可以對整體社會的變化有比較深刻的認知。

我們目前生活的時代有一個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個體化」,它一開始是用來比較不同國家之間的民族性,例如美國比較重視個人主義,亞洲比較重視集體主義。個人主義是美國矽谷的精神信仰,軟體設計師最初就是一群無政府主義者,他們設計的科技產品和軟體隨著網路普及到世界各地,連帶影響全世界的文化脈絡。我們現在熟悉的職場框架,例如產品、專案、敏捷開發、使用者體驗等,以及科技蘊含的人文精神,都是源於矽谷的科技公司。這些事物背後都有一個根本性的底層邏輯,就是「個體化」,舉例來說,現在演算法會依據你的喜好推送個體化的資訊,當代科技的理念就是把一切事物拆解成單一的物件。

個體化的出發點是很好的,它將每個人都視為獨一無二的個體,針對每個人量身打造專屬的商品和體驗不是很好嗎? 這個論述沒有錯,而且工具本身是中立的,但人類天生是一種矛盾的生物,不斷追逐個體化會導致群體崩解,每個人都成為孤島,進而衍生寂寞、無助、冷漠的感受。雖然帶有一點懷舊的有色眼鏡,但許多人在個體時代,都會緬懷以前比較集體化的社會氛圍,至少在「家庭」這個社會的基本單位裡,家人成員間互助合作,感情融洽,個體也會有歸屬感,但現在連核心家庭都漸漸凋零,單身、不婚成為新的常態,當然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過往的婚姻制度也有很多弊端,不過一個人總會渴望有歸屬感,因此同伴動物的比例就增加了,大家開始養毛小孩陪伴自己,不用對其他人付出承諾,多輕鬆不是嗎。

在職場上,傳統的組織架構儘管很僵化,但你看那些公司裡的老前輩,他們把公司視為一個大家庭,以身為員工為榮,有時候滿羨慕這種mindset呢。不過年輕一代不希望跟公司有任何身分上的連結,我只是來打工賺錢,用時間換金錢,私事跟公事要徹底切割。疫情讓遠距工作普及,越來越多工作數位化,直接在雲端上完成,同事變成email名稱,生活中毫無交集,交流盡量以訊息傳遞,避免跟對方講電話以免尷尬。在商務應用上,人們把生活上所有的事物都外包給平台打理,搭車、買東西、洗衣服、居家照顧…幾乎所有東西都可以找到應用程式幫你完成,在未來技術成熟後,外送員也都可以被自動化了,我們完成了個體化的極致,從醒來到睡覺,不需要跟任何一個人類打交道,不用再顧慮其他人的情緒,實現了100%的個體化。

諷刺的是在個體化的時代,人類天生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同,在社交媒體上展現最美好的一面,原本是為了呈現自己獨特的品味,可是社會還是有一個隱而不宣的集體價值觀/審美觀,所以拍照的角度、光線、背景、文字…都有高度的一致性,我們知道別人喜歡看什麼,所以只會PO那些東西。最終,個體化只是表面上的傲嬌,心裡還是很在意其他人的想法,甚至可以說發文最深層的渴望就是跟其他人建立連結。當物理世界只剩破碎的個體碎片,或許可以在虛擬世界重新拼湊新的社群吧? 「身分認同」是一個值得反覆品味的單字,書中也有提到一個我很喜歡的詞「價值觀的液化」,現在的社會沒有固定的形狀,所有事情都像液體一樣漂乎不定,所以會讓我們感到茫然,但如果往好處想,液體是有可塑性的物質,如果你懂得如何在個人時代幫自己「導流」,你就可以獲得最大的滿足,行使自我意志塑造最嚮往的生活。

《個人時代》可以看作一本生存指南,書的編排是漸進式的—既視感、變化、適應、成長。作者宋吉永是韓國高麗大學的大眾傳播學兼任教授,主業是經營一家數據分析公司。前天是2023年上半年的最後一天,我要等公司完成業績結算才能下班,現在演算法都比使用者還了解自己,突然推播這本書給我,立馬下班去買回來看,可能搜尋紀錄反映內心的寂寞,AI覺得這種書可以安慰我,我也不爭氣的買單了。看到書腰上寫這本書是韓國網路書店2022年度選書,熱銷十萬冊,代表一定有很多人跟我一樣,希望透過書籍來指點迷津,如實反映時代精神啊!

我其實想要讀這本書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要從數據分析師的角度來觀看世界。大數據這個詞從2015年左右開始火熱,過去十年幾乎每一間公司都產生data analyst或business analyst這一類的數據分析師,他們的職責就是從海量的資料中提取有用的商業資訊,提供有用的商業洞察。「數據分析」第一眼會覺得很直觀沒什麼了不起,但實際上它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我發現自己還沒讀過全職數據分析師的作品,所以好奇想學習一下他們的mindset以及如何data mining。作者資歷超過20年,前兩本作品也是與此相關。

書中引述知名科幻小說家William Gibson的名句:「未來早已到來,只是尚未平均分佈」,任何社會變革都不是一夕促成,而是漸進式的。我最近在讀AI相關的作品,才知道ChatGPT的關鍵技術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誕生,我們一般人就像溫水煮青蛙,等到快被自動化才頓悟大難臨頭。數據分析可以提前預測社會未來的走向,作者的公司就有一套系統用來監測社群媒體的關鍵字,它有幾百個參數,書中就有分享一些案例,這些趨勢清晰的告訴我們,個人時代已然降臨! 未來社會只會更碎片化,所以個體得學會提前辨識並作好準備。其中一個主要概念就是個人已經成為商品,我們要學習把自己當作商品行銷及販售,網路上每一則訊息都要精心打造(根本監控資本主義XD),既然不能仰賴企業提供收入,就必須把自己當成企業,創造額外的收入來源。

我應該是個比較謹慎的人吧,以前在讀這種文化研究的作品都會有一股對未來感到悲觀的心態。當然也有可能是我都讀比較批判性的作品,導致想法上有點歪掉,例如想到數據分析,就想到劍橋分析那種負面的廣告投放。令我驚喜的是這本《個人時代》抵銷了一些負面想法,作者的文筆很務實也很幽默,翻譯品質也很棒,作者雖然警惕讀者個人時代的挑戰,但更多時候他是提供實用的建議,鼓勵我們不須害怕,而應該感到興奮,只要懂得如何適應和成長,就能活出並創造自己的時代!

如果對這個議題熟悉的讀者,書中有一些內容應該不會太陌生,不過因為韓國跟台灣的國情更相近,這本探討南韓社會的書,比那些歐美作者的書更親切。總之是一本有乾貨的輕鬆讀本,值得推薦~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