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神鬼傳奇: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 (電子書)

88折$ 258
5 /5
37位讀者評分
5
89%
4
11%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36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4/08/07
喜歡臺灣廟宇文化的作者,書本裡頭帶著許多神明與人物所之間所造就的文化歷史淵源,尤其著重於臺南此地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市,以多位小孩神秘的消失並穿越至深山鐵道為起頭,從核心人物的角度出發,再試圖參透事情的原委。全文幽默輕鬆的敘述,帶著讀者一同解開以「小孩/太子」為中心所引發的事件。

廟宇文化盛行的臺灣,雖許多時候並不真正了解神明的故事與歷史意義,但隨著習俗與節慶的到來,人們跟著進行拜拜祈福。當我們不理解時,所產生的造神與毀神,是否有時候也在一夕之間?與人一樣。看完我反而蠻喜歡裡面所提到道德經第二章,雖然只有一小段,但後來去搜尋以後,覺得很有意思:「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善惡從來非善非惡,凡事中間值即可,你所期許對方該有的模樣,無論是神還是人,又何嘗不是一種惡?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9
劇透警告
【試讀心得】

太好看了!

我是直接開書的,沒有先閱讀書介,張國立嘛!我對他有信心!結果也如預期,那種想知道到底怎麼回事的渴望隨著書寫一層一層堆疊,讓人情不自禁一直往後翻閱,來不及停頓,沒時間看試讀本究竟幾頁,讀到最後一行翻頁,倏然出現封底!「咦?就這樣?只讓我們讀到這裡嗎?」,想接著看的念頭細細密密一下下地敲著腦袋,恨不得書馬上出版,立刻刷下電子書接下去,這就是我讀完試讀本的心情!

開頭的詭異氣氛營造,到第一個小男孩出現,及至小男孩筆錄完成,然後我們與賀老師同時明白「這不是第一個!」,接二連三的男孩失蹤案,無明顯內外傷,規律的犯案間隔,相同的失蹤天數,一樣的再現地點,受害者回歸後重複聽見的話,相同的災害預言,直到最後發現同一天農曆生日!不抽菸的我都焦躁到要抽起假菸了!這種案子怎麼破嘛!

這是一本充滿台灣意象的懸疑小說,作者用了很多只有台灣人明白的印象,像是「檜木精油、高山茶、茶葉蛋、台塑股票⋯⋯等」;還有台灣人才知道的哏,像是「請支援收銀」,這樣的台灣意象,正是台灣人讀台灣作者寫的小說時嘴角不自覺微笑的關鍵!

作者筆力好,除了將疑惑層層堆疊、線索一一呈現,在三言兩語中對女人於社會中的感受以及對男人的挖苦,都以幽默又一針見血的方式再次拉高讀者的嘴角;針對母女關係的形容更是神來一筆讓我直接噗哧一聲笑出來,在緊張中適時穿插調節,使讀者保持好奇又不至於太過窒息。

總之,我會在第一時間買書,因為我太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也推薦給所有喜歡台灣民俗、喜歡動腦、喜歡張國立的作品的人。
展開
user-img
4.5
|
2023/11/09
尚未拜讀本書以前,看到書封設計就充滿濃濃的台灣味,呼應《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此一書名,黑底紅色的線條頗有警意味。鐵道上的男孩用和書名同色的剪影呈現,帶有未知、模形象的意味,也十分耐人尋味。
進入本書以前,目錄揭露本篇小說一分為四,試讀部分取自第一部。一開始就像懸疑電影的起始,文字將緊張氣氛染到位。迷途男孩、奔跑、貓頭鷹、追趕的迷霧、森林,樣樣都是懸疑元素。而後揭露原來是一名在阿里山迷途的小男孩,十分奇怪的是,普通體重一百五十公分的男孩,竟無法輕鬆被人抱起。他是如何從遙遠的台北瞬間移動到嘉義?也未知如何進入山林,何以自行脫困走出山林?感他身上包裹著重重迷霧,十分期待接下來的劇情發展。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8
此書精彩之處在於字裡行間是滿滿的「台味」。生活化用語但不落俗套;專業知識但不艱難晦澀。它作為一本小說,除了玄幻元素,以你我都熟悉不過的家鄉作為背景,新奇的體驗和《修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若《修煉》是以中華文化為代表,那麼這本《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就是台灣史地結合的瑰寶。

我在這本書中,從各方角度觀看這片土地的血淚與情懷。歷史課本裡一張張的圖片和時間年表,反映不出先民們面對殖民者的萬般無奈。隨主角走一遍他們走過的路,就能體會當時背負的重量。鐵道成就我們此時此刻的便利,便利到不曾感恩過前人披荊斬棘的背影。宗教作為人們心靈的慰藉,神明一直有深不可測的神秘色彩。此書能和西洋小說裡吸血鬼對應的,就是在老一輩之間流傳的魔神仔。我對牛鬼蛇神之類的靈異現象不曾強烈的情緒起伏。但當讀到小男孩在深山裡反常的出現,搜救隊還發現了牌位與尚未燃盡的線香,這些熟悉到會忽略的「擺設」出現在那些我走過的地方,竟讓我一身雞皮疙瘩。它不僅透過濃烈的文化元素製造獨樹一格的敘事,結合臺灣史地背景,更有一番遊歷高山生態的身臨其境。

教科書上呆板的陳述,得以呈現生動的樣貌,吸引原本只把社會學科當作考科的學生,以好奇心為始,探究這片土地的特殊與風采。原先對宗教的偏見開裂出一條隙縫,其實不只是人們燒香、口中念念有詞而已,其中深厚的人文積累、寄託情懷更不是三言兩語能概括。這使我正視臺灣本土的歷史地理、文化,我們並不是只會東拼西湊的四不像,我們的底蘊很獨特;我們有能力寫出屬於自己的山海經,我們的家鄉值得被發現與欣賞。

有些東西是沒落了,但這不是我們理所當然將其忽視的理由,重新認識我們的根——
我們有家。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8
劇透警告
忘了從哪裡看過一段話-小說家是知識儲備最豐富的一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讀著《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的試閱文檔讓我更加相信這個說法的真實性。
故事從一個男孩和褐角鴞的相遇說起,雖然相遇這個詞並不貼切,完全無法呈現當時那種幽暗陰森、詭譎緊張的氣氛,但隨著男孩奔跑的身影穿梭其中,一隻被誤以為高冷實則社恐的褐角鴞突然出現,拯救了迷路的男孩和迷茫的讀者,相遇不只是一種救贖,同時也開啟了一個讀著讀著就入迷的故事。
男孩以受害者的姿態出現,又像領路人那樣不時透露一些奇怪的線索,引導讀者和故事裡的大人們去探查事件的經過。故事裡的警察和兒童心理專家是性格豐滿立體的兩個大人,很真實很細緻,自來熟男孩與市井氣息濃厚的刑警和面臨單親媽頻繁催婚的高學歷兒童心理專家,非常衝突也非常有趣的組合,雖然沒有明確信息指出這個無人傷亡的事件在之後的故事裡會立案追查,但失蹤後又出現的男孩們、斷片的記憶、怪異的預言、相同的見聞、停駛的老舊鐵路線、疑似外星人和魔神仔出沒的蛛絲馬跡,全都讓人懷疑這是個不單純的故事,也讓人分外期待後續發展。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8
劇透警告
我感覺自己好像在和國立老師玩一場大老二,他老神在在,直接在這本書的目錄亮出整手牌,我卻是霧裡看花,每張牌都看到了,卻完全猜不透他要如何調兵遣將玩弄我於股掌之間。我慶幸我只是一介讀者而非牌友,被國立老師牽著鼻子走換來的是淋漓暢快,而非狼狽慘敗。
說到太子第一個想到是哪吒,哪吒起源於佛教,是多聞天王之子,但在現在的道教中,他姓李,父親是托塔李天王,統帥五營神兵。他出生為一肉球,諸如像是:腳踩風火輪、打死東海太子、析肉還母、刻骨還父的傳說,小學生都略知一二。然而比較鮮為人知的還有一位金哪吒─殷元帥,他是殷商的大太子,隨仙人廣成子修道,食用仙豆後有了三頭六臂,像是宜蘭草嶺慶雲宮供奉的便是殷太歲。
陳永華是明鄭的智囊軍師,才智過人有‘’鄭氏諸葛‘’的稱號,甚至還有傳說他就是反清復明秘密組織「天地會」(明教)總舵主陳近南。現在安座於台南慈聖宮的哪吒三太子木像正是陳永華從泉州迎來的,書中曾經失蹤的男孩們不約而同聽到的男童聲音說著:”我才是臺柱”,”臺柱”不正是”太子”的閩南發音,泉州使用的語言正是閩南語,可以推論這說話的太子應是李哪吒,那麼殷元帥呢?我好猜不透,國立老師在這個故事裡是把殷太子安排在甚麼位置?起什麼樣的作用?五營將軍又是為何、為誰而戰?而陳永華的封印究竟是故事的解答還是故事的起點?
國立老師在故事的第一部已經把舞臺布景搭好搭滿,舞臺上每個小物件都不容忽視:引領失蹤男孩們走出迷霧森林的奇珍鳥類,是否與陳永華當年捕捉到的鳳凰有關?古老的符咒蓋上的”教明”印章或許是暗示著明教與故事的關聯?無臉男人穿著的大衣其實是道服抑或是明朝官服?男孩們都在日治時代興建的鐵道古道被發現,是因為日本的統治者心態一部分導致了台灣的佛道教難分?猛禽觀護協會白髮會長給的紙條是暗示著誰忘恩?誰負義?韓希元博士難道與白蓮教首領韓林兒有淵源?
這一切的疑問究竟是我心思細膩看出國立老師布的局?還是自作聰明過度推敲誤入陷阱?只有看完整本書才能得到解答了。當然,我也非常想知道,被媽媽急於想嫁出門的兒童心理學家賀若芬跟直男煙突刑警後續會迸出什麼樣的火花。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8
劇透警告
試讀的六十餘頁吊盡讀者胃口,巴不得隨著兒童心理師與警方的推理,回溯四名男孩在臺灣山野的冒險奇遇。

臺灣森林覆蓋率高,拔地而起的大山孕育了許多神鬼奇談,魔神仔更是自古以來代代口耳相傳的傳奇,甚至在當代的報刊仍然時有所聞。不同的輪廓、不同的奇遇,在不同的山野間,倖存者以遺忘、空白、追溯、拼湊,慢慢填補這一塊記憶,甚至儼然成為臺灣文化記憶的一塊。

作者以兒童心理學家的視角切入,不是乩童、不是靈媒,而是一個講求實證與研究基礎的學者,隨著軍警擠牙膏似的查案,帶出四名男童從平地到高山、從都會軌道運輸神奇出沒林鐵的神祕事件。從古書神獸裡的輪廓,巧妙連結了臺灣本土動物的生態,安置於日治時期林場鐵道的特殊時空,還有四名男童令人意外的生辰巧合,隱隱約約拉出一條條破案線索。

隨著作者書寫山林奇遇,塑造一種詭譎奇幻的閱讀氛圍,隨著男孩移動、失蹤、奇遇的路徑軌跡鋪陳,宛若一場臺灣山野平行時空的試膽大會。就好像我們從臺灣任一個車站入口進入,搭上任一條路線的班車,咀嚼情節之後,恍然抬頭就不小心踏入了男孩們迷失的神祕車站出口……
展開
《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試讀本(~p.63)

初次閱讀國立老師的書,不得不說——看完序就直接愛上啦!!!❤️ ❤️ ❤️
開篇序裡的視角交換堪稱一絕!
🦉貓頭鷹恐懼,恐懼得連口水都不敢吞嚥,連根羽毛掉落,都在猶豫要不要撿回來,生怕輕如羽毛也會驚動到那可怕的存在。
🌫️黑霧直勾勾追擊著男孩,所到之處皆為死寂,獨腳貓頭鷹本不想多事,放任黑霧尾隨逃命中的男孩,最後興許是,於心不忍,亦或是餓,打破被黑霧破壞的死寂,向下俯衝,劃破霧的追擊,帶領男孩逃向芒草、逃往樹洞🌲。
根本是直接在看電影,完完全全倘若一次極佳的觀影體驗。
太喜歡國立老師的文筆啦!!各種前呼後應我好喜歡,幸好現在讀到了,一切都不算晚!

☝️一句話☝️滿滿臺灣特色的神鬼情感小說

序章後,故事以大齡、被媽媽催婚的單親女子出發,國立老師以男人的視角,選擇這個取景視角來訴說故事相當有趣,可以體會到人物的各種幽默吐槽與價值觀😝:
和母親鬥智🤪——最親密的距離,不是溫馨相親相愛,猶如最相知的「敵對」關係。借母親之口道出:男人沒救了——快去找一個男人,救一個算一個。得知母親認為男人沒救,同時也帶出希望女兒盡早結婚的矛盾。

男人、女人——人物間的互動,亦或是人物自身的解讀,目前看出男女之間似乎是有些不可調和的微妙關係,既需要對方,可又輕視對方🤔。

軍方、警方——下屬在匯報中對「之」的濫用,上司於予肯定,顯示軍方重視形式大於是否清楚釐清真相🙃。從刑警為孩子做口供,次次談話得出警方比起真相,更在乎如何向大眾交代,若是怪力亂神,便不能以「真相」為名公之於眾。

到後來,警方發現所有離奇失蹤,三天後在廢棄鐵道的荒山野嶺被人找到的男孩們,不一另外都是農曆九月九日生、失蹤期間都遇到飛鳥、都碰上一名無臉男子,更詭異的是,不久後四名男孩都同時表示,即將有地震,有一名男孩甚至除了睡覺外,不肯摘下安全帽,緊緊死守著他的擔危,而他們也都在夢中,夢見男孩又難以聽懂的語調,說著音近臺柱、抬豬的話語……

我想……那就是臺語裡的「太子」吧!👏

本書融合了臺灣真實經歷過的荷蘭、西班牙、日本等痕跡,也確實描寫臺灣宗教文化盛行的其中一項主幹——道教,連現如今極需復甦的臺語也在書裏頭活靈活現地運用,更確實呈現臺灣多元文化的結合——客家、閩南、原住民等,看得我備感親切,滿滿臺灣特色👍。
借用書中歷史感豐富的一段:新高口日本名字、自忠民國、塔塔加原住民,山水線=自忠線=兒玉線=東埔線=塔塔加線,每隔幾十年換一批人進來開採木材就換個名稱。忠實盡顯臺灣的殖民與歷史變遷。
這本書拜託一定要影視化!!!我不只等不及完讀全書,我還等不及書趕緊登上Netfix的那天了!!!🙌 🙌 🙌
展開
user-img
4.5
|
2023/11/08
劇透警告
這是一本現代少有跟神靈相關的故事。我不會不相信神靈,相反的,我認為萬物皆有靈的存在,就像大家常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一樣。
  試讀開頭便是男童在漆黑的森林跑著,貌似有什麼在追著他,全程還有一隻貓頭鷹一直注視著他,作者將所有細節都描繪的極其詳細,我彷彿身歷其境,看完這段瞬間起雞皮疙瘩,越清楚的情境,恐懼就越被放大。
  隨著男童獲救,兒童心理學家、警察的出現,故事的氣氛才有了轉變,在多方的調查下,慢慢的才有關鍵人物的出現__道教博士韓希元,隱約覺得,這個博士能看到的不是只有我們看到的那麼單純,能一眼看出男童的農曆生日這點就非比尋常,除非兇手是他,否則這個能力真得很神奇。
  所有的男童在迷失的那個晚上都有看到類似貓頭鷹的鳥類,個人猜測會不會是太子附身,想要來傳遞什麼訊息,試讀的篇幅只能讓我如此推理了。試讀稿中還有一點厲害之處,就是滿滿台灣特有的場景,如應該是日據時代留下的駅,多元化的宗教信仰,森林中魔神仔的故事…等,讓人不禁感到又離這個虛幻的世界跟貼近了。
展開
user-img
4.5
|
2023/11/08
相較於西方宗教的唯一神為至高無上的存在,東方社會則因宗教的多元及民俗的複雜而更添神秘。這些亙古的神祉神獸還有神話神蹟,在時代的演進下,有的湮沒於時間長河再不見蹤跡,有的則是凋零敗破,殘存的磚瓦亦被野草藤蔓覆沒,在現代科技社會的快速發展之下,逐漸被世人大眾所遺忘。

只是遺忘不等於消失。

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以現代時空為背景,描寫男孩們神秘於北捷台鐵與高山森林廢棄鐵道間的穿梭事件,巧妙地在都會城市中,引出遠古流傳的信仰遺跡。神秘消失又神祕歸來的男孩們究竟遺忘了甚麼?亦或是…正好相反?他們究竟看到、聽到了甚麼不可言說的神蹟?在科技至上的現代,歷史淵遠的民俗信仰究竟又是以怎樣的形式存在?

故事開篇即是氣氛深沉、迷濛緊張的奔逃,陰暗緊繃的描寫令人隨即沉浸在書中世界,跟隨遠古的鳥獸與跌跌撞撞的男孩闖入霧靄繚繞的森林廢棄鐵道,隨即又以明快的節奏回到現代警檢的辦案。推理小說的撰寫一向不易,因為涉及地域、人文甚至物理科技的廣泛知識,本書更與宗教相結合,增添了歷史層面的考究,讀來甚是精彩!在這種新與舊、科學與宗教的交織揪葛下,不僅營造出一種理性與神魂的拉扯,更使懸疑詭譎的氛圍不斷堆疊。作者行文也不囉嗦,一次次偵辦一條條線索接踵而至,除了吊足了胃口,更使人亟欲往下翻閱,絕對是一本引人入勝的精彩小說!

推理小說雖然看的多,但是都以國外翻譯為主,第一次看台灣本土的文學創作,開始還不知道該有怎樣的期待,但是當熟悉的地名與場景躍入眼簾,瞬間讓人彷彿身歷其境;作者在對話中安排的台灣人特有的氣口(khuì-kháu),也常令人會心一笑,在不知不覺間緩和了緊張的氣氛。

更令人驚喜的是藉由部份篇幅,對台灣山林、鐵道、歷史皆有摘要介紹。平日我們素來習於忽略台灣這塊土地上的自然風情地理人文,作者藉由推理故事,融合本土文化的眾多元素,創造出一個風格迥異的懸疑小說,令人十分期待故事接下來的展開!
展開
user-img
4.0
|
2023/11/08
劇透警告
男孩小球原本在捷運車廂上,但忽然間卻來到山林間。置身黑暗森林中的他被追趕著,神秘獨腳貓頭鷹引導他到安全之處。人在台北失蹤,卻在嘉義山上找到,男孩認為自己只走了一天多,但警方已經找了他三天。警方找來兒童心理學家賀若芬幫忙,從他口中問到這幾天的事情,但越聽越離奇。講究科學證據的現在,這些話實在很難幫上什麼忙。但連小球在內,已經是第四起兒童失蹤案了,除了小球以外的男孩,都想不起來發生的事情,因此他的回答又非常重要。

除了找來兒童心理學家賀若芬,後來也找到道士韓希元陪同。幾個男童之間有一點巧合,但看不出更進一步的關聯。幾個男童失蹤後都在山區被尋獲,令人想到一些關於魔神仔的鄉野奇談。他們雖然說不清楚失蹤時發生的事情,但共同提到了「台柱」,感覺應該跟書名提到的「太子」有關係。看到簡介提及三太子,非常好奇融合了民俗信仰的故事會是什麼樣子。敘事很流暢,幾段話就讓人融入故事,不知不覺就讀完試讀頁,很想再繼續看下去。
展開
user-img
4.0
|
2023/11/08
劇透警告
以男孩林旻求被神隱的過程拉開序幕,那個在過去西方魔法世界或二次元所習以為常的異世界,出現在台灣山林中竟不違和,反而變成這部以台灣民間信仰為主元素的漂亮開頭,引領讀者目光繼續向下。
當鏡頭拉回了現實世界,這個奇幻旅程變成了一個謎,包含林旻求這被神隱的四個男孩和大人之間,以及現實世界因而有了極大的鴻溝,大家都難以相信失蹤的人要如何瞬間移動到自己從未去過的遠方山林中,甚至和所謂的三太子接觸,因此視他們的話胡言亂語需要收驚,而與他們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樑的,正是兒童心理專家的主角賀若芬。
有意思的是作為兒童心理專家,賀若芬即使專攻兒童心理學,而被賦予應該是瞭解兒童心理的期待,卻同時有著曾為小三的經驗,以及與母親之間的拉扯,她的身份和經驗因而有著極大的衝突,亦即她或許瞭解兒童心理,但她不懂成人的心理,尤其是與自身親密的人。
因此看似因為三太子引起的事件,卻也成為賀若芬自我追尋的旅程,因為即使作為兒童心理專家,嘗試理解許多的孩子,但實際上她卻未能理解自己的內在小孩,與母親不睦的家庭關係,如何使缺愛的她因為渴望愛而愛上有婦之夫。
雖然這部是扣合台灣民間信仰的小說,卻同時關照了人的內心;而實際上民間信仰本是人們在現實中歷經各種挫敗而失意時,所尋求的慰藉,人們總是祈求著神明的幫忙,但不見得實際行動做出改變,因此當視為心靈依靠的神明有了人性,便轉而引發各種事件,逼被動的人們開始行動做出改變。
因此這部小說看似結合了台灣民間信仰的特色,所展開的奇幻旅程,但同時是小說人物的英雄之旅。你不能總是仰賴神蹟,真正最能幫助你的,便是願意做出改變的自己。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7
劇透警告
融合民俗信仰、歷史故事、鬼神傳說、在地語言與自然美景,一場台灣味十足的文化大冒險就此開展。

台灣各地接連出現走失男童,在家裡附近搭乘捷運或鐵路,被發現時卻總是出現在離家數百公里遠的廢棄林道鐵路。警方懷疑男童們遭到誘拐,但罪犯一不求財,二不求名,讓整起事件像極了超自然案件。更神秘的是,男孩們的農曆生日竟然相同,事件發生後還不停坐著相同的夢,夢中不斷出現一句台語:「我才是臺柱。」

無法由常理判斷的超自然事件一再發生,於是刑警找了兒童心理學家和道士一起挖掘真相。如同電影《國家寶藏》的三人小組開始抽絲剝繭,逐漸接近真相的過程中,也發現同伴的背景並沒有想像中單純;探險中也如同電視劇《通靈少女》般,透過細膩的描繪刻畫,逐步置入台灣各種不同面向的文化。

這不只是一則引人入勝的台灣故事,也是一塊深具打入國際影視圈潛力的文化輸出敲門磚。

你也曾沉溺於台灣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嗎?

就讓我們跟著刑警、道士和兒童心理學家組成的三人小組,一起去探險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7
劇透警告
賀若芬是一位兒童心理學專家,有碩士資格、在教書中,某一日她被指導教授的一通電話和警員「請」去阿里山處理一件棘手的事物──三名大學登山客在山上遇到一位男孩,渾身髒兮兮、沒有識別的身分證件,男孩在警員與搜救員投餵兩大碗泡麵後力竭昏睡過去,而好幾位大人卻無法將男孩搬下山。
  直到賀若芬趕到,台北的警員也傳遞孩童身份資料來,聯繫上家長得知小孩的小名,才順利讓孩童小球被搬下山治療。但小球失蹤一案警方、巡山員如此大陣仗面對讓賀若芬感到懷疑,才得知小球不是第一位這樣失蹤的男孩,在小球之前已經有三位男孩如此失蹤。

  失蹤的四位男孩都是在搭乘列車(不管火車還是捷運)失蹤,他們都說自己遇到身穿長大衣的無臉男人,迷糊的下車是進到山林中,走上廢棄的鐵道路線。都有一隻鳥引導陪伴他們,直到男孩走出山林到被人發現,四位小孩都是男生,年紀在十三歲以下……
  小球作為唯一一位可以清晰說出自己經歷的案件關係人,刑警煙突將所有希望放在他身上,請求賀若芬盡量從小球口中問出更多細節。但這件事不管怎麼看都很懸疑,男孩家都沒有因小孩失蹤被勒索贖金,小孩除了餓肚子體力透支外身體都沒事。直到他們找上一位道士韓希元,對方一語道出四位男孩的農曆生日都是九月九日,他們不得不讓這位道士加入搜查,帶著小球重返阿里山深處,尋找被遺忘的記憶──

  這次的試讀範圍是前六十一頁,已經可以確定故事的大方向:被牽走的小孩和山林。小球口中說的「無臉、穿著長大衣的男人」,可以判定是黃色小飛俠(一種常被登山客在玉山附近目睹的……妖怪?),不管是飢餓疲憊不堪、在山林中以爲自己只走一晚卻失蹤三天,加上賀若芬讓小球得以下山時採「喚名」的方式,這些都是很典型的被魔神仔牽走的特徵與破解的方式。
  唯一在故事中多了一個「舊鐵道」元素,我對台灣的鐵路發展不太熟悉,目前來看可以從韓希元口中「先民開墾土地時自家鄉帶來的神像與神明」作為引線判斷,可能是這些神明在鐵道廢棄後被遺忘了、可能神想傳遞些什麼訊息,所以很期待這部分會在故事中發揮什麼作用。
  一句「我才是臺柱」出現在回家的男孩夢境中,但小球說口音比阿公說話還難懂,加上另外三位孩子聽出不同的詞彙,結合書名來看,更要判斷為「我才是太子」才對。而說到太子,臺灣民俗信仰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哪吒三太子了。
  所以……三太子想說什麼呢?

  張國立的小說文筆一向輕快又接地氣,穿插台語對話和日常常見的口白,讀起來更是親切十足,彷彿在看你家附近的阿桑與阿伯對話。故事主軸是失蹤與遺忘的神靈,其實還有一條附支線,是賀若芬一直被家中母親催婚,她疲於面對這些事物,彷彿女性身來就是要嫁人依歸。
  這些元素揉合在一起,成為《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一書,民俗味濃厚,卻又用非常「現代」的方式應對,變成有點彆扭、有點試圖釐清個所以然的感受。很好奇故事會用什麼方式收尾,還有太子採取讓孩子失蹤一方法,究竟想傳達什麼給人們,期待書籍出版後一睹為快。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7
《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是開卷便讓人愛不釋手的一部小說,一直以來都對於神秘、懸疑、推理、解謎、冒險元素的小說特別感興趣,因此在鏡文學的網站上看到試讀活動就報名了,甚至因為試讀後太想知道後續發展,而去書局自行購入一本閱讀。
  小時候是閱讀各種翻譯小說度過童年的,長大後偏好各式各樣的推理與懸疑小說,包含福爾摩斯、白羅、鬼吹燈等等,期待在書中所建構的世界遨遊,讓我的眼界得以走出按部就班的人生,乖乖讀書、考試、畢業,閱讀或許就是我最為叛逆的選擇。然而,對於自己的家鄉,我一直是有些迷離而生疏的,我所生長的故土,在我眼中是平淡、平板而過於熟悉的,我們所共享的傳說、傳統與思維模式,彷彿是理所當然的,讓我不曾深入了解臺灣這塊土地的文學。
  《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既玄幻又日常:有我所熟悉的全聯、便利商店、狹窄的公寓,也有我難以抵達而陌生的高山鐵路;人情世故、對話用語很大機會是我可能下一刻就會脫口而出的、對於那段山林歷史的疏離又讓我走進了綺麗的玄幻世界。正是這衝突的特點吸引著我,讓我一收到試讀本時,一看六十多頁,還暗自想說以試讀本來說是不是多了一些?然而實際閱讀後,卻想吶喊:太少了啊啊!我一邊數著還剩下多少頁,一點也不想錯過任何或精彩或平淡的片段,一邊催促著自己趕快去書店買一本回家以免看到試讀本結束因為接不上而懊惱,實在是過於精彩了,屬於我選書時的「好球帶」,能夠參加這一次的活動真是太過慶幸沒有錯過。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7
《臺灣神鬼傳奇: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試讀心得
你覺得這樣的機率有多大?
莫名其妙被失蹤,對象清一色男孩,特定的消失與現身模式,被尋獲後還有預知異象的能力,最詭異的都在農曆同月同日生。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超自然現象擁護者,耳邊應該已經響起x檔案的片頭曲。書中的心理學家和道教博士,彷彿是x檔案裡的男女主角,一個相信科學能回答任何問題,一個秉持信仰會印證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
對我而言,科學證明了你想的會成真,所以AI可能取代你我。古人說敬鬼神知天命,有時不得不向命運低頭,所以我也相信命運。
連續失蹤案究竟是縝密的犯罪陰謀,還是帶天命的男孩,執行神明的旨意。我想多數人就像故事中的刑警一樣,被這謎團重重的案件,一步步牽引到追凶的軌道上,相信證據在哪裡,真相就在那裡。
不過,有可能是我們想太多,也許一切的因緣巧合,真的只是剛好而已。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7
天外飛來的任務,讓兒童心理學家墜入男孩迷走森林鐵道的詭譎裡,真相是甚麼?

毫髮無傷的綁架案?
調皮孩童的脫序大冒險?
神靈的招喚?
......?

不論是仿若神遊歸來的男孩、焦慮、恐懼的男孩們家人、半途被攔截而來的兒童心理學家、被賦予追尋真相重任的警察們......,一律對於這3個月循環1次,從都市瞬間移動,巧遇廢棄鐵道車站,與無臉男「同行」,在「鴞」的引領下,回到現實「現世」的意外之旅,一籌莫展。

但凡總有例外,不同於前面3個男孩的驚恐、失憶或退避,目前最新神遊歸來的「小球」倒像是大夢初醒後的迫不及待分享,滔滔不絕的說著,員警不知該當作筆錄記下,還是視為故事的聽過,總之是讓整件男孩搭車失蹤記有了新發展,只是試讀篇章也差不多暫停了。

若非書介提及,試讀至此,其實故事的主角只出現了鐵道上的男孩,「太子」尚未登場,卻已讓讀著望眼欲穿,十分期待接下來的「臺灣神鬼傳奇」,讓我們一起來一睹《臺灣神鬼傳奇: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的真相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7
劇透警告
賀若芬是一位兒童心理學專家,有碩士資格、在教書中,某一日她被指導教授的一通電話和警員「請」去阿里山處理一件棘手的事物——三名大學登山客在山上遇到一位男孩,渾身髒兮兮、沒有識別的身分證件,男孩在警員與搜救員投餵兩大碗泡麵後力竭昏睡過去,而好幾位大人卻無法將男孩搬下山。
直到賀若芬趕到,台北的警員也傳遞孩童身份資料來,聯繫上家長得知小孩的小名,才順利讓孩童小球被搬下山治療。但小球失蹤一案警方、巡山員如此大陣仗面對讓賀若芬感到懷疑,才得知小球不是第一位這樣失蹤的男孩,在小球之前已經有三位男孩如此失蹤。

失蹤的四位男孩都是在搭乘列車(不管火車還是捷運)失蹤,他們都說自己遇到身穿長大衣的無臉男人,迷糊的下車是進到山林中,走上廢棄的鐵道路線。都有一隻鳥引導陪伴他們,直到男孩走出山林到被人發現,四位小孩都是男生,年紀在十三歲以下⋯⋯
小球作為唯一一位可以清晰說出自己經歷的案件關係人,刑警煙突將所有希望放在他身上,請求賀若芬盡量從小球口中問出更多細節。但這件事不管怎麼看都很懸疑,男孩家都沒有因小孩失蹤被勒索贖金,小孩除了餓肚子體力透支外身體都沒事。直到他們找上一位道士韓希元,對方一語道出四位男孩的農曆生日都是九月九日,他們不得不讓這位道士加入搜查,帶著小球重返阿里山深處,尋找被遺忘的記憶——

這次的試讀範圍是前六十一頁,已經可以確定故事的大方向:被牽走的小孩和山林。小球口中說的「無臉、穿著長大衣的男人」,可以判定是黃色小飛俠(一種常被登山客在玉山附近目睹的⋯⋯妖怪?),不管是飢餓疲憊不堪、在山林中以爲自己只走一晚卻失蹤三天,加上賀若芬讓小球得以下山時採「喚名」的方式,這些都是很典型的被魔神仔牽走的特徵與破解的方式。
唯一在故事中多了一個「舊鐵道」元素,我對台灣的鐵路發展不太熟悉,目前來看可以從韓希元口中「先民開墾土地時自家鄉帶來的神像與神明」作為引線判斷,可能是這些神明在鐵道廢棄後被遺忘了、可能神想傳遞些什麼訊息,所以很期待這部分會在故事中發揮什麼作用。
一句「我才是臺柱」出現在回家的男孩夢境中,但小球說口音比阿公說話還難懂,加上另外三位孩子聽出不同的詞彙,結合書名來看,更要判斷為「我才是太子」才對。而說到太子,臺灣民俗信仰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挪吒三太子了。
所以⋯⋯三太子想說什麼呢?


張國立的小說文筆一向輕快又接地氣,穿插台語對話和日常常見的口白,讀起來更是親切十足,彷彿在看你家附近的阿桑與阿伯對話。故事主軸是失蹤與遺忘的神靈,其實還有一條附支線,是賀若芬一直被家中母親催婚,她疲於面對這些事物,彷彿女性身來就是要嫁人依歸。
這些元素揉合在一起,成為《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一書,民俗味濃厚,卻又用非常「現代」的方式應對,變成有點彆扭、有點試圖釐清個所以然的感受。很好奇故事會用什麼方式收尾,還有太子採取讓孩子失蹤一方法,究竟想傳達什麼給人們,期待書籍出版後一睹為快。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7
初識張國立的著作是旅遊目的。好些年前,即將初次造訪義大利這個國家,想要了解一個地方、探索當地人文,除了風情萬種、琳琅滿目的深度旅遊書,也必然要從描繪親訪當地經歷的書籍下手,於是遍讀了張國立數部與夫人一同尋訪義大利的作品。自此,陸續跟隨了幾部描繪歷史與民俗的故事與小說,深刻體驗作者用平實而詼諧的口吻,把這些或者直白、或者曲折的內容帶給讀者的功力。

這本張國立的新作品,故事發生在當代,然而背景卻是滿滿的歷史,中間用一條我們稱為「民俗」的線牽著。在第一部【新高口駅的失蹤案】中,主角男童是如何從當代的捷運「轉乘」到早在日據時期,從深山中載運木材出來的山林支線?帶領男童走出森林的鳥(鴞?為什麼不是斑鳩或是麻雀?)在故事裡又扮演什麼角色?事發之後男童深刻恐懼著地震、多位當事男童巧合地同一天生日,又在整起事件中扮演什麼伏線?而伴隨這些問號的,是作者的詼諧(原來老媽逼婚背後有個神愛世人的崇高目的),以及「科普」(原來台灣的森林覆蓋率超過 60%)。

在淺讀了這部新作品的前幾頁,便開始期待著故事的後續發展。期待作品上市後,能夠在幽默與知性的過程中,解開這一片懸疑的問號。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7
初識張國立老師的著作是旅遊目的。好些年前,即將初次造訪義大利這個國家,想要了解一個地方、探索當地人文,除了風情萬種、琳琅滿目的深度旅遊書,也必然要從描繪親訪當地經歷的書籍下手,於是遍讀了老師數部與夫人一同尋訪義大利的作品。自此,陸續跟隨了幾部描繪歷史與民俗的故事與小說,深刻體驗作者用平實而詼諧的口吻,把這些或者直白、或者曲折的內容帶給讀者的功力。

這部新作品,故事發生在當代,然而背景卻是滿滿的歷史,中間用一條我們稱為「民俗」的線牽著。在第一部【新高口駅的失蹤案】中,主角男童是如何從當代的捷運「轉乘」到早在日據時期,從深山中載運木材出來的山林支線?帶領男童走出森林的鳥(鴞?為什麼不是斑鳩或是麻雀?)在故事裡又扮演什麼角色?事發之後男童深刻恐懼著地震、多位當事男童巧合地同一天生日,又在整起事件中扮演什麼伏線?而伴隨這些問號的,是作者的詼諧(原來老媽逼婚背後有個神愛世人的崇高目的),以及「科普」(原來台灣的森林覆蓋率超過 60%)。

在淺讀了這部新作品的前幾頁,便開始期待著故事的後續發展。期待作品上市後,能夠在幽默與知性的過程中,解開這一片懸疑的問號。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