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被騙?破解金錢騙局、假新聞、政治謊言背後的詐騙機制 (電子書)

88折$ 316
4.5 /5
2位讀者評分
5
50%
4
5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24/09/24
書評:為什麼我們會被騙?破解金錢騙局、假新聞、政治謊言背後的詐騙機制
Nobody’s Fool: Why We Get Taken In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整體評價: ★★★★☆
内容部份關於偏誤、部份關於邏輯,並加上一些動機或應用的敘述。
----------------------------------------------
通用程度: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翻譯排版: ★★★★✫
----------------------------------------------

【內容】
内容部份關於偏誤、部份關於邏輯。雖然偏誤本身必然就是有邏輯上不完整的地方,但通常指一些特定已被歸類並賦予專有稱呼的狀況。並加上一些動機、應用、或盲點的敘述。

因是美國書籍譯本,敘述上無可避免多會用美國的事情狀況當案例。故雖然文章撰寫上易讀,但台灣讀者對所舉案例不會特別親近。

其屬譯作書共通,但這邊特別列出是因:本書一個作用是提醒讀者對事情保有警覺心。人看到不熟悉不常見的東西時會較有警覺心,也較容易把自己與案件抽離思考(如台灣讀者對於不熟的美國事例)。但是對常看到或熟悉的講法套路,就較難有警覺心保持認為其「可能有問題」。因如果事事都要管都要懷疑,會活得比較累、也沒那麼多時間。


【實用價值】
對一般人多少都具在偏誤、邏輯理解上的實用性。對遭蓄意欺騙或誤導則為預防或是制衡。

另外就本書所述內容上,讀者最好是有國中數學統計、到大一統計學概論之間層級的統計學或是對數字的基本觀念。本書所述的錯誤許多可歸類於這種對數字與狀況的整理之上。相對的,單純的文字上的欺騙則不需要太多解釋就可以理解,也與學歷比較沒有直接關係。


【翻譯與排版】
翻譯:算是順。但不算花了很多時間修飾,也有一般程度的誤植/漏字頻率(初次閱讀時每200頁發現約2~5處)。

排版:原文書於 2023/07/11 出版,繁中譯本 2023/12/25 出版。譯本很快(1年以內)。


----
最後拉回一下主題,避免結尾方向變得奇怪:
本書内容部份關於偏誤、部份關於邏輯,並加上一些動機或應用的敘述。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5/23
作者繼<<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後,再推出一本探討人類心理偏誤和行為關聯的科普書。<<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提出許多生活中常見,卻鮮少被注意到的心智錯覺,如注意力錯覺、記憶力錯覺、因果錯覺等。這本書則檢視現實中,有心人士如何利用人們的心智慣性和陷阱來進行詐騙。
內容分為習慣和陷阱兩部分,即容易被騙的習慣和騙人的陷阱。
這些習慣有專注、預測、信念和效率。以下略提專注和信念。
專注
專注是人類演化的產物,早期人類需要專注來進行獵捕和避免被獵捕。專注的好處是調度心智資源於主要目標,但卻容易窄縮視野,對目標以外視而不見。魔術師的表演就是利用觀眾專注習慣的典型例子。
再舉我的例子,有一次我到公務機關換發證件,臨櫃填表時的表單上有個項目是一般人容易誤填的地方,作業人員已將此部分特別框註並貼在櫃檯明顯處, 抬頭即可看到。但當時只想快完成表格的我,完全沒有注意抬頭即見的提醒,最後還是填錯了。
緊張的情緒和壓力的情境,往往讓人更專注眼前的任務,限制我們的放射性思維去覺察其他更好的選項或偵測不尋常處,專注力是零和遊戲,無法既深又廣。以前我參加考試時常會患得患失,加上時間的限制,往往一拿到試題就一路寫下去,其實應先概觀整份試券,翻翻頁面或確認所有題型,就可以避免許多像複選題寫成單選題或選錯的答成寫對的等低級錯誤。
信念
人對世界的運轉會有許多假設,有些假設至關重要而形成信念,保有這些信念會讓我們比較安心地生活下去。如我們相信明天太陽依舊會存在。
但有些詐騙會利用意識形態來加強偏差的信念,如邪教會以末日即將來臨,對信徒進行斂財或以業力回報來對不忠誠的信徒進行強制行為等。
值得注意的是,會形成固著的信念和教育程度及智商無關,你可看到新聞報導裡,不少邪教的信徒是高知識份子,他們最後成為受害者甚至加害者也不足為奇。
教育程度高不代表辨識騙局的能力也高或較不易上當。專業人士只是在其專業領域知道誰在胡扯,一旦在其他領域形成固著的信念,便容易陷入有意無視(willfull blindness),對與其信念矛盾的證據都被無視。
詐騙者常利用的陷阱有一致性、熟悉、精準和效力。以下略提熟悉和效力。
熟悉
這也是演化上為生存下來形成的快捷鍵。當面臨抉擇時,我們會先問熟人的意見,如買一本書會看封面的名人推薦,我們對這些名人有一定的熟悉感,相信他們的推薦不會讓我們失望;到一家新餐廳前會先看 GOOGLE 的網路評價,因為熟悉的評分系統和留言比較不會讓我們踩到地雷。細想這背後的熟悉感會不會也存有誤區?名人的推薦,是否是礙於出版社的人情或和作者的交情,書也沒看就掛名?餐廳的五星評價有多少是因店家按讚送折價券來的?
效力
這章很有反轉效果,許多當前有名的心理研究都被打臉,其中不乏有名的學者。如讓受試者看一些和老化有關的詞彙,之後受試者會不經意模仿老人的生理狀態,像行走速度變慢或彎腰駝背等,這種用很小的干預手段介入,卻如蝴蝶效應般改變人類的行為,稱為促發效應,但後來實驗並無法重複相同結論;又如姿勢的改變會影響體內激素的分泌,維持所謂的”力量姿勢”會增加體內睪固酮的量,讓人更有吸引力,甚至風險容忍力也較高,該研究在TED演講上有超高瀏覽量,原始作者後來出面否認當初的研究結果。
這些偽科學,往往都是因為無法在雙盲和隨機的研究條件下重現而被證偽,但效力陷阱常深植人心,即使後來被新的研究批駁得千瘡百孔,卻也很少消失。
書中對於這些心智慣性和陷阱也提出因應之道。如對於過度專注的習慣,你可以就對方的內容想想“是不是少了什麼資訊?”,你聽到比爾蓋茲、賈伯斯輟學後而成為科技巨擘的例子,可以想想其他因輟學而失敗的人是不是更多,提醒自己別陷入倖存者偏誤。
當一檔基金的投報率或新藥的治癒率以一個精準數字呈現在眼前時,讓人覺得有科學依據、專業而不容質疑。這時若加上圖相或圖表,會對受眾有定錨效果而更容易接受,如有研究指出,定價越精準的住宅,最後成交價也較高,因為精準的定錨讓人感到議價空間不大。這時你可以拋開被精準數字的綁架,問對方這個精準數字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或自問這種案例得到這麼精準的數據合理嗎?以常見的人類性格分類來說,精準地將複雜的人性分成十二型或十六型合理嗎?如果數週後作第二次測試,和第一次結果不同,代表人會在短時間內變換性格嗎?人性格的複雜性應該像光譜般橫跨不同分型,看似精準的定型並不正確。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