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贏家:大熊鎮3(上+下)【精采試讀本】 (電子書)

0
5 /5
14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14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4/07/09
雖然這是<大熊鎮>系列的第三部,但這本書的介紹有提到可以當做獨立的故事來閱讀,雖然跟過去的故事有相關,但獨立閱讀會有樂趣。我剛好只看過第一部<大熊魂>,沒看過第二部,卻也能把故事看下去,因為作者也很貼心的會介紹每一個出場人物的特色並提點他的過去,在閱讀上不會困難,缺點就是書變得很厚啊(上下兩冊喔)。而我看的第一部剛好在這部中也算是主角,所以等於是知道主角怎麼走出了心中的傷痛,也算是完結了第一部啊。

我覺得如果有嚴重道德潔癖的人,可能不太適合這本書,因為裡面不是單純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整個城鎮給人的感覺,我覺得很像早期香港的九龍城寨,充滿了義氣而不是正義。所以很多小罪小惡感覺是被允許的,而大的罪行有些也會在交換條件上不被揭發,就像是早期的香港都靠著黑社會維持地下制序的感覺,這裡的很多事情都靠著義氣的黑皮衣男人們來解決啊。所以你不會得到正義伸張的快感,但是你能了解現實的運作(俗稱社會事),就是如此靠著利益交換來運行啊。

在<大熊魂>中,凱文跟瑪亞的下場是好的嗎?我覺得很難決定。但是對比在這部中,類似情況的露絲,也許瑪亞的情況就是好的了。很多事不是單一個原因造成的,可能是家庭、可能是社會、可能是金錢、可能是運氣,但人死了就沒有任何可能了,只有活下去才會有可能,就像瑪亞重新站起來之後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凱文還是受良心的譴責,但死去的人就沒有其它的可能了。我想這就是作者引導大家來思考的地方吧。

這是天培文化於2024/7/1出版的作品,作者菲特列.貝克曼有許多千萬銷售小說,像<明天別再來敲門>(大推)、<清單Hold不住的人生>、<阿嬤要我跟你說抱歉>等,個人覺得他的寫法閱讀起來非常順暢,場景的切換也非常有節奏感,能輕易的在腦中就想到那個精彩動作畫面,個人是覺得蠻推薦閱讀的喔。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7/08
作品來到第3集,更是以大熊鎮與海德鎮的對立、衝突、合作與理解進一步為現代人的群像做更深入的解讀。冰球的世界裡,運動員全心全意將生命奉獻給冰球,那麼在他們生活的環境裡呢?當自然的風暴來襲,作者的筆觸宛如電影的分鏡,使讀者看見人們的聚集與離散,就像是踩在冰館的冰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那些經歷過的短時間勝利與與特定的時刻,是比賽場上的獨特經驗;相對地在隨時會有暴風雪的大熊鎮以及海德鎮,人們的連結更是如此。一瞬間共有的美好經驗,會帶領這些人們走向更遠的地方,也有可能在生命的延續裡,仇恨在理解以先。
作品分為上下集,內部的世界觀是一個非常完整的社會,善與惡的共存以及真相的探詢,以及自己之於群體的位置和方向都十分重要。這些發生在兩個城鎮的各樣事情都猛然在讀者的心中留下一抹痕跡,我們彷彿就是諸多事件的旁觀者,名為「現代性」的形狀與我們的生命結合。就算只是旁觀也對種種慾望生成的模樣難以抽離。大熊鎮與海德鎮其實沒有差別,這是互相映照彼此的「島」,是在他們尚未意識以前就已經愛上對方的兩個島。因此,大熊與海德在冰球運動上衝突,在球場之外的世界怒目相視,他們都看見自己的瑕疵,成為刺在眼中的樑木。但是作者並未讓兩個相似的鎮要區分出誰高誰低,反倒藉由不斷在這個城鎮裡堅強的女性們,作為連接彼此的手。這些女人們,她們並非拋棄身為大熊或海德的一份子,而是她們明白這兩個城鎮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榜樣」。男人們有實質的力氣在球場與自然災害中拯救他人,女人們則有自己獨特的智慧。歲有留給她們的並不只有凝視男性的身影,而是成為最好的助力。
真正的贏家,是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不傷害自己,不貶低他者,記得永遠都有人愛你就足夠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7/07
球類運動的初衷,原來應該是凝聚大家的向心力,一個城鎮有自己所屬的球隊,進一步可以讓在地民眾有歸屬感,但是在《大熊鎮—最後的贏家》裡,冰球比賽反而是挑起大熊和海德,這兩個多年來彼此仇視的小鎮衝突的原因。爭奪資源、互相報復……一章又一章,令人感嘆,不知這樣的對立何時才有停止的一天?然而若是閱讀這些人們的生活,其實他們都像是你我身邊良善的鄰人,他們愛自己的家庭、朋友,然而一旦牽涉到利益,卻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可以無視運動精神,只為了不讓對手獲勝,他們享有幾乎完全重疊的生活圈:醫院、學校,卻一次又一次的陷入各種對立、衝突。似乎只要是冰球,大家便集體瘋狂失去理智。
而由此衍生而來的,政客介入的糾葛,其實藉由煽動雙邊的仇恨,政客正可以得到利益,只是要適時跳脫混亂的局面,從旁觀者的角度理性判斷,又談何容易呢?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7/07
大熊鎮,首部曲原名《大熊魂》,
2018初版出版時我就已經讀過了首部曲,
當時以為他就是單一本完結的故事,
只覺得這個故事跟我印象中的菲特烈.貝克曼很不一樣,
不是詼諧幽默又溫暖的勵志故事,
而是很沉、很重、很痛,
幾乎令人無法呼吸,卻又捨不得放下書來喘息,
這次一口氣看完三部曲,更是如此。

雖然第二、三部都會有前情提要,
但強烈建議還是乖乖照順序閱讀唷!

習慣快節奏作品的話,
會覺得這系列作品的步調有點慢、語句也常常重覆,
但後來發現正因為這樣的節奏,
更可以讓讀者完全進入大熊鎮的世界,
徹底愛上那些既堅強又脆弱的角色,
當事件爆發時,衝擊才更強烈。

大熊鎮,是一個為了冰球而活的森林小鎮,
在這裡,冰球就是一切。
偏執嗎?絕對是的。
但這個一無所有的小鎮,
如果再沒有冰球這個寄託,早已分崩離析。

這個很長很長,讓孩子成為少年少女、再成為大人的故事,
從一場跟冰球有關的性侵案開始。

在第一部,我們可以看見強暴受害者跟其他案件受害者的不同
她們不但要活在陰影之中,還被質疑、被歧視、被霸凌,
讓她永遠會自我懷疑,是不是我的錯、是不是我活該。

「對施暴者來說,強暴只是幾分鐘的事。對受害者來說,卻永不停止。」

所幸,這個小鎮還有善良而誠實的人,
願意為了瑪亞挺身而出。
所幸,瑪亞比誰都堅強,
她的報復手段拯救了自己。

如果故事停在這裡,雖然有點意猶未竟,
倒也不失為一個餘韻深長的結局。

但作者花了好幾年又寫了第二部、第三部,
把其他人的故事、把整個小鎮的故事,
所有的好與壞、傷痛與勇氣、甚至是政治操作的醜惡,
通通展現在我們眼前,卻不多做評斷。

「好人和壞人的複雜之處就在於,我們大多數人同時身兼兩個身分。」

這是一個很痛、甚至很醜陋的故事,
但也有著無與倫比的美麗與勇氣。

我很難用一篇無論如何都嫌太短的文章去描述這個故事在我心中留下的痕跡,
我只能說,經過幾十個小時的閱讀之後,
我沒辦法不佩服瑪亞、沒辦法不喜歡安娜、更沒辦法不愛班吉,
沒辦法不為阿麥的努力動容、沒辦法不祝福波波,
同時也忍不住深深深深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經歷那麼多,
即使她沒有那麼棒也沒關係。

這是一個關於成長與傷痕的故事,
但並不只是關於青少年的,更是關於父母的。
需要誠實面對自己、需要最真摯的友情的,
需要在目標與妥協、犧牲與把握之間找到平衡的,
並不只有青少年而已,成人的生活更是如此。

「所有的成人都會在某些日子感到特別無力。
當我們再也不知道花這麼多時間奮鬥,到底是為什麼;
當現實生活裡日復一日的煩惱淹沒我們,讓我們懷疑自己還能撐多久。
神奇的是,我們竟然可以撐過比我們想像還久的時日而不崩潰。
糟糕的是,我們永遠無法預期到底有多久。」

雖然是發生在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小鎮上的故事,
但其實,同樣的情節很可能就在我們身邊,
只是我們常常忘記了如何去感受、如何真切的去愛,
甚至是刻意不去在乎那些冰面下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都盼望所有的故事都有簡單的結局,
因為我們希望真實的人生也是如此。」

只可惜,這個故事一點也不簡單美好──
正如同我們的真實人生。
也還好,這個故事終究還是有著希望──
也如同我們的真實人生。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7/06
大熊鎮來到第三集,沒看過前兩集的我,讀起這本書也毫不費力。故事從一場暴風雨開始,森林樹木倒塌,兩個宿敵小鎮——大熊鎮與海德鎮——彼此的關係也經歷倒塌、重建。

比起主角,阿麥這個角色最令我印象深刻,他讓我想到那些快要被壓垮的學生們。

阿麥是瑪亞這場暴風雨後出現的大熊鎮冰球新星,從不被看好到嶄露頭角,聲勢水漲船高,他是大熊鎮孩子的偶像,連宿敵海德鎮的孩子也不禁崇拜他,一但順利錄取國家聯盟的職業球員,那就是一個「貧民窟孩子大翻身」的故事。然而愈接近成功、壓力愈大:

「然後「我能夠」變成「我將會」,「我將會」又變成「我必須」。這時你已經必須一路打上去了。希望變成壓力,快樂變成焦慮。」

近幾年我看過好幾位「阿麥」在升學路上,因為「希望變成壓力,快樂變成焦慮」而對原本熱愛的學科失去信心,甚至生病。

「假使他原本應該進三球卻只進兩球,超市裡的老頭們就懶得停下腳步讚美他。」
這不就是那些好不容易考了90分還被問「為什麼別人可以95你不行」的孩子嗎?

這些幾近崩潰邊緣的阿麥們,有誰看到他們的呼救?他又真能呼救嗎?特別把阿麥這段細讀數次,他讓我想到正在拼分科的學生,有時候更大的壓力其實不是自己,是外界的期待。想跟分科戰士們說:你努力到現在,很夠了,你不虧欠誰,盡力就夠了!

菲特烈長於心理描述,各個人物因為身份、關係的不同,有著不同的心理糾結,透過細膩無比的描述躍然紙上。

特別推薦父母、師長與孩子共讀這本書,內容和國、高中生活接近,孩子很輕易可以找到共鳴,父母師長也可以在書中看到自己的縮影,更棒的是,作者精闢的心理描述,可以讓彼此了解彼此內心的想法。章節雖然多,但一天讀一小章剛好,吃個早餐就可以讀完一篇,然後分享彼此的想法。「如果是你會怎麼做?」「你覺得OOO怎麼樣?」我想這本書不止適合愛看書的孩子,想培養閱讀能力的孩子,給自己多點時間,也可以在這一小章、一小章中,慢慢體悟。

這本書有Me, too、有媒體識讀、有競爭與壓力、有逃避與面對,探析青少年心理、討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暴風雨過後,誰是最大的贏家?

我想是勇敢、正直且不逃避的人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7/04
瑞典暢銷作家菲特烈.貝克曼(Fredrik Backman)以#MeToo事件為基底,撰寫了情感豐沛的「大熊鎮」三部曲。《最後的贏家:大熊鎮3》作為三部曲的結尾,除了需滿足讀者期待的完美句點,作者會在作品中帶給讀者何種出乎意料的精彩火花,更是決定了作品的質感與高度。在完整試讀大熊鎮第三集後,我認為作者不僅善用前兩集的劇情鋪陳,為第三集開闢更為豐富且寬廣的格局,在人物刻劃與情感堆疊的書寫方面更上層樓,讓「大熊鎮」的故事成為餘韻無窮、感動人心的文學佳作。

大熊鎮三部曲的書名向來帶給我深刻的感觸。第一集《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道出了一起突發事件的降臨,宛如超乎預期的外力突然擊中平整的玻璃表面,或許當下並未造成極大的破壞,但那份傷害仍在內部默默地蔓延、發酵,裂痕無聲無息地逐漸擴大。
第二集《為了你,對上全世界–大熊鎮2》,象徵了#MeToo事件的相關人士盡力掙扎、奮力從低谷爬起的形象。書名中的「你」可以指想守護的深愛之人,亦可以指默默舔舐傷口的自己。而「全世界」則意指與自己立場相左的外界,也許是長期站在大熊鎮對立面的海德鎮,更甚者其實是指狀似冷漠無情、實則只是害怕失去原有平靜的大熊鎮民。
第三集《最後的贏家:大熊鎮3》,看似意指在大熊鎮故事中曾經失意、跌落谷底的角色們終將逆轉勝,但試讀本集後反而會省思,所謂的「贏家」是贏得了什麼?該贏到什麼程度才能稱之為「贏家」?

相較於前兩集的書寫重點,放在#MeToo事件相關人士與外界的抗衡,《最後的贏家:大熊鎮3》則回歸角色內心的探索與整頓,並為宛如世仇的大熊鎮和海德鎮開啟新的交流契機。
在本集故事中,我看見在#MeToo事件中首當其衝的受害者瑪亞一直努力走出陰霾,她以為只要選擇遺忘、假裝那樁不堪的往事不曾存在,她就能做回原本天真單純的自己,但一切只是自欺欺人。然而瑪亞在意識到此點後並未因此自暴自棄,她很幸運地擁有愛她的家人以及一路支持著她的閨蜜安娜,這使得她的療傷之路雖然走得磕磕絆絆,卻也能一步一腳印的逐漸成長蛻變。
我看見大熊鎮和海德鎮在冰球之外,其實彼此是可以和平相處的可能性。也看見了其他角色在黑暗中互相扶持、各自摸索,試著讓自己不再被過往的陰霾束縛,努力成為更好的人。亦看見角色們在失去摯愛後,如何讓自己擁抱傷痛,重新面對沒有摯愛相伴的未來的堅韌。

回頭再看本集的書名:最後的贏家,作者藉由大熊鎮的故事,告訴讀者——不輕言放棄自己的人,是贏家;努力走出低谷的人,是贏家;能為自己開闢出沐浴在陽光下的未來,更是最大的贏家。人生苦短,生活不容易,做人更是困難。沒有人想要遇到低潮,但漫漫人生之路難免會有天外莫名飛來的石子,打擾平靜的日子。此時不妨翻開《最後的贏家:大熊鎮3》,與書中角色一起尋覓暗夜中的曙光,再度拾獲邁步前行的勇氣。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7/02
以下文字透露部分情節,請斟酌閱讀。


「你看沒看過冰球比賽?你看沒看過他們受的傷?如果對手看見球員害怕了,下手就會更兇狠十倍,所以他們學會假裝什麼都不怕。就像……戰士。」

我們或許都來自這樣的一個地方,它的風景不是最美、名聲不是最好,平凡到不能再更平凡,就連我們自己偶爾都不那麼喜歡的地方,可是只要一有外地人批評,我們馬上就要拚命,那就是──故鄉。

故事中的大熊鎮也是這樣的一座小鎮。沒有什麼特別拿得出手的成績,唯有冰球是他們的驕傲。這個鎮上老老少少或多或少都跟冰球有關,每一個人都是這個巨大冰球隊的一員。他們是球員、球員的死黨、球員的家人、球員的仇人……身為大熊鎮的一份子,註定無法擺脫也無法逃離冰球在生命中的意義。

/

「冰球最難的就是改變你的心態,改變心態最難的就是你對自己的看法。」

大熊鎮與海德鎮的居民在媽媽肚子裡時或許就已經結下樑子,不為別的,只因各自擁護自家的冰球隊伍,哪怕表現再不好也一定是對手的錯,自家的永遠是最棒的。就是這般溺愛,就要這麼盲目,因為既然無法選擇出身,便只能昂首與出身為伍。

但是故事中也有一些人跨越了大熊鎮與海德鎮禁忌的界線(如果真有界線)。例如安娜,討厭冰球但更討厭海德人,卻陰錯陽差和來自海德的一名女性合作,在暴風雨侵襲的森林中救下新生兒。或許在天災人禍面前,莫須有的憎恨與對立都顯得可笑又渺小。例如瑪亞,做為性暴力的受害者一方,只因加害者是全鎮最閃亮的冰球明星,她便被質疑、唾棄甚至驅逐,這樣的她還有義務愛自己的家鄉嗎?例如阿麥,出身自貧民區,總覺得自己是因著過人的冰球才華才被善待,若有一天自己不再那麼優秀,是否還能被接納為一份子?

/

「沒有哪種人生像青春;沒有哪種愛像初戀;沒有哪種朋友像隊友。」
故事中還有好多好多,可愛又可恨的大熊人與海德人。他們有自私的一面,為了所謂的榮譽或大局而犧牲少部分人的權益;他們有可愛的一面,會在鎮上的精神指標離世時,從小混混到小嬰兒都安安靜靜地憑弔;他們也有平凡的一面,平凡的爸爸媽媽兒子女兒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為了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小事爭論或和好,也煩惱著繳不完的帳單和闖不完的禍。但是他們不怕,因為他們有冰球,還有永遠為彼此撐腰的家人與隊友。

這邊點出幾段我特別喜歡的人際關係。首先是出身自敵對小鎮的泰絲跟波波,根本現代版羅密歐與茱麗葉。優等生女孩配上善良男孩,再加上反差萌的外型差,以嗑CP的角度而言是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對;再來是瑪亞與安娜。對瑪亞而言,她無法想像其他人的人生中沒有安娜這樣的好友,到底要怎麼活下去?一個能在任何場合找到啤酒,並且陪你不管明天地醉,永遠在身旁挺你的朋友。而對安娜而言,她或許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像瑪亞一樣,願意在狹窄的火車廁所內彈吉他唱歌給自己聽的朋友。雖然安娜好氣,瑪亞在性暴力事件過後離開了小鎮,但是她更氣的是自己沒能保護最珍貴的朋友。

然後是艾莉西亞與蘇納還有砰。退休的老冰球教練、充滿冰球天分的小女孩,與一隻愛吃肝醬的狗狗,他們不是在談論冰球就是在去冰球場的路上;又或者是扮演著彼此的家人,去學校去醫院陪伴對方解決各種問題(當然有許多時候都是在一起享用果醬三明治)我想沒有比這更純粹更可愛的友誼了。最後是班吉,怎麼會有人不愛班吉?他是瘋狂的冰球選手,也是浪跡天涯的癮君子,更是在眾人淚眼中重返故鄉的兒子、弟弟、朋友。他沒有超能力,卻以英雄的姿態活在每一個人心中。

/

起初讀到書名《最後的贏家──大熊鎮3(上+下)》,我以為會是商戰類小說(書中確實也有一段精彩的利益交換戰役),或者是熱血運動小說(書中也的確有一些冰球比賽片段描寫)但我認為最精華的還是在於每個角色之間的關係描寫。它不是像推理小說那樣複雜的鋪陳,而是很坦白地告訴你:他是她見過最有天分的冰球選手,她們兩個從出生時就是死黨,他的姐姐被他強暴了,她的丈夫被童年好友出賣,他賣了一把槍給他……這些事情都已經是定局了,但是每個人物的心思卻隨著彼此日常的對話與小小的互動而泛起漣漪,並在關鍵的時候牢牢攫住即將倒下的隊友。

「春天來了,接著是夏天。幾乎令人難以承受。但是秋天會來,轉瞬即逝,最後冬天會給我們紮實的一拳。日子並非繼續下去,而是重新開始,一切又有了可能。任何事都可能發生,全世界最好和最美麗和最偉大的冒險。」

我很喜歡尾聲這段話,很像這整個故事帶給我的感覺。生命中有得分的精彩好球,也會有被對手打得滿頭包的至暗時刻,可是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每一天都會是一場新的比賽,而你就是掌握動向的唯一球員。讓自己成為贏家,盡情享受比賽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7/01
最後的贏家──大熊鎮3

※本文可能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每每在翻開一本書之前,就算過程讓我難過,但我總認為它會迎來好的結局,所以我想著前兩集都那麼沉重了,總該迎來陽光了吧,可是為什麼依然讓我痛了這麼久,久到連結局都是苦澀的。

「文字無法形容椎心之痛」

沒錯!就是這種感覺,閱讀完後我沉澱了一下子,想著該怎麼分享這套書呢?但就像這句話一樣,我似乎無法用文字表達出我的痛與愛,它讓我很難過但也真的讓我很喜愛!

就算沒有看過前兩集的書友也別擔心,單獨閱讀第三集一樣可以了解來龍去脈,只是當然故事就沒那麼細膩了,所以我強烈建議三本都要看,絕對不會後悔.ᐟ.ᐟ.ᐟ

第三集主要講述,那些離開大熊鎮的人們,因為一場風暴一場葬禮,大家不約而同回到了大熊鎮,他們重新找回以前的感覺,讓彼此再次緊密在一起,那些愛與恨從來不曾離開,他們依然熱愛冰球,大熊鎮與海德鎮也依然有打不完的架,悲劇與幸福同時降臨在這個小鎮,儘管只是個小鎮,但這是屬於他們的大熊鎮,這是他們的歸屬,他們永遠的家。

也許結局讓我難過,但其實也是非常完美的結局,故事把每個人物往後的樣子都交代得很清楚,大部分人都活成最美好的樣子,若是沒有過去的那些點點滴滴,也許就沒有將來成功的他們,不論過了多久,他們永遠不會忘記在大熊鎮裡一起經歷過的一切,非常推薦所有書友閱讀這套書,真的很好看!

“我不知道你在哪,朋友,但一百年後我們會再見”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6/28
劇透警告
試讀心得
不得不佩服菲特烈.貝克曼說故事的功力,在《為了你,對上全世界——大熊鎮2》中才那樣緊揪著讀者的心,續作立即以富有溫度的文字,撫慰了人們心靈上的陰鬱。

冰球明星球員強暴事件已經過去兩年,大熊鎮的人們也開始了新的生活。作者以優美流暢的文筆,娓娓述說兩座小鎮上發生的點點滴滴,其中涵蓋校園霸凌、官商勾結等社會議題,也呈現了中年失婚危機、父母面對孩子成長的失落,以及父母初次得知孩子戀愛的苦惱。作者將角色的心理活動描繪得十分細膩深刻,讓讀者深刻感受到其中不知所措、患得患失的複雜滋味,也讓人體會到,家人無私的愛足以讓曾經受傷的孩子拼湊回完整的自己,是療傷止痛的一帖良方。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傷痛,也都努力的想走出傷痛。《最後的贏家——大熊鎮3》可以說是一個療傷與成長的故事,它告訴我們黑暗後終將迎來黎明,正如兩座小鎮的重生始於一場暴風雨;死亡的同時也有新生命的降臨;一場喪禮讓原本敵對的兩人盡釋前嫌;兩鎮共用冰場而引發的衝突,促使大熊少年和海德少女的戀情萌芽……好人也會作惡,壞人也會行善;愛會使人堅強,也會使人軟弱。凡事往往一體兩面,沒有絕對,但不管發生什麼事,世界照舊運作,時間不會停止,因此要學習當自己找到快樂時大方接受,被悲傷纏身時設法掙脫。

身為大熊鎮的書迷,很開心能陪伴著那些躍然紙上的少年、少女成長,看著他們來到介於孩子與成人間的尷尬年紀,有些地方改變了,有些特質卻不曾改變。心疼瑪亞始終未忘記強暴事件的陰影,但在幫助小女孩後意識到自己是個有能力解決問題的大人,可以鼓起勇氣走過如噩夢般糾纏她的慢跑道;心疼阿麥肩負眾人期待的壓力,雖一度被擊垮,但憑藉著對冰球的熱愛重新找回了自己;心疼班吉被揭露性向後自暴自棄,不知如何隱藏內心的不安全感,卻一直勇敢的保護著身邊的人;心疼安娜歷經戀人死亡的悲傷,卻能將痛轉化為更多的愛,保有那顆純樸善良且樂於助人的心……在閱讀大熊鎮系列作的同時,相信不只是故事中的角色,讀者的心也會隨之一同變得柔軟而堅強。

故事視角在不同人物間切換自如,宛如電影分鏡般,讓我們有機會從不同人物的角度切入事件。作者有時甚至會幽默的與讀者玩起文字遊戲,故意設下一些帶著懸疑與曖昧的陷阱,當翻閱到後頭,懊惱的發現自己居然被作者的文字戲法所欺騙時,彷彿還能看到菲特烈.貝克曼朝你調皮的眨眼,露出戲謔的微笑。但看在故事如此精彩的份上,也只能莞爾一笑,心甘情願的享受這些作者精心安排的驚喜了。
展開
閱讀了大熊鎮3,你會真正的愛上安娜這個角色,她勇敢仗義、正直且逗趣,如果要形容她的行為,那就是當你遇到危機的時候,她是第一個敢衝進火場的英雄吧,第一次遇見安娜的海德鎮(大熊鎮的敵對城鎮)助產士與她短暫的相遇過程,便給安娜這樣的稱讚。

這次一場大暴風將襲捲大熊鎮,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變化,然而一位男孩和女孩離開了他們土生土長的家鄉,來到了很遠的大城市,一個過著逐漸忘記那件全大熊鎮都想當作沒發生過的醜聞,另一個卻過得一天比一天頹廢。

但是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並沒有,作者擅長撰寫角色們的愛恨交織,情感間的互動栩栩如生,相信故事情節都會帶來精彩的演出,也因為作者描寫的每個角色都會讓讀者們覺得驚艷不已!一位新的角色他出現了,本來只是個普通到不行的路人,也被作者鋪成得讓我們再也無法不記得他。對!就是這麼得吸引我想要繼續閱讀下去,一起進入大熊鎮,看看在暴風過後大熊鎮是否會重迎曙光,究竟誰才是最後的大贏家。

已經閱讀完大熊鎮1&2,從前傳就一直很喜歡班吉這個角色,這次終於可以來談談這位關鍵人物,他為人正直善良、有時瘋狂,但具有領導團隊的能力,並且不會盲目跟從最好的摯友凱文,就是這樣敘述還無法表達我對班吉的評價,總之相信大熊鎮3也不會讓讀者們失望。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6/26
延續著發生在大熊鎮上強暴事件和最後少年不幸車禍而死,兩年後在夏日風暴的襲擊下,帶來了葬禮、新生與分裂。大熊鎮的拉夢娜在睡夢中離世,葬禮讓遠離的遊子回歸家鄉,而同時兩鎮的安娜與漢娜努力幫助新生命降生,孩子被取名為維達,新生命的延續似乎減少了第二集結局的遺憾。但是自從兩年前政治上的運籌讓兩個小鎮立場對調,原本忿忿不平的高高在上,原本洋洋得意的憤世嫉俗,巨大的落差加劇了矛盾。被兩年前憾事壓下的衝突一直隱隱滋長,空氣就如同小鎮長年氣候一般逐漸降至零度之下,任何動作引起的流動都暴烈凍寒,隱隱即將吹起的暴風雪就如同一開始降臨的暴風,即將損毀人性中積極樂觀的良善,引燃不公忿恨的火信。但是,真的只有這樣嗎?
  第三集分別有兩條故事線,一條是原本第一集和第二集故事中的眾人們兩年後的生活,例如瑪亞、安娜、班吉和他們的家人朋友們,不論是否困於原生家庭或自身定義等問題,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存在難以被忽視,也都有著被愛的自覺。他們活在小鎮的鎂光燈下,一舉一動都引人注目。交織在這條故事線的是冰球,兩個小鎮永遠關注的冰球。隱而未顯的是第二條馬帖歐,他是那麼的被忽略,就連書中談及他的篇幅佔比相較之下都那麼少。在父母不稱職與同學霸凌下長大的他一直不被關注,唯一理解自己的痛苦、能給予慰藉的姐姐露絲其實也在兩年多前被強暴,被反覆威脅強暴的少女忍不住向家人和警察求救卻不被相信。逃離一切傷害的少女離家後卻未能如願展開新生,沉浸在派對麻痺苦痛的少女在即將成年時不幸用藥過量暴斃,成為家庭避諱談及的一壇骨灰。
  人總是習慣將問題單純化,更甚者直接怪罪發聲的人,因為我們喜歡事發必有因,這樣才能簡單的歸因一個罪魁禍首,粗暴容易,世事無常代表無法掌握;我們喜歡黑白分明,混沌的灰色太複雜,沒辦法簡單的愛、簡單的恨。以第三者視角觀看整個小鎮的我對馬帖歐感覺非常複雜,一個14歲的孩子究竟要無助怨恨到什麼程度,才會決定要親自殺人後自殺來解決一切?馬帖歐和露絲一生就像是一口充滿惡意的唾沫,在所有人洋洋得意的沉浸在世界太平、一切都要變好的時候,狠狠的吐在臉上,嘲諷自以為是的偏見和無所作為的疏忽會造成怎麼樣的後果。「因為我們在這座森林裡所做的最糟糕的事是告訴女兒們:露絲這種女孩是例外。當然事實並非如此;例外的是瑪亞。」
  馬帖歐並不是天生的惡魔,但是自幼在不適任父母的養育下努力長大的他從未被世界善待。我並非認同馬帖歐開槍,但如果一個14歲孩子尋求公平正義的唯一方法是親自復仇時,比起質疑與怨恨,我想所有的成年人都應該先感到無能與羞愧。只要有一個人願意付出關心,願意相信,願意伸出援手,哪怕只是提供一個暫時的棲身之所,那麼孩子就不會無助到怨恨整個世界。瑪亞被傷害時家人與朋友苦苦支撐,為了她奮戰抵抗整個世界;李歐差點誤入歧途時被家人擁抱救回;班吉即便如何漂泊流浪,母親與姐姐們總是會擁抱這個遊子;更甚者年幼的艾莉西亞收穫了數個家庭的疼愛。但是馬帖歐只受到同學霸凌,鎮民的漠視,就連暴風中他嘗試外出找尋一個有燈的容身之處,都陰錯陽差被忽視,恍若遭受世界最大的惡意,這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人說孩子其實天真的殘忍,但是我想並不是孩子毫無同理心,而是他們都是一面面鏡子,吸收大人們對待彼此和孩子的方式後直接反射,所以被愛擁抱的幸運的孩子也學會怎麼溫柔擁抱世界,即使偶爾被尖稜刺傷,也會在周圍的支撐下慢慢康復站起。但沒被愛的孩子沒有人幫忙建立防護網,受傷後只能任由尖刺留在身上癒合,有的尖刺被傷口包裹化膿,傷口難以癒合;有的被武裝成新的武器,成為傷人的工具,成為世界的尖稜。
  菲特烈•貝克曼真的非常擅長細膩的描寫人與人間交錯難解、糾結如麻的複雜情感,這些情緒隨著時間線的推移並未如童話一般被無知的簡化,反而碰撞出更多火花和傷痕。在被森林、冰雪包圍的小鎮中,沒有人是贏家,因為每一個早逝的生命都在控訴所有人的失職跟疏忽。但是艾莉西亞的成長又讓人忍不住微笑,因為他有好多個家庭、好多的愛,所以可能不幸的她成功蛻變成大熊鎮的熊,有被愛的自信、將故事延續下去的熊。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6/23
《最後的贏家──大熊鎮3》
射擊,挖洞,閉嘴。大熊鎮上大家想擺脫的不是掠奪者,而是問題。每個人都想著只要挖個洞,把問題埋在裡面就好了,時間會如同往常帶走傷痛,一切都會回復像從前。

很心疼瑪亞的媽媽送孩子出鎮上學時說的話:「我氣你離開我,但要是妳留下來,我會更氣。」做母親的一定希望能把孩子留在身邊,但她知道得送走瑪亞,讓她遠離這一切,重新開始新的人生。她也時時刻刻為了沒能好好保護孩子的自責焦慮,必須定期與心理醫師見面。

在城市中就學,看著周遭未曾與自己有同樣經歷的同學,大家參加派對能安心的與同儕一起喝酒同歡,瑪亞肯定是心酸又無比羨慕的。城市生活和大熊鎮的那麼多不同,反倒讓她更提醒自己來自於一個與他人多麼不同的小鎮,必須將自己偽裝得更深一點。

大熊鎮第三部來到故事的尾聲,而貝克曼的文字,也還是一樣的溫暖。時間的殘酷是讓人們記得過去,但還是不得不往前走,時間同時也是最好的良藥,能治療心中的傷口。有時想想只能苦笑,但人生就是這麼回事。能從閱讀中得以窺見不同的人生故事,籍以思考一些關於自己的,都是很棒的閱讀體驗。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6/19
很久沒有看到會想一直翻下去、看不停的小說了!這次因為參加了天培文化的試讀活動,因緣際會下從第三集開始看大熊鎮系列的故事。雖然是從第三集開始,卻能無縫接軌地瞭解大熊鎮和海德鎮這兩個小鎮之間的故事。之後要從第一集開始補前面的故事!

故事是由兩個冰球小鎮中各個居民的故事和想法拼湊出兩個城鎮之間的大故事。

作者對於人的心境、想法、情緒的描繪好細膩,幾乎能親身經歷一回身為消防員妻子每次丈夫出任務時的焦慮,一個母親同時面對丈夫失去引以為傲的工作及女兒被強暴的遭遇後,下班後坐在家門前的車子內遲遲無法下車的無力感以及與諮商師對談時放不下的武裝。覺得實在太神奇,作者怎麼能描繪這麼多形形色色,年紀、職業、性別都不同的角色,讓讀者能輕易地帶入書中角色,體驗一輪那個角色的思維想法及生活。

例如,這段是前冰球隊經理彼得,也是瑪亞的爸爸的一段故事:
「彼得看見客廳的書架上有兩根鼓棒,想不起來自己為何把它們放在那裡,但是卻清楚記得何時:瑪亞離家的那天,他們最後一次合奏。說也悲哀,彼得的鼓技並不好。他曾在她小的時候唬弄過她幾年,但她的吉他很快就彈得太好,他想跟上她變得非常吃力。做父母的注定如此:起初所有活動都是為了孩子而進行,到最後卻是為了自己。我們終有一天會醒悟,一切都只是因為我們想和他們共處,機會越多越好,只要他們還願意讓我們跟。彼得用手掂掂鼓棒的重量。瑪亞討厭冰球,所以他渴望用音樂拉近和女兒的距離;然後她長大了,音樂帶她離開這個家。」

雖然自己還沒有成為父母,但從這段文字可以瞭解到:在我們眼裡,父母有一些我們無法理解的行為,其實都只是為了拉近我們的距離。最後一句講到小孩長大了,曾讓他們親近的音樂反而促使她離開了家。清清淡淡,但帶著惆悵感為這一段回憶收尾,餘韻留存。

書中也讀到很多很有共鳴的句子:

「在哪出生和之後長大長成何種人彷彿像抽獎;甲地看來正確的人事物,到了乙地就變錯了。世界上幾乎其他所有地方都將癡迷冰球的人視為邊緣人和怪咖,這裡的正好相反。」

剛好曾有旅英的經驗,雖然程度可能不及大熊鎮,但是在英國不喝酒、不看足球,似乎就會有些格格不入。

在哪裡出生真的就像抽獎;有可能剛好抽到不適合你的地方,等長大後才能前往適合自己的地方,例如前陣子認識的一位長居台灣、內向的美國人,愛喝水、不喝可樂、不嗜甜。這樣的個性在美國崇尚外向、善於社交的求學階段應該是蠻辛苦的,如同身在大熊鎮,卻不得不癡迷於冰球,否則就會被排除在外一樣。

這本書適合高中含以上的年齡層。不同年齡層的讀者應該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能投射的角色,引發共鳴。此外,這本也會是一個進入人生不同階段,看到的重點和感觸會不一樣的小說。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6/17
一件醜聞的發生,是鎮上最不想面對的事情,當事者都沒有再回到小鎮上,也許過著了不一樣的人生,也許內心深處那些討厭的感覺甚至行為都還歷歷在目;但是小鎮的生活還是一樣持續著沒有改變,但是大熊鎮里的冰球正在瓦解中。
🐻冰球隊曾經是小鎮的夢想,如今卻沒有人再提起,雖然還有人支助著這些,但是感覺已經不像曾經那樣的熱絡,小鎮最終會變為怎麼樣的模式誰也不知道,但是唯一能知道的是,這是屬於我們的小鎮。
🐻吸引人的地方最後會演變成最危險的地方,雖然曾經想過這樣的事情,但是還是抵抗不住愛情的力量。人生跟價值觀沒有誰對誰錯,畢竟認知上本來就不可能會相同,但是既然是自己所選擇的那就應該要去接受。
🐻消防員真的是一個危險的工作,而且也是為了他人的人生安全而奮鬥,這時候的家人就不像家人般,因為要看著眼裡的英雄冒著危險去拯救他人,而且也要隨時都做好負向結果的準備,但是看這樣的另一半,除了支持跟相信,還能給予什麼呢?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因為如果發生了什麼樣的狀況就會同一簍的蛋就會碎裂。就算內心道理都知道,但是那種捨不得誰可以體會?”平安回家”這句話因為迷信誰也不說,因為深怕這樣一說彷彿時間就會停留在現在不會前進了。
🐻恐懼會使一個人變的醜陋,深陷恐慌之中是因為沒有辦法解決這樣的困難,相對的拯救恐懼的人就會變成英雄,不管用了什麼樣的方法,至少讓人可以脫離恐懼之中,但是一艘小船要航行在大海哩,多少多存在些風險。
🐻想要擺脫的不是其他人,大家不管事情的對錯,一昧的覺得留下來的人應該是要對小鎮有幫助的人,其他的不相干或是不公平都沒有人放在眼裡。能讓自己變得純真的人,就只剩下自己了。
🐻人生裡還有什麼東西來的更重要?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但是「這個鎮只看見冰球」,沒有比這件事還要重要的了。人生彷彿是為了運動而存在的事情,其他事情都沒那麼的重要了,被運動推動著向前走,無論未來會走怎樣的結果。
🐻「時間並不在乎死亡。死亡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是世界照舊運作。」沒有人會因為死亡而停留在這裡,但是這裡的每件事情跟每個關聯都會跟彼此有著相關性,聽到噩耗誰不難過?曾經的那些恩怨就此都消失了,時光機如果真的存在,那我相信很快的很多災難都不會發生的。
🐻「上場去拼命」變的是從小灌輸的觀念,除了場上的拼命外,下場也會持續做著這樣的事情,他們也會受傷也會害怕,但是他們卻要假裝自己是很勇敢的,假裝沒有會令他們害怕的事情,冰球場上的人都像個戰士般的存在。
🐻如果什麼都必須要去承受,那真的會讓人太痛苦,必須假裝沒事的活在這些的秘密之中,就算有著不公平的對待還是得咬牙的忍下去,生活也許簡單帶又帶點不簡單,所以我們才會過得如此的精采。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