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書是:芥川賞得主×人氣繪本作家,獻給愛書人的究極之書 (電子書)

299
5 /5
49位讀者評分
5
76%
4
18%
3
4%
2
0%
1
2%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4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5/04/19
果真是一本愛書人會喜歡的書,書評也好多則,不知道是否自發或是出版社行銷就是。很喜歡這個作者有天馬行空的想法,書中常常發現一般人沒有注意到的細節。這本書道盡愛書人的行為跟想法,很難不愛啊!
user-img
4.0
|
2025/03/03
如同一千零一夜般,透過兩個作者,一個文字、一個繪圖,雙呈現方式,帶出世界上各種匪夷所思的關於書的故事。有趣也帶點水土不服—有趣的點在於兩位作者充滿想像力的設定,居然連日記都被視為是書的一環;水土不服的點也在於雙作者,一下文章、一下繪本的呈現形式讓我很不適應...故事風格也迥異,是另一種水土不服。
user-img
5.0
|
2025/02/16
|
電子書
事先參考過簡介及書評,內容對我來說稍嫌簡單,很可能短期內不會重複翻閱,為了節約空間,考慮後決定購入電子版就好,相信實體書質感應該不錯,讀友們可以自行斟酌。
user-img
4.0
|
2025/01/16
|
電子書
「那本書」是從什麼人撰寫的?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知道從什麼時侯開始書寫出來?但偶爾會聽到別人談到,從家人、朋友、同事或可能不曾認識的人 。故事聽起來似曾相識,又添加了什麼,又像是連續劇,每天次聽到都有新劇情 。仔細想想,好像是在自己的事但又像在談論別人 。 原本「那本書」在說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故事,也是在講週遭發生的事物,也是你或我,可能不曾被一筆一劃的寫出來,也未成被出版成冊,也沒有所謂的書名,內容可能隨著時間流逝,當事人記憶不同也會有所改變,或是參與者的說法不一時有了不同註解,但每個人都留下一本書不會出版的奇書 ,記載著平淡、冒險、夢想或遺憾種種的經歷 。

書中第六夜寫到「任何人都無法拯救自已,每個人都只能拯救自己以外的人。」這句令人感到悲傷,是不是有點像醫者無法自醫?明明自己知道問題在哪?但仍無法讓自己走出陰霾 。 第七夜一開頭寫到「那本書,故事裡沒有人死。」,或許在當事人版本中,他與好朋友一直互相陪伴成長 ,這是他的故事,所以故事有不同版本,看主筆人是誰 。同一事件,每個人角度不同 。第八夜說自己人生的故事,那本書價格是多少呢?第十夜,回到家的書,最後說了「我回來了」讓整個漫長的旅行畫下美麗的句點 。

每一夜說的那本書奇幻的內容,看似不會發生但卻又覺得似乎曾經發生,看似是一則又一則的虛幻故事,但又像是實際的經歷 。那本書是「那本書」嗎?還是就是你我共同譜寫的故事呢!?
user-img
5.0
|
2024/12/30
會買這本書是因為聯名的作者還有贈品(笑),字數不多讀起來輕鬆不費力,跳脫現實聽故事般,進入無厘頭的世界。
user-img
3.0
|
2024/12/27
《那本書是》敘事方式有點像童書,但看不太懂寓意是什麼;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確實有很神奇、很厲害的地方,但整體故事情節稍嫌薄弱、角色之間的鏈結有些牽強;看完雖有驚喜,卻略感空虛。
user-img
4.0
|
2024/12/12
這本書是一本有趣幽默感十足的書,像是一本專門寫給大人看的童話故事,也有很濃厚的溫馨感,感人的故事情節很動人,無厘頭的地方也令人拍案叫絕。
很推薦這本書。
user-img
5.0
|
2024/11/20
書籍簡介並不吸引我,但因為幾個欣賞的人對它頗有好評,便列入待讀書單中。

這是本讓我一翻就停不下來的書,已經很久沒有一氣呵成讀完一本書了。裡頭的故事創意十足,有幽默好笑的,也有讓人鼻酸的。推一個。
user-img
1.0
|
2024/11/14
本書仿效古典名著「一千零一夜」以每夜1個或數個乍看似飽含深意的寓言實則是毫無意義得雜亂文字組合而已,就如作者自己所言:”那是一個對書變得深惡痛絕的作家為了讓更多人討厭書,不斷摸索後寫下得全世界最無聊的書”強烈建議不要購買
user-img
5.0
|
2024/10/05
劇透警告
各種文體
文體和主題相當多元。每位應可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篇章來閱讀。有充滿青春的,有充滿現實感的,也有充滿童趣的。故事們以一個主線故事串起,結局的大轉彎出人意料,有被拉回現實的感覺。然後就沒了,內心冒出「誒?!」的吶喊。
user-img
5.0
|
2024/09/14
吉竹伸介與又吉直樹聯手打造關於「閱讀」的樂趣,
各種奇幻和寫實的故事讓「書」不再只是一疊厚厚的紙而已,而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陪我們度過低潮、逗我們笑、挑戰我們的想像力、點醒迷惘的自己,
書陪著我們經歷酸甜苦辣,也陪我們一同老去。

雙作者以細膩的洞察力創造篇篇精彩故事,
讓人對「閱讀」多一份認識、對「書」多一份親切,
真的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好書。
user-img
4.0
|
2024/09/05
一位愛讀書的國王已經不能視物,但又非常想要讀新書,因此將兩位男子召喚進宮,給予旅費希望他們能去世界上搜集珍稀書籍的內容,再回來講述給他聽。因此書中就是一部部以「那本書是(その本は)」開頭的書籍故事。我讀的是日文本(很意外博客來竟然沒有賣日文本),很開心終於有中文譯本了,因為繪本內的日文格式寫得比較不嚴謹,會省略一些介詞,比較像是童言童語吧。內容有些題材比較嚴肅(例如戰爭)或者血腥(被書吃了),所以本書定位應該是大人讀給小孩聽的繪本,也推薦大家購入讀給小孩聽。
劇透警告
那本書是
/
他們出發了。
踏上尋找「那本書」,
沒有盡頭的旅程……

有一位愛書的國王,幾乎看遍了世界上所有的書,已經年老高壽的他視力變得越來越差,再也無法閱讀了……

於是,他找了兩個男人進入皇宮,並對他們說:「我愛書,所以想聽關於書的故事。你們去世界各地,找出知道各種『奇書』的人,然後向他們打聽那本書到底是怎樣的『奇書』,再把那本書的故事說給我聽。」

他們踏上尋書之旅,一年後,結束環遊世界的兩人再度回到了王國,帶回了許多關於書的故事,每天晚上輪流說給國王聽:「聽那個人說,那本書……」

/
那本書……
可能是論述世界真理的名著、乘載專屬某個人青春歲月的記憶與情感、讓書籤或回憶照片於書頁間停留、一場漫長的旅程,或是僅有幾本的限定款。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又吉直樹的文字,與吉竹伸介的圖文風格迥然不同,故事的形式不一,兩位作者各自以文字、圖文來描述每一夜的故事,因此故事間沒有關聯性。
我很喜歡其中一篇關於被那本書砸中了腦袋,醒來發現自己與書交換身份的故事。

「也許我原本就是一本書。」

「閱覽室內的書都齊聲對我說:『歡迎回來』。」

在結束漫長旅行後回到屬於自己的地方時,那種安心感,也像是把自己的書頁填滿,終於能將自己卡進那長方形的縫隙中,想像自己就像是那樣的一本書。


「雖然還沒有看那本書,但我已經買回家了,總有一天會看那本書。」

第 4 夜的故事,書櫃中那好幾本「總有一天會看的書」(或電子書),會為自己帶來「改變」的機會。
那麼何時會開始閱讀?
只要有那本書,總有一天。

「那本書是幸福的。」

也喜歡第 5 夜,那本書被重複看了許多次的故事,即使又破又爛,但被重複閱讀著,是與讓書保持在新書狀態的不同珍惜方式。

這本書搭配書腰設計讓人覺得更加適合,書頁邊緣的泛黃痕跡,有著歷經歲月刻畫的舊書氛圍,設計留下的每個痕跡,焦痕、杯底痕跡、指印、櫻花、膠帶還有又吉直樹於每夜故事中留下那些難以解讀的符號,像是在舊書店挖到的寶物,紙本書才能感受到的樂趣之一。

第一句話開始就讓人特別留意的第 7 夜故事,那髒污巧思運用得很好,將那些字全部組成資訊後,我又重看了一次日記的時間與對話,原本以為是隨意留下的文字,卻在讀完成為最印象深刻的一篇長篇。

每章節封面的又吉直樹與吉竹伸介,為國王講述故事時的插圖動作皆不同,這部分既生動又很可愛。
也很喜歡在故事後吉竹伸介所繪製的插圖,很吉竹風格。
展開
這本書出了一陣子,
光是兩大作者的合作應該就可以穩占暢銷榜,
尤其譯者又是綿羊(令人安心),
我以非常緩慢的速度來分享心得。

📗按照慣例,先從書衣看:
書衣的插圖描繪兩位背著行囊的主角,
從一座城堡出發前行,
象徵著尋找書籍的奇幻旅程,
暗示書中故事充滿探索與冒險的精神。
(我深深覺得就是兩位作者吧!)

此外,書衣上還有一句話:
「他們出發了,
踏上尋找『那本書』的旅程⋯⋯
沒有盡頭的旅程。」
這段文字簡潔而富有詩意,
為整本書奠定神祕且吸引人的基礎。

📗扒開書衣後,
這款封面是深綠色的底,
搭配金色的文字與簡潔的線條,
給人一種典雅而莊重的感覺。
這種設計風格提升了整體的質感。
(*這本書還有紅色封面版)

來看看內頁
內頁設計模擬歲月的痕跡,
讓人一見便覺得這是一本有故事的書。
例如:插圖中的細節、老化的紙頁,
和書本上的磨損痕跡,
都讓這本書增添了真實感與歷史感。

📗這本書的誕生源於某次兒童圖書的頒獎典禮上,吉竹伸介與又吉直樹因對書籍的熱情而結緣,隨後在出版社的提議下,開始共同創作這本關於「書」的書籍。

在某次訪談中,吉竹申介提到:
「雖然也可以讓又吉先生構思故事,我來畫畫插圖,但如果能盡可能讓書廣泛會更有趣。『用各種方式寫各種書的故事』更符合本書的宗旨,因此,我決定用圖畫和故事來描繪,又吉先生用文字來創作以『那本書是』開頭的故事。」

這種分工使得兩位作者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並透過互相激發,創作出單獨創作無法實現的作品。

📗他們選擇以不同的形式來描繪書的故事。這讓《那本書是》不僅僅是一本書,而是展現書籍本身作為物體的多樣性與可能性。又吉在創作過程中,嘗試許多以往寫小說時未曾嘗試的形式,讓他的故事更具幽默感與創意。

這本書的巧妙在融合繪本與小說的元素,又吉直樹以其獨特的敘事風格,帶來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而吉竹伸介的插圖為故事增添豐富的視覺層次,插圖不僅僅是故事的陪襯,更是創造了另一種敘事空間。插圖與文字的交疊,使得這本書更豐富外,也產生不同形式上的創新。


📗《那本書是》雖然以書籍為主題,但卻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書籍類別。兩位作者談到如何讓孩子們愛上閱讀。吉竹認為,與其強迫孩子讀書,不如讓他們先學會選擇書籍,透過對書籍的興趣引導他們進入閱讀的世界。又吉則認為,孩子應該從簡單有趣的書開始,逐漸建立起與書籍的信任關係,最終才能夠閱讀更具挑戰性的書籍。

這番話讓我深深的覺得,大師不愧是大師,書籍就像是帶孩子進入世界的鑰匙,不用機票、不用走很遠的路,打開書,世界頃刻可得。

📗這本書透過兩位主角,每晚向一位視力衰退的愛書國王講述:「那本書是⋯⋯」的故事。他們的故事中,書不僅僅是內容,而是承載著各種神奇的力量,不同的特殊來歷,並與其所有者有著深刻的聯繫。

書中的故事或多或少都有象徵與隱喻,例如,第七夜的交換日記故事,不僅描述兩個小學生之間的交流,更暗示了時間與記憶的流逝。這種隱喻讓故事不僅僅是簡單的敘事,更能引發讀者深思,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與過去。

📗我自己很喜歡的一個故事,是關於一本很模糊的書,無論輪廓或是文字都難以閱讀,只有年紀很小的孩子能看到書上的內容,但隨著孩子的年齡長大,漸漸的,那本書又變模糊了,他們也記不住書的內容了,這樣的「一本書」讓我想了好久好久。

書中許多故事其實都能帶給不同年齡、性別、經歷⋯⋯的讀者特別的情感回饋,無論是歡笑、感動還是深思,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的「書」。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書籍不僅是承載文字的媒介,更是一種有生命的存在。書籍可能像生物一樣,擁有自己的個性與特質,也承載著不同的文化與歷史。

對我來說,
這本書不僅僅是故事的集合,
更是一次情感的旅程,讓人回味無窮。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8/27
第一次看芥川賞的書,跟我想像中的不大一樣

文字不多,但短短幾行文字,卻頗有深意
再配合繪圖,更具吸引力

每一本書都有他的故事
而每一本書,都是作者描繪出來的故事
每一本書都是獨一無二的

翻開之後,忍不住一鼓作氣地看完
很喜歡
user-img
4.5
|
2024/08/14
那本書是.....我想每個人心中也有不同的答案,究竟那本書最難以忘懷、最珍貴的、最好看的....各種不同的理由,都足以成為「那本書」。
吉竹伸介繪本風格仍然很獨特,配合又吉直樹的文字,真的互相吸引。
不過書中最後的結局很特別,果然人人都是作家。
user-img
5.0
|
2024/08/12
《那本書是》是由芥川獎得主又吉直樹與繪本名家吉竹伸介合著的繪本小說,一本關於書的奇書,故事一再顛覆我的想像,許多故事,看似簡單,實有深意,每每翻閱,都有不同體悟。它讓我想到夏目漱石的經典奇作《夢十夜》,兩者皆是以馳騁的想像力,描繪出一則又一則迷人的故事,前者更是以書為名,讓關於書的許多可能躍於紙上,愛書的人,這本是必讀之作。
user-img
5.0
|
2024/08/05
在上市前就知道這本書,看到很多人分享,手癢的就預購了
拿到之後,我反而壓了幾天才開始看
一看就停不下來,一個晚上就看完了

每一本書(或是說每一個故事)都短短的
有些很觸動我,讓我希望看到更多

我相信我過了一段時間再來看這本書,一定會有不同的感想
很喜歡這樣的書籍,每次看,都有不同的心得~
user-img
5.0
|
2024/08/02
|
電子書
這本書描述兩名男子給國王講的故事。真的太好玩了讓我一讀就整個停不下來。如果我是國王的話我一定整個龍心大悅呀。哇哈哈哈
user-img
4.0
|
2024/07/29
原本就很喜歡吉竹伸介天馬行空的繪本風格,這次聯合又吉直樹,以天方夜譚式故事為主軸,也引起我很大興趣,優點是有引起大人深思的文字段落,也有誘發童心會心一笑的畫面,但也可能難以在兒童或成人向間取得平衡,題材多樣性豐富,但我個人淺見認為故事引人入勝的深度稍有不足,是可惜的地方,但是看著可愛的書本編排與插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