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殺了誰(《新參者》加賀恭一郎系列最新作)【附地圖】:あなたが誰かを殺した (電子書)

85折$ 297
5 /5
17位讀者評分
5
71%
4
29%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15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5/04/09
劇透警告
集大成
我看過大約十本東野圭吾的作品,這本是最令人回味無窮的。首篇帶出眾多家族及其成員,次篇由加賀帶領眾人抽絲剝繭,末篇的動機反映了社會、家族的隱患。
user-img
5.0
|
2025/02/06
休假警察介入非自己管轄的案件
這案件非同小可一次死五個人
雖兇手出面投案,但還是疑點重重
被害家屬自行召開驗證會(座談會),請休假警察當主持人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警察從被害家屬所說出的話,調查是否有其他共犯
有克莉絲蒂小說的氛圍,親朋好友聚集一堂...然後大偵探白羅從每個人的口風中,尋找蛛絲馬跡開始解謎
這是本格派的推理小說
沒有社會派辛苦地到處訪查,也沒有CSI犯罪鑑識...
當然最後還是要來個surprise...原來伊也是

東野圭吾推理小說的公式,從宰掉熱心雞婆的包打聽,轉換成克莉絲蒂小說的親密枕邊人...
user-img
5.0
|
2025/02/02
第一次閱讀加賀恭一郎系列就是這本書了!
一場渡假勝地的聚會,來自不同家庭
育有一女的夫妻、醫生世家及其未來女婿、有錢家族及其手下家眷、寡婦及她的姪女夫妻檔,
就在烤肉會結束當晚發生駭人凶殺案,五人死亡一人受傷。
在推理過程中,更發生驚人事件,原來舍監不是舍監,竟是兇手妹妹。
最高潮的情節我認為並非是兇手是誰,
而是探究人性的黑暗面及現實面。
育有一女的假面夫妻,先生另有他人、太太美髮事業也被批為嫖竊,兩人還有秘密財產,
未來女婿為了報復而接近醫生世家;
有錢太太總是背後說人是非、苛刻員工;
寡婦及姪女丈夫有一腿,
其實整個事故前都有不斷埋伏鋪陳,
非常佩服作者的細膩及巧思,
你以為的凶手只有一個?其實不然,凶殺案中,案中有案,
誰也無法逃離加賀的慧眼!
展開
user-img
4.5
|
2025/01/01
新年第一天,就讀到東野圭吾重返真正推理小說的作品,雖然是淒慘的連續殺人事件,心理卻好不舒暢。開春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自從台灣出版其出道作《放學後》,就持續追讀東野圭吾的作品,加賀是舊愛,湯川是新歡,書櫃裡絕對有超過二十本以上東野圭吾的著作。某個時期開始,就是有選擇的閱讀;印象中,應該是從放下《祈念之樹》那ㄧ刻開始,我就遠離了,讀不下任何一本新作。
直到獨步出版這本備受好評的加賀恭一郎回歸之作,才又不期不待,在新年第一天上午捧讀。人物果然繁多複雜,一開始還有點暈頭轉向,但作者對故事的掌握度很優秀,逐一爬梳揭露人際關係,及彼此隱藏的秘密。
加賀的識破謊言之眼,仍然時時刻刻運作,但對於犯人早早自首的理由及動機,卻毫無頭緒。但在少少幾個場景,藉由真真假假的對話,緩緩展現表面看似和樂的暗流,結局完全讓我意外,我完全因為自以為是,被作者故意設計的陷阱迷惑,看不出更重要的真相。
王少杰的解說,雖然洩漏了部分情節,但藉由同是推理作家的角度,印證了《原來謎團是這樣鍊成的》裡的說法,引領讀者享受推理的趣味,也領略到作者某些安排的緣由與巧妙。東野圭吾還是那個東野圭吾。
值得一提的是,幾個人物的行為及動機,放在過去或許有些驚世駭俗,但在現今這個多元社會,與社會影劇新聞相比之下,就顯得習以為常了,這算是一種社會進步嗎?我沒有答案,但我不認為這是我想要的變化。
user-img
5.0
|
2024/12/05
套句老話:『你東野圭吾不愧是你東野圭吾』,在加賀恭一郎這位名偵探重新回歸讀者眼前的作品竟然是處處充滿驚喜的絕妙作品,而且本格味十足,完全可以滿足推理迷的解謎享受。一開頭先是案件展開,然後是破案過程而後來由加賀恭一郎檢討覆盤以求結案,當讀者以為結束的時候,加賀恭一郎再來個回馬槍,然後完全結束!為了讓加賀恭一郎凸顯其瑩偵探形象,甚至是破壞了一般遵守規則的加賀恭一郎的形象,竟然讓,他演成了讓警方配合的名偵探,這本小說真的好看,值得年度十大佔一席之地,加賀恭一郎真有你的!
user-img
5.0
|
2024/12/04
是的,衝著加賀恭一郎而購入,鮮明的人物個性讓人著迷,
加上東野的述事方式並不艱深,閱讀無負擔是過去的體驗;
但是開封給了像大富翁般的人物說明及故事地圖讓人嚇一跳,
該不會是燒腦劇吧.....
user-img
5.0
|
2024/09/29
很棒的一本書,
我覺得是近期東野的新書裡面,
我讀得最享受的一本書,
而且還是加賀恭一郎的作品,
東野後期的風格相較以往有些許轉變,
其實在中期推理的部分就有相對減少,
但到後期計謀的部分也有這趨勢,
所以看得出很多人對於東野近期的作品往往有些失望的評價,
但本書我認為再次展現了東野的推理跟心理層面的文字技巧,
雖然談不上是非常高超的計謀,
但推理成分在這本書在本書有一定比重,
另外隨著閱讀跟解謎過程有些許疑惑時,
也會再接續的章節就發現主角也發覺並用來製造下一波高潮,
整個節奏安排也很巧妙,
也往可能會有的人物表這次沒有但可以參照書腰上有刻意整理出來,
從一開始的鋪陳後,
以為要進入犯罪過程時卻開始用另一種方式敘述,
這樣的安排也讓恭一郎在這本書裡面完美扮演了偵探解謎者的腳色,
讓老讀者又重溫恭一郎的魅力,
除了推理之外,
東野少不了的人性跟惡意面,
在這本書裡面也有著重,
甚至各自的謊言,
完全是東野式的小說,
或許不是最佳作品,
但絕對是近期東野最棒的一本
展開
user-img
4.0
|
2024/09/22
會破梗,請勿觀看,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被害人家屬聚會刑式參與案情算是蠻特別的,
加害人的惡意,很純粹,很瘋狂,讓我想起[放學後],
這也是青少年容易被誘惑成犯罪人,他們敢,他們還未有完全的道德良知,他們不計後果,完全不考慮後面的事,
書中共犯間的聯繫太過於順利,甚至連彩排都不用就能完全做到,有點順利的不真實,
最後共犯有的未遂,太過刻意作為結局的反轉,
姪女殺人而姑姑也見過死者還活著樣子,只因為對姪女有愧疚,就裝作不知情?
偽證罪7年以下有期徒刑,影響警方辦案方向,再加上妨礙公務,
真的有人會因為愧疚而犯下這樣的罪嗎?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9/18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東野圭吾,特別是加賀恭一郎系列,這次看到新參者回歸,二話不說立刻加入購物車,收到書之後馬上開始閱讀,一天就看完,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這次的案件,讓我跟著一起推敲、一起思考、揣測,到底兇手的手法是什麼,真的很過癮!
建議不要先看隨書附上的地圖及人物圖說,先讓自己跟著書中情景來想像,這樣比較有驚喜。
user-img
4.0
|
2024/09/14
東野圭吾的作品,魅力在於能夠讓讀者一氣呵成的閱讀它。
文字透明清澈,品質相當。
就算是錯縱複雜的人物關係與多重條線的劇情,完全不會感受到煩躁感。
這也可以稱為作家的獨特風格。

加賀恭一郎的最新作,有著不同以往的風格。
所謂風格不同,除了舞台背景的規模僅此於一片別墅區以外,劇情走向以現實面來說不切實際。
而最重要的動機,在現實心中浮現出的黑暗面和下定決心實際行動,是非常合理化。
在介於兩者之間,卻相當諷刺。
另一種的不同,在於這次完全不絲毫地保有溫馨與催淚的情感。
而是心中累積的怨恨與失去人性的靈魂,看得不寒而慄。
這齣完全是不把人性看在眼裡。
在不悅之中與書中世界看著他們大快人心來建立平衡。
在這個世界,沒有美好只有黑暗。

對於心理素質不健康的你,自身感受自然會萌生憐憫情緒。
而書中的那個靈魂人物,必然會在大腦中不斷遊蕩、徘徊。
此書以娛樂性來說,很有趣。
但完全不會推薦給他人。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9/12
加賀恭一郎系列新作,也是東野圭吾經典系列。
故事內容不算太驚艷,但每個人描寫都很不錯,結局有反轉。
兇手動機在日本社會算是常見。
user-img
4.5
|
2024/09/12
故事講述一起發生在烤肉會後的連續殺人案, 開篇即請來加賀為讀者們解開一層層的迷團. 沒有過多的鋪墊, 沒有陳腔濫調, 沒有道德說教昇華, 純粹地與讀者的智慧對決. 案件設計精巧, 視角的控制洽到好處, 完美展現出加賀恭一郎系列的魅力.
◆ 提要

栗原、櫻木、高塚與山之內四個富有家庭,決定再次舉辦一年一度的烤肉會。但就在這場看似和樂融融的烤肉會結束、參與者也各自返家後不久,這個夜晚卻不得安寧——參與烤肉會的十五人當中,就有五人遇刺身亡,一人受傷。

當晚,在「鶴屋飯店」中,剛享用完一頓高級料理與美酒的二十多歲男子,告知飯店人員自己就是這場風波的兇手。警方在逮捕男子後得知,兇手只是因為想要被判死刑、殺誰都可以,其餘細節卻無法查明。

雖然兇手已經落網,命案也已經過去兩個月,案情卻還因為兇手的沉默而存在許多疑點。被害人家屬實在無法接受,於是決定私下召開「驗證會」,並請到正在休假的刑警「加賀恭一郎」擔任主持。

◆ 心得

我要先和讀者們自首,我並不算是作者東野圭吾的書迷,甚至在作者的眾多作品中,這次分享的《你殺了誰》只是我讀過的第二本東野圭吾作品。我上一本讀的作者作品是「假面飯店」系列的《假面遊戲》,由於也閱讀的時間並非太久之前,對作者著重推理多過懸疑的不算陌生。

《你殺了誰》描述四個看似友好的家庭,透過一場烤肉會聯絡感情,卻因連續沙人案的發生而暴露出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從不願說出細節的兇手、到死有餘辜的被害人,參與驗證會的家屬們在刑警加賀恭一郎的主持下,逐步揭開了平靜表面下的暗潮洶湧。

雖說之前已經讀過作者的作品,對於東野圭吾作品重推理多於懸疑、驚悚的特點,我依然感到驚奇和新鮮,也很佩服作者的佈局與思維。除了懸疑推理小說的基本元素外,此書也融合了非常現代且值得探討的內容——網友與媒體對於社會案件的作為。

書中提到的大概是,網友總是可以挖出被害者過往的歷史,讓加害者成為為民除害的英雄等等;而媒體則是利用案件炒話題,熱度一退就換下一個主題。雖然我或許也曾是樂於看他人八卦的網友與觀眾之一,但從這個角度去想,似乎真的滿沒良心的,也算是給了我一個不同的思考角度吧。

🖋️

我還滿喜歡這本書帶給我的閱讀體驗的,搭配附件閱讀《你殺了誰》,感覺就像在參與驗證會一樣,一起推敲作者犯案細節。加賀恭一郎最終解開了許多的「碰巧」,卻也帶出了更多的「碰巧」,幾乎就讓我想起了柯南,碰巧他在的地方都有命案(?)

最有趣的是,在我一開始閱讀沒多久,就可以理解為何會有這張包含人物關係圖、別墅位置圖等地附件了——這場烤肉會的參與人數有十五人,加上參與驗證會三名同行者與凶手,常出現人名的主要人物就有十九位啊!所以各位記得要把附件收好,不然真的會忘記XD

🖋️

雖然是命案但很有趣的一本書,推薦給東野圭吾的書迷,以及對懸疑推理、日本小說有興趣的讀者。
展開
user-img
4.0
|
2024/09/03
一翻開書短短五頁間,就交代出這次故事的四個超有錢家族。我在一邊搞清楚誰是誰時,一邊在心裡碎念:「才看不到幾頁就覺得這些有錢人社交真是麻煩討厭!」XD
四個家族間的人看似交流頻繁,實則彼此猜疑,而那些有著討厭嘴臉的人,並不難預測下場,但在每個家族都出現命案,每個人看起來都是「受害者」時,呈現在你眼前的真相,很有可能也並不真的,我們最終要相信誰呢?

「人是很複雜的。表裡不一是當然,有些人的裡面還有更裡面,甚至又藏了更深的一層,不是那麼好應付的。」
這次對加賀恭一郎說出的這句話最有感,長大後,因應不同場合戴上不同面具好像成為必然了。雖然這種時候的多種面向,是在這個社會偶爾需要應對或保護自己的條件,但希望你我都不要將戴上面具視為習慣,而是有意識地察覺自己要偽裝心態的瞬間,評估那些人是誰,畢竟當假裝的時刻多了,那些行為與話語都有可能變成真的。

這本新作不折不扣是一本峰迴路轉的推理小說。而此次最讓我驚豔的,便是首刷附贈的解謎海報工具袋!如同我開頭提到,一翻開書短短五頁就交代完四個家族的超多人物,工具袋裡的地圖與人物關係圖實在是幫-助-超-大!
重點是後來因為被害人眾多(嗯?)還可以跟著加賀恭一郎一起寫下推理過程:那些屍體發現時間、監視器影像目擊時間、行兇順序、被害人姓名等破案過程筆記,整體與小說故事的互動,彷彿在玩劇本殺!非常推薦推理迷們一起參與。
user-img
5.0
|
2024/09/01
反轉 翻轉 再反轉的真相,跟著加賀一起抽絲剝繭找出一切,彷彿置身其中,推薦!
有時的真相不見得就是真相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