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1
user-img
拾貳

4則書評

4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0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4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女兒(首刷限定印刷扉頁:張艾嘉親簽手寫文字私章版)
讀者評分
3.0
|
2024/11/13
劇透警告

試讀本心得

在張艾嘉的《女兒的女兒》中,她透過金艾霞的角色深刻探索了女性在家庭與社會中所面臨的多重身份與挑戰。金艾霞的故事,不僅展現了母女之間微妙而深厚的情感,也反映了女性在生活中的掙扎與成長。這書中張艾嘉也提到自己和母親的故事。宮保雞丁,成為了張艾嘉與母親情感的象徵。透過對這道家常菜的回憶,張艾嘉不僅描繪了母親的飲食偏好,更揭示了家庭中的溫暖與親情。在母親年老後,她注意到母親年紀漸長後,對食物的選擇變得不那麼健康,但是又會偷偷地吃,這些可愛又搞笑的瞬間,讓她既感到好氣又心疼的同時也促使她反思作為女兒的角色及照顧母親的責任。張艾嘉在這段故事中不斷探討孝順的真正意義。她逐漸意識到,真正的孝順不僅是遵循傳統的期望,而是理解並包容母親在老年生活中的小情趣。這種對母女關係的深入挖掘,讓人不僅感受到生活中的溫情,還引發對家庭關係的深刻思考。
展開
小說家與夜晚的界線(首刷限定 印刷留言簽名扉)
讀者評分
3.5
|
2024/10/10
我本來以為這本書會告訴我,什麼知名的小說家或是出版社裡面什麼怪癖八卦或是什麼黑暗的潛規則。畢竟書名中寫了業界告密這四個字。閱讀完第一章後發現這本書和我一開始想的有點相同又不全然相同。相同的部分,這本書的確揭露一般讀者很難了解到的小說家私底下的那一面。但和我預想不一樣的是,這些不為世人所知的背後秘辛並沒有讓人有偷窺八卦的愉悅,反而是讓人去思考一些看似具有崇高精神理念的事情真的有其必要嗎?譬如,為藝術犧牲聽起來好像有高貴的精神。但是藝術真的需要犧牲才能達成嗎?
以本書第一章節-墓地里的小說家-o老師為例。o老師為了了解骨折的痛苦所以他自己去弄斷他的手。為了寫出被愛人被判的悲傷,所以他鼓勵自己的妻子外遇。最後為了寫出傳神的驚悚小說把自己嚇死了。O老師為了創作,而做了許多自殘的事,並且對於自己這樣的行為感到光榮。認為自己是為藝術而犧牲,但是作家真的必須要親身體驗才能寫出精采的作品嗎?不會上天下地駕馭觔斗雲的吳承恩還是可以寫出流傳千古的西遊記。因此,作家並不需要親身體驗才能創作出精采的作品。
在當今社會,各種偽理想的思潮層出不窮,有些人如同O作家一樣,將不必要的自我傷害還看作是為文學創作的自我犧牲,為此還沾沾自喜。O作家最後為了寫驚悚小說把自己嚇死了。我們要如何避免成為O作家,我想關鍵在於提升自我認識與批判思考能力。
展開
醫治受傷的自信
讀者評分
5.0
|
2024/08/27
自信是人格的一大基本元素,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堅定、果決的行動力量,缺乏自信的人會連帶失去行動力,間接的在人生中面對更多的失敗和挫折感,陷入痛苦與失望的惡性循環。
本書的作者運用許多淺顯易懂的案例和圖形闡述自信機制,讓讀者能快速了解並掌握這些行為表現背後的可能心理原因、癥結,以及學習如何恢復自信。這本書可以當做一部工具書,在自信缺失或生活遇到困惑的時候翻閱它,相信可以幫助讀者了解自己,並找到方法更愛自己、更有自信。
展開
靠太近會受傷,離太遠會寂寞的刺蝟:24個治癒人我關係的「界線人際學」!
讀者評分
5.0
|
2024/08/22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寫過一篇故事,故事在描述,有兩隻刺蝟因為寒冷而互相靠近來取暖,但是又因身上的刺彼此傷害而互相遠離,可遠離後又會因為寒冷忍不住想彼此靠近。這種矛盾的心理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稱叫「心理邊界」。我們偶爾會聽到「邊界感」一詞:是對自己和他人之間界限的覺察。而心理邊界則是這種覺察在情感和心理層面上的具體表現。
由皇冠出版社出版的《靠太近會受傷,離太遠會寂寞的刺蝟》,這本書就是在探討「界線人際學」。作者吳秀香藉由24個小故事,和讀者一起了解人際界線並提供方法,溫柔地治癒因為人際困境而受傷的小刺蝟們。這24個小故事也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境。比方遇到好為人師者、愛自吹自擂的吹牛者應該如何應對。作者先分析了人們會反感的心理原因和好為人師的心理,當我們了解後,這個行為可能還是讓人厭惡但是因為了解背後成因,讓我們變得比較容易包容而能溫柔對待,減少人際之間的衝突。作者除了給予專業的解析行為心理並且給予如何應對的技巧。
世上沒有不帶刺的人,我們多少都懷著一兩根尖刺生活。過去我們可能只能在不斷碰壁中學習找出彼此都不會疼痛的距離,現在我們可以藉由這本書去更加了解自己、他人和彼此需要留多少的空間,讓我們能依偎著彼此同時能避免被刺傷,互相分享最舒適的溫暖。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