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4
user-img
Amity

32則書評

32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5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32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今夜無神1【限量贈品版】(400萬人大呼過癮的無限流小說!)
讀者評分
5.0
|
2025/04/04
雖然網路上就可以閱讀,但好書之出版有其必要,經過出版社專業編輯與作者的校稿補強,字體版面空間的規劃,更有閱讀的流暢性,如果有看過《月光變奏曲》中就描寫作家與編輯修改連載的內容等等的狀況,能閱讀出版的紙本書認識了《今夜無神1》是一件幸運的事。不然網路小說萬萬本,踩雷可能性太高,因為有編輯慧眼選書,閱讀了我的第一本無限流小說—《今夜無神1》。
小說世界千千種,近來發現隨著科技的進步,逐漸模糊了奇幻與科幻的界線,幻想小說的幻與現實世界更加融合在一起。《今夜無神1》主角言晃年紀輕輕得癌症,給癌症患者希望的「奇蹟」就是進入遊戲裡,在多年前虛擬遊戲的話題就有全息網遊小說的設定,要進入遊戲艙連結意識,而現在,AI人工智慧是運用神經網路進行深度學習,最近這也是我看到異想天開的可以連結人腦的神經網路,人腦中就可以出現「系統」聲音,所以能夠進入遊戲裡。
關乎生死的遊戲,在〔今夜無神的世界〕裡,在現實小說中突兀,在科幻小說中很自然,主角一聲「我願意」就進入新手遊戲副本,現在網路發達,也是人人皆能是直播主的時代,生死存亡的遊戲副本,資訊面板、直播留言板都可以無縫接軌,所以是主角,如果是我,真只能是砲灰,哈哈!
第一集副本只有1個半,真是太會撩讀者的心了。很喜歡第一個副本〈孵化之都〉的註解:「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海明威」作者的奇思幻想十分厲害,好貼切故事的發展,層層轉折絲絲入扣,讓人讀得目不轉睛,一頁接一頁,把現實社會的很多問題都融入在故事裡,明目張膽地批判的現實社會的人性之惡,精彩至極!
副本一個接一個,在死亡之前,人性是否還能有底線?第二個副本〈標籤社會〉在網路直播盛行的現在,偽善人生與為惡人生,他人的評價可以決定一人個的生死,從眾效應是一種很可怕的不由自主的人性,人性善惡是個假議題,真正要看的是「行為」,遏止惡行的方式,就是讓人類社會邁向願意主動做善行,世界上沒有百分百善人,大概也沒有百分百惡人,換個角度,換個方法,也許會更好。
這是一部殘酷中帶著溫情底線的無限流小說,期待主角的下一個冒險!
當我們需要安慰:法國精神科醫師寫給這個世代的愛之語
讀者評分
5.0
|
2025/04/02
從小到大,在學校也是有輔導無用論,但不輔導又不行的言論;看精神科醫師效果有限,但又不能不看,這真是一件難以定論的事!精神科醫生承接那麼多患者精神上的情緒問題,人生充滿著生老病死的痛苦,身體疾病的痛苦造就生命活的痛苦,這是一件很殘忍的事,當歷經親人病痛亡故,對人生的苦楚更上層樓,還是要好好活下去,但是心境已然不同,有時候是封閉了對痛苦的感受,才能好好活下去。

作者很有系統的要讀者面對這個現實:「安慰意味著明白並接受我們的言詞只能不完美地減輕內心的痛楚;但同時也希望不要在孤獨中經歷這種痛楚,安慰是一種充滿愛的行為,即使有時無能為力。」無能為力這種感覺已經困擾我好久了,看到這裡,突然有種豁然開朗之感,人生要向前看,這就是作者一開始說的—安慰是種陪伴,自己也要陪伴自己,接受自己的痛苦,原來「安慰所試圖創造的是希望。」現在轉變思維,人生要「隨日而安」,不只是活在當下—「我專注於此時此地我能做的事情」,還要安然處之,「希望本身可以帶來安慰,因為它讓我們從預期將會有困擾的想法中鬆懈下來,並能讓當下的幸福觸手可及。」接受現實的困境,學會放下!

〈我們對安慰的需求〉中作者提到面對新聞時的狀況,深深的共鳴,戰爭帶來的負面效應,身為一個渺小人類的無力之感,對人類社會的殘酷感到厭惡,雖然一直告訴自己:社會上好人還是多過壞人,但是並不會改善任何情況,心中的痛苦,除了欺騙自己緊閉五感拒絕接受消息之外,心靈難以承受,哦,原來我們要學會過「有療癒能力的生活—接受、謙卑是有必要的,即儘管感到痛楚,也要以一個受傷的個體,努力與世界重新連結。」學會「微安慰文化」自我安慰或安慰他人,安慰不只是對別人,更應該要好好地陪伴自己,自我療癒,是一件可以努力的事。

《當我們需要安慰》一書,作者用溫柔的口吻,專業的角度,真實的安慰,讓讀者接受人生是痛苦的,但是透過「安慰」陪伴,細水長流能朝向幸福的路上走,人生一路跌跌撞撞,卻也滿懷希望。
Noland無名之境:狼人、喪屍、AI、複製人……千先蘭的暖科幻宇宙再擴大!
讀者評分
5.0
|
2025/03/22
試讀《Noland無名之境》〈兩個世界〉,小說融入現實生活的背景,資訊科技近來晶片、AI人工智慧都是熱門話題,世界性的議題打破國族界線,想起了從前的從前有陣子看了幾本科幻小說—艾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大法則,1950年代的科幻小說雖是機器人,是對於AI的發想,到現在2025年已經在可能實現的現實生活上了,奠基於前人的智慧,現在的科幻小說更寫實貼近於生活,科學理論更加寫實,科幻小說可能不再是「幻」想,小說的想像世界真的走在進步的科技之前。

《Noland無名之境》的書名取得好貼切,〈兩個世界〉雖是短篇小說,內容卻很豐富,AI科技讓閱讀的形式不再只是電子書,幾年前的發燒熱的AR、VR虛擬實境在電玩遊戲小說影視裡發光發熱,作者千先蘭將它放入閱讀情境上,很厲害的創作,打破閱讀的界線,對於有聲書(小說)這一區塊我一點興趣都沒有,但是「以小說為基礎的虛擬實境程式,讓讀者透過五感來體驗遠超於書籍本身的真實感。」「在Noland創造的虛擬實境是用感覺來閱讀小說。」如果能有AR用感覺與書中故事AI互動,這會是我想嘗試的新形態閱讀,(心裡os:付費一次只能讀一次,感覺也是有關於現在電子書出版議題的設計橋段哩~)。

〈兩個世界〉主角有菈有個不相像的雙胞胎妹妹有真,從小性格怪異,與周遭總有格格不入之「異於世界的存在感」,讓人聯想起是否是我們看到的表面上是憂鬱症,其實是另一種Noland的世界?就像波西傑克森的特殊孩子是半人半神所見的世界,亦或是麻瓜的我們所無法理解的世界? AI是仿人的神經網路中樞神經系統可以進行深度學習,相通的結構,有朝一日,是否真能進入人的大腦取代人腦?〈兩個世界〉從虛擬走到現實,是單一事件還是AI末世預言?

後記:很好看,所以在博客來可以試讀另外一篇〈樹根朝天生長的大樹〉,是第一人稱小說,像是末世電影的敘述口吻,寫日記般的紀錄關於不明生物的末世戰爭之感,很好看,期待看到結局。
第四翼【戰龍系列1】
讀者評分
4.5
|
2025/03/17
看起來很肉腳的主角以第一人稱出現了,父親是抄寫士,母親是將軍,這是互補結合生了三個(目前可見的)小孩各有興趣各自發展,B、U、T,故事總開始在出乎意料之外,人生啊~~想要一路順遂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明明往前的人生目標都在準備進入抄寫士學院,像爸爸一樣喜愛故事的薇奧蕾,成天泡在圖書館裡,背個大背包都會跌倒肢體不協調的孩子,媽媽、哥哥、姊姊都是軍人了,為什麼「徵召日」的這一天她要去這個「弱者無法生存」的騎士學院?

魔法世界的小說就是這麼的有趣,可以開啟萬萬種讀者都想不到的異世界,獨特而鉅大的世界,好的作品只要第一章就能令人「悅」讀,立即勾起讀者的興趣,自然而然想要讀下去,接下來呢?

「巴斯蓋亞戰爭學校」,這是一所名稱就可以感受道斯巴達式教育的軍事學校,透露出異於他者的資訊,「龍」是比人高高在上的存在,以殺人為樂,會和強者締結契約,是利益交換,不是人馴服龍的概念,這不是一部友誼的故事,和龍締約後會得到能力,這是一部殘酷中翻轉弱者強者概念的小說嗎?反正,不是相親相愛的幼幼班魔法世界—【龍騎士學院第一法則:不是畢業,就是死亡!】期待接下來的故事。
丈夫的祕密 限量「祕密在眼前」開展式書盒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9

閱讀本書從拿到書時,就像是潘朵拉接受考驗的時候,好奇心人皆有之,當打開盒子,祕密不再是祕密時,該如何面對接下來殘酷的人生?

故事第一句話「都是柏林圍牆惹的禍」,懸疑,太誘惑人了,這是考驗人性,邪惡的「潘朵拉盒子」,妻子找到丈夫的祕密信函,到底是什麼內容,讓結婚已經二十年的丈夫的祕密要死後才可以讓妻子知道?西西莉雅在忙碌的生活裡,要扮演好一個母親、妻子、社區(學校)熱心媽媽、甚至還有銷售員身分,從星期一一大早開始,整整一週七天馬不停蹄地處理大大小小瑣碎事項,而出差的丈夫星期五才會回家,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時間,「丈夫的祕密」撓在心裡能撐多久?

三個家庭,以三個女人的視角,短短的七天生活劇變,每個家庭遇到了不同的考驗。星期一,在這同一天,墨爾本開公司的泰絲丈夫承認和她堂妹兼合夥人菲莉提絲外遇,兩人想得到泰絲的諒解,我的天呀!怎麼可能!所以泰絲帶孩子黎安在星期一半夜回到雪梨骨折的母親身邊;學校秘書瑞秋則是得知兒子一家因媳婦的工作要去紐約,失去了女兒多年後才有新精神支柱的孫子即將離開她至少兩年。

故事便是圍繞著聖安琪教堂旁(或聖安琪小學)附近的西西莉雅、泰絲、瑞秋,就在復活節這一週,上演著交錯的人生困境。「柏林圍牆」不只是德國的歷史,它是全世界不同世代的歷史,艾德在那一天向瑞秋求婚,他們女兒珍妮的死亡影響了許多人,認識的,不認識的,秘密揭曉,活著的人才是考驗的開始。

圍牆不僅是看的見的,難以打破的是心裡面的那一道道自己築起的牆,故事〈尾聲〉:「 人生蘊藏著許多我們永遠不得而知的祕密。 」一旦開啟祕密就要承受那高築難以敲碎的牆,就算柏林圍牆倒了,築牆的「石頭」依舊在心裡留下不可抹滅的傷痕,只是,生活還是要繼續,我們只能選擇看似較佳的路前進,如同最後故事一段:「 沒有人知道人生道路可能是什麼光景,或本來該走哪條路。這樣或許也沒關係。有些祕密注定永遠是祕密。問問潘朵拉吧。 」
展開
被埋葬的記憶
讀者評分
4.0
|
2015/08/21

一部小說涵蓋的意義很多,這都有賴於讀者的解讀,每位讀者引起的共鳴也不同。作者是日裔英國作者,從外來者的角度生活在英國,對英國的認知關注會異於當地人,「山楂樹」是英國鄉村常見的樹,代表著純樸生活,碧亞翠絲在老山楂樹下聊天,母龍巢穴唯一的其他物種─山楂樹,作者將故事擺在中世紀的英格蘭,不列顛人與撒克遜人,上帝的信仰影響到英格蘭,亞瑟王與梅林的傳說時代,王權與政治宗信的關係,因為葵里格母龍呼出的氣息壟罩,全民才會失去記憶,國家維持著和平的假象,屠龍騎士的任務便是殺死巨龍,喚起人民的自由意志。

記憶的消失會失去個人意志,當沒有個人情志時,夫妻生活之間的愛是真愛嗎?擺渡人渡的是覺悟的人,留下的是看不透生死情愛的那一方嗎?
靈驗2.我在人間發現拜拜真正的力量:穿透人心與靈界的求神祕辛
讀者評分
4.0
|
2015/08/14

對修行完全沒興趣,不過閱讀就是我的信仰,滋潤了我的心靈,所以透過閱讀《靈驗2》了解信仰的真相,認識拜拜之所以能產生力量的關鍵,要能正視自己的「心」,就是書中所強調的,心願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這就是「願力」了吧!

讀這本書很好,可以釐清一些想法也學到一些道理,從專業的角度正視拜拜這一行為背後的意涵,正向看待人們容易迷失於拜拜裡的這件事,也認識到了某些拜拜行為的產生源由,特別是「拜地基主」的由來,新學到如何對待家裡恭奉的「土地公」,第一次認識「家神」這個詞和意義,如何放下對於親人離世的不捨部分,覺得很溫馨。

《靈驗2》一書分成兩部分,part1〈拜拜教你神性合一的力量〉,又分成四章談神與魔、拜財神、地基主、往生親人;有Note重點,45個重點很實用,有Q&A time令人豁然開朗,最後再How to do一些眉眉角角,有正確的心態就會展現出良好的行為,不用擔心拜不好。

part2〈拜拜背後未說完的秘密〉,這部分的Q&A釐清許多俗人(如我)念頭,提醒自己要「保持彈性」去接受未知的事物,「無知」是件很恐怖的事,雖知自己無知,但知道自己朝著正道而走,這就是令人喜悅的事。

作者為生死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走在靈修之路,從文筆中可見對於生死教育融貫中西,不僅是儒釋道,形而上學追求的就是「心靈」的力量,說拜拜是要釐清迷信,其實作者講的內容是將哲學通俗化,以我們的生活經驗出發,正視自己的心靈(態度),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也就是一股正向的力量,能擁有正向心靈,生活就會處處感受到美好,拜拜祈求的不就是生活的美好?
展開
Coffee blues:弓島咖啡事件簿
讀者評分
4.0
|
2015/05/25

咖啡店根本是文青的午後悠閒的消磨地,沒想到過程卻很懸疑,出乎意料之外。

主人翁「弓島大」,暱稱阿大,不是厲害的偵探,竟然曾是社會事件當事人,前女友之死導致他辭職在家開咖啡店,除了咖啡店還兼修理些家具物件。有一天,一個小女孩請他幫忙找姊姊,雖然自己沒有什麼能力,但和常客們對於小女孩家不尋常的事情也頗為同情;另一方面,賣毒品導致女友死亡的犯人出獄了,而女友的父親兼上司表明要殺了他。

拳擊手退休的丹下太太以一敵十的強健體魄,兩位高中生、社區守衛隊成員,看似平民百姓卻臥虎藏龍,再加上搬到隔壁的刑警,一個偵探團悄悄地形成了,在大家琢磨分工偵查下,案件牽連到難以想像的地步,明明只是平凡的敘述,讀來卻引人入勝停不下來。

閱讀過程中對主角的定位捉摸不定,直到最後才恍然大悟,這一事件拉出了許多人內心難以撫平的傷痕,以後「會變成你往後長期苦惱糾結的開始喔。也有可能成為你一輩子必須承受的病因。」儘管如此,作者還是在這些事件逐漸成長,咖啡店雖然不賺錢,也默默地維持阿大與周遭人生活的心靈駐紮地。
冰峰暗隙
讀者評分
5.0
|
2015/01/30

上一本看真實災難事件而落淚的是《為愛活下去─跨越生命中的安第斯山》,那一起空難在海拔四千多公尺的高山,缺水斷糧徒步翻越高山去求救,在等待救援時的人性反映出的行為,迫不得已為了活下去而吃死人肉,活下來的人回到塵世間遭受到的某些譴責或心理的創傷壓力,在在都令人落淚。安第斯山很恐怖的!《冰峰暗隙》作者喬‧辛普森為了替同行的夥伴賽門辯論而寫下這本書,也被拍成電影「攀越冰峰」。

攀爬高山是很危險的,尤其是冰川地形氣候不穩常有暴風雪,山上更沒有食物水源避難地,一切裝備食衣住行攀登工具都要自行攜帶,看看《冰峰暗隙》作者喬與賽門,在祕魯安地斯山脈瓦伊瓦什山中段帳篷紮營點就5千多公尺,攀爬目標修拉格蘭德峰6344m,預計五天來回營地。一開始就是艱難的任務,但他們經驗豐富,登山者一次又一次挑戰自我,攀爬的過程艱苦,但登山者都有一股傻勁,一旦完成一座山後,不知不覺又會開始計畫下一座山。

登山不難,難的是下山。知難行易,上山時更特別謹慎,尤其是處女峰,第一次攀爬且資訊稀少,閱讀喬和賽門上山的過程,充滿期待與驚喜,冰雪山脈之美令人想親眼目睹,曾去過紐西蘭福克斯冰河,觀光客性質的冰河健行,要先搭直升機才能上到冰河底層,走一小段就花了一個小時,四周都是寒冰,真的要找路彎彎曲曲往上爬,花了三小時來回可能走不到100m。

每個讀者沒看書之前就知道結果,最終,作者沒有被這一次的高山瀕死經驗打敗,又再次邁向群山的擁抱,但當回首來時路,當初那三天三夜艱難苦痛的時日是其他人僅憑想像也無法體會的創傷,閱讀這個過程整個腎上腺素都緊張起來,究竟要有多大的毅力支撐,賽門也沒食糧,等了許久才決定割繩放棄回營地,喬在掉下冰洞缺少食糧裝備不足,斷了一條腿,竟能走出這一場不可能生還的山難,對於兩人能夠活著回來,給予祝福,沒有人有資格去評判當事人。

《冰峰暗隙》是登山者不能不看的一本書,登山者要有放棄的勇氣保護自己,也避免拖累夥伴,沒有人希望遇到意外,但當情況已經糟到自己無法控制的艱難,真的得先保護自己,再幫助別人。作者是喬,但在其中的關鍵之處,賽門也寫下了自己當下的思慮與決定,忠實地呈現出他們兩人在這一次登山活動的歷程,給所有登山客留下一個強悍的典範。
展開
女王心機(01)
讀者評分
4.0
|
2014/12/17

翻開書後,真的是What's up?一個鬼魂是早就知道的事,但主角竟然不能跟鬼魂溝通,這個鬼魂不是萬能的,她什麼都不能就算了,竟然連記憶都被彈到九霄雲外去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司馬爺爺上身)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結果,

竟然不是結果!

在我迫不及待,努力克制住想偷看結局的欲望,而且成功一氣呵成翻到最後一頁時,啥米~~~~~~~~~~~~~原以為看到黑影就讓讀者我沾沾自喜開槍說:I got you!兇手一定是OOO和XXX跟YYY之類時,開錯槍了啦~~~兇手似乎不是兇手,有曖昧的路人甲似乎又不只有感情問題而已喔!才出現三四次的他相信後面一定佔著重要的戲份,我似乎又踏入一個不小的坑,這個坑,原著總共有六集,仔細思考,果真似乎看到了不少伏筆呀!

題外話:有看到國外書封六集是高中女生顛倒正反排排看,六集封面拼成一張大海報圖,繁體中文版的更是聘請國外美少女拍攝,希望以後也可以看到六集並排也美美的華麗書封。

當艾瑪開始被迫扮演沒見過的雙胞胎姐姐莎丹,兩個生活環境差異極大,個性迥異之人,怎麼可能沒有破綻,可是週遭最親密的家人朋友卻沒有人懷疑,為什麼?當旁觀者看待這一件事情時,除了大呼不可思議,相信青少年更會說:你在唬爛! 可是,可是,嘿,這真的有可能發生耶!心理學理論中的「盲視」論點,人們只看得到自己想看的,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只會尋找「符合自己期望的信息」,只願意注意自己期望的人事物,就算看到反面證據,也會找藉口說服自己。

因此,在眾人的眼中,莎丹就是一個站在頂尖的人物,她是變化萬千的人,也終於了解為何簡介會說這本書是「驚悚大師希區考克加上《穿著Prada的惡魔》會變成什麼樣子?」莎丹是女王,但她已經變成喪失記憶的鬼魂了;艾瑪從貧民女孩一躍成校園女王,而要尋找的屍體不知道在哪裡,兇手更是撲朔迷離,毫無頭緒。艾瑪姑娘危險了,但她只能步步為營。

一切似乎起源於「謊言遊戲」,
可能莎丹死亡事件的開始肇始於「謊言遊戲」,執行女神─莎丹帶給校園無限的話題,是不是又是一齣惡作劇?其他人唯她馬首是瞻,這個邪惡的遊戲至少進行五年了,主角雖然是艾瑪,但解謎的生活卻是莎丹的過去,《女王心機》才第一集,引發讀者無限想像力,後面五集到底會怎麼樣???還是只能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展開
血歌首部曲:黯影之子(上)
讀者評分
5.0
|
2014/10/06

「血歌首部曲」已經是系列作品,第一部《黯影之子》竟然還分成上下冊,這會是一部多鉅大的著作?故事從〈Ω維尼爾斯的紀錄〉,一個痛恨「希望屠滅者」的帝國史官寫下的紀錄開始,然後進入主角瓦林‧奧‧蘇納的故事,從頭說來‧‧‧‧‧‧

從眾多稱號:王國之劍、雛鷹、黑刃、渡鴉之影......到希望屠滅者,不到三十歲的瓦林‧奧‧蘇納,一開始就讓人期待不知他會有多少故事讓我們追隨,而且,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嗎?是囚犯卻被禮遇,人們對他好奇,有人對他恐懼,還有追隨者送回他的武器,瓦林‧奧‧蘇納身為囚犯,要替奧普倫帝國去群島打仗,這會是怎麼樣一個存在的人?

如此簡單的描述,就能引起讀者的興趣。當我以為故事就此開啟精采萬分的英雄人物冒險故事,卻急轉直下,看到了一個10歲小男孩,被父親丟進一個兵團,專門負責維護信仰與守護王國的戰士軍團─第六軍團。這是一個龐大的世界,我們只能跟著主角和他的兄弟們,逐漸認識這個世界。

「忠誠是我們的力量」。引人入勝的小說具備許多「信念」。在軍團的嚴苛受訓下,沒有父母,只有組織兄弟,要在困厄的環境考驗下生存,不合格就淘汰,甚至死亡,如何得到愈來愈強大的力量,能否認清自己的能力和極限,一日一月一年,成長過程遇到的人事物也帶來許多困惑,有的有答案,有的變祕密,更有的需要自己去等待或尋找,從其中獲取養分。

很喜歡知識測驗的宗旨「你之所以能夠成為你,是因為靈魂,是靈魂指引你侍奉信仰。.......你是否了解你的靈魂本質。」之前在描寫訓練之時,作者對這些夥伴們的著墨也很多,各有各的專長,瓦林不是無敵,箭術算差的,追蹤術也不是第一名,但瓦林‧奧‧蘇納具備有領導才能!他將會帶領他五個兄弟邁向未知的道路。

《黯影之子(上)》讓我們看到一個男孩逐漸成長,跟著他的腳步認知這個世界,他的內心,隱藏的危害,他有夥伴,他的強壯力量不是與生俱來,他經歷過許多戰鬥挫折和掙扎。「曾經有七個」,讀者馬上就可以嗅到了敵人,「黯影」似乎是一股恐怖的力量,但還不能很切確的說是怎麼一回事,也許王國的敵人並不是主角的敵人,在極為流暢的閱讀節奏,前方有許多值得我們期待的冒險旅程。
展開
美麗魔物 2 美麗闇影
讀者評分
4.0
|
2012/03/15

魔物像是《預言的姊妹》+《暮光之城》,我看闇影卻有《預言的姊妹》+《哈利波特》的影子,哈利波特額頭有個疤,咱們伊森肚子不遑多讓,也能感應最邪惡的那一個;也勾起我對《夢書之城》的懷念,「魯納古書閣」的地下通道真的好奇幻,夢想自己有一天也可以進到那麼繁複有靈氣的古書城。

好了,回到主角本身,蕾娜的戲份在這一集變少了,也變沉默了。「轉化」又延後,蕾娜滿心愧\疚,為了某些決定,再也不能和伊森心心相印,兩人漸行漸遠……而又出現了一個女孩──小莉。這一集奇幻冒險三人組合體完成了,男主角伊森+怪怪rock好友林克+聰穎可愛新人小莉,因為平凡少男和巫師少女的LOVE遭受到極大的考驗,所以自知愚蠢也要去拯救愛人的少男,勇敢向前衝,身分也有了明確的定位:引靈使──引領巫師走上命定的道路,還不是隨便就有的喔!百年都還不一定出現一個呢!伊森,你就是這麼特別的存在!

冒險愈來愈危險,等級不夠還需要再練練,但時間來不及了,且戰且走,幸好還有一堆神秘的老人家,許\多的國寶都來加持一下。死了之後還有「靈」,凡人看不到沒關係,我們不僅有黑暗巫師,還有光明巫師,你救我、我救他,大家救來救去一家親。寶物也不可少,黑暗巫師最惹人厭的夢魔也有禁錮它們的剋星「伏魔球」,唯一遜掉的是從地底被召喚最恐怖的怪物「地怒」名字超沒威力的。哈哈!

總之,《美麗闇影》不再只是純愛的奇幻小說,把奇幻冒險的元素都囊括進來,像是遠古(幾代前)的邪惡,不能免俗的吸血鬼,總是出現在重要場合的貓(吉祥物?),神話總會出現的三位命運女神,每個人物各有個的身分,環繞不停的預言歌不斷不斷地出現,有「萬靈法則」請大家好好遵守規定,但規矩是用來打破的,我們支持你──蕾娜,妳就不黑不白,做個又綠又金的偉大女巫!

期待明年的第十八個月亮,but沉浸在得來不易的love裡,明年的事 who care?
展開
守護程序II:自由之戰
讀者評分
5.0
|
2012/01/09
本以為第一集已經很精采了,剛看到第二集時嚇一跳,怎麼更厚了,會不會流之於無味,更擔心結局莫名,沒想到,愈看愈停不下來,而且,已經有很精彩的結局,沒有如眾多系列還有第三集啦!對於貓頭鷹出版社【科幻推進實驗室】選書,品質真是沒話講!

在閱讀時,有萬般心得,諸多感想,但看完時,面對電腦要寫些心得時,又覺得:我這不是受電腦控制太深嗎?「Daemon」在第一集《網路殺神》時,只是個被利用到現實生活上的遊戲,整本書比較偏向懸疑犯罪的閱讀滋味,而科技犯罪這個戲碼在犯罪系列影集,如我最愛的NCIS便出現過多次,所以雖然覺得跟生活很接近,但還是有身為讀者,旁觀者清的意念。

不過,在讀完《自由之戰》後,面對科技反倒害怕起來,而且本來對IPhone、HTC、平板電腦等高科技產品動了購買欲望的心,也喊暫停了。【守護程序】從Daemon到Freedom自由、獨立自主,經過二年多的沉默運作,Daemon全面侵入任何科技觸及之產業,能夠掌控威脅企業體,更能影響國家決策,加速世界經濟崩殂的現象,本以為是鼓吹人民反抗的惡劣病毒程式,卻變成人類團結為自由而戰的武器。

在我閱讀到第四章時,驚覺多像電影「駭客任務」尋找救世主為人類matrix2_posters_poster7擺脫電腦控制的英雄主義,而看到第二集書封,竟也和駭客第二集海報很像,當然,這就是電腦跑程式的畫面組合。在第四章那被陷害該死沒死的電腦遜咖──警官塞貝克,終於被賦予任務──尋找雲之門,索伯從網路遊戲「門」開啟科技之戰,第一集塑造了一個犧牲的英雄人物──麥瑞特,科技之神奇的部分,就是能夠「虛擬實境」,因此在4D空間裡,設定好條件目標,能創造無限可能。

人類的歷史文明總是一再上演,神話預言屹立於世界有著人類無可動搖的信念,「雲之門」出自於希臘神話,從網路科技獲利的索伯看到了人類的歷史愚蠢的毀滅,也相信人類有覺醒為自己奮鬥的意志,因此Daemon不僅造就邪惡之人,也有正義之士、領導之才,Daemon並不是邪惡的,而是帶給人類對抗整個資本主義的「機會」。

這本書厚,但厚得很有價值,每一章節都很重要,每個人是社會的小螺絲釘,改變的一部分,各個派系林立,利用Daemon朝自己理想的境地去努力,看看現在股市崩盤,就如同2012預言般給人類警示,或許世界末日不是外星人入侵地球,沒有彗星撞地球,更沒有大洪水,而是「科技」。該適時放下手機、電腦,別受網路控制,給自己一個清淨的腦意識空間,來讀讀《守護程序II:自由之戰》。
展開
紫蘿蘭之謎
讀者評分
4.0
|
2011/09/02

十六歲的盧卡斯對家庭生活很不滿,崇拜爸爸失蹤好幾年了,對媽媽很有怨言,姊姊梅西也令他不爽,僅剩對弟弟傑德的疼愛,正處於人生成長轉變階段的盧卡斯遇到了紫蘿蘭,就這麼因緣際會陷入了一堆謎團。

紫蘿蘭不是一朵花,是一個人,是一罈已經火化的骨灰,被遺忘在計程車上,被走進計程車行的盧卡斯看到,念念不忘,後來決定帶她走。一開始的設定很驚悚,帶有魔幻的滋味,在凌晨,深夜與白日交替的那一刻,一罈骨灰吸引住一位青少年的注意,而且有點失心瘋的,非將它抱走不可,沒有任何理由,這項「致命吸引力」發生得莫名其妙,能怎麼說呢?有時青少年就是會陷入一股「執著」,非做不可,將任意而為的執念實踐。

父親應該引領少年兒子走入社會,希企能孩子能順利成長,但對盧卡斯卻不是如此。正值青春年少的盧卡斯因為爸爸毫無預警的失蹤,當然想盡任何的可能性,爸爸是記者,兒子更是懷疑過「死亡」的可能性。也許\是死亡的神秘性致使盧卡斯受到紫羅蘭骨灰匣的吸引。

青少年的英雄主義就這麼不可抑制地冒出來,盧卡斯想要紫蘿蘭可以有個安身之處,開始一步步地「追尋」她的身世,盧卡斯跟紫蘿蘭對話,的確既魔幻又寫實,少年的虛實想像構築的世界,卻也和現實生活互相聯繫,更找尋到自己對父親認知「失落的一角」。

集合眾多線索,盧卡斯一再修正對父親的看法,也逐漸了解家人的觀感和自己不同,就算父親不是想像中的英雄,但盧卡斯終於度過難熬的青少年成長歷程,沒有很成熟,卻也能坦然面對,這是青少年很重要的「成長歷程」。
特務天使 1 愛的閃光
讀者評分
4.0
|
2011/05/31

天使是上帝的使者,尊崇上帝的旨意來到人間,為了拯救逐漸失序的人間,受到黑暗使者誘惑即將墜入地獄的人類,上帝出手了,數以千計的天使投入人間,而加百列、愛維和貝瑟妮來到維納斯灣,一個淳樸的海邊小鎮。

貝瑟妮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天使,第一次降臨人間,要學習很多身為人類的習慣、思考模式,在適應期間便遇到魅力無可抵擋的賽維爾,這實在是太閃光了!!!他們一見鍾情,Love,是LOVE啊!

大天使加百列的形象較為嚴肅,以任務為首要,療癒系的愛維充滿母性光輝,雖然身分是哥哥姐姐,但其實更像是父母,要教導貝瑟妮在人間的一切。因此對貝瑟妮和人類男孩的戀情,當然持反對意見。

貝瑟妮這個天使,渴望接近人類,也容易受人類影響,所以對這種最強烈的情感──愛,根本完全無法招架,幸好這本來就是純愛小說,而且天使的形象美麗無與倫比,讓小說添加了許\多美感,雖然會被認為像暮X系列,但個人比較偏好天使,天使的羽毛可以當訂情物,難不城要拔吸血鬼的牙嗎~~哈哈!

從以前就很喜歡「天使」,若是《特務天使1:愛的閃光》畫成漫畫一定是這麼閃亮亮,美到極點,尤其是他們在家的休閒時光,當加百列拿著書本靠坐在躺椅上,愛維在旁邊織圍巾,貝瑟妮坐在地毯上發呆想賽維爾,有靈氣的幻影趴在貝瑟妮膝蓋\上,整個畫面一定美到讓人心碎啊!

咳!咳!這位讀者,該回來了。明明這本小說是正義與邪惡之戰,延續千萬年來天使與惡魔的對抗,怎麼可以被愛閃到忘了惡魔的存在!!咳!咳!嗯!好吧!從倫敦轉學來的帥氣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傑克,偷偷來這樣那樣,淳樸的小鎮愈來愈多罪惡,那怎麼辦呢?

天父會適時顯現道路!

除了為愛可以犧牲放棄一切之外太閃光,天使出任務的尚有水準表現,期待惡魔能更厲害啦!
展開
兩個威爾
讀者評分
4.0
|
2011/05/19

一開始看到是兩個作者,一人負責單數章,一人負責雙數章,各自寫同樣名叫「威爾」的青少年生活,其中一人還是《紙上城市》的作者,因為還蠻喜歡《紙》對於「青少年自我認同」的琢磨,於是便用力報名下去,讀來也不虛此行。

「單數威」是一個成績不賴,家境不錯,有一個同性戀好友,努力想打入普通團體卻失敗的青少年;「雙數威」是單親家庭,吃抗憂鬱症的藥,遲疑自己是否為同性戀,熱中於一個名叫以撒的網友。

剛好遇到和你同名同姓的人機率有多少?以台灣菜市場名而言,機率頗大。但是,在「成人影視店」遇到和自己同名同姓,還同樣被拋棄的悲慘之人,機會有多大?可小很多囉!

《兩個威爾》就是在這麼尷尬的場合遇到的。

十七歲的青少年戀愛戀愛,許\多滿腦子只想做愛不懂得談愛,如此醉生夢死於耗損青春就是正常的青少年,內心多一點想法,多愁善感些就叫「娘娘腔」。看別人都是一付很有自信、很快樂過生活,他們都不懂我,我也不屑和這些人為伍,內心的空虛無人無事無物可填補,「YA小說」基本上的調性都帶有不識情滋味的輕愁。

現在的青少年太早熟,身體的早熟和心智不成正比,便需要比以前時代有更多的支持才能走過晦暗的這一段歲月,如何抓到自己的生命意義便是是否能成功\度過自我認同階段。兩個威爾各自有不同的問題。單數威的同性戀好友要主辦一場戲,既喜歡又不想喜歡的珍妮;雙數威要不要出櫃,找不找得到戀人?

不只是兩個威爾,而是有千千萬萬個威爾!

除了相遇之外,把兩個威爾串在一起的就是「泰尼‧庫柏」。每個人都想知道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模樣,都希望在他人眼中自己是美好的,是的!不論是青少年或成年人,任何一個人都必須面對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樣態,卻也是最殘酷,總不合預期,青少年更因此常和朋友絕裂。

「你以為的不是我以為的」當單數威看到排演的音樂劇,泰尼在對飾演好友威爾角色的指導時,泰尼要真實地呈現這個角色,但他是不完美的人──極度恐懼一切,表現蠻不在乎的態度,容易崩潰等等,這些話重重的傷了單數威的內心,常以為和對方交朋友是迫不得已,卻沒意識到自己在別人眼中也可能如此。

對朋友總是「患得患失」。但生命終究會走過這一段艱澀青春,展現雨過天青後的活力。這就是一本好看的「YA小說」,讓我們在書中回顧自己青春時的心態,重新整理看到自己的轉變和成長。有時會發現一些遺憾,也慶幸自己擁有過那段無邪歲月──感謝曾經。
展開
那天之後
讀者評分
5.0
|
2011/04/14

《那天之後》真的在告訴我們「那天之後」,事發之後該如何生活下去……

只要你翻開這本書,不論是痛恨產子丟棄這種行徑,或是同情迪芳也是個孩子,你都會覺得這是一本好看的書,沒有考驗你的人性,也不需要選邊站,純粹會讓你對於這樣的事件,有更多的想法或方式去看待這類的社會事件。
美麗魔物
讀者評分
5.0
|
2011/04/14

是一本青少年奇幻愛情小說,有點像我目前涉略看的哥德小說類,在古老的城鎮有不為人知的秘密,關於巫師與靈媒,有廣大的地下迷宮,普通人類避之若屣的鬼屋,不為人知的隱藏版小鎮秘密。不同於常見的青少年小說,這次主述者是男孩,一個想離開僵固城鎮展翅高飛的高中生,讓我想起《紙上城市》也是以男孩為主人翁追尋女孩的過程,因為《美麗魔物》的伊森房間牆壁也是黏滿地圖與標示,厭倦於一成不變,其實很假的小鎮人生,親密的媽媽車禍過世,爸爸整天埋首書房,管家艾瑪會偷藏一堆護身符咒,16歲的伊森等待著上大學要離開這個封閉的蓋\林鎮。

噩夢,已經持續三個月在伊森的睡覺時間上演,夢裡有個看不見臉的女孩,在夢裡伊森要拯救她、拉住她,但每次都失敗,醒來後身上會出現噩夢裡遺留下的物件,例如流沙、水漬、抓痕......而困擾著伊森的不是噩夢,是愛上這個沒見過的夢中女孩。開學的第一天,學校轉來一個漂亮女孩,對伊森而言,這個外地來的女孩似曾相識,有著不可名說的吸引力,伊森知道要遠離她,但是沒辦法逃避心動的感覺。一個有魔力不會打扮的漂亮巫師女孩,一個會大量閱\讀有氣質籃球隊員男孩,兩人除了晚上躺在各自的床上可以聊天,連上課也可以用心音情話綿綿,前女友在旁邊想搞破壞,真的可就沒戲唱了。這是一本少年奇幻愛情小說。

書雖厚但卻可以看得很快,《美麗魔物》好看在於不只是愛情故事,其中引起很大的興趣的就是他們的族譜,和巫師的歷史與魔法圖書館。例如:萬聖節是「晚上是塵世和冥界分隔最薄弱的時候,是力量最強的夜晚,同時也是紀念之夜。」(試p.253)進到巫師圖書館「魯納古書閣」時的感受「這裡充滿生氣、力量,就像真理,每一種真理都存在於這裡的某處。」(試p.312)作者創造了一個巫師鎮的文化,讓讀者想一探究竟,深深覺得只有寫一本是不夠的!好想一探百年前「綠屋」迷人的古老故事,艾瑪借助的祖靈棲息的沼澤,麥坎雷舅舅和艾瑪年輕時針鋒相對一定很風趣。

鋪陳了許\多古老家族的歷史,但結尾卻覺得意猶未竟,尤其是壞人其實很弱,令人欣慰的,男孩是個有頭腦的青少年,整本書主角們有愛但沒有發花癡,當然偶爾看起來會覺得伊森「為賦新詞強說愁」,這就是青春啦~~~愛可以對抗黑暗,可以喚起良知,可以讓主角做正確的抉擇。
展開
那天之後
讀者評分
5.0
|
2011/03/21

雖然我很容易被文字感動,但從沒有看一本小說這麼快受到影響,看到第四章我就落淚\了。本來只想先翻個一兩章節,但翻開就停不下來,我熬夜看完,一口氣看到最後一章,忍不住,我又落淚\了。而且失眠了!

除了濃濃的不捨一個孩子從小被迫長大,自我要求完美,讓自己陷入這般境地,旁人就算再怎麼關心,也是隔靴搔癢,只能深表遺憾!當良知遇到律法問題時,不再有時間慢慢思索復原,只能像比賽一樣,快狠準地決定未來方向。

故事一開始就震撼性十足,事情已經發生,警察經通報發現「有人將剛出生的嬰兒打包丟在垃圾桶裡等死!」這毀天滅地的無良行為激起人神共憤!

我們用著憐憫的角度看待迪芳,讀者就如同迪芳身邊的友人、師長,如果早知道會這樣,就該多關心她,只要迪芳求救,這許\許\多多的「我」一定會幫助她。但迪芳不是弱小的女孩,她總能面對困難,克服一切,而週遭的人也都這麼認為,所以就算大家覺得迪芳不對勁,也選擇相信她只是需要時間休養。人們只看到自己想看的,有多少人不肯面對現實,「忽略」與「逃避」造成了最悲慘的情況。

人性本善,但也不是人人皆善。因為我們處於安逸的社會國家,沒有需要別國施捨的饑荒、沒有真實的戰爭、沒有立即侵害的人身安全問題,過著悠閒不虞匱乏的人佔大多數人,因此有愛心、有同情心的人非常多,甚至無所事事愛管閒事的人也很多。在這樣的環境下,社會人士同情弱者,義憤填膺於他人的罪,迪芳變得十惡不赦,雖然baby很不幸被15-16歲的迪芳生下丟掉,但我卻很難討厭迪芳。

有愛心有同情心很好,但多點同理心,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輿論大可不必咄咄逼人、歸咎責任、趕盡殺絕,甚至自詡為英勇角色鏟奸除惡。《那天之後》真的在告訴我們「那天之後」,事發之後該如何生活下去……

只要你翻開這本書,不論是痛恨產子丟棄這種行徑,或是同情迪芳也是個孩子,你都會覺得這是一本好看的書,沒有考驗你的人性,也不需要選邊站,純粹會讓你對於這樣的事件,有更多的想法或方式去看待這類的社會事件。
展開
單車上的夏天
讀者評分
4.0
|
2011/03/14

這是一本淡然的青春小品,17-18歲女孩的青春紀事,沒有華麗的激情戲碼,只屬於生命中個人的小小成長日記。讀《單車上的夏天》感覺像是喜悅版的《紙上城市》,對於年輕歲月是否該盡情宣洩、嘗試不同的刺激,且又不危害的自己或他人,能讓人大喊:「青春無敵!」不後悔度過這段想荒唐卻不荒唐的歲月。

父母離異,與媽媽同住的奧登在上大學前的暑假,決定去爸爸家度假,和剛生妹妹的年輕後母同住。奧登是個乖寶寶,遵守學校規矩,聽媽媽的話用功\讀書,媽媽是大學教授,爸爸也是,但沒媽媽有名氣;哥哥已經流浪歐洲兩年了,而且舌燦蓮花,哄得父母供他旅費。這個暑假,奧登到海邊的科比小鎮展開短暫的新生活。

一到小鎮,就被花心傑克挑逗,不幸的是,他是小後母海蒂開海灘店裡的工讀生──瑪姬的初戀且交往兩年的前男友,傑克的哥哥伊利和朋友在隔壁經營一家腳踏車店,店名就叫作「腳踏車店」,奧登看到他們時就是在幫車店取名字,而這個取名字活動,已經進行三年了!!!

有趣吧!

家庭的狀況和自己的個性使得奧登沒有交過什麼好朋友、姊妹淘,更不懂得逛街的藝術、同伴聚在一起的無聊舉動所產生的樂趣,她的童年或青少年時期,有些孤獨、無趣,而且爸媽離異的事讓她晚上睡不著覺,卻在科比小鎮發展出一段曖昧的情感。

不禁要嘆道:年輕真好!

不會騎腳踏車可恥嗎?到便利商店只買一杯咖啡很奇怪嗎?沒玩過食物大戰很遺憾嗎?未成年沒溜進過夜店很遜嗎?畢業舞會前被放鴿子的歷史會再次上演嗎?

這個暑假,要告別童年與青澀的自己,要邁向大學自由開闊的生活,一切就在混亂中展現奇異的生活平衡感,更因為這些經歷,使得女孩們或男孩們有了不同的體悟,讓自己的未來更充滿信心與肯定。這是一本適合青少年的輕鬆讀物,也是適合不再年輕的人們回味青春時的瘋狂與迷失,細說年輕歲月,讓人倍感親切!

讀完後,你會覺得:他們的故事還上演著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