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2
user-img
Jeff

4則書評

4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27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4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戴明管理經典】轉危為安:管理十四要點的實踐
讀者評分
1.0
|
2018/02/18

原文書的內容極佳 是管理學的翹楚
但中文書的翻譯品質極差 許多段落中文根本不會這樣說 顯然是硬翻的結果 翻個幾頁便覺得難受
這樣的翻譯品質也能拿出來販賣?
展開
生命的躍升:40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大關鍵
讀者評分
5.0
|
2016/08/17

就當我讀完此書回頭欣賞引言的同時 也為了搜尋本書的資料在網路上瀏覽了一番
這才驚覺此書原來是本「舊書」 原版早在2010年就已成冊販賣
心裡又是深覺沒早點購買閱讀 又慶幸還好出版社尚有改版計畫 這才能讓更多人接觸好書
這也印證好書的歷久彌新與可讀性確實值得人們一讀再讀

早於達爾文發表「物種源始」理論以來 生命的起源及發展仍是爭論不休的話題
對於帶有宗教信仰的人們來說 對生命的誕生有任何非「創始者」的論述都無疑是種羞辱
但作者提醒我們 要本著科學的本質 窮盡人類的想像提出各種問題
才能在這數年中對生命的本質及發展有了重大的突破

「生命的耀升」本質上可視為達爾文演化論理論的傳承
在生命的起源、各種重要生命表徵及形諸於生命內外的現象 都有充分的闡述及說明
對於擁有生物學科背景的讀者們 必定會在閱讀後發出
「當初讀書怎麼沒想到這些問題」的遺憾與暢快之感 這也是筆者在過程中時常發出的讚嘆
基本上這本書就是在試圖整理這些問題的脈絡與人類尋找解答的過程
生命如何從海底的溫泉中誕生? 優雅又複雜的DNA又是如何形成?
光合作用原來是細胞與藍綠菌的共生機制? 裡面的光系統一及光系統二是巧合也是必然?
眾多的疑問與恰如其分的答覆一章接一章緊密相扣 再三強化了演化論的背景
而這些研究內容都早已遠遠超過當年達爾文所能得到的種種證據
更進一步的從分子生物學中找尋線索 補足了化石所能呈現的不連續證據

儘管如此 本書的內容尚有非常大的空間值得科學界探討 並不是回答了大部分問題就停止
讀者在閱讀此書時尤須時時提醒自己要質問每一個問題的答覆
因為作者就是在用一個個看似可信的可行解當作論述
但又在最後用現有最可信的說明論證種種生命機制的起源與發展

有人常問 這種生物類別的科普書籍讀完之後能有什麼啟發呢?
對工作、人生又有什麼幫助呢?
筆者認為最淺顯且立即的幫助就是在閱讀時深深感受到作者每一個問題背後清晰的洞見
那是受人類最原始且最急迫想知道的「為什麼」所驅使才能一再窺探的奧秘
只是受台灣教育影響的學子可能很難在就學時感受到這種知識的震撼
這是一種單純的被「為什麼」所引領的動力 在過程中尋找生命的機制
儘管人類到現在仍沒有回答所有的問題 但閱讀的過程就是最美麗的耀升
也是筆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最強烈的感受

內容對沒有生物背景的讀者來說會有閱讀上的困難 建議在閱讀前先具備基本的生物知識
展開
一讀一行:從魯蛇到人生贏家的自我充實法
讀者評分
4.0
|
2016/08/17

在宣導「閱讀」時 有人會反應出「這種事我也了解,但重要性真有這麼高嗎?」的想法
這也怪不了大家 因為台灣的教育擅長把看書這件事直譯成「讀書」 而讀書就代表著考試
這樣的負面聯想讓出了學校的人們都把閱讀當作是痛苦的事 好像出了社會就代表解脫了

台灣2015年的出版書刊總營業額為190億台幣 有人換算約當等於每人每年四本書的閱讀量
有部落客在網誌分享德國人一年的閱讀量大約是一年50本 以量來說兩國當真有天壤之別
但讀書就真的是以閱讀量取勝嗎? 我讀的量比你多 我就比你高等、我比你還懂得生活?
這裡Jeff不打算以量化的方式比較閱讀數量多寡 而要採用「一讀一行」裡提到的實踐理論

實踐理論?這是什麼意思呢?
作者講得好 他從自己作為例子 從一個社會的敗類到成為一年可以看五百多本書的神人
他提到一個重點並不是閱讀量 而是閱讀之後的改變
閱讀後必須從書本中挑出一些自己認同的想法 並且依照作者的建議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
透過持續不斷的閱讀、做筆記、提煉重點思考 然後讓自己的生活煥然一新
這就是作者寫這本書的用意 讓閱讀不僅僅是讀書而已 還得搭配執行才算是有讀進去

閱讀的好處是大家都知道的 作者身為韓國人也提到中國知名政治、文學家王安石的勤學文
「讀書不破費,讀書利萬倍。窗前讀古書,燈下尋書義。貧者因書富,富者因書貴。」
但僅僅談到要讀書 讀書的優點很多 卻沒有講到到底為什麼要讀書 以及讀了書之後要做什麼
閱讀這件事本身最主要還是希望能從別人的身上汲取知識及經驗
用意是回答事物的本質以及滿足人類的求知慾望
人類天生就有想要知道答案的慾望 有人問就有人提供解答
在一問一答之中 智慧與知識就如同火花般猛烈 產生了不同的激盪
閱讀的過程之中便能理解他人著作裡面所涵蓋的知識 激起作者與讀者間的火花
讀者閱讀的過程能慢慢瞭解作者的初衷和主軸 並且判斷這中間的是非對錯
讀者的對錯判斷除了憑藉作者的邏輯之外 也大量依賴讀者本身的思考模式
但不論對錯 讀者閱讀的時候為了理解內容 總是跟作者切磋了一番 這就是思辨
不全然接受作者的觀點 也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就是單純對於創作的內容有了新的見解
此時作者的創作已經成為讀者自己詮釋的新作品
閱讀這件事也才會變得如此有趣 而不是單純的打發時間


我們的閱讀習慣受限於被餵養的視聽習慣 而失去了閱讀的樂趣
閱讀本身看似是靜態的活動 本質上卻是十分動態的思考
看著作者拋出的議題到用自己的生命經驗理解後的過程 這件事本身就很具動態吸引力
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要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盡情思辨

閱讀雖好 總還是要回到本質「滿足人類的求知慾」才行
展開
切開左右腦:葛詹尼加的腦科學人生
讀者評分
5.0
|
2016/07/27

這本「切開左右腦」除了是一本回顧腦神經科學歷史的書之外

也是Gazzaniga對於自1960年以來發現切斷胼胝體之後 大腦似乎出現兩個心智的闡述


「切開左右腦」聽來很驚悚 其實是當時在缺乏治療方法的狀況下

對於極為嚴重的癲癇所採取的外科手術 也就是切開連接左右大腦的「胼胝體」

這是因為醫生偶然發現某些腦部腫瘤壓迫到胼胝體的患者 其癲癇症狀減輕不少

這個巧合同時也讓接受了「裂腦手術」的患者得以被腦神經科學家研究


人的思考起源於大腦 這點無庸置疑

某些腦部受損的患者似乎會依據大腦受傷的部位而表現出不同的生理反應

這讓人先入為主的認定 大腦似乎像是一塊塊模組拼湊起來的監控系統

有了裂腦手術的患者出現 新的大腦運作模式理論出現了

那就是「兩個心智」

胼胝體被切開的大腦從此再也不能彼此溝通了

也因此透過巧妙的實驗設計 讓接受過裂腦手術的患者得以體現出與一般人不同的行為模式

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一般人無論用哪隻眼睛看到影像 都能夠正確說出圖片的物品

而該患者在右腦(對應到左眼)看到的圖片卻無法說出任何資訊 彷彿失去了口語能力


Gazzaniga的研究生涯就從這個基礎開始 建立了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歷程

然而我最為欣賞的 是他在結語說的這句話

「最震撼的是我終於明白:在我們想搞清楚大腦怎麼做到這麼巧妙的把戲,讓心智得以實現

的此時,我們根本連起點都還沒到。」

截至目前為止 人類還無法理解大腦的運作模式 這讓任何想回答這個簡單問題的人受挫

「大腦是如何運作?」「人類的心智如何產生?」「記憶、邏輯如何儲存在大腦裡?」

就連這位大師都沒能窺探大腦運作的奧秘


這讓我想起先前分享過的一本「生命是最精彩的推理小說」

這本書就曾經提到 生命的構造絕不是機械式運作 彷彿電視機的零件一般

若我們將電視機的某零件拆除 就能透過電視機缺少的功能來判斷該零件的作用

但生命不是 當你拆除了某個元件 生命會利用其他方式填補、替換、代償這個零件

讓這個零件看起來就像沒有消失一樣 生命仍然順暢運作(有興趣的讀者請見相關書目)


大腦的模式也極為相似 我們很難將大腦功能拆解成一塊塊的模組

就像科學家刻意實驗裂腦患者時 往往發現自己被患者的大腦反應欺騙一樣

研究歷程得不斷與這個看似分裂卻又會互相提示的左右腦拼搏

而Gazzaniga在回顧自己這一生的研究歷程時想到了一個頗有意思的解釋方式:

大腦就像是一個交響樂隊 雖然有一個指揮 但樂手們卻不是直接跟指揮聯繫

更大一部分的資訊交換來自於樂手間的眼神動作 看似飄渺 卻是非常真實的聯繫


我們不得不在閱讀這些偉大科學家的研究之後鼓掌叫好

不光只為了他們的成就喝采 也為了他們能夠一一克服箇中曲折而稱慶

科學往往歷經了種種失敗才能取得小小的成就 成功可不是一般偉人傳記寫得那麼簡單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