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年度暢銷書榜
本月選書
年節伴手禮
手機破盤特價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電子閱讀器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年度百大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林小姐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113)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Lv.2
依據書評貢獻度、參與度
林小姐
4
則書評
4
本書評分
0
位追蹤者
8
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4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
(可複選)
全部
中文書(4)
商業理財(2)
文學小說(1)
人文社科(1)
展開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評鑑發表
全部
有評鑑內容
只評星等、無評鑑內容
前往
第 1 頁
1
GDP又不能吃:結合生態學和經濟學,為不斷遭到破壞的環境,做出一點改變
讀者評分
1.0
|
2018/05/21
本書英文原名是 You can't EAT GNP. 中文竟然譯為《GDP 又不能吃》,我認為非常不恰當。
一個刻意使用 GNP 的原作者,不可能是搞混誤用。本書作者談的是「人類」、「地球」的生態經濟議題,若作者本人認為GNP(國民生產毛額)和GDP(國內生產毛額)是一樣的概念,我相信作者也會考慮出版的普及性,選用一般民眾最耳熟能詳的GDP。
本書譯者是長期在商管和經濟領域的從業人員,也不太可能不了解其中差異。然而本書卻以這樣的名稱出版,這對講求正確性的知識產業,以及作者和譯者的知識成果,是相當不尊重的做法。
補充說明:
GDP和GNP一樣嗎?
GDP是屬地主義→越南籍勞工在臺灣工作所得列入臺灣GDP。
GNP是屬人主義→越南籍勞工在臺灣工作所得列入越南GNP。
展開
5
未竟之業:為何我們無法兼顧所有?
讀者評分
5.0
|
2017/04/06
【未竟之業—為何我們無法兼顧所有?】
這本書讓人聯想到臉書營運長Sheryl Sandberg的《挺身而進》(Lean In),但著力點稍有不同。《挺身而進》鼓勵並提醒「女性要常常告訴自己往桌前桌」,《未竟之業》並不是要跟《挺身而進》打對台或是矮化女性的價值,Anne-Marie Slaughter很贊同《挺身而進》對改變改變社會文化的揭竿起義,《未竟之業》補充了《挺身而進》較欠缺的務實層次。身為一個更平凡的女性如路人我,好讀好看的《挺身而進》是理想的興奮劑,而《未竟之業》顯得更沉靜理性,更有同感。
即使身為白人、高等教育、收入在中產階級中上水平、工時很長但工作是極自主的大學終身職教授,這個曾經出入白宮做過希拉蕊(一個極富甚至是刻意實行性別平等意識的雇主)左右手的頂尖國際事務專家,這樣一個完美的人生勝利組,仍然很坦白地說出她面臨的現實生活—你以為我過得超完美,但其實我累得要命,我無法兼顧所有。
「無法兼顧所有」是一個秘密一直擺在眼前,只是大多數人希望對它視而不見,並且在行動上不斷朝著「兼顧所有」努力。這個顧慮常見於女性,但《未竟之業》和《挺身而進》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對象,作者都希望自己對話的不只是「想要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女性」,而是所有領域的領導人、經理人、企業家,也就是不分性別,想追求生活與工作平衡的人們。
我想這不容易哩,買這些書回家啃的,就是一群覺得「未能兼顧所有」的人們,「覺得自己已經兼顧所有」的人根本沒這些煩惱,何須改變?但根據質量守恆定理,覺得需要分攤的一方,想分出去的部分(無論是具體的工作,或是無形的願景思想)沒人認領,還談什麼平衡兼顧呢?因此問題看起來是如何觸及TA,在TA也覺得心滿意足的狀況下,達成平衡。
除此之外還有一招,就是讓那個想兼顧所有又心有不甘的人,面對它、放下它、接受它,改變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標準,甚至來個思想上的大翻轉和自我提醒:那個被妳看作是連自己襪子都管不好的丈夫,他心裡也有「未能兼顧所有」的煩惱。
男性看待自己生活的標準和方式,在當代有很重大的轉變。已經有越來越多大學教授表示,他們課堂上的男同學有天然的性別平權意識,真正的平權是他們心中根本沒有性別的「別」,成為人夫人父很自然地成為這些同學對自己畢業後必經之路的想像。
談這些問題可以跨越性別,不對任何一個性別有政治正確的霸凌,再好不過了。我很喜歡《未竟之業》裡面對「照顧者」的描述,作者的觀點很接近《給予》一書的理念,從這個角度來討論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通常就無關性別了。
照顧的本質在於幫助另一個人(也可能是一個具體的工作任務、抽象的理想或信念)成長並了解自身的潛力何在。照顧不只需要我們把自己的存在放到一旁,更要把其他人放在第一位,想辦法讓他們能夠茁壯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達成平等並不是玩「競爭遊戲」,把另一方打倒造成角色的異位。「兼顧所有」是要盡量找到一個「配合」工作與生活的方式,一個身在其中覺得比較舒適的「配合」,快樂和舒適感是可以增加不排他的,但「平衡」根本不存在呢,別忘了質量守恆定理,未必要全然放棄,真正要學習的是取捨、延後或是自己創造彈性,這不是天方夜譚,從小事情裡試試看吧。
展開
4.5
無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不加班、不回報也能創造驚人營收的究極管理:不加班、不回報也能創造驚人營收的究極管理
讀者評分
5.0
|
2017/03/29
看這本書的感覺好像坐在無印良品賣場裡,眼前有個叫松井先生的日本人,非常明確清晰地訴說他是如何經營這個環境。這個氛圍我私自稱之「無印魂」,以快制慢少則得。
日本兩大國民品牌Uniqulo和無印良品,在世界各地大城市都有,但兩者的經營模式有很大差異。Uniqulo產品求多、顏色多品號多、流行性強、季節商品換得快、店內服飾三天兩頭就大搬風互換位置、分店數量也以多取勝;相較之下,無印良品開分店的數量較少,無印的產品週期長得多,種類少、色系精簡(黑白灰藍最多)、A產品接著B產品擺,進店所見規格幾乎是全球一致(不同國家有細微的地區性,這就是無印的機密了),「無印魂」在世界各地都長得差不多。
這種全球規格要怎麼複製到全世界各地呢?核心就是無印良品的一本武功秘笈啦,名叫「MUJIGRAM」。厚厚一本類似員工守則,更是經營無印店鋪的總指導。能公開的部分,以「明確的步驟」寫在這本書裡,供各位讀者「學習」。有多明確呢?誰都學得會嗎?沒錯!例如「商品要整齊排列」,關於「整齊」,MUJIGRAM這樣描述:「FACE UP(貼有標籤的那一面要朝著正面)、商品的方向(杯子把手方向要一致)、對齊的方式以及間隔都要相同。」
現在回想你對自己店裡的工讀生說過:「架上的東西要放整齊!」為什麼總是會放得不夠「整齊」呢?因為你沒有像MUJIGRAM一樣,精準化你的指令,並確認接收者和你 on the same page。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啊各位頭家、各位主管別再嘆息了。
一旦90%的經營準則可以「精準制度化」,那麼這家店、這間公司就可徹底執行「代理人制度」,每一個輪班的人,或是請假代理的同事,甚至是新接職務的菜鳥,都可以在最快時間內無縫接軌,這個「縫」的精密度也會更高。
有個實際的例子是,無印良品要求內部「往來廠商的名片必須分享出來」、「談生意的內容要和大家共享」,一切都系統化以表格建檔並同步更新,公司內部只要一搜尋就可以找到資料,省去許多重複登錄、重複接洽廠商、重述工作細節的無謂之舉。這像不像警察偵防檔案系統?如過系統做得準確,多年後即使是不曾有過工作實務交集的人,也能從系統中找到關鍵有幫助的資訊。
MUJIGRAM寫得非常白話、精準,松井社長也鼓讀者可以編製自己的MUJIGRAM(家事員也可以喔),即使是需要臨場應對、意外性較高的「溝通」,也能寫下指導原則提醒主管和員工。例如,「糾正部屬前的準備」包括盡可能選擇兩人獨處時、最好在有獨立空間的地方;「糾正時的態度」不要盤腳、不要一面做別的事要正眼看著部屬、對方站著你就站對方坐你就坐...是不是很像日劇場景!
無印良品當然也有地區化、彈性化的一面,照這本書的規劃大約是公司營運的10%左右,其餘九成都是講求穩定、照著計劃步驟、一一達成目標的方向「執行並落實」,讓工作中的「瑣事」通通上軌道,就是「無印魂」講求的基本治理精神了。
展開
5
當愛比遺忘還長
讀者評分
5.0
|
2017/03/24
光看書名就揪心。《當愛比遺忘還長》是生活中的真實平凡,是丈夫給妻子的深情告白。
好幾次在書店走過路過,這本書穿著我特愛的綠色書皮,和好幾本韓良露的旅行、美食、生活書擺在一塊,一落一落靜靜躺在那兒。我會細細摸著它的綠書皮,跳著翻幾頁淺嘗即止,生怕一跳進去就淚崩。因此我選了一個排除瑣事的長周末,才歪著身子從白晝看到大半夜,一次哭完。
韓良露過世以前,我並不認識他的丈夫朱全斌。他是一位藝術類科的大學教授,外型並不嬉皮,而是我們心中想像的丈夫以及學者的形象,一個像我們家先生一樣的、平凡的丈夫。為什麼要這麼形容朱老師呢?因為他的字裡行間傳達給我強烈的同感,他和韓良露的故事,並不是特殊的愛情和驚天動地的史詩告別,而且細水長流的日常,家常如絮絮叨叨的流水帳,在回憶裡就像一個焦慮又碎碎念的丈夫,跟我家先生一樣。
朱全斌與韓良露是彼此最好的朋友、旅伴、也是夫妻。他們一起旅行,一起吃好吃,一起分享他們共同喜愛的口味和人味。可能伴侶生活久了就是如此,不必言說就知道哪個頻率會引起彼此鬥嘴;知道在大堂之下突然冒出的一句話或是一個眼神所傳達的暗示;知道旅行在哪一條路上最合適的速率和視角;知道今天這個溫度,窩在家裡該煮什麼,又或許該去哪些市場通通走一遭,辛苦買齊屬於團圓飯的一桌味道。朱全斌的回憶就像我正在行走的生活日常一樣真實,深刻卻又充滿日常生活的平凡情致。
在妻子面對癌末,那段匆匆走過的最終告別裡,他的文字鉅細靡遺,甚至是一整大段的流水帳,在冰冷的醫院、臨終的法律條文裡,夾雜著丈夫害怕失去妻子的慌亂恐懼,急切求神拜佛或是東奔西跑抓緊每根浮木。對於原本兩個人的生活即將變成一個人、真的變成一個人之後的空洞感,情緒的壓抑和幾次淚崩,儘管只是透過文字回憶,都讓人心疼不已。
真正要離開的妻子,反而顯得自在淡定。在生命最後依然努力讓每一天過得有質感,像眾人所識的韓良露的生活。看到臨終的妻子細細寫下生後丈夫的「支持系統」,我忍不住抱著書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跑去問我家先生:「我先死了剩下你怎麼辦啊?你跟他一樣,方向感不好會迷路,生活瑣事一問三不知……」
寫到這又再哭一回。這本書寫給最好的朋友、最合拍的伴侶、最深愛的妻子,以及所有懷念韓良露的好朋友與陌生人。這是愛的一一反芻,也和你們分享。
展開
共
1
頁
前往
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