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2
user-img
paipin

4則書評

4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1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4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創意好好玩:森林貼貼貼(繪本貼紙書)
讀者評分
2.5
|
2019/02/24

刀模有的太深有的太淺,貼紙不是很難撕就是很容易撕破,相當可惜
展開
藥你生病-藥廠製造疾病的真相
讀者評分
3.0
|
2015/12/26


都說開發新藥投資大、風險高,對藥廠來說,推銷一些不會立即影響『病患』生命危險但宣稱可以改善生活品質的藥物是最保險的獲利方式,即使這些所謂的『病患』實際上根本就是健康的人,而增加『病患』人數則是擴大市場利基的最快途徑。
於是藥廠定期贊助探討及修訂疾病定義的重大醫學會議,就成為隱微但最有效的行銷方式,因為這些會議的結果會直接影響到藥廠的獲利。『對疾病的定義越寬廣,可能納入到病患就越多,藥品的銷售市場也越大。』怎麼說?女性每個月經期的不適是自然現象還是一種疾病?有些女性經期來時真的很不舒服,但是是不是連輕微的不舒服也需要治療?如果把經期的不適定義為症候群,那麼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都成為可能的服藥對象,而正常的老化如禿頭,即使對健康並無實質影響,也沒有『根治』的可能,但是透過鼓勵積極的治療,不經由健保制度也能夠直接從病患口袋裡源源不絕地掏出錢來。
因此,贊助、酬庸有權力決定疾病定義的專家變成最直接的方式,『坐鎮劃分這些界限的專家,手裡握的往往是藥廠給他們的筆,...幾乎每開一次會,疾病定義的範圍就越廣。』本末倒置的是,藥廠及政府監管單位一味擴大疾病範圍,卻略而不談疾病的成因。心臟病的防治到底要靠降低膽固醇的藥物控制,還是應該改善病人的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
另一方面,大量而無所不在的藥廠業務則極盡所能地籠絡有權力決定醫院藥物採購的醫師及開立處方簽的第一線醫師,送三餐點心、送禮物、招待花酒或出國旅遊、接送小孩、付水電帳單,各種打通關的方式無孔不入,確保醫師開藥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想到自己推銷的藥物。
第三層則是針對病患及家屬。對真正使用藥物的民眾來說,恐懼一直是銷售疾病最有效也最直接的方法。所謂塑造公眾的疾病意識,往往就是對公眾的恐懼煽風點火。要促銷藥品,就要先促銷疾病,把行銷偽裝成教育,讓民眾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對健康及疾病的看法,做不必要的篩檢、打有確定風險卻沒有肯定預防效果的疫苗、吃沒有明確效果的藥物,更別說是把許多自然的過程與醫藥扯上關係,創造生活方式藥品的市場。檢測、診斷已經成為藥廠的新市場。檢測、篩檢骨質疏鬆本身就有利可圖,而且又擴大了病患族群,我懷第一胎的時候還沒有人做基因檢測,現在台灣幾乎還沒聽過不做檢測的孕婦,抽那一管血就要自費24000,10萬個新生兒就是24億的市場。
就這樣,藥廠一手籠絡醫生及專家,一手把病患納入自己的陣營,以贊助病患團體的方式不著聲色地綁架病患。而應該要為民眾把關的衛福署,卻轉而變成藥廠的看門狗,甚至還轉而為藥廠推銷藥物、以全民稅金買單。
而擴大疾病的定義,就可以擴大潛在的市場。把所有環境的、社會的、心理問題的答案,全部簡化成幾顆有顏色的藥丸,忽略了整體及系統性的觀點。例如膽固醇只是心臟病的風險因子之一,骨質密度也只是骨折的風險因子之一,但是都被誇大成主要病因、影響也有限,反而忽視了其他可以預防或是改善的方法,例如減少跌倒、加強肌力等。
我對西醫不信任的很大原因,多半來自於理解到藥廠常常刻意忽視藥物的風險及副作用,卻誇大藥物的作用及療效。更糟的是,有些藥物非但無法達成它宣稱的療效,反而適得其反會促成它被設計來防止的症狀,成為致病元兇。最慘的是,我不認為台灣的醫生有多少個能獨立於藥廠的影響力之外。
展開
師身
讀者評分
1.0
|
2012/09/05

題材很貼近現實,描寫女性心理也很細微,雖然不總是合理。但很遺憾的是,為什麼台大哲學系畢業、現任聯合文學的總編輯,會把【名正言順】寫成【明正言順】、【舔舐】寫成【舔拭】,這不是小學生等級的白字嗎?不管小說寫得再怎麼好,看到連篇錯字,就覺得閱\讀的節奏、故事的情緒完全被打斷了啊...相當可惜。
展開
寫給地球人的能源史
讀者評分
1.0
|
2012/02/04

這本書的翻譯相當令人傻眼。
捨棄通用的“生質能源”不用,而將biomass翻譯成莫名其妙的“動/植物”(p.9),還有secondary mover譯成“次要動力”更是令人不解其意(p.19)。
相信一路看下去還會有更多類似的“驚喜”。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