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3
user-img
wendy guo

18則書評

18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10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8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正視內在渴望,完整接納最初始的自己!(書附一分鐘自我接納力小檢測)
讀者評分
5.0
|
2020/11/03

我想揚善隱惡是人的天性吧~大家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把缺點鎖進櫃子裡,但缺點並不會因為你的打壓、無視而消失不見,就像哈利波特的姑丈對待哈利那樣,它反而時常有意無意甚至明目張膽的影響你的生活,唯一的解決方法就瞭解並接納它。
書中除了帶領你認識心中的魔獸也同時提供你練習面對並接納它的方法,是很值得一讀的書。
完美的人生太難,活得完美不如活的完整,希望大家都能活出自己的原廠設定。
展開
跌倒沒關係,沒人看見就好
讀者評分
5.0
|
2020/10/26

哈哈哈~真的是一本很有趣的書,現在偶然想到幾段故事,還是會不自覺的嘴角上揚。
作者細膩獨到的人生見解搭上逼人獻出魚尾紋的垃圾話,簡直讓人讀到欲罷不能,很推薦給不想讀著老掉牙雞湯/正能量文與需要有個理由發癲亂笑一通的人。
展開
媽媽的福利時代:徐玫怡的放養圖文筆記書
讀者評分
5.0
|
2020/10/19

一直很喜歡玫怡老師的作品也很認同她的想法,她是一個很有主見不為世俗框架所囿限並勇於追求不故步自封更是善於換位思考的人,從她的書中可以獲得很多的啟發。
本書雖是寫孩子教養問題,但卻也非常適合運用於任何年齡層的人際關係上,很推薦給大家看,相信你也會為她的智慧所折服。
展開
小暮秀子的美味畫帖
讀者評分
4.0
|
2020/10/12

一隻畫筆,一個簡單的食材,一段話家常的文字,激迸出美味的意象

從閱讀中感覺到,料理就是一種靈感、一場即興創作,一個個平凡無奇的食材¬—
即使是個豆漿渣—在作者的巧手下都能變身為一道道俘虜味蕾的臻饌。書中的美食不只有日式料理也涵蓋了異國料理,日式風格的插圖搭配簡易烹飪介紹,看了真叫人躍躍欲試啊~

很溫馨日常又帶點實用性的美食文學,看完肚子都咕嚕咕嚕叫了。
展開
安柏不在家 在南美洲
讀者評分
4.5
|
2020/10/05

一樣的的的喀喀湖一樣的女巫街一樣的馬丘比丘,在不同的旅人腳下就有不同的樣貌,這正是遊記吸引人的所在。

亞馬遜河的原始生活、死藤水的迷幻之旅、銀礦之城的悲歌,安柏的文字透露著她的冒險、流浪與灑脫精神,而伴隨著這些字句你可以挖掘的不只有見聞,更多的是生活的省思,如果你讀倦了裹著華麗文藻外衣的美景,何不試試窺探樸實無華的內在。

讀著這本書,我的心不在家,在南美洲。
展開
少了微生物,我們連屁都放不出來:細菌病毒如何決定人類的生活,以及我們該如何自保?
讀者評分
4.0
|
2020/09/28

在COVID-19嚴重肆虐期間,大家都了解到勤洗手、避免飛沫都是能有效預防細菌、病毒傳染的方法,但我想等疫情結束,大家應該又會從這些日常的衛生習慣中解放(笑),這真是萬萬不得啊~

大多數的人對這些看不到的微生物,基本上就是採取眼不見為淨的放任政策,但病菌無所不在,如何跟這些亦邪亦正的微生物和平共處,基本的衛生觀念與習慣不可少。

本書沒有大量學術用語或文獻資料的贅述,加上作者幽默的筆調,使得閱讀起來格外順暢,是本不錯的科普書。
展開
漣漪的夜晚:日本書店員票選「讀了必哭的書」TOP 1
讀者評分
5.0
|
2020/09/26

#我是試讀偵探
書中的字句同我的淚滴落在我心湖,泛起陣陣漣漪。

那須美的故事如同多年前被癌症帶走的摯愛爸爸,在病房陪伴的日子,看著他對生的渴望,對病痛的妥協,想想就真如同那須美想的—這是一場生產般的歷程。

死亡帶走了爸爸但留下了我對他的想念,腦海中他那背起我的寬厚肩膀、大男孩般的笑容、辛勤勞動下的黝黑以及臨走前的最後一滴淚,這些記憶被我收藏著,收在名為思念的寶箱裡,偶而觸動、偶而沉寂,這些珍寶我會一輩子帶著,帶著它參與我人生的旅程,帶著它陪我老去。

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出現過一段話”我們活過的痕跡,不會因為死亡而消逝”。面對愛的人消逝是悲傷的,但悲傷過後,請讓已逝者的愛、冀望、足跡陪我們繼續活著。
展開
找東西
讀者評分
5.0
|
2020/09/21

輕鬆詼諧又饒富省思的圖文書。

<找東西>這書名很有意思,從書封會真以為這是本記錄作者找生活雜物的迷糊生活逸事,但細讀下去才發現待誌不是憨人想得這麼簡單(笑)。

人生道路上我們都只顧著前行,而你可曾回頭看看那些形塑我們現在的過去呢?那些被你拋在腦後的足跡可都是專屬及造就獨一無二的你的寶物,回頭去翻箱倒櫃把它找出來吧。

書中處處透露著作者豁達開朗的個性正能量爆表,讀著讀著,自己空空的內心也會被填的滿滿的。
展開
海獅說歐洲趣史:歷史課本一句話,背後其實很有事
讀者評分
5.0
|
2020/09/14

讀書時,歷史一直是我最爛的那一科,中國歷代演進背得零零落落更何況是國外歷史,到畢業後更是毫無保留的悉數奉還,哈哈哈~我想很多人應該都跟我一樣吧!

作者以趣味橫生的口吻針對歐史上幾個重要的時間點以說故事的方式上了註解,對於不是歷史迷的人可以把它當作黑暗童話故事來看,當作消遣順便學點常識,畢竟裡頭寫的都是真實事件,而對於熱愛歐史的人,相信這本書應該可以讓你獲益良多。

總結,這是本娛樂、長知識兩相宜的書,推!
展開
人家有傘,我有美國:鬆鬆的台裔小家庭旅美田野調查報告
讀者評分
4.0
|
2020/09/08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以前大家常說的崇洋媚外的這用語現在已經很少聽到了。在現今國際化的年代,文化、觀念流通為再普遍不過的現象,不管任何文化都有其優缺點,好的文化可以加以學習,不合適的給於尊重。外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但站在不同地方看時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追蹤作者的FB有一段時間了,很喜歡作者分享的生活大小事,所以當然也不會錯過她的書。透過作者幽默、趣味橫生的文筆,你可以看到中西文化差異也能深入了解美國-這個有著美國時間、美國夢的強國。

這是本能滿足你窺探欲的八卦書,八卦著美國人的家裡事,別跟我說你沒興趣喔~~
展開
接棒家族【本屋大賞TOP1冠軍】(博客來獨家封面+作者親簽)
讀者評分
4.0
|
2020/09/02

# 我是試讀偵探

家人的定義是什麼?在非典型家庭結構裡長大的孩子能有幸福的人生嗎?

除了血緣、共同生活、扶養、稱謂等這些客觀的因素外,我覺得家人間最強而有力的羈絆是一種認同感,是一種情感的依附。不管是孽緣還是善緣當你認定他(她),他(她)們就是你的家人。
而誰說在典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就一定能得到愛與幸福,又誰說在不完整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都是不幸的,看看你生活周遭與社會新聞,我想答案自然就了然於心。

我們常常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又愛將自我的想法強諸於別人身上。透過作者筆下的優子視角,我們看到人的刻板印象與自以為,也恍然大悟原來家人其實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概念。

在短短的幾篇試讀中,即能被作者細膩、溫暖的筆調所吸引,讓人想要探求更多的故事發展,是值得一讀的作品。
展開
建築師,很有事:畫說空間的療癒與幽默,林淵源的異想世界
讀者評分
4.5
|
2020/08/28

這是本很適合細細讀、慢慢讀、當睡前讀物、當通勤雞湯的讀物,每一小段故事都飽含著建築人獨特的審物眼光,每當遊走在書中厚實、浪漫、纖細、幽默的用字遣詞裡時,身心有種說不出的舒坦感。好的建築能讓人感受到風的流動、光的移轉與心靈的放鬆,很意外的這本書也帶給我同樣的體驗,讓人想待坐其中並細細感受。
展開
斜槓青年:全球職涯新趨勢,迎接更有價值的多職人生
讀者評分
3.5
|
2020/08/25

在對人生與工作相當迷惘的階段時讀到了這本書,本書的前幾個章節深深的撞擊我的心,在整個心緒徬徨無助時,正向的激勵文總能適時為自己打開那扇窗。

我覺得作者在這本書要帶給大家的觀念是”興趣”與”財務自由”。
興趣 -向內探索自己,培養與開發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並適當的將它與工作結合。
財務自由-強調財富自主,不為金錢奴役。

本書的著重點不在教你賺錢的新思維,而是啟發你去思考生活與生存平衡點。書中引用了很多學說觀點,可說是一次閱讀多樣滿足,不過可能是作者想給得資訊太多,造成閱讀上少了點流暢感,讓我這成功人生學的初學者讀到一半差點落荒而逃,但整體而言還是相當有可讀性。

人生短短幾個秋,你要將大部分的時間浪費於空洞無幸福感的工作中還是讓興趣與工作相輔相成?闔上這本書後,我為我的答案起了一個頭。
展開
胡思亂想很有用:吉竹伸介的靈感筆記
讀者評分
4.5
|
2020/08/21

這是一本能讓人身心放鬆閱讀的小品,書裡的故事都是些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的小日常。雖然內容看似隨身記事但卻能從中窺探出作者的人生哲學。

生命中的大小事來匆匆去也匆匆,胡思亂想也是如此。如何抓住這些片刻呢?有些人把它寫下來又有些人是將它畫出來,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枝末節在往後拿出來回味時,也許能為人生帶來不一樣的轉變,誰知道呢?

阿~不說了
明天我會拚一波,但是我今天要先睡了。
展開
快了快了:相聲瓦舍三十週年經典作品
讀者評分
5.0
|
2020/08/17

馮老師的作品向來兼富育教娛樂,歷史、時事、狗屁拉雜的事通通串在一起,讀來趣味十足。其中本書收入了一篇相當值得一看的劇本-戰國廁,此部將中國朝代的演進無厘頭的交代了一遍,讀完後猶如打通任督二脈,以前讀書時生硬的知識竟就這樣一環扣一環的接起來了,不得不說編劇的功力了得阿,很適合當作學生的課外讀物。
展開
東京開學
讀者評分
4.0
|
2020/08/10

從<日本一日遠方>這本書開始閱讀作者的書至今,作者那輕快、柔和的文字力量,常常讓我沉浸於愉悅、恬靜的閱讀氛圍中,然後不知不覺的就翻到了最後一頁。雖然<東京開學:出發吧!30代的新生活>寫於10年前,但老實說除了書齡大了點外,其文字的溫順感一如現在,但別誤會,不是作者的寫作功力毫無精進,而是作者的內心本質一如既往。
本書寫的不是精闢觀察觀點更不是索然無味的流水帳,而是紀錄著經由生活的轉變而獲得到的生活與人生感觸。
展開
吃建築:都市偵探的飲食空間觀察
讀者評分
4.5
|
2020/08/06

逛書店時無意間瞄到這本書,因為被他的書名困惑而激起了好奇心。以前從未細想吃與建築的關聯,畢竟吃飯的重點就是食物阿~讀完本書後才發現吃與建築的學問竟是如此有趣。

從現代人常說的”吃氣氛”的這句話不難發現,飲食已從味覺的滿足延伸至視覺與空間的享受,讓”吃”不再侷限於食物上。而什麼讓吃與建築有了更深一步的聯結呢?那就是文化,從水上餐廳、女僕咖啡廳、美國高速公路旁的巨型食物建築到現今流行的行動餐車,再再顯示了文化、飲食與建築間密不可分的關係。而書中提到的建築也不僅僅是拔地而起的鋼鐵怪獸,它可以是一艘船也可以是一台行進的列車,誰說建築一定得像站衛兵般死守崗位呢!

經過<吃建築>的洗禮後,開啟了我城市建物觀察的開關,以後吃飯有得忙了,不只要”吃食物””吃氣氛”還得再加上”吃文化”了。
展開
這不是你以為的俄羅斯:第一本台灣作者撰寫的俄羅斯輕文化觀察書
讀者評分
4.5
|
2020/07/30

談到俄羅斯,你會想到什麼?
除了戰鬥民族、俄羅斯娃娃、共產國家外,我腦袋裡一片空白。觀察台灣媒體與書籍,不知何故,很少有台灣人對俄羅斯這個國家有深入的介紹及報導,所以看到封面介紹時馬上被它給吸引了。

本書透過2位作者的親身體驗與觀察,深入簡出的娓娓道來俄羅斯歷史文化與生活民情,很難想像這一個該有歐洲文化的國家卻存在了東方的保守思想,看似鏢悍的民族竟有著隨遇而安的豁達,這些有趣又令人會心一笑的內容再再的讓我對這個國家有了全新的認識。

本書很推薦給對俄羅斯想像貧瘠如我的人。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