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6
user-img
江文正

112則書評

112本書評分

1位追蹤者

153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12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尋琴者
讀者評分
5.0
|
2021/03/17

「尋琴者」是我讀的第一本郭強生的著作,十分喜歡,儘管它是一個如此壓抑、孤獨、哀傷的故事。

兩百頁左右的內容,是依著一位喪妻的六十歲企業老闆,與幫他亡妻生前在音樂教室鋼琴調音的調音師兩人間,由遠而近的心靈摸索。其間各自回溯與生命中不可或缺人物的互動,應對在彼此生命不完整的命定下,逐漸勾勒出尋找靈魂知音的渴望。

文字極其有渲染力,陽剛角色有著極其纖細柔軟的心思。有點像王定國,只是王定國的男主角雖也壓抑,但終究多與女主角纏綿,是傳統自然陰陽關係。郭強生在男男之間的心緒描寫,又多了些許罣礙。這罣礙,有如引導溪水百轉千迴的溪中石頭,讓沿途風景更加了少見的動態。

讀著讀著,腦海浮現了楊德昌導演在電影「一一」中,吳念真飾演的男主角與戲中日本生意夥伴,在鋼琴酒吧中趁著酒精,沿著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所進行的對話。是的,男人要那樣深刻的對話,不容易。

古典音樂與音樂家的故事,在書中增色了主角的精彩與厚度。鋼琴家(舒伯特、李赫特與顧爾德)在黑白鍵間尋覓音樂與生命意義的努力,與半旁觀半監督的調音師是如何關聯,郭強生有了深刻且新鮮的描寫。音樂人的寂寞,即使看似有著音樂來排解,實際還是另一種無解。

好棒的小說。
展開
短距墜落
讀者評分
5.0
|
2021/03/16
劇透警告

如果這本書是在2020年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前閱讀,當下的適時性,大概會讓懸疑情緒、驚悚度再提升三成。因為它就是一本融合政治、資訊安全(駭客)、反社會人格、偽善當道考驗人性的推理小說。

十年前一位美國參議員班傑明·隆巴德的掌上明珠蘇珊無故失蹤。全美喧騰一時之後,熱度慢慢消失,直到十年後。十年後的此時,這位參議員成了美國總統民主黨黨內初選中,民調領先者,很可能被民主黨提名參選總統。

十年前他的長期好友兼幕僚長杜克·馮恩在蘇珊失蹤後,疑似被發現侵占參議員的公款而「羞愧」自殺。杜克的兒子吉布森·馮恩是一位早慧的知名電腦駭客,與蘇珊一起長大玩在一起的朋友。吉布森在憤怒下侵入隆巴德的系統被逮後,被迫進入陸戰隊服役以免坐牢,也就錯過了好友蘇珊失蹤時的陪伴。

十年後,一點一滴當年蘇珊失蹤時的未暴露訊息,經過某駭客,精心佈局的傳到了退伍的吉布森手裡。像是一個無可拒絕的大餌,吉布森開始反駭客追蹤,同時也吸引了各路人馬進來競逐。他們都是要尋找真相?還是要隱藏真相?真相是什麼?蘇珊為什麼失蹤?

這是作者馬修·費茲西蒙斯 Matthew Fitzsimmons, 一位高中英語老師的第一本小說,一炮而紅,在全美、進而全世界銷售驚人!情節安排緊湊,劇情十分緊湊吊人但仍合理,讀來欲罷不能!其中兩代駭客交手過程,絲毫不見生手的稚嫩感,高潮迭起。這類燒腦小說,總是多層次埋梗,猶如螳螂捕蟬,黃雀之後又有蛇、有獴、有虎,環環相扣,懸疑性滿檔。

作者編得非常得宜,太精彩了!若改編成電影,指日可待。那麼,三十幾歲的男主角吉布森,該由誰來演呢?傑西·艾森伯格 嗎?還是2019年的奧斯卡影帝雷米·馬利克
Rami Malek?
展開
沼澤女孩 (電子書)
讀者評分
5.0
|
2021/03/16
|
電子書
劇透警告

此書原名 "Where the Crawdads Sing" ,直譯是「小龍蝦唱歌的地方」;意譯則是遙遠的地方,終極意義則是「孤獨」的探索。

這麼一個頗富哲學意味的主題,在動物學家迪莉亞·歐文斯博士的筆下,有了不同的想像。她與前夫在非洲與盜獵者間,疑似反盜獵的設陷經驗,倒可能成了小說裡的謀殺案驚悚細節的想像來源。

主角是一位六歲開始,逐漸被一個破碎家庭裡所有成員遺棄的女性,奇雅。一事無成的父親習慣不在家,一回家就常家暴老婆與小孩。一向疼愛小孩的母親,終於受不了離家出走。年長許多哥哥姐姐們也被迫離開這海邊鄉下家庭,讓一個年幼的小女生面對因戰爭而跛腳的酒鬼父親。這家庭一路崩潰的過程,作者的筆觸十分旁觀冷靜,情節卻又十分溫暖。彷彿她在非洲觀察動物的豐富經驗,尤其幼獸,完美的復刻到人類行為的描寫,也證明歐文斯的無情與有情。

無情的是,對於孤獨如這個早慧小女孩奇雅,社會、教育、救助等系統不僅幫不了她,甚至是種歧視,讓她在學校一天就永遠逃避人群。長期處於一個人獨處,逼使她想盡辦法存活。有情的是,小鎮雜貨店的黑人老闆「跳跳」成了她偶與世俗接觸的溫暖介面。

我本以為歐文斯會把奇雅寫成類似「阿拉斯加之死」主角那樣,自尋完全隔離於世俗人間的道路,比如讓她投入大海;但沒有。或以為她會把奇雅寫成一個類似傑克倫敦「野性的呼喚」裡,那頭回歸森林與狼共舞的狗、讓奇雅成為「野人」;她沒有。歐文斯讓奇雅秉持好奇心與獨立性,堅強的成長著。並在兒時唯一認識的朋友泰特教導下,學會了識字;並逐漸透過讀書,累積了她所摯愛的自然生態知識。讓她在孤寂的人世,找到一個足以寄託心性的發展出口、還有智慧的發展以應付險惡的人心。

但請別誤會,這不是羅曼史類的生態小說,一樁謀殺案在開始就已被揭露。只是作者讓過去與現階段交叉呈現,既發展了奇雅心性,交代了泰德與跳跳對奇雅的協助,讓奇雅保留了獨立的野性;同時在些許童話色彩的架構下,讓奇雅的堅強成長,變為一種無與倫比的溫暖。當然,奇雅被控訴殺死性侵她的人,讓教養與野性擺盪不定,成了最重要的壓軸情節,也提供了讀者持續跟上的能量。

有意思的是,維基百科提到作者1974-1990到非洲研究動物行為時,曾經被指控"shoot to kill"射殺盜獵者。看完此小說,再讀她 shoot to kill 的可能思維,會有恍然大悟之感:難怪她可以在書中設計好這麼一個謀殺案--聰明又大膽! 😉

此書在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2019-2020名列冠軍達34週左右,也是長銷書。很難想像這是作者第一本小說。
展開
血樟腦:2017桃園鍾肇政文學獎長篇小說得獎作品集
讀者評分
5.0
|
2021/01/06

2021所讀第一本書,就是一本十分精彩的台灣歷史小說「血樟腦」。
十九、廿世紀台灣在清朝、日本政權下,樟腦出口量,隨著世界發展所需,比如電影底片所需的原料之一「賽璐珞」Celluloid,或是諾貝爾發大財的無煙火藥,都有著樟腦成份。因此,國際上對樟腦的需求,在1850後,就更猛烈地挖向茂密的中央山脈。清政府的無能,使得帝國主義的貪婪,主宰了這個故事的發展,形成一股人人無法躲避的推力。猶如仍在進行中亞馬遜雨林的消逝,是如何地無可抵擋。

台灣日治時期的五大家族的專賣權利中,樟腦沙是一個比擬現代IC 半導體的巨大財富;更早清朝時期就已經以官辦方式,壟斷樟腦開發與銷售的權力。只是清政府搞不定剽悍的原住民(此書是有紋面習俗的泰雅族),不過「利之所在,眾人趨之」;加上後到台灣的移民,已無法在平地務農,只好往山裡走。於是官方授權委辦的「墾號」,就一個接一個開張,一路侵占到會「出草」砍人頭的泰雅族領地。原住民對於家園的樟樹,以及週遭獵場的被入侵,只覺莫名其妙的憤慨。那是一種「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無辜。不同價值認知的文化,隨著更大國際利益的驅動,無可避免地碰撞出更激烈的火花。在彼此仇視、恐懼之間,是否有和平的可能,是一個頗具人道與現代貿易合作的思維,卻又是未必三言兩語即可達成共識、合作。故事情節間的轉換,在不同價值觀間爬梳,作者寫來毫無冷場,持續誘讀深入。

講歷史,往往只是說到結果,也許加上瞭解動機,卻多忽略掉了過程。當作者張英珉以微觀筆觸,娓娓道來先人的苦難細節時,令人十分震驚又動容。

情節上,作者讓兩個小兄弟分別被泰雅族與漢人收養開始發展。一路讀下來,原民與漢人的文化摩擦,頗有金庸對郭靖在漢蒙衝突間掙扎的味道。只是在歷史巨輪碾壓下的個人,站在關鍵時刻的抉擇,會是如此無奈與無力。我好像在讀一齣希臘悲劇,那一對不知彼此是親兄弟的敵手,為了樟腦開採,竟而彼此廝殺。沒有轉圜的情節發展,沒有兄弟團圓的灑狗血,反而是一個在為傳統部落的生存努力、一個為樟腦寮新村的穩定付出。各自天人交戰後在命運操縱下,殘忍地走上最悲劇的結局。

張英珉這本小說,獲得2017桃園鍾肇政文學獎長篇小說首獎。既有歷史軌跡,又有深刻的劇情演變,非常值得推薦。

※ 插圖很棒!
※ 日治以前的台灣,不管漢人或原民,都跟美國人一樣,可以擁槍自重的。感受書中這點歷史事實,就很有意思。
展開
海洋帝國:決定伊斯蘭與基督教勢力邊界的爭霸時代
讀者評分
5.0
|
2020/08/17
劇透警告

「海洋帝國」Empires of the Sea,是羅傑‧克勞利的力作「地中海史詩三部曲」其中一本,也是三部曲中編年最後面的一本.主要是描寫伊斯蘭世界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蘇萊曼大帝,與基督教世界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父子倆人,十六世紀在地中海東西兩端爭霸的故事。

蘇萊曼大帝 Süleyman the Magnificent(1494年11月6日-1566年9月7日),是鄂圖曼帝國第10位和在位時間最長的蘇丹(1520年-1566年在位)。鄂圖曼土耳其國力在他在位時,國力鼎盛達到巔峰;但他之後,逐漸衰落,終至任歐洲列強宰割的地位。所以,他相當於清朝的乾隆。

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五世(統治1519年6月28日–1556年8月27日),是哈布士堡家族稱霸歐洲的代表君王。其子腓力二世(統治西班牙1554年7月25日-1558年11月17日)則是大發現時期之後,西班牙盛極而衰的君王(破產三次)。

書中最引我興趣的,是當時地中海海盜參與東西兩方幾大海戰(羅德島,阿爾及爾,馬爾他,勒班陀)的海盜。十六世紀的地中海海盜,歷史記載已經比以前多,這要歸功於歐洲十五世紀古騰堡 Johannes Gutenberg 發明活體印刷術,讓歷史記載與流傳更加全面。然後隨著大西洋西岸發展得更加興旺,十七世紀的海盜歷史紀錄更是進入一個黃金年代,地中海海盜則相對沒落了。即便如此,十六世紀的海盜,在學者眼中,才是最令人害怕的海盜。

出身於希臘的「巴巴羅薩」(Barbarossa, 義大利語是『紅鬍子』之意)兄弟檔,是十六世紀在地中海舉足輕重的大海盜。哥哥奧魯奇‧雷斯 Oruç Reis(巴巴羅薩一世1474-1518)是個很成功的水手,逐漸擴大他的海上貿易範圍。一次被羅德島的醫院騎士團襲擊並被俘虜三年。最後在弟弟協助下逃離,算是跟基督教世界結下了不共載天之仇。

阿爾巴尼亞裔、從基督教改信伊斯蘭的巴巴羅薩兄弟,年輕時只是水手。只因生意眼光與手法傑出,於是脫穎而出,受到鄂圖曼土耳其貴族的重用。後因貴族陷入蘇丹家族的內鬥而流亡,巴巴羅薩也因此往地中海西方移動。這個移動,反而創造出巴巴羅薩在埃及、阿爾及爾等地中海南岸(非洲北岸)的一片天。是當時基督教世界聞之色變的大海盜,尤其是哥哥被神聖羅馬帝國艦隊擊殺(1518)後,接手其海洋事業的巴巴羅薩二世海雷丁(1478-1546),更令基督教界聞他如鬼見愁!

然而畢竟海盜依舊是要上岸,還是要建立自己陸地上的地盤.巴巴羅薩基本上是心向鄂圖曼的海盜,甚至將整個阿爾及爾的地盤奉送給蘇萊曼大帝.而蘇萊曼對巴巴羅薩的態度讓我替投降滿清的鄭芝龍感到不值!巴巴羅薩二世持續地受到蘇萊曼的重用,成為地中海上蘇丹不可或缺的飛龍。

鄭芝龍擁有上千艘船,卻在降清之後當了不過幾年官,就被不重視海權的清廷猜忌而給流放了,家族慘死他鄉。鄭成功對於滿清的了解,似乎就比他爹透徹多了。對大海幾近陌生的滿人,信不過鄭芝龍;但一樣對大海陌生也缺乏強大海軍的鄂圖曼,卻放手讓充滿多種文化背景的巴巴羅薩兄弟撐起與基督教抗衡的海軍。沒有巴巴羅薩兄弟,缺少海上功業的蘇萊曼,大概就擔不起「大帝 Magnificent」。海上如此,陸地亦然。北宋山東的宋江梁山泊一夥人,不也如鄭芝龍般被皇帝給鳥盡弓藏了。

所以嘍,巴巴羅薩對於鄂圖曼的價值,也許是因為基督與伊斯蘭二元持續對抗下才能存在,猶如戰國時期的各國客卿。

海盜出身的鄂圖曼海軍大將,在巴巴羅薩兄弟之後,還有一個義大利出生、改宗伊斯蘭、在勒班陀Lepanto海戰(1573)大敗後幫塞利姆二世蘇丹收拾殘局再重整的烏魯奇·阿里(Uluj Ali, 1519-1587)。官至帕夏(類似親王),實在好命。

唉!鳥盡弓藏啊,鄭芝龍。
展開
殘酷美術史:解讀西洋名畫中的血腥與暴力
讀者評分
4.0
|
2020/08/17

相較於水墨畫內容單調的出世、或是不食人間煙火,歐洲繪畫主題多樣、有趣多了。其中,「戰爭」是傳統水墨畫大概不會著墨的主題。更不用講其它希臘神話或基督教神話裡,常見的血淋淋的故事與場景,還有符合當今實況的瘟疫。

老是在畫山水園林鳥獸,心中卻想著成就功名,著實衝突、虛偽!中國歷史從不缺戰爭,戰爭的死傷人數,也絕對名列世界前茅。但是,誰把戰爭畫下來了?有人畫過楚漢相爭(多好的題材)嗎?坑殺數十萬的長平之戰?鄭和的艦隊,可有留相關知名畫作?「赤壁之戰」都沒有名作吧?把生死間的殘酷、無情(或是多情)、憤怒、無助、激情等人的真性畫出,是西方文明比儒家文化真誠的一點。

瘟疫呢?中國畫有瘟疫嗎?災難,不在中國帝王眼裡,現在仍一樣。天下太平!
.
展開
鬼魅豪宅
讀者評分
4.5
|
2020/08/17

黃國華,人稱總幹事,他的最新小說「#鬼魅豪宅」,446頁,沒有序與後記。敘述華人酷愛房地產的文化中,追逐利益而扭曲了人性的故事。

這書的厚度,展現了作者極大的資訊量與企圖。把近年台灣政壇上有關房地產與政治(都更)事件串聯起來,包括了很多內行人投機的門道,非常專業。但之前讀過他的「金控迷霧」與「邊境台商」,信任作者化繁為簡的說故事能力,所以再厚也不怕。

對台灣社會的深刻洞察,足以讓黃國華仔細縫製一個讓讀者有一路「抽絲剝繭」解謎的快感。常見的社會新聞裡的巨富秘辛、政商勾結、男女情感糾葛,即便斧鑿痕跡可見(靈異之說來填補空檔),作者一片片地拼湊起來,仍是很過癮!意識上挑戰有土斯有財的文化,更覺窩心。

總幹事的小說,有點像已故的美國知名作家Sidney Sheldon 的風格了。精彩!
展開
無界之地
讀者評分
4.0
|
2020/08/17

當我閱讀美國知名女權運動先驅、環境保護關注者瑪麗·奧斯汀 Mary Austin這本著作「無界之地」Lost Borders(1909) 之際,感覺嗅到一點極關心生態的作家吳明益文章的味道,那是走入自然的勇敢。有趣的是,她那少見的美國西部探險粗獷裡揉合的女性細緻韻味,與吳明益散發這塊島嶼上海洋風味的生命不確定性,都是洗滌心靈上的良方。

書中幾個美國西部沙漠開墾採礦的傳說與自然描寫,也不禁讓我好奇而有一個未來讀書方向:1890之後九份、金瓜石、平溪的採礦歷史,值得後續尋找閱讀。記得台灣電視、電影是曾經製作過礦區歷史的戲劇,但小說或歷史倒還要搜尋一下。

美國西部沙漠在開拓時期,白人逐漸入侵之際,不只影響印地安人(猶如漢人影響西拉雅平埔族),也影響了生物。比如沙漠裏的大角羊,發覺突如其來的白人佔據牠們慣用的水源地時,會不知所措的遙望著水源,不敢靠近;想等人離開,卻等到渴死。在水源周遭發現的大角羊殘骸,常有個特殊現象:頭是向著水源。

那真是悲哀!

三年前帶團去瑞士時,曾在Lago Ritom里托姆湖附近,藉著偶遇的當地一支健行隊的望遠鏡,看到山脊上的瑞士大角羊,一夥人興奮得不得了。

瑞士大角羊不用渴死,因為湖多。
展開
再見,柏林(末日只會一來再來版)
讀者評分
4.0
|
2020/08/17
劇透警告

「再見,柏林」,如果改名為「再見,香港」,其實沒有太多違和感。因為1930年代墮入納粹惡行的柏林,跟被中國逐步侵蝕的現世香港,有著驚人相似的過程。

六個有連貫性的故事(章節),描繪了一戰後一直崩解的德國。第一人稱是拘謹、出版過一本書只賣了五本的英國作家,在柏林他見識到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如何今朝有酒今朝醉,如何的墮落,對於納粹的崛起是如何的冷漠。原本馬照跑、舞照跳的香港人,在2014以前跟1930大部份德國人類似,冷漠。猶太人則是無助,或是無自覺地進入人生靶場,無助地變成仇恨的標靶。

第二篇「莎莉鮑爾斯」是重點,猶如末世般的價值觀,表現在一位十九歲逃家的交際女郎身上。她希望、卻又懶散墮落地想要結交金龜婿。這與「大亨小傳」一樣有著1930大蕭條時期,紙醉金迷的黃金色彩,與臭不可聞的自私糜爛。

最後一章是柏林的輓鐘,也是香港的前世速寫。獨裁政體的魔掌,逐漸滲入德國各處,善良的靈魂早已被出賣。無力感的人民,只能自欺地希望未來會更好而放棄任何改變的可能。有自覺的人,只能逃!

作者 Christopher Isherwood 的筆調輕軟,帶點英國式的嘲諷,讓我輕鬆進入那時代的場景,感受人性中冷漠帶來的驚悚未來。
展開
沉默之淚
讀者評分
3.5
|
2020/08/17

冰島知名推理小說家 安諾德·英卓達尚 Arnaldur Indridason 的得獎作品「沉默之淚」,果然不同凡響。即便看了一開始的導讀,以為導讀者馮光遠已破梗沒啥看頭。那曉得慢慢深入之後,還是持續被誘讀。當然,翻譯應該也是一大助力。結局意外雖然不大,但作者的筆法還是讓我大呼過癮。

作者把北國冰島的冷冽風雪氣候下,所產生的意外死亡情境的可能,編織起來的迷離外貌,給了亞熱帶的我不太容易體會而覺新鮮。有點像「龍紋身的少女」的場域,不過不是那麼強烈暴力。

真正貫穿全劇的,是人性中難以避免的「家暴」議題。那是超越時空、突破地理疆域與文化,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的人類本性之一。案例就算不多,終究是個無法解決的人性黑暗面。近日因為武漢肺炎導致各國封城後,歐洲某些國家的家暴統計數字,不幸的增加很多。對親近人的暴力相向,大概是上帝故意留給人類得自我面對、修復的救贖機制吧!只是,人類太懶,總是不幸的四處複製,不斷發生。

這本極佳推理小說,猶如其它優秀推理作品一樣,都是對人性的深掘,以及對善惡選擇的層層梳理。作者不用評判或講道,讀者多自有體會。好書。
展開
月亮的光是借來的
讀者評分
4.0
|
2020/08/15

故事從哪裡而來?交織的腦血管,透過血液補充細胞各種養分後,於頭皮下密謀而來?這是天大的密秘,正是Alpha Go 的未足之處。

故事來了之後呢?有人寫下來,有人畫出來,有人說出來,有人雕刻留下來。於是,一個模糊朦朧的發想,變成較明確的作品。
只是常常那作品,如龍捲風般不可避免的帶起更多的發想與曖昧。文字與插圖的關係,似乎就有這樣的味道。

插畫,常常是文學作品編輯時,後來加上去的,以強化或豐富原作品的趣味。那是相得益彰,甚至補成完美的拼圖。一張張圖畫,彷彿都是依靠著白紙黑字這位不相像的雙胞胎而生。

如果倒過來,畫作先生,文字後來,其完整性將會如何?看圖寫故事,是否能把透過虹膜、水晶體而來的影像,趣味地轉化成為豎橫撇納點的雙胞胎文字?

「月亮的光是借来的」,出版策略就是先有畫(46張),再有46位知名作家看圖說出來的故事。嘗試反客為主的畫,是否能誘出密謀未出的奇幻或冷酷文字世界!

很有趣的構想。德國畫家 昆特布霍茨,畫作總圍繞在書與人,還有世界的關係。其精準、幽默,還有荒謬、孤獨的特色,充滿了欲言又止的爆發力。作家們將他戳破,秘密流出到筆尖,停於白紙上。

說實在,這些畫,大部份勝過那些「後補」的文字故事,即使是諾獎得主、知名作家。也許,那些文豪都不習慣去探索別人的秘密,從小學後不再追著別人的腳步或陰影而行。當然,也許是翻譯的關係。

也就是說:這本書的每張畫,其實讀者都可以創造出不輸給文豪的故事。

你要試試看嗎?☺
展開
通天之路:李白
讀者評分
4.5
|
2020/07/02

一首「靜夜思」,就足以讓李白傳頌千年,何況還有更多耳熟能詳的名詩;但也僅只於此。對李白個人,可能也只存在模模糊糊一個愛喝酒的天才詩人印象。透過我個人喜愛的作家哈金的這本「通天之路-李白」,重組了對李白的理解,以及對當時唐朝的時空環境的認知。哈金的小說,水準極高,每本都讀。這本新出版非小說的詩人傳記,哈金讓讀者悠遊其間,梳理清晰又不至於枯燥,了解了甚多知名李白詩作是在什麼情境下所作,獲益良多。

李白,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其實一生是被兩個「錨」定住,左衝右突下,激盪出來的精彩一生與傳奇作品。一個錨是入世的「貢獻所長,報效朝廷」功名概念,另一個錨則是對出世的道家灑脫仙境行為的嚮往、愛好。這兩個圓的中心,讓李白一生充滿浪漫與理性的衝突;即便走遍千山萬水,卻又常一廂情願的做出錯誤政治判斷。

李白跟天才音樂家莫札特一般的狂妄任性坦率,又深愛如陶淵明田園脫俗的安純生活。互相衝突的價值觀,不易得兼且平衡,李白做得並不好。因此,廚川白村的名句「文學是苦悶的象徵」一詞,也可套用在李白身上。他的苦悶與任性多舛命運,蛻變出了中國文學上的經典舍利子。

對書中描寫李白與年輕十一歲的杜甫第一次見面情境,頗為動容。詩仙與詩聖,真是傳奇。文學歷史的彩虹,猶如古典音樂界莫札特見到年輕的貝多芬。那三首描寫楊貴妃的「清平調」,則是我愛吟唱的詩歌。藉哈金的描寫,邊看邊唱。
展開
林園水塘部
讀者評分
4.0
|
2020/01/10
劇透警告

看此書封面時,知道這是法國鞏固爾文學獎得主的最新作品,難免增加了幾分購買意願。再稍讀簡介,又加幾分的好奇:法國人如何寫一篇十二世紀日本二條天皇時代,養鯉魚人的故事。

迪迪耶·德官創造了一個揉合了神秘、草根、情慾、生命無常的日本氛圍,伴隨逐步擴大展開的時空,將一位農村新寡婦遵守先夫遺命,挑者八隻上選鯉魚入京的故事,寫得十分和式。

說嗅覺的小說,我以為徐四金那本魔幻狂野驚悚的「香水」,已是難以超越的經典。一樣描寫嗅覺的「林園水塘部」,並沒這麼如「香水」般多層次的深厚;但是「林園水塘部」女主角美雪,銜命從夫婿淹死後,挑魚離開貧窮故鄉到繁華京城交差。陰錯陽差地又參加二條天皇的「薰物合」造香味的競賽,整個設想頗為生命韻律感,悲歡離合具有,似乎文字化成不同味道,酸甜苦痛皆含,一直瀰漫在讀者鼻子周圍。

閱讀期間既有「西遊記」磨難的歷險期待,又彷彿有「老人與海」人魚交戰生命交纏的同韻。迪迪耶·德官以工筆式描寫寡婦那段送魚的生命旅程裡,夫妻之間、人與魚、高官與不幸淪為妓女,甚至同性之間各種隱喻式的情慾與味覺的對應,非常深刻。最後一場天皇「薰物合」這個造香比賽的情境,更是禪味十足;猶如枯山水的變形,將「生命的味道」,自然又豐富顫發地令我動容。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結局,則既是毀滅、也是新生的開始,設想真是驚豔。

赫曼赫塞小說常見東方佛家哲思式的氛圍,沒想到這個法國作家迪迪耶·讓我見識到另一種歐洲人筆下的東方(日本)色彩,優雅又質樸。香臭之極,已是無色無味的禪家了。新年所讀第一本書,就頗為驚喜,真棒!
展開
納粹的孩子
讀者評分
4.0
|
2017/03/30

人無法選擇父母,但是可以選擇如何面對父母的極端作為(如果有的話)。是勇敢面對或享受,毫不遮掩?毫不在乎?還是以各種方式進行補償、贖罪(如果父母有極端的罪)?

閱讀「納粹的孩子」前,其實我更好奇台灣所謂「轉型正義」前, 迫害者與被迫害者的家屬心態,尤其迫害者的子女後代。似乎,儒教文化的缺乏恥感與罪感,也就讓迫害者的子女想當然爾地享受權力的利益。當然,做為大善人的子女,不必然享受名聲引起的特權;做為大惡人的子女,人格依舊可以如水般清澈,不必為父母扛法律或道德責任。

這也許是我的偏見,但應該不是錯誤的偏見。看看柯遠芬、彭孟緝的子女,就知道這個文化價值是如何鼓勵奔向權力(科舉考試),如何當個鷹犬而不是當個正直有格的人。當然,會有這種價值取向,是因為我們的社會沒有真正追究過。

非常悲哀!
展開
穿條紋衣的男孩
讀者評分
4.0
|
2017/03/30

「穿條紋衣的男孩」,易讀的童言式敘述故事,將世界級悲慘事件,轉化成無奈的童話。

加害者(納粹集中營司令官)的九歲天真幼兒,冥冥中成為劊子手父親的贖罪者。奧茲維辛慘無人道的生活,在被區隔、保護的小男孩眼中,是無法想像。所以,「何不食肉糜」的言語並無不當,只是隔著鐵絲網兩個世界的真實對照而已。

比較另一本「納粹的孩子」真實人物的報導,「穿條紋衣的男孩」作者約翰·波恩,其極具想像力的筆調,讓人感到無比溫柔的殘忍。真實世界如「納粹的孩子」所述,多有對過去身為納粹高官的父親依舊崇拜、留戀的小孩,也有對父親或長輩行為深表可恥與極力贖罪的後代,但約翰·波恩採取的是,以虛構幾近無痛式處決來刺探每個讀者的耐痛點。「安妮的日記」是真實得令人心碎的絕望筆記,「穿條紋衣的男孩」則是從燃燒後灰燼裡,帶出一點人性光亮重生的鳳凰。

好讀的小說。
展開
三體(華人第一人雨果獎得主)
讀者評分
4.0
|
2017/02/07

<三体>是一部非常中國化的科幻小說(但不是倪匡那種,是中國擁有了代表地球向宇宙發聲的那種大國意識),不只是劇中角色的名字,不只是中國歷史內那種苦難循環模式,嵌入地球前文明乃至宇宙發展;更重要的是,中國在文革留下的人性創傷或疤痕,獨特地映照在面對外星文明時的態度。納粹歷史成為猶太人的痛,猶太人時時檢視。中國人卻很難大規模的反省正視文革的荒謬與殘暴,只能透過這種遮掩式的寄語,想來也可憐。

文革的黑色力量席捲中國,各地殘存的人性猶如暗夜天空閃爍的星光,似近實遠,難以互救。彼此之間,彷彿都是孤獨的存在著。中國人間正上演人性的抉擇戲碼:面對強大而難以匹敵的力量,人的態度是什麼?依靠強權以存活,成了王道。如果人間是如此不堪,那麼尋求外力解決是否一定不行?宇宙運轉沒有道德,人間也無公理,所以就向宇宙伸出呼喊的天線,在絕對孤寂的天空,探索、招呼一點回應。

劉慈欣這部小說很深邃,格局浩瀚,也迥異於歐美主流科幻電影著墨的正向力量,反而有種人性絕望的無奈。看看以下的摘錄:

※也許,人類和邪惡的關係,就是大洋與漂浮於其上的冰山的關係,它們其實是同一種物質組成的巨大水體,冰山之所以被醒目地認出來,只是由於其形態不同而已,而它實質上只不過是這整個巨大水體中極小的一部分……人類真正的道德自覺是不可能的,就像他們不可能拔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大地。要做到這一點,只有藉助於人類之外的力量。

※有時下夜班,仰望夜空,覺得群星就像發光的沙漠,我自己就是一個被丟棄在沙漠上的可憐孩子……我有那種感覺:地球生命真的是宇宙中偶然裡的偶然,宇宙是個空蕩蕩的大宮殿,人類是這宮殿中唯一的一隻小螞蟻。這想法讓我的後半輩子有一種很矛盾的心態:有時覺得生命真珍貴,一切都重如泰山;有時又覺得人是那麼渺小,什麼都不值一提。反正日子就在這種奇怪的感覺中一天天過去,不知不覺人就老了……

※在中國,任何超脫飛揚的思想都會砰然墜地的,現實的引力太沉重了。

劉慈欣創造了不少耐人尋味的語句,引起中國讀者,尤其科幻小說讀者的廣大迴響。隱喻滿佈的劇情,也許就是脫離現況,中國式地心引力之外的唯一途徑。但是,這種高度深邃的科幻小說,並非我的最愛。
展開
孤獨深處
讀者評分
4.0
|
2017/02/07

中國作家郝景芳的中短篇科幻小說選集「孤獨深處」,是我在2017第一本讀畢的書。其中第一篇<北京折疊>,是繼劉慈欣的「三体」,第二個獲得國際科幻小說大獎「雨果獎」的中國作家作品。但迥異於<三体>的深邃廣闊,<北京折疊>與其他各篇,卻是從未來日常生活角度出發的故事。讀<三体>猶如吃了滿漢全席,<北京折疊>忽然換來地方經典小吃,須有點調適。

某種程度上,「孤獨深處」似乎容易被批評配不上「雨果獎」,因為跟不上<三体>格局,那種攸關全人類瞬間禍福的決定,以及萬千年來反覆重複的文明災難。但事實上,在某些現存世界的變形、扭曲後,所投射出來的科幻小說世界,似乎更能牽動我的某些神經。

階級的意識,在後現代時空裡,是否依舊,還是不在?或者更嚴重? 透過空間折疊與時間分配,階級對立明確,猶如「種性制度」,人如何承認現實的不公平?<北京折疊>
外星人佔領地球創造了新的階級,人類無法以武器反抗,卻可以外星人喜愛的樂器演奏形式,搭配科學理論,放大能量到極致後反擊外星人<弦歌>。
<阿房宮>的南柯一夢式的重演文化發展,秦始皇的再現,是全書較具中國色彩的一篇。
<深山療養院>裡,天才與暗黑心靈世界的彼此緊靠,反證了大眾的庸俗。
<繁華中央>顯示郝景芳對古典音樂鑑賞力之深厚,所以挪用於幻想之間而無掛礙。未來音樂家的榮華富貴,與現在的汲汲營營,並無二致。

如果說<三体>是回溯了文革歷史,認知了過去既成的惡之不可改,所以只好投射未來的力量來拉倒現在以重來一切,那麼<孤獨深處>則是確認未來的某種時空後,發覺人類之能力依舊不足所產生的高度空虛感。科技也許創造新的空間,解決舊的問題,但是也帶來新的問題。螺旋前進的社會,一樣夾帶各種人類情緒前進,不會遺留。

我感受<三体>的偉大,但我喜歡<孤獨深處>。
展開
邊境台商
讀者評分
4.0
|
2017/02/07

這本接近六百頁的小說《邊境台商》,很厚但非常好看,也易讀。更重要的是,設想非常有趣!

從1920年代日治時期,台灣基隆為何有批中國江西的棉花農夫、棉花買賣商人移民過來開始倒推,勾勒出一個跨中國、日本與台灣的家族移民史。架構在歷史上、以半自傳式的發展,環環相扣推演,猶如金庸的歷史武俠小說,真實與虛擬並融,非常用心。

各國的移民之所以離開母國,通常就是經濟因素引起。而戰亂,則是破壞經濟的禍首之一。中國共產黨在1920年代於贛南的武裝革命,摧毀了當地的棉花產業,迫使當地人出走。因緣巧合下,日治台灣成為這批棉花農夫的移民目的。以台灣人熟悉的筆調,描寫贛南生活,以及陌生的大宗物資棉花產業與金融操作,沒有不容的彆扭,反而有親近感。這是專業!

故事中,大量的金融知識被運用,是作者迥異於台灣其他作家的個人特色。跨國公司的運作,巧妙的成為家族鬥爭數十年的廝殺工具,更不是常人可以寫就的地步。本書劇情設想複雜度之高,閱讀間彷彿可見美國知名作家Sidney Sheldon的同等級小說。

吳明益前年出版的小說「單車失竊記」,年代一樣從日治台灣寫起。地域上也是跨國界,沿南海到東南亞,血統上包含了原住民、退伍軍人、日本人、泰緬邊境,與台灣人,複雜度跟《邊境台商》類似。但黃國華的用字沒有那麼文青,也沒吳明益特有的哀愁。加上醫生陳耀昌從牡丹社事件發想的小說《傀儡花》,也是朝着重新詮釋傳統教科書所沒有,甚至所扭曲的台灣原住民歷史。

覺得這些書裡,都在定義新的台灣人。透過回顧、發掘歷史,能更清楚自由的世界有多大。原本福爾摩沙就是個海洋民族,不應被侷限,被綑綁在這個島上,或是固執的意識形態。
展開
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
讀者評分
4.0
|
2017/02/07

《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已是讀過法國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第四本作品。在記憶裡搜尋、驗證存在,是他的特色。在巴黎街道間漂移,則是《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引起最大的腳步聲與人影返響。

四個不同人物,包括女主角「露姬」(真名叫雅克琳娜•德朗克的女子),描述一位逃家婦女的短暫一生。那間位於孔岱的咖啡館,無私的包容這些人在此的等待、消磨、尋找、與揮霍時光。哀傷的氣氛之所以綿密地洩漏於地板、牆角、門縫、路燈,是因為女主角被問的一句話:「您找到了您的幸福了嗎?」

敘述者一,裝成熟的大學生,面對謎樣又美麗的露姬,猶如面對東昇的旭日,卻猜想著剛落下的昨晚月光曾是如何撒滿人間,暈眩大地。猶如Facebook打卡功能的數據分析,湊巧又驚奇地讓打卡這動作,有了深度的文藝意義。

敘述者二,尋找露姬的私家偵探蓋世里,踩著漂移月光的模糊軌跡,在咖啡館裡找到她。在更多的探索、了解孤獨寂寞露姬的心理後,蓋世里放棄她老公的委託偵探,讓她自由。更讓蓋世里自己自由。

敘述者三,露姬自己回顧自小習慣家中獨處,懵懂之中的獨立,也是面對、追求更大生存價值的前提。婚姻斷非解放,只是生物階段的需求。一句您幸福嗎,才是最終人生一直藏匿又追求的露姬,以從高樓躍下,作為嘗試回答人生的動機。

敘述者四,是露姬在咖啡館結交的男子。以愛來補償虛無露姬的飄蕩,也許是個不錯的結局。只是就算了解了她的過去,知道了她的個性,透過巴黎街道上無數共同漫步的足音返響,像風箏一樣渺渺茫茫的露姬,最終仍無法挽回的一躍而下。她到另一個世界尋找幸福了吧!

當讀過一些情緒濃烈,或是劇情多變的小說後,再看淡愁漂浮的莫迪亞諾的小說,卻總覺他像魔術師一樣,撫順了心靈裡沒有被照料的崎嶇角落。
展開
第五個孩子
讀者評分
5.0
|
2017/02/07

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作家、多麗絲‧萊辛 Doris Lessing的作品《第五個孩子 The Fifth Child》,是我2016讀來最震撼的書籍。對於任何重視教育的父母親、重視社會教育、反歧視反霸凌的人來說,這是一本極度考驗愛心、進而釐清自己生命價值,以及存在底線為何的精彩小說。

年輕的大衛.駱維特與海蕊,結婚後對於家庭幸福的追求,有一個極大化數量的目標:生越多小孩越好!期待看著小孩們在寬敞的屋子裡爬行、學步、奔跑、嬉鬧、長大,成了他們對婚姻,與對幸福憧憬的終極目標。於是,一個又一個小孩來到他們的家庭,個個健康活潑成長,證明他們夫妻倆的願望,似乎可以逐步實現。

Wait!小孩生了以後,怎麼養?三、四個蘿蔔頭的日常花費,不是作為中產階級的大衛一個人的薪水可以支付;照顧接踵而至的幼兒,也不是海蕊一個人可以應付的。還好,大衛與海蕊各還有父母,甚至富裕的繼父母可以在經濟與人力上給予支援。就這樣,人生勝利組,似乎就是如此理所當然的實現在這個駱維特家庭。多子多孫多福氣,彷彿從東方諺語裡,印證在這個家庭!

「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這是托爾斯泰在其巨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名言,物極必反現象套在大衛與海蕊一家的後續發展,貼切而驚心!第五個孩子,從在娘胎起,就整慘了海蕊。於媽媽肚子裡就施展翻江倒海的功夫,讓海蕊嚐到了迥異於前四個小孩懷孕時的經驗。她想,也許,生下來後,第五個就會像哥哥姐姐們那樣正常。

但並非如此,而且幸福似乎開始翻轉!等到第五個小孩真的生下來了(男孩,取名為【班】),猶如牛魔王加上孫悟空同時擠進了一個軀殼,將駱維特一家開始推向痛苦地深淵!

班,不是個粗魯的小男嬰而已,更是個地域性強烈,充滿攻擊性的暴力原始雄性動物。隨著班的出現,原本是家中老么的第四個小孩保羅受到最嚴重的影響,其他小孩、甚至孩子的祖父母們,都驚恐而遠離這個彷彿是惡魔的小弟弟。大衛與海蕊對於活像原始動物、缺乏可被教育因子的班,也越來越無力。幸福的家中,為什麼會出一個怪胎?如果沒有班,該有多好?這個問題糾纏所有人,直到心靈的深處。

「我們都在等待,等待著別的人來拯救我們自己。」這也是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裡的名句,正好可套在挫折感嚴重的駱維特家。其實不只媽媽海蕊,或者為了賺更多來養家而兼差的爸爸大衛,或是其他四個被班以蠻力霸凌的小孩需要被拯救,最需要被拯救的應該是破壞原狀的班。但是班的無法改變,只會以最原始情緒來因應外界的班,撕毀斷裂了原本相關人員的親情與關係。

「人生並非遊戲,因此,我們並沒有權利只憑自己的意願放棄它。」(一樣摘自《安娜·卡列尼娜》)是的,當所有人都放棄、淡忘那個暴力兒童班的時候,海蕊還是無法忘懷那個不知在安養中心過得如何的第五個孩子。於是她無事先通知下,前去探望班。她驚恐地發現班被綁在床上,被不人道的對待。海蕊不忍,於是當下立刻把退縮害怕又虛弱的班強力帶回家。海蕊的愛心,再度把駱維特一家推向崩潰解體的邊緣。

「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這是《安娜·卡列尼娜》開頭最經典的句子,完全符合多麗絲·萊辛在《第五個孩子》裡的故事,從幸福走向崩解,卻仍充滿疑問。「貧窮是悲哀的事。但是富裕則倍加悲哀。」(摘自《安娜·卡列尼娜》)其實,悲哀是無法逃脫的事。

強烈推薦這本殘忍幸福的書,當然不適用每個人。它還有續集:「浮世畸零人」。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