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2
user-img
陳柏儒

5則書評

5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2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5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高行健短篇小說集
讀者評分
4.5
|
2021/04/27
劇透警告

高行健是兩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當年度在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獎典禮,演講〈文學的理由〉,收錄在《高行健短篇小說集》之中。

  文章開頭便寫「我不知道是不是命運把我推上這講壇,由種種機緣造成的這偶然,不妨稱之為命運。」原來命運是偶然。另一位文學獎得主在其作品中也寫到「一個相信上帝的遊戲者會說:這是『上帝的判決』,是『上帝的手』,是造物主全能的權威性結論。如果玩家不相信上帝,這是一種『偶然』,是一種『巧合』。」此互文應證高行健「自認是無神論者」。

  因中國的歷史和政治,高行健體會到「作家倘若想要贏得思想的自由,除了沉默便是逃亡。」高行健走上不得不逃亡的路,而他的聲音,正是文學。這是一種「逃亡而求其生存的文學,是一種不讓社會扼殺而求得精神上自救的文學。」聲音是十分隱密,而且自言自語的,書寫則獲得快感、獲得補償,能排遣寂寞。文學讓他保持意識。文學也讓一個孤立的個人和其他人得以溝通,即使不同文化、不同時代,高行健體會到這永恆的精神價值,然而他更說「作為語言藝術的創造者沒有必要給自己貼上個現成的一眼可辨認的民族標籤」,文學超越意識形態、民族、國界,會框架文學的,來自政治、社會、倫理,習俗。高行健強調,「文學是對人的生存困境的普遍關照,沒有禁忌」。

  他也談到文學的審美判斷,更談到冷眼靜觀的境界──能夠端詳災難與人世的垃圾,是這有距離的關注。米霞的天使以同樣的態度,注視昏暗痛苦的世界,而且「在勾起痛苦、厭惡與噁心的同時,也喚醒悲憫、對生命的愛惜與眷戀之情。」如同天使的溫情。

  文章的後段,還提及文學的真實與虛構、文學的語言,此篇演講文,在在提供讀者進入文學的引導。整本小說集,依然扣住人類生存的困境,這樣文學永恆的主題。
展開
非關命運
讀者評分
4.0
|
2021/04/27

至今尚沒有原因明白為什麼猶太人要遭受迫害,如果恰好又生存下來該如何面對此前、以後?因惹‧卡爾特斯書寫深刻的反省──《非關命運》,一本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第一部小說。

  「我們自己就是命運。」過去莫名其妙被抓到集中營,「就是經歷了一段別人蓄意給我安排的命運。這其實並不屬於我的命運,但是我卻得經歷。」過往發生得太奇怪,大家完全無法預料,而且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記憶別讓我強迫抹除,過往也別叫我抗拒或接受,但,從此不要再被決定了好不好!

  相信命運的人,通常會相信沒辦法的辦法,因為命運無法理解。現代文學的命題,就是對抗命運。

  不要以為離開集中營就自由了,別妖魔化集中營。你自己過活了嗎?我們只是住在比較大的自由的集中營。這本書,有成長小說的味道。

  在集中營裡,他們設法生存下去,被一步、一步往前走,克服生活上的困難。可怕、恐怖的經驗,事後根本沒有注意,有的是幸運的萃取。轉化那痕跡的強大方法都跟你們說了:「如果有人問起,而且我還記得的話,我就會告訴他我的幸運。」
展開
天堂在另一個街角
讀者評分
5.0
|
2021/04/27
劇透警告

說西班牙語、出生於祕魯的尤薩,於《天堂在另一個街角》接替講了兩則法國故事──將西班牙安達露西亞文化帶到法國的芙蘿拉的故事,以及從法國流浪到大溪地的高更的故事。

  芙蘿拉為工人、女人爭取權利奔波,可是他們不領情,因為工人有被領導的需求。

  高更拋棄家庭,到大溪地追求繪畫藝術,這是他對文明的反思,勇於否定自己,不斷更新。對藝術的追求,並不是追求文明的進步,而是生命本質。更本質的是來自生命本質的真誠。

  《天堂在另一個街角》不是描述兩個故事,而是兩個不同的文明!

  「天堂」是一個狀態、理想、追尋的目標、境界,不是一個地方。「另一個」,就不是現在,不是眼前,是往前;「街角」,則是轉彎、轉折的,可能不順著走。有改變、創意的涵義。至於為什麼「天堂在另一個街角」?現在的好,只是一個階段而已,不好也只是一個階段而已。不過捫心自問,我們關心的是甚麼?在哪裡?
展開
屈辱
讀者評分
4.5
|
2021/04/27
劇透警告

《屈辱》是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的作品。柯慈出生於南非,《屈辱》也寫了在南非的故事。就人生而言,甚麼是屈辱呢?被輕視、沒尊嚴、不名譽、被強暴、失去自我、失去生命、失去生命的熱情?《屈辱》意義是多層次的交織,極度複雜。

  首先,存在的價值是甚麼?一個失去工作位置、失去社會地位的人,形同失去生命的意義,也失去生命的尊嚴!

  其次,性侵的意涵,變成是你沒拒絕、也沒願意而已。野蠻社會的社會地位來自槍械、武力!在此生活的露西被強暴,其生命意義來自接受事實,還有嫁給強暴者,就為了活下去,吞下所有委屈。可是露西又不覺得委屈,因為委屈是文明的價值觀。而且在文明社會,大衛的痛苦就是來自文明、權力,在野蠻社會,大衛的痛苦來自被打。

  第三、文明的生命的價值意義,文學家一再探討。在《屈辱》,藉由大衛重新找到意義,重啟熱力、熱情。否則在此之前,大衛還「嘗到身為老人是甚麼味道:疲憊到骨子裡,不再有希望,不再有慾望,漠然於未來」的老人問題,顯示那被侵犯的生活,對生命的絕望。

  大衛追尋某種東西,過程失敗得一塌塗地,挫折而無能。他找女學生宣洩慾望,但又不敢愛,因為有負擔,而且不是為了單純性和愛,而是有情感需要填補。而他透過性來彌補、尋找、捕獲存在的感受,以及人際的關係。他捕獲到片段了,捕獲對女兒、家庭、妻子的想念,所以即使他跟許多女人有性關係,但其實他不知道他要的不是性,他分不清楚。

  大衛要跟每一個人建立關係,想用鏈子跟人綁起來,所以卻也破壞關係。他不曉得自己的存在如何跟每一個存在連結,所以他每一個緊張的關係都這樣而來。他無法跟人建立其關聯性,所以才出現碧芙蕭這個奇怪的人,他沒有刺,什麼都可以,最後竟從狗那裏找到存在的關係。
展開
太古和其他的時間(二版)
讀者評分
5.0
|
2021/04/27

《太古和其他的時間》是一本後現代的小說,由奧爾嘉‧朵卡荻以波蘭文寫作,易麗君、袁漢鎔翻譯為華文,書中敘述出從1914年開始,往後幾十年間,在太古、以及太古之外的故事,這故事包含生死、再生、神的褻瀆、逃避與突破、自由與禁錮、家人關係、艱難的生存方式等主題,又使讀者讀出苦澀感受,精彩深刻。2019年底,本書作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沒有目次,讓此書增添一項特殊,然而每章節標題都有「時間」兩個字。時間至少有三種說明。

  第一、時間就是生存狀態。
  這個狀態,在果園,有蘋果年與梨樹年的輪迴,在老博斯基,有活人到死者的生滅。整本小說而言,不同時間,交替出廣大世界的樣貌。像是某節〈米哈烏的時間〉,說明著米霞死亡的狀態──米霞從女孩變成少女時,不再是米哈烏所期待與熟悉的了。成熟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米霞在父親心中已經死亡。
  這個狀態,也有艱難、和禁錮。

  第二、一個時間,就是一個池塘,一個生命。
  在〈米霞的天使的時間〉末段,這樣寫著:「天使艱難地把注意力集中到米霞的世界,這個世界與其他人和動物的相似,是昏暗的,充滿了痛苦,有如一個混濁的長滿了浮萍的池塘。」天使以溫情、以冷靜的態度從旁觀察這個太古,充滿昏暗、痛苦的世界,而有些池塘則長滿鬱悶、單調、恐懼、空虛、絕望的生命。

  第三、被敘述者的存在的當下。
  這樣的時間不指過去、現在、未來的流轉,而是此時此刻的狀態。當這節談到「麥穗兒的時間」,則讓讀者特別意識到麥穗兒的存在;當談到「米霞的小咖啡磨的時間」,米霞的小咖啡磨成了主題。初讀尤其有這樣的感受。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