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3
user-img
Cheney

11則書評

11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10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1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鐘樓怪人
讀者評分
3.0
|
2021/11/09

介紹裡面說譯者榮獲法國文化藝術騎士勛章、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等 7 項大獎!不過第四卷第 II 章「克洛德·弗洛羅」的「小市民還是高等市民」翻錯了...
展開
紅樓夢與曹雪芹
讀者評分
2.0
|
2018/10/04

這本書第 201 頁提到,林黛玉的琴曲押韻用的是《晚翠軒詞韻》。為什麼不是其他韻書?怎麼不是沈謙的《詞韻略》、李漁《笠翁詞韻》、吳烺《學宋齋詞韻》?而且,林黛玉的琴曲是詞嗎?這些是怎麼看出來的?
展開
從地圖閱讀高雄-高雄地圖樣貌集
讀者評分
3.0
|
2016/12/27

吉田初三郎「高雄全州景勝交通鳥瞰圖」繪葉書分為兩張,書中用的是合成一張的變造圖,不是繪葉書原件的兩張。
展開
台灣鳥瞰圖:一九三○年代台灣地誌繪集(5版1刷)
讀者評分
3.0
|
2016/12/27

這本書有兩個待商榷之處。

首先,「1.台灣鳥瞰圖」載明是昭和 10 年版,事實上是昭和 12 年版,因為 10 年版沒有 12 年版的一些地名。

其次,「21.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的原名是「觀光的花蓮港」(觀光の花蓮港),名稱和「16.觀光的台南市」屬於相似的命名方式,本書卻捨原名不用而另取新名,導致外界不明這幅圖的真實原名。
展開
台灣的古地圖—日治時期
讀者評分
3.0
|
2016/12/27

這本書第 166 頁和 169 頁都提到當時如何到日月潭,兩頁的說法竟然不同,而且都是錯誤的說法。

第 167 頁的玉山的「新高神社」圖片,竟然誤用集集庄「新高社」圖片。

另外,改繪圖中標示的地名出現許多錯字。
展開
圖解台灣鐵道世紀
讀者評分
3.0
|
2016/11/07

書中「台灣環島鐵道形勝圖」的畫法不合邏輯。台灣是以橫向呈現,所有山的山頭卻都倒向左邊。台灣頭在左,台灣尾在右,山頭全朝向基隆,山腳全朝向屏東。
展開
臺北歷史地圖散步
讀者評分
3.0
|
2016/09/03

《臺北歷史地圖散步》有一個臺北茶葉的「茶迷大稻埕」主題,突然出現一張取自《新竹大觀》的圖,我的思緒突然中斷。仔細想,這不正突顯資料欠缺不足。如果編《新竹歷史地圖散步》,那也可以用臺北的圖囉!
展開
臺灣歷史地圖
讀者評分
5.0
|
2016/03/06

遠流《臺灣歷史地圖》編按〈歷史地圖的多樣性〉(第 vii 頁,黃驗執筆) 提到「到了 1930 年代,日本畫家來臺繪製一系列的觀光地圖、產業地圖,如《臺灣鳥瞰圖》、《臺灣俯瞰圖》等。」按照我個人的理解,這段話是指臺灣的鳥瞰圖,例如吉田初三郎和金子常光等人繪製的鳥瞰圖,以及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出版的鳥瞰圖。最後一句「本書也精選了一部分」,所謂的一部分,至少不會少於兩張或三張鳥瞰圖。當初就是衝著「本書也精選了一部分」這句話買的,可是整本我翻來覆去,就只找到一張吉田初三郎的〈臺灣全島鳥瞰圖〉(第 110 至 111 頁),而且這張〈臺灣全島鳥瞰圖〉,用的不是原本四張繪葉書的原圖,用的是經過接合的修改圖。一般讀者不會有原件知道這原本是四張繪葉書組成的圖,而會以為這是一張完整的圖。
展開
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2版1刷)
讀者評分
5.0
|
2015/11/29

《臺灣世紀回味 - 時代光影》第 96 頁有一張圖,文字說明寫著「恆春香蕉灣的捕鯨港,約 1930 年代」,原出處是右邊的金子常光「高雄州大觀」背面。原件寫著地點是大板埒,也就是現在的南灣,《臺灣世紀回味 - 時代光影》卻標明是香蕉灣。
展開
隱藏地圖中的日治台灣真相:太陽帝國的最後一塊拼圖
讀者評分
3.0
|
2015/11/17

這本書有一個論點讓我疑惑。

金子常光的臺灣鳥瞰圖,有兩種形式,一個是書簡,一個是圖卷,書中第 147 頁提到書簡形式是精品,行文間似乎透露出未見過圖卷。
展開
古地圖看台北
讀者評分
5.0
|
2015/11/11

大正、昭和時期由日本人繪製的全臺北市地圖付之闕如。1930 年和 1933 年的鳥瞰圖不算是嚴格定義的地圖,1932 年兩張計畫圖不是反映實際情況的地圖,是計畫實施的地圖。1945 年的地圖是美軍繪製的地圖,用於轟炸臺北。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