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4
user-img
餵鹿吃書

27則書評

29本書評分

1位追蹤者

61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29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安潔拉.卡特精怪故事集:104則以女性為主角,既怪誕又魔幻的傳說故事
讀者評分
4.0
|
2024/08/28
安潔拉.卡特的經典之作《焚舟紀》中有許多讓讀者喜歡且耳目一新的「童話新說」,那麼她編著了精怪(Fairy Tales)故事集也是想當然爾很自然的事
當然她的粉絲讀者不意外地在這精怪故事集中看見一些似曾相識的幽默、勇敢與女性的力量!

閱讀過程中,總是想著如果讀著這些故事長大的孩子會不會跟讀安徒生、格林童話或王子公主故事的孩子不同?
肯定會吧,甚至其中有些故事對成人讀者來說都有些辛辣強烈
這也反映出口述的故事最明顯的一個特質,總是根植於生活之中
無論形貌多麼千變萬化,總是能在其中感受到一種很原初人類享受文學、虛構的快樂。

以商業邏輯來推算,蒐羅了一百〇四則故事,五百多頁,逼近七百元的定價,讀者可能望之卻步,但是如果換個方式想像:像是直銷或保險常用的話術:
一天念一則給家人一起聽,兌換下來簡直太超值。
一天不到七元,就可以兌換到一則充滿異國情調的故事,比自動販賣機還划算,哈哈。

最棒的一點是除了故事本身以外,書中還收錄了一篇安潔拉.卡特的序文,任何人都可以在這篇序文中感受到為什麼安潔拉.卡特如此重視這些故事或者童話故事。當然關於性別與階級,可以讀到女性自己說的故事,與男性敘述不同的故事。書中原句「這本集子收錄的都是老婦人的故事」書三月出版,後知後覺到最近才意識到,那不就是阿嬤說的故事嗎?

想到這點後,再重看裡頭的故事,或許寶貴的點不只是遍布世界各國的故事,更是一種連結到到屬於個人久遠的特殊情感經驗,像是小學放學回家,聽阿嬤講一些古早古早的事,而那構成了對於自己的認同,一代接著一代傳說下去。
展開
鈴芽之旅
讀者評分
4.0
|
2024/08/28
「誠惶誠恐呼喚日不見神
先祖之產土神!領受已久之山河,誠惶誠恐,謹此
奉還!」

帥!


對臺灣讀者來說,應該大多數的順序也跟我一樣,先看過電影再看小說。
同時兼創作電影與小說兩種不同創作形式,覺得除了是聲勢拉抬外也是種互相彌補:
小說的畫面與人物的形象,透過電影、配樂的加成,讓讀者一面讀時,腦海中可以立即產生具體的畫面,不得不說這次的男主角非常帥!在小說中形容他面貌的比喻也很棒,美麗的風景;小說也更細緻深入描繪電影中可能難以多陳述的人物心境,可以讓讀者透過文字更理解人物們行動的理由與想法。WIN-WIN,新海誠贏兩次。

故事主題圍繞在人心與土地,災難發生後活下來的人該如何處理如此巨大且無能理解的悲痛?
在《鈴芽之旅》中以一種流傳至今的古典神話,構築出一個人心與土地共存共榮的世界觀!
電影或小說中,兩位主角為了封印災難,吟誦的咒語或禱詞每次出現時聽起來都非常熱血。
當誦詞一再出現時的嚴肅隆重,給予讀者一種對於巨大神祕力量(自然?)的崇敬。就這點而言確實非常符合古人為了理解龐大的自然力量而藉由神話傳說安頓心靈的思維。說到這裡,由衷覺得華語的「誠惶誠恐」這四字成語用得非常漂亮。謹慎而害怕不安。而那害怕源於尊敬、小心,又扣回到世界觀內對自然的敬畏。

而最讓我感動的是在這個神話世界觀中,對於人的關懷,不只是超越形體、年齡、血緣心靈上的交流,故事主線中透過了幾組不同人物互動去呈現這件事,甚至是更加廣博宏大地關懷一整片土地!或是一個小鎮,或是建築物、景點,人與土地的活動交互展現出一種微妙將自然、環境與災難全串接在一起的完整體系!


整部《鈴芽之旅》的故事,像是一個溫暖體貼的支持,對日本三一一災後的必要回顧。
新海誠以他獨有且擅長,美不勝收近乎實景細膩唯美的畫面,創建出一個非常有說服力,與現實世界對應的虛幻彼岸,呈現出作者對於生死的思考。雖然透過敘事上的小詭計誤導觀眾,最後讓故事開頭與結尾重合,透過時間以及直接打在片名上的「英雄旅程」,讓作者稍微再多一點點就會露出說教感的體悟結合主角的成長,自然而然合理。


最後,還是不免俗喊一聲,有貓就是讚!
展開
禮物
讀者評分
4.5
|
2024/08/28
了不起。
尤其是看到作者簡介後:二〇〇二年出生,好衝擊!

原來人表述自己的心情、感受可以這麼純粹嗎?
想不起來多少年沒有讀到如此乾淨不賣弄文辭,
簡簡單單地說完一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往事
竟然讀著讀著就隨之哭到淚流滿面。

整個四月,不知道為什麼讀不太下別的書。
也許是工作忙碌,也許是被這本《禮物》勾起太多自己小時候的記憶。自己也曾經那麼不懂事,也曾經耍賴、無理取鬧,也同樣到了長大之後才懂原來很多時候,當時自己所得到的可能是爸爸、媽媽或者任何愛我的人所能付出的全部。愛總是伴隨著痛苦,書腰上大大的那句「我想成為一個能感受到他人痛苦的人」換個角度解讀,或許也是希望自己能成唯一個能感受到他人的愛的人。而很多時候我們明明感受到了,卻羞於回應而遲緩,甚至遺憾。

作者關注的焦點總會停留在很多對旁人而言微不足道的事物上,像是被遊客玩弄的河豚、街上的死老鼠,或是校園內的一句塗鴉......這些或許是我走著便一晃而過或是不會因此停留下腳步,卻被描述成像是抓住非常遙遠的夜空中,那些微小、一瞬即逝卻明亮刺眼的星光。

直拳一般,揍在心上。

非常期待作者未來發表更多新文章。

PS:封面有貓就是讚
展開
向晚的飛行
讀者評分
5.0
|
2024/08/28
緩慢讀著的愛書。
或許我們總是忘記,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有人類。


只要細心來觀察,就明白大自然的奇妙~(糟糕透露出年紀了)或許連從自然萬物身上學會或懂得什麼,也只是人類中心出發的思考角度,或許「自然書寫」這個詞也是如此。翻開讀了幾篇,立刻浮現的職業困惑就是,這本散文集該分到哪一類?
單篇單篇讀都是極其優美的散文,或許要放到外國文學類吧?

一本散文集,描寫自然萬物,原本就是一件非常自然不過的事情。但是加上自然二字,好像就特殊化,圍出一個圈來,撿選什麼是、什麼不是,這樣的想法實在太狹隘。讀《向晚的飛行》第一時間的衝擊是過去自己鍾愛的那些文學作品中所關懷的主題,例如愛、生命的意義、時間或者死亡、終結,完全不是「人類」獨有,所以自己直覺地歸類到自然書寫,會不會本身是多餘的一件事情呢?一點也不意外的是在書店的分類是自然科普、動物/植物。也沒有不正確,只是心中一直暗暗覺得可惜,學科知識的分類這件事,好像將自然與文學一刀切,分隔成兩邊,但《向晚的飛行》對我個人而言,相當特殊的是主題與文類的新鮮碰撞刺激,放下無聊的預設心態,讀起來非常享受。


看過全書一遍後,再回過頭讀序文,覺得使用的譬喻非常精妙!「珍奇櫃」,展示出非常豐富的樣貌,主要是在建立在大量的動物、植物名詞,黃腰白喉鶯、黑喉藍林鶯、雨燕、林百靈......光看名字就喜歡。讓我想起馬奎斯的那句:「世界太新,很多事物還沒有名字。」而《向晚的飛行》則是一一指出那些獨特生物的命名。對「黑褐毛山蟻」格外印象深刻,其實就是日常的普通黑螞蟻。使用精確的名字,就像是追求尺寸更小、更細緻的描述,使得對世界的認識更加複雜。腦海瞬間閃過一句:『詩,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透過文學引領我們認識世界的質地。」
除了大量精確的名詞帶來豐富、複雜的感受外,另外一個吸引人讀下去的是絕妙的譬喻,聯繫了習以為常的自然景觀與讓人感興趣的故事。作者像是自然的詮釋者,從自然想像自己,看見人類的生活。從鳥巢聯想到家、從森林談到時間感、歷史、從鳥群飛翔思索群體的不自由,幾乎每一篇都非常平衡地從一個生命、一個自然現象談到許多人類長久思索的問題。讀了後會生出一種奇妙的感受,那就是啊!我好像想起來了,人類原本就是這個自然世界的一部份。
比如說書中很愛的一篇〈先兆〉,先是花了四、五頁的篇幅,詳盡細緻地在描寫偏頭痛,如何痛?可能的成因,跟哪些腦神經相關,偏頭痛的預兆,藥物舒緩的原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非常滑順地從偏頭痛跟藥效接續到世界末日跟氣候危機!

假如感興趣的話,強烈推薦優先讀〈車頭燈下的鹿〉!(當然有喜歡鹿這種非常私心的個人偏好在內)不過,光看開頭就非常不俗:「鹿像一陣氣息,從樹林間飄來又飄走。看上去出乎意料的纖薄冰冷,彷彿冷空氣從他們身上汨汨湧出,在地面化作一池霧。」完全就是在寫鹿是霧一般的神秘生物。作者寫了鹿的神秘形象跟魔法、跟神話的聯繫,寫了鹿的強壯有力,奔躍的體態與陽剛的鹿角,談文化象徵與英國脫歐的聯繫,又從鹿車相撞,寫好萊塢電影的貧乏想像,與網路影像的暴力,如何扭曲了人類,對鹿與死亡無知且慘忍。讀起來非常過癮!

自然給予人的經驗,神祕深邃,甚是精神層面的抽象體驗。而描寫這種心靈活動又正是文學的強項。比起刻意的說教提倡環保或訴諸恐懼氣候危機,生物滅絕的恫嚇,不如細細地讀一讀這個世界所有生物都可以帶給人幽微,與自己共鳴的意義是更美好的交流。其實一直都在,只是沒認真注意罷了。

而若是不知道怎麼去與萬物交流,這本《向晚的飛行》很好地引領讀者怎麼好奇,怎麼去發現!
展開
詭畫連篇
讀者評分
4.0
|
2024/08/28
絕讚。

大概有半年以上,沒有這麼全神投入一氣呵成讀完一本小說。
89 分鐘,幾乎停不下來,來不及喘氣,不斷拋出的懸疑迷團,一探究竟的爽快。
讀完瞬間,耳根發燙頭頂彷彿有煙冒出般灼燙。

巧妙選擇一個有藥癮前科的敘事者瑪洛莉,前運動健將,改過自新,重頭再來,開頭就拋出一個讓讀者同情又保持距離的主角,接著夢幻美妙泰迪一家登場了,當然看似美好的家庭裡一定藏著某個問題,或者祕密!

五歲泰迪的塗鴉,潦草、火柴人,埋下嚇人的伏筆,透過一張張畫作,非常取巧但合理地提供驚嚇的效果,簡直不給讀者活,紙面的 Jump Scare 想躲都無法躲,非常契合中文書名《詭畫連篇》。

故事中段開始揭密,一個接一個接著一個又一個。
原本你以為的只是你想像出來欺騙自己或者作者引導你去這麼想,不過小說不是這麼運作的。
所有的迷團都有動機完備,充足的解釋。原來如此,事件的真相居然是這樣?然後再讀一次。

有電子書,買下它
非常值得週五夜晚,推薦在睡前好好享受。
不過也許會就此睡不著覺,哈哈哈哈。
展開
點火
讀者評分
5.0
|
2024/08/28
很舒服地讀完,興奮地想找有沒有相關的書評文章,只有一兩篇,覺得實在太可惜。

從小說幾個的常見的會挑出來評點的面向都沒什麼好挑剔的地方,敘事技藝很純熟,抒情的步調也穩建。看完全書開篇就知道是練家子,引領讀者掉進作者設下的點火宇宙功夫非常好。懷舊感跟作者的我執都可以嗅聞到那是生命遭遇重大事件遺留下來的痕跡,或者說是大火過後殘留的一點點煙火餘味。不僅描寫的題材有些復古,活字印刷啦、傳統武術、賽鴿、西裝裁縫......就連情緒的表現也很古典。細想了一下,大概是作者刻意讓敘事者走在一個邊邊的距離,事件主角旁邊的那人,這個距離的位置靠的離讀者比較近一些,看過去就有一種 55mm 近似人眼標準焦距的相似感。整本書的結構設計也很聰明,首尾兩篇略後設的把小說包起來,形成一個不只是在讀小說,而是非常自然進入一位臺灣人或臺中人的生命內。

有點訝異這是新作者的出道作!
看到阿來本書的讀者書評,有點想笑。大家的感受都滿接近,很奇妙的共通點是會有種讀完後,很想拍拍作者的肩膀,請你繼續寫下去;
另一點就是覺得哇!這滿好看的一本小說,應該要讓更多人知道吧。

大致上是這樣一種想呵護或者對作者說一聲寫的好的讚聲!
書末無論是不是巧合,本書在現實世界內入圍了臺灣文學金典獎。
這簡直是後設小說的奇妙印驗XD
展開
三流超級英雄:美國國家書卷獎首位台裔作家游朝凱一鳴驚人小說集(全球獨家收錄新版作者序言)
讀者評分
3.5
|
2024/08/28
劇透警告

愉快地玩耍

看完同名的單篇〈三流超級英雄〉,才意識到啊!是短篇小說集。

只看第一篇〈三流超級英雄〉就能充分感受到作者的創意與才情。
顯然深受美漫文化影響,類似《我的英雄學院》英雄成為一種職業選擇的世界觀,寫出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自己的能力如此渺小無用的無奈與焦慮。有趣有趣,再細讀下去,喜歡讀小說的讀者,大致上都會獲得一種異樣的愉快,乍看像是披著超級英雄類型的外皮處理的是很長久的主題:選擇,相當聰明的寫法。

這樣子的聰明反映在整本書內,除了篇章標題的跳躍、新奇例如:〈我最後扮演我的日子〉、〈透過惡意與名聲之雙人無限重複同步〉、〈32.05864991%〉、〈不適合用於採掘小說的自傳素材〉與其說實驗性,我更覺得這位作者很愉快地在玩耍,玩弄著小說敘述上可以怎麼接合或亂來。

玩的方式有很多種,一失控就不免會讓讀者覺得亂來、胡鬧,搞什麼鬼。但游朝凱不是,許多時候讀者都很安心知道作者是認真在調控小說。是什麼部分讓讀者不至於太反感或困惑?來回讀了幾篇後,描寫與敘述的基本工相當紮實,處理情緒的表現方式或者人物內心反應的情節是新奇的,但細節不含糊。

整體來說,會讓人期待未來的長篇
展開
竹聯:我在江湖的回憶。臺灣第一部幫派主持人親筆史記
讀者評分
4.0
|
2024/08/28
1981 年 7 月 2 日-7 月 3 日,陳文成博士離奇死亡,至今真相未明。

之所以對這本《竹聯》印象深刻。
不只是因為是一段臺灣黑幫的歷史,同時也是臺灣政治隱藏的伏線,多少無法見光的案件,是威權體制下國民黨下的殺手。

最驚駭的還是第 196-197 頁,這段:
「賓主雙方談得十分融洽與投機。當下,王昇順口說了一句極為關鍵性的話:『林義雄、陳文成的事做得乾淨俐落,怎麼江南這件事他弄成這樣糟糕?』王是順口說出來,但我大吃一驚,難道林義雄滅門血案、陳文成命案與江南案是同一人所為?不然他怎麼會以完全不相關的臺灣與美國兩件案子做比較?」

令人驚駭,不是案件可能的真相,而在順口說出的那種自然而然、輕描淡寫的語氣,使人不寒而慄。
展開
成為企劃人
讀者評分
5.0
|
2024/08/28
在臉書上被這個活動大大洗板:「如何延長書的生命週期—關於紙本書、電子書、絕版書的討論」
不管是出版界的朋友、各路作者甚至單純喜歡書的讀者,都深感興趣。不由得再次讚嘆李惠貞老師的企劃力!

想到上個月出版的《成為企劃人》一直放在自己背包裡
成為帶去上班,隨手翻閱也安心的護身符。
(當然為了隨時隨地閱讀也收了電子書,哈哈)


看見「如何延長書的生命週期」時,突然有點豁然貫通!
翻開書中畫線又畫線的段落:

剛入雜誌界時,一位前輩提醒我,假設你想談台北,台北是一個範圍——你界定了想談的範圍,但「台北」並不是一個題目。
題目要有視角。《在台北生存的100個理由》是題目,但《台北》並不是。

視角是主軸的立足點。
缺乏主軸的方案很容易過於發散,以至於提案者(傳遞訊息者)自己都無法回答「必須做這件事的理由是什麼」。


啊!原來如此,這場講座正是精彩的範例
紙本書、電子書或許只是討論(或者大家爭論不休)的範圍,但不是題目。
加入了視角,想要傳遞的訊息:延長書的生命,就變成了一個吸引大家都想瞭解,想參加的好題目。


《成為企劃人》實在是現代工作者必備!誠摯推薦~
展開
血色大地:夾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東歐
讀者評分
5.0
|
2022/04/15

《血色大地:夾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東歐》,Timothy Snyder,陳榮彬、劉維人譯,衛城出版 #每天碎念一本書
「我們絕不能把這五百七十萬當成一個沒幾個人能夠理解的數字,而是要時時牢記:這是個別死亡事件發生了五百七十萬次的結果。」

從拿到書翻開前言開始,一路斷斷續續花了兩個週末與一個四天連假,文字相當清晰好懂,事件敘述也毫無艱澀困難之處,但阻礙閱讀速度的是不忍之心。整本書如果要我只留下一句,那就是一千六百萬名死者不是一個集合數字,是死掉了一個人,發生了一千六百萬次。

更殘酷具現化的想像,我眼前總會浮現那個在饑餓中死去六歲的小女孩,她是《螢火之墓》中的妹妹節子,她是東西兩國交戰之間的安妮亞,是一個又一個這樣子的小孩,死了成千上萬人,怎麼有辦法能忍?忍住不哭。

時不時在某個段落間必須停頓下來,呼吸喘息,讓自己稍微脫離史奈德太過優異的清晰描寫,黑色渡鴉的車轍痕跡、萬人坑中補上一槍又一槍的哭喊、哀嚎,不是受害者、不是數字,每個人都有名有姓,《血色大地》最感動我的部分要記住這些人,不淹沒於歷史當中。

巨大的悲鳴在東歐天空又再次響起,「這些公民遭人從背後槍決,屍體直接推入坑裡」看到這句時,一時之間無法分辨這是一九三九年還是二〇二二年,正在發生在烏克蘭布查的新聞報導!當然歷史的教訓不只是老生常談般旁觀著好像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或許更值得在意的是獨裁者的形成!太多讓讀者不寒而戰慄隱約重疊的身影,像是宗教般唯一人獨尊專斷的政黨,所有錯誤與問題的解決方式,必定都是把某個外來的組織當成代罪羔羊,或者是全歸於敵人對於自己偉大計劃的攻擊。

除了看見不太陌生的人物以外,最讓人驚訝的還是在有別於過往集中營、最終解決方案帶來的殘酷印象,有些意外史上最大規模兇殘的武器不是槍砲也不是毒氣,而是刻意的「饑荒政策」,看著政策目的其中一句「多餘的人」,翻頁的手指不斷發抖,誰是被決定的「多餘的人」是移民、是少數民族、是精神病患、是不同宗教信仰的信徒,是各種不被領袖當成人的人。

全書最有殺傷力的一句,是一位小女孩獲得了記者分享的食物後說的話:「我吃了好好吃的東西,這下可以快快樂樂死掉了!」
正是這一句,我清清楚楚看見了六歲的小女孩,是節子、是安妮亞是在數字背後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重複的死去。我們必須也必要記住,因為我們那是我們仍有人性的證明。
展開
獨裁者的廚師
讀者評分
5.0
|
2021/04/16

建議用完餐後再讀這本書,過程中詳細的料理手法以及各種異國菜色,在作者精湛描寫下,非常容易地勾起讀者的食慾。


不過仔細想想不也不太意外,書中許多菜色可都是要滿足一國內最任性、挑剔、隨心所欲、操掌另外一人生殺大權的「獨裁者」,這些人喜歡或者愛吃的料理,美味只是最基本的條件。要滿足這些人基本賴以維生的食慾,除了料理美味之外,五位不同的廚師我劃下共通的特色是,信任!

作者 Witold Szabłowski 這位「天生的故事人」,探訪題材的嗅覺非常優異,「獨裁者」與「廚師」,兩種身份太具有衝突的故事張力了,比如說在伴君如伴虎的環境下,有幾位廚師讓我想到一千零一夜,必須憑藉著自己的廚藝,不斷地供上「安全」又滿意的食物,否則下一瞬間被槍斃的人也許就是廚師自己;這中間就顯現一個出有趣的矛盾:獨裁者假如賦予廚師全然的信任呢,也許每一口維持自己生命更長久的食物,轉瞬就變成致死的毒藥;若持續保持多疑呢,也許就必須吃下可以活著卻難以下嚥的食物。(這樣的爭鬥,發生在書中某位獨裁者的愛妻與廚師身上)

You are what you eat.
人的性格,不只透過吃什麼傳遞,如何對待自己的廚師,也各有巧妙不同。但即便是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領袖也總有些奇妙的共同點:像是對廚師的慷慨,金錢待遇給的相當優渥,具體表現在往往廚師可以獲得贈與的名貴豪車。其中一位廚師的感言相當有道理:無論政變上位的人是誰,還有什麼比自動奉上熱騰騰的美味餐點更象徵著勝利。

寫料理、寫人也一面夾入地區史,在民族、國家、戰爭大敘事的歷史底下,將原本微不足道不被記憶的個人故事一一地安置回那些規模龐大的背影下,看出歷史的另一番風貌,這是我喜歡 Witold Szabłowski 報導的特色。
另一點喜歡的特色,就是從他的演講間感受到的幽默感,總是能在一段精彩的訪談間,恰到好處的出現一兩個短笑話,有效地舒緩了讀者有些緊繃或憂慮的情緒。

最適合形容這本書的詞是「津津有味」XD
展開
沒有名字的貓
讀者評分
5.0
|
2021/04/16

看著封面那雙碧綠水汪汪的大眼睛,完全無法抗拒!

拿到書後,從封面裡的跨頁便有巧思,三十二隻貓排排坐姿態各有巧妙不同,完全可以看出不同貓性格與靈魂的差異(還有兩隻亂入混進來的狗XD)
接著書名頁是縮在窄巷內小貓的背影,第一頁簡短的文字開始了這個有趣的故事,沒有名字的貓,開始尋找自己名字的「英雄旅途」XD

一一拜訪了鞋店的貓、書店的貓、菜舖的貓、麵包店的貓、廟宇裡的貓......反思什麼是名字以及什麼名字適合自我呢?接著遭遇旅途上的低谷大危機,在最慘兮兮的瞬間一個意外的轉折,迎向最後獲得啟示的結局。三十二頁的篇幅內清楚完整地說了一個非常美好的好故事。(前述情節的轉折,讓我反覆感受到真是非常工整「英雄旅途」)

繪圖與紙張質感互相加成,透過表情、姿態展現出每一隻貓不同的靈動風貌外,將閱讀節奏放慢,更專注仔細一點去看的話,會察覺到每隻貓都帶有一點獨特的細節,毛的膨鬆整潔程度、瞳色的差別、眼睛的大小、耳朵的形狀,都讓讀者覺得獨一無二。比如說,封面主角小貓,鼻間上有兩條紅線,原來是流浪的傷痕,一注意到這點,眼神又瞬間更加無辜,更使人心疼不已。

故事從背影開始,也結束在背影的畫面,但讀者肯定可以明確地感受到同一隻貓的背影中情緒的不同。

封底裡的跨頁,更是完美的呼應整本書的主旨:名字
封面裡的貓咪圖像,從無到有,身上都一一印上了銀色的名字。像是一個給讀者的有趣彩蛋~

總歸一句,實在是太可愛了!
展開
國家的決斷:給台灣人看的二戰後國際關係史
讀者評分
5.0
|
2019/11/28

今年最震聾發聵的一本書!

這本書是今日台灣最需要的一本書
從歷史中,日本、中國、美國、蘇聯的往來互動,造成對台灣的影響
進而看出,在條約、協議以及那些未說出口,但是國際關係交往的真正本質
過去的歷史經驗可以汲取什麼教訓、經驗,可以學習、參考或效法的典範。

直指台灣最根本的問題,台灣的地位是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台灣今天這種特殊位置呢?
統獨的爭論,台灣到底要不要成為一個國家?或者台灣是否已經是一個國家?
新書講座中,張國城老師客氣謙讓地說,整本書最有價值在第四十二頁
也是這本書寫作的初衷目的
希望提醒所有台灣人
「我們有選擇」,「而且我們必須清楚自己有哪些選項」

為何國家對這片土地上的人來說,如此重要?
國家的特質、效用,對台灣人來說重不重要
而當我們與其他國家進行各種形式的活動時
關於國家特質跟效益我們是否有獲得?

最重要的啟發還是在於,讀完之後
台灣到底該怎麼選擇、決斷,其實答案很清楚
希望在下一次機會到來時,我們可以勇敢且向世界其他各國表達出
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國家的自主意願!
展開
我的青春,在台灣(限量簽名版)
讀者評分
5.0
|
2019/11/20

在去年金馬獎得獎感言前,我完全不曉得她是誰

「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

直到此刻,我還是會記得自己聽到這句話時
在螢幕前渾身顫抖興奮的感覺從內心深處湧現
或許這就是感動吧!

隨著各種期待、標籤、攻擊漫天而來
作者本人卻意外地是個普通人
她的人生經歷,從求學到政治選舉的歷程
與我們都相差無幾

若要選擇一項最欣賞的創作者特質
個人的標準是誠實,這本書簡直誠實到近乎囉唆的程度
誠實地相信著理想:所有人彼此之間都有對話的可能

無論你認同的國家名字是台灣,或是中華民國
來自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或香港
家庭政黨認同是民進黨或是國民黨
我們都可能透過對話,理解對方。

當我們如同潔癖一般避談政治
卻未發現「政治歸政治」這件事情
並不代表政治會就此遠離我們
甚至「政治歸政治」的想法,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分
而人人都避談,彼此缺乏溝通,我們也為此受傷。
當使用一個標籤化約一群人時,忽略了其中每個不同個體所擁有的獨特情感與生活歷程。

每個人的選擇可能基於一次傷害,或者焦慮
《我的青春在台灣》作者以自己的生命歷程
呈現對話的可能,這是我覺得這一本書最寶貴的價值。

聽起來或許很艱難很不可能,但總是需要有人開始
持續地對話,我們才可能成為一個更好的國家!
展開
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睛
讀者評分
4.0
|
2019/11/06

從書名、封面插圖的淺藍粉紅色調、前後扉頁的貓、彩帶圖案到內封書名字體。視覺上的第一印象,嗯,很純的少女。自己猶豫了三次

從八月到九月底整整兩個月,心底都一直想著這本書,好喜歡啊,但這麼少女的小說集。最後還是買了,為了〈撲火〉這篇,為了在自己腦袋揚起的年少回憶,還有高雄以及還能說出自己喜歡另外一個人的勇氣,總和起來非常美好。

喜歡作者對情緒的節制,感覺有點剛好的微妙以及遮掩去作者資料,還是緩緩流出濃厚的新世代創作者氣息。這種敘事控制上的穩,很奇妙地與「稚氣」或「青春」形成很棒的反差,也感受到台灣小說中的人物不再是英文或注音代稱,都有自己的名字,活在同存於自己記憶的地名中,吃同樣熟悉的甜食,所有關於台灣細節我都喜歡,深情所以顯得格外寶貴。
展開
蜜蜂與遠雷
讀者評分
5.0
|
2018/04/30

追逐夢想的路途上,面對揮發著光芒的天才成群結隊而來,你會怎麼選擇?

4/27週五作者親筆簽名版提前到貨
一讀之下整天的心情都為這本書後續的情節懸宕
完全沈醉其中,花一整晚的時間讀完,無法自拔!
好希望有更多的人讀到這本小說

四個不一樣的天才,四種面對音樂的態度
每一個人物都立體飽足,充滿生命
各自有鮮明的性格,有自己的過往經歷
必須面對的挫敗,該當如何選擇去面對夢想?

實踐夢想的路途上,有太多理由與太多可能中斷、放棄
家庭變故、年紀太大不同的情況,依然奮勇向前
帶給讀者滿滿溫暖的勇氣
直木賞當之無愧!
展開
13.67
讀者評分
5.0
|
2017/12/14

一部真正好看的小說,會讓讀者忘了時間
進入作品的世界中跟著人物一起呼吸,一起緊張,一起歡呼喝采!
這本《13.67》描述的一對神探師徒遭遇的各種奇案,緊貼著香港的歷史發展共同脈動。
唯一的缺陷是讓台灣讀者不免感慨,為什麼台灣本土沒有這麼厲害的推理小說?
展開
寫你
讀者評分
4.0
|
2017/12/08

一如楊佳嫻的序文〈有身體好好〉
《寫你》展現出新世代散文的物質特性,就連自己身體也是物質的部分。
「身體本來就是物質」對!但那不是我想要表達的意思。

而是透過各種物質的比喻,使得身體被扭變成一種「可交易的物質」
例如紅酒的血、鑽石的眼睛、bose耳朵、apple大腦之類的.....更加準確一些說,那些可以感知到的細節通通是商品,一個個擺放在精品店、百貨公司專櫃內可以刷信用卡兌換,所有的記憶,都是昂貴的。就連文學與感動,也都是
展開
量子江湖.燕子塢(上)
讀者評分
4.0
|
2017/12/08

2012-2017

相隔五年,量子江湖第二部《姑蘇城》終於在中國上市了。
金庸、古龍日月在前光芒萬丈,武俠小說還能夠有什麼新鮮創意?
把小說當成真實歷史事件,結合數學物理原理,開展出「現實感」強烈且富趣味的新式武俠。
五年後重讀,仍是吸引人的佳作!
展開
思辨的檢查:有效解決問題的終生思考優化法則
讀者評分
5.0
|
2017/11/13

購買翻閱過無數的思考決斷類書籍
看完這本之後,

無數思考類型書籍都會強調區分「事實」與「意見」
但對於區分這兩者的方式,在自己的讀書歷程中
思辨的檢查書中對此的分析、拆解成許多細小步驟
以十分平易近人的文字說明,章節末都會附上動腦練習

對於希望提升個人思辨能力的讀者(如我)來說
是非常實用的一本案頭工具書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