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1
user-img
Reinhold

2則書評

2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2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2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禍駭:網路犯罪世界的第一手紀實
讀者評分
5.0
|
2022/05/08

不可多得的好書,深入淺出,引人入勝。本書顫覆讀者對於駭客的認知,作者從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媒體觀察與田野訪談中,描繪出許多不同駭客的樣貌。作者將這些不同類型駭客的樣貌寫成穿插的故事,讓我們可以一窺網路犯罪世界如何生成,以及與其相對應的網路安全工作的興起與其職業的態樣,破解既定的迷思與片面的訊息。作者在這本書中詳細地描寫了駭客、媒體記者、以及資安人員的職場生態及其互動。
展開
老娘不想定下來
讀者評分
5.0
|
2006/10/12

看到這本書的書名不覺莞爾。老娘不想定下來,哈,翻譯得真是夠嗆辣。原書名是The New Single Woman,而且其實是一本質性研究的社會學著作,我迫不及待地在兩天之內就看完了,書中所寫的論述持平中肯,深得我心。

為什麼說深得我心呢?我想到了我這個年齡還沒結婚的女人,心中難免會有小小的對自己的懷疑。這個懷疑其實大部分來自於別人,從家人朋友同事到親戚同事,連鄰居見面都免不了問「結婚了沒?什麼時候結婚?」。自忖不結婚並不是異類,也老早就說服自己可以一個人過得很好,但是,直到看了這本書以後,才真的豁然開朗,原來有那麼多跟我一樣的人,她們也都過得很「平凡」,快樂或不快樂,其實與結不結婚不是太大的相關。我想惟有瞭解了這一點,才能真正開始追求幸福。

新單身女性能夠堅定地回答「你是什麼人?」這個問題,「為什麼妳沒有跟某個人在一起?」這個問題也不再困擾她,因為這些人並不是真的「單身」,她們有的有沒有婚姻關係的伴侶、有的跟好朋友住在一起、有的成立另類家庭、有的與兒女同住、有的和家人與朋友維持十分緊密的聯繫。婚姻關係在今天不再是一個句點,而可能是循環的,好比今天的工作型態,退休也不是句點,你可能有退休後的第二或第三個生涯。誰說生命一定是線性發展的?

我喜歡作者對過去文獻的批判,其實沒有必要將「在婚姻中」與「不在婚姻中」劃分為兩個陣營,因為兩者並不是涇渭分明的。書中受訪問的女性說「接受單身生活是擺脫她需要有伴侶才會快樂這種文化制約的一個奮鬥過程」。在一個開放而尊重的社會中,我們不必再以結不結婚或生不生小孩來將人歸類。我很訝異即使在美國這樣強調多元的社會,這本書的出版仍然不被看好,甚至被標籤為「告訴單身女性大可以不必找到滿意的關係,照樣能夠創造快樂充實的生活,這種訊息似乎與社會習俗背道而馳」。我想到在「離婚快樂守則」這部電影當中,當主角之一想要在「雞肉速食包」的廣告創造一個快樂的離婚男人的形象時所受到來自其它團隊成員的質疑。我們似乎總是倒果為因,快樂不快樂似乎不應該是被你的教育、工作、婚姻狀態或有沒有小孩而決定。相反的,你是怎樣的一個人以及你是否接受自己才決定了你快樂不快樂,而你的其他個人人口特質也只是你-快樂或不快樂-這個人的其他外在表現而已。

我始終相信,惟有一個瞭解自己以及對於瞭解人生道理有熱誠的人,才能有出於自願的選擇,而這是快樂的第一步。我將其稱為「情感自由」。這個名詞是從T. Harv Eker的「財務自由」(financial freedom)得到啟發。財務自由的定義是「當你有能力過著你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必工作,不必在金錢上依賴任何人」。而情感自由的狀態也是「有能力過著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可以自由選擇你情感上連結的對象,並達到身心的平衡」。在達到這個狀態之後所做的選擇,以及你是否會受益於這個選擇,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你是怎麼樣的人」所影響。我相信有人可能一生都不需要去思考這些道理,仍然過得很快樂,如果他或她夠幸運的話。但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們仍然受選擇以及每天迎面而來的問題與困境所苦。

問題的答案呢?作者對於單身的人提出六個重要的建議-充實的生活、與下一代建立連結、營造一個舒適的家、培養親密的友誼網絡、維繫一個社群、接受自己的性狀態。這些建議應該是每一個想擁有身心健康的人都應該去追求的,不是嗎?

單身原本就可以創造快樂充實的生活。即使「某些人」可能會覺得單身與社會習俗不合,但「單身而快樂」是社會觀察下不爭的事實。譴責單身現象或是沒有自覺的貶抑或是同情,不是一個開放進步的社會應該存在的狀態。我深深為作者寫作這本書的毅力所感動,我也感謝她為單身的女性發聲,讓我也可以大聲地說「我單身而且很快樂,而且我不是惟一的一個」,不相信的人,看看「老娘不想定下來」這本書吧。我相信,不只是單身女子,單身的男子也可能過得很快樂,或許未來有人會選擇這個主題來研究。雖然在統計學上,我們可能是所謂的極端個案,但是,我們存在卻是不爭的事實!這個現象或許仍會擴大,相較於過去女性單身不是一種選擇下的產物,現在選擇性的單身卻成了越來越普遍的趨勢。遺憾的是今日單身女子不快樂的「主要」來源居然是「為了親密而必須找到伴侶」這類的社會價值觀,使她們否定了近在眼前的快樂、不敢承認自己是快樂的、或是選擇與親近的人疏離,這是不可思議但卻每天都在上演的,我也深受其害。

其實在二十歲以前,我就已培養了懂得體驗以及享受孤獨的能力,那就是獨自享受閱讀、寫作、音樂與運動的樂趣。但就像書中所說的,在希望修成婚姻正果的愛情關係中失去自己。結束了持續多年的關係的一開始,我徬徨無知,好像初學走路的小孩,因為失去了自主的肌肉,而認為我應該無法過一個人的生活。在第二段感情中重複之前別人對待我的錯誤的行為模式,才赫然發現自己受到第一段感情的影響有多深,方才知道我該學習成長的地方還有很多,從發現自我、以及和自己建立良好的關係。

我不能說,我已經到了那個承認「做我自己沒有問題,單獨一個人也沒有關係」的階段。然而,我開始對於「結婚了沒」的詢問一笑置之,無視於某些朋友對我不結婚可能會有淒涼晚年的威脅,因為「一個人只要對自我感覺舒暢、對社會連結感到安心,就能享受孤獨」。我能夠回過頭去重新架構發生的事件,也重新體驗那種平靜、安穩與放鬆的孤獨狀態,其實我已經具備了這個能力,只是缺少練習。因為腦海中的連結,我可以安心享受一個人,我知道在我需要時,有許多人會在我身邊。

希望有一天,像我這樣的女子可以接受單身生活,不再需要獨力跟整個體制奮戰才能擺脫女性需要有伴侶才會快樂的文化制約!這本書解答了我許多的疑問,我相信也能解答你的,不管是在情感關係狀態中,或不是。若一般人能擺脫電影、電視、平面媒體廣告、書籍等所營造的結婚就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生活的片面形象,而瞭解無論是建立美滿婚姻或是創造滿意的單身生活,都是一種努力發展與探索自我的過程,則可減少許多社會問題。

問題是:現在的社會研究方法可以突破表相以及人口特徵為基礎的因果關係,而告訴我們親密關係與愛的本質是什麼嗎?我相信,惟有不尋找快速而現成的方法才能迫使我們去思考,並明白瞭解自己以及與自己建立深刻親近的關係才是一切問題的解答。這雖然不是一條簡單的道路,但在經驗過以後,自然會有許多樂趣與幸福做為回報,或許你也發現生活中其它方面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托斯卡尼豔陽下」電影中,過氣的女演員對離了婚而一心想戀愛的女作家說了一個在森林中尋找瓢蟲的故事。小女孩因為在森林中找不到瓢蟲而哭泣,睡了一覺,醒來時卻發現自己身上爬滿了瓢蟲。電影中的女作家的願望也實現了,在她的新家中有朋友做客、時常有美味食物的香味、有婚禮(為她裝潢新家的男孩在她居中牽線下娶了心儀的女孩)、有新生兒(朋友因關係破裂而到她家待產生女)。幸福總在你最未預期時、不經意地來臨。其實幸福就存在於日常生活,是每天持續用心過生活的狀態,而不是單一目標的達成。誰說,幸福一定得定下來?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