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3
user-img
michael

16則書評

16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28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6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簡單致富: 輕鬆達到財務自由,享受富裕自由人生的路線圖
讀者評分
2.5
|
2022/09/29

扣掉兩顆星星都是因為譯者的緣故。譯者實在太不專業!
效率市場理論,竟然被譯者翻譯成「有效股市的理論」,實在離譜。(參見第六章)
展開
一次搞懂標點符號
讀者評分
5.0
|
2021/06/26

標點符號,打起來簡單,要用得正確恰當卻不那麼簡單。我最常看到的誤用是問號和驚嘆號。

驚嘆號 最常見的誤用就是「濫用」。舉例:

❌折凳的奧妙之處,可藏在民居之中!隨手可得!還可以坐著它來隱藏殺機!就算被警察抓了也告不了你!真不愧為七種武器之首!
⭕折凳的奧妙之處,可藏在民居之中,隨手可得;還可以坐著它來隱藏殺機,就算被警察抓了也告不了你。真不愧為七種武器之首!

濫用驚嘆號的問題,是會讓讀者感受到錯誤的、甚至莫名其妙的強烈情感。沒有需要特別加強語氣的地方卻使用了驚嘆號,會讓人懷疑作者是不是想要特別強調某件事,甚至給人一種「你給我聽好!」的感覺。當然有的人使用驚嘆號並不想失禮,而只是想要稍微強調一下而已,例如:「我知道了!」可表達某人終於想通某件事。但在某些對話中,閱讀的人也有可能覺得,是不是對方嫌我煩,要我別再講了?多數情況下,使用句號就夠了:「好的,老師,我知道了。」(❌ 好的!老師,我知道了!)

問號,我最常看到的誤用是,只要句子當中有疑問詞,就一律加上問號。舉例:

❌你給我好好解釋一下脖子上的草莓哪兒來的?
⭕你給我好好解釋一下脖子上的草莓哪兒來的!
❌許多民眾想知道為什麼疫情會突然爆發?
⭕許多民眾想知道為什麼疫情會突然爆發。

以前看到怪怪的標點符號用法,只是心中存疑,直到看了這本《一次搞懂標點符號》,才確定原來那些懷疑是對的。推薦給想要精準表達語氣、注重閱讀節奏 的人。
展開
把時間當作朋友:沒有人能管理時間,你真正能管理的只有你自己。給app分心世代的心智效能提升手冊
讀者評分
2.0
|
2017/08/20

讀到第二章,看不出這本書的中心主題,只覺得作者說了很多,卻又沒說出什麼有別於其他「自我成長」書籍的東西。決定放棄,不繼續讀下去。
對於沒有讀過其他 self-help 書籍的人來說,這本書可能有些用處——儘管我很懷疑。
展開
雜食者的詛咒:當一卡路里不是一卡路里,食品工業的黑心糖果屋
讀者評分
5.0
|
2017/06/30

本書作者是位醫師,他以本身的專業來說明肥胖的成因,破除一般大眾對肥胖的固有迷思。

「你不能真正地主張一個說法,除非你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此外,請先試著擺脫所有既定觀念,直到你知道所有真相。」(p.14)

「每個人的都是營養學者,每個人都自認他/她了解肥胖。信不信由你,肥胖是其中一種在醫學上最難理解的症狀。為什麼呢?因為肥胖是由好幾種因素組合而成的:物理學、生物化學、內分泌學、神經學、心理學、社會學和環境,這些成因交雜在一起,變成一個獨立的問題。」(p.28)

前面那句話,真是點出了目前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不信的話,用 Google 搜尋關鍵字如:椰子油、低碳水高脂肪、生酮......等等,或者到 facebook 網站上搜尋與減重或飲食法相關的社團,並加入這些社團,然後觀察這些社團中的留言。你可能會發現有不少「專家」,一開口就是斬釘截鐵告訴你這個不能吃,或你吃的方法錯了,應該怎麼吃;又或者,只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並出言譏諷不同意見的人。

對於不同的飲食法派別,本書作者也還有話說:

「還有『出版肥胖題材書籍的作者』......作者中有醫學博士、哲學博士、新聞工作者、流行文化觀察家以及一些裝懂的人。這些人都宣稱能解答你的肥胖問題,但充其量不是在兜售一種飲食法,就是別的東西。......每樣飲食法都提供足以取信大眾的科學根據,以及小部分的事實根據。」(p.34)

「他們提出的「解決之道」是否奏效?我說機會十分渺茫。他們宣稱如果你對他們言聽計從,脂肪就會神奇地消失。如果失敗了,那是你自己的錯——你一定是不夠聽話!」(p.35)

脂肪細胞

「大部分的脂肪細胞在生命初期就已經形成,.....所以拜託各位,放棄你能掌控自己的脂肪細胞這個觀點。這些脂肪細胞老早就被制定好了。掌控自己脂肪細胞的說法,是個由減肥業和時尚流行產業為了要你掏出大把鈔票的錯誤觀念。......母體在懷孕期間體重增加越多,新生兒出生時眾就越重。媽媽在懷孕期間所做的跟吃的,都能改變孩子的命運。」(p.106~107)

聽起來有點悲觀,但作者在後面仍提供了自救之道。基本上還是兩件事:吃得正確,和持續運動。然而,在吃的方面,哪些東西不該吃,以及怎麼吃才正確,其中又有不少細節。若將這些飲食建議歸納起來,主要就是:

- 多攝取纖維素
- 減少糖分攝取

而它們都是基於同一個目的:降低胰島素。

脂肪 vs. 碳水化合物

第 10 章對於脂肪有不少精彩的論述。首先,作者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明人類祖先有打獵維生的狩獵者,以及採集地表植物的採集者。狩獵者的飲食型態是包含大量脂肪,採集者則是碳水化合物。然而,由於「人類學會灌溉和耕作,我們變成了雜食動物」。我們在同一餐中吃進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例如牛排配馬鈴薯)。因為食物變得較充足,我們開始過度勉強身體的兩種代謝路徑:脂肪分節成兩個碳分子以及碳水化合物的糖解作用。如今粒線體陷入極大的困境:必須處理分別從兩方來勢洶洶的乙醯輔酶 A。」(p.140)

上面這段文字,恰恰呼應了書名:雜食者的詛咒。

我很喜歡這本書,強烈推薦!
閱讀筆記: http://tsai-bird.blogspot.com/2017/06/fat-chance-book-review.html
展開
防彈飲食:矽谷生物駭客抗體內發炎的震撼報告
讀者評分
3.0
|
2017/06/26

《防彈飲食》這本書裡面,有很多「防彈XX」,像是防彈咖啡、防彈蔬菜、防彈澱粉、防彈乳製品等等。甚至還有防彈電台、防彈兒童......。另外,作者老是說自己身為駭客,所以如何如何,以及他破解了這個,破解了那個,也挺吵的。

因此,就喜歡程度而言,我給這本書 7 分(滿分 10 分)——畢竟,我蠻喜歡「防彈咖啡」這個點子,而且已經開始實行,無論是口感和身體的感覺都挺好。

書中討論關於睡眠、運動、和維他命的章節(第五、六、七章),我沒有太大興趣,所以暫時略過。第九、十、十一章則是依照優質、可疑、和有害這三種食用安全等級來介紹各類食物。這個部分我是覺得快速略讀就好,以後忘記某種食物時再回來查。或者,可以看郭漢聰整理的防彈咖啡的食物地圖。又或者,也可以直接下載作者網站上提供的一份總整理表格(英文):
https://blog.bulletproof.com/wp-content/uploads/2014/01/Bulletproof-Diet-Infographic-Vector.pdf

完整閱讀筆記:
http://tsai-bird.blogspot.com/2017/06/book-review-bulletproof-diet.html
展開
生酮治病飲食全書:酮體自救飲食者最真實的成功告白
讀者評分
4.0
|
2017/06/22

讀過《防彈飲食》之後,接著閱讀的是 Amazon 和 goodreads 評價都蠻好的《生酮治病飲食全書》。

這本書有作者親身實驗的心得,其中大量引用了許多醫師的意見(而不像有的作者信口胡謅),並且舉出一些實際案例來證明生酮飲食的好處,同時破除一些對生酮飲食的迷思與謠言。我覺得這是生酮飲食領域裡面非常重要的一本書。

有研究「根治飲食」、「防彈飲食」、「阿金飲食」等飲食方式的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會發現這些飲食方式與生酮飲食的核心概念類似吧,只是實際進行時,在細節上有一些出入。比如說,「根治飲食」對於每餐的碳水化合物建議攝取量是 20%,「防彈飲食」則是 5%(如我理解有錯,請指正)。稍後會提到生酮飲食法在飲食方面的具體建議。若依實行難易的程度來看,我覺得「根治飲食」比較容易些,「防彈飲食」次之,「生酮飲食」則是最難達成,但也許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終極目標和長久的飲食型態。

在第十九章〈創造酮症的食物選購清單》,蛋白質的部分,我對作者建議的幾種食物不是很認同,包括:牛肉乾(雖然作者有提醒要注意添加的糖分)、香腸、火腿、熱狗、義式臘腸、波蘭香腸、義式辣味香腸(看來作者真心喜歡香腸!)、鮪魚(應提醒小心重金屬吧)。在第二十章介紹的酮化食譜,內容也略顯單薄、單調。因此,在對這本書評分的時候,便吹毛求疵地扣了點分數。

另外,我覺得《生酮治病飲食全書》這本書可以搭配《防彈飲食》一起看,因為裡面其實有一些相同的概念和相似的建議。我覺得《防彈》在食物選購方面寫得比較細,而且防彈咖啡這個點子真的不錯(主要缺點是作者太愛行銷 "防彈" 這兩個字啦)。....

閱讀筆記: http://tsai-bird.blogspot.com/2017/06/book-review-keto-clarity.html
展開
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
讀者評分
5.0
|
2009/11/27

這是一本談學習方法的書,但跟我之前看過的,討論讀書方法、如何 考試拿高分、或如何迅速記憶之類的書不太一樣(作者是反對速讀的 )。這本書裡面沒有什麼教條、理論,內容主要是作者 James Bach 描述自己「學習如何學習」的一些過程和真實故事,以及自行歸納整 理出來的學習觀念和方法。同時,你會看到很多關於「我」的想法、 行為、經驗等等的描述。書中充滿了作者對自我學習歷程的觀察與剖 析,有些細微之處描寫得相當到位,而且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那 份與人分享學習奧秘的熱誠,這是我喜歡這本書的主要原因。儘管很 多想法都是以比較主觀的方式描述(我覺得怎樣怎樣,我會怎麼做. ....諸如此類的),但是跟那種刻意用被動式、隱藏主詞來強調 客觀性的寫法,我更喜歡書中文字展現的真誠和樸實。
完整閱\讀心讀: http://tinyurl.com/ykez64t
展開
玫瑰的名字
讀者評分
3.0
|
2009/07/04

蠻喜歡這本書,原本想打四顆星,但由於中文翻譯的緣故,扣掉一顆星。這本小說印了十幾刷,譯者和出版社卻都沒有想要對譯文作校正和潤飾,似乎太偷懶了些。

關於中文版譯文的一些閱\讀筆記:
http://huan-lin.blogspot.com/2009/07/name-of-rose.html
http://huan-lin.blogspot.com/2009/07/eat-for-it-is-well-done.html
http://huan-lin.blogspot.com/2009/07/name-of-rose-note-3.html
展開
物件導向分析設計與應用(第三版)
讀者評分
5.0
|
2009/03/13

開發過軟體專案的人應該都會同意,看似簡單的需求,最後都可能演變成複雜的大系統(希望不是大災難)。因此,為了解決許\多複雜的軟體設計問題,開發人員必須化繁為簡,讓使用者能夠以簡馭繁;而達成此目標的一種有效策略,便是分而治之、各個擊破。那麼,分而治之的「分」指的是什麼呢?作者在書中便從「演算法分解」與「物件導向分解」兩種方法的比較作為切入點。了解物件導向分解的原理和優點之後,再來便是分類的哲學與物件模型的介紹。以上這些,大概就是第一篇所要闡述的重點。當然,分得好,還須合得妙;若只是將系統拆解成各自分散的個體,還是成不了一個完整運作的系統。至於怎麼合,又涉及了 UML 各種圖形以及模式(patterns)的搭配運用,是另一層次的議題了(本書的第三篇其實已經有運用一些 design patterns)。既名為概念篇,其內容自然是以物件導向的基本理論、觀念、原則為主。就這個部分來說,讀者可能容易覺得枯\燥,或者學術味道比較濃。作者大概也有想到這點吧,所以在書中適時加入一些與主題有關的卡通插畫,讓嚴肅的主題增添一點趣味。

閱\讀全文:http://huan-lin.blogspot.com/2009/03/ooada3-preface.html
展開
UP學:所有經理人相見恨晚的一本書
讀者評分
5.0
|
2008/11/30

一言以蔽之,這本書是在告訴你如何避免成為別人眼中的渾球。

職場上是一個既競爭又合作的環境,因此第一項毛病「贏太多」可以說是其他一些毛病的根源。凡事爭勝心太強,難免就與人處處衝突、搶話、刻意表現自己、否定他人、不認錯;更嚴重者,爭功\諉過,偶爾耍點壟斷資訊、撒謊的小伎倆也是時有所聞。

本書的副標題是「What got you here won\’t get you there」,聽起來好像是專門給經理人看的,但書中點出的毛病,其實都是一般與人相處的道理,只是把同樣的道理放到實際的職場環境來討論,上班族讀起來就特別有感覺:「公司裡面真的有這些人耶!」或者「啊!原來我有這些討人厭的壞習慣。」
除了點出病徵,書中也提了一些積極改變壞習慣的方法,這些方法大都很簡單,例如:

* 當別人提供你建議或資訊時,如果你早已知道,只要簡單地說「謝謝」就好,不要一副「我早就知道了」的得意模樣。
* 開口說話前先想一下,你要說的話有沒有價值。
* 要改變別人對你的不好印象,其實不需要特別刻意做甚麼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事情,只要先懂得閉嘴就行了。
* 道歉要簡短,盡快結束。不要在說完「對不起」之後再扯些其他理由,變成為自己開脫。
* 不要插嘴,不要替別人把話講完。

我們常聽到的「人之患在於好為人師」、「沉默是金」也都是類似的道理。老子《道德經》裡面說:「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又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和書中所談的部分道理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本書的基調和老子的「守柔、處下」哲學並不完全相同;它比較積極,也更明白地提出許\多在職場上求生存時該有和不該有的行為。
展開
黑天鵝效應:如何及早發現最不可能發生但總是發生的事
讀者評分
4.0
|
2008/11/30

一言以蔽之:人類無法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重大事件,因為它們是隨機的。

這本書有點難將它「一言以蔽之」,一方面是我沒有全部讀完,恐過於片面;二方面,是因為作者用很多文字談了很多東西,可是又好像只談了一點點。如果硬要說的話,我覺得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人類社會的演變是由極端、重大的事件所促成,而我們永遠無法準確預測這些事件。

沒有讀完的原因,除了這本書的厚度和部分比較「硬」的內容,多少也因為有點受不了作者的敘述方式--太冗長、談太多拉里拉雜的東西。這感覺就好像走一趟漫長的旅程,路上的風景其實並不怎麼美麗,但偶爾,路旁的草叢裡會閃耀一絲光芒。若不細看,可能就會錯過作者想要表達的重點。

「一個人寫了一篇書評,另一個人讀了這篇書評之後,用同樣的論點也寫了一篇評論。很快你就會看到數百篇書評,其內容實際上彙總起來不超過二或三篇,因為太多重複了。」這是作者在第 14 章裡面提到的「累積優勢」現象。寫這篇筆記時,網路上已經可以搜尋到許\多有關本書的心得和書摘,這裡我也不想重複太多相同的內容,僅寫點自己特別關注的部分就好。
展開
如何閱讀一本書(修訂新版)
讀者評分
5.0
|
2008/05/18

以下內容摘自 Huan-Lin 學習筆記:

這本書的主旨,就如書名所揭示的,是在告訴讀者應該怎麼樣閱\讀一本書,才能理解、吸收作者所要表達的東西,並且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增進自我的閱\讀與理解能力。

作者首先說明閱\讀的四個層次:

1. 基礎閱\讀
2. 檢視閱\讀
3. 分析閱\讀
4. 主題閱\讀

然後分章節討論各種層次的閱\讀應該注意的事項。在這些討論當中,作者不僅整理出關鍵的規則,同時提供許\多閱\讀活動的細微觀察與建議,而這些動作往往是我們在閱\讀時未曾留意過的,既沒想過為什麼會這樣,也沒注意到自己是否有需要改正的地方;就像把閱\讀的行為以慢動作播放,逐一檢視、分析每個動作。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我們不僅能學到閱\讀的方法與技巧,同時也對閱\讀這個活動本身有了更深入的認知及敏感度。平常在看書時,往往只是跟隨作者的安排將字句逐一輸入腦袋,幸運的話,偶爾得到一些想法或靈感,讀過這本書之後,將更知道如何將一本書系統化地「納為己有」,以及如何分辨哪些書該細嚼慢嚥,哪些該囫圇吞棗。

詳全文: http://huan-lin.blogspot.com/2008/05/blog-post_16.html
展開
等效翻譯探索(增訂版)
讀者評分
5.0
|
2008/02/17

《等效翻譯探索(增訂版)》是由翻譯家金堤先生所著,這本書原為簡體版,後來才在台灣發行繁體中文版。閱\讀時很順暢,沒有明顯感覺簡體書的影子,想必繁體中文版已經針對兩岸用語差異的部份做過一番調整了。

義大利有句諺語說:「翻譯就像女人,漂亮的,可能不忠實;忠實的,又可能不漂亮!」換句話說,就是直譯與意譯兩相衝突,好比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因此譯者只好在「寧信而不順」與「寧順而不信」之間擇一為之。但是等效理論認為這是不正確的觀念:「順」與「信」兩者並非互斥,而為一體之兩面,應該是同時並存的。而且,一旦走上意譯的路子,等於為譯者開了方便門,在碰到難處時,譯者可能更容易採取閃躲、任意刪改原意的「變通」辦法,而不是盡力突破當前的困境。.....

心得全文:
http://huanlin.dyndns.org/cs/blogs/huan-lins_blog/archive/2008/02/17/equal-effect-trans.aspx
展開
倪德厚夫的投機術(下)
讀者評分
4.0
|
2007/10/17

這本書分成上下兩冊,上冊講觀念,下冊講實務操作。在上冊中,作者批評了不少既有的觀念,也點到不少股市專家、名人,包括股神巴菲特、葛拉罕、葛蘭碧等,不難想像這本書將招致多少信徒們的攻擊。書中以統計數據來證明作者的看法,試圖戳破長久以來的迷思,像是本益比、技術分析等。那些統計圖表我大部分都跳過不看,而只關注從統計結果所導出的結論,主要是因為我無從確認作者蒐集的資料是否正確,以及統計方法是否沒有偏差。至少,作者是以科學的方法陳述其觀點,就這點而言,已經相當值得尊敬,畢竟,有多少股票投機書籍能有這麼認真的態度呢?至於是否相信作者的論點,我想,抱持一點懷疑的態度去看它總是好的。你的操作績效將會證明你是否正確。

......完整閱\讀筆記:
http://tsai-bird.blogspot.com/2007/10/blog-post.html
展開
軟體工程與Microsoft 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
讀者評分
5.0
|
2007/01/06

非常簡明、易讀的軟體工程書籍。推薦!

這裡有原作者的書籍簡介與試讀章節可下載:
http://huanlin.dyndns.org/CS/blogs/huan-lins_blog/archive/2006/09/08/sevsts_5F00_freepdf.aspx
展開
顧問成功的祕密
讀者評分
4.0
|
2005/05/24

才剛開始看《顧問成功的秘密》這本書,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如果我早一點發現這本書,也許之前不會犯那麼多錯,可能對於顧問這個行業,會有更實際的體認,精神上也許能減少一些折磨。例如書中提到:「我如果想繼續幹這一行的話,似乎只有兩種選擇:

1. 保持我的理性,最後被逼得發瘋。
2. 也變得不理性,因而被人視為瘋子。」

真是說到我心坎裡了。最近常常為此心境所苦,老是覺得自己要去看心理醫生了,不然可能會發瘋。經常有人來問一些問題,尋求幫助,可是,在幫他們解決問題時,又還要顧及別人的顏面,要和顏悅色,千萬不能因為覺得問題蠢,或對方的態度不好,而有一絲絲不悅的表情,否則,看到來請教的人有點受打擊的離去,心裡又不免自責懊悔...;而有些人則是表面上說是要請教問題,可實際上卻又怕別人真的幫他解決了這個難題(顯露自己的愚蠢?),結果最後變成抬槓和爭論。

以下簡短摘要幾個顧問法則:

顧問第一法則:不管客戶怎麼跟你說,一定有問題。只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承認自己有問題,說到底,就是面子問題。

顧問第四法則:如果別人沒有僱用你,千萬不要去解決他們的問題。

另一個書中提到顧問常犯的毛病,就是不請自來地提供協助,換句話說,就是雞婆啦。以前從沒想過這樣有何不妥,畢竟是誠心想要幫忙啊,看到有問題就去解決,不是我們的本分嗎?唉~又是一個常犯的毛病。

功勞法則:如果你計較功勞是誰的,就什麼事也做不成,顧問得為善不欲人知,學會當蒙面俠蘇洛才行,這...真難~.我自己也吃過這種苦頭,試想,鋒頭都被你搶光了,叫經理人如何睡得著呢?久而久之,你就會變成經理人眼中的沙子,非除之而後快不可。即使是很好的朋友,恐怕也敵不過忌妒、自卑的心理作祟吧。人性為何這麼脆弱?

其實我蠻喜歡這本書,打四顆星只是因為這本書目前才看到一半,也保留一點空間給大家自行判斷囉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