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5
user-img
KD

79則書評

79本書評分

1位追蹤者

153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79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好奇心:生命不在於找答案,而是問問題
讀者評分
5.0
|
2022/12/10

本書的主題獨特,作者葛瑟(奧斯卡金獎製作人,作品有《美麗境界》《達文西密碼》《阿波羅13》《24反恐任務》等)的故事與經歷十分有趣,筆調輕鬆不說教,讀者在一窺好萊塢幕後花絮之際,更能再次受到鼓舞,就像看完一部好電影一樣。
展開
在最深的紅塵裡重逢:與倉央嘉措一起修行!
讀者評分
4.0
|
2022/12/10

前半在說倉央嘉措的故事,同時能看見西藏人的生命觀、價值觀,了解一些西藏習俗及其意涵。
 
後半講述倉央嘉措的詩歌,作者挑了幾首,每首都附上四位譯者的翻譯(藏轉漢),這部分比較多作者自己的感悟,可以看比較快。在書的後半,也會理解為何將倉央嘉措的詩單純視作情詩是可惜的,也會知道,原來「不負如來不負卿」只是譯者的過度延伸。
 
對西藏有興趣、對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
展開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揪心感動暢銷版)
讀者評分
4.0
|
2022/12/10

原文書在美國是超級暢銷書,在《紐約時報》排行榜上久占不下。翻譯為中文的字數比想像中少,雖然頁數有284,但排版其實滿鬆的。作者是神經外科醫師,但文學底子深厚,翻譯應該頗有難度,譯文有時略顯老氣,不曉得是不是受限於原文之故。

這本書是作者的回憶錄,前半其實不怎麼有趣,主要在描述作者如何經過種種努力,獲得種種成就,包括在文學與醫學之間的抉擇,以及成為住院醫師、受訓等等與工作有關的敘述。

進入後半,當作者開始描述罹癌後的生活,書的內容開始有了轉折。當神經外科醫師(或許真是最頂尖的醫師)與癌症病人的身分重疊之後,一切都不同了。一開始病情還控制得不錯,作者甚至順利重回醫院崗位,但當癌細胞擴散後,劇情——和作者的健康狀況——便急轉直下。

或許我們可以把前半視為鋪陳,只為了對比出後半的張力——雖然這麼說很殘酷。

作者提到,醫師對專科病情非常了解,比病人知道得更多,但其實對生病的「感受」一無所知,除非醫師自己也患上同樣的病。如同我常說,我們可以去「理解」一件事,理解到非常透徹,但那終究只是智識或理性上的理解,除非我們經歷過相同的事,否則不能「體會」,就是不能。由此更顯出同理心與「感同身受」有多麼困難,除非我們自己經歷過,否則說「感同身受」恐怕勢必包含幾分虛假。

因此,當一位每天替病人開刀的醫師——每一刀都在計較2mm,劃得深一點淺一點左一點右一點都可能會造成病人終身在自我認知上的缺陷,而自我認知又與生命的意義多所牽連——也成為病人,行走於無數病人曾經走過的路,他的心路歷程便格外引人好奇。

書中引起我最大共鳴的段落,是在敘述「科學信仰的地獄」——這是我自己的說法。意思是,如果我們把科學當作信仰,企圖建立科學的世界觀,而將諸如「靈魂、神、身著長袍蓄鬍白人男性」等「過時的觀念」(作者說的)排除,後果是,我們不僅將神逐出這個世界,愛、恨、意義也會一併被放逐,而這些卻是人類生命最中央的層面。

如果我們將科學當作信仰,「科學不能證實意義,於是,生命本身並無任何意義。」科學的確在探究物質與能量上,發展出很強的能力,但「科學知識在人類生命的存在性、直覺性的本質上無從發揮。」這或許是科學永遠做不到的事。

如果我們打造一個只有科學的世界,那個世界會是地獄,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我和作者一樣,都真的這麼做過,去過那樣的世界,或者,至少到過那世界的入口,然後轉身,不再回頭。我在那條路的最後,痛苦不堪。就像鐘擺奮力盪到最高點,在短暫靜止的瞬間之後,義無反顧地衝向另一邊。然而,沒踏上相同旅程的人,可能永遠無法體會。

譯者在全書末尾寫了〈譯後記〉,在父親與自己都罹病的狀況下翻譯這本書,想必是百感交集吧。
展開
蒙曼說唐:武則天
讀者評分
4.0
|
2022/12/10

先簡單介紹一下作者的背景,以下摘錄自書本的封面內頁:

//蒙曼,生於 1975 年,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於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擔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隋唐史及中國古代婦女史。//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武則天的崛起,有著天時與人和的條件,唐初對女性的束縛相對其他朝代來得寬鬆,加上唐高宗的體弱與個性上的仁懦,當然,武則天本身的勇敢果決、行政能力和政治操作手腕都屬一流,各種原因在一個時間同時出現,造就了一代女皇。

蒙曼運用了大量的現代用語和比喻,讓讀者得以貼近千百年前的畫面,所以讀起來順暢,雖然有些中國式的用語一下子是看不習慣的。不過有些地方在我看來,卻是硬要為武則天說些好話。

在政治手腕方面,她和其他皇帝沒有分別,禮遇賢臣、利用酷吏、打擊異己、後期提拔外戚,該做的事情她一樣也沒少做,該殺的人她也是一個也沒漏掉。武則天不姓李,她以皇后之姿將唐朝的江山改旗易幟,自然是篡位。朝廷裡的部分大臣之所以支持她稱帝,與其說是因為認為江山遲早要回到李唐,倒不如說是現實考量,一方面是因反對武則天就是人頭落地,為了保命,另一方面李唐沒有足夠擔當的接班人,再加上武則天的人事佈局早已完成,政軍在握,而其中,我覺得保命和無可作為才是這些大臣願意看著武則天稱帝的主要原因,誰知道、誰能確保她之後會把江山再歸還給李家?

蒙曼認為,武則天是開國皇帝,卻沒有佐命功臣,也沒有得力外戚,只好任用酷吏,殺一批人而後迅速穩定天下,在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流血戰爭之下,就改朝換代,天下百姓也算贏家。但我不這麼認為。武則天的「開國」本來就是宮廷內的政爭,革命只發生在皇宮裡,不是地方起義或是兩國交戰的形式,再加上事前的人事佈局,讓她在稱帝之際穩住地方,這或許才是沒有爆發大規模流血戰爭的原因,酷吏的最大用途,還是在剷除異己、實行恐怖統治而已。

武則天死前的最後一道制書,是在替自己的後事和歷史定位著想:「祔廟、歸陵,令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意思是,在她死後,放棄了皇帝的稱號,回歸皇后的身份,並且要葬在唐高宗陵寢,要把牌位放入李唐祖廟。她放棄了奮鬥 50 年才實現的皇帝夢嗎?當然不是。

其實武則天晚年立了李顯做太子,而不是選擇武家人,就已經做好把江山歸還給李家的心理準備了,應該是說,認清了皇權不得不重回李家的現實。但她是皇帝,她要擁有皇帝的稱號直到死去,所以在死後才願意回到唐高宗皇后的身份。她為什麼願意?

我想,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害怕」。天下復歸李唐,她怎麼知道後世的皇帝會如何評價她?她把李唐變成了武周,雖然又將江山勉為其難的拱手奉還,但改變不了篡唐的事實,和唐高宗葬在一起,才能免於被後世李家皇帝拖出來鞭屍的命運。更另武則天害怕的是,死後無人祭拜,這在傳統觀念裡是死後最慘的情況之一,所以才要祔廟,把她的牌位放進李家宗廟裡,享受皇家世世代代的祀食。正是因為害怕,武則天才願意放棄她得來不易的皇帝頭銜,才願意「躲」回皇后的身份。只能說,她到死了,都還在爭取自己最大的利益。

武則天名留千古的一大原因就在於性別,身為女性,卻成功站上權力的頂峰做皇帝。但也因身為女性,而讓她在選擇太子的時候陷入兩難。選兒子李顯,就意味著武周到此結束;選姪子雖然姓武,但不若兒子親。再加上武則天稱帝時年歲已經 67 了,沒辦法自己生出接班人,最終還是拱手讓出了江山,成了名符其實的「一代」女皇。

人說高處不勝寒,武則天不僅登上帝位,更是以女人之姿統治天下,雖然相較之下,唐初的社會風氣對女性比較友善,但終究是要用很大的心力來與傳統對抗,一個女人對抗著男尊女卑的千年傳統,在她心裡的孤獨感恐怕就像黑洞一樣深不見底,讓我不由得又想起蔣勳的〈倫理孤獨〉。可惜的是,這個部分在書裡並沒有多加描述,也可能是因為無從描述起了。
展開
國家的囚徒:趙紫陽的祕密錄音
讀者評分
5.0
|
2022/12/10

會知道《國家的囚徒》這本書,其實是因為 TIME,當時英文版的 Prisoner of the State: The Secret Journal of Premier Zhao Ziyang 剛出版,TIME 寫過一篇介紹的文章,原本我對六四就有好奇,而趙紫陽又是因六四下台的總書記,他的資料應該看看。(另一位不能不提的就是胡耀邦)

書中,趙紫陽把六四的導火線做了說明,這就不免要談到更大範圍的中國改革,包括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

簡單整理幾項心得:

1. 鄧小平是當時中國實質上的唯一領導人,不管是總書記、總理、五人小組、七人小組等等,凡事都要經過他的允許或表態支持才能辦。他挺趙紫陽的時候,能抵擋龐大保守勢力對趙的干擾,當他對趙的態度發生轉變時,趙下台的時間就不遠了。趙紫陽說:「鄧所主張的政治改革與一般人的理解,即國家現代化、民主化不同,主要是解決共產黨和國家機關的活力和效率問題,基本上是行政改革。」又說:「鄧的信條是共產黨的執政地位不允許挑戰,高度集中的集權政治、專制制度是他特別欣賞和最愛的。因而他講的民主,廢除領導人特權,肅清封建主義思想影響,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不過是空話而已。」因此當趙在進行經濟改革的時候,鄧很支持,因為經濟改革有助於共產黨鞏固政權,但是在推政治改革時,鄧趙兩人的深層理念就不合了,這體現在兩人對六四的認知以及隨後的處理方式不同。

2. 從書裡隱約可見中國共產黨內的鬥爭,最明顯的就是保守勢力與改革勢力之爭,各有各的人馬。但趙紫陽能做總理、總書記,鄧小平甚至想讓他做兩屆總書記,可見趙也不是省油的燈。

3. 從書裡看,六四發生的關鍵在「426 社論」。趙紫陽主張以疏導來處理因悼念胡耀邦而起的學潮,鄧小平、李鵬和常委原先是同意這作法的。轉折是趙在 1989 年 4 月 23 日出訪朝鮮(北韓),期間由李鵬代理主持常委工作,李在第二天就召開常委會,北京市委李錫銘、陳希同把學潮說成是反對共產黨、針對鄧小平的,並按此對學潮定了性,做成會議紀要。 4 月 25 日,李鵬等人向鄧報告了常委會的情況,而鄧一向主張對學潮採取強硬方針,所以轉而同意他們對學潮的定性。隔天,李鵬將鄧的講話公開在《人民日報》以社論的方式發表,即 426 社論,將學潮定性為「一場有計畫、有預謀的動亂,其目的是反黨反社會主義」,同時也就將鄧推到了第一線。學生被 426 社論的政治帽子激怒, 427 遊行的人數暴增到 10 萬人,表示學生即使知道 426 社論是鄧支持的也不怕。趙紫陽在 4 月 30 日從朝鮮回到中國,李鵬馬上要他召開會議聽取北京市委的彙報,「目的是逼我(趙紫陽)對他們前段的搞法表示支持」。5 月 4 日趙在亞洲發展銀行理事會上提出「學潮問題要在冷靜、理智、克制、秩序的氣氛中,在民主與法制的軌道上解決問題」,欲淡化氣氛以便扭轉情勢,但李鵬、姚依林、李錫銘等人對新方針極力阻撓、抵制、拖延,李鵬更不承認 426 社論有問題。學生在 5 月 13 日進入天安門廣場靜坐、絕食。「在戈爾巴喬夫(即戈巴契夫)來訪之前,李鵬有一天對我(趙紫陽)說,你不是主張用軟的辦法平息學潮嗎?已經這麼多天了,沒有什麼作用吧!他的這句話,完全暴露了他包藏的禍心。他之所以抵制、破壞,使在民主與法制的軌道上解決學潮問題遭到失效,其目的是為以暴力鎮壓學潮尋找藉口。」5 月 16 日趙會見戈巴契夫,517 鄧小平在家裡召開常委會,由鄧拍板決定調軍隊進北京,實行戒嚴,並指定由李鵬、楊尚昆、喬石負責。 517 中辦(中共中央辦公廳,溫家寶當時是該單位主任)安排中央領導人到醫院看絕食的學生, 519 拂曉到天安門廣場看學生(這就是最上面那張照片的由來),也就是說,當趙在天安門廣場對學生講話時,已經知道要戒嚴了。519 宣佈戒嚴。6 月 3 日晚上,街上傳來密集的槍聲,悲劇終究發生了。也難怪王丹要說「六四事件本來就是一場由李鵬等人發動的,有組織、有預謀的,最後以血腥代價取得成功的政變」。

4. 不論是經濟或政治改革,都是困難重重,既得利益者無不設法阻止、干擾、反撲。最高領導人如果不是真心要做好改革,或是領導人之間有歧見,那麼改革勢必無法成功。

5. 中國 30 年來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基本上是在趙紫陽的規劃之下,從四川的包產到戶,全國性實施包產到戶,再到沿海發展戰略(包括沿海與內地的發展差距擴大、以沿海帶動內地)、引進外資,先做好來料加工、出口勞力密集商品,聚集資本,才有能力發展高尖端技術等等,趙所設想的進程非常務實,可執行度高。但也不是沒有錯誤,例如 1988 年的通貨膨脹,就是因一連串的失誤而造成。(趙說部分原因是受到李鵬等人的干擾)

6. 趙紫陽和胡耀邦是中共著名的開放派,書中關於胡耀邦的材料不多,但就趙來說,我覺得他生錯了時代,或者是說,在那個時空環境中,他的個性、想法、作法是(幾乎)不可能成功的。在書裡,可以常常看到他說依據什麼條例、什麼法在辦事,在替自己辯護,但鄧小平和其他人可不守法,不管什麼條例,在鄧小平握有最終決定權的情況下,秀才跟兵講道理是沒有用的。我想趙紫陽自己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從利用法條進行自我辯駁的行為來看,他對自己被迫下台仍是忿忿不平。

現在中國沿海與內地的貧富差距情勢嚴重,早在趙紫陽時期就預知了,不過趙也只說「這種距離的拉大是不可避免的,一定要敢於承認它」,似乎也沒有設想到該如何解決。
展開
成吉思汗
讀者評分
4.0
|
2022/12/10

成吉思汗,蒙古人。大家都知道他征服了許多地方,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但對成吉思汗與蒙古人的認識,也很可能僅止於此。

作者(Jack Weatherford)是第一位獲准進入成吉思汗出生地與埋葬處「大禁忌」的西方學者,他與研究團隊花費五年的時間走遍蒙古的乾草原、山脈與戈壁沙漠,探詢成吉思汗的足跡。

蒙古人自認是匈奴人的直系後裔,匈奴即為「太陽子民」之意。在西元四、五世紀時,匈奴從蒙古乾草原出發,征服了從印度到羅馬的許多國家,但很快就被他們所征服的文化所同化。而蒙古語屬於阿爾泰語系,和日語、韓語略微相似,卻與漢語完全不同。

鐵木真(Temujin)幼時的生活十分坎坷,甚至淪為奴隸。為了反抗哥哥,鐵木真與弟弟聯手將之殺死,這時他才不到 16 歲,但已開始展現指揮的本能並使用戰術。鐵木真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得知,後天的關係(例如義父子、義兄弟)通常比先天的血緣更可靠,因此鐵木真在往後的日子裡時常藉由結盟來鞏固、擴大自己的勢力。這與蒙古的傳統觀念(無親緣關係者即是敵人)大相逕庭。

鐵木真開始立下戰功,當然也失敗過。直到 1204 年( 42 歲),擊敗義兄(弟)之後,正式成為蒙古草原的主宰。在此之前,鐵木真早已是最會用兵、用計的蒙古戰士。建立了蒙古國之後,便是家喻戶曉的一連串征服。

蒙古軍學會攻城之後,初期時,戰爭發展的過程大約都像這樣:先勸降,蒙古軍對待投降的城市非常寬厚;不投降便攻城,利用快速的騎兵誘敵,搭配遠距離投射武器,甚至驅趕上次俘獲的百姓進入欲進攻的城市,使恐慌蔓延(心理戰)、食物短缺;擊敗軍隊後入城,將百姓趕出城外,對城市進行有系統地劫掠(搜刮);破壞農田與灌溉系統,使農地成為草地,以利蒙古軍隊下次回來;而後撤兵。

不曉得您是否發現,並沒有大規模的屠殺,因為戰爭對蒙古人而言,重點是戰利品,而非殺戮。然而,眾多遭征服的國家卻在蒙古撤軍後反叛,致使後來蒙古軍改變作法:在劫掠與破壞農田後,殺貴族,因為貴族是日後最可能造反的族群。至此,蒙古軍仍不佔領城市。在極少數的情況下,通常是為了報復特別嚴重的侮辱,蒙古軍隊才會屠城。蒙古軍隊開始佔領征服的國家是更後來的事情了。

蒙古人非常重視學習與應用。每攻下一座城,便學習並利用其技術改良現有的技術,包括農業與武器方面。成吉思汗更時常運用不同的戰術,一次比一次精良。成吉思汗的軍隊不拷打敵人,不會傷其四肢使之成殘,當時( 11-13 世紀)的「文明」國家與宗教領袖,例如拜占廷帝國的基督教皇帝 Basil 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紅鬍子」腓特烈(Frederick Barbarossa),卻流行透過公開拷打、毀傷四肢與器官的方式令敵人心生恐懼。

征服中亞時,成吉思汗已 60 多歲了。四個兒子之間開始為了繼位大汗而開始有了衝突,尤其是長子朮斥和二子察合台(三子為窩闊台,四子托雷)。 1228 年,成吉思汗在快要第二次完全征服西夏的前幾天,駕崩。而後由三子窩闊台繼位大汗。

此後,雖然蒙古的軍事力量逐漸走下坡、作風也變得殘忍,但仍能打勝仗。窩闊台甚至同時開闢攻宋與征歐二條戰線,將兵力投注在東西距離超過 8000 公里、南北緯度相差超過 100 度的廣大土地上。這項壯舉在二次大戰之前,沒有軍隊能及。拔都(朮斥之子)與蒙哥(托雷長子)的五年征歐相當順利,跨過中亞、俄羅斯、烏克蘭、波蘭、匈牙利,摧毀了將近十萬人的歐洲騎士團,騎士團從此一蹶不振。但攻宋行動未竟全功,讓南宋又苟延殘喘了 40 年。

窩闊台死後由其子貴由繼位, 18 個月後離奇身亡,蒙哥(托雷長子)成為大汗。蒙哥派二弟忽必烈出兵南宋,同時由三弟旭烈兀進犯阿拉伯人與波斯人的穆斯林國家。旭烈兀順利拿下巴格達,大馬士革則選擇投降,蒙古軍抵達地中海地區。 1260 年,蒙古軍在以色列境內遭埃及軍隊擊敗,停止帝國的西擴。

忽必烈的攻擊則是進展遲緩, 1258 年蒙哥親自率兵越過黃河,卻在隔年去世。蒙古帝國的版圖在蒙哥統治下達到顛峰。家族內的奪位鬥爭再次展開。忽必烈發動政變,成為大汗。

他以政治手腕征服中國,建立元朝(西元 1271 年)。忽必烈於 1274 年與 1281 年二次出兵日本,卻都遇到秋季暴風雨(後來日本人稱之為神風)而失敗,亦有學者認為是遇到颱風。忽必烈順利攻下緬甸、安南(越南北部)、寮國。之後征爪哇(印尼)又失敗。至此,蒙古帝國的擴張達到極限,波蘭、埃及、爪哇、日本四場戰役,劃定了蒙古帝國的邊界。

蒙古帝國的強盛不單是由軍事力量所支撐,還有許多精彩的內容在書中,包括貿易、金融、教育、人口政策、 14 世紀爆發的黑死病(即鼠疫),以及「蒙古症」一詞的由來等等。

作者認為,歐洲是蒙古和平(Pax Mongolica)最大的受益者,印刷術、指南針、火藥,以及中國與波斯的繪畫風格西傳,導致「文藝復興」誕生。蒙古人所主張的貿易自由、交通開放、知識共用、世俗政治、多教共存、國際法與外交豁免的精神,構成了近代世界體系的基礎。

成吉思汗,改變了世界。

後記:之前走了一趟柬埔寨,發現吳哥王朝( 9-15 世紀)有些建築便是建於 13 世紀,當時稱為「真臘」,書中地圖有出現此一地名,吳哥建築上的雕刻亦有宋朝人,顯示這二段歷史確實重疊了好多年。
展開
經濟殺手的告白
讀者評分
4.0
|
2022/12/10

用兩三天的時間看完這本書,我想分兩個部分來談心得,一個是 Perkins 工作的內容,即金權政體(corporatocracy)的運作,一個是他個人覺醒的部分。

所謂「金權政體」(corporatocracy),是指企業、銀行和政府,利用金融和政治力量,確保(美國的)教育、商業和媒體支持一個錯誤的觀念,及其衍生的結果。而這個錯誤的觀念就是「所有的經濟成長都對人類有益,成長愈多,受益範圍愈廣」。 Perkins 指出,很多國家的經濟成長只有極小部分人受惠,且事實上,它可能將大多數人口推向更絕望的處境。受惠的極小部分人,就是實際上掌權,或是最富有的幾個家族。

金權政體(在書裡就是指美國)大致上的的運作流程是,由企業出面(通常這些企業的高層不是擔任過政府高官,就是和政府高層的關係密切),提供灌水的數據,說服擁有天然資源的國家相信,只要蓋了發電廠、高速公路等等基礎設施,每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 15% 甚至更高。誘使這些貧窮國家的掌權者,向美國借了遠超過本身所需,且自己永遠無法償還的龐大債務,用這些鉅款來興建基礎設施,並保證這類工程是由貝泰(Bechtel)及哈利波頓等美國公司承包。美國原本就不打算要這些國家還債,也知道他們無力清償,等到美國(有時候是以國際援助組織的身份)需要某種資源(例如石油)的時候,就要這些國家以資源的開採權來抵債,或是控制這些國家在聯合國的投票。

John Perkins 就是負責做「經濟預測」、提供數據的經濟殺手(Economic Hit Man, EHM)。如果經濟殺手的任務順利,第三世界國家向美國借了上百億美元,和美國企業簽了興建基礎建設的合約,這些錢就馬上流入美國公司,換句話說,受「援助」的國家根本沒有摸到錢,這些借款又回到了美國。典型的例子是 70 年代石油禁運後的沙烏地阿拉伯。

要是經濟殺手無法完成任務,就換豺狼登場,豺狼的任務和 EHM 不同,他們的目標是直接在暗處除掉不配合的國家元首,方式包括暗殺或策動軍事政變, 1981 年,厄瓜多爾總統羅爾多斯(Jaime Roldós Aguilera)和巴拿馬總統杜里荷(Omar Torrijos Herrera)雙雙死於飛機失事,一般都認為是美國中情局(CIA)的暗殺行動。

若是 EHM 和豺狼都無法完成任務,那麼最後的手段就是(明目張膽的)軍事介入,例如 1989 年 12 月 20 日入侵巴拿馬,和 1991 年 1 月 16 日開始的波斯灣戰爭。

美國政府和企業就利用 EHM 、豺狼和武力來遂行帝國的霸業。

John Perkins 認為,全球帝國的存在,很大一部份原因是:美元是國際標準貨幣,只有美國(鑄幣廠)才能發行。正常來說,沒有一個國家能承受這麼多筆鉅額的呆帳(第三世界、拉丁美洲國家的借款),而且,美國發行貨幣並沒有黃金做後盾,其後盾是世界其他國家對美國經濟的普遍信賴。但是,只要有另一種貨幣(例如歐元)取代美元成為國際標準貨幣,或是 OPEC 決定改以歐元進行交易,再加上債權國(日本或中國等大量持有美國公債的國家)決意收回借款,那麼情況就可能會逆轉。

John Perkins 個人覺醒的過程、對生命的體悟更吸引我。

我逐漸瞭解到,生命乃是一連串的巧合所構成。我們回應巧合的方式,即我們怎麼運用所謂的「自由意志」,決定了一切。在命運的範圍內做出的選擇,決定了我們是誰。(p. 29)

這和 Jim Collins 在《從 A 到 A+》所說的「Greatness ... is a matter of conscious choices.」根本就如出一轍,甚至更貼近生命的本質。

John Perkins 就像我們一般人,他是金權政治體系的一員,從中獲得了豐富的薪資和物質享受,在他和各國民眾接觸的過程中,產生了對自身行為正當性的質疑,他想離開這個體制,又離不開這個體制,總是有各種藉口可以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就如同 Peter Senge 所說,若不能辨識目標,所有改變系統的行動都註定會失敗。

我們寧願相信人類社會終於演化出一個理想的經濟制度,卻不願面對事實:我們受到錯誤的觀念誤導,還把它視為福音。我們說服自己,所有的經濟成長都會造福全人類,成長愈多,福澤愈廣。我們還說服彼此去相信,這樣的概念及其衍生的結論不但合理,亦合乎道德;帶動經濟成長的人應該得到褒揚,生在邊陲地帶的人可供剝削。(p. 294)

我們往往認為自己「別無選擇」,但很多時候,真相其實是「因為我不想損害自己的利益,所以我別無選擇」,利益不僅是物質方面的,也可能是精神方面的,例如別人看我的眼光。每次當我看到這四個字時,就會想到,當人覺得「不得不」的時候,就表示他身處在一種結構裡,這個結構讓他覺得身不由己,同樣的,結構也不只是有形的,每個人頭腦裡的想法也是一種結構。

透過身邊的女伴, John Perkins 終於瞭解,重點不在他的工作,也不在他的生活,而是他自己,真正重要的問題是:「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人(Being),就會做出什麼樣的行為(Doing),獲得什麼樣的結果(Having)。

重點不在最後的結果,甚至也不是過程,而是自己的本質。
展開
科技頑童沃茲尼克
讀者評分
4.0
|
2022/12/10

這應該是少數幾本我在幾天內就讀完的書。

講到 Apple 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 Steve Jobs,但其實 Apple 還有另一位共同創辦人(co-founder),另一位 Steve, Steve Wozniak。

在分享心得之前,我想先分享詹偉雄在推薦序裡的一段話。

對眾多財經書讀者而言,他們喜愛「成功告白」遠勝於「挫敗反省」,因為現實世界裡已經挫敗處處,他們寧願吸收那些未必能適用於每一個人的成功配方,而不願傾聽那具有普世性的懺悔告白。這就是為什麼市面上的財經書愈來愈難看的原因:它們總嘗試要勾勒出普遍真理,以讓好學的讀者以為遵循,但最終卻落得千篇一律,完全忽略企業經營者、創業家個別的偏執個性、冒險衝動或非理性的欲望,在企業成長中所扮演的角色。但相對地,出版業裡的另一個出版類型—「傳記書」卻適時地填補了這個空白…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就是 Woz 的想法、價值觀和生活態度。小時候, Woz 藉由與父母討論的方式建立起價值觀,包括絕對的誠實。 Woz 從小就養成閱讀習慣;從小就想為人類做好事;從小就想領先別人、在各方面成為最好。三年級開始參加科展,從中瞭解「過程比結果重要」,並培養出耐心。五年級開始學布林代數(Boolean algebra)及其基礎:笛摩根定理(De Morgan's Theorem),這些是電腦所使用的數學。

就像 Woz 自己說的,他要一輩子當工程師,絕不轉到管理職,他是一個會把人放在心裡的工程師。在 Apple 股票上市之前,他把自己的一部份股份送給對 Apple 有貢獻的人,或是以一股 5 美元的低價賣給 Apple 的員工,那些「有資格獲得股票」的人,他稱這為沃茲計畫。

Woz 喜歡惡作劇,喜歡自己把設計的東西做出來,而且是以最少的材料做出最好的效果。「快樂」一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1982 年舉辦第一屆 US 音樂節,虧損 1200 萬美元; 1983 年的第二屆又賠了 1200 萬美元。

另一個頗有共鳴的地方在於他父親和他教育兒女的理念和方法。我記得我在大三或大四的時候,在一篇寫給學弟妹的文章裡也有提過一樣的想法。

書裡真實地呈現 Woz 的成長過程及決策動機,對 Steve Wozniak 和 Steve Jobs 都會有更真實的認識。

你知道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嗎?

最近我在找工作,說真的,工作不難找,難找的是「喜歡的工作」。一份「不」喜歡(包括覺得討厭和普通)的工作,做起來一定是痛苦的。前一陣子有位朋友在 blog 上提到「享受生活」,我的想法是,工作是每個人生活中很大的一部份,如果一個人不能享受他的工作,工作時沒有樂趣、頻頻抱怨,只能趁著放假的時候去旅遊、去放鬆(像我當兵初期那樣),在我看來這不叫享受生活,這樣的旅行只是躲避工作、暫離工作的手段而已。所以薪資不應該是找工作最大的依據,興趣才是。許多人大嘆生活(或工作)沒有意義,原因可能就在這裡。

像 Woz 這樣,一開始就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是比較容易的,另一種比較難的方法是「喜歡你做的事」,就是做你不喜歡的工作,然後轉變心境,去「真心」喜歡它,類似我當兵後期那樣。

也許,努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人生就會有意義!
展開
破局而出:黑幼龍的30個人生智慧(15周年紀念版)
讀者評分
4.0
|
2022/12/10

我一直以為,小時候已經看了夠多勵志書,也許以後都不會再看了。讀完《破局而出》的最後一頁,才領略到勵志書為何能夠不管時局、毫不間斷地出版。
展開
IKEA的真相:藏在沙發、蠟燭與馬桶刷背後的祕密
讀者評分
3.0
|
2022/12/10

隨手挑了幾章來看,結構有點鬆散,但的確是揭開了 IKEA 較不為人知的一面。書名、副書名都取得很棒,瑞典書名 Sanningen om IKEA 直譯為英文是 Truth about IKEA,也就是「IKEA 的真相」,副書名是從書名延伸而來,非常吸引人。

封面設計很不錯,顏色就是 IKEA 的藍黃相間。翻譯相當流暢,口吻讓人讀起來很輕鬆。
展開
放不下,是因為你還不知道︰為什麼試過各種方法,還是找不到真正的快樂和平靜?五位知名佛法大師直傳,讓你從根本感到喜悅的15種人生智慧
讀者評分
5.0
|
2022/12/10

闔上書頁,再次看見封底的文案:想要讓人生過得美好而滿足,其實不是要「獲得」,而是要學會「真正的放下」。

突然覺得自己有個地方被敲開了,知道該怎麼做。一本書,這樣就非常足夠了。
展開
那些靈魂教我的事:一位師者的見鬼之眼,詭異中帶著療癒的真實事件!
讀者評分
4.0
|
2022/12/07

關於靈魂或鬼神,始終是有點爭議的主題,似乎處在信者信、不信者就是不信的狀態。前一陣子和一位醫生朋友聊到,我們都是屬於「信,但不想碰到」的人。相信,是因為身邊有些親近的人碰到除了靈異之外(幾乎)無從解釋的事情,但同時可能是出於未知的恐懼而不想親自碰上。

作者張其錚是資深媒體人,也在大學任教。從小具有通靈的能力,能「看見」不太一樣的世界,他稱自己是業餘的通靈人。

全書18篇故事都是他的親身經歷,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在成長過程中,與靈異有關的經驗。第二部分是作者通靈經驗連結到他人的真實個案,第三部分則是格局比較大的,與前世今生、天意相關的。

稍稍習慣了作者的語調之後,閱讀起來非常順暢,因為都是發生在日常生活的場景,故事的主角從男孩、少女、空服員、阿姨,到老太太甚至外國人,各行各業都有。這些靈魂絕大多數是因為有某些因緣而出現,有些來報恩,有些來找人幫忙,有些是差役,也有些是原因不明、只是單純做他自己的事。

不需要故弄玄虛,沒有刻意營造的恐怖氣氛,就只是聽作者娓娓道來,有些篇章甚至令人覺得療癒或溫暖。(大概就只有〈豪華老宅〉這一篇有比較嚇人的描述XD)

對讀者來說,在起承轉合裡,思考其中的事理(或人情義理),或許比單純看表面上的鬼故事更有收穫。作者在每一篇故事後面,都有一個box,有些是故事的後續,有些是實用的提醒,有些是告誡,有些是深層道理的說明。輕鬆與正經的比例拿捏得相當不錯。

對相關題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慮看看。
展開
我的跳表人生:一個法國導演大膽逐夢, 成為紐約計程車司機的瘋狂之路
讀者評分
4.0
|
2022/12/06

作者Benoît Cohen是一位法國電影導演,作品包括六部劇情片,還有許多紀綠片和電視劇。電影《你將成為一個男人》(Tu seras un homme)在美國各電影節獲得39個獎項。2014年與家人移居至紐約布魯克林。

Benoît的太太Éléonore Pourriat是一位演員、編劇。某天在布魯克林某餐廳用完晚餐後,兩人突然想到,何不拍一部描述法國演員到紐約追尋美國夢的電影?在忙著面試選角之餘,為了糊口而決定開計程車。

兩人聊到,如果Benoît去考計程車執照,真的變成小黃司機,就可以用親身經歷來說這個故事。兩個人一邊笑一邊覺得這點子太瘋狂。但Benoît真的這麼做了。

書中內容便從Benoît去上課、考照說起。2016年一月初,拿到執照的隔天便興奮地上路,一直到五月中,斷斷續續在紐約路上跑車。

從第一天被開三張罰單共150美元導致倒貼開始,到後來慢慢掌握到哪邊客源比較多、知道怎麼避開警察和計程車管委會的督察。一開始總以「文字工作者」隱瞞身份,到慢慢視情況坦承自己是導演,正在為計程車的片子取材。從一開始的田野調查心態,到慢慢喜歡上開(計程)車。

Benoît在書中簡要記錄他每一趟載客,遇到的客人、路線、對乘客的觀察,以及彼此的交談。

要開車的日子,他都很早到車行租車,早晨約7:30就上工。白天的客人多是上班族、送小孩上學的有錢父母、觀光客。大多數的乘客都是沉默不語、滑手機或想事情,無論國籍、膚色、年紀。也有在車上接到老闆電話被開除的,趕時間而要求他闖紅燈的,跟他說沒錢付車資還要他好心資助十美元的。

白天班要在下午五點前開回車行,結算租車費用。

一段時間後,Benoît改開夜班,下午三、四點出發,凌晨12:00後回車行。乘客變成在後座親熱的情侶、要去酒吧和朋友聚餐的型男、用完餐的家庭、穿著晚禮服剛看完歌劇的老夫妻。

Benoît始終沒忘記他跑車的初衷:取材。無論在車外看到的,還是在車內聊到的,只要有意思,他都會想著要怎麼加進他的電影裡。

但是,Benoît終究不是一位典型的小黃司機。他會在用餐時間去喜歡的餐廳吃飯,一餐甚至花到16美元,相較於一般司機用來快速裹腹的三明治,實在是有點小奢華。他通常一天跑七至九個小時,但偶爾也會提早收工。

一路閱讀下來,只要作者有提供較詳細的地址,我就會在google map上面看看他去載客的地方,經過的路線,吃飯的餐廳。

整本書的調性輕鬆愉快,譯文很流暢,偶爾還能補充一些豆知識(例如Cohen這個姓在猶太教裡的特殊地位),唏哩呼嚕很快就看完了。

Benoît在書中說,預計2017年春天會開始拍這部紐約小黃司機的電影,但我在維基百科上卻沒看到,或許計畫在中途又有變吧。雖然Benoît開車的時間不長,也沒遇過什麼真的衰事,但如果想從另一個角度看看紐約,看看一個移民小黃司機在紐約這樣的都會中載浮載沉的經歷,相信這本書會帶來愉快的閱讀體驗。
展開
訊號:【全視覺圖解】決定全球經濟大局的27個關鍵趨勢
讀者評分
5.0
|
2022/12/05

在書店看到新書陳列,很有分量的一本書。開本比一般的書大很多,單頁是左右29.5公分,上下23公分,比A4略大一點,整個開本是橫的,打開之後更大一本。

頁數好像是264頁,拿在手上頗有重量。

全書都是全彩印刷,以資訊圖表的方式,描述27個影響全球政經局勢的「訊號」,這27個分為7大類:

1. 社會和人口統計
2. 環境
3. 數位世界
4. 科技創新
5. 貨幣與市場
6. 消費者行為
7. 地緣政治

每一類別中,各有3-6個主題,比如說在「科技創新」底下,有談到5G、太空競賽(衛星發射)、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等。

每一個「訊號」都有4個跨頁,順序是「遠因與近因」→「主要意涵」→「相關資訊」(或深入探討)→「造成的影響」,算是很好掌握閱讀節奏與框架的方式。

看的時候其實速度不快,如果要細看的話,資訊圖表的資訊量其實滿大的(或者單純是我閱讀的速度比較慢XD)。

對政經趨勢、總體經濟有興趣的朋友,或許可以參考看看。
展開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讀者評分
4.5
|
2022/12/02

「在布查更發現了恐怖的性暴力事件,一群婦女被關押在一棟房子的地下室25天,直到俄軍撤退後才獲救,但其中9人都不幸懷孕。」

「在花園的地窖裡發現一具女人的屍體,全身赤裸只披一件大衣,旁邊還殘留用過的保險套,頭部也有中彈的痕跡。」

以上是烏俄戰爭的新聞內容。

讓我想起《戰爭》這本書,作者是牛津大學歷史學重量級學者Margaret MacMillan。

在第七章「戰火下的平民百姓」,第一節就談到「女性的處境」。

節錄一小部分如下:

「在整個歷史上,不分時間地點,女性向來是戰士的獎賞,若不是被擄走成為家眷之一,不然就是當場被強暴。」

「1945年,據估計僅僅德國在短短時間內就有高達200萬名女性被蘇聯軍隊強暴,有些還遭到多人強暴。」

「史達林出言為其辯護...說:想想一個男人,從史達林格勒一路打到貝爾格勒,途經千里被毀的家園,跨過同袍與親人的屍體。這樣的男人怎麼可能有正常的反應?經歷過這番恐怖之後,他找一個女人尋歡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1990年代在波士尼亞,約有2萬名到5萬名女性(也有一些男性)遭到強暴」
「法國突擊隊隊長在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中這麼對他的手下說:你們可以強暴,不過要謹慎為之。」

「強暴女性乃出於幾種動機:縱慾、女性的陪伴,和在象徵意義上展現他們凌駕於她及她的社會的力量。」

戰爭還在進行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藉由這本書更深入瞭解這種有組織的高強度暴力。
展開
手術刀與靈魂:外科醫師與超自然經歷的邂逅,以及療癒的希望
讀者評分
5.0
|
2022/12/02

忘記在哪裡看到有人推薦,說是談靈魂的一本經典,就去找來看。
 
感想:可能還不到經典的程度,但很好看。
 
作者是一位神經外科醫師,專長是腦瘤手術。先前看過《當呼吸化為空氣》,大概知道神經外科醫師的厲害,在動腦部手術的時候,救活病人與毀了病人的差距通常是1mm左右。
 
作者在哈佛醫學院接受正統的醫學教育,在麻州總醫院工作過,根據網路資料,麻州總醫院是哈佛醫學院第一個且最大的教學醫院,曾多次被評選為全美排名第一的醫院。
 
這本書是作者因傷無法繼續執刀之後所寫,把他從醫歷程中,最難忘的幾次經歷寫出來。其實跟靈魂有關的篇幅不是很多,有點看不過癮。包括他自己能看見人死前會發出的光,這些與靈魂、超自然或靈異的橋段,都不可怕,甚至會讓我感動到起雞皮疙瘩。
 
裡面有他對生命、疾病、科學(醫學)、運氣、友誼、信仰等各面向的反思或感觸。作者很會說故事,不知不覺就看完了。
 
全書最後一個案例,是一位女士名叫莎拉,手術時全身麻醉,利用低溫等方法讓她的身體維持在「死亡狀態」二十分鐘,之後讓身體回溫,讓她甦醒。在那二十分鐘內,所有的儀器都顯示她沒有生命跡象,連心跳都沒有(刻意的)。
 
但莎拉在手術完醒來後,卻記得過程中醫師與護理師的談話內容,甚至知道這些人的長相。這是科學無法解釋的,因為在「死亡狀態」下,腦部沒有電波,神經元沒有活動,照理說是無法形成記憶的。
 
莎拉的經歷引起熱議,比如說是否真有所謂的靈魂或意識,是可以獨立於身體而存在的?
 
作者寫到他和莎拉的一段談話,是特別刺到我的,我放在最後面的摘文第三段。莎拉明確地區分出對信仰的「知道」與「相信」,而這個區別是無比巨大的。
 
莎拉:「你只是想『知道』,而不是相信。」
 
是一本好看的書。翻譯有時候會覺得有點直譯,但不影響理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摘文
 
絕不要忘記那最重要也最關乎緊要的運氣。一個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多是早已被我們無法控制的力量所決定。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不能決定他們何時或誰會離開我們或去世,也無法塑造周遭成人所深信的價值觀。然而這一切對我們的人格可能都有重大影響,而最終我們的人格便可能決定我們的命運。所以,我並不認為我們創造自己的命運。
——〈外科醫師變成兇手〉,p.221
 
我欣賞一個在口袋裡放了一根象徵好運的兔腳,或皮夾裡放了一片四葉幸運草的外科醫師。一個外科醫師沒有好運,是很不幸的事,就像一個沒有風可以啟航的水手。
——〈隨機的運氣〉,p.236
 
莎拉留給我一個更令人困惑的問題。我問過她:這個「回憶手術室裡說過的一切」的經驗,有沒有使她對人生或上帝的看法有任何改變?
「有。」她說:「我有信仰,我信上帝,我知道我死後會和祂一起在天堂裡。永遠。所以這件事提醒我,我真的相信。」
我說:「我也信上帝。」
「是的,只是你要我對你證實上帝是存在的,你想知道我曾經與祂同在。你問了我這麼多問題,是出於你自己的懷疑,你自己的恐懼。」
「也許是吧。我只是想……」
「你只是想『知道』,而不是相信。只是想知道,確知。」
我說:「大概是吧。」
「你有沒有想過,我之所以經歷了不管那是什麼,不管你和你的同事們跑來跑去想要證明的是什麼,很可能只是反映了我的信仰?」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
「我相信上帝,所以我可以加入祂。你不信,或者你憂慮你不信,所以你不能。」
我只是啞口無言地瞪著莎拉。她說得一點也沒錯——關於我想要知道的慾望,關於我的懷疑。
——〈不尋常的病例〉,p.265
展開
圖解 行銷基本力
讀者評分
4.0
|
2022/12/02

很快把這本書看過,算是複習了一遍。

這本書涵蓋了十個領域:
行銷基礎
市場及顧客
品牌策略
行銷策略
行銷研究
產品策略
價格策略
通路策略
溝通策略
數位行銷

從常見(基本)的4P、4C、STP,以及各種定價方式,再寫到SEO、DSP、臉書廣告、line@、CPA、CPC、CPM等,算是非常全面。

不過每個詞都只有短短的篇幅,所以都是很基本的介紹而已,做行銷工作的朋友不適合這本書,但如果有朋友本身不是做行銷工作,但會需要跟行銷同事溝通,那這本書就滿不錯的,可以快速讓自己有一點概念,溝通起來可能會順暢一些。
展開
命案現場清潔師:跨越生與死的斷捨離‧清掃死亡最前線的真實記錄
讀者評分
4.0
|
2022/12/02

先是在facebook上看見作者的文章,發現已有集結成書。

作者盧拉拉是台灣人,畢業於生死學系,先在殯葬業工作過,後來改為專做命案現場清潔。這本書是作者記錄工作時遇到的人與事,以及他的想法、感觸,總共有31篇。

看這本書時,我一直回想起之前看過的另一本《離開後留下的東西》,作者是韓國人,他也是先在殯葬業工作過,因緣際會轉為專做遺物整理。隱約覺得,韓文書所指的「遺物整理」其實和台灣書「清潔現場」工作內容似乎大同小異。

《離》的寫作風格很溫暖,《命》的寫作風格比較直(接),相較之下,《命》少了很多感人的元素,有一種難以述說、總覺得少了一點厚度與溫潤的感覺,但透過文字直白地描述血水、腦漿、蛆、蟑螂與屍塊,在描述現場上是比《離》更直接一些。
展開
敵人的櫻花
讀者評分
4.5
|
2022/12/02

不想爆雷,只好寫一點俗氣的形容詞。

最後幾十頁,真的是劇情瞬間高潮,隨後戛然而止,像鋼琴演奏結束那樣。
展開
C30登機門的心靈旅程:改變一生的六場邂逅
讀者評分
3.0
|
2022/12/02

看到第二章時,翻譯的問題變得不可忽視。內容有許多都是人與人的對話,但是翻譯的句子卻不口語,甚至覺得有些怪翻譯,例如,我應該不會寫成「讓自己成為可被驗證的人:保持言行一致」,而是會寫成「讓自己成為禁得起檢驗的人:保持言行一致」。

但如果說這本書毫不可取,也不至於,以我的觀點,勵志書要在對的時間看,要在讀者有需要的時間看,只要看到一句話,說不定都會有扭轉生活、令人茅塞頓開、足以救人一命的力量。

下面是我摘錄各章的一些句子,和簡單的summary,雖然對我目前來說並不契合,也許單純是我沒看懂,但或許對別人會有助益。

第一章 與菁英衝浪客羅伯的邂逅
——卸下面具,重新找到內在小孩

生命中最美的東西不是物體。真正的幸福乃由內向外發出,而非由外而內。
p.31

這個世界充滿好人,如果你找不到,那麼就把自己變成其中一個。如果你無法讓自己幸福,那麼就讓其他人覺得幸福,神奇的事就會自動開始發生。
p.36

(要)笑得誠實!
p.37

千萬不要將自己的愉悅建立在(達成)目標上,不論在路上、每個瞬息間,和在擦身而過的人,都該讓你自己感到開心,擁有真實的歡愉和真正的快樂。
p.47

停止用你的頭腦去思考,用感覺去連結這跟什麼有關。腦子想得有限,但心卻是無邊無際......疼痛與恐懼常是你正走在正確路途上的重要證據,若有誰感覺到疼痛,將可以感受到真正的同理心,以及看見他人的苦痛。
p.61

summary
1. 誠實善良,對別人,也對自己
2. 卸下面具:昂貴的西裝、服飾、外貌、工作頭銜、名片。人們為了保護自己,想要避免受傷、被嘲笑和惡意對待,而把自己隱藏在快速、漠不關心、自私與強硬的面具之下,以為保護了內心,卻失去了真實
3. 對陌生人微笑

第二章 與清潔人員瑪莉亞的邂逅
——運用思想的力量,為自己撰寫人生劇本

改變你看東西的方式,將會改變你看的東西。
p.65

summary
1. 在早晨做重要的決策
2. 行動持續六十天,可養成習慣

第三章 與籃球選手梅爾的邂逅
——紀律的學習與練習,享受團隊合作

讓自己成為可被驗證的人:保持言行一致。
p.128

summary
1. 慎選交往的朋友
2. 吃對健康好的食物
3. 紀律、練習。紀律和意志力可以透過訓練而增強

第四章 與銀髮婦人蘿絲的邂逅
——利用短暫的片刻,保持對細微事物的洞察力

千萬不要等!如果一直閱讀前一章,就無法開始生命中新的篇章,要成為你想變成的人永遠不嫌晚。
p.141

我曾深信即將完成的交易將使我感到開心,那些金錢、權力、甚至同事們的嫉妒。但當我誠實地思考過去所有的交易時,我知道這些都不會改變什麼:我會實現目標,達成交易,然後毫無改變,這些我已經歷過很多次。突然領悟到,幸福與外部影響無關,僅與自我有關。
p.148

summary
1. 時間的價值
2. 千萬不要等,現在就開始

第五章 與印地安人諾瓦的邂逅
——深呼吸與吐氣,找回初心

你擁有的東西也會擁有你,就像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少即是多。你仍然可以擁有願望,對微小事情感到開心,並在頭腦和心靈裡有更多的自由空間。這不是在說你不能持有什麼,而是不讓自己被占領。
p.151

最富有的人不是擁有最多的人,而是需求最少的人。人們應該去愛人和使用物質,而不是只愛物質而利用別人,這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傑森,我有很多人永遠無法擁有的東西:滿足。
p.155

永遠不要將自己與他人比較,那是所有不幸的根源。
p.164

放慢腳步會帶來平靜,平靜可以提高精準度,從而提升速度,平靜才是真正的高效率。
p.165

停止尋找,你就會發現比以往任何時候得到更多的東西!
p.179

summary
1. 擁有的越少,越能減輕負擔
2. 談冥想,回歸的旅行,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的力量,去尋找清晰和幸福的源頭
3. 觀察自己的想法,讓想法像雲一樣經過,讓它們來來去去
4. 平靜下來,聽內心的聲音
5. 活在當下

第七章 與迪拉拉和艾敏夫婦的邂逅
——因愛而愛,成為孩子的典範

最難的一場演出是必須演自己。
p.195

??奇怪的句子
一個孩子沒有適應能力,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
p.198

彼此相愛的人就像是兩棵獨立的樹,雖然成對靠得很近,但相距也夠遠,才可以各自成長和發展。
p.199

summary
1. 孩子們需要的是榜樣,孩子會模仿父母的一切
2. 對伴侶絕對的真實、透明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