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亞培開館慶
ㄇㄚˊ幾手帳
年度按摩好物
獨家香草集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品牌旗艦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詹奇奇|IG推書人 @77reading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1668)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Lv.5
依據書評貢獻度、參與度
詹奇奇|IG推書人 @77reading
91
則書評
91
本書評分
27
位追蹤者
208
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91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
(可複選)
全部
中文書(91)
文學小說(38)
心理勵志(18)
童書/青少年文學(12)
人文社科(7)
親子教養(4)
商業理財(3)
生活風格(3)
醫療保健(2)
旅遊(2)
宗教命理(1)
漫畫/圖文書(1)
展開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評鑑發表
全部
有評鑑內容
只評星等、無評鑑內容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第 3 頁
第 4 頁
第 5 頁
4.5
愛說話的房間【全才創作者川村元氣 X 全球知名收納女王近藤麻理惠,聯手打造暖心整理物語!】(博客來獨家贈品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11/15
可以啟發讀者、引導反思的輕鬆好書
◆ 提要
《愛說話的房間》的主角是一個以協助客人整理物品為業的女子,名為未來。當有人想整理房屋中的物品,卻因為各種原因而不知從何開始時,未來能夠以他的專業角度,來分析並引導你完成任務。
未來還有個不為人知,而且很特別的特殊技能——能聽見物品說話的聲音。也就是說,他能在踏入客戶需要整理的房間時,聽見那些物品的真實心聲。
此書共有七篇短篇故事,分別記錄了幾次未來進行任務的過程,其中一篇更寫下了未來與博克斯(一個未來工作時都會帶在身邊的聒噪小盒子)相遇的經過,以及未來會選擇從事這一行的原因等等。
◆ 心得
《愛說話的房間》是一本非常輕鬆好讀的書,非常適合在周末午後或出遊時閱讀,雖然融入了許多關於「整理」的觀念,卻不會讓人感到有壓力。或許,最多只會讓人開始動起想整理家裡的念頭。
雖然我沒有讀過《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但因為這本書實在很紅,也曾聽書友說過這本書的概念,當我在書中讀到關鍵字「怦然心動」,或是其他相關的概念時,依然可以立刻想起這本由作者之一 #近藤麻理惠 所寫的作品。
🖋️
如果沒有事先看到《愛說話的房間》的作者資訊,大概會以為這是「未來」寫的書吧?因為此書全是以未來為第一人稱視角撰寫,就連「序」和書末的「終章」和「未來的整理筆記」也都是,真實到差點就要以為,這世界上真的有人能聽見物品說話呢!
在讀完第一篇「呢喃的衣櫥」時,因為「物品說話」這個可愛又讓人煩惱的元素,讓我思考了:「如果家中的物品會說話,那會是吵雜的,還是和諧的呢?」以我家來看,應該是會很吵吧?我也有好多放很久,總覺得自己會穿到的衣服,也有好多買了多年未讀的書呢。
接著當我讀到第二篇「歌唱的書房」時,看著它們唱著「你從前~每天都會讀我的~」「別說讀了,他連翻 都沒翻過我呢」我就又覺得加倍可愛了!(雖然也替它們感到有點心酸)也不禁再次回頭看看自己的囤書(!)
在此書的篇幅中,我最喜歡的是第四篇「沉默的小孩房」,房間的主人是一位從小就難有自己的喜好,因為被媽媽過度保護、干涉的女兒。但因為母女兩人都是有愛的,我雖然覺得女兒可憐,也很能同理媽媽的角色,所以在閱讀時並沒有給予批判。只是沒想到,這個同理竟也讓我在此篇的結局時紅了眼眶。
🖋️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也和我一樣,很容易捨不得丟棄物品呢?即使身為重視環保的人,丟棄物品得到的罪惡感,好像還是大於消費啊。
《愛說話的房間》讓我得到不少省思,雖然可能還是需要一點能量才能開始實行斷捨離,但我還是可以告訴讀者們,這本書並不只是一本輕鬆好讀的小說,它也是一本能啟發讀者、讓讀者反思自我的好書。
非常喜歡,推薦給大家!(而且插畫超可愛❤️
(但附贈小卡上的那句「房間不會自己變亂,而是住在裡面的人讓它變亂的。」我真的回不去了XD)
更多好書/書摘:IG @77READING
展開
4.5
劍魂如初【限量珍藏雙面書衣版】
讀者評分
4.0
|
2024/11/14
會讓人期待續集的華文奇幻愛情故事
◆ 提要
應如初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因此學到了不少有關修復古物的技能與知識,而她也憑著自己的實力,在大學畢業後,順利應徵上了一家位於四方市的公司,並擔任文物修復師。
還沒過試用期,應如初就發現那位在她初來乍到時,在路邊吹著樂器的美男子蕭練,他的真實身分不僅與應如初的工作息息相關,更因此開啟了一道超現實的大門,引領她前往一段注定沒有結果,甚至是危險的戀情。
◆ 心得
我已經想不起上次讀華文奇幻愛情小說是什麼時候了,但有時候,還是會需要一些愛情故事的滋養。這次讀了《劍魂如初》系列的第一集,覺得非常好讀,卻很不過癮……因為我只讀了第一集,實在不舒服啊!
不過好險,這系列的最後兩集——第四集《因果不空》集第五集《共此時》(完結)——都已經在這個月初出版了!
對於愛情小說,尤其是奇幻愛情小說,我向來喜歡「有集數」的長篇故事,或許是因為,這可以讓我對整體故事的設定、人物角色有更多的認識,也讓我更融入故事吧。
🖋️
《劍魂如初》的故事很有自己的特色,像是對整個故事都非常重要的元素「古物修復」,就是我在其他故事中從沒讀過的。作者對於古物修復部分的細節描寫得詳細,相較於其他我讀過的華文愛情小說,《劍魂如初》是有知識成分在內的。
不過,身為奇幻愛情故事的《劍魂如初》也有很典型的元素,像是長生不老、超能力、詛咒、帥到不像話的男主角,或是「有靈魂但非人」等等,所以我在閱讀《劍魂如初》時,不自覺想起了《暮光之城》。
只是說真的,都帥到不像話了,到底誰還在乎他是不是人啊?
《劍魂如初》是好看的故事,節奏明快不脫戲,很適合當成休閒讀物,也很讓人想要敲碗續集(五集的集數很剛好)。唯一讓我感到可惜的是,我認為男女主角相愛的過程過於迅速,會希望深入以典型的「宿命論」元素,來強調兩人的一眼萬年(?)
故事對於女主角的外表似乎也沒有多做描述,不確定是否想要以此來讓女性讀者將自己帶入角色,但我私心還是會希望帥哥配美女啦。
🖋️
不過,在女主角以外都是很有畫面感的,很適合拍成融入古裝的時裝劇!(書中場景都是現代風格)
很有趣的閱讀體驗,是會讓人期待下集的故事!
展開
5
城與不確定的牆(平裝)
讀者評分
5.0
|
2024/11/11
時隔多年再次嘗試村上春樹,非常期待後續故事
第一次讀村上春樹的作品是在大學時期,長我十三歲的阿姨將《挪威的森林》贈與我,因為她看不懂。接手後的我,也抱著好奇讀完這本書,而我也因為這本書,使我接下來的閱讀類型,更堅定的排除了所有日本文學。
直到開始收到出版社邀讀的幾年前,我才開始慢慢接觸日本文學,才發現並不是每一本都像《挪威的森林》,雖然易讀性高,卻不知道自己讀了什麼。
再隔了幾年後的現在,我已經讀過滿多日本文學,也開始習慣、學會欣賞日本文學的氛圍了,我想著,自己是不是應該給當初那本被我貼了大大標籤的《挪威的森林》,以及其作者村上春樹、以及讀者我一次機會呢?畢竟當時的我,人生歷練也不是很夠呢。
當我還在猶豫,就收到了《城與不確定的牆》的試讀邀請,推了我一把。
🖋️
《城與不確定的牆》(第一部)以一位中年男子為第一人稱視角,並以兩條交錯的時間線敘述:一條回憶自己十七歲時,與一位十六歲女孩的相遇、戀愛與分離;另一條為穿梭於虛實之間的「現在」。
雖然兩人在年輕時交往、相處的時間都不算多,女孩卻影響男孩至深。當年的女孩說自己其實並非「真實」,而是真實的她的「影子」。真實的她住在一個被高牆圍住的城中,在那個城裡居住的人都沒有影子。
已長成中年男子的男孩,不僅將女孩所描述的城與牆牢牢記在腦海,還為了見到女孩而割捨「影子」,到達「城內」的現在。
🖋️
時隔多年,現在讀村上春樹的書似乎有上軌道了,因為文字真的算是好讀的,只是因為試讀稿只有第一部再多一點,無法和大家更深入的描述或猜測故事所說的城與牆是怎麼回事。但以我自己的理解,可能像是描述人的「內在」與「外在」,或是「本我」與「自我」吧。
因為好奇而稍微看了網路上對《城與不確定的牆》的介紹,我發現此書的故事是起源於1980年時,村上春樹在文學雜誌《文學界》發表的中篇小說,直到2020年3月,作者才在疫情盛行之下,耗時三年完成這部作品。
先別說是我非常好奇《城與不確定的牆》的後續發展會如何,相信村上春樹的書迷們,這套書是一定要入手的吧?
展開
5
世界的詞彙是森林
讀者評分
5.0
|
2024/11/08
融合科幻元素的反殖民小說,推!
◆ 提要
戴維森上尉為自己的任務感到自信:馴化這顆覆滿森林的星球「新大溪地」,並將砍伐後的木材運回已經沒有樹木生長的地球。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讓長著綠色毛皮的原住民——他們稱之為「綠皮」的矮小生物——為殖民者工作。
帶頭將「綠皮」當作奴隸的戴維森問心無愧,也不擔心觸法,因為在戴維森眼裡,綠皮雖然外型與人類接近,但他們總是面無表情且毫無情感,與人類差異實在太大了。既然稱不上是人,又何來觸法呢?
然而,享受著權力與資源的戴維森,並沒有發現自己從未真正了解過這個星球,更不曾察覺,自己的行為早已點燃了人類與「綠皮」之間的戰火。
◆ 心得
我要先自首,我在讀《世界的詞彙是森林》前,可以說是看到書名有「森林」就無腦收下了。我還以為會是和《樹冠上》或《翠林島》那樣的,將大自然作為故事主體的小說,沒想到僅僅兩百多頁、易讀性也高出許多的故事,會是一則對人類更加諷刺的故事。
故事的一開始,便以壞傢伙戴維森為主要視角,大概就像我提要的那種目中無人又自負的性格。讀壞人橋段當然沒有問題,但他的討厭程度讓我覺得自己只差一步就要心肌梗塞,甚至我在嘗試用這種方式寫提要時,也覺得我要人格分裂了。
但讀者還是可以放心,並不是整本書都以戴維森為視角,還是有穿插(被戴維森稱為綠皮的)「愛斯熙人」的視角在其中。
🖋️
雖然說這本書的重點並非完全擺在「大自然」,卻還是以一種讓「人」感到羞恥的方式呈現了:
一、 人類對資源的需索無度與貪婪,不僅不顧後果,還時常建立在明知故犯的狀態上,甚至還會對遵守的人嗤之以鼻。像是使用過多塑膠的包裝,或是過度消費等,而被酸被攻擊的人,往往是在意這些的環保人士。
二、 戴維森對星球原住民的統治,也是極段的呈現某些人的種族歧視。不僅使我想起了二戰時期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也聯想到了中阿共對新疆維吾爾族的監控與統治。
三、 當然還是人類唯我獨尊的優越感,甚至有些人就像戴維森一樣,總認為自己是人上之人。
🖋️
《世界的詞彙是森林》的呈現方式似乎帶了點年代感(它真的是五十年前的作品),但讀完後還是覺得衝擊很大,也很可惜這本書所描述的黑暗,直至今日都還能見到影子(如上段第二點)。
特別喜歡的是這本的書名《世界的詞彙是森林》的設定:「在愛斯熙語中,『世界』和『森林』是同一個字。」反過來解釋,森林對他們來說,是全世界。
非常喜歡這本小說,推薦給有興趣的讀者。
展開
4.5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讀者評分
4.0
|
2024/11/06
老百姓記憶力的台灣歷史
◆ 提要
《生徒年代》是一本自傳作品,也是作者前作《茶金歲月》的前傳。作者以往日回憶為藍本,字字句句以一個小老百姓的視角,記錄作者從童年到成年的日常瑣碎故事、歷史大事,以及他在茶業興衰中的參與。
生於1928年的作者經歷了許多台灣的重大歷史事件,像是日治時期、太平洋戰爭,以及二二八事件等,他的生命軌跡可說是與台灣的歷史緊密交織,使得這本「自傳作品」有了許多歷史元素的參與。
在此書中,讀者不僅能看見作者與家人朋友的趣味互動、細膩而豐富的成長歷程,甚至是在物資匱乏時期的回憶。搭配書中的老照片,彷彿讓人置身其中,聽一位老人家娓娓道來那些走過的歲月。
◆ 心得
在我們學生時期,開始接觸歷史後,似乎都是從教科書等較為客觀的方向去理解和學習,要不是家中剛好有長輩能夠分享,幾乎很少可以聽到「老百姓視角」的故事,而且還是如此的鉅細靡遺。
所以,當我在讀《生徒年代》時,我想起了已故的外曾祖母用(除了日語之外)他僅能使的台語,分享了當年的他和外曾祖父躲在自己家中,差點被破門而入的警察攻擊或抓走的故事。細節我已經忘記,但記得當時我聽得緊張,外曾祖母也說過不只一次,但現在推測起來,應該是白色恐怖時期。
雖然此書是由作者的女兒廖惠慶整稿,但還是非常驚訝於作者記得的細節之多,使我好奇他的記憶力是否優於常人?就連同學的人名都還記得,太厲害了。
🖋️
書中分享了許多不知道也不會怎樣,但知道了覺得很有趣的事。像是作者在念觀音公學校時,他們會叫外來轉學生「野蠻」(藐稱),或是在日治時期,淡中的每一個新生都要將名字中的一字加上「五郎」,還要隨著升年級而變化。
比較悲傷的是,他們在當兵上戰場前,必須繳上一個密封的信封,裡面放著遺書和指甲、頭髮。還有就是,其實我一直不知道淡水和台北有被美軍轟炸過(也可能忘記了?)。
除此之外,在作者許多特別的經歷中,我最印象深刻的,除了踩鹹菜不用洗腳(真的是我的天哪)外,就是鬼故事了。
🖋️
因為作者很有年代感的口吻,極其豐富的歷史元素,這本書對我來說不是很好讀,像是那些據說上年紀男性很喜歡談的軍中生活,我……非常想睡XD
不過因為書中篇幅非常多,即使快速讀過一些,對故事不會有任何影響。
但我可以說,雖然《生徒年代》是《茶金歲月》前傳,但其實就算沒讀過《茶金歲月》也是可以讀懂。推薦給喜歡《茶金歲月》的讀者,以及喜歡聽長輩講古的讀者。
展開
5
我還是想你,媽媽(2015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出版四十周年紀念新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10/30
第一次讀到一本書,讀第一篇就讓我落淚
◆ 提要
提到戰爭,人們通常會將焦點放在實際參與戰爭的軍人、游擊隊,或是被迫害的受害者身上,我們可以說是幾乎不曾想像過,孩童眼中的戰爭會是什麼樣子?他們有些人的年紀還這麼小,真的能記得什麼嗎?
作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延續了《戰爭沒有女人的臉》一書,「為聲音較小的人發聲」的精神,訪談了數百位當年都還是孩童的受訪者,並記錄了他們對於二戰期間的回憶,再將其整理、編寫並彙集成此書——《我還是想你,媽媽》。
在此書所收錄了101篇故事中,當年的受訪者年紀多在四至十二歲之間,童年都已被慘痛的經歷覆蓋——有的看著家人替自己挖墳、被沙害,有的父母為了參與游擊隊而無法照顧他們,有的還沒長大,就得獨自逃跑求生、擔起照顧弟妹的責任,甚至因曾持槍沙敵而作了十年噩夢……。
◆ 心得
我想,無論讀者是否身為父親或母親,《我還是想你,媽媽》都是非常讓人揪心的一本書。它甚至是我所讀過的第一本,才讀到第一篇就讓我落淚的書。讀完後更是嘆氣連連:「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應該受到這樣的對待啊。」
在閱讀的過程中,除了感到難過之外,最強烈情緒肯定是憤怒了。真想知道這些德軍在虐待、沙害孩子時,可曾想到過自己的孩子,或是親朋好友孩子的畫面呢?他們怎麼下得了手呢?更想知道的事,成為戰俘後的他們,在面對他人的善意之時,是否真心感到愧疚?
還記得我曾經和曾先生討論過,如果我在此刻離開人世了,荳荳會記得我多少?我們(不太認真的)討論出的答案是,可能會有印象,但會隨著時間淡忘。讀完這本書後,突然覺得不盡然,如果我離世的方式很「震撼」,想必是可以記得很久很久的。
雖然那些受訪者當年的年紀都很小,但在數十年後的受訪當下,那都是很不想被提起的記憶。我甚至可以透過文字,聽見他們顫抖的聲音。
🖋️
除了書摘裡節錄的,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好幾篇(都是不同人):女孩失去媽媽後被保育員阿姨認作乾女兒,但他終其一生無法真正相信自己能夠得到幸福;女孩得到善心人士的豐盛食物,卻擔心一碰到食物就會消失而不敢吃;十一歲女孩為了救還是嬰兒的小外甥,學姊姊以乳頭哺餵,最後就不動了……。
最讓我感到驚悚的一篇,是在中槍後死裡逃生的六歲孩子。他看著敵人拿著名單清點人頭、開槍,包括他自己。第一次醒來時聽見的第一個聲音是母親的血滴在地上的聲音,下一次醒來,便是房屋著火……。
🖋️
在此書中的每篇故事都不算長,最短的故事甚至只有一個頁碼,加上因為作者都是以受訪者視角說故事的關係,內容都是非常淺顯易懂的。
但我認為此書內容沉重,不太適合一口氣讀完,或是在出遊時閱讀。篇幅之間也沒有連貫性,也可以跳著讀。只是建議大家閱讀前先做點心理準備。
推薦給大家。
展開
5
前往天堂樂園【上、下冊】
讀者評分
5.0
|
2024/10/14
《渺小一生》作者新書,但和它完全不同!
◆ 提要
《前往天堂樂園》為《渺小一生》作者柳原雅漢的最新作品,共上、下兩冊。有別於舊作以長篇小說小說來呈現,《前往天堂樂園》一書共有三卷,分別講述了三段不同年代背景,讀完後卻好似能見到疊影的故事。
以下簡短介紹書中的三段故事:
第一卷〈華盛頓廣場〉,1893年:
這是一個無論男女,人們皆可自由戀愛並與之結婚的自由州。賓森家是當地兼具財富與名望的家族,長孫大衛是兄弟姊妹中尚未結婚的,祖父便替他安排了合適的結婚對象查爾斯,但大衛卻愛上了貧窮且出身不明的音樂老師愛德華……。
第二卷〈天堂之森〉,1993年:
大衛與年長男友查爾斯交往後,兩人便同住在查爾斯的住處。雖然大衛知道自己是愛他的,卻對查爾斯的生活感到格格不入,產生了自我認同的缺乏。而他也在這段過程中,回想起了自己身為夏威夷王族後裔的身分,以及與父親、愛德華共同的過去……。
第三卷〈自由國土〉,兩條時間線:
故事從2093年開始——一位聽從科學家祖父的安排而與丈夫結婚的女子,雖然祖父已經給過預告,查莉還是希望在婚姻中得到更多,並在看到那些謎樣字條後,非常想知道丈夫在「自由之夜」都去了哪裡。
另一條時間線是一封又一封寫給「彼得」的信,起初看似與女子的故事無關,隨著時間的推移,兩段故事將漸漸交會。
◆ 心得
有別於「開頭稍悶,但撐過就會放不下」的《渺小一生》,要一口氣讀完這套作者柳原雅漢的新書《前往天堂樂園》,對我來說是需要一點意志力的。雖然文字流暢好讀,但總可以在字裡行間感受到各種衝突感——歷史與虛構、自由與控制,以及滿滿的孤獨感,是需要特別為它保留時間與空間閱讀的書。
在閱讀第一卷時,可能因為年代背景的關係,我總有種在閱讀文學經典的感受,差點就以為歷史上真有這麼開明的「自由州」(歷史上的「自由州」並非如此);讀第二卷時,感受上卻非常跳脫現實,主要是因為大衛父親性格的軟弱,讓我感到難以置信。
雖然第三卷佔了一整本下冊,卻是我認為讀起來最順的一卷。但或許因為它涵蓋了整個故事的總結,當我遇到閱讀較不順的段落時,這也是我重讀最多次的部分所在。
🖋️
雖然三篇故事看似各自獨立,但他們卻有許多的共同點,小至角色的細膩思覺、
自我認同的缺乏及孤寂感,大至對美國文化、歷史與社會的諷刺。其中對讀者最困擾的可能是人名大洗牌——三卷的主角大概都是大衛、愛德華、查爾斯、彼得……。
至於作者為何要用重複的人名呢?我自己的想法是,作者可能希望讀者更加關注人物的情感與經歷,而非他們的具體身份。或許透過人名的重複,我們可以使人名成為一個象徵,強調角色所面臨的共同議題和困境。(猜)
🖋️
看我打了這麼多字,各位應該可以猜到《前往天堂樂園》是一本可以讓人深思的書,而它也確實如此——我很少遇到一本,在我讀完後無法馬上打開筆電,而且還需要一夜睡眠來讓大腦處理細節的書。
非常厲害的小說,我非常喜歡。但它真的和《渺小一生》很不同,相同的只是作者對於角色內心情感描寫非常細膩,細膩到讀者會有自己是角色本人的錯覺,而且在讀完後,有種我真正活過、經歷了整整兩百年的感覺。(順帶一提,我在第三卷有落淚。)
推薦給有興趣,也有心理準備的讀者。
展開
4
最後的北極熊【藍彼得圖書獎、水石書店童書獎雙金肯定】
讀者評分
4.0
|
2024/10/03
像是豐富版的繪本故事,很有畫面
◆ 提要
因為爸爸工作的關係,十一歲的艾波將與爸爸前往北極圈的一座島上,預計停留半年。這是一座名為「熊島」的島嶼,但因為氣候變遷的關係,現在的島上已經沒有任何生物,包括北極熊。
艾波很期待這個難得與爸爸獨處的機會,但爸爸卻一天到晚忙工作、沒空陪她,所以她只好獨自去探險。
在艾波四處探險的過程中,她驚訝的發現,這座島上居然有一隻北極熊!使人難過的是,這隻北極熊被繩索纏住了,不僅發出痛苦的叫聲,看起來還又瘦又餓,使艾波感到於心不忍,決定想辦法幫助牠,因此開啟了一段人與動物間的友誼。
◆ 心得
《最後的北極熊》與作者漢娜・戈德的前作《消失的灰鯨》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例如:它們都有一個年輕、善良又衝動的未成年孩子;主角有一個短暫遠離家鄉的機會;有機會接觸正面臨著因人類而起的生存危機的動物;與家人之間有著看不見的鴻溝……等等,都是融合親情、冒險與動保議題的青少年小說。
若將此類故事以成年人的閱讀口味與角度來看,會比較像是豐富版、加長版的繪本故事,是屬於可以猜到劇情大致走向的類型(而且很有畫面感),但它們教育意義是不分讀者年齡的——尤其是大多數成年人還很需要被影響的環保議題。
關於環保,大多數成年人是知道應該怎麼做的,但僅僅是知道,卻因為腦中有比實際做環保更大的聲音——做環保太麻煩、力量太小不做也罷、真正要做的是大企業——但當你知道「做環保為正確」的時候,依然需要觀念的累積(我就不是天生環保),而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故事。
像是我上段說的「力量太小不做也罷」,書中的這段話就很適合摘錄下來給會有這樣想法的人: 「總比什麼都不做好。」
🖋️
若成人能夠藉著閱讀影響思維,兒少年齡的讀者就更好影響了(邪笑),畢竟他們的思想都還在塑形中。
如果我的孩子已經可以不必讀注音,這幾本我一定會購入給他們讀的。所以懇請各位爸媽或中小學的老師們,為家中和班上的書櫃添購這系列的書吧!(家長也可以順便一讀,因為裡面提到的親子關係,也很能讓家長做一些反思)
推薦給想要輕鬆建立環保思維的成人讀者及兒少讀者。
展開
5
中國大公司: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舉國體制」,竟為世界帶來威脅與挑戰!
讀者評分
5.0
|
2024/09/24
強國崛起的真相,不寒而慄指數超越八點檔!
◆ 提要
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中,台海問題已成為全球焦點。中國對台灣的政治與軍事壓力持續加劇,這不僅影響周邊國家的安全,也挑戰美國及其他民主國家的地位,對全球秩序造成威脅。儘管中國不願意轉型為民主國家,但在經濟發展上卻依賴民主國家的支持,這種矛盾使局勢更加複雜。
作者李少民在《中國大公司》中深入探討了中國共產黨的管理模式,甚至認為中國就像一家大型企業的總公司。即使不是國營企業,在這家「總公司」下的其他(真)公司,也會非自願地成為與中共「合資」的公司,不僅沒有自主權,還得對總公司鞠躬哈腰,生怕哪天說錯了話而被收回。
《中國大公司》一書探討了許多主題,從中共的政治基礎到法律影響,再到其如何像「舉國大公司」那樣運作,同時也討論了中共的內部困境及全球戰略影響,特別是民主國家對中國態度的改變。這些分析幫助我們更深入理解當前的國際局勢。
◆ 心得
在讀《中國大公司》之前,我有些擔心這本書會過於生硬;但開始閱讀後,雖然它的易讀性確實比我以往習慣的低一些,卻因為內容中有許多讓我雞皮疙瘩的鬼故事,讓我意外讀得很順。我甚至建議這本書可以改名為《雞皮疙瘩之書》。
或許也是因為作者的語調十分專業,使得這些鬼故事讀來異常可怕。相較於那些充滿個人情感的自傳或經驗分享,這本書就像是用冷靜而客觀的語言告訴我:「這些都是事實,我沒有在唬爛。」即使書中的鬼故事是我曾經聽過的,我仍然感到毛骨悚然。
若真的將中國比喻為一家大公司,書中所寫的這些鬼故事,大概就像台灣八點檔中會演的:為了追捕某人,將其家人作為人質,甚至在沙害目標後宣稱他死於自沙;晉升制度鼓勵地方官員作假帳,以致連政府都不相信自己的統計數據(像是新冠肺炎?);為了將某項技術變成國產,不擇手段從國外竊取相關技術……等等。
是不是很八點檔?但這一切可是一點也不親切,而是非常毛骨悚然——這不僅是因為他們是中共,而是這並不是戲劇,是真實存在。
🖋️
身為讀過幾本中共相關書籍的台灣讀者,自以為已經算是清楚了中共到底有多瘋,但每當我多閱讀一本中共相關書籍時,又發現自己只看見了冰山一角,不斷刷新他們的瘋狂指數。
在《中國大公司》一書中,也有讓我覺得微驚訝的事:俄羅斯的獨裁和惡劣指數根本比不上中共——我知道在場一定有早知如此的讀者,但因為俄羅斯發起了戰爭,加上莫斯科和周邊地區的貧富差距,讓我以為它們兩國「有得比」,殊不知發動戰爭反倒顯示了普丁是急性子,而有耐心鋪十幾年、幾十年,而且最終目標是影響全世界的中國,又更加可怕。
在《中國大公司》一書中,讀者不僅可以看見,中國身為一個世界不看好的共產國家,為何能走到今天;在未來,民主國家又該如何團結對抗它。此書的原文是英文,作者又是曾被中共拘禁過的華裔美國人,希望這能帶給此書更好的能見度,民主國家領袖們,都來讀啊!
🖋️
或許此書在各位的閱讀習慣裡,是比較不會感興趣的類型,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多閱讀阿共書單(沒錯,光書名就立馬列入),嘗試了解一下我們的惡鄰居。
展開
4.5
奇蹟淚水管理局:當眼淚成為貨幣……【限量珍藏版:PVC透明書衣+淚滴書籤+作者印簽扉頁】
讀者評分
4.0
|
2024/09/13
你想生活在眼淚可以當成貨幣的世界嗎?
◆ 提要
因為金錢已造成太多貧富不均等社會問題,使得許多人過得苦不堪言,所以全球政府協議決定廢除所有貨幣制度,改以眼淚作為新式貨幣。艾瑪才因為共情能力太強,時常哭哭啼啼而被碎念:「既然眼淚無法變成金錢,你就沒事哭個不停了!」如夢境般的奇蹟就發生了!
艾瑪在參與了說明會,並慢慢接受這樣的轉變後,因緣際會地來到「淚水管理局」任職,擔任為各式各樣的淚水估價的分析師。因為這份工作,艾瑪得以看見許多真實故事,同時也發現,即使是以「公平」為出發點的淚水貨幣制度,還是有可怕的犯罪事件正在發生……。
◆ 心得
尚未閱讀《奇蹟淚水管理局》時,我也問了自己,我是否希望自己生活在淚水能成為貨幣的世界?當時我的想法是肯定的,畢竟自己也是高敏人兼共感人,有時看個有故事的「照片」都能落淚,若是生存在這樣的世界,我肯定會成為富翁吧?
讀完之後,我想我還是活在現實生活就好(說得好像有得選擇),因為隨著年紀增長,向自己的內心觀察得越多,為自己而哭泣的眼淚也就越少了。而且以我容易滿足於現況的知足狀態來說,若沒有遇到什麼特別嚴重的事,好像也很難落淚。
更別說的是故事中的犯罪事件,似乎是比現實生活更加可怕的,讓我不禁好奇,這樣的轉變對於公平問題真的有解決到嗎?還是只是把那些富有、自私的人推到懸崖邊,造成更多人受苦受難呢?
🖋️
很明顯的,《奇蹟淚水管理局》是一本非常易讀的科幻小說,而目前我讀過的韓國翻譯奇幻小說,多數都是暖的,此書也是。雖說是富有創意的故事,內容也有許多惆悵的地方,結局和整體來說都溫暖的,是大眾讀者會喜歡的類型。
故事中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讓人膽寒的犯罪事件外,還有人們對於自己在網路上的形象、聲量的執著,不惜讓他們在私底下做出沉淪墮落之事,讓我想起了《底層網紅》這本書,無論我們是身在哪個平行時空,「活在當下」的追求絕對是最重要的啊!
另外,或許是因為讀過許多鼓勵讀者提筆寫下心情的心理勵志書,我對於艾瑪的筆記本也很有感觸,對於艾瑪透過書寫梳理自己的過程,也感覺像看著老朋友成長一樣欣慰。
🖋️
在故事的安排上,融合「西方國家人名、韓國小說的語調」,還有在每個篇幅之間,無論是時間和空間都有瞬移和記憶斷層的感覺,這兩點讓我在閱讀時比較無法融入。
但整體來說,「淚水管理局」真的是很有創意的想法,若不廢除現有貨幣制度,讓淚水來「加薪」,我說不定會想要試試看呢XD
推薦給喜歡韓國科幻小說、好讀小說的讀者。
展開
5
偷雲賊
讀者評分
5.0
|
2024/09/12
也適合大人閱讀的青少年生態小說
◆ 提要
在「大變遷」之後,海洋早已乾涸,成了人們口中的傳說;曾是抬頭即能望見的白雲,也因此不復存在。沒有了自然降雨,水資源成了極其珍貴的必需品。在布靈德國的凋零鎮上,沙丘是很常見的景色,貧脊的土地迫使鎮民必須加倍努力工作,才能向雲朵工廠購買昂貴的雲朵,維持生活所需。
鎮民長期生活在缺水的環境下,使得許多年長者患了萎縮症,瑪拉的父親也不例外。心疼父親受苦的瑪拉聽說,只要能得到一片雲朵,就能夠治療父親的萎縮症,於是瑪拉下定決心,為了父親竊取雲朵。
為了進行竊取雲朵的任務,瑪拉不小心誤闖了雲朵工廠,並在過程中結識了在雲朵工廠工作的男孩伊班,就此開啟了一趟「偷雲賊」的冒險之旅。
◆ 心得
《偷雲賊》的故事設定在沒有海洋和雲朵存在的「大變遷」之後,百姓為了得到生活必需的水分,必須賺取足以購買雲朵的錢。但面對雲朵價格的飆升,百姓可說是生活得越來越苦。
雖然此書是寫給年輕讀者閱讀的青少年小說,但我認為這是一本各年齡層都能夠得到啟發的作品。它不僅是描寫友誼、親情和冒險的青少年小說,同時也是與生態議題相關的未來小說、末日小說,就連故事中的奇幻元素——故事中的雲朵是有自我意識的——都是很引人省思的。
🖋️
《偷雲賊》所塑造的是一個萬物有靈的世界,雲朵能夠依照自己的意識移動或逃跑,但終究敵不過自私又缺乏同理心的人類。若將故事的情節擺放到現實生活中,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森林中的樹木。
起初,人類將大自然的產物——森林中的樹木——據為己有,並且為了個人(實際上是如此)或大眾(嘴上是這麼說)的利益進行濫墾濫伐,即使知道自己造成了生態的破壞,依然毫無愧疚之心。
在《偷雲賊》中,雲朵工廠大概就是這樣的存在。我相信像這樣的人類惡劣行徑,一百個讀者可以想到兩百種能夠套用至現實生活的例子,很有既視感。
🖋️
非常推薦大家閱讀這個架構簡單、輕鬆好讀又引人省思的小說,若身邊剛好有兒少年紀的讀者,這本書也非常適合送禮喔!
展開
5
你殺了誰(《新參者》加賀恭一郎系列最新作)【首刷附贈解謎海報工具袋.東野圭吾印刷扉頁簽名】
讀者評分
4.0
|
2024/09/09
附件很重要,要收好
◆ 提要
栗原、櫻木、高塚與山之內四個富有家庭,決定再次舉辦一年一度的烤肉會。但就在這場看似和樂融融的烤肉會結束、參與者也各自返家後不久,這個夜晚卻不得安寧——參與烤肉會的十五人當中,就有五人遇刺身亡,一人受傷。
當晚,在「鶴屋飯店」中,剛享用完一頓高級料理與美酒的二十多歲男子,告知飯店人員自己就是這場風波的兇手。警方在逮捕男子後得知,兇手只是因為想要被判死刑、殺誰都可以,其餘細節卻無法查明。
雖然兇手已經落網,命案也已經過去兩個月,案情卻還因為兇手的沉默而存在許多疑點。被害人家屬實在無法接受,於是決定私下召開「驗證會」,並請到正在休假的刑警「加賀恭一郎」擔任主持。
◆ 心得
我要先和讀者們自首,我並不算是作者東野圭吾的書迷,甚至在作者的眾多作品中,這次分享的《你殺了誰》只是我讀過的第二本東野圭吾作品。我上一本讀的作者作品是「假面飯店」系列的《假面遊戲》,由於也閱讀的時間並非太久之前,對作者著重推理多過懸疑的不算陌生。
《你殺了誰》描述四個看似友好的家庭,透過一場烤肉會聯絡感情,卻因連續沙人案的發生而暴露出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從不願說出細節的兇手、到死有餘辜的被害人,參與驗證會的家屬們在刑警加賀恭一郎的主持下,逐步揭開了平靜表面下的暗潮洶湧。
雖說之前已經讀過作者的作品,對於東野圭吾作品重推理多於懸疑、驚悚的特點,我依然感到驚奇和新鮮,也很佩服作者的佈局與思維。除了懸疑推理小說的基本元素外,此書也融合了非常現代且值得探討的內容——網友與媒體對於社會案件的作為。
書中提到的大概是,網友總是可以挖出被害者過往的歷史,讓加害者成為為民除害的英雄等等;而媒體則是利用案件炒話題,熱度一退就換下一個主題。雖然我或許也曾是樂於看他人八卦的網友與觀眾之一,但從這個角度去想,似乎真的滿沒良心的,也算是給了我一個不同的思考角度吧。
🖋️
我還滿喜歡這本書帶給我的閱讀體驗的,搭配附件閱讀《你殺了誰》,感覺就像在參與驗證會一樣,一起推敲作者犯案細節。加賀恭一郎最終解開了許多的「碰巧」,卻也帶出了更多的「碰巧」,幾乎就讓我想起了柯南,碰巧他在的地方都有命案(?)
最有趣的是,在我一開始閱讀沒多久,就可以理解為何會有這張包含人物關係圖、別墅位置圖等地附件了——這場烤肉會的參與人數有十五人,加上參與驗證會三名同行者與凶手,常出現人名的主要人物就有十九位啊!所以各位記得要把附件收好,不然真的會忘記XD
🖋️
雖然是命案但很有趣的一本書,推薦給東野圭吾的書迷,以及對懸疑推理、日本小說有興趣的讀者。
展開
4.5
黎明前的回聲
讀者評分
4.0
|
2024/08/31
與藥物成癮有關的友情故事
◆ 提要
正在被圍毆、搶劫的高中生一辰,正好被同樣還是學生的宥杰看見,宥杰因為想幫助他而將他帶往自己「打工」的地方,希望如此能給他一些安全的保障,從此免於遇到霸凌的困擾,但他卻沒想到這樣的善意,從此改變了一辰的人生。
在兩人成了好友之後,家中狀況本就不穩定的宥杰,又再次經歷了人生巨變。宥杰決心回歸正途,但他卻痛心地發現,先前被他帶往黑暗之處的一辰,已難再回到光明之處。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想回到哪一天?」
是不是在一辰被圍毆的那天,宥杰不要去救他就好了呢?
◆ 心得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多少都會聽過一些專門吸收國高中生的幫派,校園中也不時會出現反毒或反幫派(有嗎?)的海報比賽等等。
雖然當時的我只知道幫派會收保護費(八點檔看太多?),卻不知道這些幫派是否也是以違禁藥物的販售營利的。但現在想想,在青少年這個懵懂無知的年紀,也是是非對錯的分辨還很容易被影響的年紀,會成為目標也是很合理的。
我相信,如果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把道德觀拉到如此邊緣、甚至越界的地方,是真的可以改變人的一生的,不是因此讓人生有了一個難以抹滅的汙點,就是因成癮而無法自拔,墜入萬劫不復的黑暗之地。
🖋️
《黎明前的回聲》是一本有關藥物成癮、霸凌等兒少議題的漫畫,作者狼七為金漫獎得主。故事除了以藥物成癮為主要議題,也描繪出了兩個少年的友情羈絆。細膩的畫風與情感描述,使我雖然知道自己在看的是一本具有教育意義的漫畫,卻不會覺得乏味。
在此書中,有一句超商店員因酒鬼鬧事而說的「風涼話」有震撼到我:「算了,這種人家裡都嘛有問題,叫來也沒用。」雖然這本漫畫的主要受眾應該是青少年,但這句話是否告訴了已確定人生道路在正軌上的我們,這些我們平時可能斥之以鼻的人,其實是很應該被關心的呢?
「不論是毒品或是任何類型的成癮,有時候只是他們用來面對問題的手段。」
先前讀過許多有「酒精成癮」元素的故事,身邊也有類似問題的案例,可以證明這句話是真的,但這似乎也表示了,身為身邊家人、朋友的我們,是可以盡量釋出善意,甚至幫助他們的。
我自己算是那種想要避開負能量的人(相信大家都知道即使是吸菸,也可以被我罵到不行),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樣,完全無法把有限的愛心用在這些人身上。但我想,如果可以好好地釋出善意,或許也能拯救「即將要淪落」的一些人吧。
🖋️
這是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漫畫,推薦給有興趣的讀者,也推薦給家中有國小至高中年齡的讀者們。
展開
2.5
妻子即地獄:無法成為丈夫的我們
讀者評分
4.0
|
2024/08/29
引人省思的婚姻鬼故事
◆ 提要
無論是在網路上,或是現實生活中,我們所看見、聽見的有關離婚的故事,絕大多數都是女性視角。或許是因為男性從小就被教育要堅強、隱忍,甚至不被鼓勵抱怨或表達自己的感受,以迎合社會對男性的期待,使得他們的故事更加難以被聽見。
《妻子即地獄》就是這樣一本專門記錄離婚男性故事的作品。作者稻田豐史透過訪談有離婚經驗的男性,以連載的方式發表這些訪談內容,不僅能使讀者聽見更多有別於自身或身邊親友經歷的故事,同時也能鼓勵正走在相似道路上的男性,使他們不再感到孤單。
◆ 心得
閱讀《妻子即地獄》之前,我以為自己將要讀的是一本充斥著「男性視角抱怨文」的書,會出現許多我難以理解的「對妻子的不理解」;沒想到,此書確實有許多「對妻子的不理解」,卻不是會讓我白眼、憤怒,或讓我產生「這位丈夫!你身而為人,怎麼可以不理解?」想法的感受,反而是也身為某人妻子的我,也真的無法理解那些妻子。
例如其中一篇就寫了,某位前妻不僅大小事都要丈夫出錢,性方面除了索求無度,每次結束還會給評語(?)時常生活一不如意就以言語傷害對方,而且還同時外遇兩個對象,甚至當事者、對象A、對象B及其中一個對象的妻子都在同部門工作,被抓到之後還不分手……等等。
雖然這本書確實也是有男性想法很奇怪的故事,例如一位經驗豐富到作者形容自己記憶體過載的(我想我也讀到過載了),這篇應該是我在這本書中,印象最深刻的一篇。
🖋️
《妻子即地獄》確實達到了讓我聽見男性心聲的功能了,雖然要說它「有趣」似乎有點殘忍,畢竟這些「有趣」都是建築在無數的離婚和人命(小孩)之上,但我真的覺得能夠透過閱讀此書,聽見如此極端的鬼故事,是真的滿有趣的。
畢竟在我身邊聽過的鬼故事中,最誇張的大概是交往多年後結婚,婚後不久直接捲款落跑(真的有失蹤一下)的妻子,丈夫當時再也不相信婚姻(後來還是再婚了),還真沒讀過這麼多有關可憐丈夫的故事。
🖋️
雖然《妻子即地獄》一書記錄的是離婚男性的故事,但我認為我們應該要探討的並不只是書中這些惡妻,或是明顯有問題的渣男,而是社會對男性的期待,使得他們的心聲難以被聽見。我們必須承認,這方面確實滿值得同情與深思的。
就如我來說,如果我在網路上同時看到「抱怨妻子的丈夫」和「抱怨丈夫的妻子」在抱怨同一件事,就如「另一半的性需求」來說好了……很抱歉,我的隱性偏見實在難以平權。
推薦給有興趣的讀者。
一起看鬼故事,一起好好認識惡妻——世界上還存在著許多讓人吃驚的角色!
更多好書/書摘:IG @77READING
展開
4
在愛之中告別:一段愛與失去的旅程
讀者評分
4.0
|
2024/08/17
有關阿茲海默症與安樂死的真實回憶錄
◆ 提要
作者艾美.布魯姆在丈夫布萊恩確診阿茲海默症之前,就從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跡象猜到了一些,但是當醫師說出這項噩耗時,他們還是對此感到震驚,隨之而來的,則是絕望與悲傷。
阿茲海默症不僅奪走布萊恩的記憶,也奪走了兩人的親密感。他們都可以預見,這場並會把布萊恩變得越來越不像他自己,而布萊恩也堅持自己不想要那樣走完自己的一生。即使法律不允許,他也認為自己擁有選擇如何結束自己生命的權力。
最終,意志堅定的布萊恩在情況還允許的時候,通過了層層的審核與考驗,在瑞士進行安樂死,安詳離世。
◆ 心得
《在愛之中告別》是一本屬於艾美及丈夫布魯恩的回憶錄,就像書名「在愛之中告別」所表達的,此書記錄了這對夫婦一起走過的,他們短暫卻珍惜的最後時光。
此書雖然是以類似日記體的方式呈現,但時間線的安排更為巧妙——如果正常的時間順序是A > B > C ,此書是以B >A > C 的排序呈現。也就是說,在書的一開頭,作者先說明了布萊恩將會到瑞士進行(安樂死),而艾美會伴他這段臨終之行,接著時光倒轉至艾美與布萊恩被確診絕症之前,卻有些特殊跡象的那些日子,最後又再將時間切回兩人都在瑞士,準備進入安樂死的畫面。
🖋️
雖然書名看起來很悲傷,從文字來看,作者也沒有任何要隱藏自己情緒的跡象,但這本書的易讀性很高,也沒有過多試圖將讀者拉進某種情緒漩渦的形容,所以我認為這是一本讀來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沉重的悲傷故事。(但我還是有幾度眼光紅紅)
但也因為閱讀時的情緒並沒有我預設的那樣悲傷,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其實是有一度覺得無聊的(確診前的那一段),但隨後又感受到非常真實的揪心感。
原來,對比我之前讀過的失智症相關書籍,我所期待(?)的悲傷是身為患者的感受,而這本書不同,它是由一個深愛著患者,並想讓患者美夢成真(安詳離世)的陪伴者的角度所寫。所以我在閱讀此書時,我最大的感受並不是悲傷,而是孤單。
不過我其實滿想看看布萊恩的自白,因為身為讀者的角度,其實覺得布萊恩滿自私的,似乎有種為了自己好好離開,走後的事情就不關他的事的那種感覺,甚至在走之前,好像也都是艾美在奔波,就連去瑞士的錢都不是他們的!但我寧願覺得他是想讓艾美有事可忙,來轉移艾美的注意力和情緒,這樣就很貼心。
🖋️
雖然我認為此書故事氛圍不會讓讀者感到太悲傷,但我還是有幾度眼眶紅了。並且我也好希望,在我可能需要這項服務的時候,安樂死在台灣已經合法,而且標準別太高啊。
推薦給有興趣的讀者。
展開
4
消失的灰鯨(附「特別收錄:作者致繁體中文版讀者」與「船票造型書籤」)
讀者評分
4.0
|
2024/07/31
適合作為年輕讀者的海洋保育、環保啟蒙書
◆ 提要
因為媽媽必須入院進行療程,男孩里歐不得不從倫敦飛往媽媽的老家——加州——住上一段時間,並由奶奶芙蘭代為照顧。里歐的暫居之處緊鄰海灣,而他住的是媽媽的舊房間,開窗能看見陽光與海,閉眼即能聽見海浪。
雖然里歐與媽媽相隔甚遠,也無法隨時聯絡,里歐還是不時擔憂著媽媽的狀況。他找到了一個媽媽的藏寶盒,裝著媽媽過去的夢想,而他也因此認識了名為「白嘴」的灰鯨。
因為芙蘭及新朋友瑪莉娜的說明,里歐對灰鯨及白嘴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也有更多的心痛及憤慨。但同時,他也不再認為自己對媽媽的狀況無能為力,他必須做些什麼……。
◆ 心得
《消失的灰鯨》是一本以里歐的故事為藍圖,實則帶領讀者認識海洋危機的青少年小說(無注音),因此書中的文字是非常流暢易讀的,非常適合作為青少年對於海洋保育、環保意識的啟蒙讀物。
除了文字容易理解,書中故事的劇情也是快速且直接的,不像針對成年讀者的小說那樣迂迴。如果以成年讀者的角度來看,或許會覺得故事進行得過於順利,順利到有點不可思議;但此書是為兒少年紀所寫,就可以理解作者「說重點」的用心。
🖋️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重新想起了前些日子讀科普書《台灣π:發現太平洋抹香鯨》的心情,因為它們同樣出現了賞鯨船與鯨豚,使我又再次憶起許多年前的搭上賞鯨船的經驗,以及看見海豚在船邊友好的跟著我們時,那種興奮及感動心情。
男孩里歐更讓我想起《緋紅天空之下》一書中的皮諾.萊拉,他們在各自的故事中,都因為與事發現場距離太遙遠,而感到自己的無能為力,但他們最終都靠著信念找到自己能夠努力的方向。
我認為《消失的灰鯨》確實更適合兒少年齡讀者閱讀,但身為成人讀者,而且是也有在關注海洋保育的讀者,我在書中也讀到了一個讓我驚訝的地方——不僅僅是海洋垃圾、漁網等會使海洋生物痛苦的提早結束生命,大型郵輪也可能會讓鯨魚(或許還有其他生物)受傷的。
坦白說,這還真讓我的郵輪旅遊夢碎了。我好想去啊。
🖋️
推薦給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大家可以買給家中有兒少年齡的讀者閱讀喔!
展開
4
小說家 vol.1
讀者評分
4.0
|
2024/07/21
華文作家的創作新平台
◆ 提要
《小說家》是惑星文化為華文小說所創立的新刊物,每期都會收錄不同作家的華文短篇小說。這些短篇小說的作者並非全都是文壇新秀,也不一定是臺灣人,或是都使用華文創作,但他們都與臺灣有著緊密的關係。
這次分享的《小說家 vol.1》共收錄了六位作家所創作的六篇短篇小說,分別為:朱宥勳的「赴會」、陳柏言的「母親的夢」、張亦絢的「秋天沒有的絕症(心靈受到衝擊)」、何玟珒的「一個記錄真實的提案」、木下諄一的「有家歸不得」及王仁劭的「空集合的流星雨」。
《小說家》除了提供華文小說創作者發表的平台與機會,我們也相信這些多元、多變的故事,能夠滿足喜愛小說的讀者。
◆ 心得
我是一個很少閱讀華文文學的讀者,可能因為自己對文字的順暢度、易讀度有一定的要求,若是碰巧讀到刻意咬文嚼字(也可以說是我沒有慧根讀懂)的作品,我就會變得有點不耐煩。但我也不是完全不讀,而是選擇我認為安全的作家,例如龍應台、張愛玲等。(等等!我知道還有很多安全作家,都在書架上待讀了。)
我要說的是,這次決定嘗試閱讀作者大多很陌生的《小說家vol.1》,除了因為它是短篇小說(安全!再難讀,都一下子就結束了)、而且很短(安全!結束得更快)、不只一個作家(安全!總不可能每一篇都不喜歡?),最重要的是,雖然我很少讀華文小說,我還是很想支持這本書的理念——「鼓勵新銳作家發表創作」。
🖋️
《小說家 vol.1》一書中有六位作家、六篇短篇小說。雖然這本是以華文為主的短篇小說集,最合我胃口的卻是木下諄一的「有家歸不得」。
「有家歸不得」是一篇很寫實的故事,描述一位廚師決定來台灣開餐廳,雖然家人沒有明確制止,卻也算是違背了家人期待離開日本。幾年後,新冠疫情蔓延,使得每年都期待團聚的計畫被打斷,甚至造成一些遺憾。我不確定這個故事是否為虛構,但我很喜歡書中對台灣防疫的描寫,還有結局的真實感,非常感人。
何玟珒的「一個記錄真實的提案」也非常寫實。故事描述一位知名作家、她的伴侶,與作家的一位忠實讀者(主角)之間的一段「真相的目擊與打擊」的故事,算是這幾篇故事中,最讓我認為引人省思的一篇。
🖋️
朱宥勳的「赴會」也是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一篇。「赴會」延續作者前作《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的世界觀,描寫在台海戰爭時期,一段與「蘿莉塔」有關的特殊情誼。此篇故事背景算是未來式或平行時空,讀來有種很寫實的科幻感,一段特別的情誼在結局戛然而止,卻又像是延續,讓我不自覺的停下深思。
陳柏言的「母親的夢」是以一場出現於新聞中的大水災作為開頭(我猜測是八八風災)的家族故事。因為開頭很有畫面,又搭配一些台文對話,讓身為台灣人的我一下子就掉進故事(雖然台文我沒有看很懂)。但可能故事的結構比較跳躍,我很快就又跳出故事了XD
王仁劭的「空集合的流星雨」也算科幻故事,雖然故事有提到一些外來的「惡意」,但故事還是帶著一股清新和善良的氛圍,很是有趣。這位作家是這本書中,我唯一讀過他其他作品的作家。那本書是單一作者的短篇小說集《而獨角獸倒立在歧路》,我並不是每篇都喜歡,但他的文字很有自己的風格,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一讀。
最後,張亦絢的「秋天沒有的絕症(心靈受到衝擊)」是在這本書中我唯一不太理解的篇幅,但確實如書友(畫說有一天)所說,作者「總是能在長長的敘述中挾帶一句重擊我心,需要反覆咀嚼的句子」,是自帶隱形驚嘆號的!
🖋️
推薦給對短篇小說有興趣,或是想嘗試短篇小說的讀者。新作家們也可以留意「小說家」這個新平台喔!
展開
5
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或許還有所厭)【全球百萬暢銷書《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作者暖心新作】
讀者評分
5.0
|
2024/07/12
即使自認毫無困境,也能從中得到寶藏的實用好書
\◆ 提要
從嬰兒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人類的生物本能就渴望著與他人產生連結,即便長大後的你認為自己非常獨立,也一定會有需要與人產生連結的時刻。無論是在家中或職場,彼此的溝通方式、身心健康,甚至是童年經驗,都有可能是造成自己或他人痛苦的原因。
《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或許還有所厭)》是一本主要探討親密關係、人際關係的心理勵志書,共分成四大章節「如何去愛」、「如何爭執」、「如何改變」及「如何獲得滿足」,以四個不同面相,加上許多你我都可能從中看見自己的實際案例,找出造成困境的癥結點並加以分析,以及針對該情況的建議及改善方式。
🤝「我們可以嘗試改變,瞭解自己掌握生活的力量其實比你所知道的還要強大。尤其是,我們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想法,以及要它往哪個方向去。即使在脆弱無助的時候,我們依然有能力選擇如何思考、如何組織自己的身體,以及如何與他人建立連結。」
當我們遇到人際關係上的困境時,時常會認為問題出在對方身上,但作者認為,無論問題出在誰身上,我們都有機會藉由「瞭解自己」、「改變自己」的力量去改善現況。
◆ 心得
無論是從事什麼行業,人際關係都不可能與一個人毫無關係。就算是獨居,也需要在職場上與上司、同事或下屬相處;即使是沒有所謂職場關係的全職媽媽我,也需要和先生及孩子長時間相處。
然而,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不同,相處時間越久,產生摩擦的機會就越多,而且只要關係越親密,摩擦就會帶來越多痛苦。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可能因為找不出癥結點而無所適從,我們也可能以為自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事實上卻不一定是如此。
《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一書中有許多的案例,提供讀者用不同視角來觀察自己所遇到問題的機會,除了讓讀者「旁觀者清」之外,更可以藉由作者的分析和建議,讓讀者應用在生活上。
🖋️
雖然《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在整體結構上,似乎與我想像中的「工具書」比較不同,但我認為它確實可以提供讀者一些很棒的建議。
我覺得最實用(但需要練習)的一點是我昨天在限動分享的這段:
「即使有人瞧不起你,你也不必扮演受其迫害的角色。遭人羞辱時,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緩解氣氛,而不是與對方爭吵。例如,面對『你真笨』的這種羞辱,我可以回應『噢,謝謝你讓我知道你覺得我笨。』換言之,我不認同也步反駁對方的說的話,而是讓對方知道我收到了訊息。〔…〕我也認為這麼做的同時,也是在把情緒丟回給對方,因為這能讓我感覺對方的言論是針對他們本身,而未必是針對我。」
作者也解釋了我們容易對他人的困境「提供建議」的原因,並建議我們若選擇「發揮同理心」會更好。書中關於「面對悲傷」的,應該接納、感受悲傷的見解,也讓我想起另一本書《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我非常認同。
🖋️
因為很喜歡這本書,一不小心又打太多了,而且就連書摘都挑著分享。同時希望大家都能去讀這本書,就連我不認為自己有太大問題的人,都能從中得到實用的建議!大大推薦!
同步推薦就算不是父母也很適合一讀的《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更多好書/書摘:IG@77reading
展開
4
荒境列車之旅
讀者評分
4.0
|
2024/07/05
探索未知的奇幻列車之旅
◆ 提要
這條連接中國與俄羅斯的列車路線,會經過一大片雖被稱作「荒境」,卻是生機勃勃、險象環生的未知領域。
荒境之所以骸人,並不只是氣候惡劣、將出現在人類認知以外的神祕生物,或是使人神智不清的「荒境症」,而是對於荒境,人們除了從少量的書本中的模糊描述了解,沒有任何管道能夠得知,他們將在這次旅途中遇見什麼。
多年前,連接中俄的西伯利亞列車在行駛中遭到荒境生物入侵,不僅失去了幾位遊客,留下的人竟全失去記憶,列車更因此停駛。如今,停駛多年的列車將再次行駛,即便知道危險性,仍吸引了懷抱各自目的的遊客搭乘。
這班列車將載著何人前往目的地,他們是否能夠平安抵達呢?
◆ 心得
《荒境列車之旅》是一本故事背景設定在十九世紀的奇幻小說,列車行經的這片「荒境」即為此書奇幻元素的。
雖然此書故事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發生在同一班列車上,作者藉由描寫列車之子、烏鴉二人組及多位乘客,彼此之間的對話互動與相互猜忌,讓讀者彷彿搭上了此班列車,搖搖又晃晃地駛向結局。
如果說「荒境」是本書最重要的奇幻元素,那麼乘客瑪麗亞與她的身分和任務,則是此書最重要的懸疑元素。她的故事揭開了上一次列車遭到荒境生物入侵事故中,鐵路公司試圖隱瞞的「真相」。
🖋️
雖然《荒境列車之旅》沒有「導讀」,也沒有「作者序」,我無從證實此書劇情是否有哪些層面的意義,但我還是擅自從故事接收到一些影射與反思。
先是關於作者安排中國和俄羅斯作為列車所連結的兩地,使我不自覺連想到了兩國在現實世界中同為阿共的本質,以及彼此之間確實存在的、脆弱的友誼。就像是故事中的這片似有似無的荒境,惡意一直都懷抱著自我意識,潛伏著。
另一點則是,人類在面對未知事物時,時常抱著自大、自以為能夠掌控一切的態度,甚至認為自己有其資格而進行暴力與侵略行為。所以在閱讀此書時,我很容易就將「列車」之於「荒境」的關係,比擬成「人類」與「大自然」,當大自然因人類的影響而反撲時,人類才知道自己的渺小,最多只能僥倖逃離,無法戰勝。
🖋️
此書的文字非常易讀,閱讀過程也像是進行一場奇幻之旅一樣。
我非常喜歡作者對張薇薇「列車之子」的設定,還有她和伊琳娜之間的情感,讓我聯想到了之前很喜歡的影集(先不說是哪一部了,伊琳娜的身分必須保密)。
很開心在這次的自費公差之行(?)帶上這本小說,雖然讀得很慢,頭尾之處卻都是在自強號上閱讀的,真的有自己身在故事中的感覺啊!
推薦給喜歡奇幻小說的讀者。
更多好書/書摘:IG @77READING
展開
4
迷宮中的盲眼蚯蚓(首刷限量特色印簽扉頁版)
讀者評分
4.0
|
2024/06/23
以愛情故事包裝的諷刺小說
◆ 提要
女孩查莉卡目睹了母親發現父親外遇後,他們兩人所承受的一切。她與妹妹查日雅也因此遭到波及:查日雅從沒得到過父母的疼愛,遑論失去;查莉卡因此成為照顧家的那個人,一直到兩人長大。
男孩班因為家中無人能夠提供完善的照顧,從小就將餐費與寢具帶在身上,等候某個人、某個家庭的短暫收留。雖然班的童年過得豐富,也因此擁有了許許多多的兄弟姊妹,卻沒有一個真正的家。
三個沒有「根」的生命,將在未來的某些時刻相遇。他們會擁有緊密的關係,卻也因緊密而產生情感上的糾葛,交織並譜成一首激昂而憂鬱的古典樂曲。
◆ 心得
雖然《迷宮中的盲眼蚯蚓》讀來是一本文字華麗、語句間充滿詩意,非常具有文學性的愛情小說,但如果讀者對泰國歷史有些概念,或許會在書中發現許多作者刻意安排在其中的政治隱喻。(注意粗體字)
關於這點,我必須承認我對泰國歷史非常陌生,即便讀到一半往前翻〈譯者序〉,讀了譯者貼心為讀者撰寫的泰國簡史,但可能是我個人對歷史的吸收度不佳,無法單從簡史就從故事中得到故事之外的隱喻。
所以我建議有興趣的讀者,或許可以先讀過一次故事,接著讀序,最後再讀一次故事。如此,或許可以先體會一遍愛情文學,有些了解之後,此書又會成為一本有著政治隱喻的泰國經典文學。
🖋️
若單從愛情文學來看,我已提過其文字之華麗與美,現在想說的是故事的部分。因為我在閱讀前已讀到此書關於三角關係,以致我在閱讀時一直在等所謂的三角關係。雖然三角關係真正出現時已是下半本,但因為力道滿強的,整本讀完並沒有覺得拖戲的感覺。
〈譯者序〉中有提到,泰國讀者認為此書的愛情部分「狗血」,或許是因為平時接觸的愛情劇情不同,我倒覺得很多細節是讓我感到震驚的,不會覺得是常見的劇情。至少沒有人失去記憶?
🖋️
雖然我無法從中體會到有關泰國的政治隱喻,我卻「被隱喻」了台灣的政治:
🥀「只要是人類都很爛……記住我這句話,他們只會選擇要對誰好,但又不敢展現自己最壞的那一面。對,我們沒辦法選擇出身,但你們要知道,我們永遠可以選擇要當什麼樣的人。答應我……不要讓那些爛人欺負你,記好了,除非你想在他們腳下死得像條狗一樣……」
🥀「當時班還不知道一個人得多努力、走得多遠,才能脫離桎梏獲得自由,又有多少人永遠都不再有機會……自由。」
很可惜,我無法體會到政治隱喻的部分(我真的是隻「迷宮中的盲眼蚯蚓」),我相信如果我對泰國歷史有多的理解,或許再多讀幾次〈譯者序〉?但若作為一本愛情文學,體驗作者的文字,我其實也覺得此書很有一讀的價值。
首推給對泰國歷史有概念的讀者,再推給對泰國文學、文學有興趣的讀者。
展開
共
5
頁
下一頁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第 3 頁
第 4 頁
第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