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2
user-img
不完美小姐の閱讀書單

8則書評

8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8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8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巴黎天空下,兒子與我的三千個日子【法國費米娜文學獎得主辻仁成,首本散文在台出版】
讀者評分
5.0
|
2023/10/05
劇透警告

離婚後,作者便成了單親爸爸,面對將內心封閉起來的兒子,身處他鄉,但法語能力卻不夠好的自己,曾經絕望到得了胃潰瘍,體重一下子掉到五十公斤以下。

兒子從來不曾在他面前哭過,直到某天晚上作者來到兒子房間察看睡著的兒子,發覺兒子手上抱著的絨毛娃娃完全溼透,令作者既驚訝又心疼,所以在心裡告訴自己不僅要當一位好父親,同時也要身兼母親的責任。

於是便開啟每日為兒子做便當的生活,從早餐到晚餐精心挑選健康且新鮮的食材,製作兒子愛吃的料理,並發自內心地期盼兒子能早日拾回笑容。

作者為兒子製作的料理不僅僅是他對兒子的愛,也是傳承自母親的對他愛,從小作者便看著母親做菜的背影,一點一滴成長,母親曾告訴他一句話:

❝仁成,如果遇到痛苦的事、悲傷的事、難過的事,就鏘鏘鏘炒幾個菜,然後大口吃下肚。人只要吃飽飯,就會想睡覺。睡醒之後,不愉快就會消失了❞

在準備料理、呼喚兒子趕快來吃飯的日子裡,父子倆一起坐在餐桌上用餐,常常作者會問兒子料理好吃嗎?今天學校有發生什麼事情嗎?關心兒子目前的狀況,但身處在叛逆期的兒子常常會敷衍回答爸爸的問句,或不耐煩的回應,有時會直接不想回答。

看到這邊突然覺得青春期的小孩真的好像,都不太想回應大人的問話😆😆

作者常被兒子的不回應,氣到不行XD

但在作者的努力下,兒子漸漸找回笑容,也會主動跟爸爸聊自己的苦惱和最近發生的趣事跟啟發。

像青春期的容貌焦慮,兒子嫌自己頭髮不夠多,身高不夠高,作者虧兒子說這個煩惱真奢侈,兒子反過來回覆爸爸說:「你已經年過六十了,即使矮一點也沒關係」,爸爸簡直理智線斷裂😂

有時兒子從朋友家回來,會問爸爸「家人」是什麼?

兒子👦🏻:所以家人就是有時候相互束縛,有時候相互扶持嗎?好像有一根繩子把家人綁在一起,時而讓人不自由,時而可以成為救命繩。是不是這樣的關係?

父親🤵🏻‍♂️:家庭就像是空氣,只要存在就好。因為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並沒有固定的形式,也沒有規定非要怎麼樣不可,不需要墨守成規,有LGBT家庭,有像你和爸爸一樣,是世界上最小單位的家庭,也有二十個人左右的大家庭。即使不結婚,或沒有小孩,世界上一定有各式各樣的家庭,建立起家人的關係。

❝羈絆並非一開始就是羈絆。當我們開始兩人生活時,經常發生摩擦,父子關係也曾經瀕臨失和。在這段漫長的歲月中,負面意義的羈絆漸漸和解、成長,變成正面意義的羈絆❞

作者長大的二十年後,從母親那裡得知年輕時自己可以熬過艱辛、沒錢的出道期間,是爸爸偷偷囑咐母親寄錢給他的,而不是母親的私房錢。

如今他也成為了父親,不時也在為兒子的將來煩惱,深怕他之後無法在法國生存、自立,加上他年歲已大,已經無法一直支持、補貼兒子,所以每當與兒子討論未來時,總是給兒子很多的建議,希望兒子可以找到穩定賺錢的工作,以便在法國生存。

作者在成為單親父親的這幾年中,從原本對父親的生疏,漸漸地開始能夠理解當時父親對他的煩惱跟愛,以及付出。

🌸閱讀小結:

作者常在書裡描述兒子臉上的微小表情,開心時嘴角微微的揚起,害羞時拉長人中抿著嘴,露出有點難為情的笑容,以及興奮時的說話語氣,和兒子因為討厭離別,所以向來不會對別人說「再見」,而是「改天見」等種種小細節,從文字中可以看得出父親對孩子的關心與愛。

作者在立下規矩時,也會給予孩子一些空間與彈性,在拒絕說不時,也會特別找時間去跟兒子講解清楚為何不行,在限制與自由之間來回擺盪,並儘量做出平衡。

有時會怕自己太干涉兒子的事,所以總是會問一下,便不再深入去問,或者是在問的時候,如果兒子不想回答也不會強迫他答覆,而是等到兒子想說時,在細細傾聽兒子的苦惱,並提出自己的想法。

裡面我覺得很棒的一點是,作者深知兒子在法國出生、長大,所以從來沒有想過要逼迫兒子跟他回到日本,重現適應新的環境,而是仔細計算還有幾年的時間,在法國養育兒子、陪伴兒子,也把老後的鄉下房子買在法國,以便兒子可以隨時回來看他。

讀的過程中不時可以從他們父子倆的對談、碰撞中,獲得一些對人生的哲理與智慧。

例如:

❶我只是告訴他,即時是沒有共識的討論,持續談論仍然很重要。每個人的思想、主義、原則和意識形態都不相同,不要隨便否定對方的人格。

❷爸爸,你一直沒有抱持任何期待,因為害怕希望落空⋯⋯但是,我覺得期待很重要,即時最後沒有實現,互相期待的關係也很美好。

❸ 因為是朋友,所以才會聊垃圾話。
展開
有毒的男子氣概:從希臘英雄到現代新好男人,歷史如何層層建構「男人」的形象
讀者評分
4.5
|
2023/09/12

從父權社會的脈絡和思想下,我們很容易看見女性遭受到的壓迫和不公平的對待,但與此同時男性也背負著過多的期待和框架。

社會性別的內涵深受文化的影響。社會將某些行為定義為「男性」,反之,某些行為則是「女性」的象徵。

從社會主觀的角度來看勇敢、堅強、理性的特質通常會被視作為男性特質;而溫柔、體貼、情緒化的特質則被認作為女性特質。

❝男子氣概是相對於女性特質而生,其「霸權陽剛」概念,意即社會對於一理想男性的期待,只有極力向這些期待靠攏的男性,才是社會認可的男人;相反地,其他拒絕、無法達到這些期待的男性,就是「不夠格」的男性。擁有霸權陽剛的男性能藉此成為支配者,佔據階級的最上端,成為「男人中的男人」❞

倘若在現實生活中使用娘炮、娘娘腔等詞彙,來形容一位男性,絕大多數的男性通常都會覺得你在貶低他、罵他。娘炮、娘娘腔、陰柔等詞彙對男性來說,等同於是女性化,不夠Man的象徵。

⚡️「穿透」與「被穿透」⚡️

書裡提及歷史上對於性支配與被支配的概念,其支配者即是用男性的生殖器「穿透他人」,而「被穿透」者,就是被支配者。

此一定義也意味著女性永遠不可能成為穿透者,因為女性先天不具備陽具,而男子氣概推崇的就是男性的陽具、支配能力。

在歷史中,戰敗的男性戰俘有些會被戰勝者以性侵的方式被穿透,藉由穿透的行為剝奪對方的男子氣概,讓被穿透的男性變得「女性化」,藉此羞辱對方,強行使對方成為被支配的角色。

這讓我想起過去青少年時期,總會看見男性會彼此間互相嬉戲、惡作劇玩「阿魯巴」並象徵性地以生殖器撞擊柱狀物的遊戲,來調侃、玩弄同儕。

另外,同性戀之常常有用數字1、0的性比喻,常常1會讓人聯想到攻的概念,認為1的人應該比較man,而0是受則會產生比較女性化的聯想。

在古羅馬時期,男孩透過與年長男性發生性關係,來學習如何在未來成為性支配者,但隨著男孩逐漸成為男人,當時的社會產生隱憂害怕越來越多的男人逐漸成為被穿透者,導致男子氣概的崩塌。

此外,書裡提到男性在結婚前,若性方面還是很青澀時,會透過情婦來學習如何在性方面上更加熟練並站上風,成為支配者,在歷史上往往稱呼這些情婦為「山怪女」,怕在性的過程中發生站下風的情況,導致男性尊嚴造成影響。

❝ 在男子氣概的觀念裡,性是男性價值的一環,對中世紀男人來說,倘若不舉是從根本上否定了身為男人的價值,無法擁有婚姻,更無法有子嗣。也就是說,他無法建立自己家父長、成立自己的支配系統,在社會上格格不入❞

🌝 男性的「支配—服從」🌝

❝ 父親不只是一家之長,更是男孩在學習男子氣概的過程中最初的模範。所有男孩在人生中第一個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男人」的典範,就是父親❞

「家父長的概念仍貫穿了以父權體制為主的社會,並且讓一家之長的概念延續至今。而要成為一家之長,先決條件就是要成為一個父親。一位男性即便成年了,還是處於自己父親的管教之下,要到結婚生子、生下屬於自己的孩子,才能成為所謂的一家之長。因此成為一位父親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那是一個男人行使支配權的起點。」

如今,家父長的觀念也還是存在於我們的思想中,不管是男女大部分的人都會很直覺的認為男性是作為一個家的主導人,需要負責養家,做重大決定的人,倘若男性在家顧小孩、負責家務事,就會被認為吃軟飯、沒有能力,女性則相反,視為理所當然。

對男性來說家父長的觀念是十分矛盾的存在,尤其是傳統的父權社會更是,以前的父親對家庭的權利更大,並且支配、掌控著整個家,一方面要求兒子服從,另一面隨著兒子長大成人,又要去要求兒子需要具備男子氣概的能力。

❝ 父權的教導方式,隱藏著不少的恐懼跟陰影,在不少文學作品中,這樣的恐懼轉化成了「超越父親」。父親不只是榜樣,還是要超越的對象。在父子關係中,以支配為核心的男子氣概,造成了父子間競爭又學習的關係,而打敗或成就上超越父親,便奠定自己身為男人尊嚴的必要條件❞

家父長除了父親之外,還可以延伸至書裡提到「學長—學弟」之間的層級關係,也就是支配與被支配關係。

從家父長延伸到學長制,使我清楚的意識到「現今的社會是過去所形塑出來的樣貌」,每個思想跟觀念都有過去的影子跟進程,許多思想都是經由過去不斷累積,就像書封寫的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男人也是!

隨著時間的累積和堆疊,男子氣概對男性的要求越來越趨向於理想化,從古希臘羅馬時期要求男性要勇敢無懼、體態的健美(現代男性期望有六塊肌)再到因為太過於勇猛(血氣方剛),導致犧牲群體利益,所以男性要學會理性跟控制慾望,至中世紀時期的騎士精神,要禮貌、要得體,不可粗俗,12-16世紀間男性負擔起行房的龐大責任(包含性愉悅、傳宗接代),在到14-17世紀要求男性必需要全才,而且要不費力的表現出來,帝國主義時期男性則是要到移民地拓荒,至最後的兩次事件大戰,男性要犧牲自己的生命跟感受,作為男子氣概的象徵,而非是懦夫。

男子氣概是流動且多元的,會隨著社會氛圍而轉變,在父權體制下男性不僅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從書裡可以看見男性所承受的壓力與剝削,也可以看見女性是如何被視作是貶低且卑微的存在。

父權貶低、剝削女性的同時,也在為男性製造壓力跟痛苦,喜歡書中的結尾“只有當兩性都自由後,我們才開心” 

希望未來的社會能多元化看待男女不同的特質,而非是以貶低、指責的方式。
展開
如果無法搭乘時光機
讀者評分
5.0
|
2023/09/07
劇透警告

閱讀這本書時,總能從故事中看見自己或其他人的影子。

<代號暫缺>

南優香透過想像自己是殺手,排解日常生活的焦慮。

例如:主角想像中的殺手形象與設定有助於減肥和省錢,殺手不會吃杯裝薯條、玉米球;殺手的心靈支柱是空虛感,應該對於居住空間的舒適感不會太執著;因為我是孤獨的殺手,所以不會讓我對無法融入其中任何一方感到焦慮。

透過想像自己是別的「角色設定」,讓生活中無法消化的痛苦與焦慮,變得不再那麼的鮮明與難受。

某次南優香在外碰見公司裡十分受歡迎的女同事古川,醉醺醺的做出平時在公司不會做的行為,南優香心想難道她也是活在某種設定角色之中,以符合大家對「女孩們」和「招牌女店員」的期待嗎?

👩🏻讀到這邊,大家是否在心中有為自己設定某個角色或形象呢?

從同事古川的角度看南優香,南優香是一個十分帥氣,且擁有自己世界的人,即使獨來獨往也能抬頭挺胸的活著,不怕別人的目光。

以南優香看來古川是一個在公司很亮眼且受人喜歡的存在,每個人都與她十分親近。

👩🏻很多時候比起自己,我們總能看見屬於別人的亮點以及特別之處,很容易覺得自己微不足道,或者缺點很多,或許在我們眼中看起來是缺點的地方,在別人眼裡卻是一個十分帥氣的存在,又或者是受人歡迎且亮眼的存在。

在<代號暫缺>中,出現一段我喜歡的句子:

❝ 雖然彼此的距離像星星般遙遠,但只要知道彼此在哪裡,這樣就足夠了。如果能夠像這樣偶爾交流一下,那就更理想了❞

在小小的片刻中,彼此互相談心、交流著自己的心聲,才發現原來在彼此的眼中,對方都是閃耀的星星,都有擁有屬於自己的光芒。

<口哨>

初音很驚訝出生才四年的人,竟然已經具備了「每個人都『必須』結婚」的想法。

姪女出生時,初音剛好在門外聽見母親不停地稱讚生產完的琉璃香「了不起」、「很辛苦」的話,突然聽到自己的名字。

「真希望初音看到小孩子後,也開始著急結婚之類的問題。」

初音並沒有為無法實現母親用天真的語氣說出的心願感到抱歉,她告訴自己不要這麼想。

👩🏻社會上有許多幸福跟應該的定義,很常令人感到沈重,例如: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生小孩、什麼時候買車、什麼時候買房子、幾歲應該要存多少錢,這些目標總是在完成一個時,接續著下一個目標,沒有盡頭。

就算很順利的達成人人都覺得應該要有的定義以及幸福,但倘若這些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或選擇的目標,也無法發自內心地感到開心與幸福。

故事裡,琉璃香雖然擁有一個會賺錢的老公,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在社群媒體上所發的文章是外人看了會覺得美好以及富裕的生活日常紀錄,但在琉璃香看來自己的生活,並非大家所想的那麼美好、幸福。

正是因為她擁有了世俗認定的「幸福條件」,所以身旁的人常認為她有什麼好不知足的?是不是因為她太好命了,所以才會生病的?

我認為幸福與不幸福,並非是由外人所判定的,因為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並非都是一樣的,一個人的幸福與不幸福都是很主觀、很個人的感受,不管是誰都無法去評價誰應該是要很幸福的。

❝ 無論是自己,還是琉璃香,或是美姬、母親,還有井上姊,以及信田吉江,都有各自的痛苦和悲傷,也有各自的喜悅和心願❞

照理來說,我們早就知道幸福並非只有一種,難道不是嗎?
展開
流浪的月【電影書衣特典版】本屋大賞TOP1
讀者評分
5.0
|
2023/08/22
劇透警告

「要不要來我家?」

十九歲的男大生對九歲的國小孩童說了這句話。

一樁看似誘拐兒童案,實則卻不是誘拐的故事,延伸出人們自以為是的善和正義。

-
九歲的更紗出生在一個相對自由的家庭,媽媽心血來潮才會煮飯、偶爾吃冰淇淋當晚餐、全家一起看對兒童相對來說暴力的電影、爸爸媽媽時常親吻,這些行為在外人眼中都成為一個「不檢點、奇怪」的家庭,時常遭到周圍的人議論。

即使,不符合社會價值所認定的模樣,但從書裡,我可以感受得到更紗是出生在一個非常幸福、圓滿的家,媽媽從來不會勉強自己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不會有怨言,爸爸即便上班很累,但回到家看見心愛的妻兒,還是會露出開心的笑容。

但隨著更紗的爸爸因病而去世,媽媽因悲傷過度而拋下她,更紗天翻地覆的來到阿姨家,從原本認知的「可以」逐漸轉變為「不可以」,原先喜歡的扁書包,因為大家同學都使用硬書包,而改用硬書包、原先在家可以幫爸爸倒酒,但到了阿姨家,卻因為世俗所認定、所想像的公關小姐形象,而遭到斥責,被認為不檢點。

但最慘的事是被阿姨家的兒子不斷的侵犯、亂摸身體,這造成了更紗的陰影,也成了更紗不想要回阿姨家最主要的原因。

-
十九歲的男大生佐伯文則出生在一個中規中矩的家庭裡,媽媽時常照著育兒手冊在教導孩子,是一個不容許犯錯、失誤的人,也是個扮演著好妻子、好媽媽的形象的人,並背負著周圍人的期待,也因此在家庭的氛圍中以無意識的形態,傳遞給佐伯文一種「千萬別犯錯」的概念,成了佐伯文害怕讓家人失望,並且不斷去隱藏自身缺陷的人,而心中不可公開的秘密,成為了他日後不斷痛苦、受折磨的原因,也因此心中的秘密成了他與別人之間的鴻溝與自卑。

————————————————————————————
更紗與佐伯文的相遇,成了一種心中的慰藉以及同病相憐的感覺。
————————————————————————————

但接下來迎面而來的就是大眾之後所看見的「誘童案」,他們各自都被大眾貼上一個標籤「誘拐犯」、「受害兒童」,每個人都急著為這起事件下判斷、下註解,並且伸張正義,認為佐伯文就是那個罪不可赦的性犯罪者,更紗是遭到玷污的受害孩童。

即便,當事者更紗跳出來說明自己並沒有被佐伯文侵犯,但大家還是不相信,因為大眾已經在腦中認定她患有斯德爾哥爾摩症候群,也就是被害者情結,所以並沒有人會想要把她的話放在心上,每個人都帶著憤怒、輕蔑,高高在上的憐憫,想像事件的發生。

而這份憐憫就像無形的刀,劃開當事者的心,以一種披著正義的惡語去傷害自己根本不了解的犯人。

所謂的「事實」漸漸的遠離「真實」,使得兩人都被社會所拋棄、傷害以及扭曲,也造成他們與社會之間,所產生無可挽回的巨大鴻溝。

並認為他們兩人都有「病」,否則為何在事發之後,他們還會在一起生活呢?

我想更紗和佐伯文會在一起的原因,是在於被社會所不理解與隔閡的關係,那種世界上只剩自己一個人的痛苦是很難去消化的,而唯有當兩個人在一起時,才能感覺得到被理解以及歸屬的心情與情感,因為這份情感是社會以及身旁的人所沒有辦法給予他們的。

所以我能理解作者所寫的兩人並不是親子、不是夫妻、不是戀人,也不太能說是朋友的關係,兩人之間沒有能夠以話語形容的簡單明瞭的關係。
-
看完這本書之後,不僅感嘆作者寫作的功力外,也帶給我許多省思,事情真的是我們肉眼所見的樣子嗎?我們會比當事者還要了解情況嗎?

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只能夠是個旁觀者,我們並不可能參透事情完整的面貌,了解每件事情的發生。

我們只能盡可能去理解事情、狀況,並且去靠近真相。
展開
悲欣交集:人生溫柔安靜的力量 如何將哀傷痛苦化為無窮創造力,獲取難以想像的潛力
讀者評分
5.0
|
2023/08/22

_

你有想過嗎?

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喜歡看具有悲劇色彩的故事嗎?

例如:經典的鐘樓怪人、歌劇魅影、鐵達尼號和著名的悲劇愛情羅密歐與朱麗葉等,為什麼流傳至今依舊還是會有人想看,而且不管看幾次還是會讓很多人感到感動以及共鳴呢?

其實,原因在於裡面有許多悲欣交集的元素和情感,不只是悲傷、黯淡、心碎、失落,還有愛、希望、光明以及人內心最深處的渴慕以及美好。

我想幾乎每個人都不太喜歡看單純的悲劇情節,如果劇情只有悲傷、痛苦、絕望以及無盡頭的黑暗,我想很多人應該看不到十分鐘就想關掉螢幕了吧~拒絕再看下去😤

看到這裡大家是否對悲欣交集有所好奇呢?又或者是對悲欣交集有初步的認識呢?

書中敘述的「悲欣」交集,是一種渴慕、悲痛與深刻傷感的狀態,會敏銳地意識到時間流逝,對世界之美會產生非比尋常、強烈又尖銳的喜悅。

理解悲欣交集的人會敏銳體認到:光明與黑暗、生命與死亡、悲苦與暖甜,永遠都會成對出現。

就像書裡舉例:即使彼此有差異,也不會讓渴望變得有所不同,因為全都是渴望,參加最喜歡的演唱會,聽到最喜歡的歌手親身歌唱;遇見所愛,閃耀的雙眼凝視著彼此;和五歲女兒晚安親親,她看著妳認真地說:「謝謝妳這麼愛我」:都是同一個寶石不同切面而已。

沒錯,到了晚上十一點演唱會會散場,需要到人擠人的停車場開車;有一天女兒會宣告說她討厭你,十一年級的課業也不及格;你的愛情也不會完美,因為沒有完美的愛情。

人生總是一連串的悲喜交集,總有失落、散場、離別的時刻,但同時也有喜愛、開心、相聚的時刻,就像是天氣有溫暖的春夏,也有寒冷的秋冬。

-
書中舉出,在美國有一種主流的社會風氣,就是「正向文化」,即便面對失敗也要假裝不在意,微笑地面對失敗所產生的失落與悲傷的情緒。

其實大家心裡都很害怕自己會成為別人眼中的「輸家」,害怕自己是不是那一個唯一有問題的人。

漸漸地大家開始都不敢把自己內心的悲傷與失落表露出來,而產生出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及自己與自己之間的隔閡。

相對於過去世代,現代人對於宗教信仰保持著懷疑的態度以及不信任的態度,現代人更是以數據、分析、理性以及競爭為主,失去過往世代人們對於宗教信仰所帶來的依靠與支持,現代人比起以前世代的人,更容易感到寂寞與孤獨。

分離、渴慕、重聚,乃是許多宗教信仰底下那顆跳動的心,因此我們會想追求伊甸園、錫安山、麥加聖地,也會想要達到摯愛的境界。

我們的內心多多少少會有些失落、缺口,從我們出生時直至長大,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斷地經歷離別之苦、與最親密的家人劃清界限、失去一些自認為很寶貴、很重要的東西。

宗教或許是我們每個人內心對於美好事物的想像以及渴求,我們期許能活在一個完整、美好的世界,渴求著內心能獲得更多的圓滿與富足。

漸漸地我了解到,以前我所看過的一些書籍以及聽別人分享的“愛情成為現代人的一種信仰”的說法,因為愛情是宗教取而代之,是人們對於美好的嚮往與渴求的寄託,渴望能與除了自己以外的人融為一體,不再孤獨;渴望能擁有一個更大的愛包圍自己;渴望內心能因某個人而獲得圓滿。

-
最後,我想在這裡分享書裡,我從來沒有想到的觀點。

你知道人老了為什麼會開始變得有智慧以及慈祥嗎?

原因在於悲欣交集所產生的複雜感受,

老年人的智慧並非來自歲月或是年歲的經歷,而是源自對生命短暫無常的強烈意識。老年人是因為深切感受到自己時日無多,體會到「即使我知道人生短暫無常」的這份無奈和沈重,才讓他們擁有這麼多美好的特質。

智慧不只來自人生經歷,更重要的來源是對「生命的脆弱」的強烈意識。

_
你也想要體會看看悲欣交集的感受嗎?

或許你可以聆聽屬性憂傷、悲欣交集風格的小調音樂🎵

你會發現每一首歌的背後都充滿著愛,以及每一個創作者在創作時,所想要找到的光,在黑暗中閃爍的光。

作者在書裡提供自己的網站 會分享屬性憂傷、悲欣交集風格的詩文和藝術品以及歌單哦~
展開
情緒留白:為自己和別人保留空間,讓每次相遇都是成長的開始
讀者評分
5.0
|
2023/07/06
劇透警告

_

❝比起急切的給出建議與想法,並拯救受傷的人。陪伴以及細細聆聽,不帶任何偏見和想法,尊重對方,讓對方說出自己的聲音,更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療癒」與「改變」。❞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才開始對「傾聽」有了一些概念,在閱讀文章時,我總是回想著文章裡所提到的「傾聽」,想一想覺得「傾聽」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呀!

比起把別人放在前面,我們更習慣把自己放在第一順位,比起聽別人說話,我們更喜歡向別人表達、表現自己的想法和獨特之處。
_

以下是書裡提到的傾聽以及我個人的心得 🙈

❶我了解到,在害怕不被認同的情況下,就不可能真實地傾聽。我開始理解,自己越樂於了解他人的獨特性,就越能感到輕鬆、減少恐懼,而這也讓他們有機會了解並接納我。雖然要花很多年的時間才能把這一切拼湊起來,但當時我確實有個明確的覺察:我越是深度聆聽,就越不感到害怕。

👧🏻以我來說,我是個很害怕被忽視,很容易覺得自己很渺小的人,心裡總是想與別人分享、表達自己的想法,卻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無法仔細聆聽別人真正想說的話。

以前,我曾聽過聆聽的重要性,所以曾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聆聽別人說話。結果不知不覺,常常變成是一邊聽別人說話,一邊點頭,心裡想的卻是想分享自己的想法,但礙於對方一直說,自己也無法插進去說話的局面。

我想「傾聽」或許是對對方的分享或對方,抱持著一種好奇心的表現,每當仔細聽對方說完後,還會想再問他然後呢?你怎麼想?

❷與此同時,我也注意到有不同程度的傾聽。與「同意」有關:我同意他們所說的嗎?我同意他們對我的看法嗎?我同意他們的意見、信仰或觀點嗎?

這些問題幫助我理解到,不同意他人的意見時,我就會停止傾聽,以此抗議他們的想法和投射。

我不再去評判他人觀點,而是開始了解他們內在未處理的痛苦如何塑造他們的體驗。

他人的意見與他們對我的看法更無關,更去關注他們內心所蘊藏的情感衝突。

👧🏻閱讀第二種深度傾聽時,我覺得這項傾聽的能力滿有難度的,當中可能還需要有對自己和他人一定程度的認知與覺察,此外也是需要長時間練習才能培養出的一項技能。

比如,有時對方的觀點或反應,有可能觸及到我們受傷的地方,對方卻不自知,我們很有可能為了保護自己,而撐起屬於自己的堡壘,開始攻擊對方,也想讓對方嚐嚐自己受傷的感覺。

就像作者的父母常在他們心煩意亂、爭吵時,說出讓人覺得刻薄、片面、與現實不符的話,造成傷害的始作俑者並非是他們的天性,而是那些剝奪他們能力的惡習和模式。

倘若未來碰到情緒激動、說話用詞都很偏激、片面的人,可以告訴自己,他們口中的話並「不是你」,而是他們內在的課題以及未處理的傷痛,你只是他們的投射。

❝學習如何在不需要採納或批評他人觀點的情況下傾聽,幫我擺脫了在他人身上可能感受到的情感複雜性❞

❸第三種傾聽「鼓勵」是一種「動態傾聽」的形式。它是動態的,你不只是從被動、順從的角度聽到其他人希望分享的想法;相反地,你在他們正在經歷的旅程中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

發揮鼓勵這項特質的時候,不是試圖改變任何人的想法,也沒有非要他們轉向支持你的觀點,對自己的信念也不會因為聆聽他人的生活體驗而減少。

❝傾聽的行為不會讓你成為他人敘述的一部分❞

「鼓勵」的特質允許你在不需要找到共同點的狀態下,仍可誠摯地支持他人,同時不必盲目同意他人觀點。

👧🏻第三種傾聽「鼓勵」,是我覺得非常療癒的一種傾聽方式,書裡所說的鼓勵並非是強加於人的正面觀點,或急於想拯救別人,而附加在別人身上的建言。

「鼓勵」是為對方「保留空間」,尊重與支持的態度陪伴對方,尊重對方有被聽見的權利,相信對方有屬於自己的生命歷程,相信對方會為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而不擅自干涉、批評,附加自己的生命經驗給對方。

❝以「肯定」取代「拯救」的衝動,能夠幫助他人記得自己的經驗不是偶然或錯誤。每個人處理事情的方式都是其來有自,絕對不是他們做錯事的後果❞

✨小小補充,書裡說的傾聽並不表示要你「贊同」對方的觀點,只是意味著你是藉由「認可」他們所擁有的經驗來支持他們的成長。

此外,書裡提出「安撫」與「肯定」的不同。

「安撫」是無意識、盲目地同意他人的信念、觀點、看法,你可能會反射性地點頭贊同:「我同意你的看法」「沒錯,完全同意。」「當然」。

至於「肯定」對方的經歷,你會說的話語則是:「謝謝你的分享,你有權讓大家聽見你的心聲。」
展開
夜鶯
讀者評分
5.0
|
2022/05/06

📖故事是在二戰時期,德國納粹侵佔了法國後,法國的國家局勢呈現劇烈變化,身處於危機重重以及傷亡中,兩姊妹在第一時間所做的反應各有不同。

姊姊薇安一心一意的祈禱著戰爭能夠趕快結束,讓丈夫可以從國家的徵召中再次回到家中,恢復過往家庭和樂以及生活上的平靜。

妹妹伊莎貝爾則無時無刻的在關注著法國的局勢,用她滿腔熱情和莽撞去追尋她人生的意義,就如同她心中所崇拜的一個英國護士艾迪絲·卡維爾一樣在大戰中成為一個有貢獻的女英雄。
-
在二戰前,兩姊妹出生在一個支離破碎的家,爸爸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回來後一切都變了,變成另一個人,變得暴躁、刻薄、酗酒,隨著家中唯一僅剩的支柱媽媽過世後,爸爸便立刻遺棄了她們兩姊妹。

對於「愛」兩姊妹心中既匱乏又渴求,妹妹伊莎貝爾總是在反抗,有人拋下她,她就跟上去,就如同爸爸多次把她送去寄宿學校,但她還是都會一次次的回到家中,渴求爸爸給她愛。

姊姊則早已封閉自己對於爸爸的情感,不再去期望自己能從爸爸身上得到愛,轉而投奔到別的男生(安托萬)的懷抱,對她來說是安托曼解救了她,幫助她脫離喪母之痛、爸爸的遺棄、妹妹的哭喊、無人可排解的孤單,她十六歲懷孕,十七歲結婚,十分的依賴著丈夫的陪伴。
-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來臨,納粹佔領了法國,姊姊薇安失去了她的依靠(丈夫)並且還要去面對納粹的侵犯,在自己還是個母親還有女兒需要被保護的情況下,薇安不得不學會堅強以及勇敢,去保護周遭的人不被納粹侵犯、殘殺。

妹妹伊莎貝爾在這場德軍的侵佔中,與一開始姊姊的自保行為不同,她總是急著跳出來參與這場戰爭,並積極的做出行動,希望自己能夠派得上用場,即便這會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又或者是殘酷的拷問,也在所不惜。

這分強烈的渴望,不禁讓人十分的納悶,這是否與早期失去爸爸、媽媽、姊姊以及不斷被送去各個不同的寄宿學校有關?她總是很努力的去證明自己的價值以及自己的存在,才能夠被看見。
-
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看見戰爭的醜陋、殘酷,但同時我們也能夠看見愛、勇敢、堅強、希望。

這場戰爭中,讓兩姊妹的爸爸漸漸的去省思、了解到,原來這一生當中,最令他感到懊惱、後悔的事是沒有對自己的女兒盡到父親的責任,他很抱歉,因為心中的傷非但沒有拉近他與妻女的距離,反而讓彼此更加疏離,他後悔自己抗拒她們,後悔自己一直以來把她們丟給別人照顧,從沒有想要修護父女間的情感,最後他想告訴女兒的是,對他來說她們是上天的贈禮,他始終愛著她們。
-
戰爭中看見德國軍人的道德矛盾以及心中的感嘆

「我受訓成為軍人,為我的國家而戰,讓家人引以為傲,那是光榮的抉擇。但等我們返家,大家怎麼看我們?怎麼看我?」

但也不乏看見法國警察在德國的統治下的屈服以及痲痹,漸漸的成為對生命視若無睹、粗暴、殘忍的人,就像大多數的德國軍人、黨衛軍、蓋世太保一樣蹂躪、輕蔑他人的生命。
-
看到書的最後,我深深地感受到戰爭使人的身心靈殘破不堪,也讓人們更加珍惜在戰爭時的相處以及對於愛的表達,因為在戰爭的當下,有可能下一秒就再也沒有機會再相見了。
-
小說說到因為戰爭,所以失去的東西有太多、太多了⋯,所以比起「恨」,「愛」更加使得人們有勇氣活下去;比起懷疑、絕望,人們更希望的是去相信。

❝ 如果在我漫長的一生中曾學到什麼,那就是:愛,讓我們明白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但戰爭,讓我們看到自己真正的模樣。現在的年輕人想知道每個人的每件事。他們以為談談說說,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我們那個世代比較沈默。我們了解遺忘是多麼重要,重新出發有多美好。❞
展開
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心病(二版)
讀者評分
5.0
|
2022/05/04
「會老是自然,但憂鬱不該是應然。老年憂鬱因症狀近似老化、失智,而常被忽視或誤解,讓我們開始認識它、發現它,幫助身邊的長者穿越情緒黑潮,這不只是為了他們,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書中的作者是一位專門為老人看病的精神科醫生,在二十三年看診經驗中,他深刻的體悟到社會對於老年憂鬱症 的疏忽是多麼的普遍而不被重視。

像我們常常都會很主觀的認為,自家的長輩老人擁有食慾不振、睡眠斷斷續續、不想出門、覺得身體這邊疼那邊痛的現象是「上了年紀都會這樣吧,這也沒辦法⋯」等比較缺乏了解和認知的想法,進而忽視掉這有可能是老年憂鬱症的現象。

年紀大了確實在吃東西上會有所減少,但不至於會到食慾不振的問題。
此外,就算「變得比平常更沒有精神」「消極懶散」等狀況,都不應該很理所當然的將其視為自然老化的現象。

🌟老年患者經常會抱怨自己有「腰痛」「胸悶」或「無法呼吸」等各種症狀,去醫院檢查卻找不出任何的異常,因此被診斷為「疑病症」。
這並不是說老人家無病呻吟,故意到醫院檢查,而有可能是「假性憂鬱」所產生身體上的不適感,精神上卻未必會出現太多的抑鬱、焦慮、沮喪等精神上的病徵。

老年憂鬱除了以身體症狀所表現的假性憂鬱 ,也經常出現假性失智的狀態,而容易被誤認為失智症。

🌟有許多家屬以為長輩是得了失智症,所以將長輩帶來醫院診斷後,發現其實是憂鬱症,這種情形壓倒性地居多⋯⋯。

作者在書裡提供怎麼去判斷阿茲海默症這類的失智和老年憂鬱症這兩者之間的不同。
同樣是健忘,但差別在於「病識感」,真正的失智症患者是缺乏病識感的,也就是說他們對於自己的健忘是不會有感覺的。

🌟誤把老年憂鬱一直當成失智症,憂鬱的症狀可能會逐漸惡化、進而更難治療。(儘早治療,並給予適當的藥物、諮商,老年憂鬱症相對於青少年憂鬱症,更能夠有效的獲得治癒的機會)

若老年憂鬱症不被正視慢慢的也會變成失智症老人,此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失智症患者也很容易得到憂鬱症。

藉由這本書,讓我理解到原來憂鬱症對於老年人來說是如此的靠近。隨著年歲的增長,老年人的體力就會慢慢的不如以往(身體機能衰退),大腦的額葉也會開始出現萎縮的情形,面對子女的獨立、人際關係上的分離、地位角色的轉變(失去工作、失去頭銜)到伴侶離去的打擊⋯等各方面的失去,對於老年人來說這些都是十分沈重的負擔跟失落。

面對這些不斷的失去以及心中的失落感,老年人有可能會產生出「失去自愛的能力」,認為自己已經沒有用了、成為家人的負擔等各種負面的想法和罪惡感。

🌟如果強行壓抑悲傷的情形,不去正視它,又沒有完成讓情感充分宣洩的過程,之後會發展成憂鬱症。

我們不要立刻的去否定老人家的想法和感受,而是應該試著以他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為他想想,為什麼他會有這些想法呢?是不是因為怎麼了,所以導致他有這樣的感受和情緒,並慢慢的去引導他往好的地方去想事情,不再是用所謂的二分法(非黑即白)的觀念來看待事情。EX:腳好痛,可能再也沒辦法走路了,轉換為只要拄著拐杖就能好好走路,要是還有顧慮,也可以坐輪椅出門。

每件事並不是只有黑與白這兩種極端的選擇,之間還存在著很大的灰色地帶。(沒有所謂的極好極壞)

本書很推薦給予家中有老人長輩的人閱讀以及對於老年有興趣去發掘的人吸收,書中知識包含有老年憂鬱症、失智、老年身心狀況、預防老年憂鬱、譫妄等詳細知識,推薦給大家。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