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5
user-img
RuRuSu

79則書評

79本書評分

2位追蹤者

36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79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奇岩館殺人案
讀者評分
5.0
|
2025/05/03
這部推理小說很特別耶!大多數的推理小說目地都是要找出真兇,而這部不一樣,是要找出“偵探“!兇手打從一開始就出現在讀者的面前,而男主角在這場推理劇裡僅僅是個配角,那誰才是那個要解開真相的”偵探”呢?
  男主角是一個打工人士,因為要找尋失蹤的前打工夥伴,所以不斷在找他之前所說的類似打工機會,終於有天他找到了並且也面試通過了,就這樣他按照公司要求前往了加勒比海的某個孤島上,在船上除了被下達要以「旅行者佐藤」的身份行動外,還要額外遵守公司的三項要求:「不要隨意向人搭話、不要和人說自己是來打工的、不論發生什麼事都要繼續扮演角色。」,這份打工真的很不對勁,但他後悔也來不及了,因為他已經在船上了,別無選擇之下只能乖乖配合,到島上的宅邸待個三天才能領取高額報酬。
  佐藤喜歡看柯南,但我比較喜歡看金田一,所以當看到孤島的場景時,其實就可以預見後面的故事發展,一定會被困在孤島上、所有的通訊一定會被破壞,然後一定是走連續殺人的劇情,果不其然,完全都出現了,該說我被自己爆雷了嗎?還是這就是推理小說某種公式呢?
  佐藤喜歡推理小說,但不曾在任何場合中推理過,最後為了要活命不得不開始找真相,我真的不知道該誇他太勇敢還是太無知,總要在緊要關頭不斷的踩人家底線、逼問別人,好幾次都覺得他人頭都快落地了,還好托某些喜劇演員的關係沒有順利成功,不然就沒有後面的真相了。
  然後和以往讀推理小說最大不同點的是我們可以看到兇手犯案的經過,從如何下刀到怎麼呈屍體的過程都會讀到,讀完才驚覺,原來我們以往僅僅一頁就帶過的屍體場面竟然超費功夫的,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特意的,還是角色方面自然呈現的感覺,兇手們真的太搞笑了,很多場面都讓我跟著不自覺笑了出來(明明就是恐怖路線),搬個屍體又累又狼狽的樣子,或是還要無線電替兇手加油打氣的畫面都很搞笑,這年頭要當兇手還真不容易,不只需要有下刀的勇氣還需要有過人的體力以及說謊不打草稿的本事。
  其實大概讀沒多久,就可以猜到最一開始的那具屍體是誰了……因為我們有上帝視角的關係,所以可以看得很清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公司、做這樣的事情,毫無背景的人命竟然淪落到如此下場,有錢人真的很誇張,殺人和推理淪為娛樂他們的工具,這有點挑戰了讀者的道德觀,因為在這部小說裡殺一個人是不需要任何動機的,純屬娛樂效果。
  另外,我想說讀完這部小說後,我非常討厭“~”這個符號,如果只是偶爾出現就算了,小說中有一個角色,每句話都有“~“,不能好好說話、好好斷乾淨嗎?一定要”~“這樣拖長音嗎?每每緊張的感覺總會因為這個被打斷耶!
  整體來說,這是一部很有娛樂效果的推理小說,節奏很快也看得很過癮,從第一個字開讀就順利讀完了,扣除掉老套的推理元素,這是一部好看的推理小說!
家弒對決【盯好你的鄰居!《家弒服務》系列驚奇逆轉】
讀者評分
5.0
|
2025/04/27
這次試讀的開頭一樣還是有人死了?誰死了呢?不曉得,然後有一個疑似是米莉的人,在屋內躲躲藏藏,只能說她的運氣真的不太好,每次這種驚悚場面都少不了她的戲份,人或許不一定她殺的,但總會掛上大大的嫌疑,作者真得很會利用懸疑詭異的感覺,一開始就把讀者的好奇心拉到最高,到底是誰死了呢?我就這樣帶著超高度的好奇心,開始閱讀試讀內容……
  一眨眼就過了十年,米莉和恩佐結婚了,並且有兩個可愛的小孩,他們後來買了房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才怪!怎麼可能~她是誰?是米莉耶~怎麼可能可以平靜過日子,這位容易吸引到各式各樣怪異人士的女主角,不負眾望的在本集繼續遇到奇怪的人,買了房子搬到新家後,就先遇到奇怪的鄰居而且還一次遇到兩戶,很熱情的舒瑟特以及很冷淡的珍妮絲,非常極端的對比,以為只有冷熱的分別嗎?不,行為也都很怪異!
  好比舒瑟特和她的先生沒有小孩,但兩個並不像夫妻,彼此互動感覺有點生硬,然後另一位珍妮絲則是會替她的小孩上牽繩?對,是小孩不是小狗唷!她很怕孩子被拐走,甚至怕孩子下一秒就消失(除非會變魔術,不然我真的覺得不可能。),總之兩位鄰居的怪,從試讀的篇幅就讀到了,但真的是我們看到的這樣嗎?
  我覺得作者很會騙讀者,因為從第一集~第二集中,我就很常被騙,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實,但其實不一定是這樣,有時候我覺得她瘋了,但有病的其實是他,或者先入為主的以為他就是男主人,那這次這兩位怪異的鄰居真的會像表面上看到的這樣嗎?我打上大大的問號,我覺得又會被作者騙,但無妨~因為這樣反轉的效果才會讓我每次讀完都驚訝不已,然後,米莉到底有沒有要發威?第三集了,我真得沒有感受她很可怕的力量,每次都期待她可以大顯身手時,卻每次都落空,所以這次可以不要再讓我失望了好嗎~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出版社真的好用心,替讀者們準備了好宅指引,最近有想買房子的人絕對值得參考一下,希望大家不要成為下一個米莉,不過,一般人真的可能會像她那麼倒楣嗎?
前男友食譜埋葬委員會【親筆簽名版/附贈.戀の滋味卡】
讀者評分
5.0
|
2025/04/23
女主角是一位叫結城桃子的女生,談了一場四年的戀愛本來以為可以順利結婚,但卻在賓館和男友分手了,因為失戀太難過所以想到居酒屋喝醉忘掉一切,但醒來卻發現自己跑到了一間叫「雨宿」的咖啡店,並且意外地向花美男店長和身穿僧服的光頭男透露了自己戀愛到失戀的經過。
  讀完試讀確實會感覺到是一份蠻沉重的愛耶~不論是對桃子本身或是對恭平(桃子的前男友)來說都是,因為只要有一方過度示好,另一方如果是有點良心的人就會像恭平這樣感到很有負擔,換做是渣男的說可能就不會有感到不安的狀況,還可能會變本加厲索討其他的,但因為恭平優柔寡斷的個性,所以他無法開口和桃子說清楚,只能逃避來拖延時間,最終仍然是由桃子提出質問,恭平才老實承認。
  對桃子來說,這也是一場相對辛苦的戀愛,因為感覺都是她在付出,明明已經有感覺到恭平的不對勁,卻還是一直催眠自己,不然換做正常的情侶應該一起過的節日怎麼都剛好忘記了呢?就算紀念日忘了,但連過年也忘記真的太誇張了吧~大家都在倒數時,男友卻不知道要跨年,這怎麼可能嘛~這場不對等的戀愛早就悄悄變調了,桃子早有察覺,但不願面對現實,最終還是迎來分手的結局。
  所以在桃子吃到了花美男店長所做的咖哩飯時,明明因為失誤了不好吃,卻客套的說很好吃時,她才驚覺之前戀愛過程中恭平的表現會不會也都是假的,她煮給恭平吃的咖哩飯,他真心覺得好吃嗎?快樂是發自內心的嗎?喜歡是真心喜歡嗎?還是一切都是客套說說?一旦發現對方有假裝的成份,就很難判斷真心,所以他請花美男和光頭男嚐看看恭平說好吃的咖哩飯,想籍此確認恭平是真心說好吃的嗎?
  桃子透過花美男和光頭男對咖哩飯的評價,來驗證恭平是否真心覺得好吃、和她在一起的那些點點滴滴是否也是真心的而不是假裝的,覺得蠻不可思議的,因為即使分手了她還是可以直接問恭平,但卻選擇不去問,或許也是怕自己問了又受到傷害,因為從分手後的狀態來判斷,桃子真的很喜歡恭平所以超級難過,而恭平卻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所以其實這樣的戀愛狀態是不健康,遲早還是會分手呀……
  桃子因為失戀陰錯陽差認識了花美男和光頭男,也因為訴說了自己的故事,渲洩了難過的心情,桃子本來想請光頭男超渡她,結果被光頭男給拒絕了,因為他不是南無阿彌陀佛教派的,我看到這段真的快笑死了,到底哪裡覺得自己需要被超渡啦~然後怎麼會覺得超渡後就可以沒事了?不可能啦~失戀是需要時間修復的,還好花美男有提出好的點子,所以她才有辦法給前男友好看!
  常聽人家說,失戀後要過得比失戀前還要好才行,這樣才能給前任帶來殺傷力,或許還會讓前任產生一丁點後悔的感覺,花美男就是希望桃子可以讓前男友感到後悔,所以成立了一個“前男友食譜埋葬委員會”,由桃子的“前男友喜歡的奶油雞肉咖哩飯”開始販售,也另外募集其他人的失戀故事&與前任回憶有關的食譜,順帶一提,桃子是會長,光頭男則是埋葬負責人,看到這樣的分配……蠻合理的?和尚的專業(埋葬)是時候拿出來使用了。
  雖然這本小說感覺是有點心酸的失戀合集,但看到簡介還是會笑了出來,到底為什麼是“共感力爆棚情傷女、國寶級美男、高智商肌肉和尚”這樣的組合啦~花美男確實感覺很帥,但肌肉和尚是怎麼回事?試讀的篇幅中除了提及修行外並未提到相關的肌肉訓練故事,還是後續會有力量爆發的時候?感覺覺得這會是一本笑中帶淚的小說,後續又會有什麼樣不同的故事呢?很期待呢~對了!我這個期待可是真心的喔~

PS.花美男店長叫雨宮伊織,光頭和尚叫黑田穗積,因為有具體的外貌特徵,故打心得時,直接用外在的樣貌表示,並沒有任何貶低之意喔!
展開
謎題盒
讀者評分
4.0
|
2025/04/13
沒想到這部解謎的小說,還有第二集,這次故事場景拉到了日本,故事一開頭,男主角麥可‧布林克見到了一名日本的女性__櫻,她奉日本天皇的命帶來邀請函,要請麥可前往日本解開一個神秘機關盒子的謎,本來他有選擇要不要去的權利,卻迫於無奈,他勢必要先解開這個謎才能找到他想找的答案。
  故事中仍然有許多的謎題串場,出版社在這部份很用心,會將它以圖片的方式呈現,但可能我沒那麼聰明,所以我真的一個都解不了、看不懂,所以我完全是靠著麥可的頭腦推進劇情的,不然如果真的要解開謎題才能往下讀的話,我根本沒辦法看完第一章呀…
  關於這次要解謎的機關盒子__龍盒,這個可怕的東西!除了要想辦法解謎打開之外,還要保護好自己,不然隨時會有各式各樣的殺人工具出現,我在讀麥可解龍盒這段落時,真的超級緊張,明明不是我在解謎,我也不會受傷,讀著讀著就跟著身歷其境,一直覺得自己的小指好像要斷掉了,凡事有刀有箭都覺得頭皮發麻,不過好險麥可大部分都有避開,雖然還是有受傷但不嚴重,不然就沒有人繼續解謎了。
  這集經過一系列的追逐劇情後,故事迎來了反轉,還記得上一集的反派最後肉體死了,但他化為另一種形體滲入大家的生活之中,所以某方面來說他並沒有死,而且無所不在,這真的只能搬到鄉下後,關掉手機才能擺脫它了。
  我沒有想爆雷,所以沒有分享的太清楚明白,有興趣的一定要去找書來讀,讀完應該會很感,網路很方便,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令人擔憂的問題,我知道現在已經邁向人工智慧的世代了,但我還是喜歡有溫度的人類。
  最後,這部奇幻小說最後的結局竟然是個暖收,這讓我有點出乎意料,結局以知足常樂收尾,很符合因為解謎老是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的麥可,擁有不同的天賦就該好好使用,雖然無法完全像正常人,但能活著就足夠了吧?我很喜歡最後的這句話:「我們這輩子,要學會的,是對我們,對自己滿意,我們夠好了。」讀者們應該都要學習。
  不過,反派到底有沒有處理掉了,作者沒寫出來,感覺留了伏筆,那會不會有第三集呢?
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全新譯本★重松清解說★本屋大賞TOP2木皿泉經典作品【限量作者燙印簽名】
讀者評分
5.0
|
2025/03/31
試讀的開頭從一間公司內部的聽說開始,不知從哪裡開始出現的消息,說岩井先生被結婚詐騙,身為他的女朋友__徹子卻一無所知,好似局外人一樣,明明她應該最先知道才對呀!不難想像徹子的怒氣該有多大,但打了電話卻又找不到人可以質問,在這個階段徹子已積累了許多怒氣,而這股怒氣也延燒到岩井出現。
  但是岩井出現後,並未澆熄徹子的怒氣,反而因為了一句:「哎唷,用四百八十萬買一條人命,算是很便宜了啦。」徹底讓徹子爆炸了,這句看似輕浮實則很有重量的一句話,徹子火大是因為岩井看起來像是隨隨便便將四百八十萬拿給一個小學生,還天真樂觀的認為和對方約定好長大再還錢…諸多思慮不周的行為,但岩井拿錢借小學生的行為真的不好嗎?
  假設今天經濟上許可,有人像試讀裡的小學生,為了錢想不開,你會不會借錢協助她呢?我想多半都是會的吧?但如果今天你有能力卻不借,當她真得往下跳時,應該會懊悔很久,之所以說很有重量,則是因為若沒能解救到她的生命時,罪惡感會襲上心頭,壓得你無法喘氣。
  岩井給了這個面臨困難的小學生三張魔法卡片,是希望小學生遇到困難時,可以拿出卡片對付困難的事,但他萬萬沒想到小學生會拿出最強魔法卡片,請岩井變出四百八十萬元來填補她所犯的錯誤,這時候魔法卡片如果失效的話,可能又會讓小學生的心靈留下了陰影(就像長大後,我們常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所以他硬著頭皮也要幫她實現願望…
  雖然是小說裡的情節,卻真的很荒唐,因種種行為惹怒徹子的是岩井,最終澆熄徹子怒火的還是岩井,但不是透過他本人的言語,而是來自小學生。小學生的出現平反了岩井看起來不太能託付終身的形象,她拿著錢要還給岩井,徹子才從小學生口中得到三張魔法卡片的事情。
  三種魔法卡片,好像益智節目出現的求救方式,從百分百可以得到幫助到機率只剩三分之一的方法,岩井給了小學生魔法卡片,希望她不要覺得世界好像真的很黑暗,這是比金錢相對更好的幫助,人在對世界感到失望之際,往往是很黑暗的,這三張魔法卡片可謂是照亮了小學生的世界。
  試讀的最後使用了八木重吉的詩歌做結尾,小學生找到所謂“真正美好的事物”,眾人尋尋覓覓不斷尋找,原來一切美好就近在咫尺,這份試讀沒有咖哩、沒有麵包,只有純粹的美好。
手心裡的季節:海外版權已售27國,備受國際矚目的韓國新銳作家!【首刷限定 作者印刷簽名扉頁】
讀者評分
4.0
|
2025/03/02
讀完試讀讓回想起學生時期捏陶土的經驗,大家都配發到一樣的陶土但在經過不同的按壓揉捏後,總會塑造成不同的形狀,雖然同樣都是杯子卻還是會有微小的不同,當時未曾多想,但現在看來和作者的想法不謀而合呀!用什麼力道去雕塑,用什麼器具去修補,或是失敗了仍然可以整塊重新再來過,人生真得和捏陶一樣,全憑一己之力去塑形,你想要未來怎麼走也是按照自己所想的去安排,不知道各位是不是有好好的在捏陶呢?
  故事的主人翁__正珉,本來是一位節目企劃,因為某檔節目未能完美處理好和來賓之間的約定而感到自責不已,難過之餘便將自己化為無感的工作機器,但壓力大到無力做事時,她終於正視了自己的心生病的事實,憤而離職後找回自己的故事。
  這是現在很多人在職場上容易遇到的問題,尤其是想將事件做到100%完美的人,但真得很難,如果是小小職員通常還是需要聽上級主管的指示去執行,即使心裡在多的不愉快,仍舊只能默默往心裡吞,但要知道無法做好並非自己的緣故,一再的將過錯往自己身上攔時,最終會和正珉一樣內心崩塌,而且沒有人可以負得起這項責任,只剩自己面對自己。
  近幾年蠻多的書籍總是跟我們說不要過度追求完美,可見現代人真的將自己逼太緊了,不是說完美不好,而是要懂得適度拿捏,有時候標準可以拉高,有時可以及格就好,全看自己所想而定,故事中的正珉透過捏陶逐漸找回遺失的力量,進而拉回那個迷失的自己,如果你現在也迷路了,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件讓你重拾力量的事呢?
  我很喜歡作者在簡介中寫的:「原來需要被接住的,是我們的心──原來能接住我們的,是自己。」我一直以為可以被別人接住,原來沒有別人只有自己,只有自己能接住自己呀!早該認清這個事實,自己是很重要的,雖然看似平凡卻是價值不斐的存在,別看輕自己,希望大家都能明白。
  雖然打著打著就離題了,但推薦序裡作者有提到小說裡有作者本人的故事,所以其實這算是虛構的小說卻也是作者的日常記錄,試讀篇幅不長尚無法完整了解故事的走向,但也正因為這樣才會產生好奇心,整本書籍還有哪些值得反思的案例呢?
編織星辰的你【本屋大賞最動人續作】(博客來獨家限量親簽贈品版)
讀者評分
5.0
|
2025/03/02
作者將《宛如星辰的你》的細節補齊了,本來以為是完整的後續故事,試讀卻先從交代北原老師不為人知的過往開始,看似正常的家庭卻好像有些不正常,咦?什麼是正常呢?在讀過多部凪良汐老師的作品後,我逐漸習慣了她的文字,像刀一樣把你覺得正常的事徹底切碎,我們以前都被洗腦了,原來愛無關正不正常,為了迎合大家,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
  北原老師的家境並不好,但他的父母總是無條件幫助那些來求救的人,但為什麼不能優先幫助搖搖欲墜的北原老師呢?不說出口就覺得他不需要嗎?父母對待任何人都是無私的愛,但諷刺的是這個“任何人”並不包含北原老師,雖然基本的生活需求是足夠的,卻是犧牲了夢想所交換來的,不是天生的無欲無求而是成熟的隱忍下來。
  終於可以知道為什麼北原老師對待學生的方式如此不同了,學生犯錯並不會先指責,而是先了解前因後果,並在聆聽後給予適當的協助,這份樂意協助的心是否和其父母一樣呢?有點相似又有點不同,能力範圍內和能力範圍外的差距,所以最後當他的父親因為幫助他人而喪失自己的性命時,那個衝擊是很大的,「好心有好報」這句話並未應驗,如果他的父母能自私點,或許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因為有看過《宛如星辰的你》所以可以知道,明月見同學有將小孩生下並交由北原老師扶養,那阿敦呢?去哪了?個人猜測因為有贊助商的加持後,事業步步高升之際拋下了明月見同學,亦或是發生了意外提早離開了人世,前者是常見的人性,人類一旦沾上點光閃耀了一下後,就會不自覺驕傲起來,純樸的人也會變得貪婪,而後者則是最為難防的,既使想做好準備卻總是來不及。
  這本書我最期待的還是後面兩個篇幅,櫂的離開,他的編輯如何讓他的作品再次閃耀,曉海失去摯愛後,日子持續在走,該如何獲得幸福?讀完試讀後,再度感受到那扎心疼痛的感覺,好像有什麼梗在喉嚨?原來是名為苦澀的滋味。
不上班咖啡館【首刷限量版:作者印刷簽名扉頁】
讀者評分
5.0
|
2025/02/11
或許自己曾經也是全職媽媽,所以對於其中一篇關於全職媽媽的章節非常有感,而且也有經歷過“類單親”時期,是以前的自己太傻,不懂得將責任分攤出來,總想著另一半賺錢辛苦,自己的付出不算什麼,但是當自己所做不被認同還要一直被數落時,真的會像試讀裡的木子一樣,委屈到不行。
  按照傳統又大男人的思維,媽媽應該在家帶小孩,爸爸應該外出上班,但是明明結婚時是兩個人,往往孩子出生後,就好像變回一個人一樣,孩子的成長也是需要爸爸的陪伴呀~那爸爸去哪了?為什麼在育兒這塊完全喪失作用?是我們都太習慣這種模式了,所以讓爸爸變成廢人,所以我們必需跳出那個思維,去溝通!
如果遇到有新興思維的另一半,那倒還有可教化的機會,但是如果遇到像木子先生那類型的男人可就頭大了,光是溝通好就要花費很久的時間,外加你還需要懂得開口要求,總是默默的扛起小孩所有責任,只會將自己累垮,因為帶小孩這件事真得一點都不輕鬆。
  試讀裡還有提到一個完美主義的問題,我覺得很值得一看耶!畢竟很多人總是不斷追求要很完美,拿著超高的標準對待自己,凡事都花最大的心力和時間去完成,但即使有點不完美會怎麼樣嗎?天會塌下來嗎?我想並不會吧~偶爾要鬆綁一下那條完美主義的底線,一直勒住遲早會彈性疲乏,嘗試做個不完美主義者也不錯!
  不上班咖啡館不僅是販售咖啡的地方,也是心靈疲備之人的聊心室,在這裡除了有好喝不含咖啡因的咖啡外,還有一個很會陪你聊天的胖子老闆,所有疑難雜症在這裡好像都可以得到解答,雖然試讀僅提供片段,無法過癮的讀完,但有機會的話,仍然想要一窺全貌,好好了解這間神奇的咖啡館。
多賢的祕密貼文:我的真心,僅限本人閱讀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即便是再要好的朋友,有些話還是絕對沒有辦法說……」
為什麼不能說?如果今天對朋友講話有所顧忌的話,這樣真的是朋友嗎?我去年才遇過類似的問題,之前有兩位媽媽朋友,一位有很重的傳統思維和她講話時,要在腦中事先想過才能說,而且不能接受新觀念會不斷的說服你認同她;另一位則完全不同,要講什麼都可以直接說,新觀念接受度也高,即使無法接受也不會勉強你要附和。
  老實說,和前者相處時很累,因為要不斷察言觀色,所以根本無法好好放鬆聊天,對她講話有所顧忌這樣真的是朋友嗎?後來我得到答案了,因為某次聊天,講話沒有顧慮她,後來對我的態度就轉冷了,所以是朋友嗎?我要打上一個問號,也因此很想跟多賢說:「她們確定是你的朋友嗎?擁有這樣的群組真的開心嗎?」
  多賢是O型但卻有超內向的A型敏感心思(而且是高敏感族群),試讀中這個特質展現的超明顯,她會過度解讀別人的行為,她會不斷的去迎合別人,甚至連討厭人也要一起,她真的討厭盧恩宥嗎?我覺得沒有,我覺得她是受她的朋友影響,因為不跟著討厭的話,她害怕會再度被排擠。
   以過來人的經驗我想說:「沒有自己很累。」不斷的討好別人,別人一句話就使命必達,你的重心不斷的圍繞在別人身上,最後只會累積越來越多的委屈,「反正最後一則訊息向來都是我負責的。」這句的出現,代表多賢應該有發現異常的氣流但選擇視而不見,因為她很害怕再度失去朋友變成邊緣人。
  在讀書時期,大家都會有個盲點,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喜歡我,但這是不可能的,不喜歡你的人,你為他做的在好,他還是會不喜歡你,多賢正是落入這個盲點,所以只敢將那些話打到自己的櫻花蝦部落格上,在這個非公開的小天地中,多賢才能真正做回自己,暢所欲言,以大人的角度看這份試讀,會覺得多賢這樣生活很辛苦,不過再這個很需要同儕溫暖的年紀要做回自己,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還是希望這個小說結尾多賢能銳變成功。
長大是喜不喜歡都無須假裝【限量贈★「活出自我」珍藏金句卡】:繼年度暢銷書《被時間留下的人》,P’s睽違3年力作!
讀者評分
5.0
|
2025/01/14
哇~這份應該是我今年度看到最感到療癒的試讀檔了,短短的篇幅,我卻都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對,我也是冒牌者症候群的患者,也是討好型人格的人,真不可思議,往事回憶如同跑馬燈一樣在腦海閃現過,我…就這樣長大了啊!
  小時候媽媽說:「做人要懂得謙虛。」所以我從小就一直記在心裡,當別人稱讚我的時候,我不會覺得自己有多厲害或多棒,只覺得自己只是在做應該做的事,我的表現不好不壞是合乎正常的標準,就算真的比較突出,我也不認為這是努力付出所獲得的讚美,而是會覺得我不過是運氣比較好罷了。
  這個習慣陪我到長大,我仍然是那個「喔~沒有啦!我還很不足,要繼續加油才行!」的人,貶低自己成了習慣,內心受傷卻不懂得療傷,看著試讀檔的文字,憂喜參半的心情啊~一方面內心感到竊喜,因為有人也能懂那種感覺,另一方面也憂傷自己太晚才明白,其實一直都是知道是自己在為難自己,不要比較就沒事了。
  #不要做個燙傷自己的好人。這句話說得真貼切,我滿腔熱血的想幫忙,往往最後卻會燙到自己,讓自己陷入一個很奇怪的處境,別人的請求我使命必達,但如果是我自己的需求呢?總會被自己排在最後面,這也讓自己很多付出的行為被視為理所當然,近幾年我一直都還在練習拒絕的勇氣,最初總會怕拒絕所帶來難看的場面,但拒絕成功後,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糕,世界也不會因此毀滅,項多我黑化了,這也沒怎麼樣,因為我還是原來那個很棒的我。
  看著記憶中那個自己,轉眼間,我就這麼長大了,並不是一路順遂的成長,而是夾帶著些許挫折在其中,跌跌撞撞的成長。小時候總希望自己快快長大,長大後反而懷念小時候,但人無法回到過去,不論喜不喜歡我都會成長,所以即使成長為大人,我還是可以掉眼淚、還是可以撒嬌裝可愛,也因為長大了,所以要更懂得愛自己、保護好珍貴的自己。
惡願清除居酒屋(首刷特典版)
讀者評分
4.0
|
2025/01/06
人總是會想許願,不論是希望中樂透或是想要身體健康甚至希望奧客不要來……我們總是365天不間斷的拋出願望,有的願望很單純,有的則參雜了一些邪念,各式各樣渴望願望成真的願力不斷積累,所以應允者就這樣誕生了。
  試讀的開頭應允者真的很像是一個初誕生到這世上沒多久的新生兒,被天真無邪、乾淨透徹的感覺包圍著,分不清楚好壞,覺得“人“都是善良的,所以只要有人向他許願便會應允他們,(但一人只能許一次願),本該是純白乾淨的應允者因遇到了貪心非善良的人士,內心因而黑化並就此遇害,在應允者即將消亡時,一名少女出現並承接了狹帶著復仇執願的祈願之力, 開始接替人們實現惡願,故事的黑色序幕就此拉開…
  故事有應允者,當然也會有否決者,願望可以幫你成真,當然也可以幫你撤銷,這個設定很特別耶!一般常見的大多只有前者,所以給人一種願望成真後,就可以一直幸福快樂下去的假象,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拿常見的“變有錢”這個願望來說,有錢雖然可以滿足物質生活,不愁吃穿,但有錢真的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嗎?有錢就可以獲得真摯的情感嗎?我覺得所有事物都是一體兩面的,凡事一定有好也有壞,只是許願當下沒有發現罷了。
  第一次讀崑崙老師的作品,還記得試讀文中其中一個場景,血腥畫面總是來的很突然,一聲巨響,裡面的奧客爆炸了,對,就是人體炸開了,飛濺的血液、碎末殘渣…場景被描寫的極其真實,宛如驚悚片一樣嚇人,明明只有文字,我卻可以感覺到畫面,並伴隨著噁心感,不得不佩服這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敘事能力。
  看簡介時,本來還在思索,什麼叫黑色奇幻版的《向左走,向右走》?試讀一讀完,馬上就明白了,替人撒銷願望的李苔蘚和幫人實現願望的少女(冬天),會不斷的錯過彼此,但最後會不會又像《向左走,向右走》的男女主角一樣重逢呢?雖然僅試讀的內文無法判斷兩人的關係,但如果是戀人,我想許願,許願他們重逢。
思念拆封不退:銀座四寶堂文具店
讀者評分
4.0
|
2024/12/30
試讀的開頭,阿硯一直處在很慌張的狀態,不知道是不是單獨和良子旅行的關係,還是擔心四寶堂無法順利開店,總之現在的阿硯感覺很慌亂,相比下來,良子倒是穩定很多,雖然開店並沒有與她有直接關聯,但她仍然配合著阿硯,並適度的安撫他緊張的心情, 讀到這裡時,會覺得他們沒有在一起有點可惜。
  畫面一轉,掉入了回憶的影像中,因為書籤、因為雪花,良子想起了和阿硯初次見面的場景,那時候的阿硯其實很穩重耶!害羞略帶生疏的時期,良子受阿硯爺爺之託要好好照顧他,所以才逐漸拉近兩人的距離,並成為了朋友。
  我很喜歡回憶的片段,尤其聖誕節互送禮物那段,帶著微量的粉色泡泡,將彼此都放在心上的樣子,是散發著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感覺……但就在阿硯呼喊下,粉紅回憶就此打住。
  果然情感是拆封不退嗎?讀完了試讀檔後,那種笨拙的情感表現,不斷的圍繞著我,明明就沒有特別療癒的字句,卻可以感覺到淡淡的暖意湧上心頭,試讀僅閱讀了《書籤》這個篇章,那讀完全書會不會像書腰寫的「本來以為只是宣傳文案,卻真的停不下眼淚」呢?
好孩子的哈欠【藝術選獎新人賞得獎作】(限量親簽版.附贈品)
讀者評分
5.0
|
2024/12/29
試讀提供的小說內容我超有感耶!這不就是我們現在常常發生的事嗎?每天路上總是會遇到數不清的低頭族,走路就該好好走路啊~到底為什麼都是我要讓你們?不專心走,出意外了難道自己就不該負一點責任嗎?小說內,女主角每個糾結、憤怒的瞬間,真的好像都是我的日常!
  但是我真的不會想要像試讀的開頭一樣,不閃躲直接撞上去,因為我沒有受傷的勇氣,所以寧願多讓別人一些,和平度過一切。確實很多事情禮讓久了會很憤恨不平,但我不太會像女主角一樣一直去記這些耶,因為其實在日常生活裡,有時候也會是別人讓我們,別人也不會一直和我們計較這些,那為什麼要讓自己的內心那麼疲勞呢?
  然後我們來探討一個問題,當了“好孩子”真得是一件很棒的事嗎?或者該說一定是一個很正確的事嗎?我倒覺得未必耶!因為是過來人,所以很理解當個好孩子,究竟有多累人。從小在我媽媽的世界裡,分數就代表你的好壞,你成績好就是好孩子,不好就是壞小孩,所以為了分數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所以始終都還在好孩子的範圍內,然後身為好孩子爸媽說什麼當然都要說好呀!一直以來,我都很遵循父母的要求,那時並不會覺得特別痛苦,所以其實對好壞這件事沒有太多感覺,直到……
  長大了,漸漸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時,我變成他們眼中的壞小孩了,只因為我不按照他們的思想走,就好像累積很久的好棒棒集點卡一瞬間全弄丟一樣,我的“好”消失殆盡,我以前明明也很努力呀!怎麼就這樣被否定了呢?而且不僅僅是好孩子,社會上還有各式各樣為了好而不斷壓縮自己的設定,例如:好媳婦、好人、好同事、好主管、好老婆、好老公……等,我其實很想問「好的定義是什麼?」是不斷壓榨自己的時間,無私的奉獻自己?還是像小說中的,女主角放假就要去男朋友家做飯給他吃?還是看到沒人願意做的事去把它接去來做?
  其實吃過了許多的悶虧才能理解,好並不代表什麼,雖然是好的稱呼卻也是無形的枷鎖,把自己限制在這個框框內,為了當好孩子不該做什麼?為了當好媳婦應該怎麼做?為了當好家長你該如何和老師溝通?我想說的是,你會累死~嘿!清醒點,把自己顧好比較重要好嗎?
  最後,我想說這個作者的筆觸很特別,他把女主角的煩躁感完整的嶄露出來了,有時會覺得女主角好煩,明明可以不要勉強自己,明明可以不用偽裝自己假裝是好孩子,明明內心就是一堆抱怨詛咒,為什麼要這麼表裡不一?邊讀邊覺得矛盾,但感受卻很扎實,我就說,這是我們日常的寫照吧!
我選擇活下去:倒數50天,女孩追尋生命解答的末路之旅
讀者評分
5.0
|
2024/12/23
劇透警告

試讀心得

這應該是目前參加試讀活動中遇過最瘋、最不聽話、最讓人討厭的女主角了吧?因爸爸劈腿導致媽媽的情緒不穩,女主角格洛莉婭因為不想面對這樣的爸媽也不想面對即將離婚的他們,所以覺得沒有活下去的意義,我是大人所以我用大人的角度去看,就會覺得有什麼好想不開的,爸媽如果無法繼續在一起當然分開對雙方都好,但小孩的角度卻沒這麼簡單,雖然已經十七歲了,畢竟還是未成年,假設爸媽真的離婚了,那做為子女的我們該何去何從呢?
  格洛莉婭會想不開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沒有得到任何人的愛或關注,爸媽的關注點其實一直都不在她的身上,而她的好友只在意自己是否是最亮眼的存在,她沒有男友卻很喜歡潔澤爾的男朋友,沒有人把關注點放在她身上,所以讓她覺得自己沒有存在的價值,消失了好像也不會有人為她掉眼淚。
  然後在讀前半段時,我覺得潔澤爾真的是女主角的好朋友嗎?確定不是損友?還是敵人?(確實是情敵沒錯),尤其格洛莉婭的媽媽自殺那個段落,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人家朋友的媽媽自殺你還一直約人家出來?有何居心?這種像女王般存在的人,真的讓我謝謝再聯絡。
  試讀稿共提供了29天的內容,其實中間很多事件根本不該發生,會發生純粹是格洛莉婭禁不起朋友的誘惑(看!就是她!潔澤爾彷彿壞朋友般的存在),如果可以果斷一些拒絕不想參加的派對就不會發生襲擊事件,如果可以乖乖和朋友一起玩完外婆提供的法國觀光行程,是不是就不會被騙?太多太多的問題其實都在格洛莉婭自己身上了,只會一昧將過錯推給別人真的很不可取。
  最後我想說,試讀稿的文筆很順暢,是那種一旦開始讀就會想讀到完的程度,唯一的敗筆或許是因為裡面討人厭的角色太多了(尤其女主角),不然這個題材其實很符合我們現今青少年常會遇到的狀況,朋友為第一優先、家人可以先放旁邊,或是會想從朋友中找尋自我價值,青少年的問題並非可以輕易化解的,所有的事情其實是可以慢慢調整的,不論是給予子女的愛或是關係上的改變…等,生活不是本該就是這樣不斷調整過來的嗎?期待讀完後續,想知道到底什麼契機讓她完全放棄想死亡的念頭~
昨夜的餐桌風景:直木賞名家角田光代喚起每個人最難忘的那張餐桌。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8
這次試讀稿提供了三篇不同的餐桌讓我們觀賞,我很喜歡《明天的家庭》這個篇章,或許是因為我現在正處於是大桌子時期,但不久的將來也將邁入和這篇一樣的結構發展……回想當初剛結婚時,只需要有一張小小的飯桌,便足夠放置可以填飽我們肚子的飯菜量,後來增加了家庭成員,桌子不再足夠盛裝我們滿肚的幸福感,擁擠了就需要換大一點,當孩子再長大一些後,各自離開家庭去外面闖盪後,又會覺得桌子看起來冷清,這時候是不是該再換回小桌,讓這個冷清感消失呢?
  不同時期的桌子上,放置的不僅僅是料理或食物而已,更多的無可替代的回憶,最初的小桌子,可能夾帶著經濟拮据時,吃清粥小菜的回憶,不豐盛卻很溫暖,彼此將對方放置心中第一位,那個僅屬於兩人的餐桌,是一切幸福的基礎。
  有小孩後的大桌子,則添加了豐富的趣事,還記得下課回來,你們總喊著肚子好餓,什麼時候吃晚餐時,我總是還在備料,後來為了堵住你們的嘴,我便習慣提前買些小點心回來放置在桌上,神奇的桌子每天都會變出不同的小點心,甚至有時會出現不健康的速食套餐,噢!差點忘記,這張桌子還會讓我拿來放嘗鮮做的黑暗料理,每次在我的脅迫之下,好像都只能吃下肚沒得選(笑),大桌子不擁擠,卻也是幸福滿滿。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了,等到他們離家那天,我會不會跟麻耶一樣開始感到落寞呢?我想應該不會,因為我也不喜歡吃年菜(笑)。不,正確來說,我和小孩都不愛吃年菜,我們反而比較喜歡在過年時吃火鍋,滿桌子熱鬧的食材,加上熱湯進肚的溫暖感,勝過那些不常看到的年菜料理。年菜一直都附有團圓、相聚的感覺,但即使不是豐盛的年菜而是像書稿中一鍋類似河粉的料理,也足夠拉近彼此的心!
  人會成長,但不會改變是家人的事實,餐桌會有變化,但幸福快樂的回憶不會消失。
勿忘我餐廳營業中:榮獲韓國K-Story徵文比賽最優秀獎!教保文庫短篇優秀獎、科幻文學大獎獲獎名家撫慰人心的療癒之作!
讀者評分
5.0
|
2024/11/28
試讀的開頭我只看見了一個自大的女兒,時間到了,想接管媽媽經營的琴貴妃餐廳,但很不滿媽媽訂了合約,並要求她百日內完成才能將經營權交給她。到這邊為止,其實我很支持媽媽這樣的決定,因為在這個階段可以感覺的出來,女兒忘草尚未俱備擔任一家餐廳老闆的能力。臨時餐廳是由媽媽去承租或提供的,基本物品也是媽媽提供的,甚至最最最基本的招牌也是媽媽拿給她的,想當老闆最基本的事,我沒看到忘草去做,只看到她一直在抱怨東、抱怨西,很想進去試讀稿內敲她一下,哪個想當老闆的人可以有這樣的福利?她這樣給人一種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覺耶!
  後來當一切物品就定位後,迎來了第一位客人,是一位不敢吃辛奇的人,第一道料理用的食材便是由韓國最具代表的食物__辛奇開始,雖然代表韓國,但我們不能以多數人來看那些少數人,還是有人不吃的,在試讀的文章內也確實可以感受他的不喜歡,並且也可以理解為什麼直到長大成人還是不敢吃(換做是我被那樣對待,可能本來想嚐試也會變得討厭),最後忘草透過的好朋友的提點後,處理好第一位客人偏食的問題,也獲得認同的簽名。
  第二位客人則是一個看到豬腳會感到難過的人,對他而言,豬腳和悲傷的回憶是劃上等號的,我覺得有點移情作用啦~但每個人心中難免會有一兩道料理是有專屬回憶的,但不該將這道料理和回憶綁死,像我對肉粽就有一段專屬回憶,我覺得自己阿嬤包的肉粽是世上最好吃的,但在阿嬤走後,就沒辦法再吃到阿嬤包的肉粽而感到難過,但我不會因此排斥吃肉粽,反而會有種再吃吃看,搞不好也可以吃到一樣好吃的肉粽,所以忘草這這道料理解決的方式,雖然很荒唐但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只是臉皮真的要夠厚,不怕尷尬才行。
  最後一道料理是粥,這道就是讓忘草和媽媽不斷發生矛盾的料理。在這一章也比較清楚交代了忘草父親的離世,以及為何母女關係感覺很差,但是我覺得故事轉折太快了吧?上一秒明明還在和好朋友反對讓媽媽成為最後一位客人,下一頁卻可以馬上轉變心意,我覺得這份因粥產生的心病,不論是忘草或是媽媽,都不會那麼快改變主意,雖說忘草和媽媽訂合約的時間很緊迫,但也不可能快成這樣,和朋友吵架的那段,忘草很像一隻防備的刺蝟,不允許任何人觸碰那個柔軟的弱點,但她內心比誰都明白自己和媽媽真正的矛盾點,好朋友剛好戳中而已,試讀的最後,母女的心結是有化開的,但和好朋友是否有和好未知,希望讀完全書可以找到這個解答。
我以為大人不會哭:本屋大賞、山本周五郎賞入圍名家,用淚水銘記人生的缺憾與溫柔。【親筆簽名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11/17
試讀的部份,以柚子拉開序幕,也柚子收了結尾,區區一個柚子也想讓我落淚嗎?不,柚子只是個幌子,隱藏在背後讓人想落淚的原因,恐怕是壓抑、寂寞甚至害怕吧。本篇的視角來自時田家的獨生子時田翼,自小居住的地方就比較偏僻一點,然後母親想追求可以變化的那個自己,所以離開了家裡,對,就是拋夫棄子離家了。  
  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當時田父親說出「我絕不原諒那女人。」時,我覺得這不像是對隔壁疑似偷柚子的田中絹江說的,而是對那個離家的太太廣海說的,但說到底為什麼廣海會離開家裡,時田父親會沒有自覺嗎?光是閱讀試讀前半段的內容,就大略推估的出來,時田先生是一個有大男人性格又有傳統刻板印象的先生,這樣的人其實不好相處,基本都要百依百順,不能有“我”的想法,不然就會吵架,所以在塗掉門牌名字時,時田父親流下的淚水或許是不捨夾帶著後悔的吧?不捨廣海的離去,也後悔以前自己沒有好好考慮她的感受吧?
  另外作為主角的時田翼的職場環境感覺是不好的,有種言語霸凌的氛圍感,是因為他都沒有反擊,覺得他弱弱的好欺負嗎?這段完全寫出現在社會職場的痛苦之處,因為是上司也無法好好反駁,因為是上司所以要像時田翼的同事平野小姐一樣,不斷的替上司倒酒,還出現什麼「在酒席上不倒酒的女性就不是女人」?這是什麼歪斜的想法呀?
  上面這個場景,也讓我回想起前幾年曾經應徵過一間傳統產業的公司,同事大多是男生,整個公司包含我在內只有三個女生,中午是有提供便當的,但是當我的女生主管教我說,要將男生同仁的便當一一放好這件事後(方便他們進辦公室就可以立即用餐),無法接受陋習的我,果斷的吃完便當後就說我不做了,他們又不是沒長手腳為什麼不能自己去拿便當?如果僅僅只是偶爾舉手之勞,我還不會那麼抗拒,但如果是固定的例行工作,我無法也不想,講求男女平等的現代,搞不好之後繼續待會遇到更多離奇的故事。(這是個人想法,因為基本的理念不同,所以一定還會有需要磨合的地方。)
  看了一下簡介,這部小說由五個短篇所構成,首篇的《我以為大人不會哭》作者用輕柔的文筆帶出後面篇章出現的人物, 有感到徬徨的檸檬,也有拋棄時田父子的廣海,每個人都有自己感到痛苦難受的壓力點,光是流淚雖無法解決問題,但卻可以起到一個讓心抒發的作用,流淚不需感到不自在或感到丟臉,這是人體自然的本能,會哭、會笑在正常不過了。
擺脫廢柴人生的大腦伸展術:讓節能化的大腦活躍運作,人生就會更輕鬆!
讀者評分
5.0
|
2024/11/12
劇透警告

🌳試讀心得

我很認同作者說的「有了煩惱,大腦才會成長。」我認為就和人的成長一樣,要磨練才會累積經驗,要有挫折才會越挫越強,大腦也是,有煩惱才會知道要思考運轉,如果一直沒煩惱,沒有思考的必要性時,久了就會腦袋空空的,甚至會讓自己的大腦提早退化。
  作者將大腦分成八個區域,每個區域運作時機點都不同,但是具有相聯性的,試讀內提到的部份是我很有感的,好比提不起勁這件事,說實話,有的時候也會突然對閱讀沒有動力,想讀卻提不勁,這時候我會像作者在試讀內說的活動一下(眼球活動也可以),雖然不是馬上見效,但狀況會比完全不動來的好一些,所以如果突然有提不起勁的時候,就起來動一動吧!這不僅是讓身體活動也是讓大腦好好運轉的行為之一,順帶一提,我最常做的活動可能就是去刷浴室或是整理了,讓大腦活動之餘也讓我的空間整齊乾淨,一舉兩得的概念。
  另外在疫情的時候,所有人為了避免傳染的問題,大多都待在家裡上班和上課,我們不用面對誰說早安,只需要在電腦或手機上打字後傳送出去就行了,傳達類的大腦在這個疫情期間應該是退化最嚴重的吧?這也難怪近幾年多了很多社恐、I人出現 (我本人就是),因為習慣了不用面對面溝通的模式,不用感受別人的情緒,只需要在線上打字與人交談,這種放鬆自在的狀態讓傳達類大腦退化了,所以當疫情結束後,在溝通上需要重新直接面對他人的情緒時,會讓我們感到恐慌、不適應,我想應該也是這個原因。
  作者作為腦部的專家,在試讀篇幅最前面有詳細介紹大腦的八大區域,偶爾會有一些比較艱深的詞彙,但還好不多,不然我可能無法活用理解類大腦區域了,也沒辦法順利讀完了。活在方便的現代,大腦其實很容易退化中,以前明明可以記得多組友人的電話,現在可以背個一兩組就不錯了,又或者短影音文化的盛行,讓現代的人越來越懶得讀字了,理解力就會變差,作者這本書寫了很多可以鍛鍊大腦的行為,看了一下目錄,感覺不難,但詳細還是需要閱讀完整書籍才能知道了,期待閱讀全書,讓大腦吸收更多好的資訊。
天堂沒有入殮師
讀者評分
5.0
|
2024/10/19
作者的職業是入殮師,以散文的形式記錄了從事入殮師遇到的大小事,不論是服務找了整整一年才找到頭的女生、亦或是家人的反對甚至是面對至親離世,每個瞬間都顯露著這份職業的不簡單,作者從業了九年,就經手了五千具的大體,也從一個為了證明自己的少女變成一位有歷練的入殮師。
  試讀的中間我們知曉了作者想成為入殮師的動機,源自破碎的童年,被同學欺負卻無法反駁,想要逃離被預設好的人生,想要證明自己也可以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不顧家人的勤退,她成功成為了入殮師,事實證明就算沒有按照家人的期望走,仍然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多數時候的家人總喜歡將自己的遺憾,加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由孩子替自己完成那個夢想,但多數的家人也總是忽略了這並不是孩子所想的,寄託的行為無疑是複製了自己的父母,如果想終結這個惡性循環,便是放手讓孩子自由的飛,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拿掉,在平凡的人也有他自己特有的優點。
  死亡是不會給任何人心理準備的,總是來得很突然。作者的第一次入殮迎來的卻是自己外公,這個世上最疼她的外公正躺在那不再呼吸,我可以理解那種無力的痛楚感,同時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專業,在難過的氛圍下逐一完成師父教她的程序,換做是我可能只會癱在那無法做任何事吧!
  我其實對死亡這類型的書籍,又愛又恨,因為我蠻喜歡透過文字了解不同的人生經歷,了解他們的遺憾之處,但同時也會讓我回想起自己那些已逝的親人,尤其是我的爸爸,就算過了十年,失去的感覺仍然還是會痛到流淚,因為這些離世沒有一個是準備好的,往往都帶著不知名的遺憾而終,我永遠無法忘記那個場景,入殮師讓我們瞻仰遺容後,棺木一闔上,我就無法再看到逝者的容顏,這副軀體也將化為灰消失在人世間,僅存記憶支撐你,跟你說他們曾經在人世間駐足過。
  這本書是一位入殮師的人生經歷,每個已逝者都會有他自己的故事,入殮師了解故事後開始用心為已逝者修補,讓祂們可以完好無病無痛的啟程前往另一個世界。
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放下恐懼、焦慮、偏見與自戀,找回幸福快樂
讀者評分
4.0
|
2024/10/13
劇透警告

🌳試讀心得

這本書名和封面很可愛,但內容卻不是走可愛療癒風格,而是偏有深度的文字,可能是因為自己比較不善閱讀中國譯者翻譯的文字,也可能是我平常讀的書都比較淺的緣故,部份篇章讀起來有感觸,部份讀起來卻還好,所以…
黑暗房間中真的有這隻黑貓嗎?還是我們憑空去想像的呢?我認為黑貓象徵幸福,覺得自己幸福便可以找到這隻黑貓,但如果覺得不幸福,可能會連個貓影子都沒看到。
  才讀第一篇《但願》就很有感觸,因為這真的太常發生了,人總是會在錯過時感到懊悔。例如忙著賺錢養家,卻後悔沒有好好珍惜孩子還小的時候,也或者是拼命工作卻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生病了才想好好珍惜,但其實後悔也不及了,很多人事物是一去不復返的,小孩的成長只會有一次,錯過了也不會重來;健康的身體一旦生病了,也很難完全恢復到完美的狀態,為了不要讓自己一再錯過懊悔,每次要做選擇時一定要好好思考事物的本質,想清楚事情的真正目地是什麼。
  另外,作者還有在其中一章分享了十條的幸福法則,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們平常就會獲得的訊息,主要分享兩條近年讓我最有感的法則:“幫助有需要的人”&“心懷感恩”,當自己有能力可以幫助到其他人時,會感到開心,想著自己其實還是有點小小作用,並且時時保有感謝的心,不要將所有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我覺得這兩條法則其實是一個善的循環,當你幫助別人的這份善意傳了出去,這份善意便會以不同的形式回到你身上,很神奇吧!我近年來真得一直在感受這神奇的循環,但願大家也能保持善良的心幫助有需要的人,善意是會回到你身上的。
  每個人都會面臨死亡,那要如何在生命結束前,不帶任何遺憾的離開呢?是漫無目地的每天滑著短影音過生活嗎?還是為自己規畫一場有趣的人生旅程呢?「幸福,是一種選擇。」人生當然也可以為自己好好做選擇,在這個有限的人生中,你想要怎麼過生活呢?想好你的人生目標,並慢慢的執行它們,總會有機會能找到“黑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