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2
user-img
carrie

5則書評

5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0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5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無影燈
讀者評分
4.0
|
2009/11/11

長達近四百頁的長篇小說---無影燈,是他偏早期的作品。這本書是1999年發行的。

我看完以後才知道無影燈指的是手術的照明燈。

書的內容是以醫學為題材,主角是一位外科醫師。

我個人覺得這本書非常好看,因為我心裡有很大的迴響。

只要是能引起我的思緒陷在書本裡的我都覺得很好看。

書裡有兩個部份很值得討論;

可能作者本身是醫學背景的外科醫師,所以裡面提到很多醫學倫理的議題,

尤其是臨終病人的病情告知和治療處置;以及面對無法負擔醫藥費的病人的處理;

還有醫師和病人之間立場的拿捏;

以及面對一個初從醫學院畢業凡事以理想化、富正義感、高標準道德的醫師之間的溝通。

如果將時間推回1999年,內容所提的論點和倫理觀的確獨派且震撼。

我想這大概是作者行醫風格的寫照吧!畢竟他本身也是一位外科醫師,很難不讓人直接聯想。

另一部分是以外科醫師的立場看待生命的價值;闡述醫師瀕臨死亡的意境。

因為書中主角自己也得了不治之症,他在得知病情後對人生看法的轉變及性格的改變,

這部份的著墨很鮮明,因此很多讀者對這部份的印象非常深刻。

很可惜我不喜歡結局,因為主角還是死了。徒留下一位他深愛過的女人,而那女子還懷了他的小孩。

我個人偏好王子公主幸福和浪漫的結局,否則心裡總是會有那麼點遺憾。

這本書應該適合每個人,雖然是以醫學為題材,但卻不繁雜。主要是以人性為出發點環繞在每個情節。

『好奇怪,自從知道自己的死期將近以後,我對人、對事的看法都變了。變得不積極,

也好像缺乏正義感了。其實我並不真正冷血,我只是對於人性的善與惡,以及真情與假意看得更冷靜,

更想得開罷了。』---節錄於無影燈。
展開
第56號教室的奇蹟: 讓達賴喇嘛、美國總統、歐普拉都感動推薦的老師
讀者評分
5.0
|
2009/11/11

作者用自身的教學經驗告訴你他是如何教育孩子,

也提出教育普遍面臨的問題和迷思。

最重要的是他身體力行和運用資源與方法,去彌補現今教育的不足和短缺。

他也提到很多教室管理的問題,

我覺得這對於教育者都是很大的提醒和進步。

我常覺得教育不是用錢和虛榮的名氣堆出來的;

我常常看很多家長盲目追求所謂的明星學校、明星老師。

也看到很多家長過度干涉老師和學生的學習及互動。

也看到很多老師找很多行政或是政策上的藉口表示不是自己教學的問題,

而是政策如何而我不能改變。

在美國也是有很多這樣的問題,但是雷夫老師用自己的智慧教導孩子;

我相信在我們的國家一定也有向雷夫老師這樣的好老師和好的教育者;

我也希望我們看重的是一個全人的發展,而不是分數上的比較。

我非常喜歡雷夫老師讓孩子的學習變成主動、積極。

我也推崇雷夫老師觀察學生的行為、教學問題;

依照孩子的特性去發展出適合孩子的模式的教學方法。

他也很強調除了智育以外的發展,

他會設計閱\讀清單和電影欣賞清單;引導孩子做深入閱\讀和探討。

更好的一點是針對能力較不足的孩子用循序漸進式的方式提升孩子的能力。



你說這樣的教學環境及理念難道只有雷夫老師做的出來嗎?

台灣不能這樣嗎?我覺得可以,我非常的肯定說可以。

但是教改絕不是老師是唯一的執行者,家長的省悟和改變也是很大的關鍵。

一個只注重分數的家長,

送給他十個雷夫老師說破嘴也無法改變他的迷思。

當然這絕對不是家長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和體制出現的問題所導致的。

這樣的風氣和迷思我無法用很樂觀的態度去期待,

只能祈禱我們在扭曲的教育體制下的孩子自求多福。

也期許\我們的教育者可以多看、多聽、多想。
展開
單親媽媽,滿分家教
讀者評分
5.0
|
2009/11/11

這本書大多是平實、簡單的家庭生活記載,但是沒有太多悲情和感傷。

所以可以用輕鬆、愉快的心情細細品讀。

雖然和這位作者素未謀面,但卻可以感受到她在書裡傳達出的堅強、快樂

與樂觀的心境。一改了社會對單親或弱勢家庭的觀感。

我覺得這種心境是要被傳播和渲染出去的,才能給其他相同處境的人一劑有利

的強心針,讓她們對於自己和家庭感到一絲絲的希望和幸福,

進而找回人生的目標,這樣就可以避免不幸的悲劇發生了。

我很推薦為人家長看這本書,千萬不要被書名嚇到了,覺得好像有股莫名

的沉重感。作者媽媽用了詼諧、從容的口吻告訴讀者單親生活的點點滴滴,其

實也是每個家庭的寫照。最大的不同點是少了爸爸的角色。當然,誰希望自己

沒有伴侶(配偶)呢?誰願意自己的孩子沒有爸爸的陪伴?誰想見一個家庭缺少

了父親的角色?雖然作者媽媽在這部份沒有太大的著墨,也堅信自己的三人家

庭有了神的幫助。但是我們還是要去思考和重視單親或是弱勢家庭的未來和問

題,畢竟像作者媽媽這樣成功\走出婚變的例子實在不多。人溺己溺,人飢己

飢,請多多關懷社會上單親和弱勢家庭。
展開
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祕密
讀者評分
3.0
|
2009/11/11

這本書整理出芬蘭教育和教育體制上的重點。
裡面很多官方資料和統計數據,也有部份是台灣教育官員參訪心得。
內容提到芬蘭提倡全民閱\讀及重視全人教育及尊重個別差異(學生)。
除了芬蘭教育的優勢和務實作法,在書末有提及芬蘭的社會問題及未來挑戰。
展開
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
讀者評分
4.0
|
2009/11/11

這本書在談及芬蘭教育內容更細,更深入。因為作者的孩子也曾經在芬蘭受過教育。她親自且深刻體會芬蘭教育在孩子身上所提供且給予的價值和力量。書名為什麼叫沒有資優班?這點在芬蘭非常重要。芬蘭在從小的教育就開始提倡每個孩子,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她們的體制不強調個人英雄主義,也不獨厚資質聰穎的孩子。而是提倡全人教育,生活技能上的加強。老師會去發展每個孩子的特質,也鼓勵孩子的性向發展。簡單來說就是回歸孩子的本質去培養每個獨特的小天使。老師這個角色在芬蘭非常重要且嚴謹,每年芬蘭在教師徵選和評鑑上的投入非常大也很嚴格。目的就是希望在教育這塊能確保孩子接受高品質且正確的師資。

芬蘭教育的理念其實和台灣是背道而馳的。你會發現台灣非常強調智育發展,『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理念在我們的社會一直存在。我們不重視生活技能,我們只強調孩子的分數,和他人之間的比較。才藝和課後課程上越多越好,外語班也一窩蜂的送去。教育的目的和本質被我們扭曲和誤解,但是被影響的卻是無辜的孩子,可悲的下一代。台灣人草根性強,熱情又努力,而且創意十足。只可惜我們的體制沒有好好展現出我們自身的優勢。以上這兩本書推薦給家長及師長,芬蘭教育的美麗與成功\足以讓我們驚呼她真的是『波羅地海的女兒』。期望台灣的教育也能如此的令人『福爾摩沙』。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