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2
user-img
坐看雲起時

4則書評

4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0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4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幸福法拍屋
讀者評分
3.0
|
2011/08/21

  感覺近年來的日本作品,似乎很常探討「尼特族」這個議題,即泛指一些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也不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完全依靠父母親照顧及經濟支援的青年族群。他們放棄了成就、放棄了尊嚴、放棄了未來,甚至放棄了自己,或許\是想傳達某種時代的悲哀吧?

  大崎和代,從沒有什麼自我意識和明確目標的學生時代開始,懵懵懂懂的畢業到莫名其妙結婚生子,也因不善長小孩的教育教養,最後只能任由兒子輝貴整日躲在房間裡,既不上學也不出門,以及女兒真理每個月上達萬元的手機通話費,既不幫忙做家事,只有不停的花費,加上先生因經濟泡沫化之後失業賦閒在家,完全只依靠和代的看護照顧工作,才勉強維持著家的假象。直到某天,和代在租屋處抱著小狗出門散步之際,卻被同公寓的其他住戶警告不能養寵物的條約,這讓終日為家庭辛苦奔忙,卻連個人的一點小樂趣都要被剝奪的和代,燃起了一股想要買透天厝的決心,而開始觀注起價格相對於市價較低的法拍屋。

  今井昭子,雖然不是什麼有錢人家的千金,但很幸運的從畢業到婚後都不愁吃穿而沒上過班,但同樣經歷泡沫化後,先生卻選擇跟外遇的情婦私奔後猝死,僅留下一棟目前現居的豪宅,最後因沒有經濟來源,迫使房屋貸款繳不出來而被法拍。害怕淪落街頭的昭子抵死也不願搬離,甚至緊抓著一絲長期失聯被神穩的兒子會回來的希望:「只要能夠繼續保有自己的房子,幸福的日子總有一天會回來…」拼死也要守住這個家,於是上演兩個家庭主婦爭奪大對決。

  可悲的是,兩人對於「家」這個徒具空殼的定義有點過於天真。所謂的家庭,不該是一家人和樂融融在一起,不管所在的任何地點都是「家」的感覺才是嗎?然而,大崎家人雖同住一個屋簷下卻彼此沒有交集。昭子雖守住了家的軀殼,卻整日憂心忡忡,失魂的食不下嚥,原本應該是幸福的家卻帶來了不幸。其實這也反應出作者本身因投資股票失敗,使得賴以為生居住的房子,不得不拍賣的囧境,可說是集合了所有日本社會的病態問題,雖然我不太喜歡這種黑暗系的傾倒。
展開
別相信任何人
讀者評分
5.0
|
2011/07/18

雖然早先前已看過電影《我的失憶女友》,片裡茱兒巴莉摩飾演一位因遭受到嚴重車禍,傷及頭部而患短期失憶,她每天早上醒來的記憶都會重回到車禍的那星期。醫生則認為這是為了防止她腦內的重大創傷,造成心理障礙而形成的自我保護機制,以致往後新的記憶只能維持短短一天,彷彿腦海裡有塊橡皮擦,隨時趁你睡眠毫無防備之際,偷偷擦拭掉你每個昨天。而《別相信任何人》亦相同探討著這種失憶模式,卻多增添了一份對身世之謎的懸疑,即使早已熟悉故事的大綱,但依舊不減閱\讀本書的樂趣。

一個被謊言所包圍虛構的人生,莫名激發著一個失憶症患者開始尋根,即使是一般正常人也都會納悶著「我是誰?」這種形而上的問題。然而,對於一個每天醒來都像懵懂孩子般失措的成年人,甚至連早晨梳洗時面對鏡中人的倒影都覺得陌生,釐清這一切便似乎成了當務之急。但她依賴搜尋的並非記憶裡的資料庫,而是由她的枕邊人班恩逐日幫她重整記憶,以及在奈許\醫生的建議下她開始寫日記備忘,不料其內容細節卻漸漸與丈夫及醫生的說法產生矛盾,甚至在某天醒來翻開日記,第一頁便寫著:別相信班恩。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哪一個版本值得信任?而被刻意隱瞞的真相又有多糟?

書裡其實也欲探討著,記憶如何形成及影響一個人的自我觀感?人若無記憶的累積,那生活的當下就僅是存在本身而已,又有什麼意義呢?或許\這也是克莉絲汀急忙於拆穿謊言,重建自我的原因。在喚起記憶的過程就猶如一把刀,很有可能因受到某種評論或問題的影響,而使記憶遭到扭曲,甚至嚴重的誤把幻想當作真實,它既可以為我們所用,也同樣可以把我們割傷,越接近真相也等同把自己步步推向險境的懸崖。克莉絲汀或許\礙於記憶會「歸零」而無法籌謀計畫,但相反的,記憶同時也給了她一份最好的禮物,那就是不管生活再怎麼糟,明天都會因遺忘而重新開始,猶如伊朗作家帕維斯說:「我生於明日,活在今日,死於昨日。」

以處女作而言,作者將劇情發展節奏掌控的可說相當純熟,只能說太精彩了,整本書用峰迴路轉、高潮跌起來形容也不為過,幾度我以為已經猜到結局的走向,但在答案未揭曉前暮然回首,才發現那只不過是觀看到林中樹的枝微末節罷了。雖然同樣探討著短期失憶,但故事保有的原創性依然讓人為之亮眼,在無涯的書海裡,能寫到這程度實屬難得之作,也難怪電影版權消息一出,立即獲得凱特溫絲蕾、莎莉賽隆、安潔莉娜裘莉三位影后爭相演出。
展開
恨意清單
讀者評分
5.0
|
2010/09/20

  這是一啟校園槍擊事件,不過承擔肩負起整個後果的,卻不是扣下扳機的那位始作俑者,而是他身旁女友成為眾人的箭靶指向,成為代罪下的那隻羔羊,一切只因為他男友最後順手也在自己的腦袋上轟了一槍。當全世界都認定你是罪人也是幫兇的情況下,她究竟該如何祈求別人的諒解?而我們又為什麼要選擇原諒?壞人真的會受到所謂良心上的苛責嗎?或這只不過是生存條件下的另一種妥協而已?翻開這本書,將為我們掀開潘朵拉盒子裡的神秘面紗。

  這本書幾乎可說是一開頭就絕無冷場,校園裡不意外的話,總是會有幾個強出頭的風雲人物,而讓人較為印象深刻的,若不是太好則是太糟。凌霸或是欺負菜鳥也似乎成了一種不成文的規則,而眼看著不合理的欺壓層出不窮,卻因害怕受到波及,而默不出聲的我們又何嚐不是幫兇呢?而撻伐著某人就能藉此逃避自己內心的罪惡嗎?這幾乎是揉合了所有負面情緒所端出來的一道菜,卻又異常好吃的矛盾糾葛。就有點像是《料理鼠王》裡,我們腦海無法拋開對老鼠的偏見印象,覺得牠們天生就該注定要骯髒的躲藏,牠們幾乎是所有不乾淨的代名詞般,偏偏被拿來與飲食作為強烈的對比衝擊。這本書便是給我這樣的印象,雖然同情心痛加害者所遭遇的處境,但另方面又理智的很難原諒他失控的行為。我想,也許\那同樣是因為我們對於所謂的好人與壞人,刻板又鮮明的印象所致吧?

  這本書也可以說是精彩的莫名其妙,因為長久以來接觸新聞訊息,我們都習慣會從同情受害者的角度出發。而難得的是作者藉由劊子手身旁的親密戀人,來詮釋這一切憎恨與怨仇,好似以臥底的身份來犧牲,並讓我們瞭解事情的始末,原來都從看似沒什麼大不了的芝麻綠豆小事,緩慢累積而爆發。而事實上,人活著確實也是如此啊,比如看似不會馬上致命的壞習慣,吸菸或嚼檳榔等,卻是一種慢性的將自己推向懸崖。而若平常習慣性的愛欺負弱小或逞口舌之快,而遭致這種下場,就某方面來說也不能把責任全推卸給別人吶,這不是推給倒楣或隨機的機率問題而已,而是那些大難不死的人們,是否又能從這次危機中自我反省呢?或只是一昧的責怪他人?啊~這根本是一場道德的兩難拔河,公理就留給每個人的內心吧!亦或許\我們都是大環境下的受害者呢?不管是加害或受害的那方皆兩敗俱傷。看完只能祈禱所有的小孩都不安健康的長大吧,做任何事之前希望能三思而後行,才不會惹得自己一身腥。

  雖然這是作者的處女作,但我還是想稱讚,故事人物的出場處理都安排相當得宜,對於一些人與人相處間的微妙情誼,也有非常細膩的觀察與捕捉。真希望作者往後能繼續朝著這種極具爭議的話題去書寫、去推陳,這種衝擊完全刷亮讀者們的眼界啊!
展開
亡靈的頌歌
讀者評分
4.0
|
2009/11/29

  這是一個考古學家搖身一變,成為追蹤兇殺線索的偵探故事,有幾度我也會納悶這位學者是否太不務正業了點?實際應該由警方偵察的案件,呈現出來的卻全是考古學家的思維,有點像電影手法,警方總是在事情完美落幕了之後才姍姍來遲。這樣的偵察又泛指著什麼呢?了解一件已成的事實,或了解一件已成的歷史?揭發了一個弊案,就能讓某團體心生警惕嗎?就能防止歷史不再重演嗎?把自己的生命逼入險境又有何好處呢?

  原本以為只是一個單純的木乃伊身世之謎,但越深入反而走進宗教的迷霧裡去,而引發出一連串的兇殺案。一個徘徊在異教邊緣的修女院,因提供給貴族特殊服務而屹立不搖,甚至撐過了享利八世解散修女院的艱難時期,最後卻終結在一個考古學家手裡,實在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像力及邏輯能力。利用著考古學家抽絲剝繭,細膩又有耐心的特性,將佈局安排的非常慎密,而且是慢慢的堆砌出令人讚嘆的文字建築,詳細到連花粉、布料、死法等地毯式的追尋著莫娜的前生。我想世界的運作就是這樣吧,只有聖人跟罪人才會被後人所看見。

  整個故事以深厚的歷史資料為背景,擺\仗出殺人的推理隊形,尤其到後段所製造的緊張懸疑,真的會讓你替主角捏把冷汗,擔心他下一個遇見的人物可能就是兇手?我甚至必須承認,連作者想緩和氣氛所點綴的愛情戲碼,看在我眼裡,都很怕瞄到下一行會馬上變調成,兇手就是親密的枕邊人而虛驚不已!不過,結局當然不會只是如此而已,到最後你會看見的,比較像是燦爛煙火所釋放的炫目火花,而前面所描述的,只不過是煙火的製作過程罷了。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