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4
user-img
謝彩鳳

21則書評

21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8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21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第六病房
讀者評分
5.0
|
2011/11/05

俄國大文豪契訶夫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不需要我多贅言了,不過我一直以來只讀過他的一些短篇小說及劇本,最近因為旁聽了交大外文一門課\"二十世紀戲劇選讀\",又重讀了他的\"櫻桃園"(Cherry Orchard)英文版,也就順便再讀了"三姊妹"及"凡尼亞舅舅"這兩個劇本的中文版,還有\"第六病房\"這本小說。
老實說,契訶夫這些劇本雖然極具盛名,不過讀起來還是沒有他的短篇小說那麼有趣。那些在舊俄時期即將被揚棄時的時代氣氛下所完成的劇本,劇中人物非常強調"工作"的價值與意義,在現在看起來好像會有一點共產黨宣傳語句的八股味道,伴隨著劇中呈現的人性洞察與智慧之光,感覺總是怪怪的。(當然,這是極端膚淺的個人觀感^_^,絕無不敬之意。)但是他的短篇小說就不一樣了,他一生中寫了數以千計的短篇小說,幾乎篇篇字字珠璣,充滿對芸芸眾生悲苦生活的憐憫,他若不是44歲年紀輕輕就死於肺結核,不知還會為人類留下多少智慧瑰寶。
而"第六病房"是他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內容敘述一個設施簡陋的公立醫院院長與其中一間精神病患病房內的病人的故事,沒有太多的情節,重點大部分在他們之間的對話,以及對社會體制如何界定精神病患的弔詭提出質疑,當然主要還是那股悲憫的精神充滿整個作品。雖然沒有他的短篇小說好看,卻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作品。

不過,我卻是被書後所附的另一個很短的短篇小說"大學生"所深深感動,這是契訶夫自己最喜歡的短篇小說,大約不到四千字吧!內容也非常單純,就是一個大學生在寒冷的冬夜裡在篝火邊取暖,對著兩個寡婦講聖經福音書中使徒彼得三次不認主的故事。
不知道是契訶夫簡鍊深刻的文字所塑造的意境令人感傷,還是文中所流露出對人性脆弱的悲憫令人感動,我在圖書館中讀著讀著竟然淚\流滿面,還必須出動好幾張隨身包面紙才能擦乾眼淚\擤完鼻涕。真的是非常特別的經驗。
我想是因為我從彼得的行為中體會到,人要做到成為一個自己所期許\的好人,是多麼的不容易(彼得原先對耶穌信誓旦旦他縱使一死也要認他,但卻在是到臨頭時三次否認是耶穌的門徒),而耶穌的行為,又是多麼的寬容(耶穌在未被捕前,就預言並告知彼得,他將在雞鳴前三次不認他),人性的脆弱與偉大,從古到今,沒有改變。彼得離開人群,遠遠望著被刑求的耶穌,傷心地痛哭,那種面對人性缺陷的無可奈何,真是不知如何形容才好。
我不是信教人士,不知道為何會如此感動,回家後在網路上找到"大學生"的原文,再讀一次,才了解那是契訶夫文字的力量,他在他所塑造出的幽靜、孤寂、寒冷、溫暖、眾生為生活掙扎、天地蒼茫等等種種氛圍之下,講一個眾所周知的聖經故事,讓這平凡的故事有了永難超越觸動人心的力量。

我非常珍惜這個閱\讀經驗,他讓我體會到文字難以名之的魔力。
展開
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
讀者評分
5.0
|
2011/04/21

說來慚愧\,這是我所讀的第一本奈波爾的作品,我家書架上雖然擺\著他另外兩本著作”在自由的國度”及”世間之路”,卻一直提不起一探究竟的心。還好這次沒有與”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失之交臂,才知道原來他說故事的能力如此之強,他的作品言之有物、寓意深沉卻又如此好看、引人入勝,長達約六百頁厚厚的一本小說,我竟然在幾天之內就將它看完了,可見這本書吸引人不斷往下一頁翻下去的魅力有多大了。
其實這是一個被作者以幽默筆調掩蓋\過傷痛的深沉故事,也帶有作者小時候身為印度裔千里達居民的自傳色彩,書中的主角畢斯華斯先生就是奈波爾以自己的父親為藍本所創造出來的人物。
這個故事的背景設在千里達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代,畢斯華斯先生是一個印度移民千里達者的後代,雖然身分是婆羅門階級,但生活卻頗窮困。他早年喪父、命運多舛,從小寄人籬下的貧困生活讓他畢生最大的願望就是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畢斯華斯先生也熱愛求知,他以僅受過數年教育的基礎不斷自學,成為家人中少數的”知識分子”,而他這個”知識分子”的心靈,被困在一個不斷需要為貧困生存而掙扎的身軀裡,就構成了這本書夾雜幽默與辛酸的基調。
故事以畢斯華斯先生英年早逝於自己終於擁有的房子裡為開場,在序曲中畫龍點睛地描繪出畢斯華斯先生的一生與房子的主題,之後故事就開始從他的出生說起。
全書大約可以分為畢斯華斯先生入贅圖西家前的日子、他在圖西這個大家族中屈辱生活並做起家族指派各種不稱職工作的時期、以及他自力更生在西班牙港這個大都市覓得報社記者工作之後的生活這三大部分。每個時期都穿插著畢斯華斯先生對周圍人物的深刻觀察、與環境的衝突、與各個他短暫所屬的房子之間的愛恨情結、及他與家人及子女間的矛盾情感。書中藉由種種畢斯華斯先生所面臨的問題,勾勒出移民者、被殖民者的悲哀與困境。也刻劃出一個尋找身分認同、期待落地生根者的壓力與渴望。
這部作品雖然是奈波爾創作初期的作品,也沒有帶給他什麼單一獎項(不像”在自由的國度”得到布克獎等),但這本書卻被許\多名家公認是他最好的作品,書中的人道思維與悲憫之情令人動容。畢斯華斯先生面對挫折的人生、絕望的未來、遠不可及的夢想,那嘻笑怒罵、固執倔強、屢敗屢戰、不屈不撓的形象,深深植入讀者的心中。而他那瀕臨絕望崩潰時的孤寂徬徨與憂傷,更是觸動每個人心底那一處處人生經歷所留下的傷痕。
書中畢斯華斯先生的兒子阿南德應該是作者自己的化身,看他安排父子間的知性交流、情緒對立、以及兒子大考前父親的呵護備至,不難看出作者對父親的感念與愧\疚,奈波爾負笈英國後就定居於此的經歷,呼應了書中阿南德在父親病重之際仍不願返鄉的劇情,似乎是對自己的一種責難。
也許\我自己的父親就是一個民國三十八年時隨軍隊移民台灣的外省人,一生深怕不被在地族群所接受的他,也是一直在尋求身分的認同,住在公家分配的狹小眷村裡,同樣始終懷抱著一個擁有自己房子的夢想。而現在的我,看著書中畢斯華斯先生身負一家人生計的重任,放棄自己的興趣、做著委屈自己的工作,到了人生的某一階段,突然發現似乎除了孩子的未來,人生已經沒有甚麼好期待的悲哀。在這本小說中,好像看見了我的父親,一個外來移民尋求歸屬的例子,就在我自己父親的身上,而我,卻很少站在他的角度去體會他的心酸,更遑論像奈波爾一樣,幫他將他的故事寫下來了。
這是一本有點人生歷練後才更能體會其中深意的小說。
展開
白噪音
讀者評分
5.0
|
2011/04/08

這本書獲選為時報開卷2 010年十大翻譯小說之一,作者唐德里羅 (Don Delillo)為美國可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極高的作家。這本書出版於1985年,已成為美國文學教學中的經典,事隔25年這本書才有繁體中文版問世,對台灣的讀者來說,可說是遲來的鉅作。
這本小說的主題是在探討現代人對死亡的恐懼、在死亡的恐懼下人類會做出的反應、以及大眾意識受媒體影響的深遠與不自覺。作者藉由三大主題的段落,對這些現象做出深刻卻不失幽默的分析與嘲諷。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個在大學開創”希特勒研究學系”並擔任系主任的大學教授,他結過五次婚、與現任妻子及四個他們各自在前幾任婚姻中生下的小孩住在大學旁的小鎮上。整個故事並沒有太大的情節起伏,第一個段落就是他日常生活與妻子、孩子、以及同事間的互動。在這個段落中作者藉由人物間犀利而幽默的對話來闡述自己對現代社會種種怪象的想法。第二個段落則是鎮上遇到了毒氣事件,居民們被迫疏散的過程,作者也在這裡開始佈下死亡恐懼的具體形象,並且有像是”The road”及”The Mist”中的末日荒涼及混亂感的描述。第三個段落則是全書最精華也最好看的部分,主人翁因曾暴露在毒氣下,真實地有了必須面對死亡的準備,看他在這個過程中的心理轉變及行動,作者讓讀者感受人類對於死亡的種種想法,全書的最後幾頁將整本其實不怎麼會令人愛不釋手的情節做了一個非常出人意表的總結,也將全書的意旨做了一個極為明確的濃縮,讓這個閱\讀經驗劃下完美的句點。
老實說,這本書並不”好”看,需要用點耐性才能融入其中。但是雖然已經是25年前的作品,放在現在來讀仍具有預言性的指標,顯示它經得起時代的考驗。
可能是因為我年紀還不夠老,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面對死亡的恐懼,平常也沒有太過受到媒體的荼毒,也有可能本書太過深奧,所以我並沒有像原先預期地會大受震撼的感覺。
不過,這畢竟是一本頗為重要的著作,沒有時間閱\讀的讀者不妨參考博客來關於這本書的介紹,最棒的是其中竟然將南方朔先生寫的導讀完全刊登出來,光看這篇導讀就可以一窺本書的精華所在,還有幾頁內容試讀,也可以感受一下作者的文字功\力。
個人才疏學淺,只能說:”在面對死亡的恐懼中仍歌頌著人性中與生俱來的善念”,是我對閱\讀作者這本書後一個非常簡短的心得總結。
展開
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木村阿公的奇蹟蘋果
讀者評分
5.0
|
2011/02/16

其實這本書的內容不像想像中的單調,雖然書名及介紹會讓你以為,這只是一個住在日本青森縣果農老伯堅持栽種有機蘋果,歷經九年的奮鬥終於成功\的辛酸勵志故事,其實不然。
書中作者旁徵博引,向讀者介紹了蘋果品種及農藥使用在人類歷史上的軌跡,並且從木村阿公幼年時娓娓道來,讓讀者看出這個人從小時候就顯示出的興趣與意志力,所以之後當他一心想種出無農藥無人工肥料的蘋果時,你不會覺得是癡人說夢;當他歷經年年失敗幾乎傾家蕩產,家人仍堅定地支持他,舉家過著赤貧的生活硬撐到底,你也不會覺得意外。
令人意外且感動的是:木村先生在種植蘋果方面展現的求知慾及實驗力,這可不是一個無知無識的果農,只靠一片毅力堅持有機信仰等候大自然讓他成功\的故事,這是一個非常實際、聰明、有行動力的人克服萬難解決問題而成功\的例子。最後他能享受成功\的果實絕非僥倖,目前這位果農以他豁然大度的心胸到處推廣他的心得與技術,足跡甚至遠到日本國外,也讓人欽佩。若是換作是一般人,搞不好就申請專利,將這個吃盡苦頭才摸索出來的技術保護起來了。(就像現在的科技產業,一丁點智慧財產都要申請專利保護起來,防人利己,的確是現代社會的人心最佳寫照。)
書中對木村自己、木村家人、木村家周圍果農的心態轉變也有相當程度的描寫,使得這本書除了報導奇蹟成功\的部分,更多了一份人性描寫的細膩觀察。
這本書非常容易看,認真看大概一天就看完了,但內容卻很令人難忘,真是:”花讀羅曼史般的時間,就得讀經典名著般的收穫”!非常值得一讀的好書。
展開
噬夢人
讀者評分
4.0
|
2010/12/26

伊格言的長篇小說-噬夢人
會知道伊格言這個作家,是在中時部落格上看到他寫的一篇評論”追風箏的孩子”的文章,覺得他運用文字的能力相當吸引人,當時還在部落格上留言,小小地討論了一番,也訂閱\了他的電子報,那是在他的”甕中人”得到歐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入圍時的事。那時已經有一種感覺,這位作家是一位企圖心相當明顯,也很懂得寫作策略的作家。
所謂懂得寫作策略,就像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一樣,他分析歷年來的偉大作品,知道以城市為主題建構一系列作品,是容易獲得國際文壇注意的方式,也容易建立得獎的機會,所以他的作品鎖定在土耳其的幾個城市,古今交錯、撲朔迷離,加上土耳其夾處在歐亞大陸特殊的歷史地理背景,作者以深厚的人文素養在作品中呈現出深刻的文化衝突,相當非凡的寫作技巧加上成功\的寫作策略,果然讓他成為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為什麼提到奧罕.帕慕克呢?不知道為什麼,伊格言的企圖心會讓我聯想到他。伊格言以醫學院學生轉行成為文學創作者的背景,也很容易引人注意。雖然後來看他的”拜訪糖果阿姨”並無驚艷之感,但是這次是抱著很大的期待來看這部”噬夢人”的。
在正式閱\讀書本之前,已經收到許\多作者部落格發出的電子報,節錄一些”噬夢人”中的情節,更顯示出作者除了深暗寫作策略之外,也頗懂行銷之道。電子報的內容,是書中關於一個AV女優的紀錄片段落,當然其中不乏許\多A片情節的描述,相信是很能吸引讀者目光,也很容易令人想一窺究竟的部分。當然,我不否認食色性也,作者選用描述色情這樣的方式作為書中重要的線索是一個高招,但很可惜也令人有取巧媚俗的印象。不過不管如何,從這本書的銷售數字上看來,顯然作者的策略是達到一定的功\效的。
鋪陳了這麼多,總算要講到書本的部分了。坦白說,看完了這本三十萬字的小說,是有些失望的。也明白作者因為這本書被冠上”視覺系作家”的稱呼,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書中最成功\的部分,的確是各個場景視覺上的描寫。作者建構了一個未來世界,對這個未來世界中許\多想像畫面的描述,就像是電影的鏡頭一樣,將鏡頭語言成功\地轉換為文字,是這本書的特色。
但是,相對地,既然是以類似鏡頭式的文字描述,要怎麼捕捉人物的人格、內在及思想呢?在電影中,這部分要靠精彩的對白以及優秀的演員演出。很遺憾,在這本小說中,人物對白是較為生硬貧乏的,有些段落甚至淪為說教傳道似的突兀。作者對場景描述的功\力好像也無法得心應手地運用在人物的表情及心緒變化上。所以,我的感覺,這部小說的人物顯得較為空洞,我們明白他們的行為,卻無法真正感受他們的情感。主角做為生化人混跡於人類社會中的矛盾、恐懼及心態掙扎,在書中都只能止於狀況的描述,談不上深刻的思想探討。簡單地說,這是一本比較講求情節精彩,較少著力於人物內心刻畫的小說。很可惜,這樣的小說可以成為一本好看暢銷的小說,但可能就無法成為一本偉大的作品了。
再來談到這本書的背景設定,本書的時空背景設定在二百年後的地球各個角落(包括台灣),是一個生化科技運用已經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時代。這就必須談論到在書中佔很重比例的註解部分,老實說,以我個人淺見,這些作者經營建構出的龐大偽知識體系,反而是本書最精采的部分。
因為在作品中要建構出一個各方面考慮都很完善的未來世界並不容易,作者雖然已經極盡想像之能事,但總還是無法令讀者完全感覺是沉浸在另一個時空之中。例如書中關於生物科技方面的想像如取夢者、水瓢蟲等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但關於機電方面的想像就有點不是很有說服力。而對書中人物存在的日常生活未來現實世界描述,例如台灣的北海岸,卻常常讓人感覺好像與現代的環境無甚差異,因為書中環境的描述脫離不了以現代為基礎的想像,頂多多了一些飛行船之類的平常之物。
但是書中大量的偽百科詞條、偽新聞、偽歷史、偽文學….,因為不涉及書中情節進展與人物互動,可以天馬行空、不受拘束,所以短短的概念下片段呈現的未來世界,反而相當精彩,實在令人讚嘆。可以說,作者對想像中的未來世界可以在簡短的概念及一個個令人眼睛一亮的點子中經營得很好,但到了整體劇情概念中,就沒辦法再那麼令人信服了。
最後,討論一下這本書想要探討的主題,根據書中最後所附作者與作家駱以軍的對談,以及作者在一些專訪中自己表達的意念,這本書想要探討的似乎是人類對於異己的排斥、以及外來族群尋求身分認同,在人類歷史上無可避免的悲劇性。但是,就我個人淺見,這本書能帶給讀者的省思並沒有這麼深刻,也沒有這麼宏大。生化人與人類為何敵對至此,書中並沒有明確交代,生化人心中的身分認同及族類歸屬問題,也只是很表面化的歸因於人類的殘暴對待,但是這些都是結果,至於原因,真正涉及人心中思想的轉變或原則建立的關鍵,書中是幾乎沒有探討的。我們只能看到一個影像設計得十分精巧的未來世界,對關於夢境及生化科技的想像也頗有趣味,可惜正好關於夢境的劃時代科幻電影鉅作”全面啟動”已經上映,以故事的特殊性及理論設計的精細度來說,這本書的題材及構思就算沒有被比下去,也顯得沒有那麼特殊了。而人物在故事中,卻很可惜地只成為浮面化地道具般人偶,讓這本書錯失了成為一本”超”有深度的”好書”的機會。
所以,如果只是抱著看一本作者用心書寫、情節堪稱曲折的華文科幻小說的心情來看這本書,雖不滿意,但仍需佩服作者的想像力與文字駕馭力。但如果是抱著想讀到一本作者可以建立大師地位高度作品的期待來讀這本書,應該會是令人感到失望的。
不過這本書畢竟是近年來台灣作家作品中相當出色的一本著作,許\多名家也紛紛推薦。所以我的小小淺見,可能也不算是一回事吧!畢竟,閱\讀也是蠻主觀的事,也許\我因為期待過高,也會失之偏頗。
但是我依然相信,作者對自己的期許\,應該是不止於這樣的。
展開
在荒島上遇見狄更斯
讀者評分
5.0
|
2010/12/10

這是一本好書。難怪它會得到大英國協作家獎,並獲得布克獎決選入圍。
有多好呢?
我記得以前看德國作家齊格飛藍茲的大作”德語課”時,大陸作家余華的推薦詞說他看完\"德語課\",震撼感動到捨不得將它歸還給圖書館,就謊報遺失了,只是希望能將書據為己有。
還好,這裡是台灣,現在是個網路購書相當方便的時代,而這本書”在荒島上遇見狄更斯”,才剛出版不久,所以,到處都可以買到。至少我不必昧著良心,向圖書館謊報它遺失了。
這本書,就是好到你在圖書館將它借回家看完後,會想自己買一本收藏起來。也會好到,看完書後,你會想找出這位紐西蘭的作者羅伊德.瓊斯 (Lloyd Jones)所有其他的作品來研讀。還有,好到讓你趕快找來書中一再講述的骨幹:狄更斯的名著”前途無量 (Great Expectations)” (中文或譯為”孤星血淚\"),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
而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原來”在荒島上遇見狄更斯”書中的主角華茲先生,早已讓你對狄更斯的這本名著倍感熟悉,也才真正了解,作者以經典為本架構出的故事,是多麼特別,寫作的技巧是多麼巧妙,而其將內涵深度交織在平淡卻又驚心動魄的情節中的功\力,是多麼令人嘆服!
英文書名Mister Pipe,是狄更斯”前途無量”中主角的名字,這本書寫作的方式,也與狄更斯這部作品相同,以一個小女孩/小男孩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一個她/他所似懂非懂的世界,只不過,狄更斯討論的世界,是十九世紀英國貧富階級差異巨大的世界,而羅伊德.瓊斯所要討論的世界,是一個二十世紀帝國殖民與黑白種族問題導致戰亂不斷的第三世界。
帶領小女孩馬蒂妲穿梭在這兩個世界中,建立人生價值觀的導師,就是書中的靈魂人物華茲先生,對馬蒂妲來說,華茲先生就是狄更斯先生,也是皮普先生,而華茲先生自己,也就像皮普一樣,是個帶著淡淡悲劇色彩的\"身分”移民,他們或主動或被動地成為需要變換身分(白變黑,貧變富)的移民者,也注定需要成為時代氛圍的犧牲者。
馬蒂妲最後終究是到了白人的社會,成了另一個身分的移民者,而且與皮普不同,雖然帶著憂傷,她應該會是成功\的,這是作者對人類文明進步所給予的希望吧!
雖然第一次閱\讀這本書已經得到相當大的感動,不過我想要仔細討論這本書,也許\需要將”前途無量(孤星血淚\)”讀完後,再回頭讀一遍,我相信會有更多體會。
而我,現在正在這麼做。
展開
夜曲
讀者評分
4.0
|
2010/12/03

石黑一雄的”夜曲”中譯本最近出版了,我雖說不上是迫不及待地將書買來,倒也是充滿信心地期待這位大師將帶給我再一次閱\讀其作品的感動。不過看完之後卻有點小失望,畢竟,上一本閱\讀的”長日將盡”實在太好了(我想這部將近十年前得到布克獎的作品可能是石黑一雄到目前為止最好的作品了),這一本集合五個關於音樂人的短篇小說集相對顯得失色許\多。
這本書中的五個故事,只有一個發生在英國,”莫爾文丘”這個短篇,是我唯一喜歡的一篇,可能是只有在這一篇中,才讓我感覺到我是在閱\讀石黑一雄的作品吧!其中壓抑婉約的筆觸,帶著淡淡的感傷,那種細水長流的感覺,以及對人與人之間緊張關係的仔細觀察及含蓄描繪,實在是他作品中最吸引人也最特別的因素。
雖然說作家總希望能自我突破,不要將作品侷限在同一種寫作技巧中,不過我還是喜歡他作品中的特色,刻意要變,反而失去屬於他的獨特魅力,令人覺得很可惜。
不過還是很期待讀到他的下一本作品,希望他的創作力能源源不絕。我神經兮兮地突然有種恐懼,如果他再也寫不出更精彩的作品(像海明威寫完”老人與海”之後),不會像海明威一樣吧?我想會寫出如此含蓄細緻作品的人,對自己的要求應該不會像海明威一樣嚴格及暴烈吧?希望如此!
展開
我輩孤雛
讀者評分
4.0
|
2010/08/21

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是以一個偵探身分的主人翁採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講述一個非偵探的故事,無庸置疑,作者在本書的前半段,無論是在建構一個沒有實際陳述案件的倫敦大偵探生活的部分,或是在回憶上海兒時生活的敘事手法,完美的氣氛營造,細緻的人性分析,都將這本書帶到一個大師鉅著的層次。
但是到了書中後半段第五部主人翁重返上海之後,整部作品似乎換了一個曲調,故事情節轉折過於驚奇生硬、敘事節奏明顯紊亂、人物刻畫過於平板這三大缺陷,引起了讀者心中的疑問:”這是不是一本完美的作品?”
掩卷之後,原本正在感慨其實連大師作品都難免出現瑕疵,何況我輩遜咖,也正懷疑為何大師能讓自己的作品出現如此明顯的缺陷。不料上網一查,原來這個問題早已引起讀者廣泛的討論,也已成為外文系學生碩士論文的題材,眾說紛紜,比較推崇的說法,是石黑一雄刻意要以這種魔幻不真實的寫法,打破自己作品一向溫厚細膩的形象,也呈現出在二次大戰即將爆發的那個混亂時期,詭譎多變的時代氣氛。
不過我個人對這些論點是半信半疑,總覺得既然是大師作品,應該可以處理得更好,採用魔幻的寫法跟讓讀者覺得荒謬,還是有些差別的。而作者以日裔英籍作家這樣特殊的身分來寫這一段以日本侵略中國時期的上海為背景的小說,恐怕也很難面面俱到保持客觀的立場。我並沒有對西方讀者的評論作搜尋研讀,也就無從得知是否書中的中國奇觀會引起他們的興趣。至少我讀起來,感覺並不是很好。
石黑一雄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公認人選之一,以我淺薄的閱\讀經驗發現,這些大師級的作者(如多麗斯萊辛、奧罕帕慕克等)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雖然議題嚴肅但卻引人入勝,即使艱澀,卻又好看,也就是:可以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完全不會令人望之生畏。就我個人覺得,這是很不簡單的。
最後,我必須贊同,書中最後提及主角自己與一生心儀對象莎拉之間的共同之處,對人生的使命感以及逃避使命的徒然,讓全書前半段營造的淡淡幽傷氛圍又成功\地縈繞在讀者的心裡,看著這樣的句子:”我們的命運是以孤兒的眼光看待世界,長年追逐著父母消逝的暗影。我們只有盡全力把使命完成,別無解脫之途,在此之前,心中無法得到片刻的寧靜。”想像著這兩位已年過半百的孤兒的一生,他們心中的遺憾與創傷,實在是沉重得讓人無言以對。
我想,這也是不管這本書的後半段轉折點是無心的敗筆或有意的顛覆,這部作品仍舊就可以得到布克獎提名的原因之一吧!
展開
在德黑蘭讀羅莉塔
讀者評分
4.0
|
2010/03/05

在還沒閱\讀這本書之前,以為這是一本想要伸張伊朗女性地位的書,讀了之後,發現我原先的想法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這的確是一本關於伊朗女性的書,但是不能算是一本小說,它是一本綜合了女性作者阿颯兒‧納菲西(Azar Nafisi)博士在德黑蘭教授近代西洋文學的點滴札記、文學評論、生活記實以及對伊朗近二十年來備受爭議的政治社會宗教上議題的看法,連帶地呈現出伊朗近代的歷史國情與伊朗女性所承受極不平等的待遇。
全書以四個作品極為牴觸伊斯蘭教派意識形態的作家為代表,分為羅莉塔(納布可夫作品)、蓋\茲比(費茲傑羅作品)、詹姆斯、奧斯汀四大段落。並巧妙地將上述所有她想說的內容有條理有宗旨地結合起來。
在這四大章節中,第一部分以羅莉塔這部情節涉及病態亂倫,即使在西方世界也備受爭議的小說來揭開序幕,同時提及作者因不服從政府對女性種種不合理的規範(如強迫佩戴面紗)而不願在德黑蘭大學執教,轉而在家中成立秘密女性讀書會教導一些菁英女學生的歷程,將羅莉塔書中無自由的女主角類比為德黑蘭的女性及人民,過著被壓迫的人生。
第二部分藉由在課堂上公審蓋\茲比(大亨小傳)這本書,穿插了作者自己生活的倒敘,她如何在國外求學、如何回到伊朗、如何在屬於伊朗高階菁英家庭中被栽培被薰陶而成為現在這個自有見地特立獨行的她,由小說中主角蓋\茲比的命運呼應伊朗當時的革命情勢,並探討甚麼是道德,甚麼是誠實。看似不道德的蓋\茲比所具有最強大的誠實美德是否是熱血沸騰的革命群眾所欠缺而無法檢視自己內心的重要因素?
第三部分討論亨利.詹姆斯的作品”黛西米勒”及”華盛頓廣場”,由探討小說作家涉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震撼同時敘述了作者生活在兩伊戰爭陰影下的心情與教學上的風波,並藉由作家如何塑造書中主角關於”憐憫之心”的性格,也引導出作者對伊朗內部穆斯林派與伊斯蘭聖戰派紛爭敵對到同胞之間失去憐憫之心的感慨。
第四部分由珍.奧斯汀所處時代的女性困境轉而省思伊朗目前的女性困境,也將全書的重點又轉為讀書會成員,最後作者選擇離開伊朗移民美國,雲淡風輕地陳述各個在書中出現的人物各自的現況,結束時頗有令人掩卷長嘆的惆悵。
這本書不是一本容易讀的書,也許\讀者若對書中提到的作家及作品有所了解及熟悉的話,讀起來會更為愉快。書中作者與”魔術師”似有若無的情愫、亦師亦友的關係,也為可以說是枯\燥艱澀的內容提供了一些浪漫的元素。看似雜亂散漫思想浩瀚的內容能以這樣的章節方式呈現,也可看出作者匠心獨具之處。
總之,這是一本讀了之後收穫頗豐的作品,尤其是外文系的學生可能可以一窺一個好的老師如何教授美國文學作品的風采。
只不過,可能我一向對擁有家世地位背景一生不愁吃穿幸運地受到栽培的菁英文化份子有一點小小的反感,所以就像看動畫”茉莉人生”一樣,我實在無法對這些無須面對生活疾苦的高階文化份子對抗強權所做的輕微犧牲有太大的感動與敬仰。畢竟,我總是覺得,當你永遠有所退路時,是無法輕視與責備無所退路的人的懦弱的。
展開
夜車
讀者評分
5.0
|
2010/01/15

這本書的作者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是英國當今的”文壇教父”,孤陋寡聞的我還是在圖書館內誤打誤撞借了這本書才算是第一次知道這位作家,也才從書中南方朔先生的導讀稍微了解了他的生平及作品風格。當我以拜讀大師作品的心態來閱\讀這本書時,當然就多了一份敬意,也不敢大放厥詞說這本書有甚麼令我不滿意的地方,不過,老實說,如果我不知道作者是文壇大師,可能只會認為”夜車”是個成功\但沒有結尾的偵探小說,甚至可能看到晦澀不明交代不清的結局時,還會重重闔上書本大罵一聲”SHIT”,但是,我絕不會否認,這本書帶給讀者的感受,絕對不是一般的偵探故事而已,就算我再駑鈍,也會被作品中對人性的深刻觀察與書中瀰漫的幽微絕望所震懾,知道自己讀了一本”好書”。
故事是以第一人稱敘事法進行,作者塑造了一個名叫邁可。胡里罕這個名字與外表都相當男性化的中年女警官,作為敘事者。故事一開始這位女警官就被指派進行一樁自殺疑案的調查,死者是她敬重的上司警察局長的女兒,年輕貌美才智出眾前途不可限量的她為何要一絲不掛朝自己頭部連開三槍自殺?究竟是自殺還是他殺?成了這個故事進行的主軸。情節其實非常好看也堪稱懸疑,故事中有幾處案情在自殺及他殺的疑雲轉折設計的巧妙自然,讓人很想一口氣讀完整本書。
但是命案推理只是包裝,讀者藉由胡里罕的自白及觀點,一點一滴地了解她的職業、人生經歷、情感、過去。作者想傳達的重點是一個對自己幾乎絕望的中下階級現代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在心理上掙扎,想要過一個更值得活的人生的過程。進而對比在外貌、智慧、感情歸宿及事業上都傲視群倫的上層階級現代人,完美的人生中所隱藏的空虛缺憾。所以結局到底是自殺還是他殺,原因是甚麼?作者都沒有明確而清楚的講白,因為,這不是他想講這個故事的重點。
貫穿全書的冷冽氣氛及情感相當克制的敘事筆調,讓這個故事有了相當奇特疏離的風格,也讓我再一次見識到大師作品是可以深沉地言之有物又通俗地引人入勝的。
展開
黑色之書
讀者評分
4.0
|
2008/11/20

這本書的中文版收錄了作者奧罕•帕慕克於 2006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時的致詞內容,不像他的作品風格那樣精鍊冷靜(有時可以說是有點精準到艱澀冷漠), 這篇講稿十分感人,陳述了作者對父親的思念與面對寫作之路內心的孤寂感受,短短的一篇文章卻令讀者不忍釋手.
中文版封面上的介紹詞: 「本書乃”我的名字叫紅”多視點書寫原點」,一點也不誇張, 從“黑色之書”中可看出許\多與”我的名字叫紅”相似的寫作手法,井中的屍體、細密畫的點滴、土耳其古代的風土民情及傳說,都是這兩本書中引人入勝的元素,在這本書中,作者藉由卡利普及耶拉的觀點交錯形成的段落,不斷重複身分認同(也就是”做自己”)這個主題,並旁徵博引以淵博的學識向讀者展現了土耳其的過去與現在,光榮與衰頹,文化與地理. 只是”黑色之書”的情節較為單薄,無法像”我的名字叫紅”那樣由一起謀殺案建構起一個人物錯綜複雜宛如羅生門般的精采故事,而一再重複的主題到最後也容易令讀者感到疲憊,進而放大了作品的斧鑿痕跡.由此也可以見到作者於1998年完成的”我的名字叫紅”較這本1990年完成的”黑色之書”有多大的進步了.
這本書另一個很有趣的地方是,作者塑造了對主角卡利普相當重要的妻子魯雅這個角色,表面上沉迷於偵探小說的知識份子與家庭主婦,書中有幾次作者對於卡利普眼中似乎終日無所是事的家庭主婦這種身分的一些想法有所著墨,但又談得不多,很令人好奇作者對目前普遍存在的高知識份子家庭主婦是抱著什麼看法?其實作家的身分與高知識份子家庭主婦還蠻類似的,當沒有靈感無所產出時,也是面對一室的書香與孤獨吧!
展開
目送
讀者評分
4.0
|
2008/09/18

我相信所有的外省第二代在閱\讀龍應台女士的目送時鮮少有不動容掉淚\的,我們父母輩在大時代悲劇中的顛沛流離思鄉之苦,似乎已成了烙印在心中難以言宣的沉靜傷痛,即使數十載的分離後政策上已開放探親,白髮蒼蒼的歸鄉人畫面仍時時揪扯著晚輩們的良心,心理上總覺得,要為他們做些甚麼,才能補償一些他們所受的苦難,要為他們做些甚麼,才能讓自己不要再看到這些畫面時感到莫名的哀傷.目送中第一及第三部分一篇篇的散文,是將這種感覺以最精簡的文字推到了極致,很可以想像作者寫下這些文字時的椎心之痛,藉著不著痕跡得自責之情,完完全全展現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這樣的遺憾是否可以預防?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情況,父母親仍健在的我,可不可以克服空間、時間、距離、相處的種種困難,真正的與他們生活在一起,以免重蹈龍女士在書中天天電話問候但終究仍於事無補的覆轍呢?我仔細想過,沒有辦法,我的心,還不是那樣柔軟到完全包容的地步,我還沒有真正失去過,我還不知道要盡全力去珍惜,我還不能將相處的衝突完全美化,我還………,我不知道是否作者也經歷過這樣的時期,她藉著文字,提醒著我們,珍惜啊珍惜啊!而我,還是只能在電話的這頭對著幾乎聽不清楚的爸爸大聲嘶吼:\"你聽得到嗎?吃過飯了沒?今天還好嗎?”也依然對著電話那頭媽媽的絮絮叨叨深感不耐。
我不禁問自己,那麼,文字帶給我的感動有甚麼用呢?
另外在書中,我又再一次感受到龍女士自”親愛的安德烈”以來呈現出的孤獨,雖不至於落寞,總令人替她有點心慌,沒有孤獨,也許\她就不會創造出如此出色的作品,但是這孤獨去除了文字的美感,化為實際生活的時時刻刻後,總是有點淒涼。
此外還是要說一下,第二部分關於城市的散文又有點太過雕琢的痕跡,我想,是寫親情的部分,使這本書得到崇高的評價吧!
展開
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
讀者評分
4.0
|
2008/04/26

這本標榜著兩代共讀的書,其中包含了對國族認同,文化差異,是非道德,美學觀點,香港經驗,世代溝通等種種議題的討論,雖然是以家書的方式呈現,也處處流露出母子親情的溫暖,但本質上還是持續龍應台女士一貫的立場與風格,對所有的問題幾乎都是以嚴肅及精英的觀點加以分析評論,充分展現了其博學與人道的特色.比較特別的是增加了一些頗為感性的心情描述與人生回顧(由其一篇對年老的恐懼寫得實在動人),以及安德烈以一個十八歲現代青年對世界現況所發表的論述,可以感受到他所關懷的小我世界及大我社會中所帶給他的困惑及省思.
不得不佩服龍應台女士的博學及文筆,我個人從以前就對她的文章由衷的讚佩及認同,但是隨著年紀逐漸增長,有時會對她的精英姿態及嚴肅風格感到有一點點的反感,這次閱\讀這本書也有一點這種感覺,尤其是他們評論香港文化的幾封書信,我總覺得不管如何,一個只居住在香港兩三年的人,實在沒有立場以高姿態來評論人家的社會文化,即使是學問再淵博觀察再敏銳,也應該只能”記述”而非”評論”吧!
其實這本書最大的意義是透露出龍女士對未來的不安,對於即將來臨的空巢期的焦慮與人生後半段須面臨的孤寂的惶恐,這是一向給人堅強理性印象的龍應台所公開呈現最為脆弱的一個作品了,看了心裡竟然有一點點的為她感到難過!不過畢竟她又成功\地作到了她想實踐的計畫,以創新的方式與她的兒子留下了溝通對談的紀錄,也許\對她來說這才是她人生最重要的作品呢!
另外有個題外話,從其中一封大陸讀者的來信(Kitsch單元)用字遣詞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他們對香港及台灣的輕蔑,令人看了蠻不舒服的,也許\這樣的人在大陸只佔少數,又也許\是佔多數?總之,令人感到中國人要和平統一似乎還需要許\多的努力哪!

展開
燦爛千陽
讀者評分
3.0
|
2008/04/10

這本書我是閱\讀原文版的,所以不知道中譯本譯的好不好.

這部作品主要藉由描述兩個阿富汗女子的一生將阿富汗自1960年到2003年的歷史串聯起來,書中除了讓讀者看到阿富汗女性地位的低落命運的悲慘、阿富汗的風土民情以及塔利班政權的泯滅人性之外,作者想讓世人了解自1978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以來到因九一一事件阿富汗塔利班政府藏匿賓拉登造成美國出兵阿富汗,這數十年來阿富汗所經歷的戰爭、內戰所帶給阿富汗人民的痛苦.基本上,似乎這才是這本書的重點,作者的企圖心相當明顯,只不過採用兩個女性因為嫁給一個脾氣乖戾的暴力先生所產生的悲慘遭遇當作廉價悲劇通俗的包裝.

看完後,覺得這本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二部作品成績及評價應該還會略遜於”追風箏的孩子”,雖然” 追風箏的孩子”已經有很多負面的評語了(譬如最後到塔利班陣營中救人的灑狗血催淚\太過廉價等等),這本”燦爛千陽”更是全書充滿了”戲劇性的悲劇”,太過巧合、太過煽情催淚\的劇情,太過溫和良善的兩位女性主角,以及兇殘到令人驚愕的家暴過程描述實在運用得過多了一點,甚至還會出現一些幾乎是瓊瑤式的對白以及令人直呼”太扯了”的不合理劇情及完美幸福結局,尤其是最後Laila執意要回喀布爾,竟然還能得到Mariam 父親的遺產(還是美金喔),完全解決了離開Murree安定平淡生活而須面對的生存問題,再用這些錢幫助經營孤兒院而成為新聞報導人物,喀布爾在美歐聯軍驅逐塔利班政權後也是一片欣欣向榮景象.看得令人頭皮發麻,實在是避重就輕粉飾太平得太過了一點!

但是,這一切劇情安排上的缺點,都因為結合了阿富汗近代的歷史以及作者精密的說故事技巧而還可以被讀者忍受,這本書的寫作方式是相當視覺意像式的, 小說採用第三人稱的全知敘事者觀點以及非全然連貫簡短段落式的敘事手法, 在段落與段落之間呈現出作者獨特的含蓄溫婉風格,有如電影的一個個場景及畫面,可以想見將來被拍成電影時編劇是不用花太多力氣改寫的.全書也蠻多小小段落的文字相當優美或感人,增加了這本書值得細細品嘗及用心體會的價值,也讓這本書不至於淪為太過庸俗的親情倫理大悲劇.(其實如果去掉阿富汗的歷史部份以及一些精采的語句,這本小說真是不能算是佳作)

胡賽尼善用他身為阿富汗裔美國人的身分,往壞處想也許\是狡猾地想增加小說的賣點,往好處想他真的想藉由通俗的小說建立大家對阿富汗的了解,尤其是這本\"燦爛千陽\",基本上是想寫阿富汗近代的歷史吧!

只是,作者連續兩本書都以阿富汗人為題材,接下來不知要如何才能讓讀者不至於感到疲乏了!
展開
德語課
讀者評分
4.0
|
2008/02/15

這本齊格飛•藍茨的鉅作實在不是一本容易讀的小說,我個人之所以被吸引去閱\讀它是因為讀到南方朔先生的介紹文字:”這部作品將”忠於職守”和”助紂為虐”的辨證關係,做出了罕有其匹的深刻討論””,我很想知道作者如何界定這兩者的區分,和處於這種處境之下的人心理上複雜幽微的兩難抉擇,畢竟,也許\我們不像書中描寫的二次大戰德國人的立場及身分這麼特殊,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經歷這樣情況的時候,當大環境的是非對錯觀念與個人的善惡原則互相牴觸時,要如何自處?
作者是利用”少年主角在德語課罰寫作文,題目為”履行職責的歡樂””這樣奇特的開頭將複雜的時空及背景串聯起來,書中主要的文體及場景分成少年的回憶與作文,少年在感化院的敘述以及心理學家對少年研究的報告論文三大部分,回憶部分並加入一些類似魔幻寫實的段落,雖然我們一般讀者不是文學評論分析家,也可以感受到這本書在寫作技巧上有其重要的地位與份量,而書中探討的人與人間真誠的善意描寫(如畫家與特奧•布斯貝克以及畫家對西吉與克拉斯兄弟等等)與父母子女間情感的疏離刻畫都是值得讓讀者沉澱下來仔細欣賞的部分.
不過老實說,可能是個人才疏學淺,我在書中並沒有看到我想看的部分,在這樣艱澀的小說裡,佔著極重要關鍵的父親角色,從一開始接到上級命令必須監控禁止畫家(這位畫家是他的好友及救命恩人)作畫到最後大戰結束後仍以自我意志繼續著破壞畫家作品的行為,我並沒有看到他的心理掙扎,而其他次要人物的描寫中好像也蠻能分辨父親這種過於”忠於職守”的行為已是”助紂為虐”違反人的基本良善原則,所以父親的行為好像變成是一個特殊的個人例子,而不是一個人人都可能成為的難題面對者.我可以感受到大時代下人類思想僵化的無奈,但感受不到個人心理層面的反思.
也許\因為我不是德國人吧!歷史與文化背景的落差終究還是讓我讀完這本書後反而有種隔閡的疏離感.不過我還是很高興自己能把它讀完!
展開
丈量世界
讀者評分
5.0
|
2008/01/03

“洪鮑特(1769-1859) 德國博物學家和地理學家。生、卒於柏林,先後就學於法蘭克福、柏林、哥廷根和弗賴堡.1799年與邦普朗(A. Bonpland, 1773-1858)到南美考察5年.他主要在法國工作直至1827年,後至中亞考察.自1830年起任公職.他的巨著<宇宙>(1845-1862)試圖按自然法則對宇宙作一番全面的敘述.南美西海岸的一道洋流(祕魯洋流)及以他的姓來命名.”
上面這一段話是我家裡書架上”劍橋百科全書”中對Alexander von Humboldt這個人生平的描述,短短的幾行文字,從前對我來說毫無意義,甚至可以說是不存在的資訊,但在看過丹尼爾•凱曼所寫的”丈量世界”後, 亞歷山大•封•洪堡(本文採丈量世界書中譯名)這個人的生平不再是短短的幾行不帶情感的冰冷公式化敘述文字,而是一段活靈活現的虛擬記憶,經由閱\讀,我在腦中與洪堡及邦普蘭一起出生入死地探險,與洪堡一起經歷了與哥哥間難以釐清的幽微瑜亮情結,我經歷了一個完全與我生命毫無關聯的德國人的一生.
而高斯(1777-1855)呢?他太有名了,即使相差將近兩個世紀,在台灣成長的我仍能透過數學及物理公式認識這個大天才,但是經由閱\讀這本書,高斯的固執、專注、情感、思緒讓高斯在我心中不再是個符號、單位或名字.
說”丈量世界”這本書是本奇書一點也不為過,而且是本非常幽默、細緻、精心考究、精雕細琢的奇書,作者善盡身為德國人的優勢,用非常特別的方式替這兩位擁有偉大心靈的德國人做了一本前所未見的傳記小說.
身在現代的讀者,真是幸福啊!
展開
認得幾個字
讀者評分
5.0
|
2007/10/29

我必須承認,我是大春先生的書迷,才會一在書店看到這本書就毫不猶豫地將它買下了,其實基本上我對文字的古義演變並沒有很大的興趣。看過之後,才知道大春先生想留在這本書中的,絕不是認得幾個字這麼單純。而不論你是否是大春先生的書迷,或是對文字的古義演變有沒有濃厚的興趣,閱\讀這本書都帶來極為愉快的時光。
讀者可以從這本書中看到作者對一雙兒女濃濃的愛,以及藉由書寫對子女傳達愛意的過程中所不經意流露的對父親強烈的思念。從”聆聽父親”中我們已知道大春先生與父親之間父子如同朋友般的情感,在這本書中更可以讀到許\多詼諧及傷感的片段。事實上,閱\讀本書,有關子女的童言童語令所有的家長會心一笑,而有關父親的部分又令所有的子女動容深思。
在大春先生的部落格中已知道他近來鑽研古文以創作古詩為主要成果展現,不過沒想到他能極具創意而巧妙地將艱難的文義解說穿插在兒女古靈精怪的反應對答之中,觀文常令人捧腹大笑,進而成功\地讓讀者多少吸收了一些字的知識。另一方面也讓讀者非常羨慕張容張宜這對小兄妹有這麼一位博學詼諧的爸爸,更挑起了身為父母的讀者的罪惡感! 我想每個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會不禁暗暗慚愧\,身為家長的我自己給了孩子們甚麼呢?在孩子年幼時且將父母當成全世界的童稚心靈中,我們究竟花了多少心思及時間去陪伴他們,與他們分享我們的知識與見解呢?
記得很久以前朱天心出版”學飛的盟盟”時吳念真曾陶侃朱天心說他們這些作家的小孩都沒有隱私可言,通通被爸爸媽媽寫到作品裡去了。不過我覺得:為什麼不呢?在孩子還小不會抗議時,作家有這樣的本事能將他們寫進作品中去,是為自己、為讀者、也為了子女留下了一個珍貴的回憶與心靈財富,等他們度過了會抗議及難為情的青春期而成年後,這個作品將是多令人羨慕的無價之寶啊!
另外讀這本書也令人有點小小的傷感,因為可以預見不管大春先生多麼努力去抵擋去維護, 文字的現代化及古詩文的孤寂化是不可避免的了,整個文化的趨勢就是這樣了,甚至政治的荒謬及教育的墮落,都只會越來越糟的。也許\大春先生(及其他有相同抱負的知識分子)能像大衛一樣戰勝巨人哥利亞,不過我悲觀地認為結果也許\會像是永遠推著巨石上山的薛西弗斯,徒勞無功\。
不過,至少在閱\讀的當下,是快樂的!
展開
我的名字叫紅
讀者評分
5.0
|
2007/06/09

剛開始閱\讀這本書時奧罕.帕慕克尚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本書的寫作方式獨樹一格,以一位被謀殺的細密畫家為始,利用各種身分的第一人稱敘述法來推展故事的進行並闡述作者對土耳其歷史文化宗教及人性幽微處的各種觀點及省思,雖然不像一般的通俗小說那樣易懂易讀,但平心而論以一本格局如此寬宏題材如此特殊內容如此深沉的大師級野心鉅作來說,本書已經算是情節懸疑精采了,甚至會想偷翻到後面看看兇手是誰。
不過在閱\讀歷程中還是因艱澀的文字與陌生的時空背景使得閱\讀速度緩慢漫長而有點痛苦。此時傳來了作者得獎的消息,雖然並不意外,滿懷的敬意還是使得閱\讀速度加快,終於能一氣呵成將全書看完,才發現在艱澀的文字之外,作者植入讀者心中的是一個一個鮮明的角色以及一個一個他想探討的問題,我想即使多年之後我仍能清楚的感受到布拉克、莎庫兒、鸛鳥、蝴蝶、橄欖所代表的不同人性以及書中不斷提出的:細密畫家是否該擁有自己的風格?換個說法,人是否該在任何環境下都堅持自己的風格?
這次故宮推出的大英博物館特展正好展出了幾幅伊斯蘭的細密畫,我才真正對本書中不厭其詳反覆提出的細密畫細節有了更多一點的感覺。而書中揮之不去的紅色映像,也似乎形成了更具體的意念。
展開
勿忘我
讀者評分
4.0
|
2007/05/11

這本書是作者以身為一個經歷六十年代越戰時期的美國人立場所寫的一本療傷小說,在此不得不佩服美國的強勢文化影響力,美國介入越戰對美國人民心理社會等等層面的影響幾乎在各種形式的藝術與媒體中不斷地被討論被創作,所以看完這本書後,很訝異史蒂芬金竟然也選擇了這個題材,但是對於不是美國人的我來說,越戰其實就像任何一場毫無存在理由的戰爭一樣,從中看到的是戰爭的荒謬與促成的人性扭曲,越戰雖然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但絕不會是一場特別具悲劇性的戰爭,但對美國人民來說顯然越戰是特別重要的.於是這就造成了文化與認同的隔閡,所以在欣賞觀於越戰題材的作品時,我總是無法感同身受,被感動的程度常是有限的.
但是我很喜歡本書的第一部分”穿黃外套的下等人”,這一部分還看不出來這是一本講越戰的小說,其實故事情節很簡單,就是一個愛看書的單親家庭小孩巴比與媽媽,朋友,及陌生房客泰德間的生活來往,但文中巴比對泰德的替代父親情感很令人感動,對泰德的超能力及其撲朔迷離身分背景的接近魔幻般的氣氛營造也非常成功\,真的會令人想一股作氣趕快看完好知道結局,雖然結局頗令人感傷及遺憾.這是一個能激起人向”善”的方向移動的好小說.
另外我也蠻喜歡第三部分”盲眼威利”的寫法,一路隨著威利轉換身份,用想像的就覺得可一拍成很具懸疑感的電影.
仔細想想作者能把一個個平淡的故事寫成五個情節獨立又角色身分交錯的長篇小說,其實是很不簡單的.我想看完本書後的讀者都會想再看”蒼蠅王”這本巴比(應該也是少年時的史蒂芬金)最喜歡的小說吧!另外,我也會想找到電影版”勿忘我”來看,對照一下小說中對巴比與泰德成功\的角色塑造轉化成影像時的感覺.
展開
夜巡者
讀者評分
4.0
|
2007/03/28

夜巡者一如書上名人推薦所言,最精采的部分在書中對善惡如何界定的反覆辨證,借由奇幻故事的包裝,我們看到全書三個段落中夜巡隊所代表的善與日巡隊所代表的惡如何在己方的利益考量下互相妥協平衡.
雖然作者盧基揚年科想傳達善惡的分界並不是如此絕對,但他還是讓主角安東成為一個讀者心理上絕對的善,我想安東代表的是人類的良心,善是一種良心的表現,對照於夜巡隊老大老是舉著建立大善的大旗行事其實是為了小我利益的考量,安東的悲憫心腸成為作者想強調的重點,其實最後斯薇雅明白了老大所有的作為其實只是為了解救愛人奧莉佳後,並不生氣反而親吻老大的手表示敬意與諒解,也顯示出作者的立場,只要是為了愛,又有誰能來評斷這個一心想解救愛人的人行事的善與惡呢?
就像雨果\"悲慘世界\"中那位竭力要把主角逮捕到案的檢察官,他也認為自己是忌惡如仇的善的代表,但雨果所傳達的是,只要缺少了愛與包容的行動,就無法稱為善吧!
其實一件事善與惡的選擇光用想的好像很容易,但真正發生再自己身上需要作抉擇時就不是這麼簡單了,這種經驗相信經過幾年社會歷練的人都會有所同感吧!
這本書還有個好處是增加讀者對俄羅斯的想像與了解,看完後再看旅行社的俄羅斯旅行團廣告,不知怎麼就好像感覺親近些.
不過這本書有個小小的缺點,就是三段故事都令人覺得有點虎頭蛇尾,前半段的氣氛堆砌的很不錯,然後就好像不知如何收尾終於草草結束了,這是有點敗筆啦,不過也有可能作者故意要突顯一種人常會虛張形勢的偽善吧!
既然善與惡如此難以界定,一部作品的好與壞也是很難評論的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書中由安東提出一個分辨你是屬於光明界或是黑暗界的方法,若是遇到事情你想到的多半是自己,那你很可能會屬於黑暗界,若想到的是別人,那你可能是屬於光明界,這個想法很有點道理.大家不妨自己評斷一下自己吧!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