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書展
成為臺灣人:殖民城市基隆下的民族形成(1880s-1950s)

成為臺灣人:殖民城市基隆下的民族形成(1880s-1950s)

Becoming Taiwanese: Ethnogenesis in a Colonial City, 1880s to 1950s

  • 定價:580
  • 優惠價:952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9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從「成為臺灣人」到「身為臺灣人」,
  在殖民城市基隆喚醒被隱埋的在地認同與民族意識。


  臺灣接連受到清朝、日本和中國政府統治,每一個政權都對這座島嶼和居民的現代化、文明開化有各自的規劃藍圖,也根本上影響1880年代到1950年代臺灣人意識的形成。

  從清治末期到戰後初期,基隆城一直有著無限可能,作為實體和想像邊境的一部分,在帝國和民族國家的交界處占有重要位置。作者從在地認同、社會團體、宗教文化、福利領域等面向,以可謂首當其衝站在臺灣現代變遷最前線的港都基隆為中心,檢視一段臺灣人民族起源的歷史。

  「成為臺灣人」的過程中,基隆居民扮演先鋒角色,菁英士紳、組織機構、國家行為者在此地都有過協商與努力,最後得以獲得預期之外的成果和意義。因此如果要完全理解現代臺灣人的認同,仔細探討他們的經驗和活動至關重要,本書所討論的正是如何經由這些複雜多變的關係而「身為臺灣人」。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藍適齊|專文導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戴維理(Evan Dawley)


  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職於美國國務院歷史文獻辦公室(Office of the Historian),現任古徹學院(Goucher College)歷史學副教授。研究領域為現代東亞史(特別是臺灣、中國與日本)、認同形塑、帝國主義,及國際/跨國史。著有Becoming Taiwanese及其他論文等。

譯者簡介

堯嘉寧


  臺灣大學法律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碩士。現為英/日文專職譯者,譯有《帝國棄民:日本在臺灣「蕃界」內的統治(1874-1945)》、《重新解讀日本史》、《台灣人的牽絆》等書。
 

目錄

圖表目次
導讀/藍適齊
中文版序
謝辭
註腳文獻縮寫

緒論
由臺灣的殖民過往建立民族理論
社會史、展演的認同與臺灣人民族的守門人
在殖民地基隆成為臺灣人

第一章 建立及居住在前哨城市
清治臺灣與基隆的起源
建立現代殖民地與基隆的實體建設
基隆人群像
結語

第二章 「愛市與愛自己」:在基隆這個熔爐形成認同
早期居民與其認同
建立基隆認同
邊界的建構與臺灣人民族的根源
結語

第三章 「文明輸入此地」:在地菁英、社會組織和基隆的再領域化
組織和基隆社會的分區
為想像空間賦予意義
結語

第四章 神聖空間:宗教與認同的建構
日治時期的臺灣宗教
基隆的廟宇和想像的界線
宗教祭典、地域性與臺灣人認同
廟宇重建與邊界保衛
結語

第五章 福利領域:社會工作與邊界保衛
全球與地方觀點中的社會工作
在臺灣建立現代社會工作
透過經濟上的福利建立社群
習俗改革與民族建構
壓制當地人:戰時的社會控制和日本化
結語

第六章 在重建的基隆定義新界線(1945-1947)
在政權轉移時重新定義界線
重建基隆第一階段(1945-1947)
重建與爭奪地方統治權
二二八事件中的地方主義與民族性
結語

第七章 民族、國族主義與基隆的再創造(1945-1955)
重建基隆第二階段(1947-1954)
重建社會:競爭的現代性和社會福利
重建社會:爭奪神聖空間
結語

終章 歷史、記憶與臺灣人民族的用途和效用

參考書目
索引
 

中文版序

  本書是譯自英文版Becoming Taiwanese: Ethnogenesis in a Colonial City, 1880s-1950s(哈佛亞洲中心〔Harvard Asia Center Press〕,2019),其檢視殖民時期的基隆與該地居民──透過與其他人及各統治政權的互動──所形塑的認同。本書根據我的博士論文所寫成,完成博士論文之後,我送了一本給基隆文化中心的「鄉土文史資料室」。那時有兩名基隆人—蔡英清和陳青松,他們對我的研究都有許多助益—建議我把「緒論」譯成中文,或至少寫一篇中文前言,才能讓更多基隆居民看到本書。現在回想起來,可惜當時並沒有這麼做。因此我想,在書寫的對象城市中,當時的論文和專書並沒有太多人知道。因此,我很高興本書中譯本能在英文版之後這麼快問世,以便在我企圖描述的對象──基隆人之間更廣為流傳,並分享給任何偏好閱讀中文的人。

  對於中譯本的迅速問世,我要感謝張隆志教授,他對此研究給予多方支持,甚至在我選定論文題目之前就已經開始(當時我還只知道自己對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臺灣有興趣)。如果沒有他這幾年在知識面和實際上的協助(還有幫助我把這個版本改得更淺顯易讀),我勢必無法完成這個計畫。同樣地,我也要感謝林滿紅教授,是她第一個告訴我如果要了解那個時代的臺灣歷史,基隆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地方,並指示我前往基隆,在這段長期過程中也一直提供協助。將論文改寫成專書的過程中,吳蕙芳教授和藍適齊教授也在智識面對我提供許多有意義的啟發,讓我了解這座城市在不同殖民脈絡中的面貌。我也要向臺大出版中心的蔡旻峻表達最深忱的感謝,他從頭到尾、完美地引領中文版出版,還有譯者堯嘉寧,她不僅傑出地翻譯大量原文資訊,還找出並修正幾處錯誤,因此讓本書更臻完善。在我投入這個計畫的許多年中,除了上述幾位之外,需要感謝的個人和機構還有很多。我在英文版的前言中已一一唱名,在此一併再度致上感謝之意。

  本書包含的是一個外來者看1880年代到1950年代臺灣和臺灣人的觀點,一定有許多中譯本的讀者比我更了解臺灣,但是我相信他們還是可以看到本書的價值,並且理解本書是透過城市中的重要人物和支援當地社會的公益組織來分析一座城市。我在內文中描述和分析了臺灣人民族(ethnogenesis)的歷史,這和1945 年之後的臺灣人政治—包括現在的環境—所關心的課題並不一致。如同我在終章所寫的,這段歷史在臺灣已經大致被遺忘了,或在過去的回憶中被擺到一邊。對於過去有不同的記憶和敘述是完全正常的,不是所有歷史脈絡都可以無縫連結到現在。不過,外來的觀點可以對複雜的議題投下一線曙光,我也希望內部的專業人士會對我找到的資料及我對這些證據的詮釋感到興趣。我把臺灣放進全球之殖民主義、民族形成和國族主義的歷史脈絡中,也是為了吸引更多人注意到臺灣。

  我在研究所時期的恩師之一,已故的孔飛力(Philip Kuhn)教授告訴我們:歷史學家的主要任務是讓所寫的歷史得到書寫對象的認可。二十世紀前半葉的基隆居民不會用我所定義的方式談論臺灣人的認同,或是規劃認同的發展。歷史中的基隆人應該會認識本書所提的那幾位重要人物,但是大概不會用和我相同的方式看待他們,及其對城市的貢獻。就算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日本和中國的國家機構存在,大概也不會用和我相同的方式講述國家行為所帶來的後果。不過,我認為這些過去居民會認同本書對他們的城市和他們自己的描述,說不定還會認為我替他們說了公道話。

  我在將近二十年前展開這個計畫,當時是為了檢視殖民地的城市發展和其脈絡中發生的互動類型。一路上獲得的資源推動我朝向社會歷史和認同如何形成的歷史研究方向,我也花了幾個月住在基隆、漫步在基隆街頭、發掘日治時期的遺跡,同時也發現有證據顯示「光復」後曾經努力想要抺除這許多的物質遺跡。一方面,我看到歷史源頭、實體證據和當地歷史社會在眼前呈現的面貌;但另一方面也感受到基隆在當代臺灣受到的關注相當有限,和我的發現簡直不成比例。其實,基隆這座城市在臺灣近代歷史有著必不可少的地位,但是這和其所獲得的評價完全不成正比。人們知道清朝時在基隆建的堡壘、每年舉辦的中元祭和廟口夜市,但除此之外知之甚少。就這點而言,基隆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臺灣在世界的定位:它經歷—或說雖然有—多次殖民,因而成為現代化的重要範例,甚至1945年後還成功歷經經濟發展、民主和社會建構的重要歷史,卻嚴重乏人問津。藉由本書,我想指出疏忽這些歷史是錯誤的,也相信未來還有更優秀的學者會繼續延續這個計畫。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04313
  • 叢書系列:臺灣研究叢書
  • 規格:平裝 / 440頁 / 14.8 x 21 x 2.8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緒論(摘錄)
 
基隆可說是全臺最污穢的地方。——約翰.陶德(John Dodd),英國商人,《北臺封鎖記》(Journal of a Blockaded Resident),1888。
 
夫臺灣島者,以基隆港為咽喉,地處於太平洋上,北通日本內地,南通南洋群島,東通美洲,西通中華歐洲等,且與廈門香港相鄰接,實為世界航路之要津,通商貿易之市場也。——簡萬火,臺灣記者,《基隆誌》,1931。
 
旭岡上陽光燦爛,希望之光普照;敦親睦鄰各守本分,日日辛勤工作;自治的基石就在這裡;永盛不衰,我們的基隆市。——加藤春城,日本人移民,〈基隆市歌〉,1933。
 
基隆是臺灣最重要的港口。——臺灣省政府新聞處,《旅臺須知》,1948。
 
「咱本島人最可憐,一下日本人,一下中國人。」在侯孝賢的代表作《悲情城市》中,一位主角發出這樣的悲鳴。這部電影在1989年發行,是對臺灣的過去重新檢視,和對臺灣國族認同作公開表述的分水嶺。大部分學者都同意,1980年代和1990年代(戒嚴末期和政治自由化時期),臺灣人意識經歷了一段戲劇性的轉型。有些人認為這段時期的變動強化,或甚至創造臺灣人的國族主義,它反對中國國族主義霸權,提高臺灣人想要成為獨立民族國家的動機。還有些人認為臺灣國族認同表示許久之後,原住民族終於要被納入臺灣人這個集體之中。電影一開始的場景是1945年8月15日(二戰尾聲)時的一戶人家—該片透過這家人的經歷,讓我們看到其中某些趨勢。昭和天皇正在「玉音放送」,但是男主角和家人關心的,則是另一件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大事—男主角的兒子即將降臨這個世界。太平洋戰爭的結束預示新時代的誕生,這似乎也是臺灣人獲得解放的時刻,臺灣人將有機會擺脫日本殖民統治的壓迫政策。不幸的是,來自中國的新統治者與臺灣的關係在1947年初變調,片中此轉折點是以這個家庭遭遇的一連串打擊為代表。這位新手爸爸遇害,他的一個弟弟身心受創,三弟則遭到逮捕。不過,男主角宣示堅守臺灣人的認同,具體呈現出一個1980年代晚期後十分普遍的觀點—臺灣人是一個民族共同體的成員,這個民族共同體沒有時間性,是從遙遠的過去所冶煉,其成因是日本和中國殖民政權的壓迫。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