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日
  • 電子書
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685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 (電子書)

  • 定價:480特價:312
  • 特價再88折:274
  • 優惠期限:2025年03月18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總長級上將親自執筆,攸關臺灣安全防衛的務實鉅著!
此時此刻,你最需要熟讀的一本書。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精粹49年戰略實務經驗
具體闡釋國外政軍高度推崇的不對稱作戰、擘劃臺灣整體防衛藍圖
你知道,臺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國家嗎?
你有準備好直視恐懼、面對危險嗎?
我們該如何「避免戰爭」、「嚇阻戰爭」、「打贏戰爭」
 
  ★ 務實面對始終存在的威脅,思索臺海戰爭的可能性。
  ★ 2022、2027、2032、2049年……戰爭什麼時候可能爆發?
  ★ 面對戰爭,我們的勝算又是什麼?
 
  身為臺灣人,面對險峻情勢,你有徹底了解、做好準備嗎?
 
  ▍臺灣與戰爭的距離,比你我想像的要近
  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震驚國際。戰火的煙硝吹向地球的另一端,各大媒體紛紛刊出「下一個會是臺灣嗎?」為題的報導,然而臺灣民眾處「驚」不變、見怪不怪,很快又投身日常。但臺灣的安全局勢,真的如此穩定嗎? 
 
  ▍第一本全面剖析臺灣國防的重要著作
  在種種受限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面對戰爭、共同守護未來?《臺灣的勝算》作者李喜明上將,為第26任參謀總長,在其任內依據「創新與不對稱作戰」概念,發展出臺灣的「整體防衛構想」,務實擘劃臺灣未來的國防藍圖。
 
  他透過長期觀察、解讀中共動向,深入解析其政治、軍事動態與發展邏輯,全面性掌握臺灣整體國防條件與國際關係現實,於書中深入淺出地說明臺海可能戰爭的成因和時機,以及兩岸軍力的落差與國際外援的可能性,並確實根據臺灣處境提出「整體防衛構想」,觀點宏大,關照細膩,涵蓋各個國防軍事作戰領域。
 
  ▍關心臺灣安全、未來發展,不可不讀
  國防問題攸關全民安全,不能單靠軍隊,需要提供全民正確的國防認知,才能認清現實環境、了解全盤局勢,並喚醒全民國防意識,建立正確觀念與防衛向心。
 
  在中國大陸經濟蓬勃發展、國際情勢變換迅速的現在,《臺灣的勝算》無疑是一記警鐘,期待能讓更多人理解臺灣現況,並為未來可能的危機做最佳準備。
 
  [如何閱讀這本書]
  1. 關心臺灣國防安全的讀者:閱讀全書,能全面掌握臺灣國防概觀、建立正確國防思維。
  2. 關心國家安全、想知道臺灣是否會發生戰爭的讀者:重點閱讀1~6章,務實了解現況。
  3. 對臺灣國防軍事有初步認識,想更進一步了解的讀者:從第5章開始閱讀,重點了解不對稱作戰內涵。
  4. 熟悉軍事與作戰概念,欲了解「整體防衛構想」的讀者:從第7章讀起,能掌握「整體防衛構想」全貌。
  5. 軍人與軍事相關領域的讀者:讀通全書,獲得作戰實務分析、了解整體國家安全概念,成為實務助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喜明 上將
 
  中華民國海軍二級上將。海軍官校66年班、海軍指揮參謀學院、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畢業。曾任參謀總長、國防部副部長、海軍司令,現任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諮詢委員、臺北政經學院和平與安全中心執行長、美國華府2049智庫客座資深研究員、政治大學社科院兼任教授。出身潛艦軍官,曾於1996年臺海危機時擔任海虎潛艦艦長,率艦出海執行作戰任務。於參謀總長任內提出「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
 

目錄

自序 臺灣防衛的關鍵選擇

第一部 演變中的臺灣安全
第一章 我們與戰爭的距離

樂觀的臺灣
國際視野看臺海戰爭
為什麼中國尚未跨海進犯
中國的意圖、如何武統臺灣
決定臺海戰爭爆發的因素
什麼時候可能爆發戰爭

第二章 當中國成為東方不敗
上下同欲的強軍夢
由上而下的軍隊轉型
解放軍威脅臺灣的方式
解放軍的無形戰場
中共武力犯臺手段

第三章 躊躇在十字路口的國軍
由攻轉守的戰略思維
模糊的軍事戰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永遠不足的國防預算
誰來當兵:募兵制與少子化的衝擊
捨不得放手的傳統軍武
熱門的「國防自主」有什麼問題
軍購的美麗與哀愁

第四章 臺灣的美國情結
臺灣人為何相信美國會介入兩岸戰事
美國的意願
美國的能力
美國如何介入臺海衝突?可能的時機與方式
臺灣該如何看待美國支援?有什麼合理期待

第二部 臺灣國防的再省思
第五章 臺灣應有的國防思維

避免戰爭──讓戰爭沒有理由發生
嚇阻戰爭──讓敵人不敢發動戰爭
打贏戰爭──使敵人奪臺任務失敗
形塑正確的國防思維

第六章 臺灣國防的困境與解方
臺灣國防面臨哪些困境
何種戰略能解決國防困境
臺灣防衛的新希望:「整體防衛構想」

第三部 整體防衛構想的創新與不對稱思維
第七章 整體防衛構想的創新與不對稱思維

什麼是「整體防衛構想」
重新審視臺灣傳統的防衛戰略
臺灣的傳統建軍與作戰思維
「整體防衛構想」的建軍與作戰思維
「整體防衛構想」與國軍現行作戰思維的差異

第八章 戰力整建:如何打造整體防衛構想
戰力整建的全般性思考
戰力整建應該考量些什麼
高存活戰力
傳統戰力
不對稱戰力

第九章 作戰構想:如何執行整體防衛構想
戰力防護
濱海決勝
灘岸殲敵
縱深防禦

第十章 深層的嚇阻:建立國土防衛部隊
臺灣的後備制度出了什麼問題
亟待建立新的全民防衛機制

第四部   臺灣國防安全的未來
第十一章 整體防衛構想的實踐與挑戰

我們該如何實踐「整體防衛構想」
為何有如此多的窒礙、挑戰

第十二章 邁向新的戰略典範
美中大國博弈下的臺灣安全
「整體防衛構想」對臺灣安全的重要
臺灣需要戰略典範轉移

附錄 「整體防衛構想」摘要列表
 

自序(節錄)
 
臺灣防衛的關鍵選擇
 
  二○○八年臺灣開始正式推動募兵制,我當時在軍中的職務是國防部戰略規劃司長,依令規劃「精萃案」縮減國軍兵力規模,以配合募兵制的整體推動。
 
  當時我被賦予的任務是「兵力精簡、戰力不墜」,這是個相當艱難的工作,其中最棘手之處還不是兵力精簡、內部反彈的壓力,而是在兵力精簡之後如何能夠維持「戰力不墜」的疑慮。我並不想自欺欺人僅只交差了事,要能說服外界,首先得說服自己。面對這個根本問題,我不斷的自我辨證,企圖找出合理又能夠讓外界聽得下去的論述,曾經想使用「以品質代替數量」或「以火力代替兵力」等說辭來構建具有說服力的「兵力精簡、戰力不墜」目標,然而在當時國防預算並未大幅增加,國軍也未革新訓練制度的情況下,最終我也不敢使用這些說辭來強調「精萃案」的正當性。
 
  在竭盡心思仍不得解的情況下,所幸當時美軍已經在提倡「創新/不對稱」的作戰概念,因而啟發我運用此一嶄新概念來合理化募兵制兵力精簡後戰力不會下墜的論述。最後,「精萃案」完成具體規劃公布,我即以此論述與媒體溝通,總算完成這項專案任務。
 
  帶著這段歷練引發的思維辨證,我在爾後不同的軍職歷練過程中看到中國經濟飛躍成長、整體國力大幅提升,迅速帶動了解放軍的現代化,再看我們臺灣仍囿於有限的國防資源,兩岸軍事實力對比愈見懸殊,更加體會「創新/不對稱」是國軍要達成防衛任務的唯一之道。經過不斷的反覆思索,如何構建臺灣不對稱作戰能力的整體構想,就在腦海中逐漸成熟並具體化。
 
  二○一七年,我擔任參謀總長後開始推動「整體防衛構想」,並在推動過程中,深刻感受到「整體防衛構想」在政治及軍事上遇到的種種窒礙。由於此構想需推動的許多措施,徹底顛覆了過往傳統建軍備戰的思維及做法,而基於在軍中超過四十年的服務經驗,我對於臺灣最終會否採納「整體防衛構想」,其實內心從來就沒樂觀過,不過我深信,面對當前兩岸國防資源及軍事實力的巨大差距,以不對稱作戰為基底的「整體防衛構想」如果能夠實踐,會是臺灣在資源極端弱勢的情況下,能夠嚇阻中國發動武統戰爭,達成防衛目標的具體解決方案。當時我既已身為國軍最高軍階職務,在戰時必須肩負聯合作戰指揮官的任務,自然不應妄自菲薄,縱有再大困難也應勇往直前,戮力推動。
 
  「整體防衛構想」推出後,我竭盡所能多方宣導、協調、解說,期間碰到許許多多的困難,當然也得到無數的認同與支持,然而二年多的推動時間畢竟太短,短到連扎根奠基的工作都難有所成,所幸「整體防衛構想」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不論人們贊同與否,都已經在無心插柳之下,成了耳熟能詳的名詞。
 
  二○一九年七月我卸任退伍,當年年底出版的《國防報告書》對「整體防衛構想」仍然有所論述,不過自二○二○年開始,臺灣所有的官方文件就不再出現「整體防衛構想」這個名詞。於此同時,隨著中國的整體國力及解放軍的軍事實力不斷增強,武力統一臺灣的聲音逐漸高漲,國外針對臺灣「整體防衛構想」的討論,相對地也愈來愈多。這種由外而內的影響,使得「整體防衛構想」在臺灣雖遭擱置,卻仍然話題不斷。其中最大的差異是,在國外不時有學者、專家為文呼籲臺灣採用「整體防衛構想」,以建立不對稱作戰能力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在國內卻經常出現質疑甚至反對的聲音。我仔細觀察這些批評,發覺除了在本質觀念上的不以為然、根本否定以外,也有不少是出於對「整體防衛構想」內涵的誤解及扭曲所致,這些因素堅定了我撰寫本書的決心,希望能夠藉此具體說明「整體防衛構想」內容,同時也表達我個人對臺灣整體安全環境的評估,以及國人該建立的國防思維,提供關心國防安全的有識之士及普羅大眾閱讀、思考……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64878
  • EISBN:978957086508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9.1MB

會員評鑑

4.5
19人評分
|
19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3.5
|
2024/06/04
李前總長的新書,主要內容是在闡述他所提出的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 ODC),簡單來說該構想之主要假定與內容如下:
1、中共之彈道飛彈及遠程火箭已經全面掌握精準打擊能力能夠在第一時間摧毁台灣多數的先進戰機與軍艦
2、由於所有的大型武器平台在戰爭中沒有任何生存性,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假定2027年開戰)跟有限的國防資源做最有效地配置,因此必須建構大量「廉價、精準之小型武器」進行不對稱作戰,至於大型武器只留最少、最必要的量
3、否定源頭打擊戰術和放棄外島防衛,在本島作戰中具體的四個執行階段如下:A戰力防護、B濱海決勝、C灘岸殲敵、D縱深防禦
書中提出對於國軍的各種問題都非常真切,但是ODC是否能作為解方?我並沒有全然接受,最起碼是有一些疑問存在:
ㄧ、「書中對彈道飛彈的作戰能力存在雙重標準」
全書最重要的假設是中共的彈道飛彈已經能夠在開戰之初精準打擊國軍的大型武器,然而在提及國軍發展中程飛彈進行源頭打擊的時候,卻又舉俄軍在烏克蘭開戰初期投放上千枚精準導引飛彈,卻沒有辦法造成決定性影響為例否定源頭打擊戰術,不免讓人有雙重標準之感
個人看法是:
中共火箭軍的實際作戰能力高度可疑:中國武器的天花板就是俄羅斯,如果俄軍千枚彈道飛彈實戰中沒有辦法癱瘓烏克蘭的指管通情系統、也沒有辦法成功封鎖烏克蘭空軍行動,那麼在技術封鎖跟國產替代下精準度持續下降的共軍彈道飛彈,具體能對防空飛彈密度遠勝烏克蘭的台灣造成多少傷害?是否真的能精準打擊跟毁滅台灣的大型武器及載具?是具有很多討論空間的
此外不搭載核彈頭只裝載1000磅炸藥的彈道飛彈,不過就是昂貴而高價的傳統炸彈,153平方公里的金門挨了40萬發炮彈都沒投降,3萬平方公里的台灣卻有可能被大約2500發飛彈打到絕望情境乃至投降邊緣,這並不是一個符合歷史經驗的假設
二、「如果我們承認軍事是政治的延伸,那麼傳統武器載台就仍有意義」
其次,如果秉持料敵從寬的原則,假設中共飛彈真的遠勝俄羅斯能夠精準打擊臺灣所有大型載具,那這也不會是全面否定大型載具的好理由
根據蘭德公司2016年做的研究,在灰色地帶衝突中制空權的爭奪需要仰賴戰機,而在高強度作戰中防空飛彈的效益會遠比戰機更好,因此在戰爭中台灣應該採行多購買防空飛彈,削減戰機的方案,這個觀點客觀來說可以接受
然而空軍多數的時間都不是在面對高強度戰爭而是每天扎扎實實的灰色地帶衝突;正好比海軍作戰中,超音速反艦飛彈可以輕而易舉地擊沉所有進入射程範圍內的中共水面艦艇,然而在灰色地帶衝突中,面對中共軍艦逼近中線的騷擾,反艦飛彈並不能貼上去併航監控,仍舊需要海軍軍艦執行任務
或許反制灰色地帶衝突並不是台灣生死攸關的戰爭,然而只要軍事是政治的延伸,基於政治上捍衛主權跟安定民心的各種理由,軍隊就仍然應該保持一定數量的先進傳統武器
況且如果海空軍戰機軍艦有可能在奇襲中被全數擊沉,那麼我們該做的應該是修正準戰爭新常態下的戰備規定,在捕捉到敵人出現一定程度動員徵候的時候,就盡可能保持海空軍已經進入戰備狀態,全力避免遭受奇襲,而不是選擇半放棄式的犧牲和消減泛用性更高、更能應付多樣化衝突的傳統武器
三、「由於詭異的不對稱標準放棄長期經營的源頭打擊能力並不合理」
書中對國軍中程飛彈源頭打擊中國內陸提出的質疑有二:1、俄羅斯飛彈在烏克蘭的實際戰果2、因中共在飛彈上佔有優勢,所以我們也選擇發展飛彈是在跟敵人比拼強項而非不對稱作戰
關於第一點的回應存在雙重標準的問題,第二點則是令人難以接受的說法:如果敵人在什麼武器上佔有優勢,我們就不該發展相同武器;那麼為何同樣的邏輯不適用在書中力主要發展的無人機武器系統上面?
國防政策跟武器發展有其連續性,中程飛彈是我國過去幾十年來長期研發並且已經量產的重要裝備,如果戰爭真的急迫,那麼所有能用的、能夠打擊敵人的武器就都應該用上,沒有道理放棄已經量產的武器不用
而源頭打擊戰術的價值在於迫使敵人必須將海空軍後撤,在空間跟時間上為台灣爭取縱深,先不提1000公里等級的中程飛彈可以打擊上海,假設我們把重點放在福建的海空軍基地即可,那麼就會迫使中共必須把飛機軍艦疏散到浙江、廣東、江西、安徽一帶,等於向後撤退200到300公里,可以大幅減少中共空軍滯留在台灣海峽乃至台灣上空的時間,也為海空軍與飛彈部隊爭取更多的時間迎敵
這裡我也不雙重標準,退一萬步講;就算我軍中程飛彈真實作戰效能可能如同俄軍在烏克蘭一樣,但核心問題仍然是:已經量產而且長期發展的武器,既然能用為什麼不用?為什麼要主動放棄防衛上的縱深?
如果我們能在敵人家門口打擊敵人,那就不要等敵人到自己家門口才打擊他。
四、「外島仍然具備高度戰略價值,最起碼要物盡其用而不是直接棄守」
我們必須承認在中共優勢兵力下,離中國距離過分接近的金門、馬祖確實難以防守,書中主張撤回駐軍,加強本島防衛,把外島防禦交給地方衛隊,形同作戰中直接放棄外島
然而難以防守的外島應該要設法把價值利用到最後一刻,而不是直接放棄。金門、馬祖難以防守,又容易進攻,一旦被佔領本島又無法馳援,因此最合理的策略就是充分的武裝金門、馬祖,把它當成巨大的一次性武器使用:
應該要在金門、馬祖配備各種可以打擊中國內陸的遠程武器,例如高機動多管火箭、陸軍戰術飛彈、防空及反艦飛彈,一開戰就盡可能地往中國東南沿海的重要目標和機場、港口招呼過去,彈藥打完載具就可以就地報廢,在上面放置具備高威脅性的武器,也可以吸引中共必須、而且一定要分兵佔領、為本島爭取時間
而澎湖跟東引則應該在同樣的原則上改採堅守策略,部署在東引的反艦跟防空飛彈,能夠把防禦縱深往北繼續再推200公里,只要中共沒有辦法佔領東引,那麼中共北海艦隊就會持續暴露在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威脅下,無法南下馳援
澎湖位於台灣海峽中央,中國不佔領澎湖、徹底肅清具備高機動性跟生存性的反艦飛彈及防空飛彈發射車,中共渡海艦隊及空軍就會隨時受到威脅
因此外島實際上是台海防衛作戰的關鍵所在,而不是應該被放棄的地方
五、「一方面要求對資源做有效配置,一方面主張成立國土防衛部隊令人困惑」
全書一直強調因為時間有限、資源有限、所以要集中力量發展具備高度生存性的「小而致命的武器」用來打擊敵人的戰略重心,對資源做最有效地配置
以這個角度思考那結論就很明顯了:如果真的要把資源做最有效配置,那就該追求飛彈化、力求一開戰就在港口把中共的所有大型登陸艦跟滾裝船打爛,然後縮減跟特化陸軍,甚至根本不該浪費資源去成立國土防衛部隊
要讓中共的攻台作戰失敗條件很簡單:「擊沉所有中大型登陸艦跟滾裝船」
當前中國的中、大型登陸艦約只有50艘、可動員的滾裝船2020年的數據則是40艘,假設2027年這個數字可以翻倍,那也就是滿打滿算200艘左右的大型目標
國軍目前正打算在五年內把反艦飛彈總數提升到上千枚,上千枚飛彈打擊200個目標應不是什麼難事,更別說這裡還不考慮空軍以及陸軍遠程火箭和飛彈直接打擊港口登陸船團的效果
只要持續強化反艦飛彈的生存性和反制電子戰干擾之能力,那麼國軍就有很高的機率能夠在源頭打擊和渡海階段,完全消滅中共登陸船團、解除中共大部隊登陸之威脅,接下來陸軍的工作就只要對付少數以空、機降方式突入之小部隊及第五縱隊和特工
因此陸軍之建軍方向也應該連帶修正為以遠程火箭炮兵跟高度都市化之機械化、摩托化步兵為主力,火箭砲兵遂行源頭打擊、步兵則在灘頭用精準武器消滅殘餘之少數船團,並且重點在防空及反機降任務,裝甲應該打散成排以下單位,埋伏在可能之空降場蹂躪降落之敵傘兵或是如果戰局真的進入到城鎮戰階段,作為步兵的直接支援火力協助清掉敵軍據點,也就是突擊砲的用法
至於民兵性質的國土防衛部隊,除了政策宣示外實際上我看不出有多少效用,書中甚至主張他們不應該穿軍服,目標是融入一般群眾裡面對敵人進行持久性的機動游擊戰(p.434)
先不提違背武裝衝突法,把戰鬥員藏在平民裡面,就是把所有平民都當成戰鬥員,在國軍有組織的抵抗已經結束、手持武器的自發性散兵游勇到底能否維持紀律繼續抗敵?也是非常令人困惑的
———————————總結——————————
政治的部分不評論,單純就了解國軍內部問題而言,這本書非常值得推薦,畢竟是前總長之著作,李前總長並沒有過分美化國軍,而是真切地點出了許多值得我們現役軍人思考的各種問題

總的來說,未必要接受全盤內容,但確實是本值得一看的書,推薦給對國防事務有興趣的百姓或是現役軍人。
展開
user-img
Lv.4
4.0
|
2023/10/08

以戰術角度看,「源頭打擊」會有幾些問題。

其一,「源頭打擊」通常會採短中程飛彈攻擊。若是國軍發射點遭受敵軍攻擊,就失去「源頭打擊」的攻擊能量。而即使國軍飛彈順利發射,在飛越台灣海峽期間,仍有不少時間空間被攔阻。即使飛彈順利到達福建等敵軍集結點,敵軍的地面防空系統也會進行攔截。「源頭打擊」戰術,有不小機率會失敗。

其二,先不論戰術成功與否,基於飛彈的造價與保存問題,數量是有所限制的。即使飛彈全數都毫無阻擋的擊中敵軍,但後續已無多餘飛彈可用,「源頭打擊」只能作為次要輔助戰術發展。

其三,即使國軍秘密研發出長程或彈道飛彈,企圖從源頭攻擊北京或三峽大壩,在一兩千公里以上的射程中,又要經過中國沿海敵軍作戰區,被攔截機率實在太高。北京的防空能力,美軍都無法輕易攻克,更行何況是國軍。三峽大壩的防空能力,即使國軍飛彈真的擊中三峽大壩,不見得能輕易破壞壩體。而若真的破壞大壩,造成長江下流大淹水(包含上海在內),死傷百萬的無辜平民,也會讓台灣在國際輿論上,被大力譴責與制裁。

以戰術角度看,「本土防衛」才是最終關鍵。中國要武統台灣,最終還是必須派兵越過台灣海峽,登陸台灣本島,這是必然結果。台灣防衛以「濱海、灘岸」是無法避免的必然結果,而一旦國軍在敵軍登陸戰中敗退,「城市戰、巷戰」就是最終的決戰點。當然,屆時雙方的短兵相接,死傷人數都會非常驚人。

唯有提升本土作戰能力,才能讓共軍有所顧忌,當敵軍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進行登陸作戰時,才能達到嚇阻戰爭的作用,才能有效保衛台灣。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3/04/10

很可惜,總長並未能透露更多他所知道的軍事機密,也只能單純地描述一些非軍事上的論點,奢望如此就能提升民心士氣,對此,我針對任何人都可以從網路上查看的資訊做補充:1. 台海戰役將會是戰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戰,對共軍來說根本是不可能贏的戰爭,這就是為什麼總長或國防部等等總是提出決戰於灘頭的論點,但很多根本不懂的人老是以一般戰史論述著自己根本不懂得所謂戰略縱深:在二戰時,以美軍為首的盟軍要在仁川登陸,守軍僅3000人,美軍動用超過十倍軍力,也是打了一星期,而台灣現役守軍就20萬,在幾天內可動員到200萬,換言之共軍在第一波攻勢就得動用200萬兵力,同時戰爭開打一陣子後,台軍動員完成,共軍最終要增援到2000萬兵力,試問共軍有這種數量的兵力可以攻台?即使不懂戰爭,光從數字上來看,就可以很清楚知道共軍根本沒實力打得下台灣,除非台灣自己沒有守衛家園的戰意,這就是為什麼中共總是不斷地試圖讓台灣人感到害怕,而非大幅提升軍力至根本不可能的2000萬兵力。2.共軍導彈洗地,純粹只是一種宣傳戰,實際上根本不可能重創台灣防禦實力:台灣島的地形特色就是山坡地特別多,平地很少,因此台灣很容易開鑿山洞,讓重要的軍事設施藏在山洞裡面,即使解放軍導彈再厲害,也沒辦法真正造成破壞。舉例來說,台灣國防部後方有個大直山,台灣北部防空指揮中心在台北市公館附近的山洞裡面,更多軍事裝備平常都藏在山洞裡面或是掩體裡面。花蓮佳山基地在山洞裡面就有戰機跑道,離開山洞就能起飛,因此佳山基地為台軍空軍主力就是這道理,其次共軍導彈數量也不可能實現摧毀大部分台軍重要設施與基地,因為依據美國最近公布的中國導彈部隊的配置資料來看,真正威脅台灣的短程導彈(1000公里)旅大概只有五個,由於發射車數量有限,1波只能發射190枚飛彈,總數只有540枚,即便台灣防空導彈(大小總共6000-7000枚)攔截率只有50%,中國導彈在一波攻擊,只能破壞 2-3個基地,3波攻擊頂多摧毀6-9個基地,即使不清楚台灣軍事基地與機場的數量,也應該可以猜到中國導彈實力根本沒辦法瓦解台灣的防禦能力。如果中國用中遠程導彈攻擊台灣,這樣將無法威脅到美日的軍事基地或船艦。又加上,台軍軍事武力基本上全部都是帶有輪子可以到處跑,共軍根本不可能靠導彈能夠摧毀台軍防空實力,即便雷達被全數摧毀,台軍仍可依賴美日所提供的即時軍事情報,進行部屬,防禦。3. 台灣空域其實不大,共軍在軍機數量上的優勢無法發揮,共軍基本上不可能取得空優:台灣空域大概只能容納200台軍機(包含敵我加總), 而台灣空軍擁有美軍現役主力F16 約140架,同時已經採購66架F-16C/D Block 70,預計2023年開始交機,加上其他軍機,總共550架飛機(2021年),因此台軍空軍在軍機上的數量並未屈居於劣勢。結論:台軍防空實力與戰機都能有效保存下,共軍導彈數量也只能摧毀少數台軍軍事基地下,共軍在無法取得空優之下,共軍根本不可能實施兩棲登陸戰,同時共軍根本沒有足夠兩棲登陸艦可以實施人海戰術,因此決戰於灘頭的戰略是絕對正確的,共軍根本毫無機會打得下台灣,除非台灣多數人只是貪生怕死之徒,只會想各種投降方法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2/11/08

不想看的,快點拿去二手書店賣,愛看又愛嫌
預算有限,不可能大陸軍備競賽,惟有錢花在刀口上,精準打擊,其餘大海軍、大陸軍思想,都多的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2/11/07

這本書是李喜明總長為了在台灣順利推動【整體防衛構想】的嘔心瀝血之作,
內容從美中台戰略互動的分析,到國軍目前建軍的問題,至整體防衛構想的概念說明,最後提供其為台灣版整體防衛構想所擘劃的藍圖。
對於所有關心台灣防務的讀者、或是想了解台灣軍事防務的普羅大眾是一本非常棒的書,其鉅細靡遺地講解整體防衛構想概念,也讓民眾再閱讀完這本書時多了些警覺。
展開
 

贈品訊息

載入中...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楓樹林【超現代語譯的歷史奇遇記】電子書展,12/31-2/9單書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