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

Geschichte eines Deutschen Die Erinnerungen 1914-1933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黃秀如:「哈夫納系列」改版行動──尋找書的新世界

    文/黃秀如2017年08月03日

    文 / 黃秀如每次為舊書改版,都會有讀者來信:「請問新版和舊版有什麼不一樣呢?」其實是不一樣的喲。改版這件事,不只是把錯字漏字贅字加以修訂,把內頁版型改得更容易閱讀,把封面改得更符合內容的旨趣或跟得上時下的美感,還有很重要的是,透過改版讓這本書產生新的讀法、找到新的讀者。 除非是 more
  • 【週四|舊貨滿行囊】簡銘甫:〔德烈斯登〕破解納粹

    文/簡銘甫2011年07月21日

      破解希特勒 這禮拜剛讀完哈夫納的《破解希特勒》。無獨有偶,國家地理雜誌頻道也剛製播了專題,從希特勒的醫療史來解讀這個病態的世紀屠夫。哈夫納經歷過兩次的世界大戰,文字直指德國人心,特別是在納粹崛起的過程中,對於德國人視若罔聞的心態,曾給予毫不留情的批判。《破解希特勒》一書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初版八刷

  作者哈夫納為德國赫赫有名的新聞記者、政論家及歷史學家。本書為德國2000年年度暢銷書,甚至被評為是「當年最有價值的出版品」,作者也被譽為是德國的「道德良心」。本書從小人物的觀點,生活化的方式來挖掘德國之所以會成為滋生法西斯納粹主義溫床的原因。

  哈夫納曾於幼年及青年時期先後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一九二三年勢如奔馬的通貨膨脹、各政治黨派的激化以及納粹主義的崛起。縱使其本人未嘗因政治或種族因素而遭受迫害,哈夫納仍自視與「第三帝國」進行決鬥,並於一九三八年流亡英國。

  本回憶錄完成於一九三九年,乃作者針對其人生第一個三十年所遺留下來之文稿。年輕的哈夫納於流亡時期得以保持客觀立場,同時基於親身經歷所獲致的印象,以銳利目光預見了即將成形的災難。而凡是不想對這場災難視而不見的人,其實早在一九三三年以前即可加以認知。

書評

  哈夫納讓人明白,希特勒為何能夠上台。

──德國《法蘭克福通論報》(FAZ)

  這本青年時代的回憶錄,以難得一見的方式,精確而深刻地描繪出納粹主義崛起的時代氛圍。

──中部德國廣播電台(MDR)

  哈夫納的《挑戰希特勒》,是一本最出色、最富想像力的書籍,是我們所出版過的最重要書籍。

──本書英文版發行人Lord Weidenfeld(《挑戰希特勒》[Defying Hitler]即為本書的英文版書名。)

  哈夫納撰寫偉大歷史論述並將讀者如身歷其境般帶入當時日常生活之能力,令人嘆為觀止。這是一本非凡的……每個人都必須一讀的著作。」

──紐西蘭Wanganui圖書館

  難得有書籍讓評介人員閱讀之後,面對大量值得引用的句子卻不知所措,本書即為其中之一。

──德國亞馬遜網站

作者簡介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法學博士,一九三八年移居英國,於《觀察家報》擔任記者。一九五四年返回德國後,曾先後為《世界報》及《明星週刊》撰稿,成為德國最著名政論家。哈夫納著有一系列以歷史為主題的暢銷書,其中包括《溫斯頓.邱吉爾》(1967)、《阿道夫‧希特勒》(1978)、《不含傳說的普魯士》(1979)、《歷史變奏曲》(1985)、《從俾斯麥到希特勒》(1987)等。

 

替邪惡的可能性驅魔---南方朔

  近年來,我讀過無數討論德國納粹的著作,但論深度與細膩的程度,沒有任何一本著作能出這部《一個德國人的故事》之右。《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將來一定會被證明是一部永恆的良心經典,見證著一個邪惡政權與集體瘋狂時代興起的深層原因。

  今(二○○五)年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六十週年,跨全球的紀年活動,已由年初在波蘭舉行的奧許維茨集中營解放六十週年揭開了序幕。再

  接下來,歐、美、中、日等國還陸續會有許多其他的紀念活動。而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日本軍國主義以及義大利法西斯主義,這三個邪惡的政治極端主義的興起,則無疑的是禍首元凶。

  然而,要解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謎,人類終極必須質疑並揭露的,乃是這些政治極端主義為什麼會興起?怎麼興起?它是如何的改變了人們的認知與心靈,因而創造出一個集體瘋狂、自毀毀人的時代等問題的奧祕。當年,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湯‧瑪斯曼因為拒絕納粹而流亡,他說過:「政治只和極少數人有關,但卻會毀掉全部人的生活。」而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先理解這種集體毀滅衝動的源起、它的肌理和整個邏輯。

  而賽巴斯提安.哈夫納這部前半生的回憶錄,就是回答上述問題最有力的著作。他的年齡,使他在幼年、少年和青年時期,先後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一九二三年的通貨膨脹以及前納粹時期的政治動盪,最後終於看到了希特勒和納粹的興起。感覺敏銳、觀察細膩的他,早在真正的納粹災難形成前,就已從它的動作、性格、思維方式,甚至語言象徵裡,知道了它會走往什麼方向。後來,他於一九三八年流亡英國,這部前半生回憶錄完成於一九三九年。其中著墨最多的,即是希特勒竄起,出任總理的一九三三年。在這一年,他就已深刻的認知到一場巨大的時代災難已開始了它的預演。在這一年,他剛好二十六歲,剛剛參加並通過中級司法文官考試。

  展讀《一個德國人的故事》,最具有價值的,乃是作者那以道德良心為本而形成的超級敏銳觀察力和整體性的判斷力,他能從很小的地方,如語言、動作、象徵、人際互動裡,察覺到納粹興起前後,人們感情與思維方式的走向邪惡化;而除了這種細膩的體悟能力外,他又能非常宏觀的看到,從第一次大戰起,整個德意志民族和集體心靈即被一點一點的蛀蝕,那是一種集體的譫妄,瘋狂但幼稚,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幻想、無限的激情與惡意的憤世嫉俗;甚至連語言也都逐漸的整個改造,諸如「獻身投入」、「熱情」、「民族成員」、「本土」、「異類」、「劣等人種」等新語彙開始大量出現。一種以「政治正確」為本的集體暴力心態,其實早在希特勒當權之前,即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九一九年初德皇遜位的亂局裡形成,「只不過還差個希特勒而已」。

  因此,《一個德國人的故事》乃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著作。我們閱讀,有些書可以讓人拓寬視野,有些書足以讓人增廣見聞,有些書則可讓人強化思維的能力,但很少有書能夠像這本書一樣,呈現出整個時代的心靈狀態。時代的朽壞必以集體心靈的朽壞為前提,希特勒這麼一個卑瑣、醜陋、歇斯底里,在任何正常社會裡人們都會避之唯恐不及的人物,居然會席捲整個時代,這不是希特勒出了問題,而是整個時代的心靈都嚴重的生了病,哈夫納對此即指出:「當這一切可憎、污穢、令人做嘔的事物發揮到了極致,反而產生了不可思議的魅力。」而希特勒即是這種「不可思議的魅力」。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因而可以說是所有討論納粹問題的著作裡最不平凡的一部。近代類似著作和研究已多得有如汗牛充棟,而哈夫納寫這部前半生回憶錄時為一九三九年,當時納粹集中營問題也尚未表面化,但儘管如此,由於他精確的看到了整個時代的心靈狀態變化,它已等於替納粹邪惡的根本做出了罕有其匹的觀照。單單這本著作,在價值上即已勝過後來千百本指控納粹暴政的著作和研究。觀察一個社會或時代,最重要的乃是看集體的心靈。有怎樣的集體心靈,就會形成怎麼樣的時代。一個希特勒成就不了邪惡,邪惡需要千千萬萬個小希特勒來擔當助手。本書在呈現這種時代集體心靈上,可以說已達到了所有歷史著作裡的頂峰。

  因此,《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在二○○○年出版後,會造成閱讀界的轟動,並被稱為「當年最有價值的出版品」,其實一點也不難理解。因為它在揭露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一九三三年納粹崛起這段時間德國集體心靈狀態時,也等於是在對所有已死的和現在的德國人做著精神上的驅魔。這本書把那段時間,德國人集體中魔的過程,如好戰、歇斯底里、逐漸的雙重標準化以及虛情假義的熱情化,最後自然而然的走向集體的惡意與嗜血,一步步發展的軌跡,做了清楚的展露。傑出的德意志民族,因而日趨卑微,再也問不出對的問題,做不出對的事情,一種盲目的、政治正確的毀滅衝動逐漸成為主流;而所有對生命的尊敬和喜悅、善良仁厚之風、善意、體諒、包容,則一步步銷聲匿跡。這本著作在揭露這些的同時,也將整個德意志向下沉淪過程裡,那些有能力阻擋卻不阻擋,大家在因循、無能、逃避、偽善、茫然的等待中,讓事情加速惡化,卒致魔長道消的因果,做了回顧。因而這部著作對德國人或全世界的人,不也是個重要的提示:那就是,歷史的罪惡其實是很容易出現的,只要人們一放鬆怯懦就等於讓邪惡得到鼓勵,再也無法回頭!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它的作者哈夫納出身於一個自由主義家庭,他善良,對邪惡能夠在它初萌時即有所洞察和反省。因此,從他幼年到青年,看著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在心靈和行為上向下沉淪,他的良知不能接受這些。因而在本書開始,他即指控自己的國家:

  「那個國家運用恐怖的威脅,勒令該平民捨棄自己的男女朋友、拋開自己的想法來採納官方的論點。並要求他以自己不習慣的方法來行禮、按照自己不喜歡的模式來吃喝、把閒暇時間用於令自己深惡痛絕的活動、獻身於自己所抗拒的冒險行為,更進而逼迫他否定過去與自我。尤有甚者,他必須不斷為上述事項公開表達狂熱的興奮與感謝之意。」

  於是,因為拒絕接受這些,他遂展開他自稱的以渺小的自我對龐大國家的「決鬥」。而本書即是「決鬥」的記錄。他只有透過這個記錄,始能讓自己的良知不被泯滅;但也因此,他才可留給後人如此一部偉大的心靈著作,讓我們得知一個時代的邪惡,其實是有生命的,它會在人們的鬆懈、冷漠與無知裡快速長大,最後讓每個人都無所遁逃。

  我對本書的推崇,不是一般的推崇。近代由於集體的鬆懈與犬儒,人們對邪惡的機制、時代的墮落,已越來越麻木無感,因而各式各樣的邪惡與譫狂又告復熾,它表現在世界的益趨動盪上,也顯露在各式各樣政治極端主義的崛起上。這時候,像《一個德國人的故事》這樣的超重量著作,它豈只是在替德國人驅魔而已,更是向全世界對人心向善還抱有希望者的呼喚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7854889
  • 叢書系列:座標
  • 規格:平裝 / 380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會員評鑑

5
11人評分
|
1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2
5.0
|
2010/12/25

  這本書的原名直譯是《挑戰希特勒》,但書中既沒有主角與希特勒的對話,也沒有嚴厲批判希特勒的論點,他以極旁觀的角度--就好像我們在看電視上的政治人物--看著希特勒的存在,他認為希特勒不過是臨門一腳的存在,單以這個評論而判斷,這真的是在挑戰希特勒。
  十分精采的一本回憶錄,就算看成是小說也沒問題,他清楚寫出了德國人的心態演變與環境的變遷,並且指出,德國後來走向了不可挽回的局面,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德國人心態的縱容,他們都不支持納粹,認為希特勒很快就會下台,但令人跌破眼鏡的是,這正好合了納粹的意,他們茁壯,令惡徒變成光鮮亮麗的高官,將法律與秩序踐踏在腳下,用暴力主宰一切。
  很多事情在過程中就顯現出來。
  但德國人懦弱或有意無意的忽視,他們被某些東西狂熱的轉移注意力,在腦海中逐漸形成了淺納粹心態,納粹曾得意的說:「每個德國人心中都有納粹。」不妨將其理解為「每個人心中都有惡魔」;在書中,作者點出了納粹的高明,像惡魔一樣逐漸滲透人心,不談誘惑、不談貪婪、不談納粹,他只要剝奪你的思考,讓你過著千篇一率的生活,在你心中扭曲罪惡的樣貌,你自然會變成納粹。
展開
user-img
Lv.3
5.0
|
2010/04/10

如果說1949年是近代中國人被撕裂的分水嶺,那麼1933年對德國人來說就是個毀壞的年代。關於納粹德國的出版,相關的報導與探索,各種角度的研究,幾十年來ㄧ直沒停過,像個無底洞一般,愈挖愈多,也越來越深。但我總不完全明白,納粹興起的時空背景如何?為何毀滅的力量如此巨大?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要徹底毀滅猶太人?雖然近年涉獵的書籍總能呈現觀點,提出某些立論,解除一點迷惑。有些答案並不難尋找,尤其是有這麼多史料的挖掘,總有奧祕之障,非讀者或研究者得以輕易窺測。

最近讀到的兩本書,書名有些關連,處理的都和這個毀壞的年代有關:《一個德國人的故事 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Geschichte eines Deutschen: die Erinnerungen 1914-1933 ),作者是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另一本是《納粹上台前後我的生活回憶》(Mein Leben in Deutschland vor und nach 1933),作者是洛維特(Karl Lowith)。兩本書有些相似的特色,他們二人的回憶錄都是遭到遺忘多年,都是在他們過世後,家人整理遺物,才重新發現的著作。洛維特的回憶是因應美國大學的徵文而作,卻未能應選,而遭擱淺;哈夫納(S Haffner)的書寫也是因為流亡英國,試圖應付經濟拮据時所撰的回顧,也沒有正式出版,所以作品讀來還有未完的痕跡。他們的背景略有不同,但卻有些交會。哈夫納血統上是雅利安人,但卻愛上猶太女子,這迫使他流亡英國。而洛維特是猶太人,曾經為德國參與第一次大戰,他的妻子是雅利安血統。他流亡的歷程複雜的多,先到義大利,再到日本,末了到了美國。最後,他們雙雙都於戰後回到德國,卻未曾出版這些記錄。事過境遷,他們的遺著並未退色,閱\讀間常能讓人感受當年記憶猶新的觀察與感慨,準確勾勒狂暴年代的種種嚴酷,提供我們納粹形成前後的新鮮視角。這兩本中文譯本都由德文直譯,註解都很多,是認識書中背景不可缺少的部份,常顯示我對其中歷史與人物的陌生。

哈夫納的提法就是要讓讀者體會,納粹的狂暴就是大戰未完的延續。他說到大戰期間,他和許\多同輩的孩子們目不轉睛注視戰情變化。也提起1924-26年間德國的體育狂熱,那幾年以內,體育俱樂部和運動會的觀眾人數暴增十倍以上,拳擊手和短跑選手成了民族英雄。作者對此有深刻觀察:『現在體育報導扮演的角色,與十年前的戰情快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過去的俘虜人數和繳獲物資的總量,現在變成了各項記錄和賽跑成績。』而哈夫納正是那批第一次大戰期間,緊盯著戰情快報,隨之起伏的一代。體育狂熱是當年戰爭尚未結束的後續、延伸。這個空氣讓左右兩派陷入同等狂熱,哈夫納深知『好戰的天性並未「宣洩出去」,反而在蓄勢待發之中。』各種類型的狂熱,接連著驚人的通膨,結合合約帶來的強烈羞恥與憤恨,都為納粹壯大形成溫床。這個觀察是我以往不認識的,卻是一個重要因素。

洛維特回憶1922年他開始寫博士論文的時刻,提及當時德國有股下墜的風氣:『是一股席捲一切的貶值風潮─不只是貨幣的貶值而已,而是一切價值的貶值。』他把1933年這個年代稱之為政變,而第一個要素就是大戰,第二是通貨膨脹。這也是哈夫納回憶中經常討論的說法,他提到:『德國中產市民的美德在當時被洪流沖走了,而這股汙穢的洪流裡夾帶著的運動力量,在希特勒身邊排成了戰鬥的隊形。』。愈是凌亂絕望的年代,人愈有盲動躁鬱的憧憬,於是,狂人的出現也就愈能投合這種期待。希特勒就像個黑暗的閘門,匯聚狂暴的巨流,又使它演變成災難。

我們都知道,納粹上台並不是以暴力奪權,而是透過民主選舉。從《希特勒草莓》裡的記載我們得知,1928年的帝國議會選舉當中,納粹得票率只有2.6%,但是四年以後─就是1932年,納粹的得票率躍升為37.3%,頓時成為德國第一大黨。這其中的演變,倒底是怎麼回事?其中必然有些奇特的原因,甚至是難以言宣的奧祕。我讀到一段納粹成功\的因素,它策略的運用,也許\不能得出納粹成為大黨的因素,但可以看出納粹軟硬兼施,特別是努力爭取年輕的選票:『他們針對社會民主黨人、共產黨人、猶太人以及其他所有不願順從,不願與之同流合污者,進行恐怖與暴力統治;…希特勒尤其懂得吸收青少年與其站在同一戰線,野外偵察遊戲、行軍、露營、假期遠足,』他們舉辦各種戶外活動,吸引青年人參與,這是納粹吸引年輕人的手段。

哈夫納在書中68頁有一段對德國士兵的描繪,非常傳神,以往我只知道德國人善於貫徹軍令,但不知他們的民族性有這麼一個猥瑣的角落 :『德國士兵和軍官在戰場上都勇不可當,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縱使政府要求他們向自己的平民同胞開槍,他們幾乎也永遠會服從這樣的命令。但如果要他們起而反抗當局,那麼他們就會膽怯得像兔子一樣,反抗的念頭才剛剛冒出來,他們就會像著魔似地,眼前立刻浮現一個槍決行刑隊的恐怖形象。』,也許\我們都知道,也同意德國人之所以能橫掃歐洲,就是因為他們驍勇善戰。但他們對權威的畏懼,對既成法條的遵守,也是獨裁者得以存在鞏固的原因。他們對外人可以無限凶殘,但對權威篤信不移。滅絕猶太人是執行最高領袖的命令,但卻不能也不該懷疑領袖的動機。我也從別處得到印證,在《萊茵哲影》裡,作者也提出不少德國最富原創,傳世豐碩、影響力深厚的文人、哲學家也都有這種傾向。他們對政治權威的敬畏、順從,和我們對當今公共知識分子角色的認識,極端相反。

洛維特提出諸多例證,因他所處的學術環境,讓他的觀察很具說服力。他曾是海德格的學生,和他關係匪淺,在書中他花了相當的篇幅,評述、批判海德格的人格與學術,他的敘述與觀察呈現出海德格與納粹多有契合。幾年前我讀到一位美國學者沃林(Richard Wolin)的著作:《海德格的弟子》(Heidegger\’s Children),當時我對海德格與阿倫特(Hannah Arendt)之間的糾葛很感興趣。書中有一章專論洛維特的背景與學說,那是我第一次讀到這位猶太背景的哲學家,但讀得一知半解。書的封面引用了一段話,是洛維特對海德格的評述,由此可看出他對學生的影響與吸引:『海德格在我們同學間有個別號:梅斯基希的魔術師...他是個矮小又黝黑的人,懂得施展魔法..他講課的技術主要是先蓋\起一座思想建築,然後又親手把它拆掉搬走,以便將全神貫注的聽者置於一個謎團之前,讓他留在一片空虛裡面。這樣施展魔力的技術有時也會造成令人非常憂慮的結果,因為這或多或少容易吸引精神上有病態氣質的人:一位女學生在聽了他三年的謎語之後,竟然自殺了。』這段話原來就出自洛維特的回憶錄。譯本在註解中特別提及了兩個錯誤: 一是沃林著作中引述的話,最後一句是這樣:『有個大學生(阿倫特)還搭上了她的一生。』譯者指出這句話是個誤譯,德文的原意是自殺。第二是作者本身的錯誤,阿倫特雖因不倫戀情日後受到傷害,但她並未自殺殉情。這也顯示洛維特當時對他同為猶太人的同業不太認識。

納粹掌權之後,以進步自詡的知識人紛紛噤聲,不敢說真話,有些紛紛見風轉舵、或逐漸向權勢靠攏,成了投機者。他的大學同事,還有相近的同代人、好友、同學,對納粹、領袖、種族政策的傾倒、服膺,甚至以扭曲的理論高舉納粹的政策,都呈現同樣的面貌。1933 年納粹掌權之後,也加速對基督教的滲透與掌控,七月間的教會選舉,幾乎讓所有新教的團體都變質。當時主張所謂的雅利安人條款,還要廢除舊約聖經。荒誕與醜惡的歪風竟然連教會都要染指,但還有少數人堅持了信仰,對抗這股歪斜的力量。洛維特提起這些神學家的名字:布特曼、卡爾巴特等人。一切都在變形扭曲,連教會都不例外,只有相對的少數堅持原則,敢於表示他們相反的意見,這些人至終只有選擇流亡,否則就可能成為烈士。

我們不一定對德國文化的精髓或內涵有深入認識,然而不能否認德國出產了許\多重要,影響力深厚的哲學家、科學家、音樂家等等。至少大家都聽過,甚至讀過他們的名聲、作品。許\多人都有相同疑問,文明精湛的德國,怎會產生納粹如此充滿毀滅性的殘暴政權?提出解釋的不少,我們也許\略知一二。Peter Gay在討論威瑪共和的時候,提出了這樣的說法,和前面的見解有些許\呼應,這裡有兩種德國的存在:『一個是瀆武好戰的德國,完全卑微臣服於權威,致力於侵犯他國,同時強烈拘泥於形式;另一個則是抒情詩般的,人文主義哲學的以及世界大同的德國。德國曾經嘗試走俾斯麥和施利芬( Alfred von Schlieffen)的路線,現在則是走歌德和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t)的路線。』威瑪共和走的是抒情詩般的歌德路線,文化璀璨的威瑪,雖然創造力充沛,但兩本回憶錄筆下都透露出政治紛亂、懦弱,經濟動盪、疲軟之狀,甚至暗殺頻仍。這個溫和的共和路線,顯得脆弱無能,所以短命正可以預期。因為好戰的德國:鐵血當道、效率鮮明、口號激昂、行動迅速,比起軟調、抒情的德國更孔武有力,且能解決屈辱的問題。只是他們沒有預期,這個充滿殺戮亢奮的政權會把他們帶到滅亡之境。

上述的陽剛精神也是哈夫納所描繪的「同志般的生活」(非同性戀),一種屬於戰爭的產物。他強調這類集體意識,思想缺乏立足之地,存在的是群眾的原始妄想,他回溯他幼年以及青少年時期那種集體狂熱,正是這種同志化狀態的表現。所以納粹上台之後,將此強加於百姓,德國人的反應是普遍接受,根據哈夫那的說法,是因為德意志民族缺乏『塑造個人生活,追尋個人幸福的生活』的養成。在洛維特的記載中也透露相同的概念,德國文化太過陽剛,缺乏舒坦的人性。他特別透ˋ過和義大利人的民族性,比較其差異,洛維特曾兩度居住在義大利,一次是戰爭被俘,一次是流亡避難。兩次的印象都比他在德國的生活要美好的多:『對義大利人來說,法西斯主義的選戰口號「信仰、服從、戰鬥」 只是一個修辭的口令,笑一笑就不會放在心上了;對德國人來說,希特勒所說的 「我的意志就是你們的信仰」,則是一句意義深邃,必須以義務視之的命令,然後再通過博學的德文學者的幫助,把命令詮釋為「追隨」、「忠誠」、「準備犧牲」』。也許\洛維特目睹太多德國文化負面的陰暗,他甚至說『德國的美德很容易招致怨恨,義大利人的狡猾則甚至可以贏得欺騙者的心』。藉此我們可以理解,為何法西斯在義大利的災害不若德國那樣具有毀滅性。

納粹的災難過去六十年了,大家還有同樣層疑惑,這樣的事還會發生嗎?洛維特經常在回憶錄裡提出一個詞叫「振興」,這個振興不是給德國帶來幸福與希望,而是充滿了仇恨與排擠,帶來難以估量的災厄。盜賊仍然會來,以不同的面貌光臨塵世,繼續偷竊、殺害與毀壞。也許\規模不若納粹,但原則卻是相同。這六十年來,許\多的屠殺、迫害、羞辱、鬥爭,不是都充滿了冠冕堂皇的「振興」嗎?結果帶來了什麼?我們安靜思索,就能得知毀壞的年代不只發生在1933年,也在將來,只要我們相信盜賊的謊言,提供他們發展的地土。
展開
user-img
Lv.10
5.0
|
2010/02/01

我第一次看這本書是2005年,距今五年前,五年後再度重讀本書,讀後的感覺從驚訝轉換成驚慫。我個人對於希特勒與納粹統計下的德國歷史一直感到相當好奇,何以一個如此深沉的日耳曼族會犯下種族清洗這種罪惡。我認為種族清洗是人類至惡的罪行,像1990年代南斯拉夫內戰時期賽爾維亞人對科索沃屠殺,一百年前土耳其屠殺亞美尼亞人。

納粹的惡行大家都相當清楚,其對猶太人的仇恨根源與屠殺真相,已經有相當多的書籍與文章去記載與討論之,然而,許\多人一定產生與我相同的疑問:為何多數德國人會默許\甚至參與納粹狂徒的勾當?

我喜歡把歷史的角度拆解成兩大範疇:總體與個體,一如經濟學的分野,總體史觀就是一般人或尋常史書所理解或陳述的內容,然而個體史觀就是多數人比較陌生甚至於忽略的一環,當然這必非是史學研究上的嚴謹方法,所謂的個體史觀與總體史觀的差別,舉三國志為例,我就偏愛用四川人的角度去看劉備這個流亡政權,一個沒有根據地的武裝團體跑進四川據地為王,以四川的物資人力財力當成自己發動戰爭的籌碼,三國志或三國演義或一般人對劉備與其建立的蜀國政權的看法,恐怕就和當時的四川人有很大的不一樣,連年為了其北伐的野心,蜀地的年輕人十有五亡,幾十年被劉備政權折騰下來,四川的經濟到底衰退了多少?….這些就是我所謂的個體史觀。

這本「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是收錄作者哈夫納在當時記錄其青壯年時期的日記手稿,1914~1933正是一次大戰至德意志第三帝國形成的時期,1914年第一次歐戰爆發,1933年希特勒上台擔任德國總理掌握政權,哈夫納在這段時期完整地感受與察覺整個時代氣氛的改變,將之紀錄與深入反省批判,並藉由日常德國的政經社會的點滴,一步步去窺伺出當時德國人的心理轉折,在閱\讀過程中看到了德國人如何從一次大戰後的屈辱,在有心的導引下,逐漸走向極端的國族主義以及極權政治。

這種個體史觀讓我感到驚慫的是當時多數德國人的那種集體軟弱和集體精神錯亂,在希特勒上台的時候採取「置身事外」、「事不關己」甚至有「幸災樂禍」的做法,慢慢地藉由「洗腦催眠」、「團體生活」與「國族光榮」而被納粹一步步地同化,尤其是書中所提到的「被同志化的德國人」這篇文章,乃是本書中的靈魂所在,作者描寫出整代德國人為何被納粹同化的過程與心路歷程。

當一個集大權且毫無制裁約束機制力量的領導人掌握國家機器以後,其手中的力量可以進行一切冷酷無情、經過精心策畫的極權統治,並利用國家機器藉此產生嚇阻作用及展示自己的威權。希特勒在七八十年前,一步步地解體德國人的世界。可怕的是那一切在當時卻彷彿被認為理所當然似地,直到自由與良知一天一天消逝的不知去向。當時的德國人如同作者在書中所形容的:「人們幾乎每天都可以確定,那個世界又多消失了一塊、又向下沉淪了一些。那就好像一個人踩在腳底下的土壤,正不斷被沖刷流失。但更佳的比喻或許\是:我們呼吸的空氣,正很有規律地不斷被抽走。」

在時代變遷的每個轉角、每個步伐、每個思緒,都很有可能引領我們來到先前未曾設想過的田地,我們閉上了眼作了一個又一個的容忍,自由也會一步步地受到禁錮直到發生無可收拾且難以回復的大時代悲劇。

權力應該受到牽制。
展開
user-img
5.0
|
2009/08/18

以往總是聽到希特勒的獨裁
不知道的是人民跟著瘋狂才使他蹶起
跟著團體的情緒波動有可能是被刻意操縱的

這是一本發人深省的回憶錄
作者雖然只記錄到離開德國之前的往事
也讓我知道納粹的開始
讓我聯想到當局者迷這句成語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08/02/15

如果一輩子只能選一本書來看,我會選這本書。
因為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價值,恐怕就是良心。
姑且不論有多少德國人跟作者一樣,以清醒勇敢的態度、加上先天的優良的教育環境,讓他得以有機會將這一切記載下來,並順利逃過一劫,寫下這部小說。但是這是一本就算看三、四次也不會感到無聊的真實記錄,每次的閱\讀,不同的角度都提醒了我生活中如何面對自己的心。
另外,出版社所請的譯者也可說是成就這本書的一大關鍵,周全在翻譯的字句和刻劃內心感受可說是一針見血,使這本書的中文版更值得一讀。同樣是中文翻譯書籍,我還是肯定能夠找台灣譯者的出版社,讓一本好書不會浪費掉,更值得去讀。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