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高代價的抒情──費茲傑羅爵士時代的短篇小說
梅思坦
美國二十世紀著名作家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為公認之美國爵士時代文學代言人。他的作品多半取材自那個時代追逐奢侈生活,以至信心喪失、道德精神墮落的新一代年輕人,而他自己和妻子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們是美國文學史上一對有名的自我放逐夫婦,從美國到歐洲又回到美國,過著「有一千個舞會等著他們而無工作」的浪漫生活。然而他的作品卻源源不斷。在他自稱「亮晶晶」卻悲劇告終的一生裡,他完成了《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夜未央》(Tender Is the Night)、《塵世樂園》(This Side of Paradise)、《美麗與毀滅》(The Beautiful and Damed)等長篇小說,以及超過一百五十篇的短篇小說。完整地構築起一個融合個人生活與見證時代、精緻的文學體系。
費茲傑羅在追求「美好的生活」的同時,也遭遇了經濟與健康上的重大壓力和損傷。他必須不斷地寫作以贏得名利,供給他過奢靡豪華的生活所需。為了還債,他可以在半年內寫出十一個短篇故事來。雖然他自己痛恨這些作品,說「全是垃圾」,發表出來還是佳評如潮。他的一百五十多個短篇小說多半是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卻無損它們的價值。這些短篇作品可被視為長篇故事的縮影,故事背景鮮明顯示出那個時代的男女,在瀰漫濃郁的頹廢氣息中,熱情沸騰地追求著「大好機會」。故事篇篇精美而空洞,確實實踐了費茲傑羅所愛的外表「亮晶晶」,本身卻實非「光鮮亮麗」的人生理想。他善用歡樂語調的文筆將感傷鍍上一層光澤,頹潰中交織著魅惑力,折射出人生多彩的光譜,著實引人入勝。
這些短篇故事最能反映爵士時代的男女,以及他們感情善變無常的諸多細節。故事皆以當時的社會現象作為背景來鋪張架構,情節繁複縝密,主題相當一致,表達出一個沒有真正的愛情,人人自私自利,若要保全自我感情只有以演技般的藝術相對待的感傷年代。可貴的是,這些他所稱的「爵士時代故事」,是融入他個人的生活體驗而寫成的──他悲傷的愛情故事、理想、野心及幻滅,他都能將其寫成故事作為療癒方式。尤其是他和他的妻子賽爾妲(Zelda),作為爵士年代的一對典型男女,他們所經歷的無盡感傷故事,在他寫來絲絲入扣,幻滅中又極致抒情,彷彿自己是身處爵士年代中的一顆恆星。費茲傑羅流暢的敘述筆法,詩意的散文風格,以及如社會歷史觀察家般的敏銳觀點,確保了他在美國文學史中所佔的重要地位。
然而,短篇小說顯然是費茲傑羅主要的經濟來源,但讓他失眠、生病、精神耗盡的也是短篇小說的寫作。這些故事都是發表於《星期六晚郵》(Saturday Evening Post)等雜誌,稿酬優渥,非常暢銷,並讓他擠身流行作家行列。他以《大亨小傳》一書聞名於世,為了賺錢卻寫了一百五十多篇短篇小說,若不是有其驚人的內涵才華作為後盾,這些作品恐怕就真的「全是垃圾」了。他被歸為美國放逐大文豪一類,如同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及詹姆斯(Henry James)等人的行列,成為美國二十世紀的一位偉大作家。
(本文作者為師大英語系教授)
譯者序
寧靜的喧鬧──史考特?費茲傑羅的爵士時代故事
柔之
以《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1925)傳世的美國桂冠作家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其實也是一位豐富多產的短篇小說流行作家。他在1920到1930年代期間,曾在《星期六晚郵》(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時髦人士》(The Smart Set)等刊物上發表過許多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引起眾多迴響,不比長篇小說遜色。這些小說內容一如《大亨小傳》的主題──有錢人的生活,婚姻、財富、社會階級等問題,故事的女主角皆美麗善變,男主角則癡情守護,只為了擄獲芳心。本書所收錄的七篇故事寫於1919到1924年間,正值作者與其妻賽爾妲(Zelda Sayre)初戀至結婚,一直到《大亨小傳》出版前一年期間,也是《塵世樂園》(This Side of Paradise,1920)讓他一夜成名的狂歡時刻。此時,史考特?費茲傑羅才二十三歲。
1920年代是史考特?費茲傑羅所稱的美國「爵士時代」(Jazz Age)。這個時期的美國年輕人,剛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破壞中復甦過來,意識到他們這一代歷經戰後,生活型態已經被導向與他們父母輩迥異的方向;他們嚮往新時代高度羅曼蒂克的道德觀、奢侈歡樂的生活;因為有汽車代步;他們的活動力比上一代更大,平常的雞尾酒舞會、市區的戲院排場及夜間俱樂部,也日趨繁複豪華。因此當時新一代的美國年輕人,便在他的小說主題裡找到了這樣的認同與皈依。
第一個故事《大如麗池飯店的鑽石》("The Diamond As Big As the Ritz",1921-22)是其中著名的一篇。這篇故事的情節排場極其豪華盛大,遠超過想像所及,敘述一個中產階級的男孩愛上富豪之女的故事。男孩在享受物質華美脫俗的舒適,以及初嚐愛情新鮮甜蜜的喜悅的同時,生命也面臨了威脅。最後,在一切幻滅之後,只留下被物質戲弄過後薄弱、詼諧的感情,之所以以喜劇收場,全憑一場幻覺想像的極致發揮。
《柏妮絲剪頭髮》("Bernice Bobs Her Hair",1920)是流行最廣的一篇「新潮女郎」(flapper)故事。費茲傑羅以剪短髮作為少女(the debutante)初入社交圈的儀式,反映了1920年美國婦女開始被允許剪短髮的現象。他是為他的妹妹安娜貝爾(Annabel)參加第一次舞會而寫的。故事經由一對表姊妹大肆探討新舊女人的異同,他認為「新女人」(New Woman)不但美麗迷人,還要機智聰明、大膽自信,最重要的是,懂得經營美好的婚姻。古板高傲、矯揉造作的舊式女性美是要受批評譴責的。柏妮絲經過表姊瑪喬莉(Marjorie)的刺激、調教後,終於拋棄了那些舊有的累贅,成為一個「新女人」。
《冰宮》("Ice Palace",1920)及《敏感之事》("Sensible Thing",1924)幾乎像是作者的自傳故事。1919年秋天,費茲傑羅似乎相當為他與賽爾妲的婚姻所苦,當時他回到聖保羅(St. Paul)家居,藉著想像力假想自己到阿拉巴馬造訪她。故事以美國南、北方迥異的人文、地理為背景,描述男女主角間迥異的氣質和執著,終至形成僵持對立,無法圓滿達成他們最初浪漫設想的結果。這似乎便是費茲傑羅婚前所憂慮的事,也是他最喜歡鋪張描述的主題。《敏感之事》是以賽爾妲一度要與他解除婚約,終又化解危機的架構而寫的。故事主題除了依舊著重在財富與婚姻的關係上,另外也重新探討了他對浪漫情懷的幻滅感,只剩下生活的力氣與無盡的感傷。
《冬之夢》("Winter Dreams",1922)反映了費茲傑羅對愛情、金錢及社會地位的看法。故事中的場景取自他在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唸書時的生活經驗,雖然並非自傳故事,不過也涉及一位當時他所愛,像茱迪?瓊斯(Judy Jones)一樣的女孩。這也是一個關於初入社交圈的少女故事,後來成為作者心中的女英雄。《赦免》("Absolution",1924)是以宗教背景來描寫一個驕傲自豪的小英雄的故事。這個美麗的小男孩有一個秘密的內在,在他尋找肯定與認同之時,遭遇到了難堪與苦楚,但始終引以為傲。這篇故事多少可以說明,早年費茲傑羅因其天主教背景,讓他自然而然生活在靈秘的想像世界裡的原因。
最後一篇《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1920)為費茲傑羅寫於1920年代的奇想短篇小說,他的靈感來自馬克吐溫的一句話:「如果我們能夠出生時八十歲,然後逐漸接近十八歲,人生一定會更美好。」故事描述一個甫出生即擁有老人面孔的男人──班傑明巴頓(Benjamin Button),不同於常人從出生開始逐漸老去,他的年紀卻隨著時間流逝而越顯年輕。然而,跟世上所有人一樣,他無法停止或抗拒時間的進行……費茲傑羅鮮明刻畫了班傑明看似平凡卻又毫不平凡的一生。他所邂逅的人們和到過的地方,經歷人生的喜怒哀樂及愛恨別離,成就一段奇蹟似的悲劇性故事。此篇作品已改編為電影躍上好萊塢大銀幕,由兩大巨星布萊德彼特、凱特布蘭琪主演,並獲得許多國際獎項的肯定。
全書讀似極盡鋪張的七篇故事,卻有著相當縝密的心思為底,內容架構看似輕佻迷亂,卻是亂中有致。在費茲傑羅精心營造的寧靜氣氛中,一篇篇有條不紊地上演著迭宕起伏的動人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