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 定價:360
  • 優惠價:79284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台灣新移民女性沸騰的生命故事
陪著她們做熟悉的南洋料理,聆聽她們樸實卻堅定的經歷

  廿五位南洋姊妹,端出廿五道家鄉菜,念念半生的生活經歷。
  「餐桌上的家鄉」不僅是南洋台灣姊妹會分享料理的粉絲專頁
  透過這本書,陪她們做菜、說話,發現新移民女性的柔軟與堅韌;
  她們通過料理,勇敢把自己介紹給台灣。

  廿五篇文章,分別出自越南、泰國、緬甸、菲律賓、柬埔寨與印尼
  篇篇回憶歷歷在目,洋溢女性的堅毅,母性的光輝,讀來辛酸、幸福、動人
  伴隨台灣「新南向政策」積極推動,本書讓我們有機會用心了解
  這群在國與國之間流轉拚搏,卻從不放棄愛與家庭的新台灣女人們。

  陳芳明、廖元豪∣專文推薦
  夏曉鵑∣南洋台灣姊妹會創辦人_引言
  李岳軒、呂欣潔、阿潑、林麗蟬、侯孝賢、張翠容
  陳又津、楊力州、趙德胤、蕭新煌、藍佩嘉、顧玉玲∣溫暖推薦

本書特點

  一,收集二十五位南洋姊妹生命故事,真誠動人。
  二,書末附贈食譜,有完整食材分量表與步驟,方便實作。

名人推薦

  《移人》編輯總監  李岳軒
  性別與政治工作者 呂欣潔
  《介入的旁觀者》作者  阿潑
  新住民立法委員  林麗蟬
  導演  侯孝賢
  香港新聞工作者  張翠容
  作家  陳又津
  紀錄片導演  楊力州
  導演  趙德胤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蕭新煌
  台大社會系教授  藍佩嘉
  社運工作者,《我們》、《回家》作者  顧玉玲

  她們不是空手而來的一群,而是把她自身的高尚飲食,也一併帶到這塊土地。
  她們決心把台灣視為自己的故鄉,甚至也決心把自己稱為台灣人。
  通過料理,勇敢把自己介紹給台灣。
  -陳芳明

  她們在台灣「日久他鄉成故鄉」,兩個家都是故鄉,都是家鄉,都是自己生命中的愛。
  -廖元豪

  《餐桌上的家鄉》期待讀者能透過南洋料理看見新移民姊妹作為「人」的真實而豐富的面貎,希望姊妹們的故事讓您想起自己曾經也是異鄉人,也曾思念家鄉的味道,渴望在異地得到認同與公平的對待。-創辦人/夏曉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洋台灣姊妹會


  南洋台灣姊妹會的前身是一九九五年在美濃創設的「外籍新娘識字班」,我們希望以語言為見面禮,讓新移民訴說她們的故事,手牽手,為這社會譜出新的樂章。二○○三年,姊妹會正式成立。除了教學外,更推行各種法令政策倡議,並鼓勵新移民姊妹積極投入社會,透過各種課程、講座和戲劇活動,讓大家真正認識另一種文化和生活。

  二○一四年開始,我們透過一系列的南洋料理烹飪課程與訪問,帶大家認識食物後頭的歷史、文化,以及將食物帶來的人。希望藉著姊妹對食物的記憶,一點一滴拼湊出她們家鄉的樣貌與在這兒的生活。

  我們相信,社會每一成員的努力都將同時成為穿透幽暗的光芒,而姊妹會的目的便是提供一個平台,讓彼此相互映照,繼續這島嶼的歷史,形成新的「我們」。

  (歡迎來看我們:tasat.org.tw/)

執筆/胡頎

  台北人,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南洋台灣姊妹會志工兼理事。在「餐桌上的家鄉」擔任籌畫、執筆、粉絲頁小編和白老鼠。不擅烹飪,嗜吃。鮮少離家,常神遊。對世界懷著初生之犢的大膽和愛意,希望有一天能讓更多人看見那曾在我眼前被照亮的事物。

  cheryl7798@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華麗島為什麼華麗?─陳芳明(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推薦序 舌尖上的多元族群融合—《餐桌上的家鄉》帶來的感動─廖元豪(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序 我們在這裡是為了彼此注視,並為對方呈現─胡頎
序 給親愛的姊妹們─梁組盈
致謝
引言 我們都曾是異鄉人─夏曉鵑

編輯台上 想像,羅望子與斑斕葉的味道─楊佩穎

Chapter 1  離開與回歸
另一種選擇-阿竹的黃薑煎餅
比上一代再往前一步──滿枝有層次的酸魚湯
在燉菜中找回「我們」-天賦廚娘Erlinda
離開,然後再回來─榮細的辣芒果和斑斕丸子
只要我們在一起-麗群的家鄉味
餐桌上的異國與鄉愁-Rose的私房菜
飽滿與團聚-金枝的築夢之路

Chapter 2  歷史的命運共同體
也許沒有「一個」印尼-Lili的大航海食譜
野薑花粽-云槿的北越年味
真正的「梅干菜」-芳菲的緬甸記憶
耶拉府的白斬雞-容珍回家
見證顛沛的華人史-蘇英的歸屬

Chapter 3  故鄉的模樣在味蕾呈現
為愛而戰-菲律賓的仙杜瑞拉
不管你從哪裡來-娣蒂的無國界料理
恩情的重量─為了姊姊不吃牛的梅花
因為我相信-流連輾轉人生路的梯亞
總有醃黃瓜的季節-無懼挫折的雅雯
守夏節歸鄉-來自呵叻高原的瑤
下一站,希望-瑪莉的小餐車
田菁花開-女香緣分從瑞典來

Chapter 4  風雨飄搖,有我們在
遮風避雨的所在-麗娜的開齋節
我會接住你-舒婷與四方報
清晨的排骨飯—默默守護的科雅
不說出口的關懷-雅青的酸辣湯
成為完整的人-佩香的南瓜西米露

PLUS-餐桌上的家鄉味
柬埔寨
柬式玉米點心/醃黃瓜/柬式豬排飯/香茅魚湯米線
越南
鮮蝦春捲/法越羹湯/酸魚湯/黃薑煎餅/越南粽子/炸春捲
緬甸
涼拌茶葉/梅干扣肉/醃魚
印尼
印尼辣醬/巴東牛肉/印尼辣鳳梨/雞肉湯/薑黃飯/印尼海鮮炒麵/蔬菜餅/斑蘭糯米丸子
泰國
白斬雞/打拋豬/泰式湯圓/涼拌豬肉/泰式酸辣湯/涼拌青木瓜
菲律賓
Tinola chicken/Pinakbet/Cebu Paklay/Pancit Palabok
 


  
我們在這裡是為了彼此注視,並為對方呈現 胡頎

  
  「餐桌上的家鄉」一開始只是希望將文化納入美食課,讓大家在烹飪之餘對東南亞有多一些認識。為了宣傳,我們架了粉絲頁;為了粉絲頁,我開始追著佩香、滿枝、雅青和其他到訪的姊妹討故事。於是,可望不可及的家鄉就這麼在夏日午後的辦公室五味雜陳起來。那是這本書最初的雛形─我們希望透過一個個簡單的小故事記下那些對姊妹彌足珍貴的片段,那些她們希望分享、希望為人理解的片段;不為感動誰,不為激勵誰,只是呈現,用人與人初次見面最單純乾淨的方式。
  
  為了專案宣傳的粉絲頁漸漸有了自己的生命,有人寫信來說他做了某道菜答謝家中看護多年的辛勞,有人將文章轉回臉書開心分享:「我老婆做的最好吃!」「原來是這樣你都不說!」「下次帶媽媽去!」……雖然身為一名研究生,筆尖老是在這些天南地北的菜餚中打轉有些不務正業,但一天天在後台看著這些,看著姊妹發現記憶竟能變成故事時開心的神情,總讓我一再以志業為由乞求正業的諒解。而在不斷詢問查找、比對推敲中,本來陌生遙遠的東南亞也漸漸展露它的豐富迷人,及其與這座島嶼千絲萬縷的緣分。
  
  差不多也在這時候,出版社開始注意到我們,並且慷慨提供出版機會。於是,原本作為回饋品的故事食譜由十道菜增加到六十二道(後來為避免喧賓奪主,刪為三十一道),而五位姊妹隨興的分享,也變成二十五位姊妹的生命故事訪談。
  
  我們的初衷是在沉重的敘事外為新移民書寫架起一座較平易親切的橋梁,也希望盡可能避免讓姊妹感到不自在,但一些重複出現的問題與重要歷史背景終究無法不觸及。在處理紅高棉、排華和其他敏感政治歷史問題時,我們盡可能多方求證、參考相關文獻,並透過不同背景姊妹的故事避免單一視角可能的偏蔽。關於家庭、職場與其他親友間的糾紛,除了少數已經過法律程序或可比對雙方說法外,為避免不必要的傷害一律點到為止。許多姊妹在四、五個小時的訪談中,說了大量涉及政治或家庭、工作的苦痛經歷,然而在看到稿子後又因難以言喻的恐懼不安要求刪改、重訪甚至退出。雖然無法完整呈現這些真實處境十分遺憾,但基於保護立場,我們也一律尊重本人意願。至於有人極端不願出現在一本提到「排華」兩字的書中,或者有人強烈希望將母國腐敗的政治公諸於世,這些由於本書性質限制,未能盡如人意。雖然能力有限,但我真心希望能帶大家看到姊妹們帶我看到的世界,希望與大家分享箇中可愛可敬的種種,希望我沒有辜負眾人的信任。
  
  知道我在姊妹會當志工的親友往往會主動和我分享曾出現在他們生活周遭的新移民故事,其中有溫馨深刻的,也有不少令人傷感的。一個好女兒不見得能成為好母親,一位好妻子也未必是好媳婦,每個人離開母國步入婚姻的理由不同,最後選擇實踐的價值也不同。就像一位獨力照顧重病丈夫十數年的姊妹所說:「我的人生幾個小時就說完了,可是一輩子很長,不是每個人都能捱得過。即便我捱過了,也許我也是錯了……你看,我就這樣浪費了自己的一輩子。」
  
  這二十五位姊妹的故事不可能代表所有移民姊妹,事實上,這本書真正試圖呈現的恰恰相反─在「新移民」的標籤之下,姊妹彼此間的差異並不亞於我們,而我們和她們的距離也一點不比我們和鄰人遙遠。偏見和歧視不會在對不可欲的極力抹煞中消失,只有當我們認識到「生命不如人們想像的那樣美好,卻也不像意料的那樣糟」的時候,才可能真正學會同情和原諒─對那些身不由己的人,也對自己。
  

  
給親愛的姊妹們 梁組盈

  
  我討厭海鮮、香菜、不吃內臟,長得怪的醜的不吃、辣的苦的不吃、太肥太油不吃……總之,一個挑食的美食白癡竟然會執行「餐桌上的家鄉」這個出版計劃,真是偶然中的偶然。當初只是很單純想舉辦一個能培力移民姊妹,擔任母國文化講師的飲食文化課,所以在募資平台上宣傳課程時,決定自己印刷一些食譜故事小冊送給贊助課程的人,沒想到竟吸引了出版社的注意。
  
  除了謝謝時報出版社給我們很大的自由,讓我們能出一本不那麼食譜書又不那麼報導文學的奇特小書,最重要的,是謝謝這二十五位與我們慷慨分享人生的移民姊妹,還有謝謝擅長烹文煮字,辛苦地在各種情緒與資訊皆爆量的談話迷宮,梳理出一篇篇移民生命紀實的胡頎。
  
  訪談一共花了兩年,胡頎與我四處奔走。兩年,說長不長,但生命中少見的各種意外仍向著我們、向著姊妹迎面襲來。
  
  有些生命從新生走向死亡、從幸福走向孤單;
  
  也有些生命是從怯懦走向勇敢、從遺憾走向圓滿。
  
  我們無法一一記錄。
  
  因為文字無法表達那些難以言說的掙扎與奮鬥,有些真的太苦太醜,為了繼續往下走,還是得拾起那些珍貴的、美好的時刻提醒自己,這個人生仍然值得,不能放棄。
  
  每一次的訪問,不自禁地,總會聽到姊妹們在各種性別刻板的狹隘形象裡,不分只在母國或台灣,都必須裡裡外外地,或衝撞、或忍讓,在作為一個女兒、妻子、媳婦、母親等角色中,努力活出作為一個人的真實。
  
  胡頎與我,身處於每一個相異又相似的生命之間,很幸運地,和大家一起走了一段,我們謹以這本書獻給在國與國之間流轉、拚搏的人們。
  
引言
  
<我們都曾是異鄉人> 夏曉鵑/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南洋台灣姊妹會理事

  
  二○○○年的夜裡,來自印尼的小莉和先生鬧不愉快,奪門而出的她騎著摩托車在美濃的田野間急切地尋找平靜,但寂靜的鄉村景色卻怎麼也安撫不了小莉滿腹的心酸與憤怒。心慌慌的時刻,她來到由南洋姊妹和台灣志工合力租下的聚會所,走進廚房、打開爐火,煮了幾道印尼家鄉菜,細細咀嚼著熟悉的味道,她的心,慢慢地平靜下來。
  
  那時,南洋台灣姊妹會尚未正式成立,創立於一九九五年的姊妹會前身「外籍新娘識字班」的南洋姊妹們常在坐落於三合院一角的聚會所上課、聊天,姊妹們最鍾愛的空間就是廚房,只要一有機會,她們就帶著各種東南亞食材,將傳統客家夥房(三合院)的大廚房搖身一變為南洋美食街,吃喝談笑開心得像是回到娘家過年。
  
  這群漂洋過海來到台灣的姊妹們在夫家很難有機會能料理母國的家鄉菜,因為台灣的家人常嫌棄南洋的獨特味道。小芳剛到台灣時,特別從家裡帶了一罐在印尼家家戶戶都愛用的蝦醬,沒想到公公一打開罐子便露出嫌惡的表情大喊:「臭死了!好像腳臭啊!」來自越南的小庭坐月子時吃不慣婆婆每天送上的麻油雞,她最想吃的是家鄉的營養美食鴨仔蛋,婆婆聽了大怒:「那麼噁心的東西怎麼能吃?!」為了滿足台灣家人的味蕾,姊妹們只好學習做台灣菜,暫時封存對娘家味道的思念,只有來到姊妹們的聚會所才能一股腦地將對家鄉的思念宣洩出來,自在地烹煮家鄉菜,安撫思鄉的味蕾。
  
  食物,看似日常,卻非常象徵而具體地反映了婚姻移民姊妹們在台灣的處境。在台灣,她們的味蕾被壓抑,她們的語言被排斥,甚至連她們作為母親的能力也被質疑,擔心她們教出「發展遲緩」的「新台灣之子」。這些全面性圍攻的負面能量,說穿了是來自台灣社會對於東南亞人的偏見與歧視,因為母國在國際政治經濟結構裡相對弱勢的位置,她們被台灣社會視為「社會問題」,不斷被懷疑是心懷不軌的「假結婚」、來台「淘金」,即使是真結婚,甚至也生育子女,仍被視為無能力教育子女,將影響台灣下一代的「人口素質」。更糟糕的是,這些偏見與歧視不僅瀰漫於鄉里閒談、媒體報導,更具體成為法律條文,不斷地增加婚姻移民成為我國公民的門檻,讓新移民姊妹們必須用盡力氣過五關、斬六將,通過層層關卡後才能取得中華民國的公民身分,而這一張得來不易的身分證卻只要稍有不慎(例如:騎車撞到他人)就可能被撤銷,成為非法居留或無國籍人士。
  
  南洋台灣姊妹會自二○○三年正式成立以來便與其他關注移民/工人權的團體組成「移民/住人權修法聯盟」(移盟),不斷倡議修法,爭取移民權益。為了讓社會大眾更瞭解新移民在台灣的處境、撕去貼在她們身上的「社會問題」標籤,姊妹會也以各種創意多元的方式,包括南洋姊妹劇團的巡演、多元文化講師的分享、東南亞語言文化的教學、紀錄片與音樂專輯的發行……等,搭建台灣民眾與新移民姊妹交流的平台。讀者手上的這本《餐桌上的家鄉》便源自於姊妹會一項以美食為媒介拉近台灣民眾與新移民姊妹間距離的計畫。此計畫開始於姊妹會在新北市永和社區大學開設的南洋美食與文化課程,新移民姊妹們除了教導學員做南洋料理,也分享與料理相關的歷史與文化故事。為了擴大參與,姊妹會將社區大學的學期課程轉型為單次的南洋美食實作與文化體驗課程,並將姊妹們最愛的家鄉菜背後的故事書寫下來,與更多人分享。
  
  隨著東南亞文化日漸受到關注,我們看見越來越多的南洋美食、文化嘉年華活動,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也熱鬧上場,早在風氣之先便致力於推動東南亞文化的姊妹會對於這股熱潮卻感到憂喜參半。喜的是,新移民姊妹們有更多展現母國文化的舞台,憂的是,這股東南亞熱並未根本地去除台灣社會對婚姻移民的偏見與歧視。在此書完稿之際,攸關移民權益的「國籍法」於立法院三讀通過,自二○一二年與「移盟」夥伴共同努力推動「國籍法」修法的姊妹會,雖然欣喜部分條文已獲改善,但更憂心的是政府枉顧「移盟」不斷抗議而強行通過的多條爭議法案。其中將造成移民姊妹最大傷害的是,「國籍法」第十九條規定新移民放棄母國國籍而歸化中華民國國籍後,如經過法院判決「假結婚」或「假收養」,政府將「終生」有撤銷新移民國籍的權利,使移民姊妹將一輩子生活在失去身分、成為無國籍和國際人球的恐懼之中。此條文內容看似正義,但忽略跨國婚姻的實際狀況是:許多婚姻移民來台之前所申請的各種證件有瑕疵,或因與親友有糾紛而被舉報「假結婚」,這些都可能使真實結婚的移民遭認定為「假結婚」而被撤銷國籍。
  
  從政府強行通過勢必製造更多無國籍人士和國際人球的「國籍法」修正條文來看,我們不禁懷疑政府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僅僅是為了攻占東南亞市場的利益考量,並無心於反省台灣社會對東南亞的偏見與歧視,使得諸多南洋美食與文化嘉年華活動很不幸地成為無視甚至是危害移民人權的遮羞布。
  
  即使如此,姊妹會從未放棄繼續爭取移民權益,因為,過去二十年來,我們見證了台灣社會與法令政策在姊妹們的努力下仍有相當改善。「姊妹的夢想,台灣的未來」是一直牽引姊妹會不斷向前推進的動力。我們相信,只要有更多人能回歸以「人」的視角看見新移民,將他們視為夥伴、朋友、家人,新移民姊妹們在台灣能自在生活、得到平等對待的夢想,總有一天能成為台灣的現實。
  
  《餐桌上的家鄉》期待讀者能透過南洋料理看見新移民姊妹作為「人」的真實而豐富的面貎,希望姊妹們的故事讓您想起自己曾經也是異鄉人,不論是從台東到台北求學,或是從台灣到美國逐夢,也曾思念家鄉的味道,渴望在異地得到認同與公平的對待。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68108
  • 叢書系列:新人間
  • 規格:平裝 / 288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編輯台上-想像,羅望子與斑斕葉的味道|
 
不用多加解釋,焗烤的口感與莓果的滋味,早已融入我們的飲食;縱使在地理位置上,歐洲的距離是那麼遙遠。
 
即便我不嗜吃越南、泰式等東南亞料理,也知道這種熱帶滋味,「餐桌上的家鄉」粉絲頁,是用南洋台灣姊妹會成員的家鄉美食、聚餐合照,讓眾人看見新移民的另一面。透過說明方才得知,許多姊妹在家鄉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經商、教書甚至習醫,總之根本不會做菜;因為各種因素在台灣定居,而必須學會如何操持鍋勺。從生手到熟悉,廚房成了她們的任意門,火一生起就能瞬間回到還在老家的時刻。
 
如同每個台灣人的胃都有自己的「好吃標準」,那是國外改良過台式餐廳無法複製的家鄉味,有自己的風土、時代背景;姊妹們親手複製的,也是包含回憶、童年、純真等無法言說的種種情感。或許不那麼合台灣人的口味,卻真實地反應姊妹們的原鄉風景。
 
類似烏梅的羅望子,是眾多南洋國家的愛用香料,迥異於此的,是菲律賓選用羅望葉來引出菜餚的酸。而斑斕,也稱為香蘭,最重要的是功能染色添香。豔綠色、芋頭香,東南亞帶有此特徵的甜點,多半是斑斕做的,當然撒上椰絲才正宗。姊妹邊動手烹調,邊說著各自家鄉料理的特色,關於盤飾、吃法、酸甜度,還有,家鄉的誰聽到她會做菜嚇壞了、誰比誰更久沒回家……每次以料理為名的聚會,都是難得的閒暇時光。市集、商店裡,那是一個個真實而完整,如同你我一般平凡有著家庭羈絆的女人模樣,只是她們說話的腔調、輪廓有些不同,只是她們的娘家必須搭飛機再轉幾趟車才能抵達。
 
聆聽、記錄,這些台灣新移民女性迎向人生順逆的坦然,堅持這個出版計劃必須走完,因為這二十五個生命、靈魂的重量沉沉;未被描述的鍋爐蒸騰煙霧間,姊妹開口將那些若不是因為這個計劃、這本書,終將埋在心底一世的故事娓娓道來……我們希望能有更多台灣人理解、看見這些新移民姊妹各自不同的柔韌與姿態,如椰子樹、芭蕉花,各有各的燦爛。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飲食】楓樹林【為人生加油!】電子書展,11/12-12/08單書88折、三書7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村上春樹
  • 東立買慶祭
  • 角川文藝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