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台灣漫畫/插畫家打造專屬配圖、
貼近生活經驗的選文、
全新設計的「提問」、「寫作練習」等欄位
——一本從「自己」出發,真正與社會、世界接軌的課本。
第二冊課題聚焦在「重要他人」上,
針對「親情」、「友情」與「性別角色」三個主題選文。
透過劉梓潔的〈父後七日〉討論為什麼哀悼的儀式會如此「規格化」?這樣的過程對生者有什麼幫助?個人又是怎麼在這樣的儀式中安頓自己的情感,面對未來?在洛夫的〈寄遠戍東引的莫凡〉的詩裡,洛夫用自己的服役經驗去想像兒子的服役經驗,並以過來人的角度給予忠告和祝福。這種叮嚀凸顯的是家庭的「傳承」功能,人類的社會文化就是在這樣的過程裡綿延下去的。王盛弘的〈種花〉則寫出了親情、鄉土,以及性別議題,也帶我們見到母子間細微的體貼。
〈與元微之書〉是白居易寫給好朋友元稹的信這封信是在完全無法見面、甚至此生都可能再也見不到的情況下寫的。他們曾經一起發起了「新樂府」的文學運動,也一起在政治上遭到挫敗。在閱讀這封信時,這些過去都是重要的背景——友情正是在「我們一起做過些什麼」當中建立起來的。聶華苓的〈愛情‧鮮花‧夢想的莊園──殷海光〉(節錄)不僅寫出了一家與殷海光的友誼,也讓我們側面了解殷海光的為人與理念。
在性別角色單元下,選了〈童女之舞〉小說節錄,見到在七○年代背景下壓抑的情感,並且反思身體與性別。此外,也選擇了〈男人的撒嬌文化〉展現了作者王浩威的深刻觀察力,以出人意表的角度詮釋了男性的行為模式。
中國文學史「漢魏六朝」,選錄了出自《史記》的〈鴻門宴〉,以及漢魏六朝特色的古詩和樂府詩選。
最後則是「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本冊收錄〈人文精神〉、〈人性與安身立命〉兩單元,採用主題論述的方式,先介紹概念再以幾則選文舉例,從文化面、思想面、哲學面、社會面等等來探討「中華文化」,並且採用接近哲學讀本式的橫排方式編排,有別於其他傳統課本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
本書各欄位介紹:
1.導言
單元式引導,議題自然融入教學,兼顧多元與平衡。
2.題解、作者
散文式行文,避免使用陳言套語,補足文章脈絡。
完整短文概念撰寫,呼應「大量閱讀」的素養養成。
3.提問(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提點文章細節,引導學生精讀。
以「隨文腳註」的形式,進行針對選文的提問。
4.問題與討論
從宏觀角度發問,勾連生活情境。
5.BOX(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此欄位視情況補充在需要的課文當中,功能是以「專題式」的方式,提供值得專門討論、或是可以拓展課文議題廣度的知識。
6.寫作練習(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系統化寫作教學,一篇課文學習一個寫作技巧。
7.延伸閱讀
同一主題、多元媒介,連結古典與現代、教師與學生的經驗橋樑。
8.閱讀超連結
與課文呼應的自學篇章,提供能與課文連結的「有機的大量閱讀」。
★第二冊單元主題:
第一單元 親情
第二單元 友情
第三單元 性別角色
第四單元 中國文學史—漢魏六朝
編輯顧問
吳勝雄(吳晟)、林淇瀁(向陽)、陳萬益、許又方、楊佳嫻、廖振富、廖玉蕙、駱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