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書節
這是我的名字
5
2人評分我要評價

這是我的名字

Know My Name: A Memoir

  • 定價:480
  • 優惠價:349
  • 優惠期限:2025年07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分享
編輯選書

一場性侵案與勇敢的陳述書,撼動了美國司法界

震驚全美的史丹佛大學性侵案倖存者,網路媒體刊登她的法庭陳述書,引爆全美輿論。她的文字打動上千萬人,也為自己贏了一場遲來的正義。

優惠組合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上頁下頁
 

OKAPI 推薦

  • 心理週報》他發瘋的一面,只有我才看得到!教你遠離恐怖情人的9本書

    文/博客來心理編輯室2021年12月10日

    失控的親密關係,可能遠比你想像的更恐怖!有七成的家暴謀殺,發生在妳提分手後。美國在2000-2006年間,有3,200名士兵戰死沙場,同期內的家庭殺人案,卻奪走10,600條人命。對許多人來說,「家」竟是比戰場更難以承受的地方。 知名政治人物因為家暴案而出現在社會新聞版面,外界嘩然,也讓大眾驚覺, more
  • 【高中生讀什麼✈】她的溫暖與勇氣,足以分給全世界──《這是我的名字》

    文/野人文化2021年08月04日

        文/王智群│野人文化編輯 這是我的名字 如果有一天,你喝酒喝到斷片,醒來發現自己躺在醫院病床,身旁的警官面色凝重地告訴你:「你可能被性侵了。」你會有什麼反應? 這就是發生在《這是我的名字》作者香奈兒.米勒身上的真實經歷。起初,就像是一場開玩笑的夢,接著, more
 

內容簡介

「四、五年來,我都是沒有名字的人,
而我從來不滿意記者講述我故事的方式,
所以,與其讓世界曝光我,不如我自己站在聚光燈下。」

一場性侵案與一封陳述書,打動上千萬人,也改變了美國司法

  ★拜登(美國總統)、希拉蕊(美國前國務卿)、歐普拉(媒體天后)感動推薦

  ★榮獲數項大獎★

  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圖書大獎、戴頓文學和平獎、瑞登奧爾圖書獎、加州書獎

  ★數十家媒體年度選書★
  《紐約時報》《時代》《華盛頓郵報》《Elle》《科克斯書評》《圖書館雜誌》等

  ★獲選各大名人榜★
  《時代》百大人物、《富比士》30位3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人物、《Glamour》年度風雲女性

  -----※-----※-----※-----※-----※-----

  香奈兒.米勒──這是她的名字。

  2015年1月17日,香奈兒.米勒遭到史丹佛大學生布羅克.特納酒後性侵。

  隔天,香奈兒在醫院醒來,才得知自己成了被害人。她不再只是香奈兒,在法律上,她被賦予了一個新的匿名身分:無名艾蜜莉(Emily Doe)。

  香奈兒與艾蜜莉各自過著不同的生活。香奈兒繼續上班、社交、過日子,但她開始失眠,還會在沒人看見的地方獨自流淚、崩潰。艾蜜莉活在一個封閉的世界,她活在法院、警局,活在證詞與質問當中。沒人知道艾蜜莉是誰。

  而布羅克,這位有望代表美國參加奧運泳賽的明日之星,在被捕後不到二十四小時,就以十五萬美金交保,重獲自由。

  2016年6月,歷經將近一年半,審判結果終於出爐,布羅克僅遭判監禁六個月。數日後,網路媒體BuzzFeed刊登了無名艾蜜莉的法庭陳述書,四天內點閱率破1100萬,引爆全美輿論。

  無數人民站上街頭聲援艾蜜莉,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也公開支持。2018年8月,加州針對性侵罪修法,該案法官遭罷免,布羅克的上訴被駁回,史丹佛也將他退學。艾蜜莉獲得了遲來的正義。

  2019年,艾蜜莉以本名出版自傳《這是我的名字》。

  -----※-----※-----※-----※-----※-----

  〈無名艾蜜莉的「被害人影響」陳述〉

  「有時我在想,如果我沒有去的話,這件事就不會發生。但我後來發現,這還是會發生,只是會發生在別人身上。」

  「你說,我愚蠢地以為像周遭的朋友那樣喝酒不會有問題,我錯了。一樣,你錯不在喝酒。你周遭的朋友並沒有性侵我,你錯在做了別人都沒有做的事情……」

  「當你不確定一個女生有沒有行使同意的能力,請讓她說出完整的句子。……如果她說不出來,那答案就是不,沒有模糊的空間,就是不可以。」

  「你說,我想讓大家知道,一個喝酒的夜晚就足以毀掉一生。一生,一個人的,你的,你忘了我的。讓我幫你重講一次,我想讓大家知道,一個喝酒的夜晚就足以毀掉兩個人的一生,你跟我。你是原因,而我是結果。你把我一起拖進這個地獄……」

  「你的人生並沒有就此結束,你還有幾十年的光陰可以重寫自己的故事。世界很大,比帕羅奧圖跟史丹佛還要大得多,你會為自己找到一個地方,在那裡發揮所長並快樂地過著。但現在,你不能再聳聳肩說你很困惑,你不能假裝沒做錯事。」

  「我要對全世界的女生說,我與你同在。在你感到孤單的夜裡,我與你同在。當別人質疑你、對你不屑一顧,我與你同在。每天我都為你而戰,所以永遠不要投降,我相信你。」

  「你很重要,無庸置疑;你是不可侵犯的、美麗的,你值得受到重視與尊敬,這是無可否認的,無時無刻,每日每夜;你擁有力量,而且沒有人能奪走你的力量。我要對全世界的女生說,我與你同在。」

  從震驚全美的史丹佛大學性侵案倖存者,到改變司法、獲得正義的勝利者──
  香奈兒.米勒(張小夏)的故事,有哀傷,有痛苦,有自我質疑;
  但也有溫暖,有療癒,還有足以分給全世界的勇氣與力量。
  她的故事,將會是影響你一生的故事。


名人強力推薦

  ★拜登(美國總統)
  ★希拉蕊(美國前國務卿)
  ★歐普拉(媒體天后)
  ★崔佛.諾亞(《每日秀》主持人、《以母之名》作者)
  ★伊藤詩織(日本獨立記者、《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作者)
  ★吳曉樂(作家)
  ★呂秋遠(律師)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賴芳玉(律師)
  
感動無數媒體&名人

  你的文字將會幫助你不認識的人,你帶給她們奮戰所需的力量。因此,我相信你會拯救無數生命。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遠不會忘記你;被你的故事觸動到的數千萬人,也永遠不會忘記你。──美國總統拜登,發表於2016年,當時香奈兒仍是「無名艾蜜莉」

  香奈兒,你是勇敢的,有價值的,有力量的,如你這般的年輕女性讓我確信,我們真的達成了些什麼。謝謝你。──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

  你的寫作如此優美。我很開心你重獲新生,不只這樣,你還用這份新生命鼓舞了其他人。──媒體天后歐普拉

  這是一本充滿力量的書。之所以如此,不只是因為這本書講述了你的故事,也是因為講述了世界上許許多多女性的共同故事。──《每日秀》主持人、《以母之名》作者崔佛.諾亞

  「被害人」是有名字的,從她的文字裡,你就能感受到。而我們,就在這裡。──日本獨立記者、《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作者伊藤詩織

  本書有著珍貴的誠實與無數小細節,是一道公開的疤痕,也是自我的療癒;是靜默的啜泣,也是喧囂的吶喊……這本書不只是一份生動的控訴,更是一隻伸出來的手,邀請你與她一同戰鬥。──《Elle》雜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香奈兒.米勒(張小夏) Chanel Miller


  作家、藝術家。

  中文姓名張小夏,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文學學士。

  香奈兒是2015年史丹佛大學性侵案倖存者;2016年,網路媒體Buzzfeed刊登了她的法庭陳述書,四天內點閱率破一千一百萬,引爆全美輿論。2019年,出版自傳《這是我的名字》,獲獎無數,包括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戴頓文學和平獎(the Dayton Literary Peace Prize)、瑞登奧爾圖書獎(the Ridenhour Book Prize)、加州書獎(the California Book Award)等。

  香奈兒也獲選2019年《時代》雜誌百大人物(Next 100),與2021年《富比士》30位3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人物(30 under 30)。

譯者簡介

陳柔含


  大學及研究所皆畢業於臺大生化科技學系,喜歡透過翻譯與研究探索世事,並將收穫傳遞給更多的人。譯有《專注力:吸引力法則的成功關鍵》(好人出版)、《人體的運作美學》、《金魚男孩》、《墓園女孩》(小樹文化)。

  聯絡信箱:jouhanchen@gmail.com
 

目錄

前言
《這是我的名字》
致謝
無名艾蜜莉的「被害人影響」陳述
後記

 
 

前言

  我曾經把「傳票」寫成「船票」,這也許代表我不夠資格來說這個故事,但任何人都查詢得到所有的法庭紀錄,網路上也有報導文章。我要說的並不是一個絕對的真相,而是我所感知的一切,並且盡我所能地去描述。如果你想透過我的所見所聞來了解這件事,想要知道我內心的感受和開庭時躲進廁所的原因,這本書就是我要給你的。我給我能給的,你拿你需要的。

  二〇一五年一月,我二十二歲,住在我的家鄉──加州的帕羅奧圖區(Palo Alto),也在這裡工作。我參加了一場在史丹佛大學舉辦的派對,在屋外的地上遭人性侵,當時有兩位路人發現並阻止了他,也救了我。在那之後,一切都變了。為了保護我的身分,我被以一個假名稱呼:無名艾蜜莉(Emily Doe)。

  在這個故事裡,我會稱呼被告的辯護律師為「辯護人」、稱呼法官為「法官」來代表他們所扮演的角色。我寫這本書並不是為了控訴誰,不是要進行反擊或是把誰列入黑名單,也不會改寫這件事。我認為每個人都具有很多面向,在法庭上被扁平化、以特徵描述、貼上錯誤的標籤和醜化的感覺很讓人受傷,所以我不會對他們做同樣的事。我會以布羅克(Brock Turner)的本名稱呼他,但其實這個人也可以叫做「布萊德」、「布羅迪」或「班森」,這並不重要,因為重點並不在某個人身上,而是他們之間的共通性,以及讓殘破的體制得以運轉的所有人。我想透過這本書來轉化我內心的傷痛,讓我能直視過去,找到一個能跟這些記憶共存並容納它們的方式。我想把這些人都留在原地,我才能繼續前行。我不對他們指名道姓,藉此,我找回了自己的名字。

  我的名字是香奈兒。

  我是一位被害人,我對這個詞並沒有多餘的想法,只單純地認為這是事實。儘管如此,我並不是「布羅克.特納的被害人」,我不是他的誰,不是他的附屬品。我有一半的中國血統,我的中文名字是張小夏,小夏直接翻譯成英文就是little summer,而我被以夏天取名是因為:

  我在六月出生。

  夏是中國的第一個朝代,而我是家中的第一個孩子。

  夏的發音像英文的「sha」,所以取英文名香奈兒(Chanel)。

  聯邦調查局對強暴的定義為:以各種形式對性器官的入侵。但在加州,強暴的定義被限縮為性行為的發生,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避免用強暴犯來稱呼他,因為害怕會被糾正。法律上的定義固然重要,但我個人對此事的定義也很重要。他把手塞進了我體內的空腔,我相信他之所以在法律上被免除這個稱呼,並不是單純因為他來不及性交。

  這類事件當中,除了犯罪本身以外,最令人難過的就是被害人會開始去相信一些糟蹋她的看法,我希望能消除這些信念。在這裡我用的是女性的「她」,但無論你是男性、跨性別者,或是非性別常規者,無論你選擇用什麼來定義自己、以什麼樣貌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只要你經歷過性暴力,我都希望能保護到你。而對拉我一把、讓我一天一天從黑暗中走出來的每一個人,我要對你說聲謝謝。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845607
  • 叢書系列:野人家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1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我沒辦法告訴你法庭裡有多少男性與女性、有哪些種族和裝扮。即使陪審團有一半都把臉塗成了老虎的樣子我也不會注意到。這是我第二次見到法官,但我還是無法告訴你他的長相,只知道由他光滑的頭和長袍形成的輪廓,在我附近有這樣一個隱約的人影。
 
我聽見:「你是否願意鄭重發誓……完整陳述?」我舉起手,「我願意。」我坐進鏤空的席位,與艾拉蕾四目相交。我被要求對著麥克風拼出自己的名字,因為擔心自己會弄錯,所以慢慢地開口。
 
檢察官:「可以請你幫我個忙,把麥克風稍微拉近一點嗎?你的聲音很細。」
 
她說得沒錯,我的喉嚨好像被包了一層東西,音量只比悄悄話大聲一點。但我還是聽得見每一個字清楚地掉進這個安靜的地方,被一雙雙眼睛和耳朵給吸收。
 
第一個問題總是很簡單,在帕羅奧圖出生,一個妹妹,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主修文學,身高一七三。狀況還不錯。「你的體重是多少?抱歉問你這個問題。」沒有一個女生會想要在麥克風面前被問這個問題。我擔心如果我猜了一個太輕的數字大家會想:「不可能。」我駕照上的體重是六十四,但我大學時是七十四。「大概是七十二。」後來我發現我比那瘦多了,手腕變細了,不太會餓,褲子小了兩個尺碼。但不管我多重,我都不應該對公開此事感到羞愧。一塊石頭一隻獅子一堆芒果各有不同重量,這一點也不重要。
 
「好。現在我要請你回到一月,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七和十八號的那個週末。」我深吸一口氣,點點頭,把注意力拉回我們來這裡的目的。我們從阿拉斯特拉德羅保護區開始,接著到墨西哥餐廳,「哪一間墨西哥餐廳?」她問。我從沒查過那間店名。「扣一分。」我心想。她問我點了些什麼,一個墨西哥餅。「加一分。」接著我們便進入狀況,問答輕快地像打水漂一樣。去派對之前妹妹的哪些朋友到了我家,我是否認識她們,見過她們幾次,我們幾點開始喝酒。
 
我說我沒跟蒂芬妮一起參加過派對,因為我覺得自己比較像她的媽媽而不是姊姊。我說到盧卡斯,誰是盧卡斯,你們什麼時候認識的,他以前跟現在住在哪裡,你們如何維繫感情,你會去找他嗎,你會怎麼形容你們之間的關係。她問我是否跟學生聯誼會有關係,是否加入過姊妹會,答案都是沒有。回到史丹佛,派對地點在哪裡,陳述你的交通方式,確切的抵達時間。

會員評價

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5
5.0
|
2025/07/23
劇透警告

《Know My Name》

台師大女子足球隊爆出「抽血換學分」事件,女教練周台英被控強逼學生抽血,以滿足她學術實驗數據的需求,而且,抽血過程初期階段,甚至以無醫事人員資格者對學生採血。這件事在受害女學生簡奇陞公開站出來召開記者會,且於記者會中勇敢摘下墨鏡後強力引爆。

女學生簡奇陞大聲喊出:「該遮掩的不是我!」

我為她的勇氣鼓掌,也心疼她的勇敢。站在鎂光燈下,勢必要付出沉重的代價,而且,付出的代價往往超過預期。但這個世界裡,就是得要有像簡奇陞這樣勇敢的人,她站出來後,必將帶領風潮,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受害者效法她,無畏的站在陽光下,指控那些傷害他們的人。

香奈兒.米勒(Chanel Miller)撰寫的這本《這是我的名字》(Know My Name),講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有半個華人血統的香奈兒,也有個中文名字張小夏。她是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文學學士,畢業後進入職場,過著跟常人一樣平凡的生活。

2015年1月17日深夜,22歲的香奈兒跟著妹妹參加史丹佛大學兄弟會舉辦的一場派對,她飲酒斷片後,被19歲的史丹佛大學生布羅克.特納帶到屋外一座垃圾桶後方指姦性侵。她的內衣、內褲被脫下,洋裝被扯到腰上。布羅克的犯罪行為進行到中途時,有兩名瑞典男生路過,看到異狀,上前阻止,並追捕布羅克,香奈兒才免於受到更嚴重的侵害。

事後,司法機關啟動保護被害人機制,香奈兒被化名為無名愛蜜莉(Emily Doe),並以這樣的化名參與整個偵查、審判的過程。在司法程序以外,香奈兒仍然過著正常上、下班的生活,但她的人生開始崩壞,她會失眠、突然暴怒、不自主流淚、情緒低落,甚至想臥軌輕生,她內心的痛苦,無處渲洩,無人傾訴。

另一方面,愛蜜莉活在司法程序裡,以這樣的化名和身份出現在筆錄、證詞、交互詰問的法庭活動過程中。媒體報導史丹佛大學性侵案時,也稱呼她為愛蜜莉。她的家人、朋友在閱報後得知這件性侵害時,還會跟她討論,渾然不知身旁的她,就是這件案子的被害人。

而布羅克,這名史丹佛大一新生,有望代表美國參加奧運泳游競賽的學生,在被捕不到24小時,就被優秀的律師爭取到以15萬美金交保,並且在一年半後(2016年6月)的審判中,被輕判有期徒刑六個月,他在獄中表現良好,只需服刑三個月就能獲釋。

審判結束後,網路媒體Buzzfeed取得香奈兒的同意,把她在法庭上宣讀的最後陳述書(共28頁)全文刊出,四天內的點閱率就突破了1100萬次,連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都寫信給她,鼓勵她:「妳讓我看見了妳。」、「我看見一個極具天賦的年輕女性展現出她無窮潛力,充滿無限可能,我也看見眾人對未來的願景有了依靠。」、「妳帶給她們奮戰所需的力量,因此,我相信妳會拯救無數生命。我不知道妳的名字,但我永遠不會忘記妳;被妳的故事觸動到的數千萬人,也永遠不會忘記妳。」

而這件離譜的法院判決也引發眾怒。最終,加州針對性侵罪修法,民眾也發起投票,罷免這位失職的法官,他也成為自1932年以來,加州首位遭到罷免的在職法官。而布羅克的上訴被駁回,史丹佛大學也將他退學,愛蜜莉迎回了最後的正義。

這起事件本來應該到此為止。但訴訟的結束,並不能撫平香奈兒的傷痕。面對不知情的人,她依然無法跟對方討論這件轟動一時的史丹佛性侵案。她可以選擇繼續沉默、封閉自己,但也可以改變這一切。

於是,香奈兒花了三年的時間,把她遭遇性侵,以及隨後的司法歷程書寫出來。2019年3月,初稿完成,但接著,她面臨更嚴肅的問題。她要選擇繼續躲藏,以無名愛蜜莉的身分出版這本書?還是揭露她的本名,讓大家知道,她是香奈兒.米勒?

在這本書的後記裡,作者提到她那段時期的心路歷程。「有人告誡我,成為眾所周知的人物會帶來永久的影響,以後找工作會有困難,每當校園性侵害被報導出來,妳的名字就會出現新聞裡。」、「會有更多記者出現在我家門口,打給我的爸媽,網路霸凌也會展開,我的臉孔會跟侵犯我的人擺在一起,我的形象將無法脫離他的所作所為。」

她也反思,「在被害人的國度裡,匿名就像是一道黃金盾牌。但我們討論到匿名帶來的保護時,卻沒有人談論到它的代價。我們不能大聲說出自己是誰、我在想什麼、我認為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我很寂寞。我好想知道再也不用花力氣埋藏我最溫熱的東西會是什麼感覺。」

香奈兒花了半年的時間思考,最後,她決定以本名發表這本書,並將書名定為《Know My Name》。她和多年後的台師大女學生簡奇陞的說法一樣:「該遮掩的不是我!」

這本書有太多值得我們省思的地方。像書中提到的司法制度,如此的冗長又不確定,敲定好的庭期和聽證會程序會一延再延,一次又一次打亂這些被捲入司法案件當事人既定的行程,而在法庭上,她被辯方律師赤裸裸的檢視、質疑、甚至羞辱,如果不是有極大的勇氣,她要怎麼走完全程?

像是學校。史丹佛大學自始至終都不承認對香奈兒有任何保護不周的情形,但在律師的強力交涉下,史丹佛勉強同意把事發現場改建成一座花園,並樹立牌匾,以示對這件性侵案永誌不忘。史丹佛向香奈兒徵求牌匾的引文,香奈兒提供了,「你奪走了我的價值、我的隱私、我的活力、我的時間、我的安全、我的親密關係、我的自信,以及我的話語權,一直到今天。」但史丹佛拒絕,學校希望引用香奈兒更輕描淡雨的另一句話:「我就在這裡,我沒事,一切都不會有事,我就在這裡。」或是「在你感到孤單的夜裡,我與你同在。」但律師認為,「在漂亮的花園裡放一句沒人會去注意的軟性話語,根本就比原本的垃圾桶還不實用。」因為雙方無法達成共識,設立牌匾之議取消。

而史丹佛的學生看不過去,他們自行製作出非官方的牌匾,校方移除後,學生又放回去,直到校方讓步,正式製作了一塊放在預定的位置上。是學生逼著學校讓步的。
看起來,大學的保守心態,中外皆然。不管是美國的名校史丹佛,或是台灣的台師大。

「我希望學校能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可以傷害或幫助一個被害人。當她們向你求助時,傾聽她們;在她們需要你時,幫助她們,不要寫客套的電子郵件說你盡力了,說那不是你的工作,請幫助她們。」這是香奈兒在書中對於大學的呼籲,同樣的話,也可以拿來提醒台灣的各學校。

我對書中最後提到的一段小故事非常動容。這故事發生在性侵案過後將近五年,香奈兒終於和當初營救她的兩位瑞典人見面。其中一人說,他很後悔,感到罪惡。

「為什麼?」作者問。

「因為,我沒有早五分鐘到。」

我眼淚忍不住掉下來。在這樣一個社會裡,有人會違背對方的意願而性侵她,但有人卻會自責自己為什麼沒有提早五分鐘伸出援手。人性的光明與黑暗,差距何止千里?

在本書中,香奈兒以自身經歷和感受,訴說了許多我們都該警醒的問題。我把她的提醒摘錄於此:

 對於強暴案,每當有人說「你怎麼不抵抗」時,我都會感到不可思議。如果你一覺醒來,發現家裡有個強盗,看見他拿走你的東西,這時就不會有人說「你怎麼不抵抗?你怎麼沒有對他說不?」

 如果某些場所是許多年輕女孩遇害的地方,我們不是應該要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那裡的男生,而不是譴責女生嗎?

 我的確會喝酒,但我並不喜歡在失去意識的時候被人侵入身體。

 為什麼我要對別人在我身上做的事情感到羞愧呢?

 我們都被告誡,強暴是會發生的,但若你穿適當的衣服,就會降低發生在你身上的機率。可是,這根本無法根除問題,只是讓襲擊者轉而去找另一位沒有防備的被害人,把我們不想要的移轉到別人身上而已。

 有時我在想,如果我沒有去的話,這件事就不會發生。但我後來發現,這還是會發生,只是會發生在別人身上。

 當你不確定一個女生有沒有行使同意的能力,請讓她說出完整的句子。你自己都說不出來了,就這麼一句流暢的字串,如果她說不出來,那答案就是不,沒有模糊的空間,就是不可以。誤會在哪裡?這是常識,做人的基本。

 後悔喝酒跟後悔性侵別人是不一樣的。我們兩個都喝醉了,但差別在於,我沒有脫掉你的褲子和內褲,做出不適當的接觸然後逃跑。這就是差異。

 我想讓大家知道,一個喝酒的夜晚就足以毀掉兩個人的一生,你跟我。你是原因,而我是結果。

 布羅克是私立大學的運動員,這件事不該被視為仁慈以對的理由,我們反而要利用這個機會告訴大眾,無論你屬於哪一個社會階級,性侵都是違法的。

 我們害怕的不是把事情說出來,而是說出來之後別人會怎麼做。社會膚淺的認知使我們受苦,揭露自己被性侵並不是承認自己的失敗;相反的,被害人幫了我們,讓我們警覺到社會上的危害,我們應該擁抱這樣的坦承。

 在游泳池教你游泳並幫助長輩的友善男生,跟侵犯我的是同一個人,一個人是可以同時具備這兩種能力的。社會大眾經常無法理解這些事實是同時存在的,它們並不相互衝突。有害的特質也可能潛藏在一個好人身上,這才是令人害怕的事情。

 被害人心理中最可怕的就是認為自己被特別針對。你的所有特徵和過往小事都會招來責罵。他們會在法庭上讓你相信你不像別人,你不一樣,是個特例;你比別人更汙穢、更笨、男女關係混亂。但這是個詭計,性侵從來就不是針對你,責罵才是。

 性侵害這個詞跟性的關係不大,但跟剝奪有很大的關係。性侵是偷竊,是單方面的欲望,無視另一方的想法。真正的性是為了交流,力量會在兩人之間來回,是有回應的、流動的、帶點玩味的,是專注在對方身上並積極互動的快樂。

 我們知道,熟識者性侵遠比陌生者性侵更常見,當我們弱化了熟識者性侵或派對酒醉性侵的嚴重性,療癒之路將會大幅延後,復原的過程會被打亂,加害人仍不受嚇阻。

 無論我的傷口癒合了多少,性侵本身永遠是件 令人難過的事,我得與它和平共處。

 當社會質疑被害人為何不願報案時,我要在這裡提醒你,你是在要求我們以精神健康為代價,對抗一個過時又壓迫我們的體制。

 我們真正該問的問題不是「為什麼她沒有報案」,而是「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 我們不是為了自己的幸福結局而戰,我們是為了說「你不能」而戰,為了讓你負起責任而戰,為了建立判例而戰。我們奮戰是因為我們祈求自己是最後一個遭受這種痛苦的人。

 對被害人來說,生長是個循環。人會往上生長,被害人則是會繞著傷口生長;我們的傷口周圍會更加強健,歷經歲月,變得更飽滿,但那脆弱的核心一直都會在。

 這個社會要被害人成為激勵人心的故事,但有時候我們的極限就是告訴你:我們還活著,而這樣就夠了。否認黑暗並不會讓任何人離光明更近。當你聽見一則強暴事件和那所有詳盡又令人不舒服的細節時,請你克制想要掉頭走人的衝動,請你把它看得更清楚,因為在流出來的血和警察的報告背後,是一個完整又美麗的人,正在尋找重回世界的方法。

 歷史顯示,即使我們是少數,即使沒有人相信你,也不代表你是錯的;這反而代表你領先了社會。如果這些少數人沒有被迫屈服,沒有放棄她們的真理,世界就會在她們的腳下改變。

 如果我已經原諒他,那也不會是因為我是聖人,而是因為我需要空出內心空間,讓不滿的感受得以安息。

 不要成為傷害過你的那種人,有力量時要保持溫柔;不要為了傷害別人而戰,要為了鼓舞他人而戰。你要奮戰,因為你知道在這一生中你有權享受安全、喜悅與自由。你要奮戰,因為這是你的人生,不是別人的。
展開
user-img
5.0
|
2021/11/08
|
電子書
劇透警告

隨便點進一本書試閱時,完全沒想到講得竟然是幾年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史丹佛性侵事件。
當時只有隨意瀏覽一下新聞,所以並不清楚事件全貌與後續發展,在讀此書到一半按耐不住去google,發現做出不合理判決的恐龍法官被罷免、強暴犯也被退學後才比較安下心來繼續讀下去。
作者清楚地描述在法庭被質問的詳情與心境,大部分的小說在描寫法庭相關時都著重於律師檢察官怎麼瀟灑地駁倒對方,卻很少有人著墨於站在法庭上的當事人,作者回想自己在法庭上的親身經歷令我大開眼界,也對她所感受到的對強暴犯的寬容氛圍不寒而慄。
最令人震撼的是當法官說出強暴犯不應該只為20分鐘的行為賠上人生,作者在心中宛如吶喊般的質問「二十分鐘只是開頭而已,誰來計算我們每次六小時來來回回的飛行呢?誰來算我看了幾次醫生、花了多少時間擰著手做心理治療,和多少睡不著的夜晚?誰來數我們去了幾次百貨公司,思考「這件上衣會不會太緊」?誰來數那些沒有寫作、閱讀或創作,不知道為什麼要在早上起床的日子?誰來數?」,不僅如此,在經過法庭上密集審問,從此看待世界的眼光都大大改變,像是會擔心一個人住的話遭遇憾事時就無人可以出庭作證,自己現在的舉動將來都會在法庭上被一一檢視,而這一切的始作俑這卻可以待在保護傘下,這一切都可以幾乎摧毀一個人,也無法想像自己若身處如此境地是否有辦法像她一般堅強,雖然書中許多段落都讓人心情沉重,但好在世上還是有好人的存在,就像當初協助抓人的兩位瑞典人以及寫信鼓勵她的讀者們,讓人能對未來抱有希望。

百貨商品推薦

上頁下頁

最近瀏覽商品

 
"上頁" "下頁"

相關活動

  • 【每日e書99元】嚴選暢銷電子書,天天更新、天天都有新發現!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采實全書系
  • 大塊截止
  • 遠流截止加碼(7/17-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