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當我們談小孩,談人,談到人有向上向善的潛能; 談到我們相信,只要去除阻礙,人會懂得愛,能有向生性,可以促進人類整體的文明前進。當我們談這些,不用等別人挑戰,我們就不斷問自己,那麼,那些不適任教師、不適任校長、不適任的教育體制呢?是不是,也能向上向善。
一如羅洛梅(Rollo May)曾對羅傑斯(Carl Rogers)提出的質問,現實呢?你怎麼面對現實的惡?惡的現實?
我喜歡羅洛梅在寫給羅傑斯的公開信中的主張。人是善惡混合的潛能束,在每個慾望裡,都有著創造的契機,也有著破壞的可能。而個人的自律不是靠迴避惡才出現,是靠直接面對惡。他主張:當我們能對付這個惡時,我們關於善所說的一切才會有力量,才能說服他人。在羅洛梅這樣的說法裡,含著一種信念:人具有某種程度的自主能力,能夠做出選擇。他在這公開信裡這樣說:生活對於我,並非是在實現一種早就設定好的善的模式,而是一種挑戰,要我們每個人做出選擇,是把槓桿擲向善還是擲向惡。
我們必須承認與面對,教育體制裡的惡。並與之作戰,為了讓他可以做出善的選擇。人本教育基金會裡有一群人,每天面對這樣的挑戰。這個挑戰同時天天在衝擊著人本信念,讓我們天天在想,他們怎麼會這樣,怎麼可以這樣,為什麼他們不會停止傷害孩子,並質疑:他們真的會改變嗎?
常常在這樣的時刻,我會想起羅洛梅,想起善惡混合的潛能束,想起面對惡與抉擇善,想起他說(或許也很多人說過):人需要一種哲學,雖然我們行動中有失敗或是暫時的失望,但我們的哲學仍能挺立不倒。
我們不能只談那些表面的改革,卻不面對不適任的人事物。所以,除了行動,我們還要將這些不適任的事例集結起來,讓更多人面對與檢視,為了增加將槓桿擲向善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