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968至2004年,黃霑定期為不同報刊寫作專欄,字數過千萬,本書選輯了其中一部份有關流行音樂的文章。這些專欄文字,不少曾經以文集方式發行,我們決定重新輯錄,有兩個原因。
一、以往的文集多已絕版,重新出版,可讓文章重見天日。
黃霑寫專欄連續超過三十載,題材和風格多樣。他是音樂人,又是作家,寫歌填詞的親身經歷,順理成章化成隨筆評論的對象。這個雙重身份,幾乎全港獨有,令他相關的文章,特別有質感,值得再讀。
二、黃霑最後一輯文集出版,距今已十五年。在這期間,香港城市面貌劇變,市民加倍關注本土身世,熱衷收集民間記憶。當中,消失了的專欄文字,跟街坊老店一樣,變成打卡追憶的對象。追憶之間,大家確認本地報章雜文反映港人的衣食住行和所思所想,它們的文體有特殊的港式風格,不論憂國憂民還是賞花弄月,皆生動活潑,量多聲大,長期在全球華人社會別樹一幟,是香港的文化財產。
黃霑的專欄文章,是這個財產的一部份。事後看,以往眾多的黃霑文集,大多錯失良機。它們把黃霑的雜文看成是消閒文字,由選文到排版設計,一切從輕,忽略了文章除了好讀之外,其實是一體多元的歷史文本。
首先,黃霑的文章有黃霑。對他來說,做廣告、寫歌詞、拍電影,有市場設下的框框。唯有每天在副刊爬格子,他可以自由自在,放眼四方,心內奔馳,寫出真感覺。
此外,黃霑的文章有香港。他的專欄文字,盡是黃霑的簽名港式性格:有話直說,態度親民,寫人寫景繪形繪聲,月旦世情今古索引。其中寫流行文化的文章,更是只此一家,幾十年來緊貼每期流行,記錄了大眾藝人如何在香港社會發展劇本欠奉的時刻,大膽摸索,細心創造,在不同的崗位建構本土聲音。
我們決定重新嚴選他有關流行音樂的專欄文章,理順次序,讓它們互相對話,織點成線。選輯之間,我們將他的博士論文跟雜文並排細讀,有新的發現。論文目光深遠,篇幅延綿,但作者自己也承認,不少章節框架過大,細節和色彩俱欠。相反,報刊雜文有人有戲,五顏六色,但內容先天細碎,難免讀後即忘。黃霑的兩種文本,尤如失散多年的孿生姊妹,各有所好,又心意相通,互補有無。套用流行出版界的術語,如果論文是book A,雜文就是book B。工程界的朋友會說,論文是施工圖,雜文是螺絲釘。讀歷史的朋友會說,論文是大歷史,雜文是小歷史。
經此對照之後,一切豁然開朗。這冊文輯緊貼黃霑論文的關注,對焦「製造港式流行音樂」的過程和奧秘。三部份的文章,詳談論文所謂的making popular music中三個以英文C字點題的面向:
一、原點(context)──港式流行音樂成長的時空,如何烙印在黃霑和同代音樂人的認知、取向和裝備。
二、細藝(craft)──製造流行音樂是一門工匠式的藝術,黃霑將不易言傳的工藝,化成落手落腳的操作指南,並附「曲、詞、編、演」不同部門的創作實例。
三、群像(community)──所有細藝,最終靠匠人現場發揮。黃霑的施工報告,記下幾代流行音樂匠人在前線留下的集體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