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未來的光陰:給台灣新電影四十年的備忘錄

未來的光陰:給台灣新電影四十年的備忘錄

The Future of Time: Memos for 40 Years of Taiwan New Cinema

  • 定價:640
  • 優惠價:9576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4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台灣新電影四十年之際,十四位作者,二十則給未來世代的觀影備忘錄。

  台灣新電影——台灣電影史上眾聲喧嘩、光芒四射的時代。這場電影運動一般被認定始於一九八二年的《光陰的故事》,如今四十年過去了,多年來被視為過去式的「故事」仍繼續發揮影響力,而仿若停留在歷史性的「光陰」更超越時空限制,來到此時此刻,迎臨不遠未來。

  本書錨定的時空以新電影為起始座標,透過二十篇專文共構另種時間軸,溯及五〇年代如《王哥柳哥遊台灣》,游移八〇年代的《風櫃來的人》與九〇年代的《超級大國民》,延伸至千禧年後的《停車》、《孤味》及《瀑布》等片。空間軸則橫跨台灣、香港、中國、東南亞、法國等地,藉由二十個全新的關鍵字拋開純粹致敬或緬懷的「新電影已死」,以「超越」新電影為核心概念,且增補過往論述中尚未完整的文化史、社會史、藝術跨界、國際連結面向,乃至缺席的歷史文本。

  由十四位作者與四十載光影之間的跨世代對話,提出詮釋「光陰」的關鍵思索,辯證新電影在當代影史中的另類評論潛能,以此作為備忘,回應仍持續生成的「新電影精神」。

本書特色

  ★ 第一本改寫、補述與重寫台灣新電影的專書
  ★ 以紀念新電影四十年之名,行超越新電影之實的「跨世代」歷史書寫
  ★ 二十個關鍵字X新電影研究的新方向

各界好評

  「這本書的二十個從前罕被論及的新電影面向及其延伸效應,我讀得津津有味,隨之翻騰起諸多塞在儲藏室角落的記憶細節」——鴻鴻(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

  「這本專書的重要貢獻之一,就是將學術研究的分析洞見,以評論的篇幅和更為可讀的文字加以呈現」——迷走(《新電影之死》共同編者)

  「這本書有很強烈的自覺,並不是把台灣新電影當作憑悼的古蹟,對它的論述,與其說是『回到過去』,毋寧說更是『回到現在』,甚至『回到未來』」——張亦絢(作家、《FA電影欣賞》專欄作者)

  「讓新電影的定義開放,使其重新成為思辨的材料,將它看成產生不同連結的接合處,或許這是四十年後重訪這段歷史,能夠重新於已經固化的歷史結構裡,找回一些紛擾、雜音與挑釁。」——張世倫(藝評人、影像史研究者)

專文推薦

  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    鴻鴻
  《新電影之死》共同編者    迷走
  作家、《FA電影欣賞》專欄作者    張亦絢
  藝評人、影像史研究者    張世倫

跨世代推薦

  攝影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    劉振祥
  樂工    林強
  紀錄片導演    蕭菊貞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執行長    王君琦
  演員    莫子儀
  馬來西亞電影人    張吉安
  《毋甘願的電影史》作者    蘇致亨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林松輝


  國立台灣大學文學士,英國劍橋大學碩士、博士。曾於英國里茲(Leeds)大學與艾瑟特(Exeter)大學任教逾十年,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中文學術專書包括《蔡明亮與緩慢電影》(2016)、《膠卷同志:當代中華電影中之男同性戀再現》(2021),最新英文專書為 Taiwan Cinema as Soft Power: Authorship, Transnationality, Historiography(2022)。

孫松榮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電影創作學系合聘教授,《藝術評論》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現當代華語電影美學、電影與當代藝術,及當代法國電影理論與美學等。著有《入鏡丨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2014),編有《蔡明亮的十三張臉:華語電影研究的當代面孔》(2021)等。

作者簡介

譚以諾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現為香港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研究助理教授,研究興趣包括中國電影、香港電影、創意工業及文化政策,現撰寫一本關於香港獨立電影的專書。

林松輝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中文學術專書包括《蔡明亮與緩慢電影》、《膠卷同志:當代中華電影中之男同性戀再現》,最新英文專書為‭Taiwan Cinema as Soft Power: Authorship, Transnationality, Historiography。

陳潔曜

  北藝大電影碩士,巴黎七大電影研究博士,研究過程獲兩屆世安美學獎。創作曾獲優良劇本與自由文學獎,入選柏林影展Talent Campus。現為獨立研究者、自由撰稿者、法文翻譯。

汪俊彥

  康乃爾大學劇場藝術博士,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開設跨領域人文、華語劇場與文化批評等課,研究領域為劇場與表演研究,並長期擔任表演藝術評論台評論人。

陳亭聿

  喜歡採集真實故事並將之編排成可傳播的創作,享受文化積累與轉譯過程,做過電影推廣企劃、獨立撰文與研究接案工作,以及社會文化類紀錄片的企劃、採訪與編導職務。

孫松榮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電影創作學系合聘教授,《藝術評論》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現當代華語電影美學、電影與當代藝術,及當代法國電影理論與美學等。

謝以萱

  從事評論與策展工作。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碩士,《紀工報》主編、台灣影評人協會成員。參與台北電影節、台灣國際女性影展、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桃園電影節等選片。

Yawi Yukex

  養了一隻貓,看任何影展都只會先看有什麼族群相關電影,來自苗栗山上的泰雅族影評人,對漢人社會從來不樂觀,但至少還有希望。

林怡秀

  當代藝術、影像評論相關出版品編輯、議題企劃及作者,現為自由評論人、文字工作者。主要書寫方向為台灣當代藝術及影像美學研究,亦關注在當代遷徙與文化現象中的歷史遺痕。

孫世鐸

  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兼任講師,《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系列叢書共同作者,做以藝術和電影為方法的教師與兒少培力以及政治工作。

王萬睿

  高雄市人,英國艾克斯特大學電影學博士,現為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台灣電影史、影像美學與文學轉譯。

王念英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碩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博士,現為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電影聲音研究,電影理論與電影史,當代華語電影美學。

李翔齡

  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發表主題包括電影與戲劇、視覺媒體的歷史關係、身體媒介與視聽媒體理論。目前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從事研究及策展工作。

林木材

  現為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選片顧問、國家影視聽中心研究發展處處長。著有《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一書,拍有短片《自由廣場》。
 
 

目錄

圖錄
 
推薦序    一個小跟班/小記者眼中的台灣新電影|鴻鴻
推薦序    歷史的復返——回首台灣新電影與探詢新的解讀|迷走
推薦序    你/妳與其他所有人的記憶都算數|張亦絢
推薦序    探舊如新的電影考古,及其恍惚|張世倫
導論        台灣(新)電影:未來的未來|孫松榮、林松輝
 
【跨時空的電影浪潮】
注定靜止的波浪——香港新藝城和新電影的串連與衝突|譚以諾|#香港新浪潮
飄洋過海的南下電影——從新加坡台灣電影節到旅台東南亞導演|林松輝|#電影南北向
法國浪潮到台灣——新電影與法國《電影筆記》共振|陳潔曜|#《電影筆記》
 
【跨媒介的美學系譜】
挑戰表演美學的暴力——《戲夢人生》的劇種與演員系譜|汪俊彥|#劇場
不死的繪畫夢——王童與楊德昌電影的繪畫與動畫|陳亭聿|#繪畫
穿過電影的照片——新電影與攝影的親緣關係|孫松榮|#攝影
 
【跨族群的影像歷史】
原住民的銀幕形象轉變——非原民導演虞戡平、萬仁與黃明川的嘗試|謝以萱|#原住民痛史
原住民視野的台灣電影——被收編與杜撰的錯誤原民形象|Yawi Yukex|#超譯原住民​​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新電影老兵形象的轉譯|林怡秀|#外省人
另一種社會寫實——「李師科案」的電影再現|林怡秀|#社會事件
 
【跨世代的性別抗爭】
從生育到重生——女性命運電影的寫實擴張|孫世鐸|#生之欲
敢愛敢恨——楊惠姍電影的女性形象|王萬睿|#女明星
從「毋甘願」中奮力掙脫——新電影的感性政治|孫世鐸|#毋甘願
 
【跨音域的眾聲喧嘩】
軍隊撐腰的方言——台灣電影的語言政治|林松輝|#語言
歌曲的未來在何方——李壽全與萬仁的《超級市民》|王萬睿|#流行歌
台灣電影音樂新轉向——侯孝賢與林強的音像結盟|王念英|#新音樂
 
【跨越新電影的歷史書寫】
新電影四十一年?——張艾嘉《十一個女人》與新導演的誕生|李翔齡|#電視單元劇
新電影的寫實DNA——在劇情片看見紀錄片|林木材|#紀錄片
補拍的台灣影史——當錄像藝術遇上電影|孫松榮|#數位藝術
新電影的迴力鏢——從台灣布袋戲到法國美術館|林松輝|#軟實力
 
附錄:年表|黃令華、蔡曉松、林姵菁、孫世鐸整理
附錄:影片索引
 
 

推薦序

你/妳與其他所有人的記憶都算數
張亦絢(作家、《FA電影欣賞》專欄作者)


  (以下節錄,省略註釋與引用出處)
  X 01

  「情節瑣碎,人物卑微,既無娛樂亦無藝術創見,原不是可看性很高的影片,似也不值得禁。」猜猜這說的是哪一部電影?

  這是寫在《悲情城市》電影審查意見書「刪剪理由」下的第一段文字。在最右欄,審查意見書勾選了「本片應該不修剪列普級准演」。在理由三的地方,審查員還寫了:「禁之反助其聲勢,放之,似未真有什麼影響。」關於《悲情城市》的審查史,這份文件不足以窺其全貌,也不是我真正的重點。但可以推斷這個「可以任其自生自滅」的意見,應是寫在《悲情城市》獲第四十六屆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之前。這份檔案讓我覺得有趣,原因在於,我總忍不住想,若是影片在審查方的觀點看來「情節並不瑣碎,人物也不卑微,既有娛樂亦有藝術創見」——那麼,按其邏輯,豈不就「大大值得禁止了」?

  不,我不是在搞笑。認真對待這歷史的一瞬,我們至少會意識到,美學真的有其歷史與政治條件。一九八九年,從最限縮的定義來看,比較像是新電影運動成員集結而後「單飛的時期」,而非運動正酣——然而,以一九八九年或一九八七年為新電影尾聲也很怪,因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當時還沒拍出來呢。如果說一九八九年的大環境仍然如此「奇葩」(或說威權),在它之前的前幾年,也就是最常標誌為新電影的兩個歷史時點,一九八二年的《光陰的故事》或一九八三年的《兒子的大玩偶》,氣氛不可能更春暖花開。

  再記兩個對《悲情城市》發出的迴響。「如果提早十年環境允許,我一定拍《悲情城市》,哪會輪到他們拍!」說這話的人,是既為白色恐怖受害者也是電影人的戴傳李。此外,還有台語片的大導演何基明「對侯孝賢的『寫實』皺眉頭」。——儘管《悲情城市》累積的象徵性資本,對台灣新電影不可能沒有拉抬與鞏固的作用,上述這類「刺耳的雜音」,可能只會被貶為泡沫酸語——然而,我並不做如是觀。我也曾在台灣小說家的散文中讀到紀錄,在爭論《悲情城市》時,有人說,但那畢竟是統派拍的吧?——即便暫不處理這類略顯武斷的政治煩憂,以較中性的語言來說,新電影,就像《悲情城市》壓倒性的存在,一方面是電影文化運動對抗老舊體制的難得成就,另方面,對於不同世代而言,這場電影運動,也並非完全沒有帶來,帶有困惑意味的剝奪感。

  X 02

  《未來的光陰:給台灣新電影四十年的備忘錄》很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對上述台灣新電影接受性的複雜度,內蘊理解與關心。因此,它並不是傳統意義的致敬或研究。在這個向度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可能是Yawi Yukex的#超譯原住民。

  這篇文章很細膩地列舉了台灣電影「缺乏族群意識」而犯下的錯誤(內文顯示作者本身很清楚他並不鎖定新電影,而是想從更大的歷史背景切入,反而是小標可能有誤導的嫌疑),除了無視原住民族語言的多樣性,也經常暴露對族群文化的無知,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作名導,可以說是一篇非常重要與必要的「備忘」。但我初讀的時候,非常訝異,原因在於我覺得文章似乎「很犯規」。作者雖然知道列舉的影片不一定在新電影的定義之下,還是列了。對於本來就多少了解新電影的人來說,困擾不會很大,可以清楚地辨明無論李行、黃明川或《報吿班長》系列,都非台灣新電影的代表人物與作品。然而,《未來的光陰》如果是年輕讀者關於台灣新電影的第一本書,誤會《報告班長》也是台灣新電影,或與新電影具高度的親緣性,這就有點傷腦筋了。

  新電影並不等於台灣一九八〇年代電影,應該也不能完全等同台灣藝術電影。根據盧非易的研究,即使以廣義的台灣新電影統計,新電影在整個一九八〇年代的產量中,只佔約百分之八。也不能說只要是在新電影導演人際脈絡中,或有藝術性的電影都可稱為台灣新電影——這並不是基於排他的想法,而是清楚了解資訊的必要。電影文化運動的研究經常有難度,對法國新浪潮的研究也如是,因為運動往往有前導與餘波——這兩者的重要性或貢獻未必在「核心作品」之下,只是從運動發展的角度,它的位置與作用,會因為加入時間或參與者(或被定義者)本身的行動而有不同。一般來說,並不一定要拘泥在單一的方法,只要交代清楚「事出有因」並「言之成理」,不同的考慮與方式,都會帶來新的發現。

  新電影畢竟四十年了,新電影ABC(最基本)或新電影A到Z(最完整),或許都會顯得有點「教科書」或拘束,「台灣新電影四十年」八個字中,與其說重點在「台灣新電影」,不如說更在「四十年」——換句話說,這本書有很強烈的自覺,並不是把台灣新電影當作憑悼的古蹟,對它的論述,與其說是「回到過去」,毋寧說更是「回到現在」,甚至「回到未來」——如果《未來的光陰:給台灣新電影四十年的備忘錄》不是ABC也不是A到Z,那麼,它是什麼呢?

  我會說它更像「台灣新電影XXX」——X這個字母,除了用來拼音成義,也代表著「未知」或「尚未被明說出口之物」。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的「自由聯想與發揮」,即便是#超譯原住民一篇,也並非那麼出格——相反地,將「我(們)所了解的新電影」倒轉為「新電影不了解的我(們)」,何嘗不能看作某種基進的對話性。——不過,這個倒轉,仍然必須奠基在某種對新電影與「我們」的認識,否則「新電影不了解的我(們)」不會產生意義。

  (下略)

作者序

台灣(新)電影:未來的未來
孫松榮、林松輝(本書主編)


  (以下節錄,省略註釋與引用出處)

  四十年前,四位新人(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初執導筒的《光陰的故事》(1982)作為一部結合四部短片的集錦式影片於一九八二年六月開鏡,八月二十八日上映,小兵立大功,叫好又叫座。隔年九月初則由另三位導演(侯孝賢、萬仁、曾壯祥)領軍、改編自黃春明三篇短篇小說的《兒子的大玩偶》乘勝追擊,無論在評價還是票房均遠超同期的豪華製作《大輪迴》(1983)。《大輪迴》亦屬三段式影片,由胡金銓、李行及白景瑞這三位幾乎自戰後以降即風雲叱吒台灣影壇的名導,分別執導一段有關前世今生的短片。這場直球對決的結果竟是生力軍(雖然侯孝賢當時已執導過三部長片)大勝名導演,值得進一步深思的課題恐怕絕非僅為票房的量化數字,而是一個表徵新氣象的電影時代已經趁勢而起,銳不可擋!

  新電影無法分割的美學政治與集體精神

  台灣新電影崛起過程中所歷經的各種大小事件,諸如從民間各式類型電影的大起大落(「三廳電影」式微、「社會寫實」電影沒落、當紅明星如林青霞出走等),到種種關於黨營的中央電影公司遭逢金馬獎全軍覆沒窘境、為了改善國片環境所做的部分改革(一邊繼續籌拍御用大導們的燒錢巨片,一邊則是企畫部的兩位年輕人暗度陳倉的提案、斡旋並拍攝新導演的低成本影片等),相關史料與論述早已就意識形態、產業及科技等面向進行詳述,一定程度地為彼時台灣電影圖景提供了相當合乎史實的輪廓。相較國內其他電影史事,新電影能在過去的數個十週年,每每備受矚目乃至成為電影實踐與研究絕對無法輕易繞過的一環,確實體現出其蘊含著不斷被探問的無限價值。其中最關鍵之一,無不在於這一批戰後出生的電影工作者(導演以外還包括新生代編劇,及絕大部分曾受訓於「中影」訓練班的技術人員等),尤其勇於在表現形式與題材上,展開革新的電影運動。

  比起前幾個世代的導演,初試啼聲的新世代導演可謂「幸運地不幸」( “luckily unlucky”):他們一方面還是得在透不過氣的黨國機器中鑽洞覓縫,另一方面卻可絕處逢生。這一切之所以可能,除了與一九八〇年代台灣逐步走向鬆綁與解禁的時勢所趨脫離不了關係,另一核心則是新導演們總是連成一體,為彼此作品出謀獻策,甚至不顧一切犧牲奉獻。新電影運動是由一群各司其職且才華洋溢的創作者與技術人員組成,各自的出身背景與專業知能養成的不同,讓他們發展出非常不一樣且具個性化的作品表徵與形態。他們各自獨特的風格,讓人不會分辨不清侯孝賢與楊德昌、或萬仁與柯一正的影片在主題、美學與精神上之差別;同理,人們也不會將李屏賓與張展的攝影風格混淆,更不會不明就裡地將小野與吳念真的劇作混為一談。

  在新電影明晰可辨的作品且脈絡可循的主旨中,這批電影工作者彌足珍貴的集體精神與日後為人津津樂道的美學試驗與政治思辨,一樣至關重要。這即是為何總是能在多年之後,當人們再度談論起楊德昌在《青梅竹馬》(1985)裡對於城市現代性的智性批判時,仍不忘侯孝賢為他抵押房子出資的事情;這也是為何當人們醉心地就《悲情城市》(1989)的政治詩學展開論辯之餘,並未遺漏侯孝賢將其獎金分紅給錄音師杜篤之、剪輯師廖慶松等人作為升級設備的軼事。當然,這更是為何當人們回想〈民國七十六年台灣電影宣言〉(1987)點名政策單位、大眾媒體與評論體系之際,一點都不會對於當日並不在楊德昌家中歡慶他虛歲四十歲生日(而是遠在台中照顧入院父親)的真正執筆人詹宏志,作為能夠將文學評論家謝材俊(唐諾)轉述與會眾人的意見化為宣言文體的真相感到驚訝⋯⋯。

  改寫、補述與重寫新電影

  儘管如此,任憑再偉大的電影運動都難逃分道揚鑣的一刻,法國新浪潮(La Nouvelle Vague)如是,新電影亦然。隨著〈台灣電影宣言〉接連地於香港的《電影雙周刊》(一九八七年一月十五日)、台灣的《中國時報》(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四日)及《文星》雜誌(第一〇四期,一九八七年二月)刊出,正如詹宏志回想起這段往事時的一針見血:「在這文章之前,大家都是朋友,文章出來之後,新電影的陣營就有點四分五裂了,楊德昌稱此為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這是宣言的後果」。更精確而言,宣言發表的一九八七年年初可說是新電影運動的分水嶺時刻,就此宣告它作為歷史編纂學(historiography)的多義性。

  首先,這可簡單地意味著新電影結束了,而在此電影浪潮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的小野在前一年出版的評論結集《一個運動的開始》(1986),可被看作關於新電影現象的總結之作,書名遂不免有一種為即將落幕的運動哀悼之意,而撫今追昔中仍不忘記述種種最美好的開始。再者,新電影的完結亦可以指向詹宏志調動前述楊德昌的説法,將之改稱為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新電影比較純真的第一階段正式告終。這個具有銜尾特性的措辭「開始的結束」委實耐人尋味,縱然乍看之下有始有終,但宣言起草者所謂的第一階段明顯是個伏筆。

  換言之,新電影完而未了,宣言不過標誌著另個不同階段發展的分界。的確,這麼一來,楊德昌的妙語「結束的開始」言之鑿鑿、有憑有據,堪稱「新電影後的新電影」邁向了全然不同的作品題旨與型態:一方面如之後侯孝賢的《悲情城市》與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有膽有識,一頭引領解嚴後的台灣電影走進歷史創痛與政治省思的新境,敘事、紀實與後設共冶一爐;另一方面,則各自分裂且歧出迥然有別的作品議題、技藝及團隊,甚至彼此漸行漸遠,不相往來。自這個時候起,就某種程度而言,那個胼手胝足的新電影果真結束了。

  這項關於重思新電影及其史實,觸及本書在四十年後的我們的此地此刻(hic et nunc):回望新電影,重新思索它,以之作為既可逆溯史事,又能往後連結新浪,更具隨意停格、聚焦及調度影音團塊的歷史節點。長久以來,新電影在台灣電影乃至華語電影研究中佔有不可估量的位置,相關研究汗牛充棟、百家爭鳴,無論就評論文章還是學術專著無疑碩果累累。誇張地講,這是一個普遍會被人們認為早已窮盡甚至陳腔濫調的命題。是故,以四十年紀念之名編寫新電影一書,動機與目的絕非為了複述著名典故或排演舊戲,而是試圖在新電影所創置的各種語法、概念及事件等基礎上,展開改寫、補述與重寫,乃至以它作為中樞新寫現當代台灣電影或華語電影。對我們而言,即使四十年過去了,新電影卻從未真正終了。關於它的誕生乃至其創新契機,實則與前幾個世代電影工作者及影片息息相關,繼往開來的同時無法不革舊鼎新;此外,新電影以運動之勢引起海內外影壇的青睞,爾後更對新一代的中外影人和專家學者產生莫大衝擊與影響,締造新篇章的創世紀。這一切,都值得大書特書。

  (下略)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739511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注定靜止的波浪——香港新藝城和新電影的串連與衝突

#香港新浪潮

譚以諾

談及台灣新電影與香港電影的關係,不少人都會從香港新浪潮對台灣電影帶來的衝擊談起。一般的香港電影歷史書寫都會認為,香港新浪潮自一九七九年發韌,同年的幾部影片讓人看見有別於大片廠(像「邵氏」和「嘉禾」)的風采,像許鞍華的《瘋劫》、徐克的《蝶變》和章國明的《點指兵兵》等。及後幾年,香港電影成為台灣金馬獎入圍和得獎的常客。一九八〇年,許鞍華的《瘋劫》打響了香港新浪潮電影的名堂,入圍金馬最佳劇情片導演(許鞍華)和最佳劇情片原著劇本(陳韻文)等獎項,並獲得最佳劇情片攝影(鍾志文)和最佳劇情片剪輯(余燦峰),這已叫人不能忽視這股電影的浪潮。

香港商業電影和片廠制度的影響力

這些成績使台灣電影圈,包括電影製作者和評論人,訝異於香港電影的突破,並藉此反思台灣電影有沒有同樣突破的可能。影評人曾西霸曾撰文點出劉成漢、許鞍華、譚家明和徐克等人的成就,指出他們外國學習電影的背景,探討他們如何把外國的電影養分吸收並應用到香港本土的電影之中,以致製造出一股新浪潮。影評人梁良亦對香港電影暴露社會陰暗面的膽色讚譽有加,同時以此來攻擊台灣的電檢制度,應為如此制度只會扼殺諸如《邊緣人》(章國明,1981)和《忌廉溝鮮奶》(台作《汽水加牛奶》,單慧珠,1981)這類探討社會現實的電影。另外,曾任《瘋劫》女主角的影人張艾嘉在回顧其電影製作的起點時,不諱言香港電影新浪潮對她的啟發。張艾嘉曾在訪問中提及她策劃「台視」電視劇集系列《十一個女人》(1981)之時,雖未曾看過香港新浪潮導演在電視台時期的作品,卻參考了香港電影新浪潮推動新人的模式。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36個關鍵思維,做長期主義者《最美好的投資(電子書)》孫太從底層翻轉人生,勾勒幸福藍圖的祕訣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