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序
本書旨在討論作為現代生活中,一個經濟因素的有閒階級的地位和價值,但要把討論精準地限定在這一範圍內是不現實的。所以關於制度的起源和演進以及一般情況下不列入經濟學研究範圍的社會生活特徵,這裡也給予了必要的關注。
部分討論以經濟學理論或人種學通則為基礎,這也許在某種程度上會使讀者有陌生感。為避免理解上的障礙,這類理論前提的性質將在緒言中進行闡釋。相關的理論觀點曾在《美國社會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第四卷發表的〈工作本能與勞動厭惡〉(The Instinct of Workmanship and the Irksomeness of Labour)、〈所有權的起源〉(The Beginnings of Ownership)和〈婦女的未開化身份〉(The Barbarian Status of Women)等一系列論文中出現。即使對讀者來說這些推論缺乏依據,但本書認為它們作為經濟理論的分支是具有一定價值的。
為了閱讀方便,也為了使讀者不產生誤解,本書使用的論據大多淺顯易懂且取材於日常生活,很少採用艱深晦澀的理論。這裡所列舉的大多是平淡無奇、家喻戶曉的事例,有時會討論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而不將其作為經濟研究對象的現象,希望這樣做不會觸犯任何讀者對文藝或科學的喜愛之情。
有些理論前提或例證來源久遠,有些是從人種學借用來的,即便如此,也盡可能選擇讀者比較熟悉且容易考查的內容。學識淵博的人們對此是不難尋根究底的,所以沒有按照慣例列出所引資料的來源和出處。同樣,這裡偶爾使用的一些引文主要是為了舉例說明,無須添加注釋便可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