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為什麼魚不存在:關於失去、愛與生命的本質,踏上追尋人生意義的解答之旅

為什麼魚不存在:關於失去、愛與生命的本質,踏上追尋人生意義的解答之旅

Why Fish Don’t Exist: A Story of Loss, Love, and the Hidden Order of Life

  • 定價:420
  • 優惠價:937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5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如果魚不存在,重要嗎?從魚類談到生命意義的追求──讀《為什麼魚不存在》

    文/張卉君,|,采實文化2024年03月13日

    說說我最近的新發現。為著寫作一本關於鯨類的科普書,我查閱分類學相關背景知識,驚訝地發現:早在希臘時期,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便以「先知」般的洞見,提出「鯨魚不是魚,更像哺乳類動物」的分類理論。藉著在希臘萊斯博斯島生活期間,透過醫學和生物學的基礎,以解剖實務、野外觀察、採訪當地漁民等方 more
 

內容簡介

「放棄魚類之後,
我看到了世界的本質,
是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地方……」

曾獲「廣播界的普立茲獎」皮博迪獎
科學記者露露.米勒震撼國際媒體的處女作
揉合人物傳記╳自然科普╳自我成長
關於愛情、人生的真相,以及對科學的驚奇執著
一本難以界定,卻感動人心的奇書!

  ★《歐普拉雜誌》盛讚:「好看到不行!」
  ★《華盛頓郵報》、《芝加哥論壇報》、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2020年最佳圖書
  ★美國史丹佛大學新生推薦閱讀書單
  ★版權售出:義、簡中、西、荷、德、土、韓、羅馬尼亞等多國,好評如潮!
  ★Amazon.com編輯精選最佳傳記與回憶錄,讀者評價高達4.5顆星
  ★長踞韓國網路書店yes24、Aladin排行榜現象級暢銷書

  本書作者露露.米勒是一名獲獎的科學記者,
  過去,她曾失去一段7年的感情,搞砸工作和生活,
  她曾認為,自己只是微小的塵埃,一點也不重要,
  任何妄想建立的秩序都注定失敗。
  直到她遇見大衛.喬丹……

  ◎ 與混亂世界逆行的傻子
  大衛.喬丹是19世紀的分類學家,也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創校校長,
  他畢生沉迷於為自然界帶來秩序,發現了當時人類所知近五分之一的魚類。
  但他發現的隱藏的生命藍圖越多,宇宙似乎就越喜歡阻撓他。
  1906年的舊金山大地震,使他保存於玻璃罐中的一千件標本心血全部粉碎。

  遇到這種情況,許多人可能已經放棄,屈服於絕望。
  喬丹呢?他仔細查看腳下的殘骸,認出第一條他知道的魚,
  接著信心十足地,從頭開始建立他的研究收藏。
  這次,他採用一種聰明創新的保存方法──用一根針將標籤縫在魚身上。
  當世界陷入混亂,他用一根針來重建秩序。

  ◎    失序的人生,該何去何從?
  當作者露露.米勒初次聽聞這件軼事時,她認為喬丹是個傻瓜。
  但隨著她自己的生活慢慢分崩離析,她對喬丹萌生好奇心,
  他是如何堅持不懈?背後支撐他的動力是什麼?

  米勒開始發掘喬丹的生平故事,試圖從中找到人生的指引,
  隨著越來越深入其中,她竟踏上一場離奇曲折的旅程,
  一度彷彿找到答案,隨之又必須推翻,甚至發現喬丹的不堪祕密。

  本書不僅僅是對於自然科學的追求,更關於一個人存在的價值,
  以及信念是如何支撐我們,又是如何傷害我們。
  最終,她放棄了喬丹一直執著不放的「魚類」,
  找到生活的意義與甜蜜所在──

  #世上沒有戰勝混亂的方法,也沒有任何生存指南或捷徑或神奇的咒語,能保證一切都會變好。

  #我們很重要,我們對社會、對身邊的人很重要。

  #我們幾乎不了解周圍的世界,即使是腳下最簡單的東西。我們以前犯過錯,以後也還是會犯錯。

  #好的科學不會對自然「畫地自限」,超越直覺才能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好的科學會讓我們明白,在我們看到的每個生命體內,都蘊藏著無法理解的複雜性。

  本書是一位分類學家和一位科學記者跨越時代的交會,
  文筆既詩意又博學、既私人又政治、既渺小又巨大、既古怪又深刻,
  在某個時刻,讀者也將捲入其中,並對自己所相信的生命秩序提出質疑。
  如果魚不存在,那這世界上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事呢?

  《為什麼魚不存在》是一個美麗的提醒,
  當你也正經歷低潮、失去目標,甚至不再相信自己,
  這本書都能幫助你,以截然不同的寬廣角度看待所處的這個世界。

好評推薦

  共同推薦──

  方力行│海洋生物博物館創建館長、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林楷倫│《偽魚販指南》作者
  張卉君│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
  強納森.巴爾科比│暢銷書《魚,什麼都知道》作者
  瑪莉.羅曲│暢銷書《不過是具屍體》作者
  賽.蒙哥馬利│暢銷書《章魚的內心世界》作者
  約翰.葛林│暢銷書《尋找無限的盡頭》作者
  卡門.瑪莉亞.瑪卡多│《眾女相》作者
  蘇珊.奧良│《圖書館裡的人生百態》作者
  萊絲莉.賈梅森│《同理心測試》作者
  喬恩.莫艾倫│《浴火重生的城市》作者
  約翰.莫伊│《憂鬱症的熱鬧世界》作者
  喬納森.戈德斯坦│播客節目製作人
  賈德.阿班拉德│播客《電台實驗室》創辦人
  阿里.夏皮洛│全國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

  「如何存在又不存在,都透過分類與命名。作者露露・米勒書寫如同GOAT(Greatest of All Time)的生物學家大衛・喬丹,如何完美又如何瑕疵。這是一本寫讀他人、魚及其他生物的書,不斷令人反身自己為何存在的答問歷程。」──林楷倫,《偽魚販指南》作者

  ★★★國際媒體好評如潮★★★
  「米勒一度潛入海裡,悠遊於魚群中……當她浮出水面換氣,發現自己墜入愛河了。我感到她的書把我帶到了從未想像過的奇怪深度,我被迷住了。」──《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Review)

  「非常好看的傑作,米勒編織的故事如此誘人,讓我一口氣讀完整本書。」──《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幾年前,露露.米勒掉入一個非常奇怪的兔子洞,把她帶到一個誰都料想不到的地方。我強烈推薦各位跟著她到洞裡一遊,不僅因為她是個極有才華的作家和說故事高手,同時也因為其中別有洞天:愛情、混亂、毒藥、槍、危險的妄想、了不起的蒲公英、一頭牛、一個浮潛面罩,還將揭開一個驚人的真相……本書真的非常完美,它既詩意又博學,既私人又政治,既渺小又巨大,既古怪又深刻。」──瑪麗.羅曲(Mary Roach),《不過是具屍體》(Stiff)作者

  「好看到不行。」──《歐普拉雜誌》(O, The Oprah Magazine)

  「一本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神作。」──《園藝與槍》雜誌(Garden and Gun)

  「我想落腳在本書的所在地:那個彙集了歷史、生物學、奇蹟、失敗及人類固執的地方,領略那華麗、驚奇且黑暗的喜悅。」──卡門.瑪莉亞.瑪卡多(Carmen Maria Machado),《眾女相》(Her Body and Other Parts)作者

  「這是一次偉大的逃離……也是對於如何挺過風暴考驗的深刻省思。」──《戶外》雜誌(Outside)

  「匠心獨具的作品……最初看似向一位百折不撓的科學家致敬,後來卻變成一則哲學故事,呈現出井然有序的敘述之局限性,以及剛愎自用的危險性。」──《夜明》雜誌(Undark)

  「扣人心弦、出人意表,甚至令人震驚!作者先是對傑出生物學家大衛.斯塔爾.喬丹的一生做了引人入勝的描述,隨後卻引出一連串令人意想不到的豐富內容。露露.米勒以親切又古怪的口吻,娓娓道出一個關於科學與奮鬥、心碎與混亂的故事。這本書將俘獲你的心,抓住你的想像力,打破你的成見,震撼你的世界。」──賽.蒙哥馬利(Sy Montgomery),《章魚的內心世界》(The Soul of an Octopus)作者

  「令人驚嘆、精采絕倫,根本無法用三言兩語交代……只能說,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約翰.葛林(John Green),《尋找無限的盡頭》(Turtles All the Way Down)作者

  「絕妙佳作。」──《全國書評》(The National Book Review)

  「露露.米勒在報導與沉思、大問題與小時光之間優雅地遊走。這是本匯集了科學、肖像畫和回憶錄的奇妙作品,讀來十分愉快。」──蘇珊.奧良(Susan Orlean),《圖書館裡的人生百態》(The Library Book)作者
 
  「這是一本關於失去所愛與找到真愛的書,也是一本探討信仰能支持我們、但也可能毒害我們的書。作者敞開心扉說故事,每一頁都用無比的活力和好奇心去描述微妙的細節。我喜歡這本書,不單是因為它充滿驚奇,還因為它對此提出質疑──因為相信在審問的另一面,有更深刻、更特殊的魅力在等待著我們。」──萊絲莉.賈梅森(Leslie Jamison),《同理心測試》(The Empathy Exams)作者

  「我喜歡這本書的深刻和機智,喜歡書中的黑暗時刻與狂喜的時刻,我還喜歡作者奇特的文學魅力。此外,我認為作者很可能破解了生命的祕密──我是說真的。」──喬恩.莫艾倫(Jon Mooallem),《浴火重生的城市》(This Is Chance!)作者

  「這是一趟狂野的旅程……顛覆了我們對魚類(和人類)的認知。」──Slate雜誌

  「作者從第一頁開始,逐步堆疊出一個人乃至於整個美國的故事與個人哲學,雖說講的大概是這些事,但其實不止這樣,作者是如此地娓娓道來,以至於看到最後幾頁,我發現自己竟淚流滿面。就跟她的廣播故事一樣,露露.米勒看似不費吹灰之力地一路向前,最後一拳把你打醒。本書是生之奧祕的一個美麗提醒。」──喬納森.戈德斯坦(Jonathan Goldstein),播客節目《重量級》(Heavyweight)製作人

  「一本引人入勝且獨一無二的佳作。」──女性時尚平台Refinery29

  「這是一本醍醐灌頂的必讀好書。」──賈德.阿班拉德(Jad Abumrad),播客節目《電台實驗室》(Radiolab)創辦人

  「本書的每一章都配有一幅原創的精緻插圖,每一張都十分迷人,帶有一種異世界甚至是駭人的特質。它們給本書增添了一絲古色古香的氣息,彷彿讀者手中拿的是一本十九世紀的科普讀物或《聖經》……內容引人入勝且極具啟發性。」──《華盛頓獨立書評》(Washington Independent Review of Books)

  「可愛且神祕,總是在顧左右而言他,最棒的書都是這樣。」──《獵戶座》雜誌(Orion)

  「引人入勝,發人深省,露露.米勒充分展現其風格和智慧。」──《芝加哥書評》(Chicago Review of Books)

  「這是我在過去一年裡,向別人推薦過最多次的一本書。」──阿里.夏皮洛(Ari Shapiro),全國廣播電台《萬事皆曉》(All Things Considered)節目主持人

  「我非常非常喜歡露露的書,部分原因是它實在太怪了。」──約翰.莫伊(John Moe),《憂鬱症的熱鬧世界》(The Hilarious World of Depression)作者

  「巧妙……令人嘖嘖稱奇的一本書。」──《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這本薄薄的作品揭發了一樁引人入勝的謀殺懸案,還從哲學角度闡述了人類在混亂中創造秩序的傾向。」──《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深刻……扣人心弦,保證讀完後仍回味不已。」──《美國圖書館協會書評》(Booklist)星級好評

  「令人大開眼界的自然讀物,肯定能讓讀者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看待世界。」──「唯書是從」(Book Riot)網站

  「這是一本融合了傳記、科學、哲學和自我省思的動人作品,且與別具巧思的書名一樣充滿了驚喜。」──強納森.巴爾科比(Jonathan Balcombe),《魚,什麼都知道》(What a Fish Knows)作者

  「非凡之作……露露.米勒給我們上了一堂振奮人心的課──任誰都躲不了混亂,但人類的頑強不屈可戰勝之。」──《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這個令人目眩神迷的科學故事……成了一個透鏡,讓我們認清了被廣泛接受的二元論其實是人工製品,而非自然的基本定律。作者並在此架構下敘述了一個充滿溫情的個人故事,本書既是沉思錄也是回憶錄—是告別其處世家訓的一篇輓歌,也是盤點她在探索自己的過程中,走過了多少危險冤枉路的一張清單,更是獻給天賜避風港的一封情書。」──瑪莉亞.波波瓦(Maria Popova),「腦洞大開」(Brain Pickings)書摘網站撰稿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露露.米勒(Lulu Miller)


  科學記者、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的節目主持人,主持Radiolab、Invisibilia等熱門節目。曾獲得皮博迪獎(Peabody Awards)。她的作品發表在《紐約客》、《VQR》、《獵戶座》、《數位文學》等雜誌。她在地球上最喜歡的地方,是位於維吉尼亞州的座頭鯨岩(Humpback Rocks)。

譯者簡介

閻蕙群


  熱愛翻譯工作的資深文字工作者,祈願未來能繼續與更多好書相遇,並忠實傳達作者的想法和理念。
 

目錄

好評推薦
推薦序 突破框架,用開放的心胸探索世界/方力行

◎序曲 對抗混沌之力的人
絕望的我,上網搜尋大衛.喬丹這個名字,企圖從他的人生尋求指引,想搞清楚:拒絕向混沌之力投降,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第1章 熱愛觀星的男孩
年幼的大衛喜愛觀星、採集植物,儘管大人總叫他找「更有意義的事」來做,他依然情不自禁關注大自然角落裡的微小東西。

◎第2章 小島上的大師
懷才不遇的青年大衛,踏上了佩尼克塞島,遇見他的恩師阿加西,也注意到了魚類,從此改變一生的研究方向……

◎第3章 無神論間奏
從小,父親便告訴我,生命沒有任何意義,我們一點也不重要。若真是如此,該如何在黑暗的日子裡繼續前進?

◎第4章 徒勞無功
一場大火幾乎毀掉大衛一生的心血,但他既未糾結於過往,也不認為自己的行為,妄想在混亂的世界裡建立秩序,是白費力氣。

◎第5章 罐子裡的《創世紀》
當一個物種第一次被命名時,該標本會被放進一個特殊罐子裡,並擁有尊榮的標誌意義,就這樣,又一個宇宙角落被發現了。

◎第6章 天崩地裂
想像你三十年的心血被砸了一地吧!那是你每天所做的事情,你在意的一切;你好不容易取得的進展,全部變成碎片散落在腳下。

◎第7章 堅不可摧之物
在他人生中最不順的那段日子裡,在一切看似四分五裂、毫無希望的時候,他是如何讓自己站起身來,走出家門的呢?

◎第8章 關於自欺
我們隨時都在與數十億人競爭,又很容易受天災侵襲。一個小小的自欺就能讓我們釋放壓力,幫助我們迎接生活的挑戰嗎?

◎第9章 世上最苦之物
追查著一樁和大衛有關的懸案,我驚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是就跟我懷疑大衛在做的事是一樣的:為了維持自我世界觀之完整,而不惜扭曲事實?

◎第10章 名副其實的恐怖陳列室
大衛替自己找了個新的愛好──「優生學」。然而,一個物種想要變強大的最佳方式是什麼?究竟是什麼因素讓物種能挺過各種形式的打擊?

◎第11章 自然之梯
當初那個關心「微不足道事物」的男孩,為什麼後來會對他過去努力保護的事物拔刀相向呢?他的人生是從哪裡開始走歪的?
 
◎第12章 蒲公英的啟示
好的科學會讓我們明白,在我們看到的每個生命體內,都蘊藏著我們無法理解的複雜性。我們很重要,我們真的很重要。

◎第13章 意外的轉折
當你放棄了星星,你就得到了宇宙,那麼放棄了魚類,你會得到什麼?我不知道答案,但當時我便明白了,這就是放棄魚類的意義。

◎尾聲 我放棄魚類之後
「世上確實有另一個世界,但它就在這個世界裡。」我看到這個世界的本色,它是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地方。

插圖說明
本書造成的回響與改變
致謝
附錄A 可供討論的話題與問題    
附錄B 通往大同世界的藏寶圖    
注釋


 

序曲

對抗混沌之力的人


  想像你的摯愛坐在沙發上,邊吃著麥片、邊滔滔不絕地談論一些令你著迷的事情,像是有些人的電郵署名居然只打了名字的首字母,連再多敲四個鍵都不肯,真的很讓人無言……

  混沌之力(Chaos)會找上他們的。

  混沌之力會用一根掉落的樹枝、或一輛疾馳的汽車、或一顆子彈,從外部打擊他們;或者從內部搞破壞,讓他們自己體內的細胞叛變。混沌之力會令你的植物腐爛、令你的愛犬死掉、令你的自行車生鏽。混沌之力還會腐蝕你最珍貴的記憶、毀掉你喜愛的城市,摧毀你建造的所有庇護所。

  就像俗話說的:「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混沌之力隨時有可能找上門來,它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確定的東西,更是統治我們所有人的主宰。我爸是個科學家,他很早就告訴我,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必然性:熵(entropy)只會逐漸增加,無論我們做什麼,都無法使其減少。

  聰明人會接受這個事實,不會跟它對著幹。

  但是在一九○六年春天的某一日,一個留著八字鬍的高大美國人,居然膽大包天地挑戰了我們的主宰。

  他的名字叫大衛.斯塔爾.喬丹(David Starr Jordan)。從很多方面來說,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與混沌之力作戰。他是一位分類學家,負責描繪出演化樹(tree of life)的樣貌,為混沌不明的地球帶來秩序,演化樹是一種樹狀圖,據說能顯示出地球上所有動植物之間的相互關聯。他專攻魚類,長年航行於全球各地尋找新的魚種,希望新的線索能揭示更多自然界尚不為人知的祕密藍圖。

  他年復一年地工作,一晃眼數十年過去了,但他始終樂此不疲,最終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在當時人類已知的魚類中,竟然有五分之一是由他的團隊發現的。每捕獲一條新魚種,得先幫牠取個名字,接著把名字打印在閃亮的錫牌上,然後把名牌跟魚標本一起放入加了乙醇的玻璃罐中。他的發現不斷增加,甚至超過千件。

  但是一九○六年春天,某個早晨的一場大地震,卻把他那些閃閃發光的藏品推倒在地。

  成千上百個玻璃罐摔碎在地板上,破罐而出的魚標本被碎玻璃和倒下的架子弄得面目全非。但最糟糕的是,之前被小心放進玻璃罐裡的錫名牌,如今散落一地,經過這場猶如末世的恐怖天災肆虐後,數百條精心命名的魚又變回一堆不明物體。

  這位留著大鬍子的科學家,面對眼前的滿目瘡痍,看到自己畢生的心血粉碎於腳下,卻做出了反常的奇怪舉動。他並沒有一蹶不振,也未理會地震所傳達的明確訊息──在這個由混沌之力支配的世界裡,任何妄想建立秩序的嘗試,最終注定要失敗。他只是捲起袖子四處翻找,終於找到這世上他最拿手的武器,一根縫衣針。

  他用拇指和食指夾住針並穿上線,然後從廢墟中取出一條他認得的魚,隨即以流暢的動作,毫不猶豫地把針刺入魚的喉部,將名牌直接縫在魚體上。

  他一再重複這套動作,不斷搶救他認得的每一條魚,他不再讓錫製名牌待在不牢靠的玻璃罐裡,而是把每條魚的名字直接縫在魚皮上、縫在喉嚨上、縫在尾巴上、縫在魚眼上。雖然這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創舉,卻蘊含著一個不屈不撓的願望──從現在起,他的工作成果將受到妥善的保護,永不再受混沌之力的荼毒,而 且他所建立的秩序,將在混沌之力的下一次襲擊中屹立不倒。

  是傻子?還是勝利者?

  我第一次聽說大衛.斯塔爾.喬丹反抗混沌之力的偉大事蹟時,還只是個二十歲出頭、剛開始跑科學線的菜鳥記者,所以我立刻斷定這人是個笨蛋,一根針或許能對抗地震的肆虐,但他忘了還有火災、洪水、生鏽等上億種破壞方式嗎?單憑一根縫衣針就想對抗混沌之力,他的創意未免太弱不禁風、太目光短淺、太不自量力了吧?我覺得這人真是驕傲自大,簡直就是魚類收藏界的伊卡洛斯(Icarus)。

  但是隨著我年齡漸增,當我被混沌之力狠狠教訓,搞砸自己的人生,不得不想辦法東山再起時,我開始對這位分類學家感到好奇,猜想他可能很懂人世間的生存之道,像是堅持不懈、找到目標、勇往直前,這些我早該知道的事情。自信心爆棚或許是可以的,徹底否認自己注定要失敗,並不代表你是傻子,反而是勝利者的標誌……不過,這樣的想法會令我產生罪惡感。

  就是在這樣的因緣際會下,當時非常絕望的我,在一個寒冷的冬日午後,上谷歌搜尋大衛.斯塔爾.喬丹這個名字,隨即看到一張泛黃的老照片,影中人是個留著濃密八字鬍、眼神犀利的白人老頭。

  我心想:你是誰?這是一則警世故事?還是一個做人的楷模?

  我繼續點擊,查看更多他的照片,我看到了少年時的他,居然像隻溫馴的小綿羊,有著一對招風耳,以及一頭烏黑的捲髮。接著是年輕時的他,挺直地站在一艘小船上,他的肩膀渾厚,牙齒輕咬著下脣,看起來竟有那麼一丁點性感。最後,我看到變成老爺爺的他,坐在一張扶手椅上,幫一隻毛茸茸的白狗抓癢。

  我還點擊了他的文章及書籍的連結:魚類採集指南,韓國、薩摩亞和巴拿馬等地的魚群分類研究,以及一些關於飲酒、幽默、真理和絕望的雜文。他甚至還寫過詩、兒童讀物和諷刺文章,不過,對於一個像我這樣企圖從他人的人生尋求指引的迷茫記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一本名為《某人的一生》(The Days of a Man)的絕版回憶錄,它記載了大衛.斯塔爾.喬丹的生平大小事,內容豐富到不得不分成上下兩卷。該書已絕版近一個世紀,但我找到一位二手書商,他願意以二十七.九九美元的價格賣給我。

  當包裹寄到時,我感覺心頭暖呼呼的、心情樂陶陶的,彷彿裡面有張藏寶圖。我用牛排刀割開膠帶,露出兩大本橄欖綠色的厚書,封面上還印著燙金字體。我煮了一大壺咖啡,然後坐到沙發上,開始翻看第一卷,準備搞清楚,拒絕向混沌之力投降的人,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推薦序

突破框架,用開放的心胸探索世界
──方力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創館館長、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為什麼魚不存在》不是科普書籍,在情節上它更像一部推理小說,內容峰迴路轉,詭譎離奇;取材上它混用了科學來詮釋哲學,以反映作者想表達的時代價值變遷和個人體悟;而在著作的本質上,它其實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書,值得也更需要,讀者用智慧、寬廣、仁慈的心去細細地穿透和品味。

  「魚存不存在?」這個論證的判定遠超過書中所引用「支序分類」學派推演的結果。在物種分類方法學上,形質分類、支序分類(數值分類)、蛋白質結構分類(同功異構酶)、基因組成分類(粒腺體、核醣體、功能基因組合……),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甚至連什麼是「物種」也眾說紛紜,更別說要在演化樹上抹煞一個「類群」的存在。所以,作者用單一分析的推論來說明「科學思考需要心胸開放」,個人要「勇於接受新思想」的人生觀都是好事,但不宜因此就真的認定「魚存不存在」,既陷於武斷,也失去了書中鼓勵人們用開放的心胸探索世界的本意。

  有趣的反倒是這本書在美國亞馬遜讀者評價及韓國網路書店排行都名列前茅的現象,大家真的對「魚不存在」這件事的證據和論述如此好奇嗎?不是!應是對書中出人意表的衝突性、谷底翻身的機會性,以及對作者在挫折中掙扎尋找自我,並逐步在泥淖中站起來的努力產生情不自禁的共鳴吧?也或許是不自覺地對現今苦悶的社會現象(貧富兩極化、名人背後的虛偽、男女關係的淺薄、工作機會的壓縮……)產生了投射,觸動心靈而口耳相傳。別忘了韓國是現今最壓抑的社會之一,美國也是現今貧富差距最大國家的代表,因此在讀這本書時,讀者著重的應不是它的科學建議,而是從中體會身處逆境時的正向思考,樂觀進取,努力工作,和「天生我才,必有所用」的自信!

  不過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看穿名利後面的陰暗,突破身旁框架的限制,重新定義人生價值和做法之際,請別忘了作者的論述是將不同領域的資訊嫁接合成的,包括科學、歷史、法律、宗教及不同時代的社會價值觀,細究之下皆有其矛盾之處,而不是直接給我們「只要我願意,有什麼不可以?」的匹夫之勇。在獲得人生啟發的當兒,別忘記了真正社會是在既有的法律、信任、知識及人際規範中運作的!

  其實,出版社在本書的簡介中也特別提醒了大家──「信念是如何支撐我們,又是如何『傷害』我們」──別重蹈覆轍;「這本書能幫助你,以截然不同的『寬廣』角度看待所處的這個世界」──別又陷入另一種「執著」!

  至於「魚」呢?讓我幫牠們講一句話吧!人類每年大約從海洋中會抓九千萬到一億噸的魚,如果每條平均重一台斤(○.六公斤),就至少會有一千六百億條魚死於我們手中,所以如果有一天「魚為什麼不存在」了,八成是人類自己搞的!因此在讀完這本書後,除了幫個人找到出路,也別忘了發願給地球上其他生命一條生路!

  寫到這裡,忍不住想起一首小詩,「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這是明代大儒王陽明先生寫的,而在看完這本如偉人傳記、科普文學、人性探討、勵志故事,甚至有點像推理小說般撲朔迷離的《為什麼魚不存在》後,可不可以期待讀者,人人都會有一雙能看清混沌世事的「迷人大眼睛」呢?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495913
  • 叢書系列:文字森林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三章 無神論間奏
 
位在麻州東南部的一座半島──鱈魚角(Cape Cod),說不定是一片催生存在主義的沃土,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因為那裡的沙質土壤中,含有能催化形而上學的金屬,我只知道我也是在那裡改變了我的世界觀。事情發生在我七歲的時候,說來奇怪,我對大衛.斯塔爾.喬丹的痴迷,似乎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而且他還成了日後我的人生陷入低潮時,想要求助的那個人。
 
那是個初夏的清晨,我們全家在麻州的韋爾弗利特(Wellfleet)度假,它與佩尼克塞島的直線距離僅約八十公里。
 
我跟我爸站在露台上,輪流用一副笨重的黑色望遠鏡,看著前方一望無際的黃綠色沼澤,試圖辨識遠處蘆葦叢中的一個小白點。我爸個子很高,留著鬍子,頂著一頭黑髮,穿著一條牛仔短褲,沒穿襯衫,挺著一個毛茸茸的可愛肚皮。我媽、兩個姐姐和貓咪都還在睡覺。我一直沒法讓鏡片聚焦在那個小白點上,只好把望遠鏡還給我爸,我用肉眼繼續盯著蘆葦叢中的那個白點,那到底是隻天鵝,還是一個浮標呢?難不成是什麼更有趣的東西?但不知怎的,我突然脫口而出問我爸:「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或許是因為眼前的沼澤好大一片,一直綿延到海邊,而海又綿延到哪裡呢?應該是海洋的盡頭吧,我的腦中出現船隻航行到那裡便掉下去的畫面,下一秒,我突然想知道,我們究竟在這裡做什麼。
 
我爸並沒有立刻回答我,只是挑高了一邊的眉毛,然後轉過身來笑著對我說:「沒有任何意義!」
 
我感覺自從我出生後,我爸就一直熱切地等著我問這個問題,而此刻他終於有機會告訴我:生命沒有任何意義,不必自尋煩惱;世間沒有上帝,沒有人在看著你,也沒有人在乎你;沒有來世,沒有命運,沒有計畫,不管是誰告訴你生命有意義,都不要相信。這些全都是人們為了安慰自己而幻想出來的東西,目的是為了驅散那令人害怕的感覺:一切都不重要、你這個人也無關緊要。但這就是事實,一切都不重要、你這個人也無關緊要。
 
然後我爸拍了拍我的頭。
 
我不知道當時我露出什麼樣的表情,嚇到一臉蒼白嗎?我感覺天地間有條巨大的羽絨被突然被扯開了。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7
5.0
|
2024/03/24
這本書背後涵蓋了幾個哲學問題,但完全不用哲學吊書袋的討論,而是相當切身、日常的討論方式,觸及了徒勞(薛西佛斯神話)、上帝已死等哲學議題,很有趣。

書中提到達爾文認為物種之間的界線可能是模糊的,還有晚近出現的「支序分類學家」,可能顛覆教科書中的教條。不過細節方面讀了仍不太清楚。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本書也觸及了典範轉移。過去的時代,人們追隨帶來秩序的人,而秩序的引申意思是統治,因為人們害怕秩序之外只有混沌。而現在人們開始能看到新的可能性,那不是當一個追隨者能得到的東西,必須自己去找。

秩序與混沌可能是往復的辯證,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作者寫下的故事應該還沒結束,這是一個可以一直寫下去的過程。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童話裡的心理學【博客來電子書獨家-作者電子贈言簽名扉頁版】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