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面對當代社會的孤獨現象
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胡海國
外在的孤獨生活不盡然不宜,有些人在人生某個時段,喜歡孤獨之挑戰與磨練,力求人生之超越與靈性之體悟。然而,這畢竟是一種階段性、有標的性的生活設計。一般所謂的孤獨生活,是一種與人缺少互動的生活型態,附帶著孤寂感。不論是源自於個性或源自於環境因素,孤寂感不只是一種心理感受,也與種種身體不適相關,更會引發腦功能障礙,引發強烈的負性情緒反應,傾向易怒、憂鬱或不安,嚴重者可能引發種種行為之障礙。
此外,孤寂感也與精神健康指數呈明顯負相關,是處於精神不健康之狀態。
本書作者莫西以其敏銳的觀察與豐富的流行病學資訊,在書中述說孤獨現象在當代社會普遍存在之事實,以及對身體與精神健康之危害,並提示當代人如何化解孤獨生活之道。
實觀吾等台灣社會,有孤寂感者亦相當普遍,且亦因此有不良的精神健康狀態,而此與時下層出不窮的社會不安事件,當有不可忽略的相關性。據此,台灣精神健康基金會近年來亦強力推廣厚實鄉親情誼的「三五成群精健家族運動」,以化解台灣社會因孤寂感造成的社會冰山現象。
本書之出版有益讀者了解孤獨現象與其意義,有利精神健康之提升,我樂於推薦。
獨立但不孤獨
暢銷書作家 洪雪珍
孤獨,我是很有感的。
我寫過一本書《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因為台灣目前有五十二萬多間房子住的是六十五歲老人,其中近四十萬間是獨居老人,高達76%,也就是所謂的「孤老宅」。而「孤老」二字,是「孤獨老去」的縮寫,充滿負面意涵,背後代表著台灣社會對「一個人老去」還未準備好,所以我建議大家要有「獨立老」的觀念。
但是,孤獨本身依然存在,不能否認。
孤獨是一種寂寞的感覺,而「寂寞病」一點都不寂寞。2018年1月,英國當時首相梅伊發表聲明,將成立一個全新的部會:「寂寞部」,認真嚴肅面對「寂寞」這個時代病。英國六千五百六十四萬人口中,逾九百萬人表示總是或經常感到寂寞,其中有二百萬人處於長期寂寞的狀態裡,好幾天、好幾星期完全沒有與社會互動。
誰會生「寂寞病」?梅伊列舉以下這些人,年長者、照護者、失去所愛之人的人,或是沒有人可以聊天、分享生活的人都可能持續忍受著寂寞。對於這些人來說,寂寞是每天要面對的悲傷現實,梅伊希望英國能夠採取具體的行動。
也因為有這些深刻的認識,我一直寫文章呼籲大家「活到老,做到老」,讓退休這個觀念退休。除了客觀的原因,像是長壽化造成不少人養老金儲存不足,繼續工作能夠讓老人多少賺點養老金,最重要的還是能夠與社會保持連結不致中斷,避免孤獨老去,而活得更有活力﹑更健康。
因此在看到本書作者有個親身體驗的故事,特別有共鳴。作者曾有個病人詹姆斯為了糖尿病和高血壓來求診,整個人看起來無精打采,似乎覺得人生了無生趣,然後他突然沒頭沒腦冒出這句話:「中樂透,是我人生中最不幸的一件事。」
詹姆斯原來是個麵包師傅,手藝很好,顧客不少,他很喜歡這份工作。當別人告訴他,吃了他做的麵包而感到幸福,他很開心和滿足,這一生從來不知道孤獨是什麼滋味。但是在中樂透、變成有錢人之後,他辭去工作,搬到海邊的高級別墅,過著夢寐以求的生活。在遠離同事與朋友後,原本活潑外向的他變得孤立與退縮,體重也逐漸增加,疾病紛紛找上他。人生自此走下坡,窮得只剩下錢。
孤獨這個議題,本來應該是沈悶﹑晦暗,並不好處理,也不容易討好。但是作者說了一個又一個故事,並且引用統計數字﹑學理根據來支撐,說明這股暗潮來勢洶洶,若是沒做好預防,很多人都會被沖垮或淹沒。
其中,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最令人擔憂,人生在此時變化最劇烈,必須做出各種抉擇與冒險,面臨的壓力山大,卻是深感孤獨,無人可求助,像是學業與就業﹑愛情與婚姻﹑買房與經濟等,罹患憂鬱症是所有年齡層最高,而他們是社會的未來主人翁。
經常有年輕人來跟我諮詢生涯的各項問題,我發現他們看似在網路上熱絡,其實疏離得厲害,彼此不太碰觸內心最柔軟也最脆弱的部分。這其中也包括跟自己的疏離,不太能夠辨識自己的情緒﹑缺少跟內心的連結。看著他們,我常感慨說:「有一種孤獨,是連自己都不在身邊。」所以學習獨立但不孤獨,必須趁早教育,為年輕人打一劑預防針,幫助他們迎接未來各種未知與挑戰。
孤獨不可怕,但是第一步要做到辨識它、理解它,我推薦本書給每個踽踽於行人生道路,時而堅強勇敢,時而茫然無助的你我。
作者序
健康的人際關係才是復原的良藥
本書主要探討人際連結的重要性、孤獨對健康的潛藏影響,以及社群對社交生活的影響力。過去數十年來,我觀察到,社交疏離對人們造成的身心傷害日益嚴重,身為醫師, 我有責任要探討這些議題。然而,我沒有料到的是,就在本書即將出版之際,全人類面臨了前所未見的考驗。
2020 年1 月,「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 COVID-19)使人與人的接觸變成潛在的致命威脅。病毒像看不見的追蹤狂四處流竄。幾乎在一夜之間,「近距離相處」成了危險的同義詞。公共衛生政策的當務之急是:為了活命,我們必須拉開彼此的距離。
撰寫本文之際,我們仍在對抗新冠病毒的大流行。醫護人員承受巨大風險、醫療設備短缺、死亡率不斷攀升,各國政府紛紛強制推行「社交距離」政策、關閉學校和大多數的營業場所,要求民眾不要出門。所有必須在工作崗位上保護我們的人,全都冒著生命危險在執行任務。他們提醒了我們,人們對彼此的依賴有多麼深。
我和太太愛麗絲就和其他的家長一樣,取消了孩子們的聚會;安養院謝絕訪客,因為年長者對病毒最沒有抵抗力; 為婚禮籌劃已久的新人也被迫延期婚禮。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社交活動,像是音樂會、球賽、看電影、約朋友吃飯、辦公室裡的閒聊,以及宗教聚會,突然之間都必須暫停。
我們以為,這個危機勢必將導致社交孤立與實體隔離。假如我們無法見面,要如何互動呢?假如我們不待在同一個地方,要如何互相幫助呢?假如我們無法碰觸彼此,要如何表達情感呢?就連「社交距離」這個詞,似乎都宣告我們必須與孤獨為伴。信任問題也開始浮現。有些人因為擔心受到感染,以及對於可能發生的經濟衝擊心生恐慌,於是無視政府禁令,開始囤積應急物資。在全球金融衰退的陰影籠罩之下,「社交蕭條」(social recession)同樣令人擔憂,我們無法互動的時間愈長,人與人的情感聯繫就愈薄弱。
然而,疫病大流行的延燒卻使我們清楚看見,「社交距離」這個詞其實名不符實。誠然,我們必須保持距離,以防止病毒擴散,卻也因為這個危機,與親友變得更加親密。
我們每天都可以見到人們發揮群體獨特創意的例子。在疫情慘重的義大利,被關在家中的人們打開窗戶,與鄰居一同合唱,藉此互相安慰。在中國,待在檢疫病房的人藉由跳廣場舞來為彼此打氣。世界各地的人都為親朋好友和陌生人,展開慷慨助人的行動,例如送生活用品到體弱者和年長者的家;打電話給狀況不好的鄰居,分享超市的營業時間, 以及哪裡可以買到衛生紙的消息。
所幸,現代科技賜予我們機會,以遠距模式強化彼此的連結。藝術工作者透過在自家拍攝的影片,一同合唱或表演舞蹈。家族成員透過視訊一同慶生。民眾透過網路直播欣賞現場歌劇表演。各級學校的學生透過線上課程聚在一起。當我們學會透過虛擬方式一同遊戲、工作與協作,我們也幫助彼此排解了孤獨,同時互相提醒,我們多麼需要從彼此身上獲得復原力。
更讓我驚訝的是,我在寫書過程中學到的事,現在大多獲得了印證。那就是我們能夠透過強化社交連結,來支持社群與保護彼此。下列四個關鍵策略有助於我們度過危機,修復我們的社交世界,而且影響力可延續到未來:
1. 每天花至少十五分鐘陪伴你愛的人。這不僅限於和你住在一起的人。透過視訊連線與你生命中重要的人聯絡, 聽聽對方的聲音,並看見對方的表情。
2. 把焦點放在彼此身上。在與他人互動時,盡可能排除干擾,不要一心多用,把注意力都放在對方身上,如果可以,盡量做到眼神交流與真正的傾聽。
3. 擁抱獨處時間。要與其他人建立有力的連結,第一步是先與自己形成更強的連結。獨處有助於我們做到這點, 因為它讓我們有機會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探索創造力、與大自然連結。我們可以透過靜坐、禱告、藝術創作、音樂和戶外活動,獲得獨處帶來的慰藉和喜悅。
4. 幫助他人並接受幫助。服務是人際連結的一種方式, 能使我們想起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目的。給予和接受都能強化社交聯繫,例如關心鄰居的狀況、尋求他人的建議,甚至只是向迎面而來的陌生人微笑,都能使我們更堅強。
我在醫院工作時,曾經跟著一位醫師前輩學習。他每次要進病房之前都會先做個深呼吸,用那幾秒鐘的時間提醒自己,有機會治療別人是一件多麼值得感恩的事。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健康的人際關係就像疫苗與呼吸器,對於全人類的復原至關重要。
這次的疫情不是人類社交連結面臨的第一次考驗,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不過,能讓全世界的人同時面對如此艱鉅的挑戰,著實罕見。儘管我們之間有一些差異,但共同的抗疫經驗把我們聯繫在一起,假如我們從此學會如何與人融洽共處,那麼不僅能安度危機,還能擁有生氣蓬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