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感謝您選擇了這本書。
相信各位心中都有許多疑問,例如:
「偶爾會看到或聽到NLP這個詞,它究竟是指什麼?」
「曾經聽說NLP是一種溝通的工具,到底它能用在什麼樣的場合呢?」
「據說它是心理學的一部分,那它和諮商或教練訓練(coaching)的關係是什麼呢?」
日常生活中,要在一直不跟任何人對話的狀態下度日,是難上加難。溝通是維持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有時明明是同樣的發言與態度,卻不免有覺得話不投機、做了球對方卻沒接住、對話難以進行的狀況。
在這樣的場景裡,當下的一瞬間蘊含了許多要素,而且我們是很直覺地分析了這樣的感覺也說不定。
人與人之間是透過語言和文字來溝通,而發言當中還蘊含了許多訊息,例如低聲、輕聲、慢條斯理說話的樣子,或是各具風格的說話方式、行為舉止等,能夠盡可能正確接收並傳遞這些訊息的方法,就在NLP。
最初我會接觸到NLP,是因為在尋找因應諮商者的有效溝通方法,以及希望能夠避免諮商太過嚴肅的技巧。
很多時候,由於諮商內容涉及過去的痛苦回憶,因此讓人難以踏出下一步,而且諮商的模式通常是諮商者得要不斷重複述說這些經驗。
但我個人希望把重點放在今後該怎麼做才好這種「向前看的話題」,而不是追究過去的原因,反而更因此強化了無法踏出下一步這件事。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讓諮商者把過去的「回憶重擔」放下,促使他們邁出下一步呢? 正當我在思索這個問題時,認識了NLP。
當時,我並不熟悉NLP中所使用語彙的意義,還到書店找了解說相關專業用語的書籍。現在說來好笑,但或許是「程式設計」(programming)這個字眼引人誤會,當時NLP(神經語言程式學)的書竟然被放在電腦相關書籍的櫃位上。
我找到的書,內容都很專業,看似能活用在各個方面,卻無法立即運用自如。
不過,的確有某些部分讓我覺得「恍然大悟」,所以我決定先好好學會它們。
在教育的第一線,我明白了視線游移不定的學生一定有什麼問題,卻不明白那個問題究竟是什麼。此外,即便教師傳達了接下來要做的事,但有時說一次學生就懂了,有時又不行。到底該怎麼做才不必說了又說,學生就能明白呢? 這類的種種疑問,就在我試著了解NLP的過程中慢慢地解開了。
在接觸新事物或學習時,我的內心都會展開「這不熟悉的說法究竟是什麼意思?」「雖然現在無法確切地理解,但會不會慢慢就能理解了呢?」這類的對話。
拿起這本書的讀者當中,或許有些人也是這麼想的。
透過書籍學習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按部就班一點一點地往下讀、慢慢地累積知識,另一種則是先粗略地讀完全書後,再針對部分深入挖掘。
這次請各位先一口氣讀完,試著掌握整體的樣貌。接著,再一邊閱讀在意的部分,一邊嘗試實踐,相信這樣能讓你實際感受到許多不同的東西。
已經開始閱讀這本書的你,手裡正握著通往目的地的車票。而且,就像行進中的列車窗外變化萬千的景色一般,相信這本書也會帶給你各式各樣的相遇。
有時你會和自己對話、會自問,有時還會跟鄰座的人交談。溝通有兩種方向,不是只有和別人,也包括了和自己的,都會反映出對話的內容,顯現出結果。
每個人手中車票的目的地想必各不相同。從起站開始,就連搭乘列車的種類也不盡相同,可能是各站都停的普通車、快車或特快車。若是以東海道新幹線來說的話,就有可能是回聲號(Kodama)、光速號(Hikari)或希望號(Nozomi)等不同車種。
希望現在的你,在「NLP的旅程」中,能夠享受「成為理想的自己」的過程。所有的一切都不會停在那裡,而是持續活動的。由於不斷地持續變化,有時候第一次相遇時視而不見的事物,在下一次相遇時才會明白:「原來是這樣啊!」一切都會來得正是時候。
衷心希望各位透過本書,能在那一刻遇見你所需要的。
最後,拜NLP訓練師前輩們之賜,我有幸在佛羅里達接受創辦人理查‧班德勒(Richard Bandler),在日本則是接受另一位創辦人約翰.葛瑞德(John Grinder)的訓練師訓練。後來,也有機會從克莉絲汀娜‧何(Christina Hall)和理查‧博爾斯塔(Richard Bolstad)身上,學習到NLP的種種樣貌。此外,和許多NLP訓練師夥伴、NLP學習者之間的交流,也讓我的學習更為深入。
撰寫本書之際,在插畫部分承蒙橫井智美小姐,在編輯部分承蒙渡邊稔大先生、中尾淳先生的鼎力支援。真的由衷感謝各方的大力相助。
二○一八年八月
藤川と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