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歸屬之儀: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群的記憶、現代性與身分認同

歸屬之儀: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群的記憶、現代性與身分認同

Rites of Belonging: Memory, Modernity and Identity in a Malaysian Chinese Community

  • 定價:650
  • 優惠價:79513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宣布獨立,先前在大英帝國體制下所組建的多族群且多元社會,轉變成為現代國族國家。一如許多後殖民國家的處境,族群認同成為這個新國家賴以建構政治體系的主要原則;也如同許多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殖民時期的馬來西亞的族群意識是「其中各個群體相遇且相處」的結果,「他們會藉由文化手段,刻意標示彼此在權力、經濟地位、政治企圖心與歷史想像方面的差異與不平等」。

  華人的廟宇和節慶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面向,其不僅是華人移民建立其社會存在感、組構社會生活,並展現經濟實力的一種手段;華人也透過文化實踐傳遞社會記憶、創造屬於族群的「記憶劇場」。

  1979年,人類學家白瑨到檳城進行華人傳統信仰的民族誌研究。田野中,她學習華語,也學著講混合馬來語的福建話,她試圖從乩童、道士、寺廟管委會,甚至政治人物等檳城華人身上,建構出一套他們關於自身信仰以及認同的敘事。但這個田野方式在她1987年來到台灣後發生了變化。她在台灣意識到,台灣在歷經日本統治、國民黨占領、蔣介石丟失中國大陸前後所發生的幾場創傷性事件,塑造了台灣閩南人所抱持的政治態度。檳城歷經超過一百五十年的英國殖民政府以及脫離殖民後的馬來西亞政府的統治,同樣塑造了檳城華人的社會記憶、儀式習俗和社會政治策略。她決定納入英國殖民時期的歷史文獻研究,試圖從人類學角度,探討檳城華人從1786年到1990年代所面臨的族群歸屬感議題。

  白瑨試圖以人類學的視角、人類學知識,重寫——也重新解釋——一部檳城華人史。

  本書依據歷史脈絡分為兩部。第一部「殖民地檳城的宗教與社會」,從歷史人類學角度探討檳城華人社會的在地化,以及華人對英殖民政府「治理」的回應;第二部「當代檳城的宗教與族群復振政治」聚焦於另一個轉折──1963年脫離英國殖民的新加坡、北婆羅洲(沙巴)、砂拉越各邦,與馬來亞聯合邦共同組建馬來西亞。之後經歷1969年513事件、1970年「新經濟政策」,在土著/非土著的區分下,華人的處境形同次等國民。面臨此一重大身分危機,華人社會以民間宗教慶典作為對政治緊張的積極回應,從傳統文化中找出提升華人共同意識的載體,並試圖讓國家政策重回地域國族主義(territorial nationalism)的方向。

  檳城華人面臨英殖民政府、後殖民的國族國家馬來西亞的政治勢力支配,試圖透過社群共同儀式塑造社會記憶,進一步建構其主體性,並與現代性的價值互相調和,追求獨立且合乎時代的身分認同。

  這是檳城華人追尋認同的故事;也是一部以檳城華人為例,進一步思考華人離散、族群歸屬、歷史記憶、現代性與認同的民族誌作品。

  +++++

  乩童這類的宗教專家在其教誨和儀式中,傳承了佛教、儒家思想與道教的文本傳統的教義,但檳城當地的宗教文化也是一種口語傳統,具有經驗上的強大力量,而且往往奧妙難解,這個宗教文化最深層的意義都刻畫在檳城的地景(廟宇、節慶)上。如同所有的口語傳統,它既是牢不可破的,因為它的「書」就是世人的心智;但它也是脆弱的,只有在個人和社群具有傳承並執行的熱情時,才得以延續下去。——白瑨

  對特定族群而言,那是生活;對「非我族類」而言,那都是民族身分的自我確認。——黃錦樹

專文推薦

  張維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黃錦樹,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好評推薦

  李威宜,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暨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李豐楙,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兼任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
  杜晉軒,關鍵評論網東南亞版編輯、《北漂臺灣》作者
  林韋地,季風帶文化創辦人
  林開忠,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林瑋嬪,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張錦忠,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退休教授兼約聘研究員
  黃賢強,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中文系副教授、《伍連德新論》作者
  羅素玫,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這是一份資料極為豐富的檳城華人研究,既有19世紀官方與非官方歷史檔案的社會史考察,又有20世紀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文化脈絡觀察。白瑨將檳城華人團結的政治問題,以宗教文化復振運動的實踐方式,包括天地會、中元節、九皇爺等,巧妙地將儀式策略與社會記憶連結在一起,論述出檳城華人在面對世界資本主義與政治體制等不同歷史情境所形塑現代性的社會過程。令人大開眼界,值得一讀。——李威宜,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暨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白瑨這本研究檳城祕密會社的力作,終於出版中文譯著,既呼應當前政府提倡南進的氣氛,其實也攸關全球視野下的地緣政治。從檳城所代表的華人社會切入,了解大馬乃至東南亞的族群,此書值得一讀。建議先讀「導讀」,而讀譯文時也需注意譯注,兩相參照,大有助於建構過去及當時的檳城印象。──李豐楙,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兼任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

  身為一個檳城華人非常樂見這本經典能被翻譯出版,檳城在過去十多年的改變非常大,白瑨的研究和書寫也是保留檳城華人情感記憶的一種方式。也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夠喚起更多台灣讀者對檳城的興趣,多來檳城走走看看。——林韋地,季風帶文化創辦人

  本書以宗教儀式探討檳城華人認同,就像伊斯蘭教之於馬來人,惟跟後者不同的是,一般華人宗教並沒有唯一真神,無法在一個更大地域範圍內──譬如國族國家──呈現整體華人對地域、歷史和社會的歸屬。對馬來西亞各地的華人來說,他們認同歸屬所仰賴的神明及其儀式可以說大不相同,也各有其歷史和社會的構成,本書可成為我們理解馬來西亞各地華人在地歸屬認同其中一種視角。──林開忠,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本書提供我們獨特的視角理解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從華人宗教著手,白瑨教授結合歷史檔案與田野調查,精湛地分析檳城華人的儀式、組織與宇宙觀如何在不同歷史階段──英國統治下的移民時期與獨立後的當代馬來西亞──成為華人組織社群、形塑記憶以及創造歸屬感的重要機制。當華人宗教節慶與文化被精彩地置入馬來西亞的政治歷史脈絡時,宗教豐沛的力量昭然若揭。──林瑋嬪,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本書探討馬來西亞華社自檳榔嶼開埠以來,歷經英殖民統治與戰後國族國家獨立,如何以會社與宗教儀式及符碼形塑身分認同和文化屬性。白瑨由「歸屬之儀」論及「歸屬之權」,敏銳地點出大馬華人的困境與因應之道,資料詳實,敘述生動,十分可讀。——張錦忠,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退休教授兼約聘研究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白瑨(Jean DeBernardi)


  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長期任教於加拿大亞伯達大學人類學系,2021年退休。其研究取徑為象徵人類學,主要關注檳城華人的民間宗教、中國與新加坡的道教現代化、新加坡的福音派基督教與弟兄運動(Brethren Movement)、中國的茶文化,田野地包括檳城、新加坡,與中國武當山、武夷山等地。

  白瑨自1979年開始於馬來西亞檳城進行當地華人社群研究,並與當地及新加坡的學術機構建立密切合作關係,《歸屬之儀》是她多年研究成果,也是她研究檳城華人民間宗教的代表作。尚著有:The Way that Lives in the Heart: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and Spirit Mediums in Penang, Malaysia(2006)、Christian Circulations: Global Christianity and the Local Church in Penang and Singapore, 1819-2000(2020)。

譯者簡介

徐雨村


  加拿大亞伯達大學人類學博士,現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助理教授。主要領域為文化人類學、東南亞華人社會、無形文化資產、台灣民間信仰等。主編《土地神信仰的跨國比較研究:歷史、族群、節慶與文化遺產》(2018,與張維安、羅烈師合編)。研究成果刊登於《台灣文獻》、《思與言》、《民俗曲藝》、《華人宗教研究》、《亞太研究論壇》、《台灣東南亞學刊》等。譯作《今日的東南亞族裔群體:一個複雜區域的民族誌、民族學與變遷》(2018)、《福爾摩沙的洋人家族:希士頓的故事》(2019)、《東南亞的日常生活風貌》(2020)等。
 

目錄

推薦 生活的儀式/黃錦樹
推薦 田野、研究、翻譯,以及與經典的對話/張維安
導讀 檳城華人的歸屬之儀:宗教展演、社會記憶與身分認同的螺旋/徐雨村

中文版序(二O二三)
謝詞
作者序
福建話羅馬拼音對照表

導言
第一部分 殖民地檳城的宗教與社會
第一章 華人社會在殖民地檳城的在地化
第二章 「非常欠缺正信且最迷信的一群人」:海峽殖民地對華人的信任、寬容與控制,一七八六~一八五七
第三章 歸屬感與族群界線:歐洲人共濟會與華人誓盟會黨
第四章 歸屬之儀:華人誓盟會黨的入會儀式

第二部分 當代檳城的宗教與族群復振政治
第五章 歸屬之權:公民權與族群國族主義
第六章 時間、空間和社會記憶
第七章 宗教復振運動的政治運作:慶讚中元
第八章 展現神奇力量:九皇爺誕

結論

附錄:檳城的華人節慶一覽表
華文專有名詞對照表
參考書目
注釋
譯名對照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09707
  • 叢書系列:左岸人類學
  • 規格:平裝 / 560頁 / 14.8 x 21 x 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二章 「非常欠缺正信且最迷信的一群人」(摘錄)
 
關於空間控制權的議題:地方宗教文化與公共空間使用方式
 
華人菁英可透過華人社團所賦予他們的職務,來主張自己在社群當中享有的社會榮譽,但檳城的殖民統治者往往不會給予這些領導人或社團同等的榮譽或尊重。實際上,許多英國人主張對華人宗教習俗的寬容或尊重,應該僅限於英國人依其理性與公共秩序概念所認定的合理範圍。那些支持對海峽殖民地施行較多控制的人經常提及班廷克在一八二八到一八三五年擔任英國印度總督時所實施的改革措施。班廷克採取許多步驟廢除了寡婦殉葬(sutte),並查禁殺嬰、活人獻祭,與英國人稱之為「惡棍」(thugs,源自印地語的thag)的組織化強盜集團,這類強盜集團類似華人的犯罪性誓盟會黨,利用誓約與儀式來連結成員。新加坡的華民護衛司必麒麟舉這些禁制為例,主張要援引「更優位的法則,也就是廣大社群的福祉」,來對華人的宗教風俗施加類似的限制。
 
這裡有許多例子,先舉其中一個:英國人在一八八七年試圖施行墓葬法令(burial ordinance),就曾引發英國人與華人之間的衝突。這項法令將會限制華人設置墓園的區域,並可能迫使華人挖出先前的墓葬,讓英國人的地方行政官員得以在浮羅山背(Balik Pulau)風景如畫的山坡上興建房屋。華人將墓園放在風景秀麗高處的風水概念,與英國人的衛生和土地合宜利用方式在這裡發生了衝突。在後續的爭論中,當時檳城最有名望的海峽華人甲必丹辜禮歡的玄孫辜尙達(生於一八三三年)援引羅馬法,主張檳城的華人墓園應是永遠神聖不可侵犯的(Koh 14 October 1887)。

會員評鑑

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5
5.0
|
2024/04/22
馬來西亞這個國家具有很多的矛盾點,處在中南半島南端,又控制著很多交通咽喉。往南可以卡死新加坡,往北可以直驅泰寮緬,是歷代華人南下討生活的首選之地。我對於東南亞各國的觀感就是馬來亞華人群體的中華民族自我認同感最高,甚至在當地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們並不會為了融入當地而放棄自己的傳統和堅持許多代的習慣。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4/04/11
Requested to ship to the UK and only took 4 working days. 
Got several good books and gonna spend time enjoying them!
Thank you so much. Will be back soon.
展開
user-img
Lv.6
4.5
|
2024/03/17
本書依據歷史脈絡分為兩部。第一部「殖民地檳城的宗教與社會」,從歷史人類學角度探討檳城華人社會的在地化,以及華人對英殖民政府「治理」的回應;第二部「當代檳城的宗教與族群復振政治」聚焦於另一個轉折──1963年脫離英國殖民的新加坡、北婆羅洲(沙巴)、砂拉越各邦,與馬來亞聯合邦共同組建馬來西亞。之後經歷1969年513事件、1970年「新經濟政策」,在土著/非土著的區分下,華人的處境形同次等國民。面臨此一重大身分危機,華人社會以民間宗教慶典作為對政治緊張的積極回應,從傳統文化中找出提升華人共同意識的載體,並試圖讓國家政策重回地域國族主義(territorial nationalism)的方向。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